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利用好《湖心亭看雪》,认识白描:
读《湖心亭看雪》,请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
雾凇(sōng)
说一说,这两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描写)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描绘和刻画。
描写,从
• 所谓白描,就本义而言,是指美术上的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画,如铅笔画、木炭画、某种毛笔画等。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 文学上的白描,也叫素描,是指文句简略、不加渲染的朴素描写。
过渡:学上的白描它有特点可以抓吗?
(再读)雾凇
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
这么丰富的内容是否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加以修饰加以渲染或用了许多陪衬之类的语言?可见语言表达上的(简练)
这么丰厚的内涵是否运用了大量华丽的词汇?(委屈一下同学,假如把大家变成小学生,你可能有什么字不会读?丰厚的内涵却没运用了大量华丽的词汇进行细致描绘,其字面意思几乎连小学生都读得懂,这可见它的什么特点?(朴素)
以上体现白描:简练、朴素
过渡:是不是只要具备了简洁、朴素的特点就是白描呢?
出示:
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比较品
叠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
比较品
在“更定”时分“雾凇
以上体现白描:传神
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作者用字实在是奇妙,我们丝毫撼动不得。可是,这样的语言华丽吗?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小结白描特点:
1、用语简洁,不加渲染;
2、用语朴素,不崇尚华丽;
3、求传神。
小结:描写,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不仅仅可以用于写景,也可以用来写事,写人。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鲁迅先生把白描手法
二、利用课内外句子,分辨白描。
辨一辨:
试一试,你能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白描”,哪些不是吗?(当学生判断有错时,用白描的'三个特点指正)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
• ②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不是)
• ③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是)
• ④她的眼睛间或一轮,才表明是一个活物。(是)
三、利用古诗词课内材料,分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相信每一个读到的人都会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他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的是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很自然的,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会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瘦马,感觉肝肠寸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实实在在地把当时的情形展示出来,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正所谓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平淡之中又见神奇,豪华落尽见真淳,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四、利用现代文材料,分
她(杨二嫂)凸
分
岁月不等人,她(杨二嫂)年轻时或许漂亮,但如今是“嘴唇薄”,脸相却迅速衰老下来,只留下一个“
她的站姿是不自然的,“张着两脚,活橡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或许她早已失去了自己的自信心,失去了做女人的骄傲,但她可能又希望别人看得起她,尊重她。笔触简洁而朴素生动传神。
小结:白描深受我国艺术大家的喜爱。有人称它为“审美的描写”,因为它“最能表现事物的生命和内在性格的动态特征”“来引发和规定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活动”“感受和把握事物内部的性格和神韵,从而获得美感享受”。我们中国文人受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比较大, 儒家道家均崇尚简约淡泊的审美理念,讲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这是白描的讲传神,讲词约意丰,讲感情的节制含蓄讲风格的自然平淡的美学特征的思想渊源。
五、白描小练笔:白描班上的一位同学或在场的一位老师(练习,评
师:同学们,提到这篇《湖心亭看雪》会觉得很亲切,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西湖边上,那一池碧绿的湖水给了文人墨客足够的灵感,他们写尽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写尽了西湖的风花雪月。今天我们看一下张岱笔下的湖心亭又是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景致呢?先请同学念一下这篇 课文。
一女生朗读课文。
师:在这儿呢一起看一下,“余桡一小舟”的“桡”是什么意思?
生齐:撑船。
师:对,是撑船的意思。还有“拥毳衣炉火”的“毳”是三个毛字,它的本义是鸟兽的细毛,在这里毳衣什么意思?
生齐: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师:对,指用毛皮制成的衣服。还有“雾凇沆砀”,沆砀什么意思?
生齐:白气弥漫的样子。
师:白气弥漫的样子。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没弄明白?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等候。
师:既然大家没有问题,那老师要提问题了。首先是一词多义的词。“是日更定矣”的“更”是什么意思?
生:是初更以后,
初更的意思,初更以后,更是计时的方法,初更是晚上八点左右。同一个字,后面还有一个句子“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更”,更是什么意思?
生:还。
师:对,还的意思
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上下一白”,“一”什么意思?
生:“全”的意思。
师:哎,“全”的意思,“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的“一”什么意思?
生:一个。
师:哎,有一个,对了。看这个句子,“是日更定”,“是”怎么解释?对,这的意思。“强饮三大白而别”,什么叫强饮?
