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蜡染的简短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蜡染的简短优美句子

时间:2024-11-24 15:42:14

(第一首)

黔之东南,古属南蛮;

汉郡武陵,隋有始安。

东控荆湘,西引八百里黔山贵水;

南抵百越,北望三千仞禅佛梵净。

物华天宝,造化神工成毓秀;

人杰地灵,苗疆侗域绍人文。

盘古遗踪,得天独厚。

一湾一画,一步一景。

四时犹春,翡翠山光披锦绣;

三江若带,流淇水色蕴馥馨。

瑶草翕赩,玉树黛青。

有奇峰极天峻,又峭壁镇地雄。

雷公山,峰隔半天透云关;

云台山,崖断万里一径幽。

金凤山,云绕佳林藏古殿;

月亮山,光浮草木见列星。

星梳激浪,云锦涵流。

清水江,涛澜浩荡入潇湘;

洞庭回望,屈子何处觅沉江。

沅水西顾,百年黔商奏欢歌。

都柳江,百舸争流赛榕乡;

珠江北向,明珠溢彩泛金光。

九山半水,半分田,

刀劈犁锄,一线天。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竟是五柳桃源,黄发垂髫,

怡然自得,尤胜徐市蓬莱。

天地玄黄,日月灵光。

黔东南,敛宇内神韵,

聚山川秀气,亿万斯年。

新石器,岩斧劈千年苦乐;

寒武纪,化石存亿载沧桑。

山之阿,望霄汉;

水之曲,观伊人。

有山鬼,采樵夫,

号子原是,蚩尤曲;

洛水神,浣衣女,

山歌隐闻,湘妃魂。

九州共祭,中华三宗。

太史公,笔载且兰古国;

王少伯,传万世佳名。

王君阳明,演学黄平,

顿开风气,黔省文物声名地;

林公则徐,旅经镇远,

挥毫诗篇,惊石破天飞云壁。

又金凤之巅,晓光晨钟,

乾隆石碑,隐隐见;

瑞莲池畔,凤山书院,

琅琅书声,处处闻。

羁旅彦士,雁过留声;

黔省才俊,此间尤盛。

布政使,周廷润诗存草庭名;

状元公,夏同龢位列三鼎中。

孙应鳌,博通诸域,

官及工部尚书,百世流芳;

何腾蛟,隆武半壁江山,

坚贞殉难,青史垂范。

开疆拓域,筚路蓝缕累先祖;

历史沉浮,千年铁骨传后人。

前有姜张二公,威震南疆;

后有王龙诸君,气荡九州。

黎平会议,星火一点天下明,

三穗将军,戎马常记百姓心。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重晶石富庶,冠中华,

五倍子盈盛,甲九州。

密技绝艺,深山飞出蔡伦纸;

精雕细琢,顽石磨就石砚台。

蜡染刺绣,吊脚楼上,

绣得满枝,花欲放;

真山真水真情,如诗如画如梦。“

“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

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

三里五里,是乡亲,

大节小节,迎归客。

此中风物,三才和合。

门前烟水一湾,窗外云山数点。

文化名城,徜徉山水之畔,

天上宫阙,何用他处去寻?

绝地风华,封滞历史尘中,

人间仙境,只须此间来观。

有青龙洞,儒道释俗一体融;

顺势抱山,飞阁流丹,

藤萝垂帘,称入黔第一洞天。

又圆圆冢,兰剑琵琶碑纹中;

龙鳌之境,秀比漓江,

层峦叠嶂,冲冠惟此叹消香。

尝美酒佳肴,看姊妹盛装;

携清风明月,赏苗岭侗乡。

“饭养身,歌养心”。

芦笙阵阵,木鼓声声。

日映层岩,画图色,

风摇杉树,管弦音。

柳底莺语,蝶向花前敲玉板;

榕间鹤舞,蝉从叶下鼓瑶琴。

侗族大歌,天籁之音誉四海;

苗岭飞歌,大音希声荡五湖。

风姿绰约,银佩和鸣相媚好;

灼灼其华,锦鸡起舞步步娇。

千般滋味,万种风情。

神哉,黔东南,

藏在深闺,盈步来;

奇哉,黔东南,

牵手一回,情相连。

秀哉,黔东南,

斑斓如画,漫卷开;

美哉,黔东南,

人类心灵,之家园。

(第二首)

