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通用12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 篇1
歌德说:“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题记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对团结与协作精神的渴求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迫切和重要。我国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大作用。荀子曾说过一句名言:“每一个凡人,其实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禹。”凡人成为伟大的禹的条件是什么呢?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团结协作精神。
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许多现实的事例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团体,甚至一个部门,如果仅仅依靠领导的殚精竭虑而没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响应,这个团队不是有效的团队,仅仅依靠某一个或某几个所谓的精英人士孤军奋战,而没有大军团的协作与支持,这个团队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人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人的自然属性,二是人的社会属性。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应该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人是群居的,这是人与动物界最本质的区别,如同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一样,特别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社会专业化分工会越来越细。但是个人分工只是形式,不是目的,团结协作才是目的,每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团结协作,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在当今这个时代,一个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的,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只有在沟通中传递信息,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才会做得更好。
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团结协作不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一种道德品质。它体现了人们的集体智慧,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以后,设宴款待群臣时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朕不如张良。治国、爱民和用兵,朕不及萧何。统帅百万大军,百战百胜,朕不及韩信。但是,朕懂得与这三位天下人杰合作,所以朕能得到天下。反观项羽,连唯一的贤臣范增都团结不了,这才是他失败的原因。”
我们提倡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互补精神,就是要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团结起来,同心协力,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创一流的企业团队。将相和的佳话流传至今,不是廉颇的英勇善战,也不是蔺相如的口若悬河,而是两人保江山为社稷为百姓,同仇敌忾,团结协作的胸怀。如果廉颇和蔺相如两人争权夺利,只顾自己利益,国家都有可能因此灭亡,更别提两人自己的一己私利了。这些典故和故事说明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协作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讲团结协作,会团结协作,能团结协作。这就要求牢记企业团队宗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每个人都能发挥特长、发挥优势,尤其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无私地支持他人、帮助他人;要善于团结那些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共同把事情办好,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更要相互理解和谅解而不是互相推诿,能够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而不是树倒猢狲散。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个体认知以及个体力量的局限性,发挥集体的通力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
总而言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占领一席之地,必须发扬团队精神。作为企业的一员,让我们身体力行、义无返顾的践行团结协作,投身到团结协作的行动之中去,我们将不惜代价捍卫团结协作的硕果,更要为团结协作精神高唱赞歌!因为团结协作精神是企业团队生存的动力和灵魂,我们都是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互相拥抱才能展翅高翔!
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 篇2
“喵!喵!喵!”一阵石破天惊的猫叫声,划破了午后的寂静。我好奇的循声前去,只见猫咪对着一条长长的黑线,不停的又闻又叫,仔细一看,原来是蚂蚁们正在搬运蟑螂的尸体。蟑螂是蚂蚁的几倍大啊!小小的身躯怎么搬的动如此庞然大物呢?可是蚂蚁们靠着分工合作,同心协力,一只接着一只默默前进,还是将蟑螂带回巢穴了。
看到蚂蚁们精彩的表现,我不禁想到,这不就是“团结力量大”的最佳写照吗!古人说:“人心齐,泰山移”,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即使是力大无穷的人,也有他搬不动的东西。可是只要集结许多人的力量,就算遇到再雄伟的山,还是可以用众人之力移动它;遇到宽广的大河,也可以集万人之心造桥过河。只要大家齐心齐力,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本届的亚运会上拔河比赛便是充份表现出“团结力量大”的精神。拔河除了要有力气和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默契和团结向内的心,可是只要其中有一个人稍有疏失,那么就无法发挥团体的力量。这次我国选手面对人高马大的外国队伍,虽然体型不如人,但是大家丝毫不畏惧。众人团结一心,将团队合作的力量,发挥的淋漓尽致,所以才能克敌制胜,一路过关斩将,赢得冠军的殊荣。
“团结力量大”不只是一句漂亮的口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慈善捐助就是我们看到最好的例子。不论是捐款、救援、资源回收,都是靠着众人的力量,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又确实的做好。聪明的人颣,小蚂蚁做的到,我们也能!作文
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 篇3
我通过这篇材料的阅读,更加深了对“团结就是力量”的理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金刚石被称为“硬度之王”,且在希腊文中意为“不可战胜”,多少年来无坚不摧,可被认为是最坚硬的物质了,而它却被那不起眼的氮与硼的化合物所占胜了。那不摧的“神话”被打破,就是氮与硼的组合而成的力量所造就。因而,我更加坚信:团结就是力量。
正如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因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研究过程中,物理学家出身的克里克对衍射图谱的分析十分熟悉,能帮助沃森理解晶体学的原理,而沃森能帮助克里克理解生物学的内容,而他们在以威乐金斯提供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分子成螺旋结构并将其验证。
正是由于他们三人之间的紧密合作,才会创造出这一成功理论,才使人类生物学向前走了一大步。因而,我认为团结就是力量。
再看一下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时,纵有冲天豪气,但仍是寡不敌众,难以力敌,最终自刎于乌江江畔,给后人留下了“宜当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之教训。
项羽的垓下之围,也不正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事实吗?
再说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我们赢得抗日战争这一伟大的胜利,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实现了军民团结,无论侵略者到哪儿,都有我们英勇团结的中华儿女的奋起反抗,最终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汇集中国抗日武装力量奋起反击,最终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去,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战的结果,以史为据,更加有力地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当今社会,也更加重视一个人是否具备团队精神,因为现在社会中的竞争更为激烈,纵然一个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我想,他也很难长久地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这样,团队精神,团结便显得弥足珍贵。
当今社会现状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因此,我认为一个人想要成功,这绝非易事,或许几个人团结在一起,拧作一股绳,这样成功或许会来的快些吧!
总之,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 篇4
今天是社会实践活动日。前几日虽然早已知道,可是并没有抱多大的热情。社会实践?不会是扫扫马路,拖拖地吧!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我们度过了忐忑的一周。昨天上午,老师向我们公布此行的目的地时,全班几乎乐疯了!因为我们要去的不是别处,而是所有小学生都向往的游乐地点——青少年活动中心。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一下车,我们就被一个背着军绿色扩音器的男领队!刚开始见到他的第一眼,一位他是一个很搞笑的人。可是,当他把我们领进一间教室,对我们进行了指导。那是我才发现,原来,他搞笑的外表下,有一颗严肃的心!
首先,我们接受的第一个考验便是“真人CS”。这个游戏考验我们的是团队的合作能力和高度的判断能力!组队后,首先要做的便是取队名。而我们队更是别出心裁的取名为“打不死的小强”,我们的口号是:小强小强,勇敢坚强!
战争开始了!不过,一开始,因没有布置好作战计划!所以出师未捷!不过,因为我们有着不怕死的小强精神,所以,第二轮战争开始时,我们的队伍,保持了高度的注意力!而作为队长的我,在一分钟内,布下了作战计划!“女在内,男在外”。
果然,新的作战计划果然成立!我们成功了!
第三轮的比赛,真是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两个队伍全部卯足了劲!战斗开始了!我队几个有几个胆小的女生,跟着队伍一起走!使得大部队很快就被发现了!作为队长的我,一边做指挥,一边让她们赶紧散开,可是,谁也不敢动!无奈之下,我只好冒着生命危险,跑到他们身边,命令她们分开!不过,这也恰恰暴露了我,很快,我就被敌人“扫射”而死!
