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见字如面优美的句子 正文

见字如面优美的句子

时间:2025-04-15 17:38:58

研墨伴灯花,墨落洇粉笺。情字怎样书写,怕都难以书写出;爱字如何书就,怕只怕,依然,难书就。

是否,云儿是雨儿的信笺,铺开雨儿读信,雨卷起就是回信;是否,浪花是鱼儿的书信,风起,鱼儿收到海的来信,风过,鱼儿在给大海写着回音?

都说春天来了,花儿有信,那是大自然寄给人们的书信。信里邀约人们呢,是不是,去赴一场宴会呢?可能是姹紫嫣红,可能是百花竟芳,邀着来赏花,邀着来踏春。那么,花儿也收到回信了吗?谁写给它们的呢?可能是你,可能是她,也很可能就是我了。只是这么的想上一想,就很美,很开心呢,哈哈。

很小的时候,在外婆家住。记得,外婆最快乐的事儿,就是能收到在外面工作的舅舅们的信了。好似,每次来信的前几天,外婆就有了预感似的,嘴里不断叨念着:“玉儿他舅舅呀,咋还不来信呀?会是什么事儿呀?急煞人啦。”

有时,在半夜里,忽然醒来,就看到外婆在灯底下做针线活儿,我就问:“姥姥,你咋还不睡?”

“唉,睡不着,总是一遍遍的梦见你舅舅,看见他大冷的天,穿的破破烂烂的,冻得浑身发抖。”

“不会的,舅舅是医生,工作好着呢。咋会穿的破,又咋会冻着呢。快睡吧,根本就是你胡思乱想的呢。”

“唉,玉儿,姥姥我可不这么想,自小你舅舅就没离开过家,没离开过我一天。哪里又能比得上个家呀,儿行千里母担忧呀。我加紧把这棉袄做好了,寄给他,东北那天气,可冷了呢,看冻着他。”

说来也真的奇怪,只要外婆叨念几次,没几天,舅舅准就会来信了。

每次有来信,村子里的大广播就会广播着说:谁谁家里有信来了,赶紧的家里派人,去村上的小商店里去取。

听到通知,外婆高兴的别提什么样子了,什么也不顾了。把手里活计一扔,牵上我,大步小步的一路赶着去取。路上还嗔怪着我,走得太快或是太慢,总是与她的步子不一致呢。我这时也总是乖得很,去讨好外婆,因为那样到了小商店,外婆一高兴,就会给我卖糖果吃呢。

穿过村子里的一条条小巷子,跨过小桥,河水哗啦啦的欢唱着,河柳两岸依依,河水中的鹅鸭戏水欢歌,在岸上洗衣服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见了,就问:“玉儿姥姥急火火的去干嘛?不是去拿信吧?听到广播了呢。”

“嗯嗯,就是,就是呀,呵呵,玉儿她舅来信了呢。我忙着去,你有时间家里坐,我给你泡茶喝,泡好茶喝呢。呵呵。”外婆欢喜的回答着,依然没有停下来,小碎步急走着。

外婆取了信,就会拿去找村子里教书的老师去读,还记得那老师姓张,有三四十多岁吧。白白净净的,带着很大的眼镜,眼睛很小,却很有神的样子。清瘦,灰衣服洗的发白了,也总是那一身。

每次见了我,就叫我玉儿,问读书了吗?多大了?外婆就说还没有呢,还小呢,明年就回家上学去了,户口不在村上,在这里不好上学。

他就轻轻咳嗽着:“都乡里乡亲的,什么户口不户口的,去跟校长说一下,他可是您老的本家外甥女婿呢。”

“嗯嗯,是呀,越是这样,越就是不好添麻烦了,怕让他难说话呢不是。”外婆说着,就从怀里郑重的掏出信来:“又来给先生添麻烦了,玉儿舅舅来信了,烦先生给读读,我听听,看看有什么事没有?”

