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不可知论代表名言 正文

不可知论代表名言

时间:2025-01-12 01:01:48

1、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永不放弃,第二原则是当你想放弃时回头看第一个原则:永不放弃!

2、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作者简介: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年)和《巴马修道院》)

3、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比阿斯

4、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

(作者简介: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歌德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5、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 ——爱迪生

(作者简介: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

6、我们最大的弱点在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 ——爱迪生

7、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不能接受放弃!——迈克尔·乔丹

(作者简介:美国NBA著名篮球运动员,被称为“空中飞人”。是公认的全世界最棒的篮球运动员,也是NBA历史上第一位拥有“世纪运动员”称号的巨星。)

8、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

(作者简介: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和诗人。)

9、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作者简介:左拉,自然主义创始人,1872年成为职业作家,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领袖。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被视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遗产的组成部分。)

10、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奥维德

(作者简介:奥维德,古罗马诗人。是古罗马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11、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作者简介: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12、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作者简介: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13、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作者简介: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巴斯德名列第11位,可见其在人类历史上巨大的影响力。)

1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生

(作者简介:英国作家、文学批评家。)

15、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

(作者简介: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6、不放弃!决不放弃!永不放弃!——丘吉尔 (

(作者简介: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17、“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鲁迅

18、一个人做事,在动手之前,当然要详慎考虑;但是计划或方针已定之后,就要认定目标前进,不可再有迟疑不决的态度,这就是坚毅的态度。——邹韬奋

(作者简介: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原名邹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19、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文化界人格最复杂、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有研究者甚至慨叹对郭沫若的聚讼纷纭“恐怕会延续到以后的世纪”。整体上看,郭沫若在会通中外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建构、定型的生态文化人格,对其创作个性的形成与演变影响至深。可以说,正是生态人格与政治人格的颉颃互竞,形塑了郭沫若深具世纪性特征与文化复杂性的人格结构。具体而言,这种生态文化人格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中外文艺融冶的浪漫诗心、四方八面展拓的球形天才、文化创造激荡的青春品性。对郭沫若而言,这种独特的创造人格具有坚实的世界观意义,它深层建构了作家的心理及文格,因而成为破解“郭沫若现象”的阿里阿德涅彩线。

一、中外文艺融冶的浪漫诗心

(一)传统诗学与人格塑形

郭沫若的文化人格定型于二十岁之前的国内生活。在这段生命弧线上,郭沫若主要完成了旧学根底的训练与古代文艺的研习,孕育了素朴的诗性人格与主情的个性气质。特别是母亲的“诗教”与塾师沈焕章的“诗刑”(从对对到作诗),在幼年时期就培养了他对文学的兴趣。郭沫若坦言,私塾期间熟读四书五经的唯一好处,便是“教人能接近一些古代的文艺”。按照沈先生教诲,他从读《诗品》《诗经》《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起步,逐渐登堂入室,遍览历代名家。其中,历代诗作中尤以《诗经》、屈原作品与唐诗对其影响最大。他青睐《诗经》中带有浓郁原始风味与民间生活气息的《国风》,喜欢屈原雄浑的诗品与人品,酷爱唐代诗人王维、陶渊明、孟浩然、李白、柳宗元的诗,“特别是他们对大自然的诗意描绘和富于幻想的浪漫主义诗风,更引起他极大兴趣”,他曾评价陶渊明、王维的诗有 “深度的透明,其感触如玉”,称誉李白诗篇富于神思奇想、色彩绚丽。在诗学方面,他表示发蒙时读得最早、最喜欢的《诗品》是其诗学观的“原型”。正如他后来所申明的:“在十岁以前我所受的教育只是关于诗歌和文艺上的准备教育。这种初步的教育似乎就有几分把我定型化了。”在这种诗艺陶冶下,郭沫若初步形成了对中国古典诗学两大主导诗风——冲淡与雄浑的欣赏与偏爱。

刘毅青指出:“中国诗学是从自然审美开始,对自然的直观构成了中国人的审美起点。同时,中国诗歌的想象是一种自然的联想,想象并没有脱离自然的直观,想象与直观之间并不是对立的,这在中国诗学就表现为比兴艺术的高度融合。”显然,早期郭沫若的诗学取向、心理构造也可从自然审美、感性直观等生态视角得到确认。马秀琴就认为:“感受大自然诗性的内蕴和品格,是郭沫若作为诗人的一个突出特点。”故而当乐山、成都的“新式学堂”无法餍足他对新学新知的渴盼,古诗、古文就成了他泄愤排忧、安妥灵魂的最后栖居地。不仅如此,日常生活中他还以古诗为媒,风流自命、倜傥不羁。这不仅加深了他与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的原有联系,更强化了他与自然、与抒情文学的感情共鸣。郭沫若曾对这段国内求学生涯作过如下总结,“这使我在四川陷到了二十岁,类似强迫地奠定了我的对于旧文艺的基础。”刘易斯(Lewis)认为,“在社会和地理流动几乎不存在的时期,以及文化变迁速度很低的时期,文化趣味与社会阶级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趣味是在孩童时代和青少年时代获得的,在长大成人之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郭沫若在留日之前,在川省的生活环境大致就是一潭死水,而在他性格形成的青少年阶段,就身处这一较封闭的文化空间,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早年文化趣味、人格精神的终身性。正因如此,当青年郭沫若来到社会和地理流动频繁,文化变迁速率加快的邻邦日本时,尽管能够与那里崛起的和上升的文化风格相匹配,却未能根本改变其饱读诗书的才子性格。故此,十年留日期间,他弃医从文的动力,译介、效法世界文豪的眼光,向“东方未来的诗人”(田汉语)的跨越, “开一代诗风”的文化资本(如浪漫主义、自然本位、艺术直觉、宇宙意识、生态情结等),无不可证之以中国抒情文学的诗学尺度,或可由此追溯其创造的'灵感与源头。

(二)世界文艺与“六经注我”