不过,终究,我们队友敢死的。其中一名队员抱着枪,不怕死的冲进对方的阵地!因为他的出现,使得对方军心大乱,乱七八糟地逃来逃去!正好此时,我们的敢死队成员,拿机枪扫得她们落花流水!另一个队员里应外合,躲在自己阵地的阴暗处,用机枪相当精准的射击使手忙脚乱的敌人们,溃不成军!
最终,我们以微弱的优势险胜!!
之后,我们还玩了四座惊险的吊桥!下午,我们还进行了紧急救护的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
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们受益良多!更是悟出了许多平时感受不到的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在危难时刻,临危不乱,处惊不变!将大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团队合作中,必不可少的战术!
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 篇5
你大概也曾经听过“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吧。然而,光是听过、说过,是没有用处的;重要的是,你晓得团结的重要性吗?你懂得在生活中实践这个道理吗?现在,就让我告诉你,让你能更了解这句话的意义吧。
你想必也曾见过甚至践踏过无数的蚂蚁吧。然而,这些看上去毫无威力的小昆虫,当团结起来的时候,却是威力无穷的。它们不仅可将那些比自己大数十、甚至数百倍的敌人,例如蜘蛛,活生生的弄死,甚至连人类也不是敌手。曾经有一案例,有一个人受到一大群毒蚁的袭击,因为毒蚁的数量太多,他无从架,便因此丧命。这样的事故虽然不多,但却能体现出“团结就是力量”的正确性。ニ渌低沤崾怯心敲创蟮耐力,而且,说起来是那样的容易,为何能真正团结起来的人并不多呢?
其实这当中是可以有很多原因的,但却离不开人性的自私和多疑。试想想,有一群人在一起工作,但他们都各怀鬼胎,一方面希望能将责任推卸,能够分担较少数的工作;一方面又在计划怎样向上级、同事和朋友邀功;另一方面又猜疑别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害怕自己会被陷害和利用。这样,大伙儿没有一个是热心干工作的,他们的工作根本就不会干得出色,连他们之间的友谊也会化为乌有。那么,别说能发挥团结的精神和力量了,就是工作也都做不妥当。
此外,人们不能团结起来还因为不懂得“待人宽,对已严”的道理。他们总以自己为标准,看到别人眼中的刺,却发现不到自己眼中的本梁。他们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原谅人家的过失,既不能够接纳意见的小分歧,又不能容忍他人的性格中的小瑕疵。你认为,他们能够团结起来,愉快的工作吗?
举个例子而言吧!清初的三藩之乱,起初不是声势浩大,大有“反清复明”的可能吗?为何最后会以失败告终?还不是因为三藩合响应乱事的郑经各有私心,互相猜忌,又未能摒弃前嫌,衷诚合作而引致的吗?
因此,要发挥团结的力量,便不能够凡事只为自己着想。我们应以大众的利益为先,待人处事也应持有客观的态度,更不可过分计较,对别人的意见和批评,也要接受,并且容忍接纳别人的小过失,这样才能发挥合作的精神,团结的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 篇6
望着刚被暴雨洗礼的操场,我的内心就像打翻了的调味瓶,更多是酸与苦,无限的无奈都隐藏在一句句重重的叹气中!难以想象,几分钟前,我还在心里高呼:“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当然,暴风雨是更猛烈了,然而却换来了沉重的代价,就是在室内站军姿!要知道,全部一百几十号人全都密密麻麻地挤在刚下过大雨的室内,是什么心情。又闷又热的环境,真是令人快窒息了!这时的我,可真是可以用大汗淋漓,汗流浃背来形容了。整个大厅,死一般的寂静,好像一百多人都在比,看谁敢先打出报告。
漫长的站军姿时间终于结束,我们被带到操场上练习跑步。跑步对于我们班来说,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教官看了直摇头,我们自己也自责地撇撇嘴,同样的动作、抬手、小跑、站立,我们一下午都在反复,可就是不齐。“哎!”教官轻叹一气,抹了把汗,拿下帽子又重新戴了一遍,一排一排来吧!
前面三排男生跑过去了,轮到我们这排女生了。“都有!跑步——走!”“叭嗒——叭嗒——”这排的脚步凌乱且懒散。我们停住,前前后后竟全没有在同一条线上。“哈哈哈!”“哈哈!”对面一阵笑声,传进耳朵里有些刺耳。一边的小陈忍不了了,冲着对面那群笑的正欢的男生一顿大喊:“笑什么?笑什么!你们跑的很好了是吗?”回应的是一片沉默!
教官这次把男女生分开来,我们女生自己多练。起初,还是有些不齐的,不甘使我们又打起精神,那几位没走齐的女生也有些懊恼,我们也不断指正,告诉她什么时候该走慢,什么时候迈大步。走了几个回合下来,效果还不错。突然,有人提议:“谁来喊个口号吧!”
“我来我来好了,我嗓门儿大!”我自告奋勇地举手。
“来,都有!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一二!”这次,我发现,我们七个女生好像有魔力般的,齐刷刷地在一条线上!“再来再来,看他们还笑不笑!”有人说道,语气中,全都是自信与兴奋!
“一二一,一二一……”操场上,是七个女孩肩并肩努力的身影,口中都念着有魔力的口令。我把它称为团结与坚持!
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 篇7
经历了军训,我懂得了许多:坚持、团结、吃苦……,然而最能打动我的就是团结的力量。
站军姿、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齐步走、跑步走……这些动作注重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体,而要让一个整体做的好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团结的力量。为了练好这些动作,教官一遍遍地指导,一遍遍地示范,向左转,向右转。为了让整个连队的动作完成的一致,我们在粗糙的水泥地上卖力地旋转了不下一百遍,即使鞋底磨平我们也毫无怨言。正步走,齐步走,控制好步子的大小,抬脚的高度,落脚的力度,为了配合好其他同学,我们集中精神,我们拼尽全力,为的就是集体的荣誉。训练场上不仅有我们训练的身影,也有我们整齐的步伐和阵阵洪亮的口号声。
阅兵式的排练期间,我们好几次都被教官批评,说口号声太小。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一连本来就人数少,又有7个男生去当了旗手和标兵,还要除去一名编辑员,剩余的又是女生居多,自然气势大减。我们为此抱怨过,但是抱怨是无用的,只有实际行动才能解决问题。在阅兵式上,我们仅有的32位同学拼尽全力喊出口号声,大家目标一致——为了班级的形象与荣誉!
