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先抑后扬的优美句子 正文

先抑后扬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4-12-29 10:47:05

《浣溪沙》阅读答案1

浣溪沙

北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简要分析这句比喻的“新奇”之处。

参考答案::

13. “飞花”和“梦”,“丝雨”和“愁”本不相类似,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分别有“轻”和“细”的相似点﹙2分﹚另外,一般的比喻是化抽象为具体,词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似丝雨,却说飞花似梦,丝雨似愁,化具体为抽象,颇有意境。﹙2分﹚。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的? (3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分)

参考答案::

10.(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1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的。(1分)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浣溪沙》阅读答案2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8.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D.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

参考答案:

7.B、8.D、

《浣溪沙》阅读答案3

浣溪沙

纳兰性德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这首词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上片的情感基调是低沉的,无论是夕阳还是小楼,既无情绪也控制不了忧愁,这是抑。忽然,一个骑马的美少女出现,少女潇洒风流。这里是白描,直接描绘少女的形象和神采。使原来低沉的气氛转眼间有了亮色,使人的眼睛为之一亮,这是扬。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运用,塑造了少女美丽风韵。

【译文】

黄昏时分,你登上狭狭的小楼。夕阳被你娇小的步子挤下了山,留下栏杆一排,珠帘一条,飞鸟一双。你就这样静静地伫立。左边的鞋印才黄昏,右边的鞋印已深夜。你的愁,很芳香。它让你又一次数错了,懒惰的分分秒秒。终于,你骑一匹小马出城。怀中的兰佩,温软,如满月的光辉。他看你时,你也想看他。但是,你却莞尔回头。

作品赏析

词宜抒情,或直发胸臆,或假以兴象。叙事者少见。而本篇则恰是以叙事的手法填出,颇得出奇之妙。词中刻画了一个小的场景,描绘了一个细节,但却活灵活现地勾画出闺中女子怀春又羞怯的形象。刻画而不伤其情韵,清新别致,很有韦庄词的意味。

意境描述

人说词宜抒情,或直发胸臆,或假以兴象,而叙事者少见。而容若的这一阙《浣溪沙》,则以少有的叙事的方式填得,却有出奇的好。他给了读者一帧慢镜头,慵懒如春水的时光里,潺潺流淌着一种琳琅之美。又好似就着这美一谱上曲,立马就会要将其含在唇边,满怀欣喜的,饱含情意的,依依呀呀练唱起来不可。

黄昏时分,残阳如酒。小楼之中,珠帘斜斜垂挂在软金钩上。落日的余晖宛若薄薄的锦缎,一匹一匹的散散堆落在阑干上。他凭栏而立,看着这清觞一样的昏昏日光,心念中不禁来了愁绪,这波光碎影的生年,竟是这般的了无兴致。

有注本认为这上片是写的词中女子,正是闺中怀春,上片的描写乃是为下片所做铺垫。而我更倾向于这是容若写自己如何倚阑生愁的说法。“有个盈盈骑马过”一句,应是写的马背上的女子对他(或是路人)回首相看的美好羞涩姿态,以至使小楼之上的他,心生温软感念而愁绪消散。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古诗十九首》中有写:“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最出跳的莫过于盈盈二字,简直可以独占世间女子的全部美好。

她给那一刻的时间,带来了夕阳之下的新绿小池塘。风帘动,有暗香盈袖。马背上的美丽女子,是那样的令光阴倾倒。

她略施薄妆,浅描眉黛,见人羞涩却回头。这一个“却”字,正是应了那句“节外生枝斜更好”的意想不到。惊喜,从来就是最能带给人冲击力的。又想起李易安那一首精致的《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花影瘦,露华浓,青梅一般的羞,可是你眸子里那一缕握不住的温柔。此时两首词并读,竟是如斯缘妙不可言。羞涩能让女性的美具有神秘的力量。羞颜未尝开的青涩,让人沉迷,让人欢喜。那是一种纯净的穿透力,让所有的感叹在顷刻之间心悦臣服。于是在后来的后来,一位叫徐志摩的诗人说: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那一个黄昏之后,他的生活将一如既往的回归成一汪静水。光阴会记得,这一首《浣溪沙》会记得,那一个香醇忧甜的美丽镜头里,有一个如青梅如水莲的她,羞涩的从他的小楼下,打马路过。

《浣溪沙》阅读答案4

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时元丰五年也。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注]苏:苏醒(一说指苏轼自己)。镊:拔去。

12、下列关于本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内容上看,本词写于酒醒之后。

B、从词牌体式来看,本词属于小令。

C、从押韵看,押平声韵,中途换韵。

D、从时间顺序看,本词采用了倒叙。

13、下列对本词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记”二字以幽默风趣的笔法表现了词人醉意朦胧的状态。

B、“雪晴”一句转入虚写,表现了词人由雪景引发的美好愿望。

C、“翠袖”一句运用比拟,写出了酒席上女子婀娜柔美的姿态。

D、这首词上片明快,下片深婉,相反相成,艺术表达富于变化。

14、联系整首词,赏析画线句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4分)

阅读答案:

12、(2分)C

13、(2分)C

14、(4分)画线句通过酒宴中呵手拔去白须的细节(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既衰老忧愁,又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与酒席上明艳美丽的年轻女子形象形成对比,表现了词人“但愿人饱我愁无”的忧民情怀和对人生老迈的感慨。

《浣溪沙》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高三语文-魔方格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 溪 沙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2分)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3分)

小题2:(1)比喻。“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2)对偶。“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情景交融。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每点2分,术语1分,分析1分。另外答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以得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软草平莎”在雨后有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纱,经雨之后,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在这清新宜人的环境中,自然有着舒适轻松的感受。触景生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结合词句具体分析。“光似泼”极言光照足,“气如熏”表明香气浓郁,视觉、嗅觉相结合,桑麻在春日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绿光,暖风夹着蒿艾的熏香扑鼻而来,生机蓬勃、风光宜人,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1分)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古诗文阅读原则: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诗歌鉴赏六读:

一、读诗题。

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如《春夜洛城闻笛》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引发情感的事件。《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扣“吹笙”;“不知墙外是谁家”,扣“邻家”;“疑是碧桃千树花”,仍是扣题,即笙声产生的幻觉(注意“疑”字),并非描写“庭院美景”。

二、读“明示”。

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诗词中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如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起句“独上”,表现了诗人孤单的身影,孤独的情感,第三句“同来”与之呼应。“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怅惘的情思。这种情思产生的原因就在三、四句。再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伤心”、“愁”触景伤怀,孤独生愁;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空”表现苦等无果;“归程”明确表达思归之情。高考所选诗歌,大都是绝句律诗。绝句一般是“卒章显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何人不起故园情”等。律诗一般是一二联写景叙事,三四联议论抒情,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

三、读形象。

诗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杨柳、春草、残荷、禾黍、菊、梅、竹、杜鹃(子规)、沙鸥等等。但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如“杨柳”一般用来抒写离情别绪,但在“杨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则不谐音“留”,与离情别绪无联系。意象应联系起来看,多个意象组合起来,形成意境。如有的学生看到“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就将“无人见”、“傍母眠”片面地理解为杜甫的孤独寂寞。联系其它意象如“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等看,诗人描写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机和意趣,表现的是喜爱之情,并无孤独寂寞之感。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写客体的形象,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更多的是抒情主公(诗人)的形象,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诗人)玉洁冰清的情怀。

四、读注释。

注释有交待写作背景的,有解释疑难字词的,有揭示典故含义的。它们对理解诗词具有一定的作用。

如:高考天津卷《听蜀僧浚弹琴》,提供了三条注释。“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这三条注释分别写到了名琴,听者的感受以及琴声与钟声的交融。据此可推测理解本诗的基本内容。

五、读“有无”。

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古诗词言简意赅,是浓缩的作品,有很多空间需要读者去合理填补。

如:“西出阳关无故人”,

无中见有:再见不到故人,只见到黄沙、西风、夕阳残照,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

有中见无:只见流向天际的长江水,而极目远眺也望不到友人的船帆,友人随舟远逝,思念逐水而来。“山围故国周遭在”,“周遭在”,而城已空,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类似的还有“国破山河在”,“空有姑苏台上月”等句。

六、读类型。

读诗时,根据题材了解所属类型,有助于对诗的理解。

如:写景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游子思归诗、思妇怀人诗等等。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

与“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浣溪沙》阅读答案6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17.(1)词中能反映时序变化的两句是 (2分)

(2)赏析“楼上晴天碧四垂”一句中“垂”字的妙处。(3分)

(3)请结合“芳草”和“杜鹃”两个意象赏析本词所表达的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7.(1)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2分)

(2)“垂”,准确地描绘出词人从楼上看四周,只见晴朗高旷的碧天,与四周的旷野浑然一体,难以区分的情景。(2分)着一“垂”字,一个广阔的立体空间尽收眼底(构成人们自上而下的立体空间感),境界开阔。(1分)

(3)以无边无际的“芳草”,写家乡的遥远;(2分)以“杜鹃”的悲啼,写思乡的悲切(2分)。全词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欲归不能的羁旅思乡之情,词中渗透着漂泊的疲倦感。(1分)

《浣溪沙》阅读答案7

摊破浣溪沙

李 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8.“春恨锁重楼”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句作答)“恨”传达出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

9.“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两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8. 【参考答案】“恨”的真正原因是“青鸟不传云外信”。(如答其它,酌情给分) (2分)

青鸟为传说中的信使,丁香在诗词中多喻指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可知“恨”传达出了抒情主人公因得不到恋人的音信而生发的难解的相思之愁。(3分)

9. 以景结情,寓情于景。(2分)词作以景语作结,更添愁情。春水绿波流向天际,暮色中尤见凄迷。(2分)它既是词人“回首”所见之景,同时也寄寓着人物心中流淌不尽的愁思,物化形象,愁入不尽之水,何其伤也。(2分)

《浣溪沙》阅读答案8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写出下列词句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请问什么是情?什么是理?

