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胡同文化中优美的句子有 正文

胡同文化中优美的句子有

时间:2025-01-12 12:30:23

高中语文第一册《胡同文化》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

《胡同文化》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序言”单元。《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艺小品文,悠闲、散淡、平和,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思想追求以及本文所阐述的北京市民的生活特点相一致,富于文学韵味。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很好的材料。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序言中汲取有关著作的信息”;二是“了解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三是“领悟序言的语言魅力”。根据高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学生写作散文的实际,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学习分析事物或现象所蕴含的文化意味。

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情感态度。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归纳“胡同文化”的特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②通过分析“胡同文化”的典型意义,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

①辩证的评价“胡同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②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三、教法分析

1、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三个步骤。

2、三步教学法: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课的学习以能力培养为主,为了集中紧凑、提高效率,未使用多媒体课件。

3、具体操作:

①立足课文,点拨导思;

②重点内容,讨论演板;

③点评诵读,领会情感;

④延伸迁移,分组讨论。

四、学法分析

1、学生现状:

高一学生具有阅读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2、学法指导:

①早读预习,理清课文思路;

②课堂上展开讨论,明确重点;

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解内涵,品情感,养练思维和写作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分析

1、知识习得

①解题。

分析“胡同”和“文化”的词义,理解“胡同文化”在课文中的具体含义。

②分析理解“胡同”的特点。

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学生讨论归纳,明确:正、俗、多、静。

③概括胡同里的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

学生阅读讨论,将结果演板,教师小结明确:安土重迁(居住心态);过往不多(人际关系);易于满足(生活态度);不管闲事(政治态度);安分守己(处世哲学)

④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

明确:封闭;忍。

2、拓展延伸

此部分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注意引导,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及思维的成果。

①“封闭”的实质:民族心理的反映。比如“长城”、中外文化上的差异。

②“忍”的实质:民族性格的缩影。比如:中国人的谦逊、一些俗语。

③理解作者对胡同文化态度:批判中带有伤感。

3、迁移训练

课堂上讨论分析武汉“热干面”文化的内涵;课外写一篇关于广州“凉席”文化的作文。

六、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

1、化繁为简,重点突出。教材的处理,遵循“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原则。

2、板书简洁,钩弦提要。

3、培养能力,注重应用。

高中语文第一册《胡同文化》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抓住课文要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体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是一篇好文章,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它用富有京味而又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又用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表达出了胡同文化的内涵,最后,用真实的感情表达出了对北京胡同特有的感情。而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正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因此,在对《胡同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要点,提取精要。京味的语言是文章的一大特色,也是本学期唯一的一篇,所以应该好好的让学生品读、欣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觉。这也正好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阅读全文,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并借以培养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2)体会《胡同文化》中浓郁的文化气息,并借以理解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3)引导学生注意本文语言朴实、雅致的特点。

3、教学重难点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训练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二、讲教法

1、课文

1)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是比较浅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出要点,提取精要。

2)优美的语言要用声音来品读才有味道,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

3)结合有关语句,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欣赏京味的语言。

4)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引向更深入的思考。

2、课时安排:1课时

3、布置预习:

1)什么是胡同文化?

2)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3)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4)作者对胡同有着怎么样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由歌曲《故乡是北京》引入,让学生感受一下浓浓的北京风味,由现实生活中走进古老的北京城,去看看古老的胡同。

2、第一步:概括要点,提到精要。默读课文,结合预习(1、2、3),找出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举例:

(1)由“什么是胡同文化”开始提问,直接入题,让学生首先明白胡同文化也就是北京市民文化。

(2)“胡同的特点”,学生很容易找到,教师可能用三句领起句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品读,如“北京的胡同真多啊;北京的胡同真奇啊;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3)“胡同文化的内涵”指导学生抓中心句,学生很快就可以找出来。

3、第二步: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让学生朗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作适当的点评。老师指导欣赏下列句了: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有窝头,就好。大腌萝卜,较好。小酱萝卜,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更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这两个句子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哪一个更能表现出北京人易于满足?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煅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结合课练习,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去感受作者的感情。

4、第三步:细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作者感情(伤感留恋)

5、第四步:小结全文。(北京的胡同造就了特有的北京的胡同文化)