郭沫若与世界文化(文艺)的渊源可追溯至童年时代。戊戌变法后,欧风美雨洗礼神州大地。塾师沈焕章锐意改革、引进新学,采用格致、地理、地质、东西洋史、修身、国文等新式教科书,在峨眉山下的偏僻乡陬“独能开风气之先”。②此外,家塾中还有省城读书的兄长所采集的《启蒙画报》《经国美谈》、《新小说》、《浙江潮》等新学书刊;在乐山读书期间,有机会阅读梁启超译的《意大利建国三杰传》、严复译的《天演论》与《群学肄言》、“林译小说”等,他对《迦因小传》、《英国诗人吟边燕语》(通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感印很深,尤其对司各特(Scott)的《撒喀逊劫后英雄略》(通译《艾凡赫》)发生“铭感”,称该书对自己后来的文学创作倾向“有决定的影响”;在成都求学时,通过学校的英文课本读到美国诗人朗费洛(Henry Wadsworth Lorgfellwow)的《箭与歌》,令其领悟到“诗歌的真实的精神”。然而,在郭沫若的性格塑形期发生的这种影响尽管深远,但相较他留日期间对东西方文化的广博汲取,国内所受的世界文艺陶冶则更多地体现在导引层面。 东瀛留学期间(分为东京时期、冈山时期、福冈时期),特别是从冈山时期开始,郭沫若大量阅读了泰戈尔、海涅、歌德、席勒、雪莱、惠特曼等人的诗作,以及北欧文学、法国文学和俄国文学,并编译了《泰戈尔诗选》《海涅诗选》,翻译了《浮士德》(第一部)、雪莱的《云鸟曲》《西风歌》等诗作。他倾心泰戈尔诗作的清新平易与创作的泛神论,醉心海涅诗歌的“丰富的人间性”与“近乎自然”的情调,亲近歌德的泛神论与“主情主义”,喜欢席勒历史剧对诗意真实性的强调,推崇雪莱“从心坎中流露出来的”诗风,陶醉于惠特曼《草叶集》那雄浑、豪放、宏朗的格调……显然,上述文学巨匠之所以为郭沫若所钟爱,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着较为相似的艺术个性,有着发生“视域融合”的文化交集,即他们都相当重视自然审美意识与生命意识,极具生命创造个性、浪漫抒情气息与生态整体主义精神。卢卡奇曾以国别为单位对此作过如下阐释:“任何一个真正深刻重大的影响是不可能由任何外国文学作品所造成,除非在有关国家同时存在着一个极为类似的文学倾向——至少是潜在的倾向。这种潜在的倾向促成外国影响的成熟。因为真正的影响永远是一种潜力的解放。”郭沫若接受世界文艺的“期待视野”无疑也可作如是观。也只有从艺术家主体性质出发,我们方能理解为什么“在众多的西方文学流派和灿若天上星辰的西方文学家中,以惠特曼、歌德等人为主要代表的浪漫主义流派,对他的诗歌创作影响最大”。正是在会通中外诗学资源的美学体悟中,他跨向了更高的诗学追求,既不满足“诗丽而不雄”的海涅,也不满足“诗雄而不丽”的惠特曼,而以雄丽兼备的歌德为典范,在与时代精神的关联中“杂取种种”,“化”出了一个全新的抒情主体,这个主体“爱自然的壮美,也爱自然的幽远”,“爱自然的欢乐、奔腾,也爱自然的恬适,清宁”,这个主体横绝天宇、变化万千、气势磅礴、激情四射,向外能吞下宇宙,向内能自噬其体,一如诗人所创造的“女神”“凤凰”“山岳”“海洋”“太阳”“宇宙”“天狗”“匪徒”,掌控着超越所有时空的绝对自由、无限活力,不仅实现了对“雄”且“丽”的诗美追求,也实现了伟大诗魂对晦暗人间的无穷超越。

二、四方八面展拓的“球形天才”

(一)人格发展的圆满境界

谈郭沫若的创作主体,不能不论他的“天才观”。这一方面是因为“创造社批评家程度不等地标榜‘天才’,而他们中间最大的天才是郭沫若”;另一方面缘于郭沫若超越中外既定结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球形天才”观,并以此为文化自觉,“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建构自己的完满人格。关于天才,历来有神秘主义与经验主义两种解释模式:西方古代以柏拉图、西塞罗等为代表的一派带有浓重的超验与仪式色彩,呈现不可知论的神学特征;而以贺拉斯、琉善等为代表的一派则强调天才与技艺或天才与后天培养之间的联系,反映了灵感论、天才论向知识与经验的迈进。近代以来,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天才论,尽管突出天赋异禀的主体地位,但更大的价值显然在于他们由此出发深入分析了天才的想象力、认识能力、疯狂心理等心灵特质。与上述从神学、哲学角度观察天才不同,郭沫若拒绝天才的神秘主义与先验主义解释,注重从人才学、教育学角度阐述天才属性。他更接近克罗齐对天才与非天才的界说,肯定“天才是人”, “他与凡人的区别只有数量的相差,而没有品质的悬异”,虽然“天才所得于自然的是‘天赋独厚’”,但决不是生而知之,不学而能,天才精神的发展需要机会,能发展人的天赋的是教育,这样郭沫若就从天才转向了教育,提出“教育的至上的目标便是使人人完全发展其所有的天赋”。如是观之,我们方可理解他的下述观点,“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我们所说的天才多半是由一人的成果来论定的。大概一个人的智力能有所发明发见的,我们便可说他是天才了。”这是郭沫若“天才论”的民主主义内涵。