4.“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哪一句相呼应?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一曲新词,一杯酒,想起去年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

(2)花凋落了,我很无奈,似曾相识的大雁飞回来了。

(意思对即可)

2.感叹年华将逝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3.情:叹惜“花落去”,借“燕归来”抒写美好的事物。理:人事兴哀,无往不复。(意思对即可)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阅读答案9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2. 这首词中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语是 ,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 。(3分)

23. 研读全词,品析“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答案:

22. 词语是 徘徊 ,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3分)

23. 研读全词,品析“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浣溪沙》阅读答案10

浣溪沙 晏几道(北宋)

唱得红梅①字字香,柳枝桃叶②尽深藏。遏云③声里送离觞。

才听便拚④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

【注】①“梅”,指歌曲《落梅花》、《梅花引》之类,多述离情。②“柳枝”,指乐府《杨柳枝》曲,亦指歌女名;“桃叶”,

晋朝王献之爱妾之名,临江相别时王献之作《桃叶歌》。③《列子·汤问》载,秦青唱歌送薛谭,“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④“拚”(pàn),甘愿、不顾惜。

8.词的上阕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修辞手法,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 分)

9.一般的送别诗词,常借离别之景,抒离别之情。而同为送别词,此词的写法却很新巧,请就这一点,分别结合上下片的内容作简要赏析。(6 分)

参考答案:

8.修辞手法有:通感、对比、夸张、双关。

①通感 “红”添色彩,让读者由乐曲之名联想到红梅热烈绽放、鲜丽诗意的画面;“香”添味道,以红梅之香写其乐声,生动别致地表现出其歌声甜美动人。听觉与视觉、嗅觉交织起来,使描绘的乐曲更富艺术魅力。②对比 其他歌女所唱的《桃叶歌》《杨柳枝》与这位姑娘所唱的《梅花》进行对比,更显出这位歌女歌声不同凡响,情感真挚美丽,与后面的“遏声云里”相呼应,衔接紧密自然。

③夸张 描绘歌曲阻遏行云,更加突显出这位歌女歌声高亢动人,离别之情热烈深沉。

④双关 “柳枝”、“桃叶”既可指曲名,亦可指人名,语意双关,表达离情、歌声更加含蓄有味,同时,也巧妙地进行了对比,使表意变得丰富起来。

9.①上片,着力描写歌女唱曲的优美动人,从侧面托出悲离伤别的感伤,虚实相生,别有韵味。(3 分)②下片,用独特的细节来表现离情别绪。如歌女欲歌之时,作者没有描述伤感之语,而是描绘修长眉黛,间接显现出歌女离别时的脉脉深情;结尾句行人听歌以玉钗按拍击节,曲终钗断,“分钗”暗示“分离”,表达出离人凄绝之情,其味更是有余不尽了。(3分)

《浣溪沙》阅读答案11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

(1)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2)''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 涵 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1、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伤别怀旧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本文的体裁属于词,浣溪沙是词牌名。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 以 说 似 曾 相 识 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4、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和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5、''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对美好景物与往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与感伤,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答: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7、''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一个''独''字表达出诗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感?

落寞、孤独

8、这首诗是怀人之作,从哪两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答: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阅读答案12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浣溪沙》是苏轼46岁被贬湖北黄州游清泉寺所作。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这首词是词人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期间所作。

黄鸡:即黄鸡催晓,语自白居易《醉酒》诗。

(1)词中所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3分)

(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3分)春天。从兰芽短(兰草发芽)、子规啼看出来。(1点1分。)

(2)(4分)下片写门前流水尚能西流、不要白头面对黄鸡催晓,表达了词人虽处逆境而老当益壮(不服年老)、自强不息(旷达进取)的精神。(1点1分)】

阅读练习二

(1)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2)词的上阕,通过写雨中的兰芽、沙路和子规营造了怎样的境界?(3分)

(3)苏轼诗词中常有哲理性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也富含哲理。请说出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4分)

4.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请简要叙述。(3分)

5.白居易《醉歌》中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苏词和白诗都写道唱黄鸡,两者表达的感情一致吗?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2)作者描写了兰芽溪水、沙路无泥和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塑造了一个清新、洁净、幽雅的境界。(3分)

(3)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4分)

4.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幽美、洁净的山林雨景图。(2分)描写了兰牙、溪水、松树、沙路、子规等意象。(1分)

5.不一致。(1分)白居易《醉歌》诗中唱黄鸡是嗟老叹衰之词,感叹人生苦短,表现了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2分)苏轼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他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贬谪期间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分)(意思答对即可酌情给分)

阅读练习三:

1、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木糙住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2、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3.发挥想象,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所展现的画面。(2分)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C

2、指黄鸡报晓。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3.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

4.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浣溪沙》阅读答案13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2.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2分)(2)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3分)

2.(1)比喻。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2)对偶。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情景交融。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每点2分,术语1分,分析1分。另外答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以得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最好能根据自己平时对作者的了解,再结合诗句大意进行分析。要注意作者在诗句中所选用的意象,比如软草、平莎、新、轻沙、走马、无尘、日暖、气如薰等词语,揣测诗人心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主要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词的下阕进行赏析。比如,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等等,然后再分析它们的作用。此外,还应从情和景的结合角度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20里远的石 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生之心,从这一求一谢中表露无遗。苏轼于谢雨道上作《浣溪沙》组词,共五首,描写了途中见闻和村野风光,具有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北宋农村词中的佳作,与他的其他题材和风格的词作皆是异样出色。此词是《浣溪沙》组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

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结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作者身为使君,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细味其词,盖有三意:其一,苏轼早年即倾慕庄子,志于逍遥逸世,见此景此境,益坚其志;其二,苏轼虽久慕此境,不意长期错入仕途,此时重睹此景,不禁有怅然若失之感,对其久困官场,也不免有后悔之意;其三,苏轼虽感悔意,但念及人生志趣尤在及时把握,则迷途知返,犹尝未晚,是又信心再起,归宿重定。一句之中,写尽种种人生滋味,用笔简约而意趣丰盈,可见苏轼心理世界之丰富复杂。然其对田园生活的讴歌和对归耕桑麻的向往,是昭昭乎情见于辞的。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

上片首二句写作者于道中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自然逗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作者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而想到自己元是此中人。这样写,不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特别软草平莎过雨新二句、日暖桑麻光似泼二句更是出神入化,有含蓄隽永之妙。

《浣溪沙》阅读答案14

浣溪纱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6.(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4分)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6.(1)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2分,意思对即可)

(2)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1分)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1分)

《浣溪沙》阅读答案15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5、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2分)

16、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2分)

15、“出”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

16、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

(1)上片描绘的是色调和谐、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图,“逐”“拍”二字的运用,使形象呼之欲出。请简要赏析“逐”“拍”的表达效果。(4分)

(2)词的下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

10.(1)“逐”字生动地写出了游人如织、喧嚣热闹的场面,表现了堤上游人对水上画船的喜爱之情。(2分)“拍”字写出了春水不断拍打着堤岸的情形,表现了春水活泼泼的生命力。(2分)

(2)词人满头白发上插着鲜花,也不怕别人笑话;随着急促的乐声频频举杯畅饮,表现出词人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形象特征。(4分。答出特征2分,结合词句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6.你认为词中空格处,填上“出”好,还是填“荡”好?请说说理由。(3分)

7.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6.(共3分)用“出”好(1分),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用“荡”则无此效果(2分)。(如果选“荡”且言之成理,可得2分。)

7.(共3分)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同时也蕴含词人仕途坎坷的无限感慨。(答到一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3分)

堤上踏青赏春的游人如织,踊跃追逐着湖里的画船,

春水荡漾,四周水天相接,波涛击打着堤岸。

湖畔绿杨掩映的小楼之外,传出秋千少女的欢愉之声。

莫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头插鲜花,

我随着委婉动听的《六幺》琵琶曲调,频频交杯换盏。

人生万事,何似对酒当歌?

一、 伤别离情类。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这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诗,理解全诗主旨的关键在“飘零似客心”一句,其中的“客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诗人“惊” 的原因有哪些?全诗借“落叶”的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客心”指游子的心意。诗人“惊”的原因有:由落叶想到季节变化,时光流逝;由落叶飘零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由落叶“惜故林”激起强烈的思乡之情。全诗借“落叶”的形象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

2、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角思归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破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从题目看,这首诗抒写了思归之情,然而全诗没有出现一个“思归”的字眼。诗人是怎样曲折、生动地表现思归之情的呢?请作简要分析。

诗人先写梦见故园情景,用梦境寄寓思归之情。接着写早晨哀怨的角声更引发了思归之情,于是愁肠欲断,而又无人知晓。最后写起床独自徘徊,唯有残月相照,用寂寞冷清的环境气氛来烘托思归之情。

3、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山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1) 细味文意,这首诗的首联“偏惊物候新”的“惊”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要“惊”?

“惊”字表明作者身在异乡,四处奔波因而对景物变化十分敏感。“惊”有“新的一年又到了,何时才能回家乡”的感慨。

(2) 体味中间两联几个动词“山”、“渡”、“催”、“转”在诗中描写的作用?

