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太原十字桥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太原十字桥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4-10-14 06:25:08

阅读作为中学

晋祠

(文/梁衡)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些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是在水上飘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年间(1102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31尊侍女像、4尊女官像,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侍女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

三是殿前的全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起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十朴优美,做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水母楼、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阴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比如有一座假山,山上一挂细泉垂下,就在下面立着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接水。那水注入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总不能盛满碗。再如清清的'小溪旁,有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没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吸尽百川似的。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个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阅读题

1、 用本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晋祠的总特点。

2、 关于文章的结构特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总分式 B、分总式 C、总分总式 D、平行式

3、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可是却有许多生动的描写,还有议论、抒情,请各找出一例来填在下面。

描写:

议论:

抒情:

4、描写圣母殿的段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说明的。描写园中小品的段说明顺序是: 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

5、 将“像地上旋起了一股烟。”中的“旋”改为“卷”好不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6、 作者是怎样写晋祠的水的?请做出简要的分析。

7、 为了准确清楚地说明晋祠,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结合文章的内容举出一例,并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

1、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自然景物浑然融为一体。

2、C

3、描写: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议论: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

抒情: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4、空间顺序 外到内 逻辑顺序 概括到具体

5、不好。因为“旋”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向左拧,一圈一圈”的样子。“卷”字不能产生如此效果。

6、作者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晋祠水的多、清、静、柔四大特点,语言优美形象。

7、例: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或第1自然段)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晋祠的地理位置晋祠历史悠久。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些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是在水上飘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年间(1120xx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31尊侍女像、4尊女官像,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侍女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

三是殿前的全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起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十朴优美,做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水母楼、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阴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比如有一座假山,山上一挂细泉垂下,就在下面立着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接水。那水注入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总不能盛满碗。再如清清的小溪旁,有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没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吸尽百川似的。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个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晋祠》阅读题题目

25、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晋祠的总特点。(1分)

答:。

26、关于本文的结构特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2分)

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D、平行式

27、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可是却有许多生动的描写,还有议论、抒情,请各找出一例来填入下面的横线上。(3分)

答:描写:

议论:

抒情:

28、写圣母殿的段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是由到

说明的。写园中小品的段说明顺序是:,是由到

说明的。(2分)

29、将“像地上旋起了一股烟。”中的“旋”改为“卷”好不好?请说明理由。(2分)

30、作者怎样写晋祠的水的?请做简要的分析。(2分)

31、为了准确清楚地说明晋祠,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举出一例,并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2分)

《晋祠》阅读题答案

25、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自然景物浑然融为一体。(1分)

26、C (2分)

27、描写: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议论: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

抒情: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分)

(用文章中的句子,意思对即可给分)(3分)

28、空间顺序由外到内逻辑顺序由概括到具体(2分)

29、不好。因为“旋”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向左拧,一圈一圈”的样子。“卷”字不能产生如此效果。(2分)

30、作者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晋祠水的多、清、静、柔四大特点,语言优美形象。(2分)

31、例: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或第1自然段)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1分)准确地说明了晋祠的地理位置晋祠历史悠久(用文章中的句子,意思对即可给分)(1分) (2分)

一、失落的凤凰城

在太原市政府的旅游规划中,打算兴建一座新城,恢复一座旧城。这里说的旧城即是指古太原县城。

我手头的一份

我知道湘西有个“凤凰城”,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他的《边城》就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真没有想到自己身边竟也有一座凤凰古城,多年来却不知不觉,真是憾事。

