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或毁他节行。而妻女酬偿。或污彼声名。而子孙受报。绝嗣之坟墓,无非轻薄狂生;歌女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当富则玉楼削籍。应贵则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诛。地狱饿鬼畜生。没受三途之罪。从前恩爱。到此成空。
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善恶一念之间。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有其因,必有其果。
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淫人妻女毁人节万恶罪名集其身 天理循环有报应我淫人妇妇淫人。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四种往生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终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心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往生。
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众生皆平等。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随心、随缘、随性。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欧和朱利叶的忠贞:原来一个是传说,一个是小说。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浪漫: 竟然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童话。《泰坦尼克》沉没了,《魂断蓝桥》陨落了,《乱世佳人》在飘摇,《人鬼情未了》也已经离逝了!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么都依靠别人告诉你,那么你就达不到自己修行开悟的目的了!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所以“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之所以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经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两个概念,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拥有美丽的容颜的女人,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再美丽的女人,依然会有苍老的一天!当你老去以后,曾经的一切是否依然?原来当美丽凋谢的时候,一切才回归本来面目!一切的风光与繁华,甜言蜜语也只是过眼云烟。女人,找个真正爱你的人,拥被入眠吧!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充满诱惑的尘世间,爱情是否真的那么牢固呢?爱,是一种容易凋谢的花朵!而你,是清晨风中最让人无可奈何的那朵玫瑰。当新的诱惑出现的时候,心中的欲望开始萌动!原来,爱情也是一种原罪。可是,偷食禁果之后的惩罚呢?迷失的人儿早已经沉迷而无法自拔!也许也只有体会真爱的人,面对着五色,才可以做到旗动、风动、心不动吧!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现在很多相爱的人,会因为对方的贫穷而离开!这是真正的爱情吗?也许会有人说爱情和面包的理论!可是,过去的老人们都说,有情饮水饱。我也相信:真正爱一个人,虽然贫穷,但是只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只是喝水都觉得饱!爱就是这样的一种心境:得到了爱,就仿佛已经得到了全世界!当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不管身在何处,也如沐春风。记得天龙八部里,西夏选驸马。当问到:平生之中,在什么地方最逍遥快乐?段誉答到:枯井底,污泥处。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那里得到了真爱!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还记得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所有的追随跑步者看到他突然停下来的时候,以为圣人要大讲一番道理,他看了看成群的追随者说到:I am tired。爱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最羡慕那些黄昏下,互相搀扶的老夫妻,他们一起回家,即使没有说一句情话,可是只是一个微笑也已经胜过前言万语!他们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爱情境界,只是在这平静的画面中!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先说个故事,一位老人养两只鸟儿,一雄一雌。