形象地展示了早春气候逐渐变化的特点。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昌阻风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 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情景交融或正话反说,以乐写哀,欲抑先扬。②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思和愁绪。

(2) 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

并不相悖,而使诗更显构思精巧,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或从侧面表达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

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 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

“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 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6、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送人归东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的理解和评价。

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博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请从思想内容上评价这两首诗。(不低于50字,不超过150字)

抓住“离别愁绪”情感和抒情方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来分析即可。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①魏万:肃宗上元进士。是李颀的后辈。和李白很有交情。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该诗是苏轼在中秋与其弟弟苏辙相聚时所作。

(1) 请分析前两句中“溢”和“转”这两个动词在诗句中的作用。

溢”写尽月光如水满则溢的动态美,冰清玉洁的光亮美;“转”再现了明月的运行轨迹和浑圆的形态美。

(2) 全诗前两句写景采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层层铺垫、动静相衬、反问、触景生情。表达了对月圆人圆的珍惜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求和忧虑。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蜀中九日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很妙。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不得北归,偏要南来,形成对比;无理之问烘托真情)

1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 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 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1)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13、阅读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即事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释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智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1) 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个字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

拟人。“议”。

(2) 诗的首联统领全诗,颔联和颈联是分别扣住其中的哪个字进行描述的?诗的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阴”、“晴”。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3) 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精神愉快,神清气爽。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水急流虽然是写景,但与送别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上句中的“ ”,也开启了下句中的“ ”。

解行舟;人已远。

⑵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表现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

前者用“红叶青山”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用“满天风雨”是寓情于景,用悲凉之景来表达作者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二、咏史类

15、阅读下面二首怀古咏史诗,完成以下题目。

赤 壁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 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解析:杜诗中的三四两句总结了历史的教训。字面上是讲二乔,实际上是说这一战争关系到东吴的安危,幸而成功,否则家国难保。而胡诗则是称颂周瑜巧用火攻大破敌人的智慧。

(2) 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杜牧诗开头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胡曾诗却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解析:注意辨别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读出言外之意来。同时,还要注意诗人吟咏的角度和侧重点,写了些什么,没写什么。切忌由于自己熟悉这段历史,就忽略诗人是从哪方面,持何种态度来吟咏。

16、阅读下面二首怀古咏史诗,完成以下题目。

过华清宫绝句

[甲]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乙]新丰绿树起黄埃②, 数骑渔阳探使回③。

霓裳一曲千峰上④, 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①华清宫:建在骊山上(今陕西临溪县南)的唐代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游乐之地。②新丰:唐县名,在陕西临津东北,离华清宫不远。⑧渔阳:唐郡名,是范阳节度使所统辖的八个郡之一。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这里用渔阳指代安禄山反叛之地。④霓裳一曲:《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舞曲。

(1) 两首诗均有炼字精确而语义深沉的特点,试分析第一首的“笑”字和第二首的“破”字有何深意。

“笑”字描写了荔枝到来杨妃的神态,寄寓了作者的讥刺。 “破”字形象地揭示安史之乱产生的后果,象征着苦难而饱含作者的愤慨。

(2)“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无人知”三字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试作分析。

“无人知”三字指出只有杨妃知道,是荔枝送到了。既是陈述,又包含着飞骑送荔之举的荒唐程度令人难以置信的讥讽和愤慨。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③。

注:①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②典出《汉晋春秋》:“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1)作者在尾联使用的典故有什么含义?

写刘禅不惜祖业,只求享乐而毫无廉耻,进一步揭示蜀国败亡的原因。

(2)全诗除了使用典故之外,还用什么手法阐明了什么道理?

全诗先写蜀之盛,后写蜀之衰,在鲜明的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深刻教训:人才得失是大业成败的关键,善于择相使刘备开创大业,短于教子却葬送了基业。也可回答为:该诗不仅用盛衰对比,还以刘备长于任贤择相和短于教子对比,说明创业难,守成更难。(解析:古代怀古咏史诗大致有倾向于感性和倾向于理性之细别,前者通过一些氛围情调的渲染,感叹前朝,发思古之幽情;后者则通过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为后世之借鉴。这首诗属于后者,作者用意在于揭示刘备基业丧失的原因(短于教子)本可避免。)

1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 :水殿龙舟: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出游的船,他自己乘坐的称船“龙舟”,高四层,还有高三层的“水殿”九艘。

(1)本诗第二句中“至今”和“千里”两词的用意是什么?

从时间之久和地域之阔评说大运河影响之长远、作用之重大。

(2)诗人对隋炀帝修汴河这一历史事件持何种态度?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诗人从客观角度肯定了大运河的功劳(从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可看出。),后面两句通过假设的方式表明对隋炀帝的否定。(分析:三四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这种荒奢享乐的事情,那么把修浚运河与大禹疏河治水的功德相提并论,也是不过分的。这个假设尖锐地指出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出发点是为自己的荒唐享乐,与大禹艰辛劳累为民造福不可同日而语。)

1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李商隐

北湖南隶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注] 北湖:即玄武湖 南隶:即鸡鸣隶

从内容与表达技巧方面评价这首诗歌。

这首诗第一句点明地点,第二句点出历史事件,茫茫湖水,一片降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的终结,又烘托出空虚飘渺之感。第三句承上启下,第四句以发人深省的议论,把眼前湖水、城墙上的降旗、三百年的沧桑冶于一炉,六朝更迭,一场春梦,险要地形无济于事,这难道不是正在走向衰落的晚唐政权的历史借鉴吗?诗虽短小,艺术概括力却极强。

2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台 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三、咏怀类。

2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②王浚: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寒流:指长江。

(1) 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结合一二联作具体的分析。

采用对比手法。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2) 这首诗以景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22、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苈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①漳汀封连:分别为今福建的漳州市、长汀县和广东的封川县、连县,唐代为偏远地区。②飐:吹动。薜苈:一种缘墙牵藤常绿蔓生的香草。③共来:指与作者一道贬到南方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④百越,文身地:均指少数民族地区。

(1) 这首政治抒情诗通过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请作简要的分析。

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一腔孤愤和忧郁难言的苦闷心情,也抒发了对朋友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政敌的长期无情迫害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愤怒的谴责。政治抒情诗的创作大多与时代和作者的经历、政治态度密不可分,又因为这首诗是寄给朋友,含思友之情则不在话下。

(2)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颔联写风雨楼前的近景,既真切,又细致;颈联写山重水曲的远景,想象丰富,一俯一仰,视野各异,上实下虚,情景交融,色彩强烈。起到景中寓情的作用,抒发了无穷的愁思。“诗中有画”是中间两联的特色,可从画面构图切入分析;而景中寓情自不待言;“愁”是诗眼,解答这首诗的任何一个思想内容的问题,都离不开这个“愁”字。

2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①赴阙:去京城。②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县。中条: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两山分处黄河南北。

(1) 中间两联对仗是这首五律的精华之所在。请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加以简要的分析。

景物描写,气象壮阔,雄浑苍茫,笔力雄劲,有高屋建瓴之势;且富有动感,富有变化,富有气势,富有非同寻常的境界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中间两联都是写景,首先要分清诗人写的是大景还是小景,再结合这首诗的风格,就能做出完整的回答。

(2) 诗人以“犹自梦渔樵”作结给人以一种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一感觉?结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志趣?

给人一以外的感觉。京城在望,明日就到,可诗人却不想升迁,反而想到要去过一种“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作者喜爱林泉的志趣。苏轼的《赤壁赋》中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运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回答这一问题,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2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 谷 园

杜 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①金谷园:晋代石崇的别墅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的金谷涧中。②坠楼人:指石崇的爱妾绿珠。孙秀要抢夺绿珠,石崇不答应。孙秀就假传圣旨,要逮捕石崇,绿珠跳楼自杀。

(1) 诗人描绘的金谷园遗址有何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思?

描绘出一种苍凉、凄迷的境界,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怀古幽思。

(2) 诗人在景物描写中最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加以分析、说明,并说出它的作用。

采用拟人修辞手法,如“无情”的流水,“自春”的草,啼鸟的“怨”等。既反衬出诗人的多情──对“繁华事散”的不尽感慨,还抒发了对“繁华事散”产生无穷的感伤。拟人修辞手法容易回答,关键在于怎样发挥,在发挥时应抓住“繁华事散”这四个字,因为这是诗眼。刘熙载说:“眼乃神光所聚”,“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耀”,就是说鉴赏时必须透过诗眼,窥视诗人神府。

2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②,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③。

①暮砧:黄昏时分的捣衣声。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前人曾说这首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诗中的某一句来鉴赏。

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从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郁郁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异无常和臬兀不安的前途。

2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这首诗歌在表达技巧方面有何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善于利用衬托的手法,以动写静,以明写暗,以繁华写萧条冷寂;间接抒情表达诗人孤寂、凄凉、忧伤的情感。

27、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 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风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酒醒人散得愁多”一句是理解全诗思想感情的关键,词中“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愁”在词中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同意“关键”之说。本词前面的词句描写了极富情感的景物:“重帘燕过、红花落庭、栏入凉波、翠幕风生、雨滴圆荷”,“酒醒”句实属点睛之笔。(本词从写景入手,上片写帘外之景,从视觉所及落笔,下片由帘外转入帘内,从听觉着墨,写阁中人的感受,以情语作结,极有跌宕之致)

2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闲”字对于创设全诗的意境极富情趣,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诗的上阕写西湖的天光水色无限美好,各种景物都色彩鲜明,在这样美好的景色里,动物也悠闲自在地安然入眠,西湖的歌管弦曲也不能影响它们了。“闲”字正折射出月夜西湖恬静的风光,更折射出诗人的喜悦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2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借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比手法的使用。“当年”与“现今”对比,“天山”与“沧州”作比,突出了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今的巨大落差。词人回顾了当年在梁州戌边,期望为收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过去,可如今壮志未酬,年老体衰。一则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沧州,却依然念念不忘国事,心驰骋在遥远的边关,想要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思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未灭胡,空流泪且鬓发已白的惆怅与苦闷之情。

30、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鹧鸪天

朱敦儒

我是清都①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语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

你认为词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几曾著眼看侯王。词中塑造了一个流连山水,不受礼法约束,能够呼风唤雨的“水山郎”,才情盖世,傲视王侯,豪情万丈。

3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______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________。

幽独凄清的心境;作者自己。

⑵下片名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拟人;虚实结合(或类比);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3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文后的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从此袁宏名声大振。

结合前两联诗句简要分析“空”字的妙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

首联写出秋江空寂之景,第二联正面怀古,一个“空”字把诗人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首联空寂之景交融到一起。既有怀才不遇的孤独与寂寞,又有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33、阅读戴叔伦的《题三闾大夫庙》,完成诗后练习。

题三闾大夫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问:“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你认为,本诗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本诗诗眼是“怨”。从结构上看,“怨”紧承上句,使滔滔沅湘意蕴深长,既写出了江水的长流不尽,也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领起后两句,既让眼前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从诗歌形象上看,一“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谗见谪的哀怨形象立于我们眼前。“怨”字还流露出作者面对屈原庙无尽的怀念和凭吊之意。)

34、读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

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凭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

3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该诗是天文祥抗元失败被执,由广州押赴燕京路过金陵时写的。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请具体分析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及典故的运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离宫、夕晖、孤云等带失落色彩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孤独惆怅的思想感情;通过“旧家燕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事物变迁的伤感;通过“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三个采分点)

36、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昭君怨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 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是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2) 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37、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 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边烽不过秦”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3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⑴填空:诗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⑵简答: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在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⑶简答: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⑷简答: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此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形象及情感主旨的把握。①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愁”。②“山雨欲来风满楼”现在多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③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虫鸟凄鸣的萧条景象。④“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恨的感慨。

39、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1)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从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样思想感情?

