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起步应该修什么法门,一般推荐两种方法看个人因缘由自己选择,一个是汉传佛教的地藏法门,另一个就是藏传的金刚萨埵忏悔法门,佛法修行都是从忏悔自己往昔的业障开始的,这样可以为自己将来的佛法修行扫清障碍,为修道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着重解释地藏法门,关于金刚萨埵法门可以点击金刚萨埵修法讲记,里面有详细的讲解。
一、《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功能分为二种:
1、《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让人自己改变命运以起死回生的方法,并能够超拨过去世的冤亲债主,令其究竟解脱的因果经。人的生灭自无始劫以来皆轮回不已,福报的聚集和修行功德力的累积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所以读经能使我们明白关于业障的问题如何处理,以及如何修福修慧,广利有情众生。
2、《地藏经》融合了地藏菩萨的大悲愿和诸佛菩萨的见证,最可贵的是,整部经典皆以白话文来叙述佛陀深入浅出的慈心开示。对于深究佛法的修行者,可以印证因缘果报论的不可思议;而初发心者,也可以相应契入地藏王菩萨的教化悲愿。在所有经典中,佛理浅显易懂,又不需要他人来传授的,唯有此部《地藏菩萨本愿经》。
二、持诵经文注意事项:
1、持诵时必须发出声音,但无须大声朗诵,重以诚心诚意的恭敬心和忏悔心护念之。(注一)
2、持诵时,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3、24小时皆可持诵,但每部持诵过程以90分钟为最适当,速度宜不急不徐,切莫过快,否则诵经之功德力将会减少。若以速度取功德则是以贪执心修法,非正法;诵经重点贵于以虔诚恭敬之心相应之。(注二)
4、关于诵经立香案: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柱香,口念:“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称)。持诵经文之中,若间隔一小时以上需要重新恭请。(注三)
5、持诵的过程可能会有一些现象,例如:头晕目眩、流眼泪、字体模糊、身体酸软不适、心生疑惑、杂念纷至等,尤以刚开始持诵的第一个月内最为严重。遇此情况者,种种现象乃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作祟所致,应以最忏悔的心,祈求冤亲债主原谅,更要以最勇敢负责的心来圆满现前之因缘果报。
三、原理:
人的修行以消除业障、偿还因果债、忏悔恶业为始,之后方能无碍的修法。冤亲债主纠缠是阴阳皆苦的果报;运势不好、事业不顺、夫妻不和、子女乖违、甚至于修行的诸多障碍,几乎全部因为冤亲债主得不到超拨而欲索债所引起。“万法皆因缘所生”、“如是因、如是果”(过去世所造的诸恶业为因,今生冤亲讨债为果),若无法超拨冤亲债主,菩提道上必是难上加难,所以每个人应以至少持诵200部以上《地藏经》的功德力,回向因果,超拨个人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得令往生净土,究竟解脱。(注四)
四、重在回向:
诵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而功德回向是很重要的。通常经书上回向十方一切众生的回向偈并非不好,但欲先消除自己的业障,忏悔宿业,还是应先回向给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这些众生与你最有缘,最易障碍你、纠缠你。故应首先超拨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之后,自己的'业障消除了,修行道上畅通了,你再发心将功德普皆回向十方众生、求生净土。回向文如下:
地藏经回向文(每次念经后回向):
(合掌)弟子×××愿以此所诵《地藏经》×部(或念佛菩萨圣号)之功德,回向给弟子×××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真心求忏悔。(念三遍)此回向文是专门指定回向给自己或亲友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不用于做其它的回向。
拓展阅读:晚间播放地藏经的的殊胜感应和方法
笔者过去从未重视过《地藏经》的功德与力量,认为修学佛法,《地藏经》太简单了,还错误的认为《地藏经》总与鬼说法,所渡众生层次太低。结果这回竟是金水逼着我,小杨感召我,不得不发大愿持诵《地藏经》,因为只有《地藏经》是为超度自家累世冤亲债主与历代宗亲,扫除修行道上所有障碍的最好佛法。曾经有同修告诉笔者,他一个已修行三十多年的大师,现在也不得不回过头来读诵《地藏经》。有修行经历的同修都知道,只要一发心修行念佛,必定招致累世冤亲债主的追踪,许多都是自家或与自家有缘的历代宗亲前来干扰,不是让行者倒霉,就是让行者的家里频繁出事,它们的目的就是一个,报仇与求超度!