为了在联欢会上展示我班风采,我班推出了舞台剧和合唱两个节目。参加舞台剧的同学在辛苦训练之余,更是奉献出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参与排练。全班同学也是群策群力,一同努力。上台前,我们每个人都很忐忑,生怕节目会不受欢迎,但是当我们登上舞台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们是最棒的。看着台下同学们的笑容,听到有人附和我们一起歌唱时,我们深感欣慰,总算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当我们大声喊出为教官编的口号:“齐子国,我们爱你!”时,我发现许多同学都哽咽了,我们舍不得教官,这是我们内心的声音!我为自己在如此一个重情重义的班级而深感幸福与自豪。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军训结束了,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有解脱的轻松感,更有一种恋恋不舍感。我们会带着这种团结的力量进入接下来的学习中,收获灿烂的明天。
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 篇8
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个个欢呼雀跃。我兴奋得中午饭都没吃好。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般笑着、推着、跑去操场。到了操场,只见一条大粗绳子压在操场当中的两条白线上,绳子中间扎着一块红布条儿。四周被一群同学围得水泄不通。有的.在议论谁可以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有的在鼓足气准备为自己的班级加油,还有的在为比赛同学分析对方的弱点。老师把全班同学分为两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试试自己的力气。
“预备!”裁判大喊一声,双方队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起绳子,紧紧的抓在手里,眼睛死死的盯着裁判,咬紧牙关,脚挨着脚,鼓足力气,只要一吹哨,就使出全力往后拉。
“嘟——”哨声响了,一场让人惊心动魄的比赛正式开始了。双方互不相让,都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向后拉。只见梁俊哲脸涨得通红,像一座快要喷发的活火山,一个人就把对方三十个人打败一般。他的手里拿的似乎握的不是绳子,而是一把锐利的钢刀,脚像生了根一样一动不动。我也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接连不断的淌下来,我顾不上擦汗,一心只想:坚持、坚持、再坚持,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红布一会儿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向对方这边移。“加油,加油,加油!”的喊声在我耳畔响起。拉拉队的脸上都写满了“急”字好像要集体狂奔过来帮我们赢得这场比赛似的。
渐渐地,渐渐地,绳子向对方那边移动,我们怎么用力拉也拉不回来了,这场比赛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当交换场地再战时,我们吸取了上次比赛的失败教训:一、重心掌握得不好;二、脚没顶稳。。。。。。失败的教训重新做了分析,决定让班长蒋博文喊口号。经过几分钟的战斗,我们终于胜利了。我们尝到了胜利的喜悦,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对方不服,要求再战,老师劝阻道:“这项运动,对双方的体力消耗很大,不能再战了,过几天你们再比吧。”
今天这场激烈的拔河比赛让我深深地体悟到“柴多火焰高,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 篇9
蚂蚁,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昆虫,平时人们很少关注它,可一旦它进入了你的视线,还是值得观察的。
假期里,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写一篇观察昆虫的日记。这天一大早,我便赶往专门从事昆虫研究工作的表叔家,从他那儿要了一窝蚂蚁。蚂蚁被装在一个特制的、可以自动调节温度与湿度的容器里。里面挤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蚂蚁,有工蚁、兵蚁和蚁后。它们有明确的分工,各自职责清清楚楚。工蚁是专门从事诸如运材料、筑蚁穴等繁重体力劳动的。兵蚁肩负着保护蚁穴安全、监督工蚁工作等重要职责,一旦它发现被监督的对象干活不卖力、耍奸卖滑,便毫不客气地上前教训一顿,甚至将其杀死。蚁后在蚁群中级别最高、权力最大,它无须劳动,连兵蚁也得敬畏它三分。
蚂蚁虽小,可团队精神极强,工作起来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众多蚂蚁整天不停地忙碌着,工蚁们不停用嘴上的两个蚁螯在离蚁穴的不远处使劲地挖土,然后成群结队地将其运回蚁穴、垒成蚁巢。兵蚁们手持标枪昂首挺胸地站在蚁道两旁,全神贯注地守护着蚁巢。蚁巢里更是热闹非凡,一群小蚂蚁正在“载歌载舞”,为其他伙伴助兴鼓劲。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幼蚁”,虽然个头极小,但十分勇敢,它们排成长长的一字队形,整齐划一地向“山顶”进发。虽然看上去很吃力,可它们非常坚强,进两步,退一步,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尽管这样,并未发现一只幼蚁偷懒掉队,而是争先恐后地向前迈进。忽见一只小蚁突然发力,迅速地向着“山顶”冲去,眼看就快到“山顶”了,一不留神又从“山顶”上滚落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所有的小蚁一涌而上,一齐向那只眼看就要被摔得粉身碎骨的小蚁冲去,大家用自己的身体托住了它。小蚁得救了,随后大家簇拥那只小蚁一道登上了“山顶”。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小得几乎得借助于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小蚂蚁,竟然能将比它大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土球推进蚁穴!哪来的这么大的力量?简直不可思议!小小蚂蚁的举动让我再一次明白了“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这些亘古不变的真理。
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 篇10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至今还是许多集体公认的座右铭。是啊,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有了团结,一切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只要有了团结,任何敌人都能够战胜。一个集体如果失去了团结就好比一条皮筋没有了弹性,一篇文章丢失了连词,一片湖泊失去了游鱼,都让人觉得是那样的无聊、散乱。特别是这次的红歌比赛,更让“团结就是力量”在我心中永远铭刻。
上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随着音乐的响起,我校的“唱红歌,颂祖国”红歌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是七(10)班的演唱,看着他们卖力的演唱,丝毫不放松,可以看出,他们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共同的希望“勇夺第一”。
话筒在一个又一个的班级中传递着,我们班虽说是第七个,但前面班级的分数越高,我的心中越像揣个小兔子一样七上八下。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只听主席台上的主持人说:“……请八二班同学做准备。”我们班的同学好像脱缰的马似地,飞奔向主席台旁,怀着激动的心等待着“走向战场”。前面的第六个班终于唱完了,我们终于能上台了。只瞧见班主任赵老师严肃的指挥着伴奏队的摆放,由于赵老师和伴奏队的团结一致,我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首先是刘静远同学报幕:“有一种力量,众志成城;有一种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那一句句激昂的语句,一声声响亮的声音,让每个人都觉得“团结就是力量”。报幕后,指挥樊博建走上台来,先给大家鞠个躬,然后便“步入正题”。他在前奋力指挥,伴奏队在旁边努力演奏,我们在后面鼓起劲来歌唱。我正好站在第一排中间位置,可以听到我们这个大家族的每一位成员努力,这合起来的力量便是团结。“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每一个字眼无不代表我们勇争第一的心,这就是一种团结的力量。
最终的分数出来时我们得了93。75的分数。这成绩虽然让我们与奖状擦肩而过,但让我们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在许多困难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显得单薄,而无法作为,可当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创造无数的奇迹。
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 篇11
团结就是力量。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伟业积累在一个个看似渺小的个体上,是一个个平凡的付出,却造成了伟大的传奇。爱迪生因发明电灯而流芳于世,但他的发明离不开全身沾满土灰的工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离不开那些为新中国事业顽强奋斗的人。
而我们,从现在起更应该明白合作的重要,前面的路或许布满荆棘,你走过去需要的不仅是个人的智慧,还需要众人的帮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有信心向前吗?