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

(2)分析此词的艺术手法。

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4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 本诗写景很有层次感,试作分析。

诗中一、二句写远景,写苍茫开阔的原野景色,三、四句写近景,交代时间已近傍晚,本来迷茫阴沉的天色更显朦胧;一、二句写静景,草色青青,春阴迷离;三、四句写动景,夜泊孤舟,看满川风雨凄迷,春潮乍起。整首诗视角忽远忽近,有面有点,变换交叉,富有立体感。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写景中寄寓着身世之叹,表现了诗人抑郁沉闷,惆怅、忧思的思想感情。

4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终 南 山

王 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①终南山:即秦岭。②太乙:在长安、武功县境,是终南山的主峰名。天都:天帝所居之处。一说是指当时的首都长安。连山:山峦连绵。海隅:海边。③回望合:回望山顶,白云聚合,笼罩在终南山上。霭:云气,雾气。入看无:走近去看又不见了。④分野:我国古代天文学把二十八宿星座与地下的州联系起来划分称为“分野”。中峰:即太乙峰。⑤人处:有人居住的地方。樵夫:砍柴人。

(1) 这首诗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终南山?诗人笔下的终南山有何特色?

诗人以描写性的夸张手法,多角度描绘出终南山的高峻雄伟,气势磅礴,境界壮阔。夸张的修辞手法很容易看出,难在对特色的分析,解答时应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近天都”、“到海隅”、“中峰变”、“众壑殊”等。

(2) 尾联“隔水问樵夫”这一细节描写其妙无穷,请从两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一是从侧面描写出终南山的辽阔,其景观非同寻常,使诗人流连忘返;二是反衬出终南山之幽寂、空旷,山远人稀。问渔夫而须“隔水”有潜台词,不作深入的探讨是找不到答案的。而要深入探讨须张开联想的翅膀,从某种意义上说鉴赏诗也就是“想诗”,即对诗句反复玩味。司马光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此不可不知,不可不牢记之也。

4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在古人的诗词中,百花凋零,落红满地,多表现孤独伤感之情,而欧阳修却一反往常,说是“群芳过后西湖好”,为什么?

此词上片写西湖景色,下片写人,关键在“游人去,始觉春空”,游人一走,诗人才感空虚寂寞。可见西湖的好与不好,与群芳的关系并不大,而在于游人在不在。游人走后,又有燕子飞来,取代了游人的位置,一阵喜悦掠上心头,所以诗人仍然觉得西湖好。

4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⑴、⑵题。

横 塘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南浦,泛指送别之处。

⑴诗的第三句中“年年”一词表达了什么意思,请谈谈你的理解。

诗的.前两句写送客之地的景物。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横卧,朱塔屹立。以南浦借指横塘,已揭示出离别之意。石桥、朱塔都成了离别的见证者,诗人以景物依然,反衬人事之变化,物是人非,使人油然而生别离之情。第三句直接写年年送客横塘,以“年年”一词表明送客频繁,横塘路春意勃发而人却分离,寓有伤感之意。

⑵诗的第四句全是写景,请试析它的艺术特色。

第四句诗人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写横塘景中的与离情别绪更直接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以景物作结,烘托离别之情。

4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题。

月 上 瓜 洲

南徐多景楼作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 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①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②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地区沦陷于金兵之手。③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意思对即可。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结合词的上阕”的要求。第一点要扣住“塞草连天”的秋景来答,第二点要扣住“何处是神州”的感喟来答,第三点要扣住“又见新秋”的“又”字来答。

(2) 请结合词的下阕,简要分析词人内心的情感?

①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②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意思对即可。第一点应扣住下阕“英雄恨……水东流”——恢复中原、施展抱负的雄心,随着江水,东逝而去——来答,只要答到“报国无门”等即可。第二点应扣住“惟有”两字来答。)

四、咏物类

4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洞中蝙蝠

自居易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罗网。

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

(1) “远害全身”的意思是 。

远离祸害,保全自身。

⑵诗人对洞中蝙蝠持怎样的态度?结合原诗简要分析。

结句心 “—生幽暗又如何?”这个反问句表明作者的贬抑态度。

4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画 鹰

素练风霜起①, 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 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光可摘③, 轩栅势堪呼④。

何当击凡鸟, 毛血洒平芜。

注:①素练:白色的生绢。②胡:这里指猢狲。—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蛾眉,状如愁胡。” ③绦:丝绳。 镟:铜环。④轩楹:堂前廊柱。

诗人主要以哪些手法来表现出鹰的什么形象?

首联“风霜起”是作者在看画时的想象,渲染了画鹰的气势;颔联以“耸身”、“侧目”两个细节描写了鹰的动作神情;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侧面烘托画中的鹰形态逼真;尾联想象画面上的鹰正在搏击凡鸟,毛血洒落原野,突出了鹰的飒爽英豪之气。

47、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两题。

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霜天晓角 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株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1)同是写梅,两首词都运用了的 写作手法,但两位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不同的,陆词运用的是 ,范词运用的是 方法。

(环境)烘托 ;拟人; 比喻。

(2)、同是借物抒怀,但两首词寄托的深浅有别。结合词句分析。

陆词抒写梅花的高洁刚强品格,范词抒写梅花的孤寂幽独品格。

4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陂(bēi):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诗人的什么品质?

末句“纵被”与“绝胜”照应,“吹作雪”与“碾成尘”对比,表达诗人要保持高洁的品德,不愿“碾作尘”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身处污浊官场,始终坚持改革的政治理想。)

4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 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 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

(2) 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第①点可紧扣诗题来答,第②点可紧扣第二句诗来答,第③点可紧扣最后两句诗及诗后注释来答)

5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 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诗人主要用什么手法来写晚春?

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的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晚春群芳图。

(2) 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①“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加到挽留春光的队伍之中,这种勇气实在值得钦佩。②“杨花榆荚”平淡无奇,就如同人无才华写不出华美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反面衬托出春光的无限珍贵。

51、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首“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通感。以味觉替代视觉,暗写“梅子”已初挂枝头,颇有新意。照应了上片起首描写的梅花盛开的情景。(注:“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寒雀争闹枝头,侧面表现梅花之盛。)

5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二题。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1)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 “ ”,;其“诗骨”是“ ”。

孤 ;飞鸣声念群

⑵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

①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②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意思是“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③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5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二题。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 诗中的“早雁”是怎样的一个物象

诗中的早雁是遭射四散,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人形象。

(2) 扼要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本诗采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表面句句写雁,而实际上句句写人,风婉而细腻,清丽含蓄。

5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二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 1).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本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何必”两句更表达了诗人这种性格特点。

(2).本诗在艺术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造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5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主旨: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2) 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重复。(得分点:空间、立体感、浩然正气;写突出正气充满天地也对。不陈述理由不给会。说"秋后"好,只要言之成理也给分。)

5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1)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诗人是如何表现的?

“有情”一在“加我林壑清”,二在“为君起松声”。拟人手法把风之情描绘得栩栩如生。

(2)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清简要分析此诗的 "余味"所在。

诗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借风咏怀,寄托自己的"青云之志"。

57、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⑵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①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②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5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里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①?

[注:①阿谁,即“谁”。]

问:诗中柳树有什么特点?简述三四句抒发了什么情感?

①特点:繁茂、悦目、柔美、孤寂。②后两句通过柳树生长之地荒芜冷落,暗示人才生不逢时,只好终日寂寞。

5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一鹭图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首句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白鹭美好的形象。次句,“雪衣公子”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洁白美好的白鹭形象。“立”字写出了其孤独、寂寞之状。第三句表现了白鹭心存高洁、无人赏识的一腔愁苦之情。末句“独”“叹”两字直抒悲、愁之情;“斜阳”以景衬情。(答出一句即可)

6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绿竹引

宋之问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

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

妙年秉逃愿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

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

(1)首联中的“同一色”指的是 和 ;颔联写的是 颈联写的是

潭水和修竹;竹,诗人自己。

⑵作者为什么说“何可一日无此君”?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绿竹的高洁品质与诗人自己愤世嫉俗、孤傲遗世心态是一致的,因而他将绿竹视为同类。

6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首句中的“白玉条”一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并与下文的“ ”字前后呼应。

比喻,雪

(2)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和赞叹 。(南朝谢燮的《早梅》“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突出的是坚强、不甘人后,但也没引起人们重视,有怀才不遇之感。)

6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柳花怒放,象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

⑵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

6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此诗用什么手法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64、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三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 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1161年,金兵南侵,宋军曾在此地大败金兵,可是后来依然以签订屈辱和约而暂得停战。

(1)词的首尾都描写了景物,开头的景物的特点是 ,而结尾景物的特点是

雄奇伟丽 ,清丽幽远 。

⑵下阕开头的“闻塞笛””是实写还是虚写?有何用意?