从念《地藏经》的第一天,笔者突然回忆起:自己家族与婆家家族曾经有11名亲属遭遇横死,而笔者自己还有做过三个流产胎儿的经历,再有就是笔者年轻时的一个追求者,竟上吊自杀了。几年前笔者曾梦见他来找笔者,并对笔者说:“我已经等你十年了!”笔者醒来甚觉恐怖。这么一算,竟然有15条横死者包围在笔者的周围。难怪2007年,因儿子的病,笔者赶赴哈尔滨求助出马仙时,不止一个仙家说,我家有横死鬼和上吊者。当时因为没有想起来而马上予以了否认。这就是为什么金水频频遭遇附体魔障的根本原因。找到原因的那一天傍晚,我与金水傍晚在楼下散步时,突然有了与它们对话的冲动,结果经与它们对话,它们表示我的判断都是对的,我必须先超度它们,才能安心修法求解脱。
想自己烧烟九个月以来,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奇迹:笔者疼痛了两年多的腿脚与身上十几年的莫名疼痛,都已不药而愈。那么对于横死之怨灵来说,光烧烟超度它们,似乎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们遭遇横死后的怨气深,难超度,也许它们根本就吃不到施食的烟供。尽管金水与笔者每日共修一堂烟供也有半年之久了,而一再的犯病,已经说明它们只有听闻《地藏经》,方可获得解脱的希望。而《地藏经》对于这些横死的历代宗亲来说,则是极为有效的佛典。从我五月十四与它们对话,并承诺一定将它们超度出痛苦方证菩提的第二天,我儿金水就睡的极香,并且前额与两个上眼皮上的黑气均明显退浅,许久沉着的脸上也出现了罕见的笑容,由于睡眠大幅度改善,金水的药也再一次被我撤除了。
亲爱的同修博友,没有经历过彩虹,不会知道彩虹的绚丽,没有尝过饥饿的滋味,也不会体验饱足的幸福。凡是家里有类似精神疾患怪病的,都应属于自己家族累世冤亲债主与历代宗亲没有得到超度的原因造成,而有效超度它们的上乘方法,就是自己发心念诵《地藏经》与烧烟、拜忏,回向功德来彻底解决,不要总想指望他人来解决自己或亲属的痛苦,从笔者求法的经历中,已经证明这个时代,修成并能为他人解决严重附体病的行者,似乎还没有出现,也许是笔者的福报不够。但是,笔者相信上师的一句至理名言“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
欲想修行解脱生死者,在修行道上,应首先应扫除自身修行的障碍:即冤亲债主与历代宗亲的讨报、纠缠;其次,行者必须从念诵《地藏经》与修烧施供养法同步进行为最佳方案;再次,要真诚忏悔自己累世的罪孽,拜忏三十五佛也好,八十八佛也好,一百零八拜也好,总之是拜佛越多越好,可得到佛力的极大加持,快速退却身上的阴气,同时增长身体的阳气。所以,今天笔者在这个博客里,毫不保密的将自己一生的遭遇与亲身体会公布出来,以供养大家,真诚希望尚活在精神苦难、欲求解脱的同道博友们参考,祈愿大家真诚发心念诵《地藏经》、烧施供养法界众生、拜忏,将功德首先回向给与自己最为亲近的苦难万缘——冤亲债主与历代宗亲,然后方可一身轻松的奔向解脱的大道!礼敬十方一切诸佛!礼敬本师释迦牟尼佛!礼敬观世音菩萨!礼敬大愿地藏王菩萨!礼敬阿弥陀佛!
无明乃至老死,为十二因缘,亦称十二有支,为缘觉所修之观门。乃至二字,超略之词,省却中间十种也。
心经阐秘
师奘沙门密林述
将释此经,三门开端。
一总叙缘起,二分解题目,三依文正释。
一总叙缘起。
初总叙缘起者,此经文欠一纸,字仅三百。然一句之内,兼五藏之般若:一字之中,摄百千法门。洵可谓简而要,约而赅矣。故一切佛事,必诵此经。乃至妇孺之辈,亦多知《心经》之名,足以见摄益之广也。唯以文略义丰,古今疏解,虽无虑百家之多,而奥旨蕴藏,仍多发挥未尽也。盖从来诸解,均属显教。弘法大师虽作秘键,然玄论经旨,不消重文,初学者仍不能识其趣焉。今斟酌显密,会通句义,成兹一编,虽不足曰尽阐玄秘,然一滴之味,期以作法供养。题曰《阐秘》,所以阐发秘键,以示此经之异于显了也。显教解题中“心”字,判为大般若之肝要。然施护译本,题名《佛说圣佛母般若般罗蜜多经》。三藏玄奘法师往西域时,路次益州,宿空慧寺,遇一病僧,询问行止,因话所之。僧叹曰:为法忘躯,甚为稀有。然五天迢滞,流沙鬼魅,险难实多。我有三世诸心要法门,师若受持,可保往来。遂口授之。至晓失其僧焉。三藏渐离唐境,途中偶缺斋供,忆诵此经七七遍,则有珍蔬。失路诵之,化人指引,虎豹潜形,魔鬼遁迹。后至中天竺那烂陀寺,旋绕经藏,忽见前僧。谓曰:我是观音,前授《心经》,保尔行途,取经早还,满尔心愿,言讫突隐。是则奘师所译,乃观音口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四唐兴善寺智慧轮译,名同奘师。五则天时义净法师译,世无流通。六天竺三藏大广智不空译,名《梵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七唐摩竭提国三藏法月法师译,名《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八罽宾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九法成法师等译,题皆同奘师。此中除什奘二本外,皆有序,正,流通。今之从西藏文译出者,亦有序,正,流通。盖以原本即有两种。然今日所常诵者,皆奘师本,故今解亦依之。总序缘起竟。
二分解题目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处为梵文)