他的“天才论”的另一特色在于阐明了天才类型及其不同的发展方向,尤其表达了对“球形天才” 的崇拜与企慕。用他的表述即是:“天才的发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线形的发展,一种是球形的发展。直线形的发展是以它一种特殊的天才为原点,深益求深,精益求精,向着一个方向渐渐展延,展延到它可以展延到的地方为止:如象纯粹的哲学家,纯粹的科学家,纯粹的教育家,艺术家,文学家……都归此类。球形的发展是将它所具有的一切的天才,同时向四方八面,立体地发展起去。”他以孔子与歌德为例,对“球形天才”的“放射性”特征给予了具体说明。从他对孔子是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解读,对歌德在解剖学、物理学、绘画、音乐、法学、政治、外交、哲学、伦理、教育诸领域的推崇,从“歌德是个‘人’,孔子也不过是个‘人’”(孔子要见南子,不删“淫奔之诗”,主张自由恋爱、实行自由离婚),“他们的灵肉两方都发展到了完满的地位”的盛赞,可知郭沫若理想中的文化人格就是这种“其大则天”、“人中的至人”,二人充分实现了“人之为人的特性”——“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是人性圆满、自由发展的典范。近代以来,西方哲人或呼吁人们走向“审美的人”、“游戏的人”,或号召人们返归自然,来克服文明异化,走向人性健全与生态和谐。显然,在救赎人性、通向“完人”方面,“球形天才”的人才观、人性观与此不谋而合,它多面发展、立体走向的身心进路有利于发展人性,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正如马修·阿诺德所言,救赎人类的力量不在宗教,“得到救赎是指人性臻至和谐的完美,而这种境界只有通过完全、充分地培育人性的许多方面才能达到”。

(二)“球形天才”的多维面相

如同孔子与歌德一样,横贯数个领域,才如大海,成就巨大的郭沫若也是当之无愧的“球形天才”。振叶寻根,观澜索源。郭沫若的球形天才特点,一在文化艺术才能的全面性,一在跨学科的杰出创造。

就全面性而言,郭沫若青少年成长经验与文化教育的多样与丰盈,提供了他在文艺与学术各领域多元发展的文化资本。留日期间,对球形人格的文化自觉,又使他能够通过文化形式或思想内容的关联,水到渠成地完成文艺与文化、旧学与新学、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沟通与整合,实现从文艺到社会人生,再到各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跨越;在哲学思想方面,他根据对《王文成公全集》的哲学体悟,“被导引到老子,导引到孔门哲学,导引到印度哲学,导引到近世初期欧洲大陆唯心派诸哲学家,尤其是斯皮诺若(Spinoza)”;在文艺、文化方面,他根据个人趣味涉猎了泰戈尔、海涅、歌德等中外诗人的创作,经泰戈尔通向印度古代哲学,经歌德认识了荷兰哲学家斯宾若莎,这两条途径又将他引领到泛神论。通过诸如此类的联系与交叉,郭沫若球形天才的知识地图初步绘制成型。 就郭沫若球形天才的创造个性来看,最大亮点就是他能在彼此无关的学科中均取得巨大成就,这一特征引导我们对人类认识潜力与创造极限的发问,尤其体现在他的《女神》写作与史学研究领域。从其文化成果的重大性上看,他是中国现代文化转型之际,能够“回忆”古代“轴心期”潜力,带有鲜明神话原型思维的浮士德型精神主体。天马行空的《女神》诗人之所以能摇身一变成为古史大家(在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情况下),是因为这两个领域的思维本性存在某种“共性”。原型根源于远古的历史与传统,以无意识和象征的方式贮存和折射历史,“自发地显现在神话、童话、民间故事、宗教冥想、艺术想象、精神幻想的状态中”。《女神》思维“正面的和负面的属性以及各种属性的组合联合在一起”,具有对立统一性和二重矛盾性,带有原始初民意识未分化的混沌色彩。这使诗人能够通过神话学母题、上古历史与艺术的生动素材、泛神论的生命意象,“将个人的命运纳入人类的命运”,将“表达的思想从偶然和短暂提升到永恒的王国之中”,让整个人类的声音在我们的心中回响。这成就了《女神》独特的感受方式与抒情方式。而郭沫若之所以能在古史领域建树卓著,除了自幼熟读四书五经,能熟练驾驭基本史料,以及学过医,懂得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外,更得益于集体记忆与原型动力的深层推助,这是伟大天才的直观思维远胜概念思维,而由事物的生动印象指导他们的行动的结果。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200年,特别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历史“轴心期”,人类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精神创造与轴心文化模式,“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现代文化转型期是中国文化的再一次崛起,郭沫若沉潜先秦之前的古史研究,可视作轴心期文明穿越重重历史,在时代与个人的交汇点上发生的碰撞与觉醒,这是文化巨人郭沫若的轴心期情结。郭沫若在古史研究的另一优势在于,《女神》的神话思维架构了他读破古文字的桥梁,他之所以能用一两天的功夫,从一片墨黑的甲骨文拓片中解密那些白色的线纹,用刘悦坦的解释即是,“因为郭沫若的思维方式与原始思维相通”,因而在具体考证古文字时能“以我之自由精神直接与古人相印证”从而“求得其真相”。荣格曾言原型“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并且显现于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表现的任何地方”,“它本质上是一种神话形象”。进而,郭沫若以古文字阐释为前提,根据第一手材料,建构起融古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为一炉的治史特色,这是其天才创造的原动力。综上,郭沫若的“球形天才”结构,“有远古原型的一面,有现代创新的一面,是现代向远古的螺旋式复归。它是审美历史生成的方法,结晶的方法,有着自由自然性。”