迈入新时代雄心勃勃的你,别忘了团结就是力量,合作会让你充满活力与信心。
团结就是力量。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一把筷子却不易折断;一只蚂蚁很易被烧死,但一群蚂蚁抱在一起就能逃过熊熊大火;一滴水很容易被蒸发,但一滴滴水都被汇到大海里时,生命却得到了永恒……这,就是合作的力量。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但是要许多人在一起合作时,却能有无群的潜力,这就像一句俗语“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了。
联合国是一个多国参与的解决世界性问题的组织。正是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使得我们的社会与世界充满了和平与爱。正是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我们互相研讨,解决了世界性的环保、卫生、资源等等的问题。这不仅增进了国际间的友谊,又使各方面问题得到统一解决。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这等等的好处都是合作带来的,足以说明,合作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万众一心的合作精神。救援队在救灾一线上的合作,全国人民之间的合作,无不彰显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合作精神,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合作,这是心与心之间的合作,是心与心之间的碰撞。就是因为这样的合作,那么多的人才会得救,那么多的人才有了生命的奇迹。合作是感动,合作是生命,合作是从残破不堪的瓦砾中生命的奇迹……
合作,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体现了人们无私奉献的品质;因为有了合作,世界才有那么多的不可能化为可能;因为有了合作,才会出现那么多的美丽的神话。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为合作喝彩!
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议论文 篇12
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旁有一座美丽的森林。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聪明的小动物,有小猴、小兔、小熊、小狗、猫头鹰……可小溪的另一旁却住着一群又狡猾又凶狠的狼。
狼每天都要不断地过来抓小动物吃。小动物们每天都提心吊胆地生活着。眼看善良的伙伴们一天天减少。小猴忍不住了。一天,他召集所有的小动物说:“伙伴们,狼不断吃掉我们的同伴,我们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坐以待毙了,我们一定要想个办法来反抗,阻止我们的死亡率。现在我召集你们来是谈一谈怎样才能消灭掉可恶的狼?”小兔说:“要不,咱们把桥砍断,这样,它们就不能过来了。”小猴说:“这个行不通,桥断了,它们会想其他办法过来!”“这可怎么办?小动物们左思右想。忽然,智多星小熊猫说:“不然,我门大伙来商量个对策,设计几个陷阱引它们上当,这样不就可以消灭它们吗?”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很好,都称赞小熊猫:“不愧是‘智多星’!”“大家先去想对策,明天再集中。”小猴说。
到了隔天早上,小动物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小猴总结后,说:“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现在我来分配工作。小狗鼻子灵敏,你做好防守工作,一发现有敌人,马上通知我们;小熊你力气大,去找一些比较粗的木头;地鼠你负责挖地坑;小兔你的手比较巧,去织一些网;小猫你配合小兔的工作;猫头鹰负责在夜里巡逻;其它小动物去制作火把。等狼一来,你们就把狼引到陷阱旁,狼一旦掉到陷阱里,你们就把火把扔进去,烧死它们。好,伙伴们现在我们开始工作。”小动物们都分头执行自己的任务,互相配合起来,不到半天功夫,陷阱就弄好了。到了晚上,小狗报告说:“敌人来了,敌人来了,大家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小动物们齐声回答。狼果然来了,看到那么多小动物们,馋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猛追,结果,都中计掉进陷阱里去了,小猴它们赶快往陷阱里扔火把,不到一会儿,狼全被烧死了。
从此以后,这些小动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这片美丽的森林里,它们再也不怕遇到外来的侵袭。一旦发现有敌人来侵犯,这些小动物就会团结起来,想办法一起对付它们,真所谓团结就是力量。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的河流,走过了3000年的曲折岁月。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才子佳人,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也许他的名字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而这位诗人就是唐朝的一张名片,千百年来,不断地接受一代又一代的诗歌朝圣者。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出示诗歌字幕投影)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生共同朗读上述诗歌)
师:这位诗人是谁?
生同:白居易
师:怎么知道?
生同:名居易,字乐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师: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
生同:被贬浔阳。
师: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出示琵琶亭投影)。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来。这就是白居易(出示白居易头像投影)。现在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当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浏览课文)
生1: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词。
师:是一首词?
生同:是一首诗。
师:诗名就是(师生同:《琵琶行》)。
师: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出示白居易和琵琶女的人像投影)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咱们来看书。
(学生看书)
师生: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
师: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看投影。
师生: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出示人物画面投影)
师: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生同:三个。
师:哪三个?
生同:诗人、琵琶女、客人。
师:客人?有没有客人这个形象?
生同:没有。
师:那么,应该说塑造了几个形象?
生同:两个。
师:哪两个?
生同:琵琶女、诗人。(出示字幕投影)
师: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师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示字幕投影)
师: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现在我们共同完成一个板书。(出示投影)
学生看投影
师: 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句诗将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联系到了一起。一边是乐妓,一边是诗人。那么在乐妓与诗人的人生历程当中,各自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箭头之前各自应该是什么?一个阶段的状态吧。箭头之后各自应该是转折之后的状态。接下来看一下,左边乐妓这儿是一个“琵琶曲”,右边诗人这儿是一个“琵琶行”。是什么作为他们之间的一个桥梁,将他们联系起来的?
下一个问题是,我在上面引用了诗中的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大家想一个下联,应该填一句什么话能把这个内容连接起来。
现在大家看书,四人一组讨论,请一位同学为小组秘书,我在这儿展示,看哪个小组写的最好!开始!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行间指导。
讨论结束,展示答案。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先看第一幅(显示作业)——乐妓原来是“色艺双绝,生活奢侈”;生命转折之后“饱受冷落,飘沦憔悴”。诗人原来是“在京作官”,现在是“谪居江州”。他们两人共同地方是,原来都是“风光无限”,现在都是“沦落天涯”。他们认为是“相似的经历”将琵琶女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对的下联是“异地相逢泪涟涟”。
下一幅(显示作业)——乐妓以前是“才高貌美”,现在是“飘沦憔悴”。诗人原来是“高官厚禄”,现在是“谪居九江”。共同特征是原来都“安逸闲适,凄凉落泊”。(看一下这个“泊”字对不对?生同:改过了。师强调怎样书写。)连接琵琶女与诗人的是“忳郁侘傺”,这四个字在哪首诗中学过?(生同:《离骚》)他们的下联是“共怀世间愁郁情”。
再看一幅(显示作业)——琵琶女原来是“欢笑红颜”,现在是“漂沦憔悴”。诗人原来是“高官帝京”,现在是“谪居卧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从“繁华得意”到“境况凄凉”。他们认为是用“琵琶情”将“琵琶曲”与“琵琶行”联系在一起的。下面的对联是“吟曲赋诗总关情”。再看一幅(显示作业)——琵琶女原来的境况是“才貌双全”,现在是“年长色衰”。诗人原来的境况是“身居高位”,现在是“谪居九江”。他们原来都显赫,现在都沦落。“琵琶曲”和“琵琶行”是用“音乐”连接起来的。下联是“共奏人间悲凉曲”。
大家觉得哪一个答案更好?
生同:押韵的比较好。
师: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我也做了一个板书,与大家切磋。(渐次出现投影)乐妓原来境况是“艺压京城、艳盖群芳”,后来的境况是“年老色衰、委身商人”;诗人早年的境况是“位至谏官、名动京师”,后来的境况是“谪居卧病、飘零天涯”。他们相同的经历都是由“盛”而“衰”。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对的下联是——“共享高山流水情”!
(学生流露出赞叹的神色)
那么,我们现在就说一下本诗集中描写音乐的段落是哪一段?