古德解释经题,多以人法喻配之。今言“般若波罗密多”六字,即具人法喻。以此六字,是佛母之名,属人。此名即菩萨所具之法曼荼罗□□□。故六字皆法。此名乃世间浅名,表法性深号,即是喻也。又“般若波罗密多”,是能说此心真言之人。“心”即所说三摩地法门种类,所以拣别根本咒及身咒等,故立“心”言。以上七字,配人及法,属别。“经”之一字,配喻,属总。以是圣教之通号故。然般若菩萨,属何等人耶?此菩萨在胎藏曼荼罗□□□中,持明院五大尊中最中之位,乃遮那如来正*轮身也。其身为天女之状,白肉色,有六臂。一手持梵箧,亦犹文殊之持利剑,所以表智慧也。虽遮那遍照之智,亦由此生,故称之为佛母。《智度论》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大品般若》云,般若能生诸佛,亦如文殊为诸佛师也。梵云般若,此翻智慧,即五智互融而成,与大定相应之究竟慧也。以般若属智,本为金刚界曼荼罗□□□而住胎藏理界者,即理与智,定与慧,均合为一也。智者,决断义,有悟彻真源之用。即佛从根本智证得诸法实相源底,乃决定断言曰:五蕴皆空,乃至无所得也。慧者,拣择义,有修行断惑之功。一切众生无慧拣择,故无始妄作,任业东西。菩萨虽知如幻,然不昧因果,故知何者为障,为烦恼,拣而断之;何者为功德,为菩提,拣而修之,故能得真解脱也。言“般若波罗蜜多”者,此言到彼岸,乃即身成佛之义。以三密成就,度三有苦海,得显本有功德,证得大觉位,到二转依之岸,受不生不灭,平等寂灭之法乐也。又到四曼之极顶,达五智之源底,不历僧祗,顿证最后身位也。又般若有深浅不同,到岸亦权实有异。故《大品》云:欲求声闻乘者,当学般若;欲求辟支佛者,当学般若等。故今略说有五乘般若,各各到岸。
所谓人天般若,行戒善等,度三恶趣之此岸,到彼人天之岸。声闻般若,行四谛等,照五蕴人空,度分段生死,到无学果岸。缘觉观十二因缘,到辟支佛岸。菩萨般若,行深般若照五蕴空,到心无挂碍,究竟涅槃岸。佛之般若,到无生菩提岸。又各宗止观等法门,皆称般若。各证一宗之理,曰到岸。如《涅槃》三兽渡河,谓象马免。《华严》亦云,诸法实相,三乘皆得,而不名佛。则知断证理行,有浅深也。《智论》云,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名般若波罗蜜。此即所谓当相即道,即是而真,名到岸,非别有此岸彼岸也。言“心”者,心为人身之主,居于中央,表中道离偏邪,离二边之义。□□之咒,以此为体,故名心咒。般若以此为境,故为深般若。色空,受空,乃至识空,以之为融会,故云不异,云相即。诸法以之而相空,故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乃至菩萨以之无挂碍,无恐怖,故云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诸佛以之而证三藐三菩提,故云无等等咒。一切众生以之而起颠倒,故曰妄想。盖以不了真心,分别遍计,故无往而不颠倒,无往而不障碍。眼见色,此心即为色障。乃至意思法,此心即为法障,不能自在。诸佛菩萨以般若心知诸法本性,于法自在,故能以大妙用,应化无边。一切经论注疏中,言心之处甚多,今不能尽举。但引一二以证此文而已。
如《唯识述记》等言三心:一质多(心),二末那(意),三毗若底(识)。《宗镜录》四心:一纥利陀(肉团),二缘虑心,三质多心,四乾栗陀心(坚实心)。《天台止观》三心:一质多,二汗栗陀心(草木心),三矣栗陀心(精要心)。弘法大师立四种心:一□□□,此云肉团心,乃人身中心脏也,色法所摄。二□□,此云缘虑心,八识各能缘虑自分境故,妄想所摄。三□□□,此云集起心,即第八真如性也,寂照所摄。又真言宗《大日经疏》云:梵云□□□纥哩驮耶,此云心。行者于肉团心处,想莲花形,合而未开,男子向上,女子向下。又梵语□□质多,此云虑知心。显教于肉团心,只多心外,建立自性清净心,或云坚实心。密教于胎藏直观凡夫肉团心,为八叶莲花,上开九佛,是名自性清净心。又于金刚界名□□为□□,盖以□□亦名曰处中心,故不空法师《心要》云:夫修行者初发之信心,即是大圆镜智□□□心,纥哩那耶。而大圆镜智发菩提心真言,则又名□□□□冒地质多,故知大圆镜智□□□心,与□□名异而体同,非肉团心外别有真实心也。今云,“般若波罗蜜多心”者,心即般若,般若即心。此密教无论观何字形等,皆在心月或心莲之上。莲即□□,以开合分因果;月即□□,以圆缺分凡圣也。言“经”者,梵语□□,此云贯串,摄持等义。依密教解经字,即以语密为经,心密为纬,织三业之丝,为□□□海会之锦。锦文千殊,同名为锦。佛言万善等得称经。又此经三藏之中,□□摄。若依五藏,则为秘密藏收。五藏者,如《六波罗蜜经》云:此五种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我灭度后,令阿难受持□□藏,□□□邬波离受持□□□毗那耶藏,□□□□迦多衍那受持□□□□阿毗达磨藏,□□□曼殊师利受持□□般若藏,金刚手受持所说甚深微妙诸总持门。此经说□□真言,故为总持藏收。又一一文字皆真言。何以故?以此言能呼召诸法实相,不谬不妄,故名真言。是以得文字般若者,皆名真言,不得文字根本者,皆妄语也。普通训法,十方同轨故,训常,三世不异故,亦即文字般若。乃将般若一类文言,贯串成文。此种文字,非世间无益之语,乃可为出世法度,令人遵循,而至彼岸,故曰经也。
三依文正释