“夕阳西下,一抹淡淡的阳光柔和地洒在京城那些幽深的小胡同里。精致的四合院,黝黑的宅门,锃亮的门钹,老槐树下扯闲篇儿的老人,追逐顽戏的孩子,还有那由远而近、略带沙哑的‘磨剪子来镪菜刀’的吆喝声……”

这是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里描述的老北京四合院的情景。

“暖日暄晴,春云浮荡,站在小小的四合院中,背抄着手,仰头眺望鸽子起盘,飞到东,看到东,飞到南,看到南……鸽群绕着四合院上空飞,一派葫芦声在晴空中响着,主人悠闲地四面看着……”

“如果用极少的词语来概括四合院的四时,我苦心孤诣地想了这样四句:冬情素淡而和暖,春梦浑沌而明丽,夏景爽洁而幽远,秋心绚烂而雅韵。”

这是邓云乡先生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描绘的四合院的情状和生活。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这是汪曾祺《胡同文化》里的北京四合院。

还有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曹禺先的话剧《北京人》里的那些胡同、巷子、四合院,还有那些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对我产生了巨大的诱惑。

北京的四合院究竟什么样子?很想去实地逛逛那些胡同、院落,去体会和品味一下那些从书上读来的从媒体上听到和看到的北京四合院那种人与天地自然交融和合的文化内涵。

难得来北京一趟,游游老北京的四合院自然列入行程之中。

在恭王府外的柳荫巷,与一个蹬人力三轮车的小伙儿讲好价,缴了钱,坐上他的车子,就开始了这次盼望已久的旅行。

红色绒布顶子罩着黑亮的三轮车,伴随着“叮当!”“叮当!”的清脆铃铛,行进在什刹海旁边古老的巷子里。穿着褚黄背心的蹬车师傅,红衣黑裤白鞋子,十分精神,一边蹬车一边用带有山西口音的普通话讲解。

或大或小的四合院一座接一座,灰砖砌成的围墙把这些落院连接成巷子,石头铺成的街面透着悠远的历史印记。游人和车辆在小巷穿行,不时与另一辆拉着游客的三轮车和操着不同口音的游客擦肩而过,清脆的铃铛在小巷里悠长地回响。小巷里的院子大多关门闭户,那一道道砖砌的门楼、雕花的墙饰、从院子里伸出来的古树、房顶上随风摇曳的衰草,像家乡坐在老槐树下抽着叶子烟缺牙齿的老汉,满面春风地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絮絮叨叨地述说着苍海桑田的故事。

这里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瓦、一木一石背后都有无尽的话题和深厚的意味。坐在三轮车上慢慢在小巷里行进,听着三轮车师傅指着一座座门楼讲述那些古老故事里蕴藏的古老文化。

三轮车师傅说:北京是皇城,很多东西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北京四合院建筑,从构造到装饰,更是处处表现和反映出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院门,是四合院的主要入口,北京人习惯叫它“街门”。即使这些街门关闭着,熟悉北京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住在里面的主人的身份。

门墩是街门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件,它在建筑上起着稳固院门的功能,门墩上雕刻着图案,又有装饰作用,门墩的形状可以分辨居住者身份,北京话说“文官武官看门墩”。门墩通常有箱形和抱鼓形两种,门墩是方形的,像读书人装文房四宝的箱子,表明这个四合院里住的是文官。门墩是园形的像古代打仗时擂的战鼓,表明此院中住的是武官,取至过去将军打仗时擂鼓助阵、鸣金收兵之意。

门上有门簪,“官大官小看门簪”。四个户簪代表大官,一到四品,两个门簪代表小官,五到七品。过去北京最小的官是七品,到了京外才有八品、九品官。官职的大小还可以从门的深度来看。如果门往后退三尺就是三品官,门往后退六尺就是二品官,门往后退十二尺就是一品宰相。过去有“豪门深似海,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说,说的是宰相府门的深度刚好能放下一只小船。门不能往里退九尺,九是阳数之极,是阳数里最大的,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九这个数字只能皇帝用。过去婚姻讲究门当户对,门簪一样多的两个家庭联姻、文官的后代与文官的后代或者武将的后代与武将的后代联姻,就算门当户对,是最美满的姻缘;两个门簪家庭的子女与四个门簪家庭的子女结姻是高攀,四个门簪家庭的子女与两个门簪的家庭子女结姻是下嫁,两个门簪或四个门簪家庭的子女与十二个门簪家庭的子女结姻叫攀龙附凤。