生同:第二段。
好,现在大家就大声朗诵一下第二段,注入你自己的(感情)理解。
师领读:“寻声暗问弹者谁……一二”
生齐读。“寻声暗问弹者谁……”
师:好!(正音)轻拢慢捻抹复挑,挑tiao,不念tiao ,还有一个,曲终收拨当心画,画hua ,不念hua ,四弦一声如裂帛,弦念xian )大家说,我们刚才的朗诵能不能再现诗人的情感?
生:不能。
师:不能吧,好象还有一点距离。你觉得哪些地方应该怎么读,才能准确的传达诗人的情感?
(学生思考,有人准备发言)
师:好(请)
生1:我觉得,“银瓶乍破水浆迸”应该读的重一点,快一点,然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应该读的舒缓一些。
师:示范一下。
生示范。
师评:情感把握的很好。
生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从这块可以投入自己的感情。
师:该怎么读,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示范。
师:很好,请坐!
生3:“寻声暗问弹者谁”,说明了诗人迫切的想知道答案,却又怕惊扰了琵琶女的雅兴,断了琴弦,他想一听为快。
师:你觉得这句该怎么读?
生示范。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琵琶行》中的一个经典画面(出示荻花瑟瑟的画面投影)故事就发生在荻花瑟瑟的秋季,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出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画面投影)现在我们就伴着琵琶曲,欣赏杨娜同学的朗诵。
杨娜配乐朗诵(同学鼓掌)
师评:杨娜同学精彩的朗诵再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艺术魅力!
现在请大家想一个问题,假如说琵琶女在江中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调,能不能激起诗人内心如此强烈的情感?
(学生思考)
师:如果说她演奏的是家乡的音乐,能否引发白居易的一声哀叹?
生1:我觉得江南小调所表达的是一种欢快的、流畅的感情。而这首琵琶曲所表达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这种心情正符合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二者产生了共鸣。因此对这首曲子很有感情。
师:她的理由是江南小调是欢快的,不能表达白居易的心情。大家有没有别的意见?
生2:我认为琵琶女当时弹的应是《霓裳》和《六幺》,诗人在京城过惯了宫廷生活,在宫廷经常听到这样的曲子。琵琶女所弹的(曲子)容易勾起他对往日生活的思念。因此,他听到《霓裳》和《六幺》才会比较感伤一些。
师:孙颖同学认为琵琶女所演奏的《霓裳》《六幺》是唐代宫廷名曲,易引起诗人的许多联想。那么,大家认为最能刺激他敏感的神经,拨动他那脆弱的心弦的是什么?是因为地域的东西,还是因为音乐本身所代表的什么?
(学生思考)
(师提示)从小序中找最能反映诗人受音乐影响而导致情感波动的句子。
(学生看书)
师生:铮铮然有京都声。
师:大家觉得长安对于诗人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听到京都声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强烈的愤懑,一改当初被贬到此地后的“恬然自安”,忧郁之情油然而生?
生1:我认为古代诗人都是有着伟大抱负和理想,而诗人被贬之后,开始不适应那种落魄的生活,但是他觉得可以慢慢适应,但是琵琶女所演奏的京都声又勾起了他对往日奢华生活的回忆,让他想起了以前在京城施展自己的才华,被皇帝重用,被群臣所仰慕的生活,又让他有了一种在江湖间落魄飘零的感觉。
师:他有一个词“奢华”,大家觉得白居易所怀念的仅仅是一种奢华的生活吗?张秀,你说一下。
生2:古人是学而优则仕,长安城是他施展抱负的地方,然而,他被贬之后,表面上安分(于)一种生活并适应了,可是不能施展抱负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一首乐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都是非常激烈的,将白居易心头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达了心头一种激烈的情感,琵琶女正是用一首激烈的曲子释放自己隐藏在心头的深深的抑郁。
师:琵琶女的演奏让他把这种情感释放出来,自己的感情之门打开了,情感宣泄而下。好,如果诗人只写了演奏技法充其量只是琵琶演奏的教科书,但现在欣赏的是千古绝唱,(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诗歌中关于音乐的描写,谁来说一下。
生1:我觉得“银瓶乍破水浆迸”写的音乐感特别强,在刚才读的时候,这两句的力度就特别重,琵琶女在抒发他情怀的时候,拨弦就有很强的力度,宣泄了她的幽愁暗恨,而诗人白居易与他同病相怜、同感而发,诗写
出来也有很强的气势。
师:诗人与琵琶女有同感,写出来的诗也有气势,好,请问还有哪位?
生2:把无形的音乐写出来使人感知,仿佛能让人听到,这是一件难事,白居易这首诗的第二段,可以说是描写音乐的绝唱,首先,他说,弦声似乎在诉说着琵琶女悲惨的遭遇和苦闷的心事,由此,人们可以感觉到琴声的低沉和抑郁,然后用急雨之嘈嘈,私语之切切来形容声音的粗重和轻细,用珠落玉盘来形容声音的圆润,更形象生动,我觉得在这里落得不仅是珠子,还有琵琶女心中滚烫的热泪,接着又用冰泉冷涩来写声音的间歇,在间歇中琵琶女心中压抑的深深的惆怅,终于,琵琶女心中所有的愁和怨在酝酿中一下子如破瓶而出的水浆滚滚而出,最后一句,他说,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琵琶女心的碎裂,这一句诗,白居易和琵琶女,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弹真情,两下里都有一样的愁,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
师: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这分明就是一首诗,两处经典。我认为,第一处,(他说珠子落啊)史君同学觉得那不是珠子在落,那是什么在落?
生同:泪。
师:滚烫的泪。第一处的闪光。第二处,她说,(音乐)“激越”的时候,就好像是什么?——愁情恨海一样,(其实)这个解释非常好,非常全面。接下来还有谁?———
生3:我觉得“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声音)写的音乐有一种质感,如裂帛,不仅说琵琶女的心碎,而且说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呀,什么的)都被撕裂了。
师:她说四弦一声如裂帛,岂止是帛裂,简直是心裂。嗯,好,很好!还有哪位同学?
生4:我觉得“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得非常好,因为诗人是从这里开始描写音乐的,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他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的哀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能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从而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我觉得这两句写得特别入神。
师评:既漂泊流浪之恨,又有高山流水之慰。好!很好!请坐!
生5:我觉得第二段不仅写了音乐,而且写了音乐背后的情感。人们都说诗人是多情的,但分明是尘世太污浊、黑暗,诗人报国无门,无路请缨,他们只能在诗歌世界成为士大夫,却在尘世成为遗弃儿,满怀的愁怨,只能(只能)被仙乐似的琵琶声,甘醇的杜康酒浇灭,诗人的命运是苦楚的,他不能一醉方休而沉醉千年,他们醒来后只能继续他们飘泊的人生路。
师:噢,说得好不好?
生同:好!
师:请坐!他说这诗人的愁绪就算是杜康酒也化解不了,而且,他本来应该是个王国中的一个什么呢?(生附和:宠儿)。结果现在却成了尘世的弃子(生附和:弃子)说得非常好。还有谁?
