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主体段的优美句子 正文

主体段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4-10-08 10:59:35

篇一:议论文主体段的展开技法

主体段是论述类文章论证的核心段落,是论述类文章展示论证力量的核心组件。一篇文章如果有几个密切联系并具有较强论证力量的主体段,那么,就会增强论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使文章颇有层次感,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一) 四种主体段的写作指导

议论文常见的段落有四种:“是什么”段落、“为什么”段落、“我怎样”段落。这四种段落写好了,一篇好文章也就指日可待了。

1、“是什么”主体段落写作指导

对“是什么”段落,我们常见失误是不能准确解读关键词。

(1) 解读好关键词“是什么”是议论文写作的出发点、基础。要紧扣关键词,解读好关键词,构筑好逻辑的底线,让自己的观点“立”起来,立得稳。

例如: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渴望,是人们最美丽最可爱的愿望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人生因梦想而精彩,让我们带着梦想前进。漫漫人生旅程,梦想如同海上的灯塔,带着梦想前进,人生之旅才更有方向感。记得失去了双手和双脚的澳大利亚青年尼克·胡哲吗?

此例的关键词是“梦想”。“梦想”既可指幻想、妄想(贬义),也可以指渴望、愿望(中性词)。解读关键词“梦想”,能迅速确定论阈(对美好事物的梦想),让论点(“然我们带着梦想前进”)立得更稳。作者对“梦想”进行必要的诠释后,论点更有说服力。

又如:金庸大师笔下的黄老邪,顽皮,偶尔犯点小邪气,却为众人称赞、羡慕,为何?因为他有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美丽小岛。其实,这只属于黄老邪的美丽小岛,不只是指“岛”,更是指一个更强大的“自我”,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本段首句引材料,简洁明了,强调“只属于他自己”,暗示自己的切入角度。第二句,用“其实”起句,点明“岛”的象征意义,审题准确,且为下文展开论证确立了恰当的切入点。解读关键词“岛”,让含蓄、有多种象征意味的词变得显豁明白。

(2) 折笔突破。留意、了解“别人的观点”,可以在立论时用“不是…不是…而是…”这类句式从侧面阐释自己的观点,使观点立得更稳。这种写法特别适合思辨性题目。

例如:孤单不是孤僻、孤冷、孤傲,不是旁若无人的自恃清高,也不是心灵封闭的孤芳自赏。我们追求的孤单,应当是超凡脱俗的豁达、心如止水的意境。孤单者须有云水气度松柏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孤单是修身明志的心灵空调。(不是…不是…也不是…应当是…)

了解“别人的观点”,解读关键词,要考虑自己的立论角度,诠释时尽可能将于自己立论相悖的部分除外。

例如:我主张多走一步,不是不辨方向的走,不是不管实力大小的走,也不是没有目的的走,而是在方向正、实力强、目的明的条件下多走一步。(不是…不是…也不是…而是…)

2、“为什么”主体段落写作指导。

对“为什么”段落,学生常见失误表现为:观点材料圆合得不够;用例技巧不够老道;说理方式单一。

(1) 注意观点与材料的圆合。例如:

蓄势是一种收敛与自省,为的是创造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绝响,勃发出属于生命的灿烂光华。(提出分论点,扣合“蓄势”“勃发”两个关键词)东晋僧人法显,为求法取经竟在六十多岁时踏上西行之路,共游历将近三十个国家,首尾经历十四年。其间,法显十余年如一日,刻苦学习梵书、梵语,每天抄写经典,(“十余年如一日,刻苦学习梵书、梵语,每天抄写经典”着力叙写法显如何“蓄势”)苦心孤诣的蓄势终于勃发出人类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响,在海上走了三年才回到中国的他,不仅翻译了多部佛教经典,还撰写了佛学著作《佛国记》。(翻译了多部佛教经典,还撰写了佛学著作《佛国记》”着力叙写法显如何让“勃发”)试想,没有十多年的蓄势之功,年逾古稀的他会有如此惊人的勃发吗?(最后用反问句扣“蓄势”“勃发”进行总结观点)

(2) 用例方式力求灵活。在议论文中,考生常见的用例方式是部分文章单例多,正反对比少;点例多,面例少;旧例多,新例少。增强文章的论述效果,可以多角度举例。例如:

倘若说蓄势是低姿态的奋斗,那么勃发便是高姿态的出彩;倘若说蓄势是滴水的积累,那么勃发便是穿石的质变。蓄势到了一定的程度,积聚的力量便如即将离弦之箭,此时不发更待何时?邓亚萍乒坛退役后走上艰辛的

