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论语中的关于教育的名言 正文

论语中的关于教育的名言

时间:2025-01-12 15:43:03

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2、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3、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论语》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孔子 《论语》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

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

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论语》

10、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 ;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 《论语.季氏》

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论语》

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13、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论语》

1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论语》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16、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1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论语》

1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 《论语》

19、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21、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2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 子 《论语 》

2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2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

2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2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27、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8、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丘 《论语》

29、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 《中庸》

30、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丘

31、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孔子 《论语子路》

32、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丘

33、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

34、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 《论语》

35、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论语》

36、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孔子

37、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孔子 《论 语》

38、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 《论语》

3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

40、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 《论语》

41、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孔子

4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 得之 ,不去 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 《论语》

43、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 《论语》

4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 《论语》

45、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 《论语》

46、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论语》

47、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论语》

48、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4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丘

5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51、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 论语》

5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

53、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54、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 《论语》

55、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5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丘

57、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论语》

58、 知耻近乎勇。 ——孔子

59、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论语》

60、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 《论语》

61、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 《论语》

62、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 《论语》

63、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 论语 》

6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 友 便辟( 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孔子 《论语》

65、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丘

66、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 《论语》

67、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 《论语》

68、 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孔丘

69、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 《论语》

70、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 《论语》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大全

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2、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3、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论语》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孔子 《论语》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

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

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论语》

10、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 ;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 《论语.季氏》

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论语》

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13、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论语》

1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论语》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16、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1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论语》

1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 《论语》

19、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21、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2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 子 《论语 》

2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2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

2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2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27、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8、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 《论语》

29、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论语》

3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论语》

3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3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丘

3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34、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 论语》

3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

36、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37、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 《论语》

38、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39、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丘

40、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论语》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集锦

1、孔子曰:“有教无类。”

2、孔子曰:“因材施教。”

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6、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8、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0、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一起来看看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标。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