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敬业与乐业名人名言赏析 正文

敬业与乐业名人名言赏析

时间:2025-01-11 10:14:55

阅读《敬业与乐业》片段,完成1—6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该敬业?

3、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________论证,其目的是什么?

4、如何理解解画线句子?请结合实例谈谈。

5、文章第二段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6、“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

参考答案:

1、我们要敬业。(根据文章论述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2、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3、属于道理论证;从道理上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答对意思即可)。

4、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上说,就是轻慢职业的神圣,没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就不能从内心深处认真思考如何做好,那么其结果肯定是一团糟,连自己也不会满意,结果自己害了自己。比如教师如果不敬业,就不会认真研究教材、大纲,也教不好学生,得不到学生的尊重,自己当然很痛苦。

5、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层意思,论证不严密。

6、示例:看大门的尹师傅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总是满怀热忱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及作者),这篇文章出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从题材上看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本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是议论文中的典范之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阅读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该文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梁启超先生八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演讲。作者借“敬业与乐业”为题,劝勉该校的学生将来在社会上能“敬业乐业”,各自尽自己的力量贡献社会,同时也从职业中享受到乐趣。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是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作为一篇演讲词同时又具有一定口语化特点。第二,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大量引经据典,如引用了《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古典文献中的语句,增加了文章的理性色彩和说服力。这些语句的引用与作者自己的语言相得益彰,极大拓展了文章的思辩空间,有利于学生的理性思维训练。第三,由于本文出现很多关于“敬业”与“乐业”的经典语句,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积累并向课外拓展搜集相同资料,形成知识的整合与深化,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分类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良好习惯。另外课文中援引事例很多,且大多数是社会职业者的事例,如果让学生关注自己在学习这一“职业”中的种种态度并举例证明作者提出的观点,就可在训练学生阅读的同时又促使其对自己的学习精神进行反思。

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识和对教材的分析,本文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一、理解课文内容,能够领会并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二、体会本文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三、认识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这三个教学目标的设置,遵循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的要求,同时也是在建构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建构学生的价值体系,不但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特点。教学目标的出示预示着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组织教学,学生应该努力达成教学目标,形成教与学的统一,以期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发生知识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本课在处理教材时按五个环节进行: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②整体感知③研读揣摩④品味交流⑤拓展练习。

下面进入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一下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在自己的学习中是否做到了全神贯注,心无旁鹜?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呢?从而导入课文学习。这样由学生生活中的事情谈起,一下子能把学生的听意、思维、兴趣调动起来了。

由此自然进入第二个环节:整体感知。在本环节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然后思考下列问题(教师出示问题):①这篇文章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来的?②作者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论点的?问题提出后可以指名让学生分别朗读课文,读完以后全班一起正字、正音,学生之间相互评论交流,然后独立思考两个问题。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问题意识;两个问题的设置则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为此后进一步理解课文作铺垫。在全班交流以后教师明确问题要点:①本文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是作者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而提出来的。②作者先谈了“有业之从要”然后从“要敬业”和“要乐业”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证明的。

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课的第三个环节:研读揣摩,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个发现式学习的过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调动自身体验去思考、讨论、交流。这里主要是解决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即:初步学会分析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理解作者如何运用典型事例、名言来证明观点。共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出示问题)。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找出来并试着做具体分析说明。学生讨论后归纳明确: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如: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必要性。道理论证如:引用儒家和佛门的话证明了“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第二步,设置问题组,引导学生在朗读基础上前后桌4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补充,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要敬业”的(教师出示问题组)。作者是如何论证阐述什么是“敬”的?又是怎样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的?都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并归纳:在第6段中作者阐述了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接着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语言进行解释。在这之后再讲为什么可敬,并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课文讲了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做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从而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最后则赞美了敬业的人。第7段作者还是以设问方式把论述引向深入,在这一段的论述中,作者既有自己的论证,也引用了《庄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论证,特别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论证方法,把“敬业”解释的十分形象具体,而举例子和引用名人名言的自然结合也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步,指导学生在学习分析“要敬业”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在本节课所掌握的方法,小组合作自学“要乐业”部分,以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领和指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去亲身经历,亲自感悟思考,主动积极地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自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己理清本部分的结构层次,由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讲解交流:作者先从错误观点入手,扣住“苦”与“乐”不同态度展开论述;然后再分析原因,指出“趣味”所在,从而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的思想,鼓励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然后在理清层次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找出有关论证方法并析其作用,从而结束对本部分的自学。

在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后,相应转入第四个教学环节品味语言。本文作为一片演讲词,语言通俗并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试着从文中举出例子加以反复诵读并作简要分析,体会这些语句的意义和作用。因为有些与经典、格言相关的语句蕴意深刻,须得反复朗诵才能体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学生读得顺口、读得流畅、读出意味,体会才深刻,才能与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相共鸣。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如:齐读、默读、散读、小组互读等等。在学生朗读并举例分析后教师加以补充并归纳总结(教师出示要点)。口语和演讲特点: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口语解释。例如:解释“主一无适便是敬”时说“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人生从出胎那一秒中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3、结合演讲时情境,注意与听众现场交流。例如: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实际就是对听众心灵直接的诉求。

本课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练习,主要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难点,提高知识的运用与迁移能力,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的,使学生在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真正实现“教是为了需要不教”的最终目标。练习设计如下(利用投影出示):课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请你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出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几个例子。

课文总结:本文作为一篇典范议论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作者开始就开门见山指出了文章的论点:即“‘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着深入论述了有业、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在文章最后殷切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本文在论证中最大特点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从而使文章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在议论语言上则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最后布置作业:

①找出文中的名言警句或自己喜欢的语句作为积累抄写下来。

②写一则短文谈谈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学习。(300字左右)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小题1: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3分)

小题2: 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6分)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5分)

小题4: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4分)

小题1:针对“做工苦”提出要“要乐业”的观点。

小题2:内容上: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论述的道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表达上:采用对话的方式,亲切自然,如话家常,便于交流,容易产生共鸣。(4分)

小题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列举两等苦人的例子,并进行对比,论证了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观点,从生活中举例,浅显易懂,使论证更具体,让人容易接受。如引用论证,引用了孔子的两句名言,证明了乐业的重要性,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4分)

小题4: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一行爱一行,以此为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