老人每天都会带着它们一同出去散步。雄鸟和雌鸟一左一右蹲在老人的肩膀上,雄鸟有时会飞出去溜一圈,但天黑之前,它准会自己飞回巢里。雌鸟却从未曾离开过老人的肩膀。如此日复一日,一晃许多年过去了,一切从未改变过。直到那天,一切都与往常一样。老头吃完饭,又带着两只鸟儿去散步。忽然右边肩膀上原本安静立着的雌鸟一振双翅,转眼不见了踪迹。雄鸟仰天长啸,不见回音。自此,雄鸟日日在巢中哀鸣,再也不肯离巢一步。三个月后,雄鸟郁郁绝食而死。死前仍哀鸣不止。许多年过去了,直到老人去世,雌鸟再没有回来过。只有那个早已废弃的鸟巢,在风中独自见证那段历史。看完故事,我掩卷长叹。如此一雄一雌,与世间男女无异。现实生活中的男人,常常说自己喜新不厌旧,他们就像贪玩的孩子,总会瞅准一个空偷着出去玩玩,玩累了他们自然会回家。在外,他们可以风流快活;在家,他们也想做好丈夫好父亲。他们脑子中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老婆和情人,最好是一举两得。他们中有些人即使曾失足变心,但在现实利弊轻重的权衡之下,在结发之妻眼泪的攻势之下,在亲朋好友群起而攻之的严峻形势下,大多能改邪归正、痛改前非,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而女人,她们往往视爱情若生命,在她们骨子里,爱情这两个字神圣而不可侵犯。而大多数女人又都是怀旧的,如果没有伤及灵魂痛彻心骨的经历她们是绝不会轻言放弃的,而女人一旦决意放弃,那她曾视之为生命的那份爱情定已全然摧毁,她早已没有了退路。所以,女人一旦变了心绝了情,那是永远都不会回头的了。就如同那只飞离主人肩膀的鸟儿,一去不返。女人的爱,因为忠诚,所以毅然决然。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记得木村演的一部电影里曾经这样诠释“爱”,说爱一个人就是当他幸福的时候你比他更幸福,当他痛苦的时候你比他更痛苦„„其实给别人幸福,被别人需要着,是一件能给自己带来很大满足与快乐的事情,至少我会很享受别人对自己的依恋,也同时依恋着别人,这是我与外部世界对话的方式,也愿意相信这样活着才算是完整而纯粹的人生吧。看完了《宫》,很喜欢里面的律。他从小就什么都没有,失去了父亲,失去了皇太子之位,失去了宫。但是14年以后,虽然经过母亲的一番明争暗斗,他原本可以获得王位,但是为了保全自己爱的人,为了自己的良心,他毅然选择了牺牲自我的方法。他顶替了信的莫须有的罪名,也顶替了母亲暗中的罪行。这样,皇室虽然恢复了太平,众人皆大欢喜,然而律,还是一无所有地离开了皇宫,甚至是伤透了心地离开。彩京的不接受,恐怕是他心头最大的伤痛。总觉得他的眼神充满忧郁,脸上充满了若有所思的神态。但是,也许他是感觉幸福的,因为他是为爱牺牲的,他成全了那么多的人。+
神学的基本知识:
(一)「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上一句话是说,佛所说的法是告诉我们,一切以心为根本,句句都是从清净的心性中流露出来的;语言是虚假的,唯有心性才是真实不变的。
下句指出,欲达开悟见性的境界,应以「无门」为入门的方法,所谓「无门」是指没有特定门路的意思;如同有些学校并没有特定的大门,要走入校园内,四通八达,并不一定得要通过某个特殊的大门一样。
宋代有一本慧海禅师编集的公案书就叫《无门关》,里面记载的都是以无门为入门,因而开悟的故事,有兴趣的人,可以去参阅。
(二)「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六祖坛经》
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门路,但是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即是:对内需胸无成见,不得执着,对外不能有任何的分别心。这种情形叫作「无念」。
无念并不是没有念头,而是这个「心」,内不受自我所束缚,外不被环境而动摇。以此为基准,就能够找到一个修行的门路了。
地藏法门以读诵《地藏经》,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依经中所说如法而行。得福得慧,离开苦难,充分体现地藏菩萨伟大的拔苦精神。以下是《地藏经》各品解读,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品
这是《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第一品。我们每颂一品,在后面略加一点说明。这里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说《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这个因缘,是释迦牟尼佛飞升到忉利天宫去叙说的这样一部经典。这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记录,释迦牟尼佛在弘法期间,到最后尾声的时候,突然有一段时间他在人间消失了,就升到天上去。到天上说法有一个多月时间,然后又从天上下来。在藏传佛教还有一些佛像,画的释迦牟尼佛从天宫下到人间来的当时的场景。释迦牟尼佛当时到忉利天宫说法,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度化他的母亲和其余的一些侍从等。