生:勉强。
师:有的同学说勉强,有没有更好的解释。对,痛快的意思,在这里“强”表示痛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个“客”是什么意思?对,客居,名词作动词。弄清楚这些意思后,我们一起把文章读一遍。
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找到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哪一句?
师:是“ ”吗?不是很准确。另外同学再找找,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你说。
生:“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师:好的,请坐。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这两句写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西湖的水很美,美在哪里?追问:美在哪里?
师:美在很平静,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以你的笔力,这样可看出什么?觉得这样一番景色,可以看出什么?
声:上下一白,山水融为一体了。
师:你从哪儿看出融为一体了?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非常好。天与云与山与水,你为什么认为“上下一白”看出了融为一体了呢?
生:上下一白,看起来什么都是白色的。
师:非常好。什么都是白色的。那你认为这个句子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生读。
师:如果要读出来,应该哪个字读重音?“一”,白字应该读重一点还是轻一点?
那你看,融为一体,给年感受是什么?
生:安静。师,从哪一个可以看出?“惟”
生:描写的痕迹经的感觉,没有人,一片白,冰花很美。很静。
师后面的句子,你说给你很寂静的感觉,你从哪儿感觉到的?
生:影子。
师:奥,影子。湖上有影子,这影子是怎样的呢?
生:也不是
师:我们来看“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如果老师换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觉得这样老师换,怎么样?
生:痕、点、芥、粒非常小。
师:为什么写得这样渺小?如果这样的渺小跟人生联系起来看的话,就怎么样?
生: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
师:对,在大自然面前人都这么渺小,同学把这个句子读一下,
生读。
师:读的时候你觉得“痕”“点”“芥”“粒”应该读得轻一点还是——
生:轻一点。
师:对,轻一点。(范读该句)
师:刚才也提到了这样的景物与前面的苍茫豁达的雪景。 我们再看“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个“与”是不是多余的?如果把“与”这个字去掉有什么效果呢?“天云山水,上下一白”,为什么这里要有个与,
生:它描写的是浓浓的静静的景象,读起来,大家会觉得这些是一体的,而不是个体。
师:非常好,会觉得是一体的,而不是个体。这两个句子,前一句描写的是苍茫阔大的景象,后句描写的是寂静清淡的景色。请一起读一遍。
齐读。
师:“而已”这个词的意思是——
生:罢了。
师:对,罢了,读的时候应该轻一点。范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种朴素的不加修饰的景物描写的手法叫什么?
生:白描。
师:对,白描。我们来看一下,这幅画的用什么手法?(出示书上插图)对,白描。白描原来是国画的一种技巧,它指的是,后来用到描写手法上,就是指这种朴素的不加修饰的手法,就称之为白描。我们来看一下当代著名的作家黄裳对这两句白描的解释。“描写西湖雪景的人也可谓多矣,”可是用精炼至极的笔墨如此凸现的勾勒出山水的情韵。于是张岱用寥寥的`几笔白描的手法写出了西湖天阔苍山白水,在短文中的世界中,人被微缩到了极限,人变得很渺小,那我们看到这幅景色的时候,当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这种深沉的感慨,那就是“人生如沧海一粟而已。”那你看到西湖这样的雪景吗?
谁看到过?谁去过?
指名一男生说。你去西湖看雪景,有什么感受?
生:全都是白的。
师:你跟谁去看的?
生:自己。
师:觉得怎么样?
生:美。
师:你看到的跟张岱看到的一样吗?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生:看到的雪白,天空迷蒙。
师:看到的人多吗?
生:人多。
师:这位同学说人多,老师也去看过雪景,感觉差不多,人多,可以说“小舟数百,舟中人成千,然后岸上人是无数。”这不是奇怪的事,张岱看西湖也绝不与别人相同,湖心亭是许多人都去玩过的。可是有多少人看到过张岱这里所描写的景色呢?为什么张岱看到的景色和别人看到的景色不一样呢?
生:我觉得当时张岱的心境跟我们现在的心境是不同的。他那时候看雪景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愁绪。
师:好的,她认为心境不一样看到的不一样。另外还有哪个同学来讲?
生:我觉得他去的时候没有很多人。
师:为什么他去的时候没有很多人?
生:去的时候是是日更定。
师:是日更定是什么时候?应该是比较晚了。我们来看一下张岱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的西湖。我们请同学来读一下这写去西湖的一段。
齐读“崇祯五年十二月——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张岱是在什么时候去湖心亭看雪的?