像一张刚刚泼写,

还未来得及装裱,

弥漫出满纸氤氲的,

水墨画那样,

黔东南,

也是湿润润地,

肌理毕现。

也许是山的呵护,

也许是树的滋养,

这里的水,

遍地呈布。

老子云:

上善莫若水。

黔东南的水,

可以佐证。

在这里水是善变的,

以多种方式,

隐匿和呈现。

我望见,

雪在叮当作响的,

序曲声中,

泊在杉树上,

安慰它们一年的挣扎,

鼓励它们,

365天的执着。

我看见,

溪水在田坎和坡间穿梭,

为禾苗和草木,

解除寂寞,

提醒它们茁壮成长,

酝酿漫长的青春期,

向季节注册报到,

准时毕业。

我瞻仰,

作为母亲河的清水江,

不舍昼夜,

为故乡,

精心地梳妆打扮。

曾经几何,

那些川流不息的木排,

那些缩头缩脑的鸬鹚,

那些婀娜的洗衣女,

都定格成了剪影。

我发现,

仰阿莎湖,

是故乡最清澈的,

一泓眼睛。

如果我是一滴水,

我愿意,

汇入故乡“雨的节奏”。

(第三首)

在期待你,

大地是一张,

无垠的乐谱。

所有的树,

都是饱满的音符,

一颗一颗地排列着,

等待演奏。

我听见,

树们奏出来的旋律,

是各不相同的:

有的低沉,

有的高亢;

有的浅唱,

有的怒吼。

我注意到,

在黔东南这块土地上,

有一种,

桀骜不驯的树——杉树。

每一种树,

都拥有自己的'天性;

每一棵树,

在散发不同的气质。

有的热爱独处,

有的喜欢群居;

有的低调沉默,

有的招摇呐喊。

然而,树们的使命,

都是相同的,

那就是——站着,

与土地相依为命。

描写祖国的诗歌1

梦终南山

作者:纪弦

那不是秦岭的一部分么?

唉!正是。正是那最美的所在:

最令人流泪的。

而那是终南山的一块岩石。

我是坐于其上哼了几句秦腔,

和喝了点故乡的酒的。

我曾以手抚之良久,

并能及其亘古的凉意。

而那些横着的云都停着不动了,

他们想看看我这“异乡人”的模样。

啊啊,可拥抱的,多么淳厚。

山下那冒着袅袅炊烟的小小村落,

不就是我渴念着的故乡终南镇么?

而我是哪一天从哪儿回来的呢?

咦?梦婆婆呀,鸡怎么叫了的?

请让我留在这梦中不要哭醒才好……

描写祖国的诗歌2

1、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康朗英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亲亲祖国