三依文正释者,此经共有五分:一人法总通分,即观自在至度一切苦厄是。二分别修因分,即色不异空至无所得故是。三行人得益分,即菩提萨埵至三藐三菩提是。四总归持明分,即故知般若至真实不虚是。五秘藏真言分,即□□至□□是也。今第一人法总通分,亦五:一因、二行、三时、四智、五果也。言人法总通者,此为一经之总纲,已下皆别释此数句之义也。
今初明因。
观自在菩萨。
此经为佛在灵鹫山为鶖子等说。施护译云:世尊在灵鹫山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舍利子白观自在言:若人欲修甚深般若法门,当云何学?故知当时以观音为会主,亦如《华严》以普贤为会主等也。故举观音为例。又般若为大智,住于理界为大定。今由观音显之,为大悲。大智由胜义菩提心成,大悲由行愿菩提心成,大定由三摩地菩提心成。三中缺一,菩提心即不圆满,般若亦不深,故举观音以明悲也。观自在,是能行般若之人。即此人之本觉菩提心为因,故曰明因。梵语□□□□□□□□阿噜呀瓦噜克衣退朽瓦剌,此云圣观自在。为诸观音之总体,其千手,马头,十一面等,皆此尊所变。在金刚界十六大菩萨中,名金刚法菩萨。在胎藏中台八叶中,为观自在菩萨。其他各院中,亦皆有观音。如虚空藏院之千手,苏悉地院之十一面,观音院之马头,如意轮等,皆是也。言观自在者,谓以智慧观一切境,则一切境无不真实。如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等,曰境观自在,即观照般若。以悲心观一切机,则一切机无不普应。如应以人身得度者,即现人身为说法等,曰观机自在,即方便般若。以禅定观一切心,则一切心无不圆明,如落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曰观心自在,即实相般若。合此三自在、三般若,而自觉佛道,觉他有情,故曰菩萨。二乘偏观,不得自在,故不名菩萨。又如《法华》五观五音,平等齐现,曰观自在。所谓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定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慧也。定慧合一,曰自在观。若就此经文以释观自在者,则照见曰观,五蕴空、度苦厄曰自在,乃至色空自在,生灭、垢净、增减自在,直至颠倒梦想,皆观自在也。吾人欲修行般若,须入此菩萨三昧为因也。有人云:观察吾人各各自已,常在般若中,故名观自在。虽近牵强,然亦有理。
二明行。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以深般若,通能所观,即是行也。能观般若之慧,与所观般若之境,境智合而不分,为一深般若。任运而修,无功用、能所对待,故曰深。以一切境无非智,而能为即境之智所缘;一切智无非境,而能遍缘一切为即智之境;动静语默,法尔与深般若相应,故曰行也。又般若有二:一共,二不共。《智度论》云:三乘共修证者曰共。唯菩萨行之,不共二乘,曰不共。今言深者,即对浅之共云不共也。又《地藏经》云:世间般若,有行有相,浅也。出世般若,心如虚空,平等寂灭,离诸名相,深也。
三明时。
时。
般若虽一,而依教之人,其智无量,差别不同。故所经时节,长短有异。华严三生,性相三劫,声闻六十劫,缘觉百劫,皆名行般若之时。真言宗名三劫为三妄执,谓粗、细、极细也。若依般若修行,断第一重粗妄执,名满第一阿僧祗劫;断第二重细妄执,为满第二劫;断第三重极细妄执,为满三劫。若一生中能超此三妄执,则不经劫数,一生成佛也。今观自在行深般若之时,乃因最初一念,发菩提心,与深般若相应以来,直至未来际,无一念而非深般若之时。所谓真观清净观妙音观世音乃至三十二应等无非般若,故总云时。
四辨智。
照见五蕴皆空。
辨能证之智也。五蕴为所迷之境,梵语□□,旧云阴,乃盖覆义。新译曰蕴,乃集聚义。积众多之法而成,以盖覆真性,概谓之蕴。大别有五:一色蕴,总该四大种及所造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也。二受蕴,谓对苦、乐、舍境,而领纳承受也。三想蕴,谓对好恶境,想象其名言也。四行蕴,谓造作义,迁流不停义,以造一切有为之因缘,迁流于三世也。五识蕴,谓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也。此五种,即身心或色心之异名。一切色心之法,因缘假合,皆无自性,凡夫妄计执为实有,遂被所累,起我执颠倒。今菩萨观蕴,无常变易,何得有我?如今我身,以四大合成。假使将身还归四大,即皮、肉、筋骨归地;浓血、津液归水;暖气还火;动转、出入息还风。归还之后,此身在何处?我在何处?身既无有,攀缘之心亦灭。因此妄心乃由内六根、外六尘合和而生了别之识。揣摩五尘落谢影子,假名为心。众生日用之间,但认此假影为心。今无身为对,又无六尘积聚,试问何为心耶?如镜本无像,而能映像,愚人以为镜实有像。菩提之心,本无五蕴,以众生无明幻业,故现如是幻相,即如明镜随类现相。众生不了真心,但认五蕴幻相,故如愚人执镜相也。既知蕴中无我,即人空,蕴亦不生,即法空。然则如何照见耶?如《大品》云:观色如聚沫,则色蕴空。以色蕴若粗若细,但有假相可见,如水上之沫。观受如浮泡,则受蕴空。以从自己识情与顺逆之境,合和而生苦乐,如暴雨时水上浮泡,仔细观之,都无起灭。观想如阳焰,则想蕴空。众生不知缘起之空,有法想生,若悟实相,即想不生。观行如芭蕉,则行蕴空。