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四句关于困难的名言警句 正文

四句关于困难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5-01-12 12:29:1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点:

感悟夏洛蒂艰辛而又壮丽的逆境成才经历所迸射出的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古人曾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人身处逆境,却流芳千古。老师为大家搜集了几条逆境成才的名言警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可以多读几遍。——指名读——齐读。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夏洛蒂 勃朗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课件出示中心句]——生齐读。

3、那么夏洛蒂又是处于什么样的逆境之中艰辛地生活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夏洛蒂,走进夏洛蒂艰辛而又壮丽的一生。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2-4小节,把夏洛蒂在逆境中艰辛生存的句子划出来,并抓住有关语句谈谈体会。

二、感悟夏洛蒂的“逆境”

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2、交流:

(1)家庭不幸的逆境

a学生根据第二自然段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家庭遭不幸】

b想象练习:是啊,面对家庭不幸,夏洛蒂没有放弃生活,更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此时此刻,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夏洛蒂?

夏日炎炎,别的孩子(),而夏洛蒂一边( )一边();寒冬腊月,别的孩子(),而夏洛蒂一边()一边( )。

C小结:面对家庭的不幸,夏洛蒂依然热爱生活,依然热爱学习,不屈不挠,她真是逆境成才的典范。——齐读课文的中心句。

(2)遭遇训诫的逆境

a过渡:等待夏洛蒂的不仅仅只是家庭不幸带来的逆境,还有更残酷的。

b学生说夏洛蒂遭遇骚塞的训诫。——是啊,美好的愿望并不等于光明的前途,夏洛蒂满怀希望在写诗的道路上开拓,却遇到了训诫的逆境。【板书:写诗遇训诫】

c“训诫”是什么意思?

d骚塞是夏洛蒂非常崇拜的诗人,她寄信给她满怀希望得到他的指点、提携,可是苦苦等待的却是骚塞的训诫,苦苦等待的却是一盆冰冷的水,从头浇到脚,让她冷到心里。请同学们细细的读一读这段话,你觉得哪些字眼让你也觉得刺心的疼痛?并把它读好。

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e无情冷酷的训诫并没有让夏洛蒂低头,师引读——课件出示【她在一阵锥心的……鞭打自己的灵魂。】透过这句话此时此刻,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夏洛蒂?——学生自由发言。

——家庭的不幸,阻挡不了夏洛蒂对文学的热爱,面对世俗的偏见,她更是敢于抗争,坚持不懈,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评读——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高昂着头,不屈服的夏洛蒂吧!齐读这段话。

f她真是逆境成才的典范,课件回到中心句,指导朗读。

(3)出版失败的逆境

a过渡:命运继续捉弄夏洛蒂,“逆境”还依然与她相伴——学生说。相机板书【出版又失败】

b夏洛蒂姐妹的诗却写得不少,发表出来却寥寥无几,姐妹三人节衣缩食,于19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竟卖出了两本。如果你是夏洛蒂的朋友,或者是诗人骚塞,听到这个消息,会怎么说?——学生自由发言。

c面对如此逆境,夏洛蒂姐妹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细细读一读课文的5、6自然段,说说此时此刻,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夏洛蒂?

d小结:此时此刻,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孜孜不倦的夏洛蒂,她——回到中心句指导朗读。

三、理解比喻句,总结延伸。

1、然而,她们最后取得的成绩的'是,师配乐有感情朗读“一年后,夏落蒂的《简爱》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我们为她们创造的成绩而兴奋,大家把那份喜悦送进自己的朗读中,学生齐读这段话。

2、我们再回到课文的中心句,——齐读。

3、最后,她取得了令世界文坛刮目相看的成绩,上面的比喻句中有两个词语浓缩了她们的成绩,就是——“壮丽”、“傲放。”

4、多么生动形象的比喻,我们学习

5、天道酬勤,皇天不负有心人。课文的这个比喻句写得极为精妙,我们看课题“小草”和“大树”也是用了打比方的办法,我们再次回读课文,看看这样的比喻巧妙在哪里。(学生再次默读整篇课文)——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小草”指的妇女能从事的事业,“大树”指的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小草不能变成大树,小草就是小草,大树就是大树,言下之意,文学是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即使从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言语中充斥着对妇女的蔑视。

成功前的夏洛蒂比喻成小草,在接踵而至的艰辛和磨难中,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将成功后的夏洛蒂比喻成大树,突出她的成就非凡。在自然界中,小草虽然不能变成大树,但在文学界里,夏洛蒂姐妹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6、说的多好啊,在自然界中,小草虽然不能变成大树,但在文学界里,夏洛蒂姐妹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四、推荐书籍,延伸拓展

今天的学习,我们最大的收获是用联系上下文的办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被夏洛蒂姐妹的坚强的意志征服,启发我们做生活的强者,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奋斗自己的一生!课文只是夏洛蒂成长过程的一个缩影,想要继续走进夏洛蒂,同学们不妨在课外与她的成名作握手,与她面对面交流。

教学反思:

《小草和大树》是一篇与众不同的写人叙事的文章。不像以往的写人类文章,有人物的外貌、心理活动、语言描写以及具体事例的描写。文章比较长,可以说是夏洛蒂一生的缩影,特别是加入了作者的议论,夹叙夹议。课文所揭示的“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的主题思想能震憾着学生的心灵,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文本的训练点,通过想象、朗读、体味与课文进行对话,透过关键词句的训练,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为学生语言的积累、情感的体会、生命的铸造创造条件。

一、名言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

上课伊始,我以关于逆境成才的名言警句导入新课。目的是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播下生命的种子,为学生学习全文奠定基础,有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心理。

在学生读懂这四句名言的基础上,为学生走进文本敲开生命之门。

二、中心句为魂,一唱三叹。

课文围绕中心句“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主要写出了夏洛蒂勃朗特在写作道路上遭遇的逆境。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并且与指导朗读结合起来,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渲染,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让学生走进夏洛蒂勃朗等三姐妹的内心世界,与主人公去撞响生命的最强音。但是想象练习如果放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而不是第二自然段,会更加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每次读中心句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有每次的侧重点,就显得不单调了。