在这一次的度化过程当中,释迦牟尼佛虽然在人天大众之前召集了如此辉煌的这么一次盛会,但是仍然还是有一些很小的问题发生了,就是“小果、声闻、天龙八部以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就是说,大众不能接受释迦牟尼佛还在我们这个世界之外,居然能召集那么多神圣的, 那样一些的大众来聚会,十万龙天都不止。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世界都只能是这样,他居然能召集那么大的盛会?这是我们在诵经的时候特别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性,就是人的烦恼的个性、烦恼的品性。贪、嗔、痴的烦恼,人必然要有贪欲,或者必然要有嗔恨心,或者必然有愚痴的情况。人性的说法就是来确定人的这种根本的品性是无法修改的。或者说人是没有超越性的。但是佛陀在经典里面曾经出现过好几次,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最早,释迦牟尼佛在初转*轮期间,他就说出了很多经典。说人有五种涅槃根性。因为有这些根性,所以后来大家来修行是可行的,而且修行是可以成佛或者证果的,可以转凡而成圣。可是我们现在世间的学问呢,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来首先确定人的根性的部分,就是说人是一个凡人,烦恼是无法向圣者智慧方面进行改观的。这是我们在理解佛经的一个难点。
佛陀的经典首先一出现,尤其是大乘经典,就要让我们相信,我们人还有着在烦恼背后的无限可能。人的本性的智慧不像我们通常从心理上所理解的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以及一小部分的智慧,人还有全知、全能和不死的可能性。所以佛陀在说《地藏经》的时候,首先第一点就来跟文殊菩萨强调,就说如果是小果声闻,修行声闻乘的弟子,还有天龙八部以及未来众生,即使是听闻到如来的诚实之语,也会有怀疑,也会接受不了,甚至于即使是接受了,还是在未来会产生诽谤的问题。
因此在经典的开头,释迦牟尼佛首先就把这一点提出来了。虽然这是一个广大的佛陀的境界,已经展现给菩萨来受用,但是还是会有很多的众生在这里心怀疑惑,不能接受释迦牟尼佛对他们所说的无上的法门。这是第一个难点,我们在诵经之初就要能够理解。
那么说明这个难点是为了让我们理解什么呢?就是要理解我们现前的这个世界,有改变的可能性。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外在的现象世界是唯物的,是基于物质的堆砌,或者说基于微尘的相互之间的转换,都是实有的,不可能有改变。可是佛陀的经典所交代的是,释迦牟尼佛向大众所展示的重重无尽的大世界。在这里,一沙一尘,一尘一劫,每一个劫、每一个微尘里面都有无尽的佛陀在那里转动*轮。
就是在我们的诵经过程当中首先要去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能让我们现前看起来不能够改变的世界成为重重无尽的、清净的如来藏世界,获得那样一个清净的境界。所以,释迦牟尼佛的这个当年的集会,这一部经典其实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我们现前也有可能的一个境界。我们在诵经的过程当中,如果是心地清净,当时的释迦牟尼佛的这一个法会就能在我们面前呈现。这是第一个我们要了解的情况。
第二个要了解的情况就是关于孝道的问题。我们多数的时候会认为孝道和菩提道会有冲突。冲突在哪里呢?如果是要尽孝道,就时常地要在父母的跟前,如果是要修行菩提道,可能就要把这一份责任放轻,甚至忽略掉它。就是出离心和孝道之间会有冲突。而在这里,来度化母亲的婆罗门女,她是以极致的孝心的缘故,不光只是度化了自己的母亲,而且让周围的无边无量的众生都同时获得化度。这里其实是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佛教的修行以孝可以达道,孝不是跟修行的道相违背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当自己在行持孝道的时候,所获得利益的是周边的一切人,不仅仅只是自己的父母亲。因为自己眼下所见到的这个孝道的承受对象,这就是我们心地所造的一个境,是我们心地所造的一个外在的世界。如果是一人得度,就所有的人都会得度。这就是“一即一切”的道理。如果是自己的父母亲能够得度,那么其他众生的父母亲也都能得度,因为境界是唯心所造的。
这是两个难点,我们在诵持第一品的时候,就要能够理解。
第二品
这一品的重点是释迦牟尼佛向地藏菩萨做授记。
这个授记的缘起,原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在度化人间的时候,他有一个间隔期。这一个间隔期和中断是不同的。佛陀来到人间度化众生的全部过程当中,就如同释迦牟尼佛当年到一个村落去托钵乞食,会持续地去,但是每一次乞到食之后都是要离开的。所以是中间有间隔,但是不会中断。是隔一期佛就会又来,隔一期佛就会又来。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一个世界没有两位佛陀,所以在整个释迦牟尼佛的所说的佛法,度化众生的期间,示现成释迦牟尼佛这一个身相的,只是在三千年以前的那一次示现才是示现佛身,从此以后全部都是示现成菩萨、宰官、普通的庶民或者是其他的动物类。以众生需要何种形象来度脱,佛陀就现何种形象而为说法。所以即便是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仍然在人间频频示现。我们不要以为释迦牟尼佛的度化已经结束了。说佛陀度化结束那只是依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教典的主张,而认为佛陀是在两千年以前就已经涅槃,佛陀就没有了。而在大乘佛教界,一致地都认为佛陀来到人间的度化是不会停止的,但是中间会有间隔。这个间隔会造成一部分人的误解,就是说佛陀一期的度化快结束了,我们下一期该怎么办?