三、文化创造激荡的青春品性

(一)青春中华

晚清以来,受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重塑“中国形象”成为有识之士表达社会使命感的中心话题,在以康有为的《大同书》、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梦》、蔡元培的《新年梦》、陆士谔的《新中国》、碧荷馆主人的《新纪元》等为代表的晚清“现代乌托邦”想象中,未来社会以全新的美妙幻景展现在人们面前,晚清文学“首先拉开了这一个世纪的中国形象重构的序幕”。“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二十世纪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中所形成的第一个高峰,真实地记录下了现代中国人在现代文化心理建构方面最初的觉醒过程和精神面貌”,这个时期全民热情激动,知识阶级青春洋溢,“新潮”、“少年中国”、“新生活”、“新社会”等呼唤光明与新生的社团大量产生,人们“竞相歌颂新生、青春、少年中国,欢呼着新世纪的曙光”,面对这种欣欣向荣的阶级特质,栾梅健就表示“人们似乎还找不出另外的一个阶级,能像‘五四’时期那样的自由、多样,那样生气扑人,焕发着青春的鲜艳色彩”。因而“青春中华”成为“五四”时期国家想象的主旋律。这种对中国的青春重构,不仅在文化学、心理学上体现为青春象征,更渗透着社会对青年的发现与前所未有的文化期待。李大钊曾言:“胎孕中之中华,则断不许老辈以其沉滞颓废、衰朽枯窘之血液,侵及其新生命。盖一切之新创造,新机运,乃吾青年独有之特权。”鲁迅也强调,掀掉人肉筵席,废除吃人的旧制度,“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深感共鸣的青年郭沫若曾大声疾呼:“伟大的使命压在我们的双肩,要我们同心协力地扛举起来。”可以说,新世纪“青春中华”的觉醒,五四青年的狂飙突进,共同催生了“20世纪的动的和反抗的精神”。而郭沫若无疑是感应时代跳荡,喊出世纪最强音的领衔者。正如有研究者所言:“郭沫若的出现才使文学革命达到了巅峰状态,他破坏一切否定一切的态度符合社会革命的目标,他狂放的激情使‘五四’青年一代为之激动,他特立独行的风格真正表现出了启蒙者无法企及的个性解放,他的自由新诗打破了之前的旧格律的束缚,可以说直到‘郭沫若时代’才真正达到了文学革命的预期目的,从而强有力地推动新文学运动进程,促成古典文学的近现代化转型。”这就是“五四”青春中华与青春文化的伟大魅力,它“反映了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要求告别过去、开辟未来、改造中华的文化心态”。

(二)青春人格

郭沫若的青春文化人格不仅代表了五四时代疾风骤雨般的时代性格,更具有超越生理学而通向文化学、心理学的认识价值,即他的一生都充满着“青春”光彩,这在人类文化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在个人振幅与国家民族命运保持高度一致的“生命哲学”中,郭沫若的青春人格呈现如下特征:对青春文化的共鸣,极端的叛逆性、善变性,旺盛而长青的求知欲与创造力,童心未泯的性格。

首先,这种青春人格是一种努力汲取青春文化并创造青春文化的人格。这表现在青少年郭沫若对新学新知有着极度渴慕,注重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富于生态智慧、刚健素朴的内容,如《诗品》《诗经》《庄子》《易经》《史记》《西厢记》等,倾力采借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极富审美救赎与解放功能的知识财富,如浪漫派、生命哲学、泛神论、个人主义、马列主义等;还表现在郭沫若在个人文化创造中的情绪本位与青春自觉,例如,“为了凸显其诗风的昂扬激烈,为了尽现其诗意中生命的庄严和情绪的端方,为了维护汉语白话诗歌的原创性,为了建立白话新诗的艺术规范”,他在编选《女神》时“几乎将他那时候已经写成、译成并已发表出来的一半舍弃了”。从中可见他对创造青春文化的自觉,以及对培植个人青春品格的努力。

其次,郭沫若的青春人格结合了极端的叛逆性与善变性。对其叛逆性,郭沫若将出生时的“脚先下地”,称作其一生成为“反逆者的第一步”,读私塾时的逃学,上小学、中学时带头闹学潮,三次遭斥退,投身缔造新社会的政治运动,好做“翻案”文章等,骨子里的叛逆个性赋予郭沫若以反抗权威、张扬个性的大胆与决绝。同时,他的叛逆又与他的善变相辅相成。郭沫若身上浓缩了几代知识分子的身影,影响现代中国的各种文化思潮几乎都能从他身上找到端倪。正是借助善变,在学术领域“他的见解和发现最快、最多”,所以这种“善变”,“是不固执,是时时接收新事物,通权达变,紧跟历史潮流”。

再次,旺盛的求知欲与创造力是郭沫若又一耀眼的青春人格特征。郭沫若的勤学善思可从他学贯东西中见出,也可从他亡命日本期间由古文字学的门外汉一跃跻身古文字研究大家中见出,直到晚年他还在文章中说:“我们一定要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③同时,与他的求知欲相伴的就是他的创造力,郭沫若十二岁时就写下了《茶溪》《邨居即景》等诗歌,且不说他在文学、翻译等领域的著作等身,耽是日本十年(1928—1937)他就写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煌煌十五种著作,晚年(1971)仍完成了学术作品《李白与杜甫》,郭沫若长达七十余年的创作生命,卷帙浩繁的文化艺术著述,无不生动地记录了他永不枯竭的创造力量,永远年轻的文化思想。

最后,郭沫若的青春性还表现在他的童心不泯。郭沫若是青春烂漫,永葆赤子之心,“不知老之将至”之人,老舍曾在《五十岁的老小孩》一文这样评价郭沫若:“沫若先生是个五十岁的小孩,因为他永远是那么天真、热烈,使人看到他的笑容,他的怒色,他的温柔和蔼,而看不见,仿佛是,他的岁数。”郭沫若自己也说过:“年龄是可分成生理上的年龄和精神上的年龄两种。虽然没到老年而精神已经衰老了的人,我们也可以叫他做老年;但是许多前进的人,不怕到了七八十岁,他在精神上,却还是个青年。”无疑,这可视作他对自己青春人格的夫子自道。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云云。但这些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宋朝的朋党之争,较西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制度是庸才得势的最好制度。这些政治斗争也有一些规律,不过主要是在幕后进行时遵守而已。第一条是:一个高明的政客必须要精通一条艺术手法:那就是要多说话,但内容必须空洞。(太精辟了!)高明的官员永远不说出什么,但只要否认。高明的官员必须深有修养,长于说“无可奉告”、“阁下说所,诚然不错”,这样便大有前途了。第二条,他必须讨好朋友。第三条是,当特别提防开罪与人,守口如瓶,低声而斯文,全心全意的讨好人。

苏东坡为官时所力争的是“广开言路”。他若生在今天,一定会为言论自由而战,为强大而有益的舆论而战。他说:人虽能言,上下隔绝,不能自诉,无异于马。

我深信不疑的是:只有人能嘲笑自己。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称之为神性的笑。倘若奥林匹亚圣山的神也犯人所犯的错误,也有人所具有的缺点,他们一定常常自我嘲笑。我想,若把自我嘲笑这种能力称之为沦落的人类的唯一自救的美德,该不会是溢美之词吧。