生:晚上八点。
师:还有呢?对,大雪三日。还有呢?对,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中人鸟声俱绝用个成语来形容是什么时候?非常好,万籁俱寂的时候。而且这时候是和什么人看的?
生:自己看的。
师:对,独往湖心亭看雪,所以可能在这样的原因下,看到的雪景与众不同。因为在这样的时候下赏景的人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两个金陵人,金陵人于是大发感叹。文中那句写的是感叹。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师:这句话带着怎样的心情说呢?
生:惊喜。
师:对,用文中话来说呢是大喜。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同样的。
师:从哪里看出是同样的?
生:强饮。
师:对,强饮三大白而别。请同学来读一下,是否可以读出这种大喜的心情,请一位男生。
生读。
师:有没有读出大喜?没有?为什么没有?应该抓住哪个词?
生:更。
师:应该怎样读?对,读重音。再读一遍。生读。师读该句,从这里可以看出金陵人是怎样的人?
生:豪放之人。
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怎样的此人?能不能模仿金陵人的语气,换一个词来概括。有没有?
生:痴人。
师:另外呢?你觉得还是怎样的人?
生:痛快之人。
师:还有呢?
生:随性之人。
师:完全可以嘛。非常好。你说。
生:雅致之人。
师:很好。
生:豪放之人,雅兴之人,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是不是张岱是这样的一些人?的确,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之际,是日更定时候独往湖心亭看雪,应该是一个痴人。但是不是仅仅如此呢?我们来看一下介绍。用自己的话说呢,曾经是繁华绮丽的生活,而现在呢是国破家亡,无所归倚,他的文章便是“追忆往昔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用周作人的话说,便是“ ”,山水,
讲到这里这里我们再来看张岱眼中的西湖跟别人眼中的不同,为什么在张岱的笔下西湖不尽苍茫,而在他的笔下人物不尽渺小?在继续思考,我们把第一段读一下。
齐读。
师:有没有看到这里有一个词是和张岱有关联的?
生:崇祯。
师:对,是崇祯。当时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到清朝了,清朝的时候纪年法有好几种,他为什么还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对自己故国的思念。
师:对,对自己故国的思念。再来看为什么张岱眼中的景色与别人眼中的景色不一样呢?
生:我觉得他国破家亡,他在怀念,感觉特别沧桑,觉得渺小。
生;人们是观赏景色是欣赏美景的高兴,而张岱是排遣心中的愁绪,心境不同。
师:对,心境不同,所看到的景色也不同。还有哪个同学要说?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是个痴人,他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因为他心中有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所以他通过看雪来排遣心中的伤痛,所以当想到曾经繁华转眼成空,所以在他眼中分外苍茫,当他面对这雪景感慨万千的时候,还有两个金陵人面对这一份雪景,我想问一下两个金陵人看到了张岱所看到的景色吗?我来念一下。(第二节)
可以小组讨论。
交流。
生:张岱心中的情感,那两个金陵人不知道他心中的感情。
生:没看到。很高兴。
生:非常喜欢西湖,客居在此。没看到。
生:也认为没看到,金陵人跟我们一样。
师:不管哪一种,都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万水千山总是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再听一遍录音。
听配乐朗读录音。
师:当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时,我们不知道张岱在想些什么。但我们要感谢张岱,正是因为他的满腔痴情,让我们在熟悉的地方看到了别样的风情。也许当我们再去西湖看雪景的时候,心头会浮起那些美丽的句子。普希金说:“我用诗歌为自己造起一座非人工的碑。”我想张岱也用这篇《湖心亭看雪》在西湖上为自己造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谢谢大家,下课。
师:同学们,提到这篇《湖心亭看雪》会觉得很亲切,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西湖边上,那一池碧绿的湖水给了文人墨客足够的灵感,他们写尽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写尽了西湖的风花雪月。今天我们看一下张岱笔下的湖心亭又是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景致呢?先请同学念一下这篇 课文。
一女生朗读课文。
师:在这儿呢一起看一下,“余桡一小舟”的“桡”是什么意思?
生齐:撑船。
师:对,是撑船的意思。还有“拥毳衣炉火”的“毳”是三个毛字,它的本义是鸟兽的细毛,在这里毳衣什么意思?
生齐: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师:对,指用毛皮制成的衣服。还有“雾凇沆砀”,沆砀什么意思?
