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的著名诗篇,大都写于他四十岁以后。此前他的人生要务,还是养家糊口。
从容的生活,永远是快乐的前提。匆匆忙忙的日子,只有浅表性的、快餐式的开心。
一切皆平实,农事、人事、酒事、文事,浑然一体,乃是生活的常态。渊明自在“浑然”的状态中,并无揭示这一状态的主观意志。而意志一旦成形,可能就要走样。苏轼学他,喊出口号:“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苏轼够可爱了,不过他的'境界,源头却在渊明。所以朱光潜有句名言:“苏东坡之于陶渊明,有如小巫见大巫”。
诗人是什么人?是真性情的守护者。任何时代,若是诗意退场了,必定不是完美时代,差得远呢。渊明的时代政治黑暗,但民风是淳朴的,尤其在穷乡僻壤,权力染指非常有限,千百年的风俗,破坏它谈何容易。
杂心人在城里,素心人在乡下。
中国文化选择陶渊明,方为不
和谐社会能持久的,应该说,农耕时代的自然村落,和谐是最佳值,生活朝着这个方向,如同水往东流。
渊明写农村,柳永写市井,文气是贯通的。诗用俚语村语寻常语,渊明是无可争议的大宗师。当然他也有继承,比如《诗经·国风》及两汉乐府民歌。
群体有群体的力量,个体有个体的尊严。
陶渊明与荷尔德林,同在天空之下大地之上,充满劳绩,诗意栖居。所不同的,是渊明扎根中国的土地,留连于中国的乡村生活。也许他缺了哲学意味,缺了神性维度,却弥漫着自然的气息,世俗的温情。
他是和
什么是拿语言做排场呢?我们现在能看清楚了:这不过是权力的一种运行模式;或者说,是权力的伴生物。不是有个流行词叫话语权吗?赖有西学东渐,至今百余年了,我们凭着鲁迅讲的拿来主义,看事物的能力有所增强。我们看到——历代知识分子,必须对权力作出回应,哪怕他转过身去,悠悠然闲庭信步,或拔腿就跑逃之夭夭,都一样的。
渊明是中国最纯粹的诗人。而与之相应,他也是最纯粹的人。
现代政治,终于有个名言:政治就是不断妥协的过程。要学会容忍,包括容忍异端。法国作家萨特,以介入政治和社会生活著称,他写下名剧《肮脏的手》,揭示介入政治难免打脏手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介入欧盟宪法的起草工作……中国古代读书人将陶渊明符号化,邦无道就逃跑,酿成巨大的缺失:未能揭示权力的本质。
(一)《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①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②,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择去家万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春然有归欤③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娇厉④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⑤,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以巳岁十一月也。
(二)陶渊明传(节选)
萧统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遇弦歌⑥,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⑦,曰:“吾常德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⑧,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语
①求之靡途 ②心惮远役 ③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④送一力给其子 ⑤ 会郡遣督邮至县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①诸侯以惠爱为德 ② 家叔以余贫苦 ③不以家累自随
④ 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⑤送一力给其子
(3)翻译下列各句
①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②聊遇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③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4)关于陶渊明弃官归隐的原因,(一)文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二)文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当初为什么要做官?试综合两段文字,写出三点原因,并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无门路 ②害怕 ③代指隐士所居 ④力夫,长工 ⑤适逢
(2)①用 ② 因 ③把 ④代官职 ⑤他的
(3)①年幼女子满屋,瓮中没有存粮,维持生计必不可少的'衣食,没有办法可以取得。②姑且去做几天官,把它作为将来隐居所需的凭借,可以吗? ③曾经做官,都是为糊口饱腹而役使自己。
(4)(一)文:“质性自然”,不愿“口腹自役”:“程氏妹丧,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二)文:不愿束带见督邮,“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5)当初做官的原因:①求得“生生所资”,解决生活问题;②“公田之利,足以为酒”;③“以为三径(归隐)之资”。陶渊明做官,为的是解决“稻粱”问题及他日隐居多所需,既无可奈何,又表明人毕竟超脱不了现实,傲视旷达还需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行。陶氏也不能完全脱俗。
品中国文人陶渊明读后感
陶渊明的著名诗篇,大都写于他四十岁以后。此前他的人生要务,还是养家糊口。
从容的生活,永远是快乐的前提。匆匆忙忙的日子,只有浅表性的、快餐式的开心。
一切皆平实,农事、人事、酒事、文事,浑然一体,乃是生活的常态。渊明自在“浑然”的状态中,并无揭示这一状态的主观意志。而意志一旦成形,可能就要走样。苏轼学他,喊出口号:“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苏轼够可爱了,不过他的境界,源头却在渊明。所以朱光潜有句名言:“苏东坡之于陶渊明,有如小巫见大巫”。
诗人是什么人?是真性情的守护者。任何时代,若是诗意退场了,必定不是完美时代,差得远呢。渊明的时代政治黑暗,但民风是淳朴的,尤其在穷乡僻壤,权力染指非常有限,千百年的风俗,破坏它谈何容易。
杂心人在城里,素心人在乡下。
中国文化选择陶渊明,方为不羁的人格、行云流水般的自由精神树起一道丰碑。
和谐社会能持久的,应该说,农耕时代的自然村落,和谐是最佳值,生活朝着这个方向,如同水往东流。
渊明写农村,柳永写市井,文气是贯通的。诗用俚语村语寻常语,渊明是无可争议的大宗师。当然他也有继承,比如《诗经·国风》及两汉乐府民歌。
群体有群体的力量,个体有个体的尊严。
陶渊明与荷尔德林,同在天空之下大地之上,充满劳绩,诗意栖居。所不同的,是渊明扎根中国的土地,留连于中国的乡村生活。也许他缺了哲学意味,缺了神性维度,却弥漫着自然的气息,世俗的温情。
他是和蔼可亲的,就像我们的亲人。他说过:落地为兄弟……
什么是拿语言做排场呢?我们现在能看清楚了:这不过是权力的一种运行模式;或者说,是权力的伴生物。不是有个流行词叫话语权吗?赖有西学东渐,至今百余年了,我们凭着鲁迅讲的拿来主义,看事物的能力有所增强。我们看到——历代知识分子,必须对权力作出回应,哪怕他转过身去,悠悠然闲庭信步,或拔腿就跑逃之夭夭,都一样的。
渊明是中国最纯粹的诗人。而与之相应,他也是最纯粹的人。