再下来是门钹。门钹上的动物是传说中的龙的六太子,嘴里衔着一个环,是守护神。官宦之家的门钹是铜的,老百姓和商人家的门钹是铁的。在敲门的时候,门钹会发出金属声,传到院里,里面的人听到就会出来开门。门钹的外形有圆形、方形、八角形等形状,根据宅第之分,造型、尺寸大小各不相同,王府、公侯、一品、二品府第大门可用兽面和摆锡环,三品至五品官员大门只许用摆锡环,六品至九品官员大门只许用铁环。

门钉也是等级的标志。门是由一块一块木板拼起来的,这些木板的背后横着穿一块木板,再在门板上钉上门钉,起加固的作用。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等级标志。皇宫城门上的门钉,每扇门九排,一排九个,九九八十一个;王府大门上钉七路,七九六十三个,公侯四十九个,官员二十五个,普通老百姓家,一个门钉都没有,所以又管平民百姓叫“白丁儿”。

门的颜色,只有官宦之家的门能漆成红色或朱红色,老百姓和商人只能漆黑色,杜甫有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指的就是官宦之家的门。

门槛也是很有讲究的。门槛越高官位越大。门槛只能跨只能迈不能踩不能坐,因为门槛代表主人的肩,踩门槛坐门槛是对主人的不尊敬。跨门槛的时候,男的跨左腿,女的跨右腿。门槛也是一道风水线,有了这道门槛里面的家财露不出来,外面的小鬼蹦不进去。故宫的门槛原来是1尺5,现在是1尺,末代皇帝溥仪为了骑自行车方便,把故宫的门槛锯掉了,有人说这一锯就把大清的江山锯掉了。

看着那一道道旧式街门,流连于灰墙灰瓦的街巷,听着师傅津津乐道滔滔不绝的讲解,就像翻阅一本陈年的老书,沉浸在久远的故事里。

终于看见一座开着院门的四合院。听见三轮车的铃铛声从院门里走出一位妙龄女孩,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面含微笑地等在门口。

三轮车在四合院门口停下,师傅指着站在门口的美女说:“这位是四合院的专职讲解员。”我便下了车,在美女引导下进入四合院内游览。

三级台阶、两个门簪,可见这个院子曾是位小官的宅第。院门开在东南角,微窄而古旧的木门上没有门钉,却透露出威严、厚重的意味。北京的四合院是按金木水火土来建造的,而且很讲究风水。四合院大多是座北朝南,院门是北京四合院与外界沟通的通道,除了是皇亲国戚家的院门开在中央的外,一般都开在院落的东南角。东南方是八卦中的吉位,是风水最好的地方,紫气东来,顺风顺水,大吉大利,家人出入平安。进了院门迎面是一道影壁。影壁做工很精细,由特制的砖砌成,磨砖对缝,边框镶嵌着一些动物形状的雕塑,有镇宅避邪的作用。影壁正中是一个大大的“福”字。影壁的作用保护隐私,进入大门时,只能看到影壁,里面在干什么,就看不见了。我觉得影壁也有装饰的作用,精致的建筑工艺加上影壁上雕刻的图案和文字,给院落平添了许多文化因素。影壁前摆放着一口青花陶瓷的鱼缸,鱼缸里种着荷花,水里有红身黄尾的金鱼在荷叶间游动。院子中有木头搭的葡萄架,院子的北角生长着两株高大的石榴树。“天棚鱼缸石榴树”是典型的四合院的生活,很多文章中都有描写,今天终于眼见为实了。这些东西,表现了居住在四合院的人们生活情趣,又有美好的寓意。影壁上大写的“福”有开门见福的意思。“福”字前摆放的种着荷花的大缸,象征“阖家团圆”的意思。石榴和葡萄都是皮薄子多水果,象征多子多孙,人丁兴旺。鱼缸里有水,水是招财的,金鱼代表金玉满堂。鱼缸积水防火,有消防功能,又被称为太平缸。四合院门楼前多种槐树,院子里大多种石榴、海棠、核桃、枣树等,夏季花香四溢,树叶茂盛;秋季硕果累累,既能欣赏又能摘下来食用。之所以选择这些树木来栽种,也是人们渴望多子多孙、人财两旺的意愿的反映。