生6:我觉得描写音乐不一定要从音乐的音色音质来写,我更觉得(能)从它的意境(来)能衬托出音乐的美感,我所鉴赏的是这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它给我(造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美感,虽然说音乐已经(悄)停息,浔阳江上微波荡漾,水面落花慢慢流,琵琶女的演奏已经停息了,但是,东船西舫却悄然无声,觥筹交错,饮酒作乐的场面已经不再了,而美妙绝伦的琵琶声引人入胜,引发了每一个人内心的郁闷和苦痛,令人感慨万千,在(江水)茫茫的江水上,只看到江水中倒映得又圆又亮的月亮,像一只盛满忧愁的纽扣,轻轻一碰就会溢出来,而这个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内心,照亮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琵琶声(并没有直接抒发)将人们引入一个凄清和悲凉的意境,但是,人们首先是沉浸在琵琶女的悲凉中,后来,人们是沉浸在自己的思想的悲凉中,它所渲染的气氛是:乐声(虽然)动人,(但)听者被吸引被感染的一种寂静的气氛,点染出(刚才)当时凄清的气氛,又衬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给人造成的感觉就是余音绕梁。
师:非常好,大家觉得她最出色的比喻是什么?
生同:纽扣
师:把什么比做纽扣?
师生同:把沉浸在江中的一轮白色的月亮比做一个纽扣,这个比喻非常出奇,应该说是前无古人,非常好。但它还有一个观点是:琵琶女演奏岂止是诉说自己的平生不得志,任何一个人都能借琵琶女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请牛颖同学谈一谈。
生7:我认为诗中那一句“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道出了琵琶女复杂的内心世界,四弦齐鸣,干脆有力,将情感直白的表现出来,而乐曲收束戛然而止,没有了呕哑啁哳,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回味,正如诗中所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话特别的奇妙,作者在写法上是声色俱佳,音文相融,诗人为我们塑造(描写)了一个枫叶飘零的夜晚,瑟瑟的秋风,“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由此,我思绪纷飞,(挥泪)泪与笔同辉,写下一首诗。
师:把这首诗给大家朗诵一下。
生:醉品琵琶江水中,音律缠绵漫江痛,何须留恋杨家女,一曲长恨谱春秋。
师:好,大家觉得这里用了什么典故呀?
生齐:长恨歌。
师:“长恨歌”的典故,非常好!李娜。
生8:我赏析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几句。我觉得这(一句)里可以读出一种生命搏发的气息,那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一种搏发,这个“铁骑突出刀枪鸣”让我想起了项羽在垓下突围的一个场景。那是对生命的最后一个寄托,至少他是一个英雄。然后呢?“曲终收拔当心画”就好像项羽在乌江自刎的一个场面,一代英雄(就在乌江里面)跟乌江向远方长流,而且流到现在,还会一直流下去。我觉得生命就是一种凤凰涅 pan。纵使前面有这一些“别有幽愁暗恨生” 之类的,但是生命最终是一种激越的像流星一样,流星是注定要陨落的,生命也终究会消失,但是你最后要留给生命的是什么?应该是最后闪耀的那一瞬间,而且流星会把他的梦,会把它的光明也留在天空中,而且会留很远。我觉得诗人在这里呢,虽然他的志向得不到实现,但是呢,他的理想还是有的,人不能没有理想,我觉得,这也就是我的观点。
师:好,非常好!你看李娜同学给了一个生命的高度,她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当中仿佛看到了项羽垓下之围的悲壮场面,想起了一个悲剧的英雄。那么,我们来请程彦臻同学给大家说一下。
生9:我想赏析一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个是音乐的方面,它前面说“凝绝不通声暂歇”,“无声”是对“声暂歇”的高度赞赏,这就说明诗人白居易能理解琵琶女的那种遭遇。还有就是从感情方面,“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说明这时诗人和琵琶女的感情都处在一种激昂澎湃的时刻,而且它后边说“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说明这也是一个基点,他们的感情也必须从这个基点才能喷泄出来,还有(我想)“无声”处应该是他们的一种思考,因为“人是会思考的芦苇”,经历了一个高峰,一个低谷,他们一定有满腔的愁绪,所以“无声”处就能表现出这里面的感情。
师:哦,用了一句名言,笛卡尔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非常好啊,请坐。她(中间)的观点主要是说:他处于生命的一种沉寂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琵琶女对于人生的一种思考。
那么大家现在看一下,上述说的这些关于音乐的描写的句子,是直接描写音乐的,是不是?
生:是。
师:那么,除了这些以外,诗文还有哪些诗句其实也跟音乐有关?赵志娟
生1:我觉得“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这一句比较好,可能想到那婉转流利的琵琶声从琵琶女纤细而微微颤抖的指间滑过,像花朵的露珠,光滑透明,一颗颗从叶面滑过,从叶间滴下,滴入听者的心中,激起阵阵的涟漪,又像黄莺(在)花下的啼鸣,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精致而优美。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不再快乐,它被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泣,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舒婷说过“音乐把我卷走,在它明亮的激流中”,我觉得是音乐把白居易和我们卷走,在他善感而优美的韵律之中。
师:琴声把我们和白居易都卷走了,卷到了一种伤感的韵律之中,好,请坐下。现在谁来给大家总结一下,(你认为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描写音乐有哪些方法?上边同学鉴赏的非常好。(你觉得描写音乐)把无形的东西(音乐)写出来,可以运用哪能些方法?
生1:就是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都能用比喻,用画面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第二个就是其中用“嘈嘈切切”叠字,还有“幽咽”,有双关的意思的词就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
师:她说了两点,一点就是运用什么修辞?(生答:比喻)另一点就是在用字方面有什么讲究?(生齐:叠词),双关的意思把诗中音乐的韵律表现出来。好,接着说。
生2:我觉得《琵琶行》里边,我们主要应该借鉴的就是它的有声和无声的对比。我们在小学就的时候就运用过这一种,在小学的作文中,曾经常写到“我们教室里非常的静,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它的声音”,那么,以这种手法来写,就能突出教室的静,这种写法,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应借鉴一下。
师:对比,动静结合的方法,对吗?
生2:对。
师:请坐,好,史君。
生3:用心情来表现音乐,比如说“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
师:好,用心情来写音乐,请坐,刘铮铮。
生4:诗人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的,比如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诗人把抽象的东西具体的表达了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
师评:她说,把无形的音乐写的有形,有了画面感。好!请坐!