三、教给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课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比喻句多,包括文章题目,形象而又意义深刻,除了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更应该教给他们方法,这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学生有了老师教给他们的方法,理解起来难度就低了。当然如果让每个孩子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强化,才会让学生真正掌握。

1、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路漫漫其修远昔,吾将上下而求索。

5、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0、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2、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3、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1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16、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2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

2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2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27、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28、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0、业精于勤,荒于嬉。

31、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32、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33、志当存高远。

3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5、百学须先立志。

3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7、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38、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39、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4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41、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4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5、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4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8、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4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5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5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5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5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5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5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6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6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6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65、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6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7、志不强则智不达。

68、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6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赏析

杜甫《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杜甫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杜甫青年时的浪漫豪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作者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杜甫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杜甫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杜甫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该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全文没有“望”,却句句写“望”。空间由远而近,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凝望,尾联俯望。

众生分有情与无情,只是有情具备阿赖耶识。有情和无情的法性是平等的。就有情来讲叫做佛性,就无情来讲叫做法性,最后都统一到法界上。

学《心经》用《心经》

净慧老和尚

缘起:“追随祖师的足迹,重走成佛之路”参访团于2008年5月17日前来朝礼四祖道场,师以《学〈心经〉用〈心经〉》为题讲课,以飨不远千里朝山礼祖之虔诚信众。侍者明敦据录音整理,共分上下两篇。此为上篇,5月17日晚讲于黄梅四祖寺方丈室。

开场白:

你们不远千里来到四祖寺,其目的就是要重走祖师路。你们这个团的名称定得好:“追随祖师的足迹,重走成佛之路”,很有意义,而且含有一种责任感。中国的佛教文化就是由从印度来的祖师和我们中国的祖师开创出来的,我们要重走这条路,就要发心承担由中印历代贤哲们所构建的佛教文化的重任。所以,我看了你们团的名称后,感到非常喜悦,也随喜你们的功德。我去年在石家庄办七日禅修的时候,曾经在三字禅茶院作过一次讲话,题目就是《重走佛祖路》;后来也把那次禅修课程的讲话结集成书印出来,也叫《重走佛祖路》。重走佛祖路,是我们每一个学佛人的本分事。这件事很艰难,但是非常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件事应该是人类的希望所在。如果大家都知道重走佛祖路,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真正和谐的世界,就是一个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世界。

今天是5月17日,就在5天前,四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直到今天还有余震。各位住在都市,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应该比我这个住在山里一无所知的人多得多,感受也会更加深刻。从今年一开始,我在四祖寺打禅七的时候就说到,地球上自然灾害的发生基本上有一个规律,大概是每十年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性灾害的发生,不一定都在某一个国家,但每一次都会有几个国家是重灾区,好像逢八、逢九的年份重灾就发生在中国,很奇怪。大家回顾一下,建国后的几次重灾大概都是逢八、逢九,而且是每十年一次。今年刚好是2008年,所以提醒大家,今年肯定是个多灾之年。刚说过没多久,就发生了南方的雪灾。南方有如此大的雪灾是前所罕有的。雪灾以后,各种各样的灾难就接二连三地频频降临。

虽然说自然灾害是人类自己无法控制的,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尽人事,顺天心”,我们把人事尽到了,有时候就能改变天心。所谓天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大自然;从古人或者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大自然也是有灵性的,隐隐约约存在着赏善罚恶的功能。用现在科学的眼光来说,人类不知道爱护大自然,过分地损害自然环境,大自然就会惩罚人类,实际上“人事、天心”的道理也在其中。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动不动就要征服大自然,动不动就要改天换地,显得过分骄傲了。但是,每当自然灾害降临,在自然界的惩罚面前,人类却显得太脆弱了,一点办法也没有。现代科学这样地先进,仍然没有预测到5月12日会发生大地震。听说有个别人预测到了,但没有人相信。

所以说,人类要爱护大自然,要对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敬畏之心,要珍惜和爱护她,使她和人类能够和谐共存。“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惜这个口号提晚了二十年。早二十年我们要是有这个觉醒,提出这个口号,可能中国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你们从北京一路到黄梅,可以看到铁路两边到处被挖得破皮烂肉,山不像山,水不像水。只有黄梅还算好一些,保存了一点儿青山绿水。我不只一次向当地领导提建议,一定要保护好黄梅的生态环境,留有发展后劲。只要有青山绿水在,不怕黄梅没发展。现在暂时不发展,留着后劲,日后大家都要到黄梅来。黄梅有山水,黄梅有文化,这就是黄梅的资源。听说大家明天要去老祖寺,看看那个地方的山水,你们就知道保护大自然是多么的重要。一路的水都污染了,只有那个地方还有一渠干净的水,有一渠随处都可饮用的水。山沟里的水可以随时随处地饮用,这个了不得。

佛祖告诉我们,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山山水水,甚至连一块石头都有灵性,我们要有敬畏之心。我们对一切都有敬畏之心,那么世界就和谐了。我们现在处在被动的局面,被人家牵着走、拉着走,不走也得走,最后把自己的资源全部破坏掉了,全部耗尽。再过五十年,我们中国人怎么办?

一、学《心经》

这次大家到四祖寺来,我选了个题目,《学〈心经〉,用〈心经〉》。大家都知道,《心经》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个字,但她是佛教思想的精华所在,佛教修行法门的要领所在,佛教的一切思想都是围绕着《心经》展开的。《心经》的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题目往往使我们初读《心经》的人感到不容易理解。因为佛经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保持了许多梵语原来的读音,这就是古代的外来语。

首先说经的题目“般若波罗蜜多”,“般若”(字音为‘波惹\’),要读成梵文的音,现在外文翻译的读音,就和梵文的原音接近。在古代“般若”这两个字的读音和原音相近,由于一千多年来语音的变化,现在的读音同梵文原音有很大距离。但是为了使佛经的语言稳定,许多梵文音译词汇的读音不能随意改动,改了就乱了。“般若”在梵文来讲就是“大智慧”,因为汉语“智慧”二字不能完全表达梵文“般若”的含义。梵文“般若”的含义有大智慧的意思,有真理的意思,有究竟圆满的意思,有无漏解脱的意思。一词含多意,所以没法翻译,就保留了“般若”的读音,简单地翻译成“智慧”,但不能完全表达它的本意。“波罗蜜多”意思是“彼岸到”,“波罗”是“彼岸”,“蜜多”是“到”。中国语言是动词放在前面,名词放在后面,动宾结构;外文是宾动结构,所以是反的,倒装句。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有大智慧,就能够到达彼岸”,所谓的“彼岸”并不是说另外一个地方。有大智慧,就能解决人生的种种困惑;种种困惑能够解除了,就到达彼岸了。“彼岸”的意思就是解脱了,自在了。彼岸就在此岸,彼岸就在当下,但是要有大智慧才能领悟和受用。没有大智慧,此岸在眼下,彼岸很遥远。《心经》的题目告诉我们,用智慧觉悟烦恼、解除烦恼,我们就能得到解脱,就能到达彼岸,这是“般若波罗蜜多”的含义。