小院东西南北四面都有房。北面是三间正房,是父母长辈住的。北房坐北朝南,通风采光最好,有五级台阶,其他三面房只有三级台阶。北房台阶高表示长辈高于晚辈,尊卑有序;同时也有隐晦的意思,北屋的人可以看见院子里的人在干什么,而院子里的人却看不见北屋里人的活动。风水中北是属水的,水招财,父母长辈住在北方能镇守家中财气。东西厢房是给儿女住的。左手边的是西厢,给女孩住,风水里西属金,女孩为“千金”,金枝玉叶。右手边是东厢,是给男孩住的,太阳从东方升起,代表阳,代表希望,男孩住东边,所以称男孩为“少东家”、“东宫太子”。东边属木,木加东是“栋”字,希望男孩长大后能干一番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成为家庭和国家的栋梁。南边的房屋称为南下房,冬天会刮偏北风特别冷,夏天又很闷热,冬不暖夏不凉,用来作客厅或书房。南边又属火,表示宾客往来,家业红红火火,大户人家因为南方又和大门相连,作为门房,是看家护院的人住的。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

我在各个房间到处看了看,从屋子里的摆放和陈设来判断,不像是有人居住的样子。问了讲解员果然如此,主人早不住这儿了。目前这个四合院只是一个景点,供游客参观而已。

游览完东、南、西、北四面的房子后,站在院落中间,对这个四合院认真琢磨了一番。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导游说北京城就是由若干个这样的四合院形成的,这样的院子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其次,四合院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可以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此外,四合院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看到这儿,我便又记起邓云乡先生《老北京的四合院》里的句子来:“四合院之好,在于它有房子、有院子、有大门、有房门。关上大门,自成一统;走出房门,顶天立地;四顾环绕,中间舒展;廊栏曲折,有露有藏。”

游览了北京的四合院,还得去老北京的胡同逛逛。去哪儿呢?在游行社打听了一下,导游指点我最好去南锣鼓巷。因为南锣鼓巷建于元大都时期,是北京古建筑的代表,,完整了保存了过去的风格,作为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列入了北京市旧城保护区之中。

于是乘换地铁在南锣鼓巷站下车,步行游览了这条名气很大的古巷。南锣鼓巷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地安门东大街,仅短短786米。这条老胡同里的临街的房子“改造”成了大同小异的商铺、各式各样的酒吧、食品店、咖啡屋,卖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流淌着乱七八糟的音乐,空气里弥漫着各种诱惑食欲的食品气味。除了巷子狭窄拥挤、深灰色砖块的墙壁、房顶上黑色的瓦片外,似乎没有多少老街的感觉了。当然也有个别房子的墙上贴着“私人住宅,请勿参观”的提醒,表明在这些斑驳大门的屋子里仍有人居住。在街头的宣传栏里有介绍:“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看完后,不知其然。

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游了老北京的四合院、胡同,与我在书本上读到的那些四合院、胡同有太大的差距,走在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里,就像走进了一间文物仓库,那里的每件东西都很珍贵,它们从漫长的岁月里走来,为我们保存了都城的记忆与遗存。但令人惋惜的是,他们大多没有了生气和灵性,或者说生气和灵性正在丧失。那一座座院落大多人去屋空,巷子里除了操着不同口音的游客外,很少听到真正的京腔京韵了,一条条古街古巷要么落寞沉闷,要么像南锣鼓巷那样充斥着商业的气息。其实这些房子已经不再简单地承载供人居住的功能,它所托负的是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城,有着3000年建城史的厚重文化沉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保护它呢?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所流露的复杂感情,籍此培养学生的分

2.学习本文雅俗相间、内涵丰富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5分钟,在教室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

同学们:课前大家听到了一首流行歌曲,你能说出这首歌反映的是哪个地域的生活?(北京)

人们把这种带有北京味又间有京剧腔调的歌叫做什么?(京歌)

歌坛有"京味歌曲",文坛也有"京味文学"。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京味文学家"是谁呢?(老舍)

我们曾读过他的哪些作品?(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散文《小麻雀》、话剧《茶馆》等)

老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写"京味文学"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一个并不是在北京出生的人而被人冠之以"京味作家"那就令人称奇了,有没有这个人呢?有。那就是生于我们江苏高邮的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

[出示幻灯片之一]

"汪曾祺像"

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毕业后曾在昆明、上海等地做中学教师,1948年到北京工作一直到逝世。曾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北京京剧团工作,先后担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代表作有《受戒》、《大