按照大家刚才总结的描写音乐的方法,我们就来欣赏另一首(关于)与音乐有关的诗。古人说,在古代描写音乐的作品当中,韩愈的《颖师弹琴》能惊天,李贺的(师生齐说:《李凭箜篌引》)可以泣鬼,那么,江上琵琶,白居易的江上琵琶可以移人。
(出示箜篌投影)
现在我们来看,这就是竖箜篌,二十三丝的竖箜篌,现在我们来欣赏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出示《李凭箜篌引》)大家先朗诵一遍,(生齐读)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师:大家怎么欣赏这首诗?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描写音乐的方法,现在我们就能鉴赏一下这首描写音乐的诗。谁来说一下,好,史君。
生1:主要用的是侧面描写,(就)比如说第二句“湘娥啼竹素女愁”,它用湘夫人和素女的表情来写李凭弹的箜篌(时)的绝妙。
师:还有没有补充。
生:没了。
师:好,请坐。
生2:我觉得《琵琶行》中白居易写他听了琴声后“青衫湿”,而《李凭箜篌引》写李凭弹箜篌就非常形象,“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他通过四种意象写出这些事物听到李凭弹箜篌以后所感受到的东西,做出的动作,从而说明听李凭弹的箜篌(让人)听的非常入神。
师:她是从音乐效果来说的,好,请坐。我们接着说——李婷同学。
生3:我觉得这首诗的特点就是想象特别巧妙,形象特别鲜明,整首诗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后八句从“十二门前融冷光”一直到“露脚斜飞湿寒兔”,这八句都(由音乐)是由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联想到天上的音乐,这是一种特别奇特的想法。而他的“芙蓉泣露香兰笑”给予了这首曲子一种动感,它像芙蓉一样的哭泣,像香兰一样的欢笑,他又从音质和音效来侧面描写这首诗的音乐。“昆山碎玉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写这首词……哎呀。
师:不要紧张,慢点说。
生3:从不同的侧面音质音效音响来写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它的特点就是想象联想特别丰富。
师:扣住了想象、联想的特点,浪漫主义的手法,好,请坐。
师:以上大家从视觉、形象、还有音乐的效果诸方面来欣赏这首诗,非常到位。那么,学习了《琵琶行》,又欣赏了《李凭箜篌引》,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联想、启迪?可以想到什么?说一说。
生1:《琵琶行》的声音描写已令我如醉如痴,但在唐代的长河中,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会这样酿酒,我想到了李xin,他的《琴歌》,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细致地描摩音乐,赞叹了音乐的感染力,还有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其中有两句“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前两句不仅是描写琴,他用比喻来写(形容),更写出李白的高山大谷一般的雄奇伟岸的胸怀,唤起了一种强撼的震感,而后两句写蜀僧与“我”产生了一种共鸣,达到了一种至善至美,高山流水的音乐效果。
师:他举了两个诗人,但第一个诗人的名字,他说是李Xin,大家说这个诗人(生答:李颀Qi),第二位诗人是李白。好,杨娜。
生2:我觉得就了这两篇课文(首诗)后,我们(不但)在以后的写作中要运用音乐美,而且这种画面美也应该注意。比如像《琵琶行》里面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我觉得这里面的意境非常美,所以我在这里就总结了一下,写成了现代的散文,就是:春江花月夜,一弯江水,一轮明月,寻声凝目月下船,空舱之前一红颜,追前忆昔信手弹,月浸江水人心寒。
师:又是一个新的散文诗,独特的创作,非常好,请坐。那么,古今中外还有许多描写音乐的诗都给人以不尽的美感,比如说刘长卿写过一首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写出了风入松的感觉。我们应该说,这么美妙的音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生和)
(师小结)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正如史君同学所说的——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进了经典,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好,下面请尚金子用琵琶为我们弹奏《高山流水》,让我们回味一下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无尽的美感。好,尚金子——
(师生鼓掌)
尚金子弹奏《高山流水》
(乐声结束。师生热烈鼓掌)
师:听了《高山流水》之后,请大家试着用文学语言把这段音乐描写出来,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新乐府诗的代表作《琵琶行》,堪称千古绝唱,不仅在于它深刻的思想,更在于它那奇绝的艺术魅力——三朵“典型花”。
一、 典型形象花
形象性是美的一个基本特征,美的事物和形象总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受得到的,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快感。且看文章第二段的描写:“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两句诗活画出琵琶女心怀无限幽愁的似羞非羞、羞苦交加的容态,此乃一个特写镜头,琵琶女形象从朦胧中渐次展现在欣赏者面前。更为绝妙的是诗人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连串通俗新颖、生动恰当的比喻,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形象展现给读者。乐声极富变化,“大弦嘈嘈如急雨”写出了乐声的繁密、粗重,急聚;“小弦切切如私语”描绘出乐声的幽细、委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则通过手指灵活交错的拨弦,突出乐声的圆润、立体性;“间关莺语花底滑”则突出乐声的清脆、婉转;“幽咽泉流冰下难”把乐音的哽咽、吞涩表现得恰到好处。“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则是休止后的一江湍流奔涌而出。在对音乐的描写中,诗人重在从听觉效果上模拟声音,让人读起来感受到浓浓的韵味。如诗中用叠音词——弦弦、声声、嘈嘈、切切和双声叠韵词——间关、幽咽。这些词,要么直接模拟声音,要么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的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这样准确地绘声拟音,给人以真切直观的听觉实感。
二、 典型境界花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首先就给读者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忽闻水上琵琶声”竟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们去“寻声暗问”,这不烘托了乐声的艺术魅力和感人力量吗?。一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非常经典地道出了有声与无声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氛围里,暂时的.休止比连续的演奏更能动人心弦,创造出曲止情续、余音缭绕、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境界,此时“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静悄寂寥的环境烘托出演奏的效果,表现出琵琶女演技的高超绝妙。然演技如此精湛的琵琶女最终没有逃脱沦落天涯的命运,在强烈的反衬中抒发了“幽愁暗恨”之情,创造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灵境界。
三、 典型情感花
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审美主体对自己的行为、举动、主张、活动的满意或不满意的评价。它广泛地渗入其它心理因素之中,使整个审美过程浸染着情感色彩;它又是能触发其它心理因素的诱因,能推动它们的发展,起着动力作用。因此,审美心理中情感因素的特点和作用问题,向来受到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的重视。也正因为如此,白居易在诗中渲染人物的情感,使读者与情境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这是情感美的具体体现。在《琵琶行》中,诗人主要是通过点拨弹奏者的感情,流露出自己的感情,使读者与之同喜,与之同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女试弹琵琶蕴育着自己的情思;“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女弹弦过程就是抒情过程;接下来“拢”“挑”“收拨”“画”,这是弹奏的指法,不仅写出琵琶女技艺的熟练,更是借弹奏过程动作的变化,写琵琶女内心感情的波澜。弹者投入,听者亦是入情,“主人忘归客不发”“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江洲司马青衫湿”琵琶女弹出“同是天下沦落人”的心声,引起诗人、客人感情的共鸣。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道出了诗人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生活飘零,失意、凄凉;表达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感——只要能“心有灵犀”,那管是否曾经相识,陌生也将是一种亲切,陌生更会让人有苦同诉。
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要素组成的感受系统,这种感受体验系统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美育提供了可行性。美本身是抽象的,但蕴藏着丰富审美意蕴的语言材料却是客观显现的,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学生可以通过看、听、诵等活动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创造出高于作品本身的形象和感人的意境,也可通过感受作品蕴涵的或教师传递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学会鉴赏、学会悟理、学会创造,达到审美活动的高层次:领悟、启真、冶性。
《琵琶行》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凄冷萧瑟的画面;在双线交织的结构中刻画出一对落魄、受损害的人物形象;抒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构建出错落有致而又貌异神合的结构美,产生出摄人心魄的艺术美感。
下面结合我个人在诗歌教学方面的体会,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发掘其丰富的审美意蕴。
一、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美
首先,让学生含情诵读。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的可感的,学生又有了鉴赏的方向和要求,所以很容易进入到审美赏析中来。他们大多能从诵读中找出写景的句子。这时,老师再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具体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让学生抓住表现时间、地点、环境的字词进行想象、渲染。学生在老师的这种引导下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了审美的第二环节(展开想象)中来。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个学生把它丰富为:“一轮孤月悬坠,秋风清寒,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不忍视对方,木然地注视着浸泡在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心绪的麻乱就像那枫叶荻花飘转在瑟瑟寒风中一样。”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感情)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这不正是审美鉴赏的目的之一吗?他们在想象时已经进入到了审美的第三环节——调动感情中来。诗中写景的句子还有很多,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是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黄”、“苦”、“江浸月”、“悄无言”、“秋月白”等字词让学生联系叙事去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引导学生探讨“月”在文人心中乃至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蕴,让学生在审美感受中体味诗的意境。
