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国学诵读名言名句 正文

国学诵读名言名句

时间:2025-01-14 18:10:24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国学经典名言2、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国学经典名言3、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

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国学经典名言4、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斩首。

国学经典名言5、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国学经典名言6、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四川大学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国学经典名言7、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态度,同时也是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在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是指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争宅基时,张英不偏不袒,互判三尺,同等对待。

国学经典名言8、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是一种道教教义。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他们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

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国学经典名言9、心诚则灵,唯德感天

心诚则灵,关键是要做到“心”、“诚”两点。

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

到目前为止,佛教中的礼佛者更是以“心诚则灵”来形容拜佛求签者的心意。

国学经典名言10、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华道家哲学。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1、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4、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15、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7、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4、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43、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44、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45、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6、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7、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48、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49、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50、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54、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5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57、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8、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9、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6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1、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62、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6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9.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5.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