[出示幻灯片之二]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知道,汪曾祺先生从1948年到1997年逝世,整整50年一直生活在北京,那么,在他的作品中带有京味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汪曾祺先生的一篇"京味散文"--《胡同文化》。

[板书或出示幻灯片之三]

胡同文化 汪曾祺

(二)检查自读预习

1、查生字读音

[出示幻灯片之四]

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胡同

A、tóng B、tòng C、tōng D、tong

2、约二斤鸡蛋

A、y uē B、yuè C、yāo D、yào

3、房

A、lǐn B、lìn C、lǐng D、lìng

4、低徊

A、 huái B、huāi C、huì D、huí

(题中黑体为正确选项)

2、查自读后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1)北京的胡同在建筑方位上有什么特点?

--正 [板书:方位 正]

(2)胡同方位的这种特点使北京城形成怎样的特点?

--方正

[出示幻灯片之五:北京胡同地图]

(3)这种"方正"给北京人以什么样的影响:

--"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总领"或"总括"

(5)有一个俗语是怎么说北京胡同之多的?

--"有名胡同三千六,没名胡同数不清"(另一版本后半句为"无名胡同赛牛毛")

(6)那些有名的胡同是依据什么而得名的呢?你能每一种用两个字

--[板书:得名 计数 存物 人名 行业 像形]

[出示幻灯片之六:一组北京胡同照片]

以上我们仅仅是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北京胡同作了一些

(三)

1、辨

(1)"文化"这个词现在在各种媒体上频频出现,但"文化"的内涵随语境的不同而不同。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有关《词典》和《辞海》上对"文化"的注释,然后看看"胡同文化"中的"文化"属于何解。

[出示幻灯片之七]

"文化四解"

①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政治文化中心

②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一种人文现象。如:酒文化、市井文化

③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④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文化知识、文化水平

(2)请将下面有"文化"的词句根据其含义归类。

[出示幻灯片之八]

①大百菜文化 ②政治文化中心

③仰韶文化 ④学习文化

⑤市井文化 ⑥文化水平

⑦人类的文化 ⑧龙山文化

⑨酒文化 ⑩校园文化

(答案:②⑦--解① ①⑤⑨⑩--解② ③⑧--解③ ④⑥--解④)

(3)"胡同文化"属于哪一类呢?

--同①⑤⑨⑩

(4)坦率地讲,"文化"解释的第②义也并不是"胡同文化"这类"文化"的最恰当的解释,这里的"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

[出示幻灯片之九]

"文化"别解

在某一地域或某一领域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如"胡同文化"、"酒文化"等。

--其实有关"文化"定义,至今没有定论,有人统计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164种之多,现在更是众说纷纭,这个问题有待人们进一步探讨。

2、确定具体写胡同文化的章节

--5-12节。(第5节总写胡同文化在北京文化中的地位,6-12节具体写胡同文化的各种表现形态。)

3、请五位同学分别朗读6、7、8、9、10-12,并要求用精要的词语

(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将教材中已注释的"国子监"及"五味"再强调一下,另补充解释"祭酒"和"策源地")

[出示幻灯片之十]

祭酒--①古代

②学官名。主管国子监,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校长。

策源地--战争、社会运动等策动、起源的地方。

4、讨论并

(在讨论

5、谁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对"胡同文化"作一个高度

--封闭 [板书:封闭]

--对!可以说,北京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种旧时代文化。作者是清醒的,他在本文中对"胡同文化"的批判多于欣赏。

6、北京的市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些文化心态呢?

--中国历史上曾有多个朝代在北京建都,北京市民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皇城根旁,封建社会的高压统治逼迫他们人人自危、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这就是形成"胡同文化"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

(四)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1、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三小节。

2、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写北京胡同衰败、没落的?

--"宅门"挺着、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栓马柱已失原形、井眼打不上水来(枯竭)、石头棋盘磨圆了棱角。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3、作者对北京胡同这些印象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一本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中得来的,当然也有他平时的观察。

4、这本摄影集的点睛之词是哪一个?

--没(mò)

[出示幻灯片之十一:一组衰败没落的胡同照片]

5、作者这篇文章与这本摄影艺术集有什么关系?文中何处点到这本摄影艺术集?

--本文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中点到这本摄影艺术集的仅有一句话,即"看了这些胡同的照片"。

6、作为"序",本应介绍作者及创作原由,并评价作品。本文对这本摄影艺术只字未评,是否是一篇不合格的序呢?