二、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诗歌塑造了一对备受沦落之苦,饱尝世态炎凉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自叙渗透了各自的伤痛与悲愁。这种不幸的人生际遇引起读者深切的同情和强烈的不满。情感的共鸣又驱使读者再次创造,在不断丰满形象的过程中,作品人物就折射出一种启真冶性的美感。
(一)、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
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能具体地描摹出她的美貌,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琵琶女是在“千呼万唤”中出场的,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人们常常吟颂的名句,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她含羞的神态和自惭身世的那种复杂沉重的心理,写得形神具备、含意深邃。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千”、“万”、“始”、“半遮面”等字词揣摩琵琶女的心境,再让学生结合“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一句,去体味她心中的那种幽愁暗恨。这“千呼万唤”、“半遮面”“欲语迟”几个动词短语在学生头脑形成了一个可以发展想象的空间。
再引导学生先分别后结合地感受有关音乐描写的段落和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与探查身世的结合中领悟琵琶女内心情感,教师同样要点拨学生抓住一些重点字词进行体味。这样,学生可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又可通过她不幸的人生遭遇来理解她倾注在乐曲中的感情。学生在这两种互相补充的感受中不断充实、丰满人物形象,从而完成形象的再创造,获得审美体验。再创造的过程又是调动想象与情感的过程,还是审美感性判断的过程,因而这种审美体验一步步接近审美的最高目的。
(二)、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
诗人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教师在点拨重点字词的基础上,还可以补充白居易写作此诗前的一段经历,让学生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这样诗人形象就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可以打动学生的审美对象了: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学生在再创造中对社会对人生进行了一次审问,获得了悲剧美和崇高美的享受。
在这样的审美再创造中完成的诗人形象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因而诗人的形象是美的。
三、引导学生品读描写音乐的句子,鉴赏音乐美
(一)、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
形象性是美的基本特征,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欣赏者总是凭借事物具体可感的形象进入到审美体验中来。但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用文字描写的音乐更是抽象的。白居易却借一连串的比喻,用通感的手法赋予音乐以具体可感的形象,使欣赏者在视觉的想象中感知到音乐的美。教师可引导学生着重品味有关音乐描写的段落,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粗重繁密”、“幽细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不仅获得了描写音乐的艺术美感,而且从音乐中体味到人物情感,想象的力量让学生获得了生动具体的形象美感。
(二)、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音韵美
音韵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它是诗歌音韵上体现出来的抑扬顿挫的节奏。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怎样有感情地朗读外,还要让学生去体味诗中叠音词——“弦弦”、“声声”、“嘈嘈”、“切切”,双声叠韵词——“间关”、“幽咽”传达的美感,因为这些词或拟声,或状态,或摩情,不仅细微地刻画了琵琶女弹奏音乐的形象,而且充分地传达了她的感情。因而,颂读起来,总觉得有一股气在胸中回旋、变化。
(三)、引导学生鉴赏音乐描写的烘托美
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手法。诗文通过音乐效果的描写(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的感受)来烘托琵琶声的优美动听,深切感人。如:“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去“寻声暗问”;又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白描式的环境描写,逼真地描摩出了听者沉湎于音乐的痴迷情景,侧面表现了音乐的神奇魅力。这不正是烘托产生的艺术效果吗?
至于音乐中的情感美,上文谈到的几点都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
四、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
《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
秋江夜送客
暗线(诗人的感受)-------------------------明线(琵琶女的身世)
第一次弹奏 月夜弹琵琶
秋夜闻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移船相近邀相间 犹抱琵琶半遮面
(两线交织)
低眉信手续续弹
第二次弹奏 说尽心中无限事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凄凉话身世(悲惨飘零)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情感交织)
同病相怜感慨多
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第三次弹奏 却坐促弦弦转急
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
(线索、情感再次交织)
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结构的整齐美、变化美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讨论两条线索对揭示主题的作用,深挖结构的内涵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诗人只写明线或只写暗线,诗歌的主题将是怎样的,如果交换明线和暗线,变诗人的经历为明线,琵琶女的身世为暗线,诗中的人物形象将会有何变化,并与原结构进行比较谈谈哪一种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主题、人物将再一次在讨论中升华,冲击学生的情感闸门,产生出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因为原结构的两条线索揭示的是社会的变乱、政治的衰败在朝野的反映,如果只写明线或只写暗线,就没有诗人与琵琶女的情感共鸣,就不能产生出发人深省的思想主题。如果将明线与暗线交换来写,突出诗人的不幸,弱化琵琶女的遭遇,诗人唱响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言就不那么深刻感人,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就不会那么强烈地感染学生,诗中的人物形象也会弱化,产生不出强烈的美感,达不到启真、冶性的审美目的。
司马迁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数阕,美人和之 和:应和,跟着唱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C.田父绐曰 绐:欺骗,哄骗
D.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辟易:躲避,绕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B.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D.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下列全都体现了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一项是
①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②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③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④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
⑤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⑥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A.①② B.④⑤
C.③⑥ D.④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译文:
(2)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译文:
(3)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译文:
5.本文开头用“虞兮之歌”作为项羽之死这一幕的序曲有何作用?
答:奠定全文悲凉的基调,从而让悲怆的气氛笼罩全篇,把读者引进苍茫辽远、四顾寂寥的境界。
6.本文由 、 、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三部分组成,三个场次之间节奏多变,起伏张弛,抑扬徐疾。第一场重在抒情,节奏纡徐;第二场重在叙事,全用短节奏,气氛紧张,声情激越;第三场江畔陈辞,羽声慷慨。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辟易:惊退。
2、B
[解析]A句中两个“以故”,第一个为连词,“所以”;第二个为两个词,可译为“用原来的”“凭旧有的”。B句中两个“矣”均用于句中,在分句末,表示停顿。C句中两个“之”,第一个作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是结构助词,译为“的”。D句中,第一个“为”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诘;第二个“为”表示心理活动,相当于“心理表现”。
3 、C
[解析]②③⑥都体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
4、(1)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
(2) 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
(3)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
在全句通顺的前提下,(1)句重点关注“引”“东”“乃”三个词语的翻译,每处1分。 (2)句重点关注“怜”“王”每处1分,整体1分,共3分。(3)句重点关注“购”“若”“德”三个词语的翻译,每处1分。
5.答:奠定全文悲凉的基调,从而让悲怆的气氛笼罩全篇,把读者引进苍茫辽远、四顾寂寥的`境界。
6.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参考译文】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
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
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
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
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