一切动作,从缘不实,如剥蕉不得坚实也。观识如幻化,则识蕴空。由一念无明,造虚幻业而成三界,推其本则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如幻师变幻戏也。非但所照之五蕴法空,即能照之般若亦空。岂有意取照见之智,而舍五蕴之妄哉。果有意取舍,则非深般若。以能照若存,必有所照为待。所照既当体即成真空,则能照尚焉为用哉?故照见与五蕴,皆般若深空之德也。经中从色不异空至无苦集灭道,辨五蕴空;无智无得,释照见空。此上皆就显教之义而释。若依密教,则照见五蕴皆空,即两部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智也。所谓色蕴法界、受蕴法界乃至识蕴法界,其体则胎藏智,其性则金刚智,二种合一,则大日全智也。
五明所得果。
度一切苦厄。
度者,离也,越也。苦厄者,总则烦恼所知,分段变易;别则苦分三、五、八等,厄分七难、三灾、八难、十难、百万障难等,故云一切。逼迫身心曰苦,受诸困累曰厄。世人不达五蕴性空,遂计人、计我,自困蕴中,受身心大苦。或言唯物、唯心之一元,或计心物之二元,总不出我、我所执,起贪、瞋、痴,造三有因,感六道果,受烦恼灾厄,无一时自在。岂五蕴有意困人哉?菩萨了五蕴性空,本无逼迫之法,何用更度?他本多无此句,遂有人疑云:在五蕴皆空下,即应接云色不异空等,以释蕴空之义,何得中间夹一句度苦厄,使文不连气?况菩萨行般若时,苦厄早度,何得今始度耶?种种狐疑。殊不知此句本意,为照见蕴中,本来无苦厄过患。亦犹下文云,是故空中无色等意也。智慧轮译云:尔时观音告舍利子云:若人行般若时,应照见五蕴自性空,离诸苦厄。其意更明。第一人法总通分竟。
自下大段第二,分别修因分。即解释上文照见五蕴皆空一句。至下行人得益分,即解度苦厄句。弘法大师将此句配释华严、三论、法相、二乘、天台各宗。私意以为经在先说,宗为后起,若强配之,恐不足以服人,故稍变其而释之。有人谓五分中,前三为显了般若,后二为秘密般若,亦得。然此一分,复分五段:一摄诸法以归真空,二绝妄相以除戏论,三遮外境以成唯识,四依二乘以明缘谛,五泯境智以归无得。今初摄诸法以归真空。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众生病根,偏在有无。有无即色空,色空二者之中,著色尤甚于执空。故先色后空,总摄以归于真空也。梵语□□□□舍利弗怛啰,连父母称名。□□母名,译云身,身端严故。又云珠,云鹭,眼如明珠鶖鹭故。□□父名,译云圆满,论义圆满故,论师也。亦翻子,是舍利弗女之子也。连为号者,不忘亲故。佛弟子中,智慧第一也。言色不异空等者,以凡夫见色为实色,见空为断空,故内为骨骸所累,外为山河所眩,不能自脱苦厄。今欲使其见色为非实色,不过众缘假合之相,而实无异于真空之体,故云色不异空,非不异于断空也。见空非断空,不过人法二无我所显之性,而举体实无异于幻色之相,故云空不异色,非不异于实色也。以色不异空,破实色之执,则色不碍于空矣。空不异色,破断空之执,则空不碍于色矣。若实色碍于空,而断空必碍于色,互相碍,则为苦厄之本,难契般若真空之理故。言色即是空等者,色之一字,包括幻色、实色、断空三种,以空是一显色,故亦属于色也。上云色不异空,则色无性,空不异色,则空亦无性。二觉中,如海一沤发,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然倘误解此意,而欲离色灭色,以取断灭之空,则又成断见矣。言空即是色者,空即真空,乃二空所显之理。色兼幻色、实色、断空三种,因一切色相,皆依真空之理。真空即是色之体性,故云空即是色。倘误认真空能生实色,则不达相妄,徒说性真,则成常见矣。前云不异,是色空互夺,今云即,乃色空互显。如云色不异空,则空夺色矣。空不异色,则色夺空矣。色即是空,则色显空矣。空即是色,则空显色矣。互显,所以成其无碍;互夺,所于彰其绝言。何谓无碍,以色即空,而色不尽;空即色,而空不隐。即色处,可以见空,即空处,可以见色,左右逢源,随流得妙也。何谓绝言?谓此色已不异于空矣,则何来色外之空,而言即空不即空。此空也不异于色矣,则何来空外之色,而言即色不即色耶?故尔离言绝虑,忘思忘解,斯为真空,斯为照见五蕴皆空之大旨也。又色不异空,乃华严宗会色归空观,天台从假入空观。空不异色,乃华严明空入色观,天台从空入假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乃华严色空无碍观,天台空假平等观。直使不滞有无,离四句百非,则得心不挂碍,所作如意矣。言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者,以色空例余四蕴也。四蕴皆随色法而有,故以为例也。即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空,皆如前解。
问:今之重视色空,有何裨益?答:诸佛以观空不碍于色,故能于真涅槃色中,作大佛事,示现种种神通,教化有情。以色不碍于空,故能于色相生灭之中,示现不生不灭,安住涅槃。故色空皆得自在,非强使色令空,亦非强使空令色也。凡夫执色为实色,故在色中推求万有原始。推求之不得其故,为色所碍。执空为断空,故闻空生畏,以为一空即将全无世界,故为空所碍。因执色故,所以于物质中妄分人我,而争夺不息。以执空故,所以不信因果轮回,以为此身死后,如物质破坏,不能复全。故使社会之秩序,为之紊乱不安,则色空之义,岂可忽乎哉!