虚写,表达自己杀敌报国的意愿。

(3) 词的结尾以景作答,试分析其言外之意。

李白所处的盛世无处可寻,表达对国家倾颓局面无法挽回的深沉感慨。

6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此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些词语可看出?用拟人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手法,嫌、故两个词语可看出。作用是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有灵性,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6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此诗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托物言志。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6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问:诗歌刻画了梅花的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刻画了梅花淡雅朴素,高洁清秀的特点。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高洁的操守。

6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先抑后扬的写法;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6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

五、咏怀类

7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 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 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

征尘表示作者难忘征战生活;酒痕表达了作者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能以酒消愁。

(2) 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作者是怎样通过后两句诗来表达感情的?

第四句没有正面回答第三句的问题。第四句转而写景,意在借景抒情。因为诗人的愿望是做一个战士,到前线为国杀敌,可是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写诗饮酒,这两句包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不甘心,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71、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2)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7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⑴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很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用“系”字既切合都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的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般般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⑵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7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子岗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古人讲究炼字,结合诗句分析 “侵”“拂”两字的妙处。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六、边塞类

7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绿杨着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1) 首联“旧是胡儿饮马泉”一句,隐含着怎样的历史变迁的感慨?

此地曾经落入胡人之手,今已收复。

(2)“何人倚剑白云天”——诗人希望能够有威镇边塞的将领,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慨叹?

月夜笳声仿佛在提醒人们,战事并没有结束,失而复得的土地仍有复失的危险,因此呼唤威镇边关的将领。

⑶请就这首诗的情感基调谈谈你的看法。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关心国势的强大,边防的巩固,希望边塞不要再落入胡人之手。李益可能是多数考生不大熟悉的诗人,但诗的内容易于把握,考生“就诗论诗”即可读懂,不需要背景资料,不需要“注释”的帮助。三道题目,前两道题以诗句为切入点,考查对诗的内容的理解能力,第三道题让考生就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发表自己的见解。三道题形成的梯度符合考生阅读这首诗时认知活动展开的规律,同时为考生表述个性化的观点和感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75、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⑴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⑵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首联写五月的天山仍白雪皑皑,全没有内地五月的春花春草,天气仍十分寒冷。这里的景物描写,既向读者展示了苍凉的画面美,又是对戍边将士英勇精神的反衬。

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入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诗人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出战士戍边为国的情操。(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7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哓。

[注] ①武威:即凉州。碛西:沙漠之西,这里指安西。②火山:即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③太白西:指西域一带遥远之地。

(1) 首诗写了刘都护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由近到远的描写方式,对友人的赞赏与牵挂。

(2)“胡天哓”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请作简要的分析。

双关,一是实指号角的声音响彻胡天,一是表达诗人要求平定判乱的愿望。

77、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饶黑山。

[注]①金河:即黑河,源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流入黄河。②玉关:即今甘肃玉门关。 (1)这首七言绝句,被后代诗人高度评价,是世代流传的佳作,在诗的形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句子成对,句式对偶,直起直收,音韵铿锵,形式美,烘托一个“怨”字。

(2) 诗以《征人怨》为题,而不着一“怨”字,“却尽得风流”,诗中之“怨”何来?请作简要的分析。

一是来自“金河”、“玉关”等许多实词的排列与组合,二是来自“复”、“与”等虚词之巧用,三是来自“岁岁”、“朝朝”等重叠词的妙饰,四是来自“归”、“绕”等动词的活用。

7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明朝王世贞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① 你认同前人的评论吗?② 请写下你自己的赏析。(不超过100字)

前两句以精练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后两句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以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 全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句:可怜句紧承前句,本是题中之义;犹是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79、阅读下面唐诗和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睹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

范仲淹①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②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 ①范仲淹写作此词时正在西北地区抗击西夏。②燕然:山名,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勒,雕刻。

请就两诗的内容和风格(或情感)作一简单比较,谈谈自己看法。

两首诗都描写了西北边塞将土们生活环境的艰苦,歌颂了边关将士为国家献身的精神,王诗激越雄壮,范词有些孤寂、悲凉。

8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①。

出塞入塞寒, 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②,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⑧。

[注]①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宁夏固原县。②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 ⑧紫骝:骏马名。

(1)第一句中的“空”字有何作用?

第一句中的“空”字既表现桑叶已经落尽,也表现林中空空,渲染了边地的荒凉、冷落与艰苦。

(2)这首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分别表示“褒”与“贬”的不同态度。从诗中找出这两种人,并说说作者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幽并客”和“游侠儿”。 赞扬戍边战士慷慨豪迈,保卫祖国的精神。批评那些骄矜恣纵、自夸勇武的人,他们徒有从武的外表,却只停留在向人夸耀骏马,而并没有捐躯赴难、为国牺牲的豪侠实质。

七、山水田园类

8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问题:这首诗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的?

这首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怨别伤离之情(或离愁别绪)。

8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1)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

山谷秀美、山峦清净、空气清新、和润阴凉、自然幽雅。

(2)这首诗的语言特征怎样?

表现自然明快、词句清谈秀丽。

8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写出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诗中有画,本诗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

(2)这首诗歌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

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84、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 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满载”两句以工整的对偶描绘风未起时的秋色湖光,蕴含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波神”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微风忽起时斜阳照射下的鳞波美景,并交待作者停舟峰下的原因是波神多情,天公作美。

8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

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主要看对表达技巧的赏析)

8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闲"字是全篇之眼,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闲立庭中,沐雨盛开的栀子花等待如花的村姑们采摘云鬓,不料今日却花前冷落,问津无人。花"闲"正因人不闲,不写人忙人自忙。着一"闲",以虚衬实,灵趣顿生。

8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 磨,拭

(1) 诗中描画了一幅雨后池塘图,前二句与后二句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二句着眼于“静”,写的是雨后池上的静态美,后二句则由静而动,写的是雨后池上的动态美。

(2) 有人评说“淡磨”二字看似平常却颇可玩味,请谈谈你的理解。

“淡磨”即轻磨拂拭的意思,诗中将经雨水洗涤过的池面比作经人轻磨拂拭的明镜,比喻中有拟人,这比一般常见的“水面如镜”比喻更显新意而更见意境,如此略带动感的“淡磨”,不仅突显了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情态,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此前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给人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八、哲理诗

8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画竹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诗中的"龙孙"指什么?请分析本诗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揭示了一个什么哲理?

初长的幼竹(竹笋的别称)。用"山"的固定不动与"竹"的生枝拔节作对比揭示了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哲理。或“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这一哲理。

8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 溪 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惋年华将逝的情思。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请问是什么情、什么理。

出句写词人对“花落去”而终竟无力挽转的叹惋,对句借“燕归来”抒写因美好事物归来而欣慰。所包含的哲理是,人事兴衰,无往不复。

九、讽喻类

9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 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亦应年年税紫芝。

①新沙:新淤起的沙洲。②渤澥:古时对海的别称。小堤:这里指海中突起的沙洲。③紫芝:神话传说中的紫色的灵芝草。

这首绝句是千古传唱的名篇,你认为它在构思最大的特色是什么?这样构思好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①最大的特色是想象奇特。一是能将官府横征暴敛,无孔不入,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出来,可谓入木三分。二是在幽默中含有冷峻,极其深刻地揭露出官府横征暴敛的罪行。②诗人说要是官府的税收人员能够到达海上仙山呢,就要向神仙们科以更重的税,这是荒唐而极不合理的想象,却令读者意念上奇妙生趣,因为愈远于理,也就愈觉得作者有独步妙想。采用假设性的联想,是这首绝句构思的最大特色,只是本诗想象较为奇特。因是批判性的诗,自然在揭露中语含讽刺,而揭露的对象可从“税”中悟出。

写一首诗,也同于做一篇文章,必是先有写作的目的,想写什么,打算怎么样写?

格律诗指的绝句和律诗,他们每二句称为一个联,如绝句中1、2两句称为首联,3、4两句称为尾联;律诗中1、2句称为首联,3、4句成为颈联,5、6句称为颌联,7、8句称为尾联。

总结起来基本要求如下:

一,声律要求

即平仄的要求,这是格律诗最重要的,主要是要求:

1,句内平仄相间(指的句内词单元);

2,联内句间平仄相对(其中第2,4,6个字尤其不可错),否则叫失对,乃格律诗之大忌;

3,联间邻句间平仄相同(其中第2,4,6个字尤其不可错),否则叫失粘,也是格律诗不允许的;

4,脚分明,不可踩脚(指的在白脚与韵脚平仄相同)

二,对仗要求

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必须对仗,而且要工对。指的在对应处字数相同、语序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当或相对对仗必须与平仄声律相结合,最好平仄也相对。

三,押韵要求

1,偶数句尾必须押韵

2,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首联对仗首句不入韵为多,首联不对仗以首句入韵为多。首句不入韵五言为多,七言为少。

3,一般押平声韵为多

4,一韵到底

5,脚分明

6,不可用同一字重复作韵,也不要连续使用同音字作韵

7,不可撞韵,指的不该押韵的白脚上押了韵,即使平仄不同也不行

8,尽量避免挤韵(在不适当的地方用了同韵母的字)

四,章法要求

格律诗在一首诗的结构上要做到“起、承、转、合”,做到句子成双成联,联内相承,联间递转,首联起承,尾联转合《平仄诗格律表》为了帮助大家写普通的格律诗,我将逐步把七绝、七律、五绝、五律的标准格式介绍一下,在具体应用时,并非每个字都如此,还要注意“1,3,5不论,2,4,6分明”的原则。其实掌握了这些原则,会写是不难的,当然写好不容易。

