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赞美草堂祠的优美句子 正文

赞美草堂祠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1-09 16:35:00

我经常想,我们应该感谢苏东坡。蓬莱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他呼吁朝廷减轻人民的负担。据蓬莱阁上苏公祠内的清代盐政碑记载:“北宋时,苏文忠公,莅任五日即上榷盐书,为民图休息,土人至今祀之。盖非以文章祀,实以治绩也。”元丰三年,50岁的苏东坡重新被起用为登州(进山东蓬莱)太守。到任刚5天,就接到调回京师的命令。但就是在这五天中,苏东坡向皇帝上书《乞罢登州榷盐状》。自此一直到清末,蓬莱人民的这项税赋都被免除。所以,才有了“五日登州,千载苏公寺”这样的千古佳话。

杭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苏东坡给杭州人留下了苏堤。元佑四年,苏东坡来到杭州任知府的时候,西湖已半为葑田,水多则溢,水少则干。苏东坡为此十分着急,立即向朝廷上奏了一份《乞开西湖状》,提出西湖不可荒废的五点理由。接着,又组织了大规模的开浚工程。从夏到秋,花了20万个工,才把葑草收拾干净。并用这些葑草和淤泥,筑成一道著名的苏堤。同时,他还在湖中设计了二座石塔,形成了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一朝美事谁能记得?百尺苍崖尚可磨。”当时的杭州人就是这样地称赞他。

海南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苏东坡开创了这座岛上的学习之风。绍圣四年,苏东坡被贬儋州。而在此之前,因文化落后,那么大的一个海南岛,历史上竟没有一个人能考中举人,更别说是进士。苏东坡来了以后,大力倡导学习文化知识之风,并收琼山人姜唐佐为学生。他还鼓励姜唐佐说:“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果然在苏东坡的精心培育下,三年之后,姜唐佐真的破了天荒,成了全海南第一个举人。此后,岛上学风日盛,仅明清两代,就出了83名进士,772名举人。

黄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苏东坡把黄州(湖北黄冈)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你知道苏轼为什么又叫苏东坡吗?原因是在他贬黄州时,因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申请到黄州城东山坡上一块数十亩的旧营地。他在那里除草开荒,躬耕种粮,以补家用。并于其上搭筑草堂,号“东坡居士”。黄州是苏东坡思想和创作的转折点,也是他写下不朽名篇《赤壁赋》的地方。

全中国的人都应该感谢苏东坡,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食粮。当我们“浓装淡抹总相宜”的时候,是他让我们领略了西湖雨后初晴,波光粼动,美丽宜人的风景;当我们“横看成林侧成峰”的时候,是他让我们懂得了<<人处于不同的位置和基于不同的考虑,看问题的角度和最后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的道理。我们能不感谢苏东坡吗?是他,让我们懂得:中国的方块文字,原来是那样的深奥无比,那样的美妙无穷。

感谢你,苏东坡先生!虽然你已远去近千年,但你会永远活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选自2006年7月《杂文报》,作者:汪金友,有删改)

11、仔细阅读下面材料,仿照文章第一、二、三段的形式,以“常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为主题给文章再补一段文字。(3分)

材料一: 苏东坡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苏东坡曾来过常州十几次,常州为东坡的终老之地。在常州到处留有他的足迹:有他停舟驻足的东坡古渡、舣舟亭,有他作画洗砚的洗砚池。有他最后一次来常并终老于此的栖息之所——滕花旧馆,这些至今仍在原址按原貌保存。

材料二:苏东坡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美食家,他还亲自下厨,创制名馔,最著名的.就是东坡肉。他的烹饪佳作《鳊鱼》、《食雉》就写在常州,常州传统系列名菜与苏东坡有关的菜肴就有四个系列。

如“眉山独秀”、“千里共婵娟”、“文笔大观”、“东坡肉”等共计三十二道。

常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

12、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4分)

被贬地点

平生功绩

产生影响

登州(山东蓬莱)

苏东坡任登州太守只有五天,就向皇帝上书《乞罢登州榷盐状》为蓬莱人民减免盐税

浙 江 杭 州

杭州人称赞他“一朝美事谁能记得?百尺苍崖尚可磨。”。

儋州(海 南)

大力倡导学习文化知识之风

黄州(湖北黄冈)