像邓亚萍这样深谙蓄势乃勃发之道,最终与成功携手的人难道还少吗?(由点过渡到面)葡萄牙第一航海家恩里克王子,为探索海上之路默默蓄势,最终取得航海的成功。NBA明星科x初出道时,刻苦训练,以至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没有这艰难的蓄势,他怎么可能在NBA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非xx扰》节目主持人孟x,做过杂工、场记、编辑,每一项工作他都精益求精,如果不是一路蓄势,他能成为主持人吗?(航海家恩里克王子、体育明星科比、荧屏明星孟x代表不同的行业,事例较为有代表性)冰心一首小诗说得好:“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引用

还可以化“抽象”为“形象”(类比、比喻),论证灵活一点。例如:

苍鹰击殿,必先急剧攀升;狮子博兔,必先俯身曲腿;暴风雨来临,必先有暗流涌动、压抑的前夜。若得利剑出,必先弓满月。没有蓄势,凭什么勃发?

蓄势之于勃发,就如同佛晓的薄雾之于太阳升起。勃发必以蓄势为前提,否则,发而无力,半途而废。(形象化的阐释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

3、“怎么做”主体段落写作指导

对“怎么做”主体段落,学生常见失误是缺乏比较意识。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使语段逻辑力量强大。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中心话题是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作者先列举错误的做法:因为“怕”而“不敢进门”的是“孱头”,由于“怒”而“放一把火”的是“昏蛋”;由于“慕”而“大吸其剩下的鸦片”的是“废物”。然后谈正确的做法是倡导拿来主义。“他占有,挑选”,对“鱼翅”要“吃掉”,对“鸦片”要“送到药房”去,对“烟枪和烟灯”“除了送一点到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毁掉”,对“姨太太”——请“各自走散为是”。

4、“我怎样”主体段落写作指导

对“我怎样”主体段落,学生常见失误是文中“我”不多,不够细腻。在写作中要多一点真情实感,多一点细节。拿到考题后先问自己,为什么命卷人会让我来写这道

篇二:议论文主体段落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1、 掌握标准主体段的内部组成。

2、 学习写观点句和解释句。

3、 学习概括事例的基本要求。

4、 学习用“假设法”和“因果法”分析事例。

教学重点:

1、解释句的四种写法。

2、分析事例的两种方法。

3、当堂写作分析语段。

教学难点:

假设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元旦放假之前,我们进行过一次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在那一节课中,我们进行了议论文写作的入门学习。

2、简评上次作文。

上次作文咱们是在学习了议论文三要素和规范式结构的基础上重写了第二次月考的作文题。相比第二次月考,重写的这一次作文在如下方面有所进步:1、标题大多通顺且明显具有观点性。2、多数学生文章有明确的论点。3、文章结构大多比较规范。但是普遍比较肤浅。而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应该具有四个要素。(投影)要做到深刻透辟,就得在主体议论段上做文章。

二、认识主体段

规范结构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议论文的主体段。这是一个标准的议论文例证段。

(投影)例1坚持就是胜利。(观点句)面对困难和险阻,唯有坚持,勇于永不言弃,才有可能成功。(阐释句)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材料句)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分析句)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总结句)

(1)学生默读例段。

(2)指名朗读。

(3)示范分析例段结构。问题预设:本段中心是什么?(解释观点句)第二句与第一句的关系是什么?(阐释句)哪些文字是在举事例?(材料句)事例之后的话是在说什么?(分析句)文段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总结句)

(4)解说: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功能俱全,层次清晰,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五各方面:(1)观点句(一般在段首提出)(2)阐释句(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3)材料句(紧接阐释句,举事实论证,叙述讲究简明扼要,选材角度准确)(4)分析句(紧扣主题,结合选材,对事实进行切中肯綮的剖析)(5)结论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

三、学习讲观点

1、观点句特点:位置 段首 句式 简洁的陈述句 数量 一句。句末标点 句号

2、练习

(1)常用句式不是固定句式。观点句并没有固定的句式。判别自己写的句子属于不属于观点句时可以在句前加“我认为”“我觉得”试试,通,就是,不通就不是合格的观点句。请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合格的观点句。(摘自学生作业)

(2)请为下面事例写一句观点句

司马迁从小就随任太史令的父亲读《春秋》、《尚书》,20岁开始漫长而艰苦的游览、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的名人旧址。接着继承父业,立下志向,要写一部“成一家之言”的史书,大量阅读国家藏书、历史资料。受宫刑后,他想到了死,但他又想到著述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宿愿。最终他写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答案示例:论点一: 逆境出人才;阐释一般简短。多是多内涵上和因果上作解释:逆境因其充满艰难与困苦而更能考验和磨炼人的精神和意志。或: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拜伦。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