一、关于中国古典诗词

提起古典诗词,有必要先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古典诗词。我以为,所谓中国古典诗词,是指汉语言所独有的一种有韵的最为含蓄凝练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之一。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我们知道,一般意义上认为,文学体裁有四种,诗词、散文、小说、戏剧。诗词是其中之一。那么,既然是文体之一,它必然具有一般文体所具有的特点,就是讲究谋篇布局。在诗词创作里,我们称之为章法。在谋篇布局里,诗词应有的波澜、线索、脉络等等,都和其它文体一样,是需要处理好的关键。

第二,它是有韵的文体。这一点,就使诗词一下子与其它文体形式区别了开来。因此,我以为,没有韵或者压韵不正确的,不能划归诗词这个范畴。当然,在诗词产生的初期一些未成型的文字、现代的新诗(尤其某些探索中的东西)以及由外国文字翻译过来的作品,因为有着根本的文化差异,不能同日而语,不去争辩,也没必要讨论。基于这一点,为了体现诗词的音乐美、节凑美,就要讲究格律。因此,格律,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第三,它是最含蓄凝练的。诗词、散文都是直接书法情感的文体。但诗词是最凝练最含蓄的。这一点,就把散文(包括杂文类)区别开来。含蓄与凝练,是要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此,表达的技巧,文字的生动准确,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因此,作为诗词,就必须讲究章法、技巧和语言的优美和谐和统一。我们下边分别来谈论这个问题。

首先,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所以诗词的语言不仅是优美的,含蓄的,还应该是凝练的,是诗词所独有的美,与一般的文学语言和口语有着很大的不同。诗词的含蓄美、凝练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含蓄,就是不能直说,要绕个弯子。作者的想法和感受,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通过你所写的内容,让作者感受出来的。所谓凝练,是指语言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一首绝句二十几个字,一首律诗几十个字,就是一首长调的词也不过一两百字,要表达作者常年积累的情感,没有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是不能完成的。还有一点,是诗词所特有的,那就是语言的音乐感。含蓄的特点,散文可以具有,凝练的特点,其他文体,比如谚语、对联、超短散文等等也可以具有,因此,都不是诗词所固有的特点。惟独语言的音乐性,是诗词所具有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没有了音乐性,也就是不符合格律的作品,无论好坏,都不叫诗。挂羊头卖狗肉也好,挂狗头卖凤凰肉也罢,总之不是诗词。我相信真正理解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人,是很容易理解这一点的。因此,要想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优美的诗词,必须掌握格律。

其次,诗词写作要讲究章法。有人说叫谋篇布局的能力,其实是一回事。说白了,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前边的时候,要注意照顾到后面的。我们知道,写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受。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布局的方法,比如正叙、倒叙、插叙等等。诗词与一般的文体不同,它是跳动的叙事方式。如果按部就班,就显得呆板。但如果跳跃的厉害,就容易混乱。因此,如何既艺术又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把原因结果等等交代清楚,还要受格律、对仗、文字数量等等的制约,确实是件很难的事情。

再次,就是诗词创作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关于技巧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的赋比兴,以及那些常用的修辞技巧如双关、象征、暗示、影射等等方法,都是属于技巧的范围。一般技巧,用在个别的句子上,就是修辞。而用在篇章或表达中心思想上,就是技巧了。大体技巧使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尽可能地把文章做的更好。

对于初学者,我认为语言最重要,也最难把握。这里大致要分三步。最初由于不适应格律的约束,要努力地写出符合格律要求的句子。这一步,一般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第二步,等格律渐渐掌握了,熟练了,就要要求自己写出顺畅准确的句子,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凝练、含蓄地表达出来。这一步因人而异,大致需要一到三年的时间。第三步,等到句子基本没有问题了,就要再进一层,逐渐地熟悉技巧,使自己的句子更加生动、含蓄、精警,有味道。语言的含蓄、凝炼是要比格律更难的问题。首先与作者自身的古文功底和读书多少有直接的关系。有人的语感好,可以进步很快。有人的悟性高,语言天生出彩。

总之,只有熟练掌握并使用了诗词的语言,才有可能写出不错的诗词来。吟安一个字,需下十年功。其实不是确定一个字需要考虑十年,而是说,没有数十年的努力,是达不到一定的高度的。说到最后,语言的问题,不仅是功夫的问题,还是境界的问题。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及至的艺术,进入这个艺术的盛殿,需要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

二、律诗的章法

所谓章法,就是一首诗谋篇布局的`方法。

律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根据各个联的位置,一般习惯上称为首联(即诗的前两句),颔联(又叫承接联,即第三、第四句),颈联(又叫转折联,即第五、第六句),尾联(即第七、第八句)。除了正常的格律以及粘对的要求外,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有时由于首联已经对仗了,颔联可以不对,称为偷春体。但颈联是一定要对的。

律诗讲究起承转合。律诗如此,绝句也是一样。起承转合四项任务,一般分由四联分别来完成。所以,首联又可以叫起首联,颔联叫承接联,颈联是转折联,尾联合,就是收尾。

写一首诗,也同于做一篇文章,必是先有写作的目的,想写什么,打算怎么样写,主题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为了保证思路完整,脉络清晰,让读者读着明白,就需要好好地安排章法。先交代什么,后交代什么,这顺序不能乱。如果是见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势必会造成文理的混乱。你写不明白,读者就没办法读明白。有时作者写的东西,作者心里是很清楚的,可是读者却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其原因可能就是章法出了问题。可见,起、承、转、合,是很关键的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尤其是中间两联,出句与对句之间,要尽量说不同的方面,不要内容太近或相同。内容太近和相同就是合掌了。颈联在颔联的基础上要发展,要递进,避免说同一层面上的事情。只有递进一步,发展一步,结尾才好结出更有意义的思想或感受。

我们以写景诗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假如我们写春游,首联可以写春游的目的或者是游览的地点或者是时间、原因等等。这时候人物可以出现,也可以不直接出现,而是通过下面的描写来暗中交代人物的出现。通过人物的眼睛,去观察眼前的景物,用笔把眼前的景物描写下来,可以是眼中看到的,也可以是耳朵听到的。开始交代了春游的时间、地点、目的等等,接下来交代眼前景色,读者就可以自然地跟着作者的笔触,就象实地春游一样,如眼亲见。这样的承接就自然且脉络清晰。到了转折的时候,我们可以跳荡一下,或者把眼前的景物换个视角来表达,或者干脆写由眼前景物所产生的感慨、联想,似乎是离开了刚才的画面,但却和眼前的画面有很紧密的联系。到了结尾的时候,把这些感受通过某种办法强调一下,直接传递给读者,想办法回到开篇游览的内容,或者使全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需要注意的是,颈联和颔联一定要有所区别,如果颔联是风景,颈联最好离风景远一点,否则就原地踏步,不能给读者更多的信息,浪费笔墨。如果非要继续写景的话,也要安排一下次序,比如颔联写远的,颈联写近的。颔联写现在,颈联写过去。颔联写虚的,颈联写实的。颔联写辽阔的、粗犷的,颈联写具体的细致的。颔联如果是面,颈联则可以精确到点。颔联写实实在在的景色,颈联写由眼前景色产生的联想或者心理体验等等。总之,必须要有明显的区别才好。

三、绝句的章法和构思

绝句的章法与律诗章法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但也有许多不同。一般来说,律诗的起承转合分别由一联来承担。而绝句是分别由一句来承担。就是首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

律诗的章法比较好把握,波澜不需要太大,精彩之处一般体现在中间两联上,大开大阖,主要以铺陈为主。比如温庭筠的《苏武庙》“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比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比如杜甫的《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都是如此。这些铺陈,不一定都以气势取胜,但却以气韵取胜。出句和对句之间的开合、跳荡,或绵绵荡荡,或惊心动魄。而绝句是不需要,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绝句的精彩之处,更多的体现在整体的构思上。起承转合之间,短短的四句话,要交代完整作者的写作内容、目的、意义。因为体裁小,不可能写的那么详细,但也必须交代明白,这就需要很深的驾御语言的能力和巧妙的构思。绝句必须在精妙构思的基础之上,给人留下足够的回味。想写的内容当然是需要写出来的,但要在很短的文字上精心设计安排,取材、剪裁颇费脑筋。写细了,会浪费笔墨。写粗了,又可能交代不清。因此,必须抓住最精彩的一点展开。绝句之绝,就要体现在诗人的思力上。没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构思,是不可能出经典之作的。

绝句的章法固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平起、顺承、跳转、妙合。

平起,就是起头的时候尽量心情平静,不要一下笔就风起云涌。那样往往会后继乏力。只要抓住问题的要害,轻轻地开了头就可以了。顺承,和律诗一样,就是尽量承接的自然,缓缓地把感情向上推。跳转,就是要尽量使转折之笔荡开,造就波澜。妙成,好比抖包袱。尾句一出,中心亮明了,使人眼前一亮,然后拍案叫绝。