黄州(黄冈)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13、苏东坡于病逝前两个月,曾作诗《自题金山画像》评价了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请你结合上文及所给的材料,说说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否恰当。简述理由。(3分)

材料:苏东坡,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的一生,是在北宋的变法、反变法的政治斗争风浪中度过的,因“乌台诗案 ”被贬谪黄州,历经几起几落,直到贬至海南省。从他中举为官到去世的四十五年中,前后有十四、五年都过着贬谪流放、颠沛流离的生活。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划线句子,说说苏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在神宗支持下,开始变法,苏轼是变法的反对者,因此受到了改革派的排挤迫害,遭到流放。虽然他是变法的反对者,然而他在流放外任期间,对来自朝庭的新政措施,却都认真执行,他认为“因法以便(使便利)民”。正是他这种严正态度,使他所任辖区内的老百姓都得到新政实行带来的好处。

11、不设统一答案。参考:常州人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苏东坡对常州可谓情有独钟,他曾来常州十几次,最后终老于此。苏东坡留给常州人的东西实在太多,从“藤花旧馆”到“舣舟亭”,从“东坡古渡”到“洗砚池”,使我们领略了一代才子的独特气质;常州人至今仍然品尝着苏氏亲传的“清炖鳊鱼”“东坡肉”,颜色鲜嫩、香气扑鼻、味道爽口,形式美观,犹如一件件立体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3分。)

12、不设统一答案。参考:自此一直到清末,蓬莱人民的这项税赋都被免除;向朝廷上奏了一份《乞开西湖状》,组织了人员开浚西湖,建苏堤,形成“三潭印月”;开创了这座岛上的学习之风,岛上学风日盛,仅明清两代,就出了83名进士,772名举人;写下不朽名篇《赤壁赋》,自此以“东坡居士”自称。(4分,每点1分,可用文中句子,也可自己概括,意对即可。)

13、不设标准答案,参考:他的评价不恰当(1分);苏东坡的一生多经坎坷,常年都过着贬谪流放、颠沛流离的生活。说自己“身如不系之舟”是确切的(1分);但他虽遭贬流放,却始终勤于吏事,为百姓谋事,所以说自己是“心似已灰之木”不恰当(1分)。(观点1分;理由2分,每点1分。理由意思对即可。)

1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一:苏东坡是个能够辩证看待问题的人(1分)。他虽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流放(1分);但他对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措施都能认真执行(1分)。参考二:苏东坡是个豁达的人(1分)。他不因为自身境遇的变化而改变了自己为百姓做事的态度,虽遭流放,却仍能为民办事(2分)。(3分,对苏东坡的看法1分,具体阐述2分。)

华山

年代:【宋】 作者:【陈抟】

半夜天香入岩谷,西风吹落岭头莲。

空爱掌痕侵碧汉,无人曾叹巨灵仙。

华山

年代:【宋】 作者:【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华山馆为国家营功德诗

年代:【南北朝】 作者:【沈约】

沐芳祷灵岳,稽首恭上玄。

帝昔祈万寿,臣今请亿年。

丹方缄洞府,河清时一传。

锦书飞云字,玉简黄金编。

送华山隐之宗阳宫

年代:【元】 作者:【马祖常】 体裁:【五排】

江阁鱼龙近,山房雾雨多。

地清天不暑,池曲水无波。

笋箨迎书带,樱桃送锦窠。

呦呦呼伴鹿,唼唼换经鹅。

养素行编屦,乘闲坐织蓑。

几篇餐玉法,一帙醮星科。

香灺沉银叶,衣裾佩紫荷。

丹光留海月,绛景出松萝。

醉忆泉浮乳,幽怜石烂柯。

神君攀绿桂,天女踏青莎。

邀客登山顶,寻真入涧阿。

洞箫吹道曲,云纸写鱼歌。

予发今如此,君心可奈何?

高谈见明月,为我问娑罗。

华山高

年代:【元】 作者:【杨维桢】

思美人兮西华山,我欲往兮如天难。

上通帝座二气之呼吸,下冲龙门百折之昆仑源。

秦关桃林之寒贔屭于其左兮,右抱万顷白玉所产之蓝田。

金天太白实主宰,井鬼上应精灵躔。

巨灵一擘万古不可合,首阳下有根株连。

云台仙掌现真迹,朱衣赤须垂橐晞。

明星玉女不许以玉眼见兮,玉盆绿水洒不竭,一匹石马谁来牵?