二绝妄相以除戏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中论》出八病,谓生、灭、断、常,一、异、来、出。配此六不,则生灭相同。以不增不减,摄彼来、出、断、常。不垢不净,摄彼一、异。观自在告舍利子曰:彼既以般若照知五蕴空矣,当知凡是一切有为诸法,其相是别,其空是同。如瓦器中空,宝器中空,俱同一空,无二无别。故诸法本体,皆同一真空之性,而不可以生、灭、垢、净、增、减等相以视之。通达此理,则万有之根本得之矣。万有之根本为何?即不生是矣。然世人皆睹此森罗万象,代谢不停,何谓不生?曰:此盖妄见因缘假合之相为生,而不知其相本空而。夫既曰假合,则是诸法,本无实质。如将世界碎为微尘,复将此一小微尘,碎为世界微尘之数。如是展转,分析不已,岂非世界毕竟不生,但由无量因缘假合而有乎?又如将人身肢体,分解成为细粉,此一细粉,又由若干更细之物合成。设将此物分到不可再分之处,使其各不相合,不为凭附,则此物从古以来有生乎?曰:无生也。今世人但见一时假合之物,以为生,斯为戏论,斯为无般若慧,不能照见真空,即不能度苦与厄也。《中论》广破生见,今不烦。既知诸法本体,前际不生,何有后际之灭?不生灭,焉有垢净之相?世人谓凡夫为染,圣人为净,不知染净亦因缘假立而。譬如虚空,尘霾之而不见有染,水涤之而不见有净。既无垢净之相,亦无增减之用。世人谓色有时增细成大,有时减大为小,或圣位增,凡位减,不知增减亦因缘假立耳。如虚空,千载补之而不加,百岁损之而不亏。又是诸法,指五蕴等法,空相即生灭等。若色法空其生灭之相,则其体为如来妙色端严之身。若受法空其生灭之相,则其体为如来三昧正受。若想空相,则为如来观机之智;随空相,则为如来随类现化之形;识空相,则为大圆之镜智也。又不生不灭等三句,皆解释是诸法空相也。以虽见是诸法不生,即色不异空也,虽空诸相而不灭,即空不异色也。以虽随缘而成是诸法,而本体不垢,即随缘不变,所谓色即是空也。虽不变之性,空诸色相,然时时随缘成事,而不滞于净,即不变随缘,所谓空即是色也。虽是诸法而不增,虽空诸相而不减,可思之。
三遮外境以成唯识。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因是诸法空相之故,所以圆成实性中,无三科等遍计名言。尤非先有而今始无,乃从本即无。何以故?如觉蛇为绳,非先有蛇而今始无,乃本来绳中即无蛇,故云无蛇。然既觉为绳,绳亦因麻缘而有,无绳自性。绳亦因种子、水土、人工而有,亦无麻自性。此圆成实性中,亦如是。上文觉知是三科诸法不生不灭等,而此外境三科诸法,亦自性空。其遍计所执,能取所取,唯识所现,不复更有实法也。佛为众生说三科法相,乃欲令其由相识其性。若谓如来以三科实法教人,则不了佛之本意也。三科者:一五蕴科,乃佛为一类愚心偏重、愚色轻者而说,故合色为一,开心为四。二十二入科,乃为愚色偏重,乃为愚色偏重,愚心轻者而说,故合心为一分半,谓意处全,法处半分心法也。开色为十分半,谓五根、五尘及法处半分非心法也。三十八界科,乃为心色皆愚之人而说,故心色故开,谓心为七分半,即六识、意根、法界心所半分。开色为十分半,谓五根、五尘及法界心所半分也。言空中无五蕴者,即今此身为色,当未生时,其色何在?既生已后,当壮年时,而呱呱坠地之色何在?当衰老时,壮盛之色又何在?死后,则衰老之色又何在?当树叶红时,青色何在?红从何来?今人视盘古以前无世界,后世亦将视今日无世界,则今之世界何往耶?是空中本无色,而一时之会遇,遂妄谓有色。至于受、想、行、识更不能暂时停留。次言空中无十二处者,即无眼、耳、鼻之二句也。内六根、外六尘,名十二处,亦名十二入。处者,所也,是识住所故。如眼与色之中,为眼识之住处,乃至意与法之中,为意识住处也。入者,涉入之义。根尘相涉,则识生故,何以言无耶?以六根、六尘为四大所假合,只以分别之识,遂见眼见于色,耳闻于声。若离遍计之识,眼即成盲,耳即成聋,从何而知有色声等耶?宁特不知色、声,且亦不得知有眼、耳矣。况当遍计之时,色、声、眼、耳等,亦不因之而有,如绳不因计而有蛇也。次言无十八界者,即无眼界等二句也。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名十八界。界者,界畔,以识与根尘互相邻界也。以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分别明暗等色。乃至意法为缘,生于意识,分别生灭等法。此等皆因三法和合而生识。且一识复须多缘,如眼识须九缘方生,谓空、明、根、境、作意,八识为根本依,七识为染净依,六识为分别依,及能生种子。耳识八缘生,除明。鼻舌身识七缘生,除空、明。意识五缘生,更除分别、染净二依。既各缺一缘,皆不得生,可见皆是依他无自性也。
四依二乘以明缘谛。分二,先缘觉观法。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乃至老死,为十二因缘,亦称十二有支,为缘觉所修之观门。乃至二字,超略之词,省却中间十种也。一无明,即一念之迷暗不了。三障中属烦恼障,三道中属惑道。二行,即依迷暗不了之心,造作善恶业行。三障中属业障,三道中属业道。此二支属过去因。三识,因过去业行而感,初托胎时一念妄意。四名色,在胎中身心发育之位也。名者,心。即受想等四蕴,不能以形示,但以名诠之也。色者,身。即眼耳等,属色蕴也。五六入,即六根具足,将出胎之位也。六触,出胎后三四岁时,对于事物不知苦乐,但欲触物之位也。七受,五六岁至十三岁时,渐知苦乐而感受之位也。此五支,三障中属报障,三道中属苦道,三世中属现在果。八爱,十四到十八九岁时,种种强盛爱欲皆起,贪恋男女、银钱、五欲等事也。九取,二十以后,爱欲亦炽,于五尘境广遍追求也。此二属烦恼障及惑道。十有,既依爱取之尘欲,作有漏业,当生三有也。此一属业障及业道。兼上爱取,为三支,成未来因。十一生,四生六道中,随业受生也。十二老死,既生五蕴身后,到熟坏之时也。此二支属报障及苦道,是未来果。缘觉人对于以上十二支,有二观门,一生起门,即观依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三世两重因果,知轮回无极。今云无无明乃至无老死者,以观缘生性空故也。二还灭门,谓观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今云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尽者,以观既无无明、老死生,则亦无无明、老死灭也。《楞严》云: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花。喻一冰冻支佛,独宿雪峰,朝着十二冰城雪园,至昏暮时,亚不可得也。