“般若”有种种解释,一般来讲有三种“般若”。“般若”是大智慧,但她需要语言文字来表达。表达“般若”的语言文字也是“般若”,叫做“文字般若”。由于有文字般若,我们就可以根据文字来思考,了解什么是“般若”,什么是智慧。我们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大智慧到彼岸”的要求,就需要下功夫,需要一种觉悟的功夫、观照的功夫。观照我们的生命怎么样才能与智慧融合为一体,保持零距离,就叫“观照般若”。人生的修养功夫,最重要的就是观照。观照什么呢?观照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看我们这一念心在想什么。文字般若也好,观照般若也好,所表达的含义,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从观照般若领悟到一切诸法的实相。实相,就是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能够亲证一切法的实相,这样的智慧,就叫“实相般若”。由文字起观照,由观照证实相,这就叫三种般若。实相,就是万事万物固有的真理性。万事万物虽然是千头万绪,万象森罗,但是其道理只有一个。佛教把这个道理概括成一个字,也是最不容易懂的一个字:“空”。万事万物的共同性就是“空”。用汉语理解“空”的意思是:瓶子里面没有水,这就是空;这个桌子没有了,就是空;我们这一屋子人没有了,就是空。佛教的“空”的含义不是这样,不能用汉语的理解思路去理解佛法的“空”义。佛教的“空”叫做“一切诸法形象宛然,当体即空”。说这瓶水就是“空”的,这个不好理解。从“不空”的意义来讲,假使说这瓶水“不空”的话,那么它就是固定不变的东西,我们就没可能来饮用它。喝掉一口,瓶里的水就少掉一些,如果不空,我们就没办法使瓶中的水减少。正因为“空”,所以我们才能使用水,水才有作用、有功能,一切万物都是如此。佛教还有一个词,叫“无常”。佛教认为一切法无常,无常所以空。如果一切事物都是“常”的,都是不变的,我们这一代人就无法生存。为什么呢?从古以来的人都存在,我们这个地球早就挤破了、早就下沉了。正因为是无常的,所以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都是运动的,都是变化的,都有新陈代谢。从这个意义来理解空,才知道无常也好,空也好,是非常积极的概念。所以,诸法的实相、诸法的根本道理,就是空。认识了空,就能够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呢?因为我们众生,就是把一切的事物都执着是“常”的,是不变的,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执着就会有种种的障碍、纷争,是非、人我。如果大家能够觉得一切都无常,那么面对一切都会很和谐,很能够理解。你有这个观点,他有那个观点,彼此包容,和谐共存。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不同,所受教育有差别,每个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有差别。所以,要把所有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很困难,要有包容,“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包容了以后,我们再来慢慢地求同而存异。所以“空”的意思,是为了显示一切事物“不空”。“不空”才说“空”,因为一切事物都有作用,所以它“不空”;一切事物都是可分、可变的,所以“空”。从其作用来讲,它“不空”;从其本身的性质来讲,它是“空”的。正因为性质是空,才能够起作用。如果性质是实实在在的,就不能够起作用。为什么呢?有此就没有彼。学《心经》,讲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种般若所要显示的道理就是一个“空”字,《心经》所要显示的道理也是“空”字。“空”是佛教的辩证法,是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所以《心经》讲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心”字,是核心的意思。因为一部《大般若经》有六百卷之多,一卷经有一万字左右,六百卷就有六百万字。六百万字的《大般若经》以这篇二百六十字的《心经》为核心、为纲领。所以这个“心”字的本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核心,所以叫《心经》。“经”字的意思和我们中国传统的解释有相同的地方,佛教讲“经者,圣人被下之言”,圣人为了教化大众所说的话,叫做经典。经典的本意有“经常”的意思,圣人所说的话有真理性,常恒不变,具有稳定持久的权威性。这里的“经”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心经》所显示的文字、观照、实相三种般若,这个道理不可改变,所以称为“经”;依此道理修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能够得成就,所以称为“经”;而且,这本经所显示的道理是一切持不同意见的人——佛教称其为天魔外道,所无法驳倒的,所以称为“经”。总的说起来,经就有这三个意思:一是真理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正确性。

刚才讲到《心经》的“心”,在此主要是核心的意思。如果把这个“心”字引申来讲,这个心就是讲我们当下的心:怎样来安顿此心,怎样来认识此心。心在佛教思想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佛教整个修证法门就叫“心地法门”。心,能生万法,所以把心比喻成为大地。由于佛教有诸多派系,对于心的分类有多种说法,有的分为四种心,有的分为五种心。南传上座部有八十九心、百二十一心的区分,密宗有百六十世间心的分析。分为四种心的,一是“肉团心”,就是心脏的心。二是“缘虑心”,具有思考问题的作用和功能。取一个对象加以思考,所以叫做“缘虑心”。三是“集起心”,指的是第八阿赖耶识,具有集聚诸法的种子,生起现行、发挥作用的功能。四是“坚实心”,指的是如来藏,自性清净,不生不灭。通过般若的理解与修证,最后所证悟的境界、净化的心灵,那就是“坚实心”。分为五种心的,是从心的作用来区分。我们坐在这里,每个人都在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的那一刻,叫做“率尔心”,就是一个念头开始的那一刻。但是我们的思虑不会停留下来,接下来就是“寻求心”。起了这一念,就要去推理。率尔心相当于感觉,寻求心相当于推理。寻求以后,就要下判断,所以就有“决定心”,对所思考的这个念头进行判断。第四就是“染净心”。因为只要有判断,就一定有其性质,是善还是恶,是染还是净。判断总有个结果,结果不是善就是恶,所以叫做“染净心”。第五是“等流心”。等流者,念念相续不断。判断了以后,不论是清净心还是染污心,都要等流下去,就是继续不断地指导行善或作恶。这五种心,是从心的作用来区分的。