苏东坡既然天赋这样生气蓬勃的精神,他自然常遭到道德的矛盾。一方面要保持这种英雄本色,不失其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另一方面又要顾到同样重要的明哲保身人生的本分。在苏东坡一生的宦海生涯中,有某些时期此种冲突特别尖锐,往往他宁愿保持他的英雄本色。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2

这样的题目的确有点类似中学生的课后作业,颇显幼稚,名著读后感三篇。但在看过《苏东坡传》之后再想以苏轼本人为题材的话,要么就是以自己的语言复述林语堂笔下的苏轼,要么就是另起炉灶,为林的苏轼“翻案”了。前者不太有意思,而后者非自己能力所能为。所以只好以“读后感”为题。已经自由成性自然又不会写成中学时所写的八股文式的读书心得。文章可能写得零散、鄙陋,没有章法,望老师谅解。

一直觉得传记是个奇妙的东西,更奇妙的是那些有关年代远久的人物的传记。一个人写自传,如果写出来的内容大大超出读者的预期或他们先前对自传作者的理解,是要造成轰动的。至于是会博得巨大的同情还是汹涌的指摘那就因人因事而异了。“书写使人精确”,书写的过程让人反思,老练的作家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读者,他们所写的也就是他们希望被大众所了解的。那么传记内容的真实性也只有作者自己心知肚明。为他人作传则不免加入了很多传记作者的“私货”。哪一件事,哪一个人是“主人公”命运的转折,对其今后影响的权重有多大,都掌握在传记作者手中了。可是一个人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另一个人呢?太多东西本来就是说不清的。总的来说我是个人的“不可知论者”。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私人版本的“苏东坡”,一千个人就可以有一千个。

林氏虽然不是史学家,但为了此书的创作一定也下了不少工夫做史据的考证。苏轼的人生可谓波澜壮阔,写他的话不可避免地要带出整个时代,要折射出同时代的许多人物。如果林氏考据正确的话,倒也不失为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尤其是北宋的朝廷政治。其政策及后果对我现在的专业也算是有一点帮助的。最近开始看一本不厚的书《当知识分子遇上政治》,写的都是二十世纪中叶前后的西方知识分子们。有老师提到的本雅明,有我自己喜欢的阿伦特和福柯。才刚开始看,没有来得及与中国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的政治命运作比照,倒是回想中国历史上少有不遇上政治的“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读书便是要辅佐君王的。当然,“知识分子”本来就是个舶来品。我们使用的概念是“文人”。

再谈谈自己对林语堂的看法。林语堂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大概是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林语堂是被“雪藏”了很多年的。记得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里提到了他,课文中的注释便使用了一些贬义的词语来描述。后来专门去找他的作品来看,仅仅找到了他的一本散文集,看了不甚喜欢,觉得他的文章真的是做到了他自己所提倡的“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若以宋词的“婉约”与“豪放”的标准来评判其小品文,大概是介于两者之间吧。我想或许是受意识形态荼毒太深,无法消受这类文章(但我却是喜欢张爱玲的)。也不喜欢那类以《生活的艺术》为题的书,让人感到庸俗浅薄。《苏东坡传》的写作就与小品文的写作相去甚远。如果依旧以那种格局狭小的文字来描写苏轼这样人物就会显得不合时宜。不过这大概很与此书是英文翻译过来有关。一种语言一个世界,说不定林语堂在使用英文时真的如苏轼附身那般行文激荡,也有可能是翻译者张振玉先生“妙手回春”,使这本传记更为可读、悦目——当然这都是根据我自己的喜好来评价的。没有读过林氏的《吾国与吾民》,读过的是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不知是否有相似之处。用外文来写国人的事,总有点在外人面前“作秀”的感觉。

不过中国人看起这本写给鬼子的书应该还是件蛮有意思的事。可以看看一件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或者如果是针对中国读者则无须解释的事是如何被详细说明的。为了让国外读者有亲切感和趣味性也加入了不少与英、法、美、德等国的比较。所使用的惯用语、比喻自然也是洋味十足。这些都让中文读者感觉更加轻松有趣。有点像看国人耍三角猫或者野狐禅的功夫表演给外国人看,绝对是众乐乐的效果,当然大家所乐并不相同。不过这样评价林先生的著作实在是刻薄过度了。《苏东坡传》还是给了我很多阅读乐趣的。

以前也曾与人讨论过为何名人之后大都没落了,譬如都少有听说李白、苏轼、杜甫的子孙如何如何,作文素材《名著读后感三篇》。有人戏称这些诗人都太爱酒,所生子嗣大概天生愚钝。读了《苏东坡传》至少可以对本段开头所述的“现象”给予解释。能否成名得看天资。也有父母不愿意子女出名的可能,譬如像鲁迅先生家。苏轼这位思想行为上“儒释道”合一的父亲对子女的未来看得还是很淡的,大有“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意思,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当然,苏轼与朝廷的恩怨也直接影响而后代的仕途。

书中引起我兴趣的还有苏轼的宗教信仰与迷信。他可真是个“拿来主义”的体行者,参禅,打坐,练瑜伽,炼丹。他也拜龙王,也企雨……中国文人向来是“进则孔孟,退则老庄”,其实只是具体到个人的具体时期而言“儒”“道”的比例分配不同而已。苏轼倒好,退路可多了。

读传记总是件有意思的事,生活是单调的,我们总想看看传奇。人们往往喜欢与和自己类似的人交朋友,但却可能欣赏与自己全然不同的人。这些欣赏与崇拜的对象就是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自己希望成为的人。苏轼可谓将自己人生的体验极大化了,其宽阔的人生格局大概是为林语堂所羡慕不已的,世人相与同。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3