此刻,窗下的迎春开过了,黄灿灿的一地金黄,几只麻雀落在上面跳来跳去。迎春树上,只有一树的绿叶,小巧精致,那枝枝叶叶在微风里摇曳着,似女孩子的细腰,窈窕,柔软。

一颗大大的梧桐树,在墙角。已经有了花苞,紫色的花苞,似一只只大喇叭,只是还没全张开。可是,幽幽的香气四溢,引来蜂儿蝶儿,嘤嘤的飞来飞去。

外婆不被任何外物打扰,一心一意的静静的听着先生读信。那神情很是专注,听到高兴处,情不自禁的会微微笑,听到揪心时,会立刻紧蹙眉头。那信儿,就似附上魔法的神物,另外婆忽喜忽悲,忽乐忽愁。

我只知道吃糖,玩耍,并不关心那信中的事。但,也会问几句:“舅舅说没说啥时候回来呀?他上次走的时候,说回来给我卖花衣裳卖蝴蝶结呢。”

听了我的话先生和外婆都大笑起来,齐齐的说:“不为别的,只是为玉儿的花衣裳蝴蝶结,你舅舅也该早早回来啦。哈哈。”

外婆听完了信,就把信从先生手里接过来,用手反复抚摸着,再细心而认真的折起来,放回信封里,揣进怀里,一再的按了几按。

外婆就很是小心翼翼的恳求先生去家里:“麻烦先生,那天有空闲,去家里帮我写封回信吧。哪一天?说好了,我在家烧水泡茶等着先生,看看中不?”先生一再点头,应许了。

先生很是守信,很快传话来,要来家里帮回信了。夜晚,村子里很静。灯下,外婆将一直不舍的用的紫砂茶壶拿出来,洗过,又洗过,案几也擦得光亮亮的`,把家里待客用的桌椅也挪出来。

笔墨早已准备妥当,崭新的信笺放在桌子上,似一朵白色花儿,纯净,素雅。外婆就端端的坐在桌子旁,静静的等在家里,好似要完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似的。

很快就等来先生来了,外婆让茶让座后,先生就开始写信。提笔,铺笺,伏案,先生静静的听着外婆说想写的内容。我就听外婆先是叫了声舅舅的小名,接着说: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我当时听了这句,心里好似被什么抓挠一下似的,软软的,柔柔的,似细雨如酥,似春水轻漾。说不出来的种种,妥帖,温暖。

等我越是长大一些,就越会深有感触;等我越是离开家乡,越是思念父母时,越会咀嚼那四个字:见字如面。竟然,会留齿含香,竟然,会心潮澎湃。

我想,无论那收信人何时读到,那见字如面四字时。无论白昼,黑夜,无论风天雨天,无论快乐忧愁,无论心情好坏……都会立时仿佛见到了写信的人,就生生的立在面前,亲切,亲近。忽然相见。那一刻天涯咫尺,咫尺天涯。

记得,每次写信,外婆都要先生一定要先写上:见字如面,这四个字的。那先生也不说什么,就按着外婆的去写。当写完了,读给外婆听时,我就只听到见字如面这四个字了,其他的一概听不进去了。痴痴的想着舅舅见到这四个字时的情景,竟然也暗自欢喜起来。

是呀,见字如面,母亲写信如此,那么情人之间呢,更是如此:见字如面,情已渐倦。回首过往,泪涌心间。爱的顶点恨的边缘。怎样抵御,这感情沦陷,心若满弦,爱似离箭断了退路,只能相见。

当铺展开信笺落墨,给心爱的人写一封信时,此刻此际,不再是难为情,许是,依然会娇羞羞,许是,情字写处,粉笺粘满甜蜜。

记得,那时刚刚来到陌生的城市,第一次打工。谁也不熟悉,谁也不认识。每天重复着简单的工作。

最美的事情,就是收到母亲寄来的包裹,而包裹里,总有一笺短短的书信,母亲也总是在开头:玉儿,见字如面……

读着,心里好似喝了蜜糖,甜甜的。顿时,妈妈,爸爸。家人,同伴。家乡,小桥流水,小院,庭花,都浑如眼前。心里好想家,好想妈妈爸爸伙伴儿们,好想好想家乡呢。

不会忘记,打工的外面,陌生的城市里,与他不期而遇。其实工作缘故,经常见到他,也没留意。只觉得他人很好,很热情,也很能干,人也很帅气。从来也没多想。

可是,有一天,竟然收到了他的信,那也只是一首情诗,是一首仓央嘉措《那一天》: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

最让我感动的依然是,信的开头,他写的那句:玉儿,见字如面。立刻,心儿被什么柔搓着,似琴弦抚弄,似春风围绕,似酒如情肠。汩汩的暖流,漾漾的蜜甜。真想不到,爱情的一箭射中,不是钻戒,不是玫瑰,竟然是一笺信笺,简简单单的那见字如面四个字。

其实,通讯工具,真的是太多太多,微信,短信,留言。他不去利用,却另辟蹊径,难道真的是冥冥之中,有什么天意安排吗?