《心经》的二百六十个字,有一个纲要,那就是心经开头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心经》的纲要,是修行的纲要,也是佛法的纲要。“观自在菩萨”,可以从两个意义来理解:一是,以这一位修行证果、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作为一个过来人,所谓“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这位观世音菩萨,是实践了文字、观照、实相三种般若的人,所以他能够得到大自在。他的大自在是怎么样得到的呢?“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深般若”不是浅显的智慧,不是小聪明,而是无漏的大智慧,所以叫“深般若”。深般若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二是指那些“行深般若”具有观照功夫、能得自在的菩萨行者。

五蕴,就是人的身体和心理活动的总和,外在的山河大地也包括在其中。色、受、想、行、识,为五蕴。蕴的意思为聚集。这五件事聚集在一起,就有了我们人的生命体。色,包括内色和外色。内色,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佛教叫“正报”,简单地又叫“根身”;外色,又叫“器界”,就是外在的山河大地,是我们正报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叫“依报”。依、正二报之所以叫做“报”,那就是说我们的身心和世界,都是由我们多生多劫所种的善恶因果而感得的果报。我们都生在中国,我们都是人,但是由于我们多生多劫所种的善恶因果不同,生在北京的人肯定比生在偏远乡下的人生活得好,这就是“依报”与“正报”的差别。相反的,生在偏远地方的人虽然在生活条件上不如大城市的人,但是他们生活安定,空气好,吃的都是纯天然的食品,这些方面就要比北京人好得多了,不好中有好。所以,依、正二报,善恶因果,千差万别。报者,因缘果报;依、正二报,根身、器界。佛教由此还讲到要“依正庄严”,依报、正报,都要去美化和净化,那就是依正庄严。而且,还讲到了“依正不二”,依报和正报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所以,要晓得爱护大自然;不知道爱护大自然,就等于不知道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

五蕴,总的来讲是色、心二法。因为人的生命就是由色、心二法组织而成。色是生命的物质部分,心是生命的精神部分。在此把心分为四件事,受、想、行、识。人的生命,无非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佛教在此也认为物质第一性,先讲色法,再讲心法,先有对象才有认识。假使有对象不去认识,一切存在有也等于没有。有了色法,要了解色法,那一定要有心的作用、思想的作用、意识的作用。我们只要依于境界起心动念,首先就有“感受”,对境界的苦、乐、不苦不乐,起这三种感受。苦的感受不想接受;乐的感受不但接受了,还不想放下。不苦不乐的感受是平平常常的,过得去,能接受,不苦也不乐。有了感受以后,就要对所感受的事物下判断,刚才讲心的作用说到寻求心和决定心,那就是要给我们的感受安立种种的名词、概念——佛教叫做“名言”,不是名言警句的名言,而是对于已经感受到的事物给予界定。所以,感受以后就要“想”,想不仅仅是思考,还要下判断。想不会停留在一个点上、一个念头上,想是不断地等流,不断地向前,那种思想活动就是“行”。有思想活动,最后要了解它、决定它,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要去分别它是善是恶,是取是舍,要用意识去判断,那就是“识”的作用。色就是生命的物质部分,受、想、行、识就是生命的精神部分,其中的“识”是生命的主体。“照见五蕴皆空”,照见就是三种般若当中的第二种——观照般若。照见就是以观照般若的力量,来体会五蕴不常、不一、无我的道理。如果说五蕴是“常”,那就没有变化了;如果说五蕴是“一”,那就不会存在色、受、想、行、识五个东西各有其用。如果说五蕴有“我”,所谓“我”的意思就是自在、能做主,这五蕴究竟哪个是“我”呢?找不出来,因为五蕴都不是孤立的。既然不是孤立的,就是因缘和合,就是有条件地存在。有条件而存在的事物,要找出固定不变的实我、实法,是找不出来的。这是佛教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叫做“缘起观”。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起,因缘而有,因缘而散,所谓“有缘则聚,无缘则散”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今天这一期一会有缘,过两天这个因缘就散了,这一会就告一段落。虽然这一会散了,但是这一会所产生的影响会长久地留在每个人的八识田中。

讲“照见五蕴皆空”,唯一的目的就是要破除“我”的执着。世间的一切问题都是由于“我”的执着而产生的,都是“我”在作怪。如果大家把“我”看淡一点,把因缘所生法看透一点,世界上哪里还有不可解决的矛盾呢!执着,一种是对生命的执着,叫做“我执”;还有一种是对观点立场的执着,叫做“法执”。比如说,我是一个佛教徒,认为只有佛法是唯一正确的,如果这样坚持到极端,那就是执着。世界上因此而产生的执着可以说比比皆是。世界上的纷争不是“我执”引起的,就是“法执”引起的。一切战争的根源既有我的执着,也有法的执着。实际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有包容的心。这个世界是大家的,每个人的需求、根基、喜好不同,不可能只用一个思想、一个信仰、一个主义去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也不可以去强求所有人都去信仰一个主义、一个主张。任何事情只要成为执着,走向极端了,小一点是冷战,相互批判;发展起来,那就是真枪实弹地打起来了。亘古以来,就是这两件事。亘古以来的人都看不破,都空不了,都在执着。执着的后果就是苦难,自然灾害带来的苦难,战争带来的苦难,经济危机带来的苦难,各种恐怖活动带来的苦难。我们要学《心经》,要用《心经》,要破掉我们对生命的执着、对观点立场的执着。世界在不断地变化,这五十年来,变化多大啊!现在所承认的东西,都是过去所否定的东西。如果不变,我们就没有路可走,变要往好的地方变。但是,因为没有大智慧,这个方面的执着淡化了,另外一方面的执着却又强化了,人类还是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只有“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这一切的苦难,包括天灾人祸,都是由于没有真正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都是由于五蕴不空。五蕴空掉了,我执、法执去掉了,灾难就会逐渐减少,人类就能趋向大同。我们今天就只讲学《心经》,明天我们再来讲用《心经》。下面给大家留一些时间来交流提问。

交流答问:

问:现代科学的发展,使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非自然化,这种非自然化的科学进步同时也加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另外一方面,现代科学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比如在这次地震灾害中所用到的先进的'、科学的救灾措施,也会降低自然灾害对我们的损害程度。那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现代科学发展的归宿是什么?