《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作者林语堂,群言出版社出版。

林语堂写苏东坡,用他自己的原话就是:“ 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看完此书,你会感觉苏东坡是一个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书写了文豪苏东坡仕途坎坷、历经磨难的一生。苏东坡多次被贬谪流放,大半生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多次遭遇不公,但他却没有抱怨和颓废。他总是那样豁达随遇而安,总能找到快乐的理由,这正是苏东坡快乐人生哲学的体现。

苏东坡兼容儒释道的精髓,透悟人生,洞悉自然,关注民生,这才是苏东坡快乐哲学的源泉。文章中,他对弟弟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里,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真是一语悟透人生真谛。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4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我的印象中他的词最出名,其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最近我在诵读他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他是无数人仰慕的大才子,其作品千古流传。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让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确实,他是一位天才,他的文章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争相传诵。他因文章而惹祸,他的政敌因他的文字对他羡慕妒忌恨,制之于死地。他不仅在文章诗词上,还在书法与绘画上开创了新局面。在各个领域大放光芒,我想起一个人,弘一法师李叔同可与之相比。

苏不仅富于感性,而且非常理性。他既热爱自然,纵情山水,又谈佛论道。他的足迹遍及天涯海角,总少不了一些奇特朋友相随,谈经论佛,他对人生有深刻的认识。读他的《赤壁赋》,在数百字的短文中,你能体会到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他的后半生在流放中度过,在一个地方没有呆到三年,离京都越来越远,远到海外蛮地。“苦难让人成长”,残酷的生活造就了一代文豪,他是一位乐天派,他把对生活与人生的感悟付诸于诗文。文字成就了他的伟大。

他为人所爱的不仅是才华,豪爽、正直,这些品质更为人所喜,但是作为政治家,这些品质注定他会失败的。他不喜官场,也不为官场所容。无论是他的政敌王安石等当权,还是他的“同党”执政,他的正直的言论让人不安,最终他只能远离政治的中心。

可是他又非常热爱他的人民,只要有机会执政一方,他就把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比如治理黄河,建设西湖,林语堂说他是火命,在他的执政生涯中总与水对抗。在杭州他为后人留下了西湖美景,他是一位离不开大自然的诗人。既陶醉在自然的怀抱中,又与老百姓生活在一起,这样的长官人们能不被喜爱?

月夜当空,他最喜的是与人夜游,没有文友相伴就与百姓纵谈。在蛮地与百姓聊天,没有文化没关系,他说,谈鬼故事也行啊。于此,我读到一种深深的孤独。

他是一位乐天派,在海南蛮荒之地,他忍受着热带的高温,艰苦的自然环境也没有征服这位老人,他永无止境地探究着生命的乐趣,他亲自酿酒,还学瑜伽炼仙丹,他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他的朋友圈遍及各个层次。皇上皇后对他尊敬有加,老百姓也把他当作自己的父母官,当他入狱时,当他流放时,万人空巷相送;当他到达某地时总有许多人在岸边相迎。怪不得人们总是乐于谈论他的故事,他就生活在人民中间,在位时他时时为百姓着想,即使下野也想办法影响当政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水调歌头》我们耳熟能详,它的作者是苏东坡。而这本书写的正是他,林语堂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读过他所有的著作才来写这本书。林语堂也非常喜欢苏东坡,我也不例外。

拿到这本书时,以为这本书写的是苏东坡一些有趣的故事,没想到竟然写了苏东坡的一生。。我一开始读这本书时,觉得有些枯燥,爸爸却说“开始时可能是有点枯燥,但读着读着就不会这样了,这才是正真的文学!”或许文学就是这样吧!苏东坡的一生很坎坷二度遭贬,颠沛流离,读到第四卷,第24章苏东坡二度迫害时,我心里怒火中烧,真想穿越时空为苏东坡辩解。

有一回,我数学考试考的很差,我想回家给妈妈爸爸看卷子该怎么办啊!,我就伤心起来,不知不觉的就哭了起来,同学们都纷纷来安慰我,说“没关系的,下次你考好一点,就可以了呀!加油!”我现在想想实在是好笑,考差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再努力一点就好了,做人就要像苏东坡一样要乐观面对。

我一直想不通林语堂为什么要写《苏东坡传》、《孔子的幽默》等写中国古代名人的书,爸爸又告诉我“那时候林语堂在美国,他要在美国中国历史文化,所以才写的!”原来是这样啊!我想林语堂肯定是个十分热爱文学、有热爱祖国的伟大人物。

这本书让我彻底了解了苏东坡,又知道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为人要善良、乐观、宽容、还要关心他人。我现在甚至觉得苏东坡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6

最近读了两本关于苏东坡的书。一本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一本是知中系列的《幸会!苏东坡》。两本书各有所长,都很精彩。《苏东坡传》是很早就读过的,还曾作为果先生的睡前讲书内容给他讲过,只是他那时年纪尚小,只对神奇道士吴复古念念不忘。知中系列也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胜在考据多而详实,博引各家之言,以及图画精美。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原文是用英文写的,旨在向西方人介绍苏东坡,内容完整详实,波澜壮阔,道尽苏东坡丰盛肆意的人生。

苏东坡的标签很多,经历也广为世人所知,诗词书画更是流传千年,影响深远。未读此书时,苏东坡在你心中是诗人,有“大江东去”、 “月出东山”,也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还有“寂寞沙洲冷”;是政治家,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岭南;是美食家,爱吃荔枝和猪肉。读完此书,苏东坡在你心中成为一个丰满而有血肉的人——年少意气风发,为官造福一方,居高位呼朋引伴书画诗酒,被贬谪盖屋种田煮食酿酒,依然呼朋引伴书画诗酒。人生的颠沛流离、凄风苦雨,不过“一蓑烟雨”,一回头竞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政治生涯大起大落,与王安石变法息息相关。书中用详尽笔墨介绍了北宋王安石变法,感觉林语堂对王安石的痛恨和厌恶堪比苏轼。王安石变法这一历史事件对苏东坡的人生产了巨大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导致苏东坡受到政治迫害,但这决非一人之因。书中诸多细节把王安石塑造成了一个行迹卑劣之人,感觉有失偏颇。王安石变法在当时虽无合适的实施条件,但也不失为一次对政治积弊积极而务实的抗争。我猜大概是因为国家资本主义在林语堂时代的西方被广为诟病的.原因所至。