猝然相遇

这荧屏上无数跳动着的脸谱

京剧的 川剧的 黄梅的……

都是我血脉的故乡

听金鸡那漂亮的一嗓子

惊醒祖先沉睡的粗陶

植根山水 爆芽民间

有多少宫商角徵羽

踩着千年的鼓点与节奏

走过关山 走过平原

走过那枚红菱肚兜抖开的

一角鲜嫩的江南

石头里的秦俑 汉马

烟波上的船歌 渔讯

谁抬起沉重的脚 扶不稳内心的节奏

漂洋过海

又被牵回万里外的村庄

走进母亲床头的陪嫁箧

走进父亲手中的紫砂壶

走进妹妹身上那块蜡染布

牧着一群长不大走不丢的牛羊

今生 燕子不会认错回家的方向

飞天舞袖

我是大漠里挑灯看剑的诗人的后裔

目光随三山五岳隆起的地脉上升

又在互联网上穿行

黄河边那个又花又鼓的女子是我的爱人

一月移动莲的步伐

我的心是一只洁净丰盈充满爱情的坛子

只愿在清水里受孕

亲亲祖国 从高原到海洋

今夜 我是吻向您额头的那弯新月

3、祖国

何兆轮

我爱你!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短句子

代替丰收一样大小的米粒

说出母亲的白发和皱纹

带有光泽的发音比鸟鸣清脆

但微笑还是春天的气息

我爱你!简单的短语与奔跑的速度

一样快捷,道路两旁的少年

凉背心涂抹朝霞的红

但不能忽视他们嘴角的小微风

从阳光中流露花蜜

正在酿造向左向右的幸福

向上的翅膀收紧又打开

我爱你!复杂的事物爱到简单

从杂乱无章的言辞

挑拣出苦丁香的苦味和香味

爱的.理由不分轻重

白云下的头羊和尾羊,一前一后

爱与爱距离相等

但不省略“咩咩”的叫声

从中间走散又聚拢

我爱你!就像热爱青草的渺小

都变成伟大的力量

爱身边的拥抱更温暖些

来抱紧这简单的句子

孩子,从最小的时候说起吧

说一辈子也不觉得枯燥

4、祖国

汗 漫

荷叶覆盖湖北

青稞摇动西藏

早春二月里徒步北上的少年

穿越大地,像一个动词,穿越无数名词形容词

穿越经史子集里的阴影、光

九百里添一件毛衣,三十里学一种方言

七里爱一个少女——

他在辽阔之中有福了,艳福

他的幸福也许凡俗

但鲜艳,让蜜蜂嫉妒

他一路住过的小旅馆就有了蜂箱般的热情蜜意

飞天们借助于反弹的琵琶这一飞行器,凌空而动

——甘肃。四川。孩子们呼喊:

“大风大风,石榴吹红!”

孕妇缓慢走过大街

仿佛凸肚瓷器,暗含渐渐芬芳的花束

自唐宋仕女漫长水袖里一涌而出的西皮流水

潺潺浇灌夜色深沉紧拉慢唱的京胡故都

隐居于小巷里的书生

以羊毫毛笔为桨,划动砚台

渡过微波荡漾浩瀚万里的水墨宣纸

……茫茫。茫茫的阴历、安宁和忧郁

深入英语法语腹地的人们

直到暮年,仍然回望不尽纸剪的窗花门神

白发之上摇动山西洪洞一棵伟大槐树的绿叶青枝

——树根,层层落叶上地图般的繁复脉络

微缩着每个汉人的掌纹、履历和前途

游子,浪子,梦里梦外总是端阳、龙舟和鼓舞——

“归还我童年时代的亲人和歌谣吧

西江月白,沁园春老……”

身体内部的祖国,疼痛,灼烫

——以皮肤作为最后的边疆?

而老年斑大约是边疆地区的积雨云团?

祖国——祖先的国度

因收藏一代代的白骨残剑而土厚天高春温秋肃

惟有自己的大地

才会包容所有生灵幽灵士子逆子的荣辱孤单

一个穷人腰酸腿疼地走过蛐蛐鸣叫的田野

夜色使他破麻袋里的土豆,与黄金暂时没有区别

他蓦然感觉擦身而过的鸟群、人

都像是多年不曾走访的旧亲戚

“家门前的灯笼和人怎么那样红、亮呵!”

他的泪眼辨认不清那是亡母、老婆还是女儿了

他拥有一切,当爱存在……

5、表达

傅天琳

她在自己的诗集中

竟然没有找到

想找到的两个字

祖国!您骂她吧

怎么骂怎么打都不为过

她的诗歌吃您的五谷,穿您的云雾

是您打开满天星斗,夜夜为她点灯

是您的群山、峡谷、沙丘、大海

和阳光一起奔涌而来

赐予她波浪一样起伏不平的词语

草尖上的风暴和雨露,会告诉她

应该怎样成为一个诗人

她比您早一些进入花甲

而怎么白发,都是您的女儿

她喊您的声音是带韵的,母亲

您的爱属于给予,属于照耀,笼罩着

存在于她一切文字的呼吸之中

她在山上住得太久

只会发出鸟一样的呢喃,甚至

把一生都藏进一棵渐渐大起来的树

以为幸福就是水果的味道

展开的树枝就是飞翔

您的一片树林就是她的故乡

您的一条河就是祖国在她全身流淌

她从一个苹果的脏腑里来

肺腑之言,就是由雨水、雪水、泪水

和汗水,配制而成的赞歌

她一刻不停地从花朵里

提取红色,就像从爱情里提取镭

深深深深的爱啊

她以为最好的表达

就是一心一意把树种好

饱满着,绿着,像血液一样葱绿着

关于描写特产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特产 工艺 陶瓷 器皿 茶艺 纺织 刺绣 织锦 彩绘