嗟尔华山人,不归来兮徒留连。

人间尘土那可以久住?白云蹋尔夷眠。

天池注脑晞绿发,玉浆渴饥飡莲。

伐毛洗髓不足较,白日一嗔三千年。

觉来招酒姆,骑茅龙,访子先。

更呼山东李谪仙,搔首问青天。

巨灵接见娲皇前,惊呼一笑轩辕之子弥明癫。

望潼关

年代:【清】 作者:【峻德】

立马风陵望汉关,

云峰高出白云间。

西来一曲昆仑水,

划断中条太华山。

宋 寇准 《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

唐 韩愈 《古意》

太华峰头玉并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

北宋 曾巩《登华感赋》

高标特起青云近,壮士三周战气酣。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

古风其三十一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华山题王母祠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冷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华山歌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五古】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关门望华山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古】

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

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

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

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

过华阴

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五古】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

年代:【唐】 作者:【钱起】 体裁:【五律】

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

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年代:【唐】 作者:【韩愈】 体裁:【七绝】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寄华山僧

年代:【唐】 作者:【贾岛】 体裁:【五律】

遥知白石室,松柏隐朦胧。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

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年代:【唐】 作者:【张九龄】 体裁:【五排】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送田卓入华山

年代:【唐】 作者:【贾岛】 体裁:【五律】

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雨后过华岳庙

年代:【唐】 作者:【李山甫】 体裁:【七律】

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

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

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

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华山

年代:【唐】 作者:【李洞】 体裁:【七律】

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

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

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

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宿华山

年代:【唐】 作者:【许棠】 体裁:【五律】

异境良难测,非仙岂合游。星辰方满岳,风雨忽移舟。

喷月泉垂壁,栖松鹤在楼。因知修养处,不必在嵩丘。

华山

年代:【唐】 作者:【郑谷】 体裁:【五排】

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

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气中寒渭阔,影外白楼微。

云对莲花落,泉横露掌飞。乳悬危磴滑,樵彻上方稀。

淡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野花明涧路,春藓涩松围。

远洞时闻磬,群僧昼掩扉。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

松树

年代:【唐】 作者:【元稹】 体裁:【五古】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

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

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华山西冈游赠隐玄叟

年代:【唐】 作者:【顾况】 体裁:【五古】

群峰郁初霁,泼黛若鬟沐。失风鼓唅呀,摇撼千灌木。

木叶微堕黄,石泉净停绿。危磴萝薜牵,迥步入幽谷。

我心寄青霞,世事惭苍鹿。遂令巢许辈,于焉谢尘俗。

想是悠悠云,可契去留躅。

华山寻隐者

年代:【唐】 作者:【李频】 体裁:【五律】

自入华山居,关东相见疏。瓢中谁寄酒,叶上我留书。

巢鸟寒栖尽,潭泉暮冻余。长闻得药力,此说又何如。

华山南望春

年代:【唐】 作者:【朱景玄】 体裁:【五排】

灵岳多异状,巉巉出虚空。闲云恋岩壑,起灭苍翠中。

皓气澄野水,神光秘琼宫。鹤巢前林雪,瀑落满涧风。

春尽花未发,川回路难穷。何因著山屐,鹿迹寻羊公。

华山南庙

年代:【唐】 作者:【李益】 体裁:【五古】

阴山临古道,古庙闭山碧。落日春草中,搴芳荐瑶席。

明灵达精意,仿佛如不隔。岩雨神降时,回飙入松柏。

常闻坑儒后,此地返秦璧。自古害忠良,神其辅宗祏。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年代:【唐】 作者:【李益】

三考西岳下,官曹少休沐。

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

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

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平明矫轻策,扪石入空曲。

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阳桂凌烟紫,阴萝冒水绿。

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

前惊羽人会,白日天居肃。

问我将致辞,笑之自相目。

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

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

视之了不识,三返又三复。

归来问方士,举世莫解读。

何必若蜉蝣,然后为局促。

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再往不及期,劳歌叩山木。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年代:【唐】 作者:【李益】

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炼魂可永宁。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

华阳作贻祖三咏

年代:【唐】 作者:【储光羲】 体裁:【五古】

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日余久沦汩,重此闻霜风。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