生齐:白气弥漫的样子。
师:白气弥漫的样子。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没弄明白?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等候。
师:既然大家没有问题,那老师要提问题了。首先是一词多义的词。“是日更定矣”的“更”是什么意思?
生:是初更以后,
初更的意思,初更以后,更是计时的方法,初更是晚上八点左右。同一个字,后面还有一个句子“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更”,更是什么意思?
生:还。
师:对,还的意思
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上下一白”,“一”什么意思?
生:“全”的意思。
师:哎,“全”的意思,“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的“一”什么意思?
生:一个。
师:哎,有一个,对了。看这个句子,“是日更定”,“是”怎么解释?对,这的意思。“强饮三大白而别”,什么叫强饮?
生:勉强。
师:有的同学说勉强,有没有更好的解释。对,痛快的意思,在这里“强”表示痛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个“客”是什么意思?对,客居,名词作动词。弄清楚这些意思后,我们一起把文章读一遍。
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找到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哪一句?
师:是“ ”吗?不是很准确。另外同学再找找,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你说。
生:“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师:好的,请坐。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这两句写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西湖的水很美,美在哪里?追问:美在哪里?
师:美在很平静,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以你的笔力,这样可看出什么?觉得这样一番景色,可以看出什么?
声:上下一白,山水融为一体了。
师:你从哪儿看出融为一体了?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非常好。天与云与山与水,你为什么认为“上下一白”看出了融为一体了呢?
生:上下一白,看起来什么都是白色的。
师:非常好。什么都是白色的。那你认为这个句子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生读。
师:如果要读出来,应该哪个字读重音?“一”,白字应该读重一点还是轻一点?
那你看,融为一体,给年感受是什么?
生:安静。师,从哪一个可以看出?“惟”
生:描写的'痕迹经的感觉,没有人,一片白,冰花很美。很静。
师后面的句子,你说给你很寂静的感觉,你从哪儿感觉到的?
生:影子。
师:奥,影子。湖上有影子,这影子是怎样的呢?
生:也不是
师:我们来看“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如果老师换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觉得这样老师换,怎么样?
生:痕、点、芥、粒非常小。
师:为什么写得这样渺小?如果这样的渺小跟人生联系起来看的话,就怎么样?
生: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
师:对,在大自然面前人都这么渺小,同学把这个句子读一下,
生读。
师:读的时候你觉得“痕”“点”“芥”“粒”应该读得轻一点还是——
生:轻一点。
师:对,轻一点。(范读该句)
师:刚才也提到了这样的景物与前面的苍茫豁达的雪景。 我们再看“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个“与”是不是多余的?如果把“与”这个字去掉有什么效果呢?“天云山水,上下一白”,为什么这里要有个与,
生:它描写的是浓浓的静静的景象,读起来,大家会觉得这些是一体的,而不是个体。
师:非常好,会觉得是一体的,而不是个体。这两个句子,前一句描写的是苍茫阔大的景象,后句描写的是寂静清淡的景色。请一起读一遍。
齐读。
师:“而已”这个词的意思是——
生:罢了。
师:对,罢了,读的时候应该轻一点。范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种朴素的不加修饰的景物描写的手法叫什么?
生:白描。
师:对,白描。我们来看一下,这幅画的用什么手法?(出示书上插图)对,白描。白描原来是国画的一种技巧,它指的是,后来用到描写手法上,就是指这种朴素的不加修饰的手法,就称之为白描。我们来看一下当代著名的作家黄裳对这两句白描的解释。“描写西湖雪景的人也可谓多矣,”可是用精炼至极的笔墨如此凸现的勾勒出山水的情韵。于是张岱用寥寥的几笔白描的手法写出了西湖天阔苍山白水,在短文中的世界中,人被微缩到了极限,人变得很渺小,那我们看到这幅景色的时候,当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这种深沉的感慨,那就是“人生如沧海一粟而已。”那你看到西湖这样的雪景吗?
谁看到过?谁去过?
指名一男生说。你去西湖看雪景,有什么感受?
生:全都是白的。
师:你跟谁去看的?
生:自己。
师:觉得怎么样?
生:美。
师:你看到的跟张岱看到的一样吗?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生:看到的雪白,天空迷蒙。
师:看到的人多吗?