蜡染 剪纸 年画 窗花 煎饼 粽子 奶酪 酥油 酥饼

麻花 拉面 米粉

纸人张 狗不理 女儿红 十八街 杨柳青 叫化鸡 小笼包

担担面 刀削面 布老虎 紫砂陶 糖葫芦 麻辣烫

纸人张 狗不理 女儿红 十八街 杨柳青 叫化鸡 小笼包

担担面 刀削面 布老虎 紫砂陶 糖葫芦 麻辣烫

民族特色 流传千古 历史悠久 扬名中外 脍炙人口

叹为观止 地方特色 千古绝唱 闻名遐迩 朴素大方

传统工艺 民间工艺 心灵手巧 技艺娴熟 造形生动

匠心独运 别具一格 别出心裁 构思奇巧 风味独特

闻香下马 回味无穷 百吃不厌 宫廷贡品 风味小吃

羊肉泡馍 风味食品

那纸人,能伸手向你表示问候,还能跟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跟真人相比,只差不能说话了。

家乡的馄饨个儿小、皮儿薄、馅儿多,很讲究做汤,汤内佐料齐全,除猪油、酱油、味精、胡椒粉外,还要有葱花、蒜汁、榨菜丁等,五花八门,合在一块和,百味同尝。

小城这样的馄饨摊其实很多,往往是一副担子挑着走:一头架子上放一只炉子,上面再坐上一只隔成两格的锅,一边下馄饨,一边用虾皮做成汤汁(若讲究些,放些肉骨头更好);另一头做成柜子,上面包馄饨,下面放碗盏。使用时抽出墙板,把两端搁在担子上,就是一副很好的案板。所用的原料也极简单,擀得极薄极薄的馄饨皮,近乎透亮;剁得很碎很碎的肉馅,调成糊状。

丰都杂酒源于隋朝,至今约有1400年的历史。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于818年被贬任忠州刺史,第二年中秋节登鬼城名山痛饮杂酒并留下杰作,使丰都杂酒经忠州一直传遍整个长江中上游地区。因此,丰都杂酒也叫“香山杂酒”。

‘莫笑农家杂酒浑”。的确香山杂酒乃农家所酿,但它却含有四十多种氨基酸,且含酒精少,味浓醇,甘甜。杂酒久而弥驾,久贮不坏。香山杂酒就是以独特的色、香、味驰名中外,一直为丰都著名土产之一。

江宁县素有“金箔之乡”的美称。早在1700年前,江宁人民就开始制作金箔。明清时代,江宁金箔就贡奉宫廷,供帝王、嫔妃、王公、大臣们织龙袍、朝服、彩衣之用。如今,江宁金箔总厂是我国最大的金箔生产基地,年产量占全国金箔年总产量的70%以上,含金量高达99.96%,而且做工精细,所以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总行把江宁金箔厂列为生产金箔的定点单位。人民大会堂上悬挂的国徽和中央电视台的台标都是用江宁金箔装点而成的。

江宁金箔除了能装饰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用途:药用。金箔的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后能“镇心而安魄”,达到滋养的目的。据报载:日本己将金箔用于晚宴。

腊八节,人们要喝腊八粥。可是我故乡鲁南集市上卖的粥与腊八粥略有不同,腊八粥是用大米、红枣做成,而这里所说的粥乃是用磨碎的小米、大豆熬成的。二者比起来,腊八粥倒是逊色多了。

妈妈的苇叶粽子在家乡纵横十几里是有名的。那窄窄的、碧青的、鲜嫩的苇叶,几片叠在一起,然后拧成一个漏斗形,装进洗好的糯米,包住裹紧,再用细绳扎牢,放进锅里煮。妈妈的手巧极了,包得又快又好。那粽子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斧头脑,一类叫三角石。每类大小一致,形状一样。这中间的包、煮、剥、藏等都有一套学问。

这种糯米锞用萱叶汁制成,呈草绿色。萱叶用野生的,因为家种的萱叶汁有苦味,而野生萱叶却有一种异香,清甜可口。萱叶采来后捣碎出汁&上糯米粉搅匀,制成锞蒸熟。锞的体形小,每五个一组,用某种叶托着,买者要买就是五个。锞的黏性特强,吃时稍不注意,就弄得手上都是粘汁。因为色美味甜,加上一年中只此一天有卖,所以小孩子特别爱吃,感到有说不出的新鲜。

南宁有卷筒粉,柳州有螺蛳粉,云南有过桥米粉,虽然各有风味,但我总觉得桂林米粉最好吃。

桂林几乎条条街有米粉店,家家米粉店宾客盈门。桂林人天天吃米粉,中外游客也最爱品尝桂林米粉。为什么桂林米粉百吃不厌呢?