现代政治,终于有个名言:政治就是不断妥协的过程。要学会容忍,包括容忍异端。法国作家萨特,以介入政治和社会生活著称,他写下名剧《肮脏的手》,揭示介入政治难免打脏手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介入欧盟宪法的起草工作……中国古代读书人将陶渊明符号化,邦无道就逃跑,酿成巨大的缺失:未能揭示权力的本质。
大家有一起探讨过
浅谈语文素养论文【1】
基础教育为什么要设置语文课程?我们一直认同并赞赏历次课标(教学大纲)的这一表述: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母语的读写听说能力。
这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宗旨所在,其实,它也是语文素养最为简洁明了的概括。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也自然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一宗旨是不会变也是不能变、不应变的。
但现在我们发现,它并不是我们对语文教学宗旨一一语文素养的终极认识,古人常说天不变,道亦尝不变,其实天在变,道也在变。
语文教学之道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这变并不是简单的否定、粗暴的排斥,而是合理的扬弃、必然的超越。
一、 语文素养必须适应社会生活交往、对话的需要。
学是为了用,不能为知识而知识,为能力而能力。
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为了适应现实生活交往、对话的需要。
以现实生活的需要来衡量,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就无抽象、凌空之嫌。
从这个意义上讲,听说读写中的读,就不仅仅是正确理解文本的语言文字的问题,更是正确理解文本为何如此而非如彼运用语言文字的问题;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意思的问题,更是意图的问题。
而且只有解决了后一问题,前面所说的正确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况且任何人读任何一个文本,实际上都有一个动机或目的,尽管有时不太自觉和明确(即使仅仅为了消遣,那也是一种动机、目的) ;同时,读者也就会对作者写
是否要读这一文本,阅读行为是否有必要或能够持续下去,就有一个作者文本的目的、意图和读者的目的、意图相匹配、磨合的问题。
因此,只说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就没有完全说到点子上。
我们并不是说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不重要、不必学,恰恰相反,正是为了它能落到现实生活的实处,正是为了它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不能从读写听说的实践活动中孤立出来。
读写听说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本质是交往、对话,因此,也不能把读写听说行为从现实具体情境的交往、对话中孤立出来。
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回到现实生活,而不至于浮在半空之中,甚至在九天之上。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 也就是说,人总是在社会关系中体现自己作为人的本质的。
众所周知,婴孩、儿童一旦落入狼群、猴群之中而且脱离了与人的交往,即使能够活着,也只能成为狼 孩、猴童,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和人交往、对话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本性,一种最原始、最本质、最强烈的先天倾向、冲动、欲望和行为模式。
我在《语感论》中曾经指出,这种本性也是荣格心理学所说的原型之一,它被组织、统一于荣格称为自我的核心原型系列之中,有如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我把它命名为水仙花原型。
(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要媒介,人们因有语言才得以参与社会交往,因此杜威认为参与性是语言的根本性质。
他说:语言是至少在两个人之间交往作用的一个方式,一个言者和一个听者;它要预先承认一个组织起来的群体,而这两个人是属于这个群体之内的,而且他们两人是从这个群体中获得他们的言语习惯的。
所以语言是一种关系。
(3)语言文字产生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要,形成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中,而且这种需要、这种关系就实现于语言文字本身。
离开这种需要、这种关系,我们就几乎无需运用语言文字,也无法理解语言文字。
《语感论》第八章曾用相当篇幅说明语言不仅仅是人的工具,它其实就是人本身这一道理,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是社会人;人是语言的动物,人是语言人;人在属人的关系中生成为人,人是在语言中生成为人的。
必须从人的交往需要、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去理解语言文字,正如巴赫金指出的:说者的话语里总带有诉诸听者的因素,总以听者的回应为旨归,任{可理解或多或少都蕴涵着回应。
4)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关系,仅仅着眼于说者一方,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话语,也不可能生成任何话语。
的确,语言是一种关系!话语不是主体的现象,而是一种主体间的现象。
在话语中不是只有一个说话者,而是有两个相互交往者一一对话者。
表达,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说者的某一意思,为什么要表达、向谁表达、这个谁又怎样影响着表达,实在是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中绝对重要而且必须正视的问题。
语文素养的本质是关于语言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素养,不过,杜威似乎有点偏激,在他看来,语言的要点并不是对于某些原先存在的事物的表达,更不是关于某些原先就有的思想的表达,它就是沟通。
(5)强调沟通固然正确,但不能否认语言的表达作用,因为无表达即无沟通。
然而,对语文教学来说,关于语言文字,表达讲得 实在是够多了,而对关系、沟通却几乎无人问津,这比起杜威似乎是另一种更大的片面性。
现在是到了纠正这种片面性的时候了!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语言行为,因而非常重视相互理解这一使用语言的目的。
为此,他提出了作为语言交往有效性基础的四条原则:1.表达的可理解'性;2.陈述的真实性;3.表达的真诚性;4.言说的正当性。
这四条原则都是建立在交往、对话的基础上的,都着眼于人之为人的主体间性,因为交往行为是两个以上主体之间产生的涉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是一个主体与其他主体发.生.关.系时通过语言进行的思想交往。
当然,这种所谓合理化的交往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来说是过于理想化了,但我们讨论的是基础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应当走向理想。