答:西方的哲学家有一个说法:“科学是瞎子,宗教是跛子。”宗教有眼睛,但是走路要借助科学;科学没有眼睛,要借助宗教的眼睛。意思就是说,科学与宗教之间要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助对方的优势。科学的发展从总体来讲,我觉得盲目性很大。这个盲目性是怎么样引起的呢?美、俄、日、英、德、法这些大国,完全是在追求高利润,所以发展高科技。制造最先进的武器也好,生产最先进的计算机也好,都是为了追求高利润,发动战争也是这样。资本主义有句老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都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害了全世界。如果说第一个原子弹有点作用的话,以后的第二个、第三个乃至现在各国那么多的原子弹有什么作用呢?陈毅有句话,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不放弹。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制造原子弹给人类带来多大的危机,给财富带来多大的损失啊,给资源带来多大的消耗啊!世界各大国为了发展高科技的武器,在拼命的奔跑,弄得大自然百孔千疮。为了高额的利润,无限制地发展汽车,无限制地修高速公路,无限制地扩大城市面积,修建高楼。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石油没了汽车怎么开?无限制地把楼房建得高高的,把城市搞得大大的,地球究竟有多大的负荷力呢?一切事物都是物极必反。几十层、上百层的高楼,如雨后春笋一般从大城市中涌现出来,难道不会对地球造成超负荷的压力吗?难道不会对全球的气候造成影响吗?难道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吗?有什么必要把城市建得那么大,有什么必要把楼修得那么高,有什么必要修那么多的高速公路?几千年来,人类没有高速公路生活得很好。高速公路修起来了,把良田好地都变成了水泥疙瘩。在修高速公路和高楼的同时,多少山不见了,多少河流没水了,多少森林不见了。为了满足城里人的需要,煤挖空了,油抽干了,水抽干了。城里人每天的用水量是多少,乡下人的用水量是多少?乡下人用水是循环用水,在一条小河里洗衣服、洗菜、洗马桶,都在这条小河里,没有把水浪费掉,水是流动的。在我们大河镇就能看到,上游洗马桶,下游洗菜,照样不是活得蛮好么。因为流水不腐,一边流一边过滤。如果整个山河大地都有流水,那该多好啊!一旦停水停电,美丽的北京就成苦难的北京了,所有的大城市都是如此。去年冬天南方下大雪,城市的电线被压断了,电一停就开始停水停暖,一切东西都动不了。所以还是过去讲的“消灭三大差别”是对的,尽量地缩小城乡差别,尽量地缩小体脑差别,尽量地缩小工农差别,这才是我们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现在这三大差别明显地在扩大。我建议你们去看看黄梅的农家生活,看看农民怎么生活。城市生活完全是人为的,所以很脆弱,经不起任何天灾人祸的考验。虽然农民也在追求那些,但是基本上还是变化不大,人为的成分很少。科学的发展如果说不加以控制,盲目地发展,最后就是科学使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享受了科学带来的实惠,后代人就要承受科学所带来的灾难,这是肯定的。如果科学的发展没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一定会走到自己毁灭自己的道路上去。

问:一个人一生为善为恶,死后会受报。那么,宇宙的大法则会实施这个报,大法则是不空的,肯定有个宇宙意识来给人的行为做裁判。每个人意识的根本好像是阿赖耶识,那么这个宇宙上天的天意——给每个人阿赖耶识做判决的意识,也是佛性么?

答:这位先生提的问题和佛教的本意有很大的距离。佛教认为一切自作自受,不是另外有个裁判者,自己的行为就是自己善恶果报的裁判。阿赖耶识的作用,一是含藏义,无始以来的种子都在阿赖耶识中含藏不失。二是阿赖耶识所藏善恶种子具有“引自果”的功能,由于阿赖耶识也是等流的(相续不断),所引发的是自己的行为所招致的善恶果报,不是另外有个判决者。这是佛教的思想。其他的宗教,主张另外有个裁判者,比如说上帝的存在。佛教认为,整个生命体系包括十法界(四圣六凡)。六凡法界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恶鬼、畜生)。从佛教的思想来讲,天、人、阿修罗也一样是在生死轮回当中,他们的地位是由其自身为善为恶所决定的,不存在所谓裁判的问题。裁判就是自己的行为。所说的大自然的法则,佛教叫做因缘果报的规律,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因缘和每个人的善恶行为有关,人和人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善恶行为的关系,互相不错乱。不会因为我做了错事而别人来承受果报,每个人的善恶行为招引自己的果报,不需要在自身以外再找一个裁判者。佛教认为,裁判就是因果律。

问:万法由心造,法包括一切事和物。比如说设计一座殿堂,设计师心里有个蓝图,然后各种因缘聚合,石头、木料等等齐备,然后就能盖起这座殿堂。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万法由心造。我听说春天的时候这边的山上发生了好几次山火。假使我们心的能量很大,通过不断地修行,具足了足够的功能,那么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够请龙天护法来帮助我们灭火救灾?