首先,米粉选用优质大米制作而成,细腻软滑,营养丰富。

其次,米粉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就以卤味米粉为例作个简单介绍。熬制卤水除必需猪肉或牛肉及骨头外,还需近十种香料,缺一不可。这些配料是:罗汉果、桂皮、丁香、八角、沙姜、甘草、豆豉等。用这些香料配上肉、骨熬成的卤水,具有香、鲜、甜的特点。卤牛肉或卤猪肉用料也很讲究。先选好上等牛肉(或猪肉),洗净,也放入各种香料,待卤熟后切成薄片备用。油炸黄豆是桂林米粉必不可少的佐料,选用优质黄豆,用盐水浸泡一天,滤干水后油炸。此外,还须准备葱丝、香蒜、辣椒和熟油等。以上配料备好后,便可配制米粉了。把一团米粉(有二两重一团的,也有一两重一团的)放入沸水中烫热捞出,把卤肉片平铺在米粉上,撒十几颗油炸豆,撒一小撮碧绿清香的葱花,放两瓣大蒜。爱吃辣椒的添一点鲜红辣椒,再添上一勺熟油,两勺卤水。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米粉就做成了。雪白的是米粉,棕红色的是卤味,金黄色的是油炸豆,还有青葱与红辣椒。看一眼食欲大开,闻一下垂诞三尺,尝一口美味爽口,吃了还想吃!

第二,桂林米粉品种繁多,南齒味粉、二鲜粉、牛腩粉等,最近还从外地引进了螺蛳粉、酸辣粉等。价钱便宜,经济实惠,任君挑选。回族人可吃牛腩粉,爱吃酸辣的就吃酸辣粉。风味各异,鲜美无比。夏天的晚上,吃上一碗放点醋的凉拌米粉,顿时心旷神怡,疲劳驱净。冬天,吃一碗热气腾腾的三鲜粉,全身冒汗,身上心里热乎乎的',精神倍添。

煎饼是我们苏北靠近山东那一片地方人们的主食。将小麦、玉米或山芋洗干净,调水磨成糊状,把糊浇在浇热的鏊子上用薄蔑片均匀摊开、烙熟,就成了一张薄脆松香的煎饼了。

煎饼,虽说是我们老百姓一日三餐的寻常饭食,可它的松脆香甜,易食耐放,又令多少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倾倒。如蒲松龄老先生就曾赞道圆如望月,大似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一语道出煎饼的薄如纸,色、香、味倶佳的特点。虽然有些夸张,但那刚出鏊的新煎饼,卷上腌得发紫的萝卜干或煮得黑亮的老咸菜,再咬一口红通通的尖辣椒,那情境、那味道、那享受,就是神仙生活也不过如此吧!

竹子是南方的特产。竹子大多呈圆筒形,中空,有明显的节,主干上的叶比普通叶小,而普通叶片有短柄,而且与叶鞘相连处成一关节。不常开花,这是竹子的一个重要特点。不过,如果你认为所有的竹子都和上面讲的一模一样,那就错了。

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等10多种。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粽子俗称“裹粽”,虽说别的地方也有,但远远不如家乡人包的花样多,味道美。正因为如此,在我的家乡,每逢春节,一包起粽子米,家家都喜气洋洋,有使不完的劲儿,妇女们更是大显身手。

家乡的粽子,不论外形还是内质,都与外地不同。它不像北方那种三角粽,而是圆筒式的,长约3?4寸,两端各有稍扁的角,正像俗话所说,“七粽八锞”,一般每升米(0.75公斤)只能包7只粽,所以饭量大的人,吃四五只就饱了。

家乡的粽子,多数都有馅儿,或用肉条,或用红枣、蜜枣,或用豆沙团,还有的用红豆相拌,红白相间,不仅味儿美,而且好看。不用馅儿的有两种,一是纯米的“白水粽”,这是在馅儿用完后,浸泡的孺米有余时才包几只的;一*是特意制作的“灰汁綜”,是用草木灰沉淀后的净水浸米,然后包成的粽子。这种粽子颜色呈微黄灰色,表面上看比不上“白水粽”,但味道远远胜过“白水粽”,有一股特别的香味儿,老远就能闻到,颇有诱惑力。另外,“灰汁粽”一般在端午节包,因为它可久放。虽天气暖热,放上十天半月也不会变质,家乡的农民可以用它作为上山下田的饭,实用价值大。