生:人多。
师:这位同学说人多,老师也去看过雪景,感觉差不多,人多,可以说“小舟数百,舟中人成千,然后岸上人是无数。”这不是奇怪的事,张岱看西湖也绝不与别人相同,湖心亭是许多人都去玩过的。可是有多少人看到过张岱这里所描写的景色呢?为什么张岱看到的景色和别人看到的景色不一样呢?
生:我觉得当时张岱的心境跟我们现在的心境是不同的。他那时候看雪景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愁绪。
师:好的,她认为心境不一样看到的不一样。另外还有哪个同学来讲?
生:我觉得他去的时候没有很多人。
师:为什么他去的时候没有很多人?
生:去的时候是是日更定。
师:是日更定是什么时候?应该是比较晚了。我们来看一下张岱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的西湖。我们请同学来读一下这写去西湖的一段。
齐读“崇祯五年十二月——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张岱是在什么时候去湖心亭看雪的?
生:晚上八点。
师:还有呢?对,大雪三日。还有呢?对,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中人鸟声俱绝用个成语来形容是什么时候?非常好,万籁俱寂的时候。而且这时候是和什么人看的?
生:自己看的。
师:对,独往湖心亭看雪,所以可能在这样的原因下,看到的雪景与众不同。因为在这样的时候下赏景的人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两个金陵人,金陵人于是大发感叹。文中那句写的是感叹。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师:这句话带着怎样的心情说呢?
生:惊喜。
师:对,用文中话来说呢是大喜。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同样的。
师:从哪里看出是同样的?
生:强饮。
师:对,强饮三大白而别。请同学来读一下,是否可以读出这种大喜的心情,请一位男生。
生读。
师:有没有读出大喜?没有?为什么没有?应该抓住哪个词?
生:更。
师:应该怎样读?对,读重音。再读一遍。生读。师读该句,从这里可以看出金陵人是怎样的人?
生:豪放之人。
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怎样的此人?能不能模仿金陵人的语气,换一个词来概括。有没有?
生:痴人。
师:另外呢?你觉得还是怎样的人?
生:痛快之人。
师:还有呢?
生:随性之人。
师:完全可以嘛。非常好。你说。
生:雅致之人。
师:很好。
生:豪放之人,雅兴之人,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是不是张岱是这样的一些人?的确,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之际,是日更定时候独往湖心亭看雪,应该是一个痴人。但是不是仅仅如此呢?我们来看一下介绍。用自己的话说呢,曾经是繁华绮丽的生活,而现在呢是国破家亡,无所归倚,他的文章便是“追忆往昔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用周作人的话说,便是“ ”,山水,
讲到这里这里我们再来看张岱眼中的西湖跟别人眼中的不同,为什么在张岱的笔下西湖不尽苍茫,而在他的笔下人物不尽渺小?在继续思考,我们把第一段读一下。
齐读。
师:有没有看到这里有一个词是和张岱有关联的?
生:崇祯。
师:对,是崇祯。当时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到清朝了,清朝的时候纪年法有好几种,他为什么还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对自己故国的思念。
师:对,对自己故国的思念。再来看为什么张岱眼中的景色与别人眼中的景色不一样呢?
生:我觉得他国破家亡,他在怀念,感觉特别沧桑,觉得渺小。
生;人们是观赏景色是欣赏美景的高兴,而张岱是排遣心中的愁绪,心境不同。
师:对,心境不同,所看到的景色也不同。还有哪个同学要说?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是个痴人,他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因为他心中有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所以他通过看雪来排遣心中的伤痛,所以当想到曾经繁华转眼成空,所以在他眼中分外苍茫,当他面对这雪景感慨万千的时候,还有两个金陵人面对这一份雪景,我想问一下两个金陵人看到了张岱所看到的景色吗?我来念一下。(第二节)
可以小组讨论。
交流。
生:张岱心中的情感,那两个金陵人不知道他心中的感情。
生:没看到。很高兴。
生:非常喜欢西湖,客居在此。没看到。
生:也认为没看到,金陵人跟我们一样。
师:不管哪一种,都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万水千山总是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再听一遍录音。
听配乐朗读录音。
师:当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时,我们不知道张岱在想些什么。但我们要感谢张岱,正是因为他的满腔痴情,让我们在熟悉的地方看到了别样的风情。也许当我们再去西湖看雪景的时候,心头会浮起那些美丽的句子。普希金说:“我用诗歌为自己造起一座非人工的碑。”我想张岱也用这篇《湖心亭看雪》在西湖上为自己造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谢谢大家,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