虽然佛陀还在不停地度化,但因为不是继续显现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形象,所以要向地藏菩萨来做授记。就是说,在这个度化期间,释迦牟尼佛不能以释迦牟尼佛的身相名正言顺地度化众生。因为示现成了其他的形象,所以一部分众生会缺乏信念,会认为佛陀不管他了,会认为佛的法已经停止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地藏菩萨应该踊跃地承担起释迦牟尼佛度众生的使命,它应该在人间频繁地出现,以地藏菩萨的身份来弥补众生得不到佛陀度化的缺欠。
因此,这样的一个授记十分重要。虽然释迦牟尼佛也仍然来到人间示现,但是从形式上看,释迦牟尼佛把人间度化众生的使命已经彻底托付给了地藏菩萨。直到下一位能仁佛出现之前,这个中间实施度化的、最为名正言顺的度化者就是地藏菩萨了。这是我们在第二品所要重点理解的地方。
第三品
在这一品,我们首先第一个理解的重点,就是关于业的问题。这里说了,如果是出佛身血、不孝父母等等的,堕无间地狱……各式各样的苦报、罪报、业报(都要来承受)。因果的问题是佛教建立宗教信仰以来的一个重点的话题。那么佛教的业果是以什么基准来成立的呢?
有人曾经问过,有一部经典叫做《三世因果经》,就说前世做什么因,后世得什么果,是不是如同《三世因果经》说的那么样的丁是丁,卯是卯,一个因就是一个果? 《三世因果经》的这个因果跟《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所谈的因果的问题是不是完全相同的?我们通过考察,知道《三世因果经》是后世的一些信佛人根据经典里面所说的因果原则进行后期编辑加工的。因为因果的问题不像《三世因果经》说得那么丁是丁,卯是卯,做一个因它只能有唯一的结果,或者是一个结果只能有唯一的一个因,这都是不对的。只有像《地藏菩萨本愿经》这里原则性的这种说法,才是合乎情理的。所以佛陀在当年经典里面说“业果不可思议”,这个“业”和“果” 它不是由普通人就可以一句话断定的。释迦牟尼佛都说,业果是异常复杂的一件事。任何一个果,造成它的因可能有千千万万种的力量在其中推动,可能说是它因的那一种力量,只是千万种力量当中的一类,所以业果的问题没有办法用普通的心意、普通的意愿去进行表达。而我们普通人对于业果就总喜欢、总想要有一个可以确定的说法在手里,得到什么果,是什么因,说定了就完了,我只要不造这个因,其实这个果以后永远不会来,就简单地来处理业果问题。可是,宿世的还包括因的错综复杂的、更前面的因,这实际上都是我们很难用普通的凡夫智慧去进行观察的。
所以,业果的问题如果是不能正确理解,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邪见,比如说,有人一行医就说“你肚子疼,你肚子疼你肯定是前世敲了别人的鱼脑袋了”,或者说“牙疼,肯定是你骂了人了……”这种简单和幼稚的确定方法,会使人们在对于业果的理解方面产生严重的邪见。所以这里一谈到业果问题的时候,佛陀大致地陈列,而不是说一对一,丁是丁,卯是卯的那么简单。业果是一个很复杂、很综合的规律,这些规律我们不能用肤浅的心意就进行决定性的确认,这种心态是错误的。
再其次,还有一个问题是要理解的,是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缘起。经文里面说:“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把我们的'所谓世界观的转换问题用“业”来进行贯穿说明,这就是我们对于世界观用佛教的方法来正确地建立的途径。我们的所有的对于世界的理解,都来源于我们对于外部的感触,或者眼睛能看到的,或者身体能感受到的,我们现有的外部环境。现在人们对于世界观的判断层出不穷,有很多人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就是地球,再往后,又认为是银河系,再往后去,又认为是宇宙大爆炸、黑洞什么的,这样的一些学科都出来了,都是人们对于世界在无知的状况下面希望能有一个判断的方式。可是佛经里面不允许这样判断,佛经说,我们的这个判断都是有问题的,我们都在寻找世界形成的第一个因,我们寻找第一个因的这个意图就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业力,除非你超越了它,你在没有超越它之前,你是找不到第一因的。