安稳的生活和苏东坡没啥缘分。他的人生危机从“乌台诗案”开始,从庙堂重臣到阶下囚,最后被贬黄州,在“东坡”耕种养活家人,安贫乐道,陶然自得,期间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定风波》。当他写下“此去真为田舍翁”,准备安居之时,又被朝廷重用,扶摇直上几乎位极人臣,从而不可避免地卷入政治斗争。苏东坡因为刚直敢言,厌恶政治斗争而几度外任,过了几年比较闲适的生活。60岁时遭遇晚年流放,从此一贬再贬,到了大宋版图的最南端。

就是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却有豪迈悠然的心境,有像《浮生六记》里那样欣喜有趣的生活小故事,有对妻子、兄弟、朋友细腻而真挚的情感表达。还有瑜伽、炼丹的养生秘术,有重“意”而轻“形”的书画艺术。

夜游赤壁、夜游承天寺,烤羊蝎子,酿桂花酒,静坐闻檀香,光着脊梁在山寺午睡,席地而坐听农夫讲鬼故事,食阳光止饿,乡野采药,头顶大西瓜在田地边唱边走,为制墨差点儿把房子烧掉。与秀才和酿酒老妇比邻而居,盖屋掘井,栽花种树,不一而足。每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里,都可见诗人宁静欣悦的心境。

世人敬仰苏东坡,因为他的旷世才华,因为他的豁达胸襟,因为他的浩然正气。我喜欢苏东坡,因为他有趣的灵魂。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苏东坡传》封底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7

看完以后,感觉跟以前看的林语堂的大家文笔不太一样,可能是翻译的问题,生硬,好多地方语句不太通顺,连南岳华山这种低级错误都会出现了,比如,“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感觉好像是英文直接翻译过来的,严重影响阅读体验。

还有,个人以为叫传记之名,应尽量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最好不要掺杂个人的感情色彩,以主观色彩选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史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个容易误

作者对王安石似乎怀有某种偏见,对他的大段描写有失偏颇。把王安石描写成了大肆打击异己,不择手段的政客。我觉得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都为公心,有理想,只是政见不同,德行操守毫无瑕疵,毋庸置疑。贬低一个来突出另一个有失偏颇。

任何一个作家要为苏东坡这么一个大众熟知的文人做传记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从被贬杭州开始,作者渐渐的剖析了苏东坡的诗书画,这一段个人很喜欢。

每到一个地方总能率性而为,找到自得其乐的方式,不怨天尤人,积极融入其中,真是天生的乐天派。疏通河道,建造苏堤,改造西湖,酿各种酒,幽默诙谐,赈济灾民,建立医院等等。

与退休后的王安石谈诗论道,对待迫害他的章淳也最终是宽容豁达的态度。与子由之间的兄弟情令人感动。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他这六十四年的一生,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湖州,杭州,黄州,海南都留下了他深深地印记,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他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他代表了

“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在逆境中不意志消沉,保持一份乐观的天性不易,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自然洒脱,没有这份心境,哪能融儒释道三家

正如作者说的,“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

眼前一个“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不羁的形象缓缓的向我走来……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8

这并不是与东坡居士的初相遇,却又让我认识了这位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豪情壮志的大词人。正如纪录片《苏东坡》文案中所言:“在这世上,有些美好的事物是可以逆生长的。当古树发芽,石头花开,一张纸页成了传奇,人们就会从那张古老的纸上,嗅出旧年的芬芳。”南风带着氤氲热气,撩动人心,吹开了积攒千年的尘灰,我似乎可以看见,看见一个鬓如霜的老人烛下花前,醉离歌宴,一壶浊酒,大笔挥毫,问书生何辱何荣?一蓑烟雨任平生。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构绘苏东坡的全貌。”“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试问苏轼这一生苦不苦,以众人的角度观之,从乌台诗案开始被贬黄州,之后一路南谪,与实现他凌云壮志的京城天各一方,这是仕途坎坷之苦;在他二十七岁那年,年少结发的贤妻王弗香消玉损,从此阴阳两隔,这是爱人离别之苦。事业和爱情的双重打击,对一般人而言已是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了,但苏轼没有。在为官上,苏轼秉持为官者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在人生态度上,君不见,一种东坡美食遍布世界各地,一曲婵娟词传唱大江南北,一种人生态度印刻进中华血脉……就算“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又如何?只要想起“山头斜阳却相迎”的美好,就有了“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勇气与快乐了。

我喜欢苏轼的词,豪放却不奔腾,缥缈却不虚无,婉转却不悲凄,喜欢他词中开阔豁达的意境,喜欢他悠然淡泊的情怀。只有他可以在风雨的逆境中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只有他可以在坎坷的仕途中依旧满怀豪情,笑傲江湖。书中使人印象最深刻的还属这位智者的晚年时期。苏东坡在黄州有两处住所,一为城中临皋亭,一为城东的东坡雪堂,他每日不厌其烦,在这两地间往返,林语堂说:“这段一里多的脏泥路,大概是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一条路。”这条小路上,那凌乱的脚印,一脚深一脚浅,踩出了一个放浪形骸的达者。他在黄州偏远的乡间,咀嚼几碟素菜,品味出,“人生有味是清欢”的淡泊;他在惠州的陋室,隔帘听雨,享受“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意境;他在杭州西湖,看桃红柳绿,吟咏“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清雅;他在密州的烟雨丛林,竹杖芒鞋,感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况味。他的词中,蕴含了大自然的钟灵俊秀,藏纳人生的世情百味。有姹紫嫣红便无需惊涛骇浪,苏轼就是这样,在他的云水生涯中,可以品出淡定从容。人生浮沉,世故难测,在烟尘飞扬的尘世间,犹记明月清风;在颠沛流离的境遇里,学会了随遇而安。这就是苏轼的处世之道,在不合时宜的境况里,依旧清醒明达,不诉悲凉之音。