次声闻观法。
无苦、集、灭、道。
四谛法门,又明四圣谛,四真谛。以圣者所见之理,审实不虚,故曰谛。一苦谛者,乃三界、六趣生死之报,是为迷之果、令彼厌。二集谛者,贪、嗔等烦恼善恶业,能集起界、趣苦报,是为迷之因,令彼断。此二世间因果。三灭谛者,灭有漏惑业,而离生死之苦。即涅槃理,是为悟之果,令彼欣。四道谛者,无漏戒、定、慧三学等,能通于涅槃之路。即正助行,是为悟之因,令彼修。此二出世因果。声闻观四谛空,成罗汉道,与缘觉直开合之异而。谓无明、行、爱、取、有五支,合为集谛,余识、名色、入、触、受、生、老死七支,为苦谛。观因缘之智,即道谛。十二支灭,即灭谛。今云无四谛者,以出世对世间说。既无苦集之迷,何来灭道之悟。因缘尚空,四谛安寄。故《金刚经》云: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也。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上云照见五蕴皆空。从色不异空以来,皆明五蕴空,今方明照见空也。照即能观之智,见即所得之理。又始研其理曰照,终得其本曰见。夫五蕴自空,何借照见?若五蕴不空,照见岂可得见空耶?则五蕴之空与不空,皆无预于照见之事。若云五蕴原空,而因妄想成有,今欲去其妄,故以真智照之始空,则反覆迷妄,其妄更多矣。何则,以见其始原空,是一重妄,又见成有,是二重妄,今欲令其空,是三重妄矣,又焉得谓之深般若哉?然则如何而可曰无智亦无得是矣?此中有总别二种。总者,以智照蕴,蕴不可得。以蕴空故,则无境可得,境不可得,则智亦无所用矣。别者,以智观色,则色不异空,是色无得。以智观空,则空不异色,则空无得。受想行识亦然。乃至观生灭、垢净、增减三科法门,四谛十二因缘皆然。于是反而求诸能观之心,为在色耶?乃至识耶、眼耶?乃至意耶、内六根耶?乃至外六尘耶?一一推求,此心不可得。乃知此心毕竟清净,菩提妙明,不从外得。夫以有限之智,智外有对,非是真智。有边之得,得外有对,非是真得。今智既无限,得亦无边。以智照色,则无色非智,以智照空,无空非智。无色非智,则得于色者,为如来妙色,以自证自受用,自庄严法乐,无所得于外,故言无智无得也。以无空非智,则得于空者,为如来性德真空,以自证自受用,自庄严法乐,无所得于外,故曰无智无得也。乃至一草一木,无非诸佛三昧耶智。故得于一草一木者,为自证自受用,自庄严法乐,一切无所得于外,故言无智无得,以无所得故也。若一昧扫相谈空,拂迹忘言,则犹为浅显之智,非深般若也。《维摩诘经》云:但除其执,不除其法。凡说无说空,皆当作是解也。以上分别修因分竟。
大文第三行人得益分。有二:一因地益,二果地益。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此下解度苦厄句。因上文一切无所得于外,不取一法,而后始能一切无所得于内,不舍一法也。菩提萨埵,举得益人。依般若句,得益之因。心无挂碍下,正明得益。菩提言觉,萨埵言有情。以菩提之觉有深浅,故萨埵之位有高下。显教有三贤十圣,皆称菩萨。密教有四种菩萨:一愚童萨埵,即六道凡夫。二有识萨埵,即二乘。三金刚萨埵,即真言行人。四菩提萨埵,即一切大乘之通称也。又菩萨有约境、约心等释不同。一约境者,菩提是所求,萨埵是所度,即有情之中称觉悟者也。二约心者,菩提是能证之觉智,萨埵是所断之情识。三约能所者,所求是佛觉果,能求是有情因也。次得益因者,以依般若之深浅,得明益之大小。初以般若发心,经三贤位,照五蕴体,无有实法,则得心无挂碍,入初地见道之位。以众生执五蕴为实有,遂被所碍。如病眼见空花,捏目见二月,妄作妄受,无有休息。今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故色空皆不能为碍。即能色能空,能大能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等也。次从初地到七地修道中,依般若知诸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故离恐怖。以众生妄见诸法生灭,则生怖畏。如人夜行,疑木杌为鬼,怖而成病,乃至死亡。今达法性平等,本无生灭,则出入生死,度诸众生。如死刑遇赦,带罪立功,无恐怖矣。次由八地到十地,依般若知诸遍计名言、三科等法,皆自识所现影像,本无能取所取,则远离颠倒,以众生被根尘识牵缠,遂遍计颠倒,非常计常,常计无常等,不得解脱。今既了唯识,则顺法性,有则言有,如圆成实,无则言无,如遍计执,而无倒见矣。次复依般若,知真空性中无十二有支、顺生还灭,则能远离三界大梦。何以故?以十二缘起皆以无明昏睡,遂变现种种六道生死,贪爱取舍,无不是梦。但众生痴迷未醒,受其驱使。今知无明本空,生死如梦,遂不为使也。次复知空性中,无四谛等法,则远离渴想。何以故?以众生不知惑业如幻,苦报如梦,遂如渴鹿逐阳焰,以为可以解渴。殊不知徒慕涅槃,若无涅槃,则如梦里求觉,觉亦是梦。今知迷悟由心,则不起希求向外之念,知一切功德本具,任意受用。故从心无挂碍以来,障无不尽,德无不圆,究竟证得理智不二之境,故云究竟涅槃。涅槃,此云圆寂,以智则轮圆具足,理则寂静无生故。