我们不能因为对现实生活中不合理交往的迁就而降低标准,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实际上,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太理想化了,而是太现实化、功利化了,甚至变为教考语文,沦为分数的奴仆。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理想之光的照耀。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将语文素养的内涵描述如下:
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二、语文素养与语感。
上面对语文素养内涵描述的修正,不仅仅是表述上的变化,而且是内涵上的变化。
说话(包括理解说话)不仅是语言本身的事情,还是人的事情,不仅是一个人与语言的事情,还是一个人和他人的事情。
说到底,说话是表达意图、实现意图的手段,理解是理解他人意图、回应他人意图的行为。
因此,正确理解就是通过话语准确把握说话者的说话意图,正确运用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图而有组织、有设计地说话。
意图是语文素养的关键词。
意图既可通过理性的思考、分析予以呈现,也可以在感性层面直觉把握,这就是意图感,它是语感的核心。
《语感论》中所说的意义感、意味感其实也就是意图感的具体表现。
对话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图把握的准确性、敏捷性。
在这一点上,意图的直觉把握常常比理性分析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语感论》曾明确地认定语感之语是言语,较之将其定位于语言,确是有了进步,但尚未真正到位。
今天看来,语感之语应为话语、对语。
《语感论》曾这样通俗地说明语感的功能:一听就清、一说就明、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准、写得美。
尽管《语感论》认为意向结构是语感的最深层次,但更多还是着眼于言语的意思,着眼于意思的表达。
现在我们把眼光从言语转向话语、对语,话语意图及意图的实现,就上升到了比意思及其表达更加重要的地位。
简单地讲,语感就是意图感,就是当下把握住话语意图的能力。
从话语表达层面看,这样的语感又可分为正误感、美丑感、体式感和情调感。
正误感就是表达意图的话语 在语言一—言语层面是否正确的问题。
美丑感是意图的善良性和表达的精巧性的结合,这主要是就表达而言的。
体式感就是体式的把握能力,因为任何话语都存在于一定的体式当中,我们对话语的理解常常借助于体式的理解,当我们要说话时会首先选择一定的体式,比如是亲切的还是严正的,是议论的还是说明的,等等;同样的语句在不同的体式中会有不同的意义。
情调感是话语最生动的特征,它直接蕴涵了意图。
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第一次向别人叙述儿子被狼吃的故事与后来见人就说相比较,虽然事实一样,语句一样,但情调应该不同,读者只有感受到此中的不同,才能感受到她的变化,从一个感情丰富细腻者变为一个麻木者。
由于对语感内涵的重新描述,语文教学在一些具体做法上要有较大的改变。
以往我们可能着重于文句本身的分析,比如对于文章我们指导学生认识怎么写,今后我们则要换个思路,着重于为什么这么写,而且这为什么主要指的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只有这样,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记叙文的人物、事件、地点等,才可以得到有说服力的分析。
为什么这里要用倒叙、为什么这里要用数据论证,等等,都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得到解释, 甚至一句话的顺序、一个词的选用都是如此。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
【摘要】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新形势下新课程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改,培养全面的人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分别从转变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阅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几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素养、兴趣培养、阅读、学习习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在此形势下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的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综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和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首要的要做到老师角色的转变,伴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
为此,要求教师本人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以往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学力和学习方式、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等等,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了,所以要求教师深刻学习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摒弃了,教师的角色也应该彻底的改变,从所谓的师道尊严转变成学生的好伙伴。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真情交融不仅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在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含的情感是靠老师去传递、去触发,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和学生在平等的位置上完成我们共同的任务。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和指导者,而绝不是课堂中的命令者。
教师只有真正转变了观念,给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了位,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和充满感情的话语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同样的三句话,“你必须怎么样”、“你要应该怎么样”、“你应该这样”。
学生听了对于每个同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不一样的感觉中学生的学习情趣是不同的,那么课堂效果也是不同的。
所以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快速实现角色转变,努力学习,提高技能,课堂上能胜任组织者、引导者。
在课外做学生的知心人、好朋友。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美的课堂,才能完成我的目标和任务。