无论怎样,我依然珍惜他的相遇,真的最是让人感动的,可能最是那一笺落墨的亲笔书信,千金万金也难抵那一句见字如面。

其实,最美的,还有那开笺读信时的心情,激动,兴奋,欢喜异常。

那些盼望相见,却又不能,那些知心话儿,总也难诉出;那些相思苦等,新来病,总也每个安排出。真真是:书来和泪怕开缄,又不归来空再三。这样病儿谁惯耽?越恁瘦岩岩,一半儿增添一半儿减。

等到拆开信来读时,却又如诗句那样: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两三行字真带草。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撏一半儿烧。

真真是,写的人儿也心急了,字迹潦草,但,无论怎么潦草,读的人儿都能读懂,因为彼此心儿相同,更是因了那样的一句:见字如面。

一封信,无论是写的人,还是读的人,都有同样的情感,深藏,表白,透纸被。一份爱,无论怎样书写,怎样书就,都会越来越是,浓浓的,烈烈的。似老酒,醇厚,甘冽。

见字如面,外婆,你好吗?我最后要写上这样一句,是想让天堂里的外婆,能够读到时,心里依然欢喜,依然幸福的微微笑,依然的如我儿时跟在外婆身后,蹦蹦跳跳,缠着她,要她买糖吃。

见字如面,爸爸妈妈好吗?很想很想您们了,家里好吗?勿要牵挂我,我在外面一切很好,放心啊。等忙过一阵子,我会常常回家,也会常常陪您们身边的。

见字如面,远方的亲友可好吗?真的很想念你们。在这里,希望你们读到我的文字,也如见到我一般的可近可亲,一样的欢喜,开心。

好了,最后,还是那句见字如面吧,也很希望能读到你们的文字,哪怕是,只字片语,都会撼动我的魂灵,都会令我兴奋不已的,也都会亲切,快乐。一样的如饮酒,甘畅淋漓,一样的如立眼前。幸福,甜蜜。

挚友芳鉴:

月余未见,突然接信,你是否惊喜?

我一切安好,斟酌词句只为聊表亲昵。

这是一个书信凋亡的年代,但我固执地相信纸张与笔尖接触的奇妙反应,就像高三时我们交换的那些诗句,五七押韵的古体,是秘密,也是情意。

人常说:“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我虽不算乏味,却也远远称不上有趣,千言万语都是伏笔,我还是遇上了你。

你在高二分班时到来,在高三与我相熟。

两个身在理科A班的文学少女经过一番谨慎小心又赤诚坦然的文学交流后,迅速建立起了倾盖如故的革命情谊,毕竟你很难找到一个从传统诗词到外文经典,从正史杂谈到网络小说,口味都跟你无比合拍的人。

你我的高三,就像你前些日子写给我的三行情书:

少结友

忆夏日同游

天涯路远情不休

高三是难熬的,每一天都是单调的倒带重放。仔细数数,还留在记忆中的事情其实不太多。

百天的宣誓,先看

高三是倏忽的,日子插着玫红色的翅膀飞过。埋首于无尽的理综与数学,我们文思满溢,无处安放。

于是,每日一句情诗,隔三差五联句,十天半月还搞个百字令。情诗极尽肉麻之能事,像“人间有万千相逢,我只想与你共沐春风”这种句子,你已经修炼到了张口即来的境界;联句则走得是形在意先的路子,我们不顾平仄,绞尽心力押得一手好韵;而百字令以其对称的美感,饱满的蕴涵成为了咱俩面对全班卖弄文采的终极利器。

日子从来没有那样平安过,但所有的故事都有后来。

后来,你去了北京,我来了长春。

我们前些天还在联句:

妾居朔寒君在南,昨夜星辰亦相安。

千里不敌思念远,未曾携手已心欢。

依旧是不顾平仄的强行押韵,依旧令人心生欢喜。

我的电路作业还没做完,信就先写到这里,我们还有很多后来可以携手并历。

对了,今天份的情诗送你:

平生相见即眉开,无人似你芳馤。

你的正经姑娘?