二果地益。亦分得益人、得益因、正得益三种。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佛道同,未有离般若而成佛者,故云三世诸佛也。佛为觉义,依般若而觉。总上来一切真谛之空、俗谛之色、中谛之不生灭垢净等,无不圆满大觉、故云佛也。□□□□□□□□□者,□□智果也。得字贯下,□□彻上。谓得何益?得□□益。□□有种种,得者为何?谓□□□□无上,□□□□□正等,□□□正□□。何谓无上□□?正觉等觉故。以如理之智,正观真谛之理,别乎凡外之不正,曰正觉。以如量之智,遍观俗谛之事,别权小之不等,曰等觉。合此二觉,以真俗无碍之智,统观真谛事理无碍,别于因地之有上,故云无上觉也。问:前云以无所得故,今何云得二果耶?答:亦如《大品》云:无得而得,即因前之无所得,故今能无所不得,即因今之无所不得。
大段第四总归持明分。又三:一举名,二显用,三指体。今初。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故知”二字,即总结上文,劝令显密齐修也。般若是大神咒等,反之大神咒等即般若。不可谓上文是显了般若,此是秘密般若。盖修行之人,若不仅秘咒加持,则不能破定业、伏魔冤、增智慧。故知诸佛菩萨行深般若时,皆显密双修。故《楞严经》云: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菩提。十方如来,持此咒心,降伏诸魔等也。咒者,梵云□□□,此云总持。分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忍也。持佛之教法及义理不忘,曰法总持、义总持;持佛神验之密语不失,曰咒总持;安住实相不失,曰忍总持。四种咒术益验偏多,故今言陀罗尼者,多归于咒之一种也。又诸经或云咒、或云明、或真言、或密语者,皆义翻也。咒者,中国原有禁咒法,能发通除患。佛陀罗尼似之,故译曰咒。实则咒义太狭,不足尽□□□之义也。明者,佛放光明所说,或能除黑暗之义。真言者,如来言无虚妄也。密语者,凡夫二乘不能知也。言般若是大神咒者,神有除障之功,声闻得此,能杀烦恼贼,降分段生死魔,证无生故。大明咒者,明有破暗之力,缘觉闻此,灭无明之暗故。无上者,更无加过于上也,菩萨得此,而圆满因行,到等觉之位故。无等等者,独觉无伦也,诸佛得之,而得阿耨菩提,果德圆故。又大神咒,降伏;大明咒,息灾;无上咒,增益;无等咒,敬爱也。
二显用。
能除一切苦。
除苦即生乐。以乐本现成,皆以烦恼所障。今借大神、大明等咒力,一切苦除尽,而乐自显也。所谓以大神咒、大明、无上、无等力,如次除生老病死四苦,灭四住烦恼,转五六七八四识,成就妙平大四智,圆□□□□四方,得开示悟入四知见也。
三指体。
真实不虚。
即除苦所显之法身曰真,般若曰实,解脱曰不虚。此三法体,具足无量恒沙功德。不可改易曰真,不可破坏曰真,不可染污曰不虚,以之发菩提心曰真,大悲曰实,方便曰不虚。
大段第五秘密真言分。有二:初标名,二正说。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功大益广,故说之以劝持也。轨云:诵此咒三遍,即灭无量劫愚痴之业种,所有十恶、五逆,犯根本戒,皆得消灭。获得三种慧,所谓人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圆满般若度,得聪明智慧,悟解世间出世间法,博达五明甚深义理,有此功能,故须说也。
二正说咒。
即说咒曰:□□□□□□□□□□□□□□□。
有人云,诸佛真言秘语不可解,但当诵持。此盖以总持之义无穷,世间名言有限,不可以有限之文解无穷之义。《佛地论》曰: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义,一义中摄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总持。又未入灌顶坛者,本来不解真言之义,故不如不解之为得也。若真言宗人,一一咒皆可解释。如佛于《守护经》说阿字一百二十种义,唵字三身等义,焉得云不可解耶?今此咒有五义:一□□是大神咒,显声闻行果。二□□是大明咒,缘觉行果。三□□□,是无上咒,指大乘最胜行果。四□□□□是无等等咒,明真言□□□具足轮圆行果。五□□□□总上诸乘究竟菩提,证入之义也。以□训为行,□训为如,如即与真如冥合,如真如也。加□三昧点,即定慧圆满,福智具足之果也。故总云行果。又□□行也,去也,度也,到也。行者,行深般若之正道;去者,去生灭断常之邪执;度者,度烦恼生死之此岸;到者,到菩提涅槃之彼岸。行去,即般若之因也;到度,即波罗蜜之果也。故曰行果。所以重言□□者,自他皆行因得果也。□者,彼岸也,所到之智处,所得之理境也。□者,总也,普也。自他皆度,总到彼岸之地,现未同运,共游寂灭之乡也。□□智也,诸乘之觉智,能证也。前云到彼岸者,到何岸耶?谓到大菩提处也。□□者,速疾成就,究竟证入圆满吉祥等义,令前所作,速疾成就也。又初一□□,显上文观自在菩萨行深乃至照见皆空句也。次一□□,显色不异空等也。□□□,显诸法空相、四句也。□□□□显是故空中无色等也。□□二字,显菩提萨缍到三菩提也。□□,显故知般若是大神咒等也。又□□□□,题中般若也。□□□二句,题中波罗蜜多也。□□□□,题中心经二字也。故知题即经,经即咒,咒即题目。又经即题,题即咒,咒即经。互涉融通,而般若之心圆明无障矣。又揭谛揭谛者,菩提心为因也;波罗揭谛二句,大悲为根本也;菩提萨婆诃者,方便究竟也。又密宗解经,有十六门:一遮情,二表德,三浅略,四深秘,五字相,六字义,七一字摄多,八多字摄一,九一字释多,十多字释一,十一一字成多,十二多字成一,十三一字破多,十四多字破一,十五顺观旋转,十六逆观旋转也。依此释文,则一部《心经》,随拈一字,可以含三藏之圣教,具诸佛之众德。今略释《心经》义竟。
回向颂曰:
阐发般若心秘密,总持权实三藏义,
将此法施普供养,悉入无智无德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