二、激发、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课堂上巧用教学艺术,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并不是艰辛的劳动,而是一种快乐。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没有兴趣的学习只是一种徒劳,随之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那么兴趣还是要靠我们老师去培养,靠老师去激发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那么怎么去培养兴趣呢?首先,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单一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
语言上的沟通。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一种快乐下学到知识,已达到课堂教学目的,轻松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快做到角色的转变。
在教学中巧用教育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大胆的探索创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毫无感到拘谨的情况下轻松的学到自己应该学到的东西。
反之,何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次,感情和心灵上的沟通,对于学生,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有时却成为阻力。
在教学中,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是并存的。
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一种温情感化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爱和温暖,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参与我们的教学,才能成为课堂中真正的合作者。
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给予其鼓励,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爱,那种爱一旦被学生感受到,那么对于学生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对于学生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和求知的兴趣。
那么课堂效果以及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想而知。
三、培养阅读的兴趣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姬说:“阅读在孩子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童年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
”阅读能拓宽知识面,能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而广泛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时局限于课堂上的阅读,还要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
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涉及到本科内容的课外读物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课外进行阅读。
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一篇优秀的作品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和启迪,学生能徜徉在其情节和优美的语言中体会到愉悦的心情,慢慢能达到与作者的共鸣,慢慢地达到忘我的境地,仿佛如临其中。
一些优秀的小说,名著,诗歌、散文、戏剧、名言警句之外,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连环画,漫画也要涉及其中。
学生完成阅读后ㄊ实币导学生背诵优美片段,抄写优美词语,并试着去写。
在引导学生学会怎么选择积累内容后ň头攀秩醚生自主选择值得积累的内容。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积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读完之后要求同学们写写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当然每位同学对于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在教师指导的同时要给予其鼓励很赞许的目光,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要多阅读,广阅读,学生才能心中有物,才能逐步提高我们学生的写作素养。
四、良好习惯的养成培根说过:“习惯真正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其实,语文学习的习惯包括的内容很多,从大的方面看也就是最基本的听、说,读、写。
比如字要认真的写,文章要有表情的朗读,并认真品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文要好好的做。
就拿写作来说,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经常收集信息及趣闻的习惯,经常搜集名言、格言、谚语的习惯,阅读其他文章有写随笔的习惯,熟记优美词语的习惯,先写题纲后作文并有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等等。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习惯,比如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复习。
经常参加小组辩论或者演讲比赛,经常讲完一篇课文之后,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表达下课文情节,主动与别人交流,以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性活动,借助节假日去光荣院去探望老人或者外出踏青,回来描述下其中的过程,以及所见所闻写一篇小短文,或者描写下沿途的景色等等,这些良好习惯养成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总之,对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涉及到的有诸多因素,只有靠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在新课程的指引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长期发展,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