端午制作的酒酿,就是家乡人爱吃的传统甜食。这种酒酿全用上色糯米,发酵适中,酿成后米粒软松,粒粒珍珠一般,渗出的酿浆呈浓汁状,清香甜美,兼而有之,回味无穷;尤其适宜不能饮酒的老人、妇女和小孩儿。

将煮熟的豆子搁在温暖的地方捂上半个月,待豆子扯了黏丝,取出来放在缸里,抖上辣椒酱,加入适量的盐与调料,再搁几天,便制成了家乡人爱吃的盐豆子。

家乡的盐豆子有着特殊的风味,嚼在嘴里是辣中含香,香中透鲜,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又因为它还曾被乾隆老儿吃中了,一度成为贡品,于是盐豆子便成了家乡人的骄傲。

这用酥油雕塑而成的,涂着鲜艳色彩的酥油花,真使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中有青翠的树林,展翅飞翔的小鸟;也有活灵活现的人物,栩栩如生的楼台亭阁……看着这一切,我好像走进了一个奇异而美丽的梦境。

蜡染是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关于它的由来,在家乡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布依姑娘喜欢用各种树叶做染料,把白布染成蓝布。一天,她正在染布的时候,一只蜜蜂飞来停在布上,留下一粒蜂蜡。这块布染出来后留出了一个白点。心灵手巧的布依姑娘心领神会,用贵州山区的特产蜂蜡和植物染料蓝靛发明了蜡染,从此世代流传下来。

据专家考证,蜡染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古称“蜡缬”。唐代流行,从丝绸古道远传西方。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有详细记载。这之后,在中原经济发达地区,蜡染逐渐被机工印染所取代,只在贵州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保存下来。我的家乡安顺地区就有苗、布依、仡佬等多民族居住,又最先实现蜡染工厂化,于是,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蜡染生产基地。

蜡染的工艺看上去很奇特。先要把蜂蜡高温溶化成汁,然后,用特制的铜蜡刀蘸取蜡汁,在白布上快速做画,蜡汁凝固后,再把布浸入蓝靛中染色,数日后取出,接着放入沸水中以高温脱蜡,直到蜡块脱去,方可得到一方蓝底白点的蜡染布。近年来,随技术革新和新工艺的采用,彩色蜡染试制成功。蜡染形成了色彩化和新风格。也许,你会觉得蜡染工艺很简单,实则不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蜡染艺人要经过十多年的蜡染制作后,才学得合格的蜡染手艺。技艺娴熟的蜡染艺人不用任何工具,画出来的线条要经得起直尺的量测,画出来的圆要经得住圆规的测验。而且,创作一幅比较精美的蜡染品,一般要几个月至一年的辛勤劳动,所以,一方蜡染上不知浸透了多少蜡染艺人的汗水啊!

安顺蜡染的独特艺术魅力在于它的图案和“冰纹”。安顺蜡染的蜡画取材广泛,花草虫鱼、山水人物、图腾传说、几何图案等均可入画。蜡染艺术从中提炼出概括的形象,加以夸张和调和,体现出古夜郎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安顺蜡染格调高雅,线条明快,画风古朴苍劲,具有神秘的美感和很强的装饰性,既可作日常生活用品,又可作室内陈设的美术品,难怪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对蜡画曾赞不绝口呢!蜡染的灵魂在于“冰纹”。“冰纹”指的是染色的过程中不断翻动布料,蜡花破裂,染液随裂缝渗透到白布上,留下人工无法描绘的纹路,如同冰雪之肌一样,美丽绝伦。同样图案的蜡染品冰纹绝无重复,千变万化,各有千秋。这便是无数艺术家和国外友人对蜡染赞叹倾倒的原因吧!

安顺蜡染用途很广。既可制作四季服装,又可制作壁挂、大型壁画、窗帘、桌布、旅游用品等,共三大类(花布、日用小件产品、旅游纪念品),近千个小品种,360多种图案。如今古老的安顺蜡染己经走出了古夜郎,走出了贵州,走出了中国,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举世闻名的手工艺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为安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东方第一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