挚友亲启:

见信如晤。

突然接信,欣喜不已。

上午一二节是最乏味困倦的生物化学,点开文档的一刻,感动驱散了所有睡意。我想的是:

只有同样想你的人,才甘愿抽出时间花费心思,只为了说一句想你。

我还在怀想有你的时光,你的信件已抵达我的手掌。

是谓心有灵犀。

那时候就坐在前后桌,却固执的不肯相识,因为我们都是谨慎的物种,像猫,只有确认食物真的.安全之后,才会开始享用。而我们,则是在慢慢探索、渐渐看清对方后,才肯坐在一起,倾心相谈,衷肠互诉。

不怕耽误了相处的时长,只怕损害了相交时每分每秒的质量。

人总是爱追忆过去,一是留不下,二是回不去,是以每一个片段都值得呵护珍惜。

总是想起晚间自习时将我唤醒的指掌间的轻柔,总是想起课间凑在一起分享图片和文章的喜悦,总是想起,交换写满精心构思的词句的卡片的期待。

想起一起吃过的零食,想起一起踢过的毽子,想起一起走过的操场,想起校园里的星辰月光,想起那些夏夜里美好的展望,想起每次走向你时,总是忍不住构思第一句的对话。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能留住那么多记忆,可是那些回想的画面里,每一个片段都藏着让人落泪的美好。

或许文字可以让它们永久的留下。

是了,语言是最伟大的发明,可是最真挚最热切的情意,抵过千言万语。

从最简单的三行情书,到互赠的不求平仄的联句;从张扬文采的百字令,到突然而至的,情意绵绵的信。那时的我们,青春张扬,卖弄文字;如今的我们,相隔两地,寄情文字。所居的地方变了,所处的环境变了,认识的人变了,吃的东西变了,那么多的不一样,带来的却是一样的想念,一样的怀恋。

我们看同一本书,喜欢不同的人物,我们玩同一个游戏,相中不同的组合,可是我们还是我们,一如从前,不改今后。

君子和而不同。

我们配得上这样的评断。

有人觉得最好的朋友之间总是要“相见恨晚”,可是我觉得我与你相熟之前的所有时间,都是缘分所做的铺垫。

那是最忙碌的青春,更是最美好的年华,在那里,成长得刚好的我,抓住了成长的刚好的你。

一切都是刚刚好,不偏不倚,缘生缘起,回忆中每一分美妙都有你。

我在北京并无不好,希望长春的你也开开心心。

啊,还有今天的句子:

长夜梦深见君来,春风如你华彩。

言止于此,难尽情意。

你的聪明可爱小天使。

1、唯一能使人生完整的,是爱。

2、只有一件事可以让灵魂完整,那就是爱。

3、我们就这样说了声再见,在我们内心深处说再见之前。

4、另外,我甚至还怀疑,我的快乐记忆是不是真实的。因为,我越是想它,就越会想出一些尴尬场景和痛苦情况。

5、你对一个环境或一种情况非常熟悉,以至于凡是你感受到并接受了的、令你惊讶的东西,都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而是产生于内心。

6、当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合二为一。当我们沉浸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我们消失时,你在我心里,我在你心里。这之后,我是我,你是你。

7、可是,她目不斜视,眼光穿透尘世一切,扬长而去。那是一种睥睨万物、深受伤害、彻底绝望而无限疲惫的眼神,一种任何人、任何物都不再想看的眼神。

8、做一件事情的目的不是为了向世人现实她所能做的的事情,而是像世人掩饰她所不能做的事情。这是一种其起步意味着节节败退,而其胜利隐藏着失败的生活。

9、回忆被留在了身后,就像一列火车继续向前行驶而把一座城市留在其后一样。它依然存在,在什么地方潜伏着,我可以随时驶向它,得到它。但是,我不必非这样做不可。

10、我们的生活层层叠叠,下一层紧挨着上一层,以至于我们老是在新鲜的遭际中碰触到过去的旧痕,而过去既非完美无缺也不功成身退,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眼前的现实中。

11、我也记得,一个小小的挚爱的手势,不管这个手势是针对我的还是对别人的,都会让我激动的喉咙咬住。有时候,电影里面的一个情节就足以让我如此激动。我即麻木不仁又多愁善感,这甚至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

12、我并不是说思考问题和做出决定对于行为没有影响。但是行为所实施的,却并不简单地就是实现所想到的和决定的。行为有自己的来历,它是我的行为,它有自身的独特方式,就像我的思想乃我的思想,我的决定也只能是我的决定一样。

13、我不畏惧,我无所畏惧,受伤越深,我的爱也越炽热,危险只会增添这份爱,让它更清晰,更丰富,我会是你唯一的天使,你生命的结局会比开端更美丽,连对你敞开怀抱的天堂也会说:“只有一样东西能让一个灵魂如此完整,那就是爱情。”

14、我有一种感觉,她将说她与我像过去一样只能保持一种实际距离。我怕她说,那微不足道的、隐匿的问候和录音带太做作和太伤害人了,她必须因而承受近在咫尺之苦。我们怎么还能再次面对面地接触而对这期间我们之间发生的一切不感到恶心呢?