我们以杜牧的《赤壁》为例来说明一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我们知道,赤壁是个古战场。自古写这个题材的很多,但我以为杜牧的这一首与众多的同题材作品不同,有着极其经典巧妙的构思。起句交代作品所描写事件的起因,是因为捡到一块废铁,这是一块埋藏于沙土下面的折断了的戟,是一种武器。承接句进一步交代说,自己回家去清洗打磨,认出是古时留下的。至于是什么时候的东西,作者没有讲。但因为题目里交代了“赤壁”二字,我们知道是三国时期的。这样,就顺便扣上了赤壁古战场这样的题。第三句转折,就是典型的跳转,作者在这里做了一个假设,假如东风不帮助周郎的话(会怎么样呢)?尾句合的甚为有意思,作者不说战争的结局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避重就轻地说二乔的命运。关于赤壁之战的种种说法,我们不用在这里详加陈述,二乔的结局在这里代指了战争的结局,这是诗这种文体所特有的方法。这里不仅有象征,而且有假设。全诗的技巧也主要体现在这里。前文我们提到过关于技巧的问题,这里的技巧是针对全篇而设立的,因此它是篇章的技巧,而不简单地是修辞。关于技巧的问题我们留待日后再详细讨论,这里只是顺便提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跳转。东风句的出现,在我们初读此诗的时候,你会觉得很突然。我们无论如何想象不到东风与废戟的关系,似乎八竿子也打不着。而当我们读完最后一句的时候,才明白它的妙用。这就是转折的妙处,这就是波澜。从捡拾废戟而磨洗,因磨洗而认前朝,进而想到东风,于是假设,最后妙结,这之间包含了作者的巧妙构思,令人叹服。

四、诗的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词是文体之一,自然也应该象文章一样,忌平铺直叙,要有波澜。

古风和词因为较长,需要波澜,这个道理好理解些。

这里说的波澜,其实就是蕴涵于诗人笔下的一种气韵。这种气韵是要不断推高的,但不能高了再高。如果一味地高下去,最终是要绷破的。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但也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诗的气不能如串串惊雷响之不停,要舒缓有致。所谓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弛,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上面这首诗采用的是:高、再高、渐低、稍高这样的感情强弱高低的安排。

也有与此相反的特点就是:平缓、高潮、平缓、更高潮。错落有致,极具感染力。

律诗如此,绝句也是一样,甚至绝句因为篇章短小,更要求有起伏和变化,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在绝句中,大概是由于体裁的特殊原因,先抑后扬,层层推进的手法比较多。而先扬后抑的手法用得似乎比较少。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释。我们所说的波澜,不仅仅指感情的起伏波荡,也含有文字的色彩、声调的交互转换,场面的感觉变化,动静之间的相互转化等等来实现作品跌荡起伏的效果。

总之,诗的美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还有音乐、情绪、情感、场面、动静、快慢、明暗等等多种效果变化下的美。起伏和波澜也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变化,其他方面的变化也可以达到跌宕错落的效果。我们在欣赏古人诗词的时候,自然应该为作者的匠心安排而深入细致地体会。如此,才不枉读古人诗词。

五、诗的精美构思

诗要有精美的构思。

诗人写诗,当然是先有了想要写诗的主观意向。因为被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所感动,要通过作品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写出来。但诗不能象流水帐一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除了要巧妙的设计章法以外,还需要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来打动读者。

律诗由于篇幅相对较长,对构思的要求相对绝句要宽一些。绝句的篇幅狭小,就必须体现作者构思的匠心。

六、诗和诗眼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昭示的作用,这就是诗眼。有人说诗眼就是炼字,某句话里的某个字炼的好,使得全句增色,这个字就是诗眼,比如王安石的诗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但我以为,这不是诗眼,这只是眼字。

诗眼,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诗的结构过于复杂,因此需要在某个地方加以提示,以帮助读者理清作品的思路。有个时候,是作者的思想或者诗的主题不好明确交代,需要在某个地方加以提醒或暗示。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诗眼。

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那就是并不是每一首诗都需要诗眼。大多数诗是没有也不需要诗眼的。诗眼只根据需要而使用,不需要特意安排。

一首诗的诗眼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合适的地方加以安置。以律诗为例,分四联,因此,诗眼可以安排在诗的任何一联里。我们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首联安排诗眼,比如笔者的《秋兴二》。

家在最高楼上住,惯听天外淌秋声。边城鼓角几时起,朔漠悲笳何处鸣。司马书来先泪下,沈园柳老倍心惊。诗人自是多情客,且为情多痛一生。

这首诗刚发在网上,许多人的评论是:起的高古,后面不知道转哪去了。其实在首联里已经安排了诗眼,读懂了首联,相信全篇皆通。因为家在最高楼上住,所以夸张地说:惯听天外秋声。其实地球上分四季,天外秋声为何物?此说似乎不通。因此这里暗指的是一种幻觉,说的是历史长河里的旷古之音,也就是说在感怀历史。明白了这一层,你就可以很清晰地理解了接下来的两联,是四个典故,都是与诗人有关的,一个讲边塞之苦,一个讲去国怀乡之痛,一个讲朋友相思之苦,一个讲悼亡之痛。结尾的两句边转边收,就更容易理解了。在这首诗里,我就章法做了个尝试,不说成功与否,但就整个诗的脉络而言还是清晰的,关键在于首联的诗眼的安排。

也有在颈联安排诗眼的。比如江西熊盛元先生写河西走廊的诗(题目记不太确切,不加了)。

不到河西旧走廊,更从何处味苍凉。一川沙石驼铃碎,万里风烟塞草荒。云缀天心难化雨,愁生芒角欲撑肠。萧萧红柳今如昔,只有衣裳异汉唐。

这首诗初看以为就是一首记游的诗,其实不然。关键的地方在于第五句,那“云缀天心难化雨”,写的不是自然现象,是在讽刺历代的统治者都喊着要重视边疆,却空有好的政策,最终落实不了,致使这里到今天还是如此荒凉。这一句交代了作者写作的真实目的,看不透,全篇朦胧,欣赏便只能处于低层境界。

尾联安排诗眼的比较多,既然开了头,干脆就再举一个笔者自己的例子。比如笔者的《秋兴三》,就是在结尾安排诗眼的。

时逢三五怕团圆,酒欲消愁今更难。两地清宵期共度,一天明月好同看。花前顾影怜卿瘦,柳下偎人觉臂寒。梦醒但余环佩响,最高楼上夜犹阑。

怕团圆是怕别人团圆而自己不得团圆,中秋团圆日便格外寂寞,因而借酒销愁。期共度自然是不能共度,是希望而已。但接下来的花前顾影和柳下偎人又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在结尾。梦醒之后犹觉闻得环佩响,说明那其实只是梦中的情节。联系前面的借酒销愁,自然是酒后入梦。有人说“环佩”二字泥古了,因为现在没人再戴环佩。先不说此说是否成立,单就梦中情节,其实是不能与现实相比拟的。梦中情节多怪诞,现实中的相会幻想在梦中,今人变成了古人的形象,醒后如闻环佩之音,无论如何是说得通的。

颔联包含诗眼的情况比较少,盖因大多以承接为主,顺其自然地交代下来的缘故。但我们前面举过的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的例子,其实就可以看作是颔联包含诗眼的代表,读者不妨自己找来对照一下。

绝句里的诗眼也是很多的,比如“忽见陌头杨柳色”(王昌龄《闺怨》)。再比如“不得到辽西”句(金昌绪《春怨》),也是诗眼。因为辽西是良人远征的地方,诗中的女主人公只有梦中才能与丈夫相会,却被黄莺的叫声惊破了,因此喊打。如果不知道“辽西”的内涵,全诗又如何懂呢?

需要区别的是,同样是为了交代内容的需要,有的在作品的题目里加入某些信息,有的在序言或者后记里说明,这也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主旨和理顺作品的脉络思路,但与诗眼无关。

诗眼,有的时候与警句相同。比如“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这一千古名句不仅是警句,还是诗眼。但警句不一定都是诗眼,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就不能说是诗眼。

我们了解了诗眼的特点和用途,在今后自己的创作中不妨加以使用,一是为了章法和脉络更加清晰,一是可以在含蓄的基础上揭示主题。尤其那些《无题》类作品,因为诗以外的信息很少,适当使用诗眼来交代些必要的信息,是很重要的。

七、读诗与欣赏

我们学习诗词的写作,需要读大量古人和今人的作品。尤其需要大量地读和背诵古人作品。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读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就可以的,而是要认真地学习。这学习的过程至少需要两步,第一步是读懂作品,第二步是要学会欣赏作品。

一首诗放在我们面前,我们首先要读懂它。诗的表面意思是什么,它的中心思想或者主题是什么,它到底都讲了些什么。表面意思也许是容易理解的,可它还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或内涵,就不一定都能理解了。初学时,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有限,经验不多,会影响我们对前人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前人写的诗话、词话、理论文章以及赏析、评论文章,来帮助我们理解。当我们读过相当数量的作品以后,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便会逐步增强,也许我们可以适当地甩掉那些“工具”来独立地阅读和欣赏了。

我们以杜牧的《赤壁》为例来说明读诗的过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读懂这首诗,我认为大致可以分这样三个步骤。

首先,我们要理解它的表面意思:作者在赤壁古战场上偶然捡到一块废弃的断戟,回家后经过清洗打磨,发现这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时留下的。于是引发了作者对那场战争的思考:假如当年没有东风的相助,周瑜就不可能取得那场战争的胜利,江东的两位美人大乔和小乔都会成为曹操的俘虏而被锁于铜雀台上。

但这只是诗的表面意思,这种说法也许有趣,但一首诗如果只讲这一层意思,也就没有多大的思想意义,更谈不上什么价值所在了。因此,我们需要理解诗的深层含义:历史可能是受到某些偶然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成功与失败往往不是必然的,多少特殊的因素、多少主观的与客观的条件,共同决定和影响了历史的发展,人,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往往会面临许多的无奈。当然,面对这样一首千古名篇,可能每一位读者对它的理解都会有很大不同。但只要你能够读到或者理解到这一个层面,可以说这一首诗就基本上没有白读。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感慨,还不止这么简单。

从有关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杜牧是懂军事的。和众多的封建文人一样,杜牧也存在着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想法。与李白的“功成名遂身退”的理想抱负相类似,杜牧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几乎是旧时文人的共同特点。可是成功的文人毕竟不多,而大多数文人都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不免产生各种各样的感慨,通过诗词歌赋来抒发自己的胸臆是他们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之一。在杜牧心理也许这样在想:周郎一战成名,不过是靠老天爷帮忙而已,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而自己之所以没有成功,只不过是没有那样的机遇罢了。这样的思想,与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有着极其相似的内涵。所区别之处在于,陆游的感慨是通过律诗的气韵直接表达出来,虽然也有婉曲(毕竟不是直说,是拐了个弯子的),但毕竟容易理解。而杜牧的想法,却藏得很深。这也是律诗与绝句的重要区别之一。