--作者补充了摄影画面的不足,摄影画面展示的是胡同之形,而本文则是挖掘了胡同之神,类似于中国画的题词,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更高层次的"序"。

7、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有怎样的一种感情呢?(此处可组织讨论,甚至争论,然后教者作结)

--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而微妙的,有些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他怜悯北京市民的封闭、忍耐,同时对他们的缺乏进取心和反抗精神也不满意。作者是尊重北京市民的,长期安土重迁的市民,一旦拆迁,自然不免怀以留恋,甚至有些伤感。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板书:怀旧、伤感、留恋]

(完成这个问题时,补充解释"怅望"和"低徊"。怅望--若有所失地

[出示幻灯片之十二]

虾蟆(xiā má)陵--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白居易《琵琶行》)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

(五)语言欣赏

讨论:读了这篇散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你觉得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讲"俗"时要着重强调其"口语化"和俗语的大量使用,这就使文章带有了浓郁的"胡同味",这是内容决定了形式。说"内蕴丰富"时可让学生补充"虾米皮熬的菜,嘿!"和"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等句省略的内容。前者可补"那简直可待皇上了"之类,后者可补"你可真能忍啊"之类,另外,还可让学生改成书面语比较。)

(至于教材中的"阅读提示"和"练习"都提到的语言的"雅致"问题,教学中点到即止。原因有三:一、文中称得上"雅致"的语言,仅"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十六个字,形成不了特色;二、用"雅致"的标准来衡量这十六个字,我们发现,它们除了都是四字句外,在内部结构上则显得很混乱,"西风残照"是并列结构;"衰草离披"又成了主谓结构;"满目荒凉"是省略了"所见"的主谓短语;"毫无生气"又成了承前省主语的动宾短语,且"毫无生气"的"毫"与前三个短语的语言风格也不一致,改"毫"为"了"恐怕会更好些。三、全篇均为朴实的口语,仅在一处突然插入一段带有文言味道的书面语,反显得不够协调。如果课堂有时间,教师也可就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六)电视散文《巷韵》欣赏

北京的"胡同"在我们这儿称之为"小巷",我们如皋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城内小巷密如珠网。有人为此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题为《巷韵》,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光明日报》,后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初中语文课外自读课本。这篇散文的作者就是我们学校退休老教师、省作协会员陈根生先生。他的这篇散文被如皋电视台拍成了电视散文,现在我们大家一齐来欣赏这部电视散文,共同来体味一下我们如皋的"胡同文化"。

(播放电视散文《巷韵》)

(七)布置作业

[出示幻灯片之十三]

课后作业:

1、比较"胡同文化"和《巷韵》的异同。

2、同为京味文学,试比较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和汪曾祺的《胡同文化》的异同。

3、介绍一种文化现象,如中国酒文化、中国茶文化、宿舍文化、教室文化、如皋风筝文化等等。

以上三题任选一题完成。

[板书设计]

正--方位 安土重迁 怀旧

独处闲逸

计数 胡 同 文 化 知足常乐 封闭 伤感

存物 汪曾祺 不管闲事

人物 得名 逆来顺受 留恋

行业 雅俗相间 内蕴丰富

像形

【案例评

本设计也是"激趣·启智·寻法"教学模式的典型范例。

先说激趣吧,课文的导入就是个"激趣点",这个开场有歌曲渲染,有问题引导,有幻灯展示,学生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自然就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文的结束部分也是个"激趣点",教者巧妙地运用本地资源,将本校老师所写的散文《巷韵》与课文进行比较,并配以生动的电视画面,学生怎不会兴趣盎然?教学中多次展示的北京胡同的照片也是个"激趣点",学生借助那些照片感受老北京的风味,进而体味文中所饱含的京味是再好不过了。

再说启智,本课的启智点可以说比比皆是。首先是讨论并

本课虽没有特别的教学环节来体现"寻法",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渗透了"寻法"精神的。譬如在开课不久教者在组织学生讨论"文化"的含义时就用了比较法和语境法,另外在谈"序"的问题时,教者问道,作为"序",本应介绍作者及创作原由,并评价作品。本文对这本摄影艺术只字未评,是否是一篇不合格的序呢?这个问题既告诉了学生"序"的一般写法,同时又研究了这篇序的特殊性。可以说,这是"寻法点"和"启智点"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