凄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

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

华山

年代:【唐】 作者:【张乔】

青苍河一隅,气状杳难图。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

力疑擎上界,势独压中区。众水东西走,群山远近趋。

天回诸宿照,地耸百灵扶。石壁烟霞丽,龙潭雨雹粗。

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浅觉川原异,深应日月殊。

鹤归青霭合,仙去白云孤。瀑漏斜飞冻,松长倒挂枯。

每来寻洞穴,不拟返江湖。傥有芝田种,岩间老一夫。

夏日华山别韩博士愈

年代:【唐】 作者:【鲍溶】 体裁:【五古】

别地泰华阴,孤亭潼关口。夏日可畏时,望山易迟久。

暂因车马倦,一逐云先后。碧霞气争寒,黄鸟语相诱。

三峰多异态,迥举仙人手。天晴捧日轮,月夕弄星斗。

幽疑白帝近,明见黄河走。远心不期来,真境非吾有。

鸟鸣草木下,日息天地右。踯躅因风松,青冥谢仙叟。

不知无声泪,中感一颜厚。青霄上何阶,别剑空朗扣。

故乡此关外,身与名相守。迹比断根蓬,忧如长饮酒。

生离抱多恨,方寸安可受。咫尺岐路分,苍烟蔽回首。

纵笔

年代:【宋】 作者:【陆游】

素月徘徊牛斗间,天风吹鹤度函关。

一年似此佳时少,唤起陈抟醉华山。

梦华山

年代:【宋】 作者:【陆游】

路入河潼喜著鞭,华山忽到帽裙边。

洗头盆上云生壁,腰带鞓前月满川,

丹灶故基谁复识?白驴遗迹但相传。

梦魂妄想君无笑,尚拟今生得地仙。

《河中石兽》的练习题

一、双基测评

1. 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

曳铁钯( ) 为暴涨携之去( )

湮于沙上( ) 啮沙为坎穴( )

石必倒掷坎穴中( ) 溯流逆上( )

据理臆断( )

2.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1)一寺临河干 临:___________ 干:___________

(2)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_

(3)阅十余岁 阅:___________ 岁:___________

(4)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___________

3. 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知其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5.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2题。

楚有祠者,赐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 解释句中加线的词。

(1)引酒且饮之 引:___________ 且:___________

(2)蛇固无足 固:___________

(3)终亡其酒 终:___________ 亡:___________

9. 下面句中的之字指代的内容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数人饮之不足 B. 引酒且饮之

C. 子安能为之足 D. 一人饮之有余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由这个故事得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创新运用

13.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面的广告语有没有毛病?试作分析。

(1)今年我家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对同一个现象,产生不同的认识,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请你举一个例子,并简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评反思]

(学习本文后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园地]

(家长、学生、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棹小舟( ) 曳铁钯( ) 湮( ) 啮( ) 溯流( ) 臆断( )

3、 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 ,依据是 ;讲学家判断其在 ,理由是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是因为 。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 )

⑵棹数小舟,曳铁钯(棹: 曳: )

⑶湮于沙上(湮: )

⑷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 )

⑸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但: )

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

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⑵众服为确论( )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6、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7、翻译下列句子。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测评·反思·交流]

一、双基测评

1. pǐ zhào yè zhǎng yān niè zhì shuò yì

2. (1)靠近 岸 (2)倒塌

(3)经历 年 (4)推究,推理

3. (1)这样 判断动词

(2)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3)只 但是

4. D

5. (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6. 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7. 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二、能力迁移

8. (1)拿,端 将要 (2)本来 (3)最终 失去

9. C

10. (1)请在地上画蛇,先画成蛇的人饮酒。

(2)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11. 画蛇添足

12. 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的人。

三、创新运用

13. (1)前后互相矛盾,既说不收礼,又说收脑白金。

(2)特别是指某种情况,任何指所有情况,两者互相矛盾。

14. 略

四、1、《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清 2、略 3、河水的下游;顺流而下;埋没在河沙下;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河的上游;石性坚重,沙性松浮遂反溯流逆上矣。(意近即可) 4、⑴经历⑵船桨,这里意为划、摇;拖着⑶埋没⑷本义是咬,这里是冲击的意思⑸只 5、略 6、B 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