也许有的读者会认为,我的这个理解是自己的主观臆断,作者的真实思想未必如此。不过这不是我的发明,前人的诗话词话里应该有类似的分析。即便没有,我想我这样的理解恐怕也不过分,因为诗的魅力之一,就是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发挥。这在欣赏的意义上,是读者对作者作品的再创造。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诗的复意。

我前面举的许多例子,比如王昌龄的《春怨》,比如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都是读者读出来的,因为作者没有这样的注解。诗歌有诗歌自己特定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我们只有掌握了这样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才能与作者沟通,才能与古人对话,才能产生思想上的共识或共鸣。

关于读诗,限于篇幅问题,我们只讲到这里。下面我们讲第二步:欣赏。

对于一篇作品的欣赏,我认为同样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理解作品,和作者在思想感情上进行沟通,产生共鸣,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问题不多说了,相信读者已经可以理解。

其次,欣赏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技巧。比如《赤壁》的起承转合,它的假设手法,以及作者驾驭题材的能力等等,就是这首作品的主要特点。作者不说赤壁之战的结果如果改变的话,会使东吴灭亡和生灵涂炭等等可以想到的问题,而把着墨点单单放在二乔身上。而且这二乔可能的遭际,仅仅依靠对于历史细节的捕风捉影的传说上。这样的手法是只有诗歌才具有的,它是高度艺术手法的体现,是以点代面的结果,会使得作品更富趣味性和可观赏性。至于后世有些文学评论家对其肆意歪曲和诋毁,认为作者不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而只担心两位美人的遭际,因此反映了作者的某种心态和低级趣味,甚至引到阶级性、政治地位等等,那就不是正常人的正常心态了。我只能说,这样的人不配读诗,只配去读字典。

再次,我们需要对作品的语言特点、具体的修辞手法等等细节的东西进行欣赏和学习。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作者的炼字技巧,就很值得欣赏。

让我们再举一个今人的例子来具体的谈一下欣赏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当今的网络诗人贺兰雪的作品《七律·甲申上元(其一)》。

华灯照树树青青,爆竹相随月满城。道路尽夸春意迩,儿童会咏马蹄轻。素衣渐墨仍频浣,病眼逢花欲暂明。与我镜中相看了,始知如此亦平生。

首先需要说明,这首作品不是贺兰先生的最佳作品,只是一个普通的作品。恰逢日前有一网友就这首作品与我探讨,所以我多读了几遍,举这个例子方便些。如果贺兰先生觉得不妥,容我日后改正。

题目是甲申上元,暗示内容可能与春有关。首联以景起,树青青是树叶绿了,暗示“春”字,仅扣题目。爆竹和月,正是上元节的特点。颔联出句的“春”,算是第一次对主题的明示,对句的马蹄轻,极有可能就是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里“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典,还是为了暗示春“字”。前面两联做够了铺垫,后面开始用细微的笔触写自己的心境。“素衣渐墨仍频浣,病眼逢花欲暂明”。初看这两句,可以感觉到诗人遣词造句的能力。“仍频浣、欲暂明”似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却应该是诗人貌似随手拈来却很能体现作者功力的得意之处。结尾的“使知如此亦平生”点明了主题,应该是诗眼所在。有的读者也许会说:作者到底写了些什么呀?我怎么还是没看明白。我以为,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就是诗人用诗这样的文体,随手记录下了自己生活中偶然产生的一点心灵的感慨和波动。人的一生并不长,也绝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天天顺顺利利,想什么得什么。不要说建功立业,就是事业有成也是一般人的梦想而已。我们大多数人过的都只是平平常常的日子。钱也许不多,但衣服要穿得得体干净。高兴的事情也许不多,但是不能泯灭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仍频浣、欲暂明”透露的就是这样的意思。因此,“如此亦平生”的感慨就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了。我们说,这首诗的立意、境界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平淡的语言,淡淡的心思,就在不知不觉间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一样可以打动读者的心,使我们产生共鸣。年轻的读者也许把握不到,有了一定年龄的人,是会有所体会的。“仍频浣、欲暂明”几个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语言极其老到,是多年功力的体现。颈联一出,毫不费力,可以说于平淡处见神奇,是可以欣赏和学习的。

我们阅读和欣赏古人作品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学习。欣赏和分析今人的作品,也是为了学习。这关系到我们的眼力。眼力高的人,其自己的作品不一定就高。但眼力不高的人,其作品肯定不会高到哪去。因为我们只有知道了别人作品的好处与不足,或者说知道什么叫做好,怎么才叫好,自己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别人好的语言、章法、技巧,我们自然可以学习和模仿。而知道了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我们才能知道怎样去避免。这就是读诗和欣赏的根本目的。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昭示的作用,这就是诗眼。有人说诗眼就是炼字,某句话里的某个字炼的好,使得全句增色,这个字就是诗眼,比如王安石的诗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但我以为,这不是诗眼,这只是眼字。

诗眼,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诗的结构过于复杂,因此需要在某个地方加以提示,以帮助读者理清作品的思路。有个时候,是作者的思想或者诗的主题不好明确交代,需要在某个地方加以提醒或暗示。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诗眼。

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那就是并不是每一首诗都需要诗眼。大多数诗是没有也不需要诗眼的。诗眼只根据需要而使用,不需要特意安排。

一首诗的诗眼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合适的地方加以安置。以律诗为例,分四联,因此,诗眼可以安排在诗的任何一联里。我们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首联安排诗眼,比如笔者的《秋兴二》。

家在最高楼上住,惯听天外淌秋声。边城鼓角几时起,朔漠悲笳何处鸣。司马书来先泪下,沈园柳老倍心惊。诗人自是多情客,且为情多痛一生。

这首诗刚发在网上,许多人的评论是:起的高古,后面不知道转哪去了。其实在首联里已经安排了诗眼,读懂了首联,相信全篇皆通。因为家在最高楼上住,所以夸张地说:惯听天外秋声。其实地球上分四季,天外秋声为何物?此说似乎不通。因此这里暗指的是一种幻觉,说的是历史长河里的旷古之音,也就是说在感怀历史。明白了这一层,你就可以很清晰地理解了接下来的两联,是四个典故,都是与诗人有关的,一个讲边塞之苦,一个讲去国怀乡之痛,一个讲朋友相思之苦,一个讲悼亡之痛。结尾的两句边转边收,就更容易理解了。在这首诗里,我就章法做了个尝试,不说成功与否,但就整个诗的脉络而言还是清晰的,关键在于首联的诗眼的安排。

也有在颈联安排诗眼的。比如江西熊盛元先生写河西走廊的诗(题目记不太确切,不加了)。

不到河西旧走廊,更从何处味苍凉。一川沙石驼铃碎,万里风烟塞草荒。云缀天心难化雨,愁生芒角欲撑肠。萧萧红柳今如昔,只有衣裳异汉唐。

这首诗初看以为就是一首记游的诗,其实不然。关键的地方在于第五句,那“云缀天心难化雨”,写的不是自然现象,是在讽刺历代的统治者都喊着要重视边疆,却空有好的政策,最终落实不了,致使这里到今天还是如此荒凉。这一句交代了作者写作的真实目的,看不透,全篇朦胧,欣赏便只能处于低层境界。

尾联安排诗眼的比较多,既然开了头,干脆就再举一个笔者自己的例子。比如笔者的《秋兴三》,就是在结尾安排诗眼的。

时逢三五怕团圆,酒欲消愁今更难。两地清宵期共度,一天明月好同看。花前顾影怜卿瘦,柳下偎人觉臂寒。梦醒但余环佩响,最高楼上夜犹阑。

怕团圆是怕别人团圆而自己不得团圆,中秋团圆日便格外寂寞,因而借酒销愁。期共度自然是不能共度,是希望而已。但接下来的花前顾影和柳下偎人又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在结尾。梦醒之后犹觉闻得环佩响,说明那其实只是梦中的情节。联系前面的借酒销愁,自然是酒后入梦。有人说“环佩”二字泥古了,因为现在没人再戴环佩。先不说此说是否成立,单就梦中情节,其实是不能与现实相比拟的。梦中情节多怪诞,现实中的相会幻想在梦中,今人变成了古人的形象,醒后如闻环佩之音,无论如何是说得通的。

颔联包含诗眼的情况比较少,盖因大多以承接为主,顺其自然地交代下来的缘故。但我们前面举过的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的例子,其实就可以看作是颔联包含诗眼的代表,读者不妨自己找来对照一下。

绝句里的诗眼也是很多的,比如“忽见陌头杨柳色”(王昌龄《闺怨》)。再比如“不得到辽西”句(金昌绪《春怨》),也是诗眼。因为辽西是良人远征的地方,诗中的女主人公只有梦中才能与丈夫相会,却被黄莺的叫声惊破了,因此喊打。如果不知道“辽西”的内涵,全诗又如何懂呢?

需要区别的是,同样是为了交代内容的需要,有的在作品的题目里加入某些信息,有的在序言或者后记里说明,这也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主旨和理顺作品的脉络思路,但与诗眼无关。

诗眼,有的时候与警句相同。比如“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这一千古名句不仅是警句,还是诗眼。但警句不一定都是诗眼,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就不能说是诗眼。

我们了解了诗眼的特点和用途,在今后自己的创作中不妨加以使用,一是为了章法和脉络更加清晰,一是可以在含蓄的基础上揭示主题。尤其那些《无题》类作品,因为诗以外的信息很少,适当使用诗眼来交代些必要的信息,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