金秋之际,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前去寻访这座曾经的“凤凰城”。

古太原县城位于晋源区,距市中心仅18公里,骑车也就半个多钟头的工夫。老城的东门紧邻新晋祠路,是新修的牌楼样式,已经不复古貌了。进门直走可达西门。西门外即是龙山,属于绵延逶迤的西山山脉,绿意层叠,风景优美,远观近眺,赏心悦目,故西门称作“赏翠门”。古城的南门已不复存在了,只遗留下一截厚实而斑驳的黄土夯筑的旧墙,作为历史的记忆,很不起眼地蜷缩在路边;倒是与之遥遥相对的北门已经修葺一新,门头上方镌刻着“德化”二字,寓“以德化民”之义。出北门,有古城营村,据说即是古晋阳城的中心。村内学校中有一塔,名阿育王塔。

四道门,分别连接了东西、南北两条交叉成十字的长街,商铺民居以及大小的各式庙宇就整齐有序的铺展在长街的两侧。

我们骑车游走在十字长街,一方面惊叹于古太原县城竟能有如此宏大的规模,远非邻近的几座古城如榆次、祁县、太谷等可比,一方面又惋惜这座县城古貌十之八九已经是踪迹难寻了,除了几截残墙、几座老庙和几处深宅旧院还牵扯着几缕记忆,能够让人依稀触摸到这座老城的沧桑外,几乎所有的见闻感受都与它既往的历史变得遥远而隔膜了。

这样有名无实的'古城,即使历史再悠久,真的有修复的必要吗?

据龙天寺一位姓关的师傅讲,曾有中央的有关领导就古城修复的规划来此考察,最后留下一句话:价值不大。轻描淡写的四个字,就使得几个亿的计划投资打了水漂,古城的修复计划也就此搁浅了。

依我看,古太原县城的修复也确实是价值不大。名义上是恢复古城旧貌,实质上是新建一座古城,这也属于造假的一种吧?所不同的,这样的造假却是打着保护继承文化遗产的名义,听起来堂而皇之,又有谁知道这只“文化葫芦”里到底装着啥药呢!不修也罢。

与其虚假的活在现实世界里,倒不如真实的活在历史记忆中。

我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我衷心的希望太原古城能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浴火重生,但如果是以这么一种文化造假的方式重生的话,我倒宁愿这只凤凰永远地失落在历史的传说和记忆里。

寂寞地飞翔在传说的天空中,也远远强过僵死在现实的繁华里。

老城有知,想必也会这样选择吧。

二、龙天庙里学问多

龙天庙位于县城南关。虽规模不大,形制朴素,但其历史渊源却极其深厚。

龙天庙亦称刘王庙。然而关于庙的主人究竟是谁,倒是有着多种说法。据多方考证,庙中祭祀的刘王,其实就是中国历史上以“圣智温良”“贤圣仁孝”著称的汉文帝刘恒。

刘恒是中国历代400余位帝王中难得的贤明帝君,他本是刘邦次子,在未继大统前在晋阳任代王一十七载,其长子刘启(即汉景帝)就出生于晋阳,十岁时随父至长安。刘恒父子统治时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治世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刘恒在晋阳任代王时,重视农业,轻徭薄赋,谨慎节俭,与民同息,把太原地区治理的井井有条,成为当时有名的天府之地。入继大统之后,“专务以德化民”,终于开辟了一代清平盛世。晋阳百姓感念刘恒的仁德,立庙祀之,称“代王庙”或“汉文帝庙”。

晋地为刘恒建庙一事,史载甚明。清道光《太原县志·帝王》中载:“汉文帝讳恒,高祖中子,太后薄氏出。初立为代王,都晋阳……%故晋人立祀之。”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中注曰:“惠帝尊高祖(刘邦)庙为太祖庙,景帝尊文帝(刘恒)庙为太宗庙,行所尝幸郡国各立太祖太宗庙……凡祖宗庙在郡国者六十八。”

但为何不直呼“刘王庙”而称“龙天庙”呢?原来,到了汉元帝时期,朝廷因郡国所立的祖宗庙甚多,财政开支甚众,遂“罢祖宗庙在郡国者”。然而在民间却感念文帝的仁德贤良,不忍毁庙,于是就出现了改头换面的“龙天庙”,庙名真意即为“真龙天子庙”。

