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反问句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例:"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例句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朵里……” “什么是生物?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 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学好
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是谁的本子?是张昊的本子。
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 怎么 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 加上语气词如:呢 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断句)的意思倒过来后,再加上反问词。 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我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这个企业的老总难道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落马的吗? 这个企业的老总因为经济问题落马了。 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飞机今天早上坠毁了。 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死神的`到来? 不能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死神的到来。 别人能做的事,难道我不能做到吗? 别人能做的事,我能做到。 我们怎能甘当落后呢? 我们不能甘当落后。 朝鲜人民怎么会忘记志愿军战士呢? 朝鲜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志愿军战士。 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大家怎能不高兴呢? 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大家很高兴。 难道你的爸爸不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吗? 你的爸爸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 同学们怎能不想出办法克服这个困难呢? 同学们不得不想出办法克服这个困难。 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革命精神,怎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凡卡怎能再呆在这个吃人的城市里呢? 凡卡不能再呆在这个吃人的城市里。 要想取得好成绩,怎能不刻苦学习呢? 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不行。 勾践卧薪尝胆,最后不是打败了吴王夫差吗? 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打败了吴王夫差。 这个企业的老总难道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落马的吗? 这个企业的老总因为经济问题落马了。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例题:
(1)肯定陈述句:别人能做的事,我能做到。 改为反问句:别人能做的事,难道我不能做到吗?
(2)否定陈述句:我们不能甘当落后。 改为反问句:我们怎能甘当落后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反问句有什么特点呢?
读下面的反问句看谁能找到它的特点吗?
1、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2、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3、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4、这怎么不是伟大的奇观呢?
5、这支笔怎么不是我的'呢?
也就是说,虽然他的句尾用的是问号,可是他的答案就隐含在这句话中,他是故意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这就是反问句的特点。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联系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出示书上的句子,让学生找规律。
例句如下
1、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越远。
2、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3、这部字典谁说你的呢?
规律如下:
1 、把反问句的问号变句号;
2 、把“吗”去掉;
3 、把反问句里的“不”去掉。
4 、反问句里没有不的添上。(有“不”去掉,没有“不”添上)
5、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练习如下:
1、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2、这怎么不是伟大的奇观呢?
这是伟大的奇观。
3、这本书怎么不是我的呢?
这本书是我的。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战士们没有离开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战士们没有离开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