答:从佛教典籍的记载看,是有这样的事情。四祖道信禅师当年在江西吉安参学的时候,住在城内的吉安寺。当时正值兵荒马乱,地方武装叛乱,吉安城都被包围几十天,粮食和水都断了,城里灾疫流行。大家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向四祖求救,请这位和尚给大家想想办法。四祖告诉大家,这个事情我一个人不行,要大家一起来做。我们手无寸铁怎么办呢?不要紧,大家一起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满城的人都念这一句咒语,结果奇迹出现了,四面城墙上出现了拿着各种武器的天兵天将。围城的叛军看到城墙上这些天兵天将,吓得马上就逃窜而走,吉安城解围了。这件事情在四祖大师的传记中有记载。我想,这是发生在特定的时节因缘下的感应事迹。为什么在特定的时节因缘下会有这样的奇迹出现呢?因为吉安城被包围了相当长的时间,城内的人都非常痛苦,大家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听说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管用,大家都诚心地念,所以奇迹出现了。如果我们一般地泛泛而念,奇迹是不会出现的。要有非常迫切的要求,这种感应才有可能发生。没有迫切要求是不会出现的。像这样的事情,应该说很多。比如说有的人得了绝症,求生的欲望很强,专门诚心地持诵某个咒语或某一佛菩萨名号,结果转危为安,不但没有死,还活了几十年。这就是说神的存在,这个神不是指主宰万物的神,而是有各种各样的神灵存在。《大悲咒》就是很多神灵的名字,念《大悲咒》有感应,就是因为我们在呼唤那些神灵,诚心诚意地在呼唤他们。他们通过五眼六通感觉到了众生的呼唤,他们就会来帮助你。所以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帮助大家解除困难。千眼就是大智慧,千手就是大慈悲。有大智慧和大慈悲就能帮助大家解除痛苦。前提是自己要有恳切至诚的迫切要求,才会有感应。

问:修行到一定程度,历史上记载的高僧大德,不用借助护法神,能不能自己就解决这些危难的事情?

答:法不孤起,一切法都不是孤立的。佛教讲自力他力,有自己的力量也有外在的力量。因为一个人修行达到无我境界的时候,他与一切护法神之间没有距离和隔阂,是一致的。在沟通上没有任何障碍,所以他一起心动念就有感应。一切我的执着、法的执着都破除了,沟通就没障碍,就有感应。所以高僧大德有强大的感召力,都是修行所致。

问:我听说根基好才能修禅,根基不好的人白修。我想知道我有没有修禅的可能性,如果不行的话,咱就赶紧换法门。

答:佛教整个的道理,本身叫难信之法。如果我们对禅修有兴趣了,就不要自己看轻自己。能够参加这次“追随祖师足迹”的活动,能够不远千里来朝祖庭,就是善根利智的人。要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有善根,有大善根。今天我们相聚的人,都是大善知识,都是有大善根的人。开场白:

今天大家到老祖寺和五祖寺去了,重走祖师路。历代以来有千千万万的修道人走过这两个地方的路,我们今天又重走这条路。

五祖寺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兴旺的禅宗祖庭。在唐朝初期,也就是开元天宝之间,那个时候住在五祖寺的人就到了五百人以上。在去往五祖寺的路上,有的人是正要去五祖寺问道的,有的人是从五祖寺问道后离开的。就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的,月计千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盛况,未出家前的六祖慧能大师才能知晓五祖寺法席的消息。因为他在没有来五祖寺之前,是偏居于广东新会县一个小山村的砍柴人。一千多年前的广东,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而是蛮夷之地,是只有犯了王法的人才被发放到那里,古代叫做充军,现在叫做劳动改造、服役。在当时那样偏僻、边远、闭塞的地方,六祖都能知道五祖东山法门的盛况消息,可知在五祖开山及其住持期间,东山法门的影响可以说是“无远弗届”。

到了宋朝,那里出了一位五祖法演——五祖寺的法演禅师,底下人才济济,号称五祖再来、禅宗重建。所以五祖寺在历史上对于禅宗的发展,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五祖寺的历史和影响从开山到现在,和四祖寺比起来,应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后来居上。这和那个地方的山川形势有关,也和那个地方历代住持弘法的大德有关。

老祖寺在历史上也曾经辉煌一时。由于这个寺院是反向——坐南向北,所以这个寺院的发展有间歇性,一起一落,所谓得人即兴、不得人即衰。老祖寺从开山一直到清朝,都是一个修道的场所,整个区域有几十座大小寺院和茅棚。像这么偏僻的地方,也居然留下了一本志书《老祖寺志》。从志书上看,老祖寺在宝掌和尚开山的时候兴盛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寺院规模不是很大。宝掌和尚两次到老祖寺来,时间相隔大概一百多年,因为他的寿命有1072岁,所以叫千岁宝掌和尚。他去开山是东晋时期,大概在唐朝的时候他又回来过一次。等他开山离开以后,由于改朝换代,他原来的庙已经不存在了,他又来重建一次,可能规模都比较小。到唐朝出了一位天王道悟禅师,才把那个寺院真正做得有一点规模。我们今天看到的“出米石”那个地方,就是天王道悟禅师留下的遗迹。

宋朝时,老祖寺默默无闻;元朝时,有一个出家人修了一下;一直到明朝末年,才渐渐出现几位高僧在那里住持。到了清朝初年,顺治皇帝的师父——茆溪行森,在那里当过三年住持,那是一代国师。至于是什么因缘,不是很清楚。如果从过往的高僧大德来看,明朝的时候,有一位鼎鼎大名的高僧——憨山大师,在那里住了十天;民国年间,佛教的改革家太虚大师在那里吃过一餐饭,还留下了一首诗《老祖山》。

我讲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千百年以来,千千万万的修道人都曾经走过那一条路,我们今天又重新走那条路,意义非常重大,也是各位的福德因缘。如果我们在今后有机会来翻阅有关五祖寺和老祖寺的历史资料,再回忆我们的这一次经历,就会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么重要的地方,我们曾经也去过一次。

今天我也特别给大家介绍一下:老祖寺修建了专门为男居士提供住宿的“维摩精舍”,男居士住在那里以后都成维摩居士,那就了不得了;也有专门为女居士提供住宿的“胜曼精舍”,胜曼夫人是佛陀时代的一位女菩萨、女弟子、大护法,希望将来住在那里的女居士,都能成为像胜曼夫人一样大彻大悟、对佛教作出重大贡献的当代女居士。老祖寺以后就是一座以禅修为主的道场,而且准备把那里办成每个月都有禅修活动的道场。每个月有七天,或者有两个七天那就更好了。希望以后大家来老祖寺分享大自然的风光和喜悦。

二、用《心经》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从“观自在菩萨”到“是无等等咒”叫“显说般若”,用明显的道理来阐述般若的妙义。在阐述般若妙义的时候,首先是一个提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可以说是全经的纲领。以下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六根、六尘)、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这叫三科法门,属于众生法;“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属于缘觉法;“无苦集灭道”四谛,属于声闻法;“无智亦无得”,属于菩萨乘的法。众生、缘觉、声闻、菩萨,都以般若为修行的指导,归根结底都是要证得般若空性,所以就一路地无、一路地空,一直空下来,空到究竟,“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一个肯定、一个结果。然后讲“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汉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是究极的佛果。“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这四咒也是就众生法、缘觉法、声闻法、菩萨法来说的。这个经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以上为显说般若。最后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是密说般若,把全经的意义以密语密意进行归纳和总结。如果我们平时没有时间念诵《心经》的全文,那就念这个咒。