就这样,龙天庙就在晋阳大地代代相传。晋阳城毁400余年后,明代复建太原县城,人们依然在县城南关建起了这座龙天庙。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史迹湮没,人们反倒对庙中所祭者是谁不甚明了了。

我们来到庙里时,正是薄暮初起时分,空旷的院子里阒无人声,显得有些清冷寂寞。出来一位师傅,手中一束燃着的艾草,飘散着淡淡的药香。师傅关姓,旗人,喜四处漫游,见闻颇广。他饶有兴致的向我们谈到龙天庙的“三大怪”:

第一怪,中国的庙宇,非僧即道,非道即儒,而龙天庙却是不僧不道不儒,而是一种民俗的体现;

第二怪,就常规庙宇布局看,一般正门左右有钟鼓楼,所谓晨钟暮鼓,而这里却以磬代钟,讲究钟磬齐鸣。寄寓着希望大汉王朝成为“日不落帝国”的祝愿;

第三怪,中国传统的宗庙建筑,方位上多为坐北朝南,而这里却是坐南朝北,庙的正前方直对北面的德化门,人们以此来表达对“专务以德化民”的汉文帝刘恒的崇敬和纪念。

依我看来,如若理解了历史,理解了人们对仁德明君的感念之情,这三怪倒也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奇怪的事了。

唐代诗人许浑《途经秦始皇墓》诗云:

龙盘虎踞树层层,

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

路人唯拜汉文陵。

始皇墓与汉文陵,一样的青山秋草,但是路人们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暴君终被唾弃,仁君永受礼敬,历史的评判最是严正无私。

龙天庙的存在应该就是做好的佐证了。

三、冷清的文庙

古太原县城里的庙宇,除了城南的龙天庙,还有太山寺、文庙等。据说城西还有一座属于藏传佛教的寺院,院中有白塔一座,这里我们没有去看。

太山寺位于县城东北角。西城外有太山,太山之上有太山寺,亦名龙泉寺,是为大太山寺。而城内的太山寺与之遥相呼应,称为小太山寺。寺内的建筑、雕塑并无特别处,倒是有个五方文殊殿蛮有点意思。殿中供奉着与五台山五个台顶相同的五尊文殊菩萨像,象征着五台山的五个台顶。这为因各种原因不能去五个台分别拜谒文殊菩萨的外地僧人和信众提供了一个变通的朝台方式,故称作“小朝台”。

像我们这样来此一游,轻轻松松地,也算是完成了一次朝台之旅,想想都觉得有趣。

县城里最值一去的应该是靠近县城中央的文庙。文庙即孔庙,夫子庙,是我国历史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有时,文庙也作为当地的学校来使用。文庙的布局,在全国基本一致。

这座文庙坐北朝南,包括照壁、棂星门、泮池泮桥以及前后大殿、东西廊庑、崇圣祠等。

先要进棂星门。何谓棂星门?原来棂星即古代天文学上之“文星”,以此命名,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

过棂星门,即为呈半圆状的泮池和泮池桥。“泮”是古代的学校。考中秀才称为“入泮”,意即进入孔学之门。在官本位的时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代表着读书入仕的“入泮”成了文人们梦寐以求的路径,俗谚云:“一过泮池桥,功名利禄来。”

泮池桥变成了升官桥,富贵桥,名利桥,这恐怕是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也始料未及的吧。

过了泮池桥就进入大成殿和其他建筑。殿前两株古柏,高大挺拔,

和我们在龙天寺遇到的一样,整个文庙大院里看不见人,静悄悄的。一路过去,前殿后殿,以及两侧的廊庑都是高门深锁,透过门缝窥视里面,空空洞洞的大殿里廊庑内凝固着的昏暗的光线,就像已经在梦中沉睡了几个世纪似的。弥满一院的寂寞冷清,湖水般漫上来,把我们渐渐浸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