我们为什么有找第一个因的意图呢?因为我们平时对于世界都有着要么是常见,要么是断见的这些邪见。因为有断见,所以我们想寻找世界的最后一个果;因为我们有断见,所以想寻找世界的一个起点的因,想从无就突然有了,或者从有突然无了,因此才造成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理解总觉得是一股其他的力量在推动。佛陀在这里说:不是其他的任何力量在推动,这个世界的真正的推动力是业的力量,业的力量是无头也无尾的。如果认为业有一个起点,那么业就是实有的,而业本身就是在业感缘起的种种概念幻觉当中,我们形成无止无境的执着,对于业的执着使我们生死, 而业本身是没有实体的力量——没有实体但能产生作用的力量,所以我们在被这种力量无止境地向前推,无止境地向后推。这是第二个我们需要理解的,就是关于人的世界观形成,应该把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理解的角度,把它逐渐引到“业感缘起”这件事情上来,那么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才不会发生错误。
再其次,我们对于地狱的理解——我们看经典里面所记录的地狱,都只是好像是古代的受苦方式,是特别古典的方式,“锉斫镬汤”、“热铁浇身”等等的这些方法。而我们现在的人又有很多新的业力,那么这些力量形成了以后,是不是可以形成新的受苦方式呢?古代的人受的地狱之苦跟我们现代人的地狱之苦是不是有区别?这是我们值得思维的问题。如果是单纯地从业果缘起的这一点来考虑,两种可能性都应该是有的,因为我们现在所受的业果既有无量劫以前推动来的业的力量,也有近期我们以现代生活的方式所造下的业的果,所以两种可能性都有。这只是对于业果的粗浅的判断。希望大家在诵经之后对于这一部分的经文进行深入学习。
第四品
我们这一品仍然有几个理解的重点。第一个理解的重点,是有两位佛陀,他们在宿世发愿修行的时候,他们的愿望不同,有一位佛陀说:“我要先成佛,以后再度众生”,有一位佛陀说:“我必须要把众生度尽,然后再成佛。”这两位佛陀他们在发愿时候的区别,是我们这一次诵经需要理解的重点。他们最终都成就了佛果,那么成就佛果的根本力量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发愿先成佛、后度众生,也可以成佛?为什么发愿说,先把众生度尽了,然后再成佛,也可以成佛呢?看样子,度众生这件事情,最终是自己成佛的根本力量,因此我们看佛的经典里面,就常常谈到菩提心的内容,什么叫做菩提心呢?菩提心就是:你虽然有成佛的意图,但是所有的意图都是围绕让众生不受苦,让其他的生灵能够得到度脱,才能最终成就佛果。也就是说,我们个人的意愿,需要跟广大的生灵联系在一起,联系到一块去了,你的所有的愿都不是孤立的,你的所有的发愿都不是自私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才具备成佛的根本力量。成佛力量的源泉还是度众生这件事,或者说这本身就是大乘佛教的特质所在,我们对于其他的生灵的帮助,如果是在小乘佛教的体系当中,他们可能是放在次要的位置上的,大乘佛教的一个鲜明的主张,就是把自利的所有行动都和利他关联起来,他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他们是没有办法拆分开来的,或者说,如果是你本身没有度化其他生灵的这种意愿,你自己的得度也无法完成。只有在大乘佛教的体系当中,才这么完整地把个人的利益和大众的利益紧密地关联在了一起。我们通常说:“政治是指什么?”——就是指大众的事。我看这个大众的事情,宗教也是最关注的,宗教也关注大众心灵的解脱:你能不能成佛?这才是你生老病死、痛苦解决与否的关键。是不是朝着解脱道去发展?这才是关键,而不是在人间的是非上。
那么,怎样能够生起利他的这种大乘的菩提心呢?我们都知道,菩提心是自己能不能进展,能不能成就佛果的根本力量。那么菩提心,它到底在我们内心里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我们看前面经文里边,地藏菩萨他的母亲在地狱里面受苦,他看到的时候,他受不了了。他为了度化自己的母亲,他就说,我要把天下的所有的母亲都度化了,因为他从个人的痛苦当中理解了其他生命的苦难,自己都有度化他们的责任。在这个时候,他产生了力量,他能够度化他的母亲,佛陀给他授记,就说:不光是你的母亲得度,所有众生都得度了。