既然我们重走了一次祖师路,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修行当中留下了什么呢?留下了佛法的心要、般若的心要,我建议大家把这二百六十个字每天最少背诵十次。有些人就是把背诵《心经》作为自己修行的课诵,周而复始地背诵,赵朴老就是把这个作为修行的法门。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一切苦包括我们内心的苦和外在的种种苦难。玄奘法师西天取经,按照《西游记》的说法是九九八十一难,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他有几次遇到有生命危险的大灾大难。强盗把他绑起来,要杀他祭天,他就是靠念《心经》来解除这个灾难。《心经》的能量不可思议。因为是佛法的纲要,佛法这么重要的法门,十法界修行的纲领,这么重要的经文,能量比原子弹还厉害!如果打坐的时候,不念佛也不数呼吸,那么就可以默念《心经》。念的时候,心里在观想,口里在念,耳朵在听,那就能够把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心经》的每一个字上。这样修行的方法,是很容易见效果的。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昨天我讲到,佛法有其真理性、实践性、正确性。佛说的法门都称为经典。经典者,不可改变。经典告诉我们的法门,都是可以照着操作的实实在在的道理,做了以后就能够得到效果。我们学了《心经》,就一定要用《心经》。用《心经》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从思想到工作、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遇到的种种烦恼。这种种烦恼就是苦,就是厄。厄是什么呢?厄就是套在牛马身上的笼套,套上以后就脱离不了束缚。烦恼的意思就是逼迫。一件事情来到我们面前,想解决又解决不了,想得到又得不到,想排除又排除不掉,就在这样的两难之间,人心就如火燎一般。烦恼就是火烧心,一定难受极了。学《心经》用《心经》,就是来解除火烧心的痛苦。

昨天我还讲到,要在三个字上下功夫 :“观”、“行”、“空”。观、行的结果不但是烦恼空,想要空烦恼的心也空掉,那个时候就是度一切苦厄。

观,有观照的意思,有观察的意思。观什么呢?观我们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对境生心。对境不生心,对境不起念,那就没有烦恼了。如何观照呢?观照、观察从字面上来讲,都属于认识范畴的概念。能观是智,所观是境。能观是智,包括器官的“眼耳鼻舌身意”及其功能。器官和功能佛教叫根与识,意根指的是四种心中的“肉团心”。现代科学是把意识的功能归结于大脑,佛教的讲法是说认识的功能依托在肉团心上。这是佛教对于人体的认识和现代科学之间一些差别。六识就是认识的能力。认识的对象是六尘。法有一部分是属于主观的。六根、六尘、六识,三个六加在一起就是十八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加上六根是十二处。这十二个地方是意识能够产生和活动的地方,所以叫十二处。在此基础上加上六识,就是十八界。为什么叫界呢?六根、六尘和六识,每个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不会错乱。比如说我们要喝水,水属色法,为味界,舌是属根身,是舌界。在喝水的过程中,感受到水的清凉,不会产生火的感觉,这是舌识界。味界、舌界、舌识界,各有界定。喝水一定是用口来喝,不会用耳朵来喝,这也是有界定的。意识认识外在的事物的时候,六根与六识各司其职,不会错乱,这叫做界。有界定、界别、界限。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在《心经》里面叫做众生法。我们都是从众生法开始修。

《心经》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观五蕴,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我们生命的总体,从物质到精神都表现在五法上面,是五法的聚合体。怎么样观察到五蕴皆空呢?色法不会孤立的生起,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都是有条件的,不是孤立的,这是空的第一个含义。空的第二个含义,色法也好,受想行识也好,都有不稳定性。才起一念,马上第二念又跟上来了,不稳定,表现出五蕴的无常性。第三,色受想行识,是在运动的。昨天我讲到心的五个作用的时候,讲到等流心,一念接着一念在运动变化发展。五蕴法都是动态的,所以是空。空的这三个含义,没有先后,是同时的。所以五蕴皆空的空,不是说这个事情没有产生以前是空,也不是产生销往以后是空,而是正在进行中当体即空。

只有这个事情当体即空,你在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的时候,才真正有意义。当你处理问题的时候了达一切皆空,才不会产生错误的判断,不会产生执着。这样判断一定是准确的,一定不会起烦恼,一定不会有执着,一眼就把事物看得清楚。所以只有当体即空,我们运用起来才有意义。我们在正在进行中观察空义,才能真正度一切苦厄。如果不是在正在进行中来观察空义,那就是马后炮了,没有什么意义。一切苦厄都是正在进行中的东西,不是空洞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我们要用观的方法,了解五蕴所引生的烦恼,当下的,正在进行中的,然后用我们所了解的空性、空义来指导我们的思想、生活和工作。了解了空性,看问题就全面,可以避免偏差。因为有执着就一定会产生偏差,没有执着了,看问题就不会出偏差,就会把问题看得很准确。

空还有辨证的意义在里面,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说精神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说精神就是物质,物质就是精神。二元的对立消融了,就没有所谓的精神和物质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与空在一定的意义上是等同的。有的书上就单讲这四句话,认为佛教的大智慧与大慈悲都包含其中。空就是佛教的大智慧,是文殊菩萨的法门 ;色就是大慈悲,是普贤菩萨的法门。这种理解更加深入地把经文内在的奥义发挥了出来,然后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修行。我们要学会用“观”字,实际上就是学会怎样正确全面辨证地看待一切问题。

然后讲第二个字:“行”。看到了以后,要把看到的知道的事情真正变成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认识,变成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在行上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够真正运用自如。如果没有达到境界,那么知与行就会脱节,产生距离。要把知与行的距离缩短,甚至达到零距离,那就要在行字上用功夫。“行深般若”,就是要练习在最难排解的问题上,能不能照见五蕴皆空。