15、其实,恢复自信同成功与否没有关系。我所设定的每一个奋斗目标,我所渴望的每一次外界好评,使得我真正做到了的相比之下显得一文不值。而且,到底我是觉得自己一无可取,还是感觉足以自豪,只取决于我当时的心境如何,与其他一切简直没有关系。

16、我没被吓倒,我不怕任何事,承受的越多,我就越爱她,危险只会增加我的爱,它会让爱变得尖锐,变得趣味怏然,我会是你需要的唯一天使,你丢下生命时会比你拥有生命时更美,天堂会把你带走,看着你,对你说,只有一件事可以让灵魂完整,那就是爱。

17、是不是人人都如此?我年轻时总感到自己一会儿信心十足,一会儿又自信丧尽。我想像自己完全无能,毫无魅力,没有价值。同时我又觉得自己是天生我才,并且可以计日功成。在我充满自信时,我连最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但哪怕一次最微不足道的失误,也叫我确信自己仍旧一无是处。

18、与此同时,我又为她悲伤,为她那迟到和错过的生活而悲痛,为她整个生命的姗姗来迟、生不逢时而伤感。我想着,如果一个人错过了最佳时机,如果一个人太长时间拒事情于千里之外,如果她又太长时间被事情拒于千里之外,即便最终她开始亡羊补牢,并且乐在其中,那也可能为时太晚。

19、我很清楚,否认乃是一种似非而是的背叛。虽然,一个人到底是扯了谎话,还是仅仅出言谨慎、深思熟虑,为了避免落入尴尬,或免得成为笑柄,这从外表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有些人采取了不予承认的态度,就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了。但是,如果说谎的话,终究会把那层关系中的根基抽走,就像那些花里胡哨的背叛一样。

20、另外,我甚至还怀疑,我的快乐记忆是不是真实的。因为,我越是想它,就越想出一些尴尬场景和痛苦境况。再说,我虽然已经朝汉娜的记忆道声再见,但是,我却并没有将它克服。曾经汉娜难为水,我不再对人卑躬屈膝,我也不再自惭形秽;我不再自揽罪过,或者感到负罪;我也不再去爱人,以免一旦失去便又会悲痛万分。这一切我并没有故作什么明确的构思,只是在感觉上坚如磐石。

拓展阅读:

《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一系列节目正是填补上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有意义。你可能无法想象自己的父母会自行上网搜索《奇葩大会》,并且对其中选手的造型和言语毫无芥蒂。个性张扬的追求对于年轻人们而言是一种宣泄,然而对大多数的父母辈们而言,这其中的价值观是有冲击性的。但《朗读者》不同,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5] 这使人看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新希望。一个节目若内核浮泛,即使当下再红火也很快会被厌倦与遗弃。与别的流行综艺形式不同,文化综艺节目天然是有使命感的,它自出生就被寄予传承和改变的希望,也是区分此类节目优劣的重要指标。至少目前看来,《朗读者》做得还不错。《朗读者》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每位嘉宾在朗读之前分享的个人故事,同样很精彩,很吸引人。作为著名作家和茅盾文学奖得主,曾经叛逆的麦家,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麦家在《朗读者》节目中畅谈他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分歧、隔阂乃至冲突,与观众分享他对儿子的教育心得以及与儿子之间的相处之道,令人感慨。濮存昕,在节目中便自曝小时候曾患过小儿麻痹症,被同学起外号叫“濮瘸子”,以及谁也不愿意和他在一个组参加体育比赛的往事。《朗读者》中嘉宾分享的故事,并非简单的过往经历,而都有深刻的内涵或动人的情感在里面。无论是演员徐静蕾讲她奶奶疼她爱她的平凡故事,还是96岁高龄翻译家许渊冲讲他年轻时为追求女孩翻译过才女林徽因的诗《别丢掉》的“独家趣闻”,还是无国界医生志愿者蒋励讲她在阿富汗枪林弹雨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等等,均以真挚的情感征服了观众,也带给了观众无限的思考。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是传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而节目中朗读嘉宾分享各自的动人故事,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则让这股“清流”更加透彻、明亮。正是这一环节的呈现及作用,使得原本能打八十分的《朗读者》,可以打上九十分,甚至更高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