这在心里边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呢?从根本上讲,这本身就是信仰的力量。我们前面在学习《中观见与道德经》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这样的问题,就说,信仰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标?怎样才算是有了信仰?真实的信仰啊,是要你在体会人世间的无常和痛苦,还有生命当中的波折,整个过程当中甚至于你最好的挚友都抛弃你了,所有你可以倚仗的力量都没有了,你完全一个人处在孤立状态下对于生命进行的反思,在这种生命反照的过程当中,而从内里产生的一股关注生命,一股希望生命更加美好转化的这股力量。这种力量产生出来以后,你在观照自己生命的时候是同样地具备热情,观照他人生命的时候也同样具备热情的这个时候,这样的力量才叫做信仰。在这个力量还没有产生之前,我们所希望拥有的信仰很有可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或者只是在插科打诨, 我们并没有获得发诸内而形诸外的根本力量。
“发诸内而形诸外”是一句中国话,可是实际上这种精神却是我们获得信仰源泉的根本精神。地藏菩萨也正是在自己的母亲遭受痛苦,在进行深度反思、震撼的状态之下,他生起了要度化天下生灵的这么样的大愿。由个人的信仰产生力量以后,我们才有可能产生度化其他生命的力量,这也就是当自己内心信仰建立,才能够使外部世界的清净名言得到转化的理证的依据。我们外部的世界如果是根据如来藏所言,我们现在举手投足能感触到的外部世界都是清净的佛世界,都是清净佛土。那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其原因就是我们内部存在的信仰的力量没有产生,菩提心的力量没有产生。内里的这股力量产生以后,我们才有可能产生外在转化的能力。
因此,《地藏菩萨本愿经》在这一品里面所交代的发愿的这种精神实际上是我们每一位佛弟子修行和发心的精神,我们都需要。如果我们的这种精神没有生发起来,我们的信仰可能还是缺乏力量的,甚至于都还仅仅只是在追随形式。根本力量是否形成,我们可以对照《地藏菩萨本愿经》。所以在诵持这样一部经典的时候,我们实际上会得到很多提示,信仰是如何在生起?善愿如何在生起?菩提心如何在壮大?这都是从我们的发心过程当中可以观察的,也是从《地藏菩萨本愿经》可以借鉴来的。
第五品
第五品这里最需要理解的是业感差别。这所谓业感差别呢,也就是说,业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丁是丁,卯是卯的,你只要干了哪一件坏事就必定堕哪个地狱,不是我们所理解的这么简单,因为地狱这种果报通常都是由生前很复杂的各类业果缘起纠集夹杂在一起的。比如说我们眼看着有人在偷别人的车,可是他是不是马上就获得一个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盗的这么一个果报呢?也许我们正希望它能呈现这个果报的时候,果报没有呈现,不希望呈现的时候,有的果报也就呈现了。
因为业感差别有其极大的复杂性,我们所愿意这样理解的丁是丁,卯是卯的果报,心为什么老停留在这里呢?因为我们对于业果的理解,对于生命的理解都半是当世的。我们就觉得我们这一辈子就是当世的这一生,至于以前还有千千万万的生,以后还有千千万万生,这个事实往往被我们忽略掉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业果的理解就充满了局限性。可是即便是佛陀在介绍地狱的时候,也都说一一狱中更有百千种差别,百千种苦楚,更何况多狱?地狱的各种各样的情况,是没有办法用特定的某一个事件去说明的,因此在人间我们产生了对于业果判断有时候的一些遗憾。有人说,怎么好人尽是得恶报,坏人尽还是有好报?你看现在社会上那么多的坏人,他们吃喝玩乐,过得那么潇洒,而我们善良的人呢,总是被别人欺负。甚至于有的父母亲教导孩子说“你就要学的恨一点”,“你要学的坏一点”,或者教导孩子说 “你应该学得狡猾一点,你这样出去被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