我们人生最难排解的问题是两个,第一是财,第二是色(男女色之色)。如果在这两个问题上能够当下排解得开,能够当下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的思想和般若就少分相应了。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很勉强的,要用很大的耐心、韧劲才能够达得到。古人有云“坐怀不乱”,这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还有所谓拾金不昧,就是在财字上下功夫。中国古代人的修养也都是在这两件事上。从古到今,起烦恼的事情其实很简单,看起来社会现象林林总总,像万花筒一样令人眼花缭乱,归结到根源上,只是财色二字。中国的儒家,孟子讲“食色性也”,食和财有关,色就是女色,这就是人的天性、人的本性。人在这个地方有所突破,苦厄就可以超越。超越了苦厄就能到达彼岸,就是波罗蜜多。所以彼岸就在此岸,要在行字上下功夫。

如何才能做到拾金不昧、坐怀不乱呢?除了我们当下能够用功夫,平常还要训练这个心,看到任何事情都不动心。所以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修养上做功夫。比如说,每天最少背诵十遍《心经》,把心经里面的经文深深地印入脑海里面,留在八识田中,这就好像我们打防疫针、种疫苗一样,碰到任何传染病都不会感染。修养功夫就是这个。念佛、拜佛、打坐、数息等等都是为了这件事,都是为了要在具体的引诱面前能够把握得住。

当然这还是佛教修养浅层次的东西,深层次的东西不仅仅如此,还要有甚深的禅定,获得各种各样三昧,获得能够超越一切痛苦和烦恼的首楞严三昧——最坚固的大定。获得了这种修养的成就,我们在纷繁的世事当中就就能所向无敌、清净自在,不被一切境界所迷惑,而且能够转化一切,那就是大彻大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在行的同时,还要在认识上下功夫,就是空字。空,在我们正式进入认识的过程中,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可能一下子体悟到空是无常的、运动的、发展的,以及一切事物都是有条件存在的特性。首先,从“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虚妄的”入手。唐寅的诗里面有句话:“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大家想想看,这就是空的一个方面,对空的一种理解。我们在茶余饭后,读一读类似这样的诗,思考思考,可能在某些排解不开的事情上,就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思想境界上一下子超越了,一下子就出现一番新的境界。

希望大家在“行、观、空”三字上下功夫,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法门。最简单的法门,宗教性不是很强,说起来大家都能接受的,就是观呼吸。这个法门最实用,这个法门随时可以提起运用。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眼睛一闭,观自己的呼和吸。观呼吸的要领是“知息出入”,包括“知自习出和知息入两个部分。用功夫用得深了,就可以观三个部分:“入、住、出”。住就是入与出之间短暂停止的过程。观呼吸能够得禅定。在功夫纯熟了以后,入息的时间拉长了,住的时间拉长了。息住以后,呼吸停止了,那就是入定的状态。当然定境没有达到四禅之前,呼吸不是完全停止,但已经不明显,很细微。

年轻人和老人,在呼吸上有差别。年轻人入息时间长,那么就可以专门观察入息,数呼吸的时候就可以数入息,周而复始。壮年人,30-45之间的,入息和出息的时间相等,那么数入息和出息都可以。年老的人出息长,那就可以数出息。清代临济宗禅师祖源超溟的《万法归心录》卷上讲:“一昼一夜,呼吸往来,一万三千五百之息。”一呼一吸为一息。佛教把呼吸分为四种状态,所谓四相——风、喘、气、息。我们刚开始数呼吸的时候,肯定是喘,呼吸不匀,不绵密。前面的三个状态,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只有息的状态是我们应该保持的。

关于行,大家都可以按照观呼吸、数呼吸的方法来修炼我们的身心。这种方法不仅仅是能够调摄我们的心念,也能够逐步地强化我们的体质。我们有意识地关注这一呼一吸,吸进去的是天地自然的清气,呼出来的是我们体内的浊气。体内的浊气与天地自然的清气在进行交流,肯定就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进体质的健康,使我们的身心稳定。这个法门最适合我们在家居士来修行。我们也可以把这个简单易行、不带宗教色彩的方法教给自己的朋友和同事,让别人觉得这是一件修身养性的方法,而不是在传教。实际这是佛教最古老的修行法。我们初学佛的人,散心杂念很严重,如何来停息呢?就是用观呼吸、数呼吸的方法。

今天我们学到这。《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发挥起来,十天半月也讲不完。不过不讲也可以,看一个字就够了:空!一个凭借一个空字,就能把佛法的要义、人生的修养,真正体悟出来。现在我们大家都能背诵《心经》了,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去运用,大家就是此行不虚了。阿弥陀佛!

交流答问:

答:一切诸法,包括精神、物质、能量,叫做“法界”。法是万事万物,清晰明白,不会错乱。是善法就不会产生恶果,是恶因就不会产生善果。这叫做“自类相续”,是由阿赖耶识起主导作用。阿赖耶识也是一个生灭不停的东西,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前一念与后一念是相似的,前念不是后一念,但又不异后一念。而且前一念和后一念还是相续的,所以就是“不一不异”、“相似相续”。整个“相似相续”的生命链条永远不会断,只是会转变。唯识宗叫“转识成智、转染成净”,只会转化。转化就是超越,就是突破。正因为有这样几个含义在内,你说的那些问题就不存在。精神与物质最后统一在能量上,这个能量就叫做“法身”。佛与众生,共一法身。都在宇宙的这个大流当中,每个众生都以自己的善恶业力相似相续地存在。这是很深奥的问题。《佛教三字经》里面有句话叫做 :“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法界性,即法身。”

众生分有情与无情,只是有情具备阿赖耶识。有情和无情的法性是平等的。就有情来讲叫做佛性,就无情来讲叫做法性,最后都统一到法界上。天台宗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从佛的眼光来看,这一切都是平等的;从我们凡夫的眼光来看,才有了有情和无情的分别。但是从我们的愿望和理想出发,都希望有情与无情都能够达到超越一切的境界——同圆种智。人所谓解脱,就是超越了一切的有限性、一切的局限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达到的结果就是如同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成佛不是要等到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真正大彻大悟了,当下能够证道,不再迷惑,那么就成佛了。这个是因中的佛,不是果上的佛。悟性和思想境界达到了与佛平等的地步,但是还没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畏,有限性还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