深秋之夜,苏东坡在雪堂饮酒,夜渐渐沉寂下来,他步履蹒跚回到临皋亭,大约三更时,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他拄着拐杖,临近江边,沐着清风听闻涛声,明月霜天,好风如水,看着夜幕下的江滔,层层波澜由缓至急。回首多年,置身鱼龙混杂的官场,浮沉几度,漂泊不定。夜阑风静,恰如她此刻清醒,平静的江面,清晰的照见了心灵,于是,他写下了“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原来鲜衣怒马与风烟俱净,只隔了一卷光阴。他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是品味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词人;是寻风钓月,纵迹白云的雅客;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当时光荏苒,青春不再,白发苍苍,人老珠黄。唯吟咏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便是苏子。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9

我在前天刚读完由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笔下的苏东坡是一个正派,豪宕,有问题勇于指出的人。本书叙述了苏东坡崎岖的终身和苏东坡终身所阅历的有记载的作业。

他的性情:他为人坚强不屈,有问题便会提出,即使有再多的力气阻遏,他也能据守自己的准则。比方,神宗皇帝时期,那是一个全国大乱,生灵涂炭,万马齐喑的时代。除了那些元祐大臣和极少数正派的人勇于宣布言辞以外,就没有其他人敢说对立新政,对立王安石的话。苏东坡却是元祐大臣中最活跃的那个,他一直在向皇帝上书说新政的损害,青苗借款对公民形成的巨大损伤。

他的文学作品:他的文学作品十分美丽,连欧阳修看了之后也叹了一口气说:“30年后就不会有人再议论我了。”让我最赏识的一点是他的文章没有一点是虚情假意,都是真的!我觉得一个人实在是最重要的,勇于宣布自己正确的言辞也是很重要的。苏东坡将这一行为做到了最大化,他简直终身都在说真话,都在为国家宣布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言辞。苏东坡十分爱家人,所以他也十分爱他的弟弟,有一次与他弟弟别离之时心中十分伤感便作下了妇孺皆知的《水调歌头·中秋》。这首诗十分的实在,我逼真地感触到了苏东坡心里的伤感,那种对弟弟难得一见的哀痛。

最终,他的思维层次。我觉得他的思维层次是很高的,由于他历来不会由于自己的寓居环境之陋而哀痛,他看中的是寓居环境周围的气氛,周围的雅。比方,他在被贬岭南之时,他发现了周围的雅,酒的雅,岭南有桂花酒,他十分沉浸于这种雅之中,由于他也是一位爱喝酒作诗的人。我从此能看出他对自己的居所之粗陋仅仅一笔带过,轻描淡写,对周围的雅是写的可谓是十分翔实。我觉得这种早已脱离物质日子的思维层次值得每个人去学习。还有,他很少会直接正面攻击自己不喜欢的人,除了在朝上。比方,他再度被放逐,去往海南之时,这是被董必所加害的。所以他就在喝醉时写了鳖相公的故事,使我不由得捧腹大笑,他将鳖相公写得有板有眼,也将董必这一人物完美的转化成了鳖相公。

苏东坡早已逝去很久了,但他的精力,他的思维不朽于人世。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觉得第二类人说的正是苏东坡!咱们都应该学习他的精力,领会他的境地,学习他人生的层次。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0

在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来才一出的奇人,他曾这样评价文坛的巨子:“李白,一颗文坛上的流星,在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这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有变得尖酸刻薄。”

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却只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至于王安石的变法究竟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管,但要和当朝的得宠人物、位高权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颗博大的心斗那种善于剪除异己、心胸狭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许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气的。类比苏子由——苏东坡的同胞弟弟,在才华上可能不及苏轼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当当,官职也扶摇直上,最终也能够安享晚年。说到底,在于苏轼面对邪恶、面对错误,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评的态度。也许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己的私欲,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双眼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认为变法脱离了实际,与救百姓于水火发生了抵触,他就要反对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辖的州府里,这些所谓的强国措施,他概不搭理。

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为娼妓题诗,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苏东坡的诗词良篇里,既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能写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

拿林语堂作结时的话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1

第一次在书店与《苏东坡传》相见时,我首先便注意到了它的英文译名——“TheGayGenius”,一个乐天派天才。

苏轼是一位于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古人:因背诵过十多

苏东坡的快乐,是与自然相融,与草木相惜,随遇而安。林语堂先生

苏东坡的快乐,是乐于开拓,喜于尝试,开放好奇与冲动,永葆童心与热情,提笔将生活写成诗。“他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若是放在现今的生活里,苏东坡一定是个不折不扣的“斜杠诗人”。他沉浸艺术滋养情趣,修行瑜伽术修炼性情,钻研宗教寄托

苏东坡的快乐,是自信、洒脱,顺其自然,永无止境,问心无愧。甚至到弥留之际,他也不改平静而从容的态度。他认为自己生平未尝作恶,不怕会归于地狱;他也不再祈祷病情痊愈,因为他知道即使祈祷也于事无补,命运只能顺其自然;他不去空想来生,不去勉强自己,他觉得无论做什么,勉强就错了。其解脱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如林语堂先生在全书结尾所写的一样:“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

苏东坡乐自然、乐生活、乐诗意,并将他的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2

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是其阅读大量史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著的传记。翻开这本书,我聆听着苏子的脚步声,细读那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诗作,细品他忧患拂逆却又不改其乐的传奇一生。

我敬仰苏东坡,因他无可比拟的旷世才华。他的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豪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透过东坡,我触碰到的是

我敬仰苏东坡,因他悲天悯人的浩然正气。当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对,他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杭州率领众人疏通西湖,建立三塔,筑建苏堤。流落儋州时办学堂,成为儋州文化的传播者。他悲天悯农,多次上书为农民的疾苦大声疾呼。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的经历,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

我敬仰苏东坡,最因他无比乐观的豁达心性。“成也其诗,败也其诗”用在苏东坡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开启了他不断被贬谪而颠沛流离的人生序幕,暮年投荒,他经受了无数的坎坷磨难。然而他仍然能够用诙谐的语言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

他的一生似一阵清风——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