阐释句既直到解释观点句的作用,又起来引出材料句的作用。并且,如果观点句文字较多,较具体,也可不用阐释句。

论点二:有志者,事竟成。阐释:远大的志向可以催人奋进,成就人生壮丽的诗篇。或:苏轼云,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四、学习举事例

1、引言:材料句以举事例最为常见且实用。引用事例有两点须注意:一、事例并非越多越好。二、事例并非越具体越好。议论文的事例一要具有典型性(真实,具有代表性,能以一当十,具有说服力,能支撑论点。)二要具有概括性。(解释)指望事例来凑字数绝不是明智的想法。

2、牛刀小试:

(1)逆境出人才。逆境因其充满艰难与困苦而更能考验和磨炼人的精神和意志。司马迁从小就随任太史令的父亲读《春秋》、《尚书》,20岁开始漫长而艰苦的游览、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的名人旧址。接着继承父业,立下志向,要写一部“成一家之言”的史书,大量阅读国家藏书、历史资料。受宫刑后,他想到了死,但他又想到著述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宿愿。最终他写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分析:事例为观点服务。观点为主,事例为宾。思考本事例中直接关乎逆境的内容,关乎成就的内容。

修改:逆境出人才。逆境因其充满艰难与困苦而更能考验和磨炼人的精神和意志。西汉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身体受到摧残,精神受到折磨,曾经痛不欲生。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忍辱负重,经过前后十六年含辛茹苦,用生命写成巨著《史记》。

(2)有志者,事竟成。远大的志向可以催人奋进,成就人生壮丽的诗篇。司马迁从小就随任太史令的父亲读《春秋》、《尚书》,20岁开始漫长而艰苦的游览、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名人旧址。接着继承父业,立下志向,要写一部“成一家之言”的史书,大量阅读国家藏书、历史资料。受宫刑后,他想到了死,但他又想到著述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宿愿。最终他写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修改:有志者,事竟成。远大的志向可以催人奋进,成就人生壮丽的诗篇。司马迁立下志向,要继承父业,写一部“成一家之言”的史书。他读《春秋》、《尚书》。20岁开始漫长而艰苦的游览、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的名人旧址。之后又大量阅读国家藏书、历史资料。最终写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3、要点提示:概括事例材料要求 要素:人物、事件、结果 要点:不要细节描写 删除无关情节 紧扣观点句,最好点出关键词

三、学习讲道理

1、学会讲理第一招——假设分析法(投影)

(1)怎样讲理呢?回看前例。

(投影)例1坚持就是胜利。(观点句)面对困难和险阻,唯有坚持,勇于永不言弃,才有可能成功。(阐释句)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材料句)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分析句)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总结句)

师生找出段落中讲道理的句子,分析讲道理的方法。

假设条件——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不干了 观点的对立面

推导结果——新药不会问世事情结果的'对立面

假设条件——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不再坚持 观点的对立面

推导结果——绝不可能制成新药 事情结果的对立面

原则:围绕论点,寻找对立面。思路:反面假设→ 结果展示→正面强调。

(2)练习假设分析法

山外有山,提醒我们要谦虚。年少时的苏轼曾轻狂地挂出

如果当初苏轼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那么他就不会那么狂妄;如果苏轼没有遇到那个教导他人应谦虚的老者,也许他已经变成第二个方仲永,而不是一代文豪。

①做人要有意气。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③春晚的舞蹈‘千手观音’动人心弦,领舞者邰xx却是又聋又哑。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④她如果被儿时的不幸击垮,丧失了意气,没了斗志,就不可能坚持训练,如果她丧失了意气,失去了对人生的憧憬,她现在可能正在家中或福利院中成为一种负担。⑤因此,若无意气,又聋又哑的邰丽华又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2、因果分析法

(1)认识因果分析法

先请大家比较下面两例,读一读,看哪一段有说服力?

例1: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音乐,相反他以顽强的意志与磨难作斗争,“扼住命运的喉咙!”度过了31个没有音乐的年头,而他的许多佳作是在耳聋后写的。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论点:磨难,能历练人生。)

例2: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相反他以顽强的意志与磨难作斗争,“扼住命运的喉咙!”度过了31个没有音乐的年头,而他的许多佳作是在耳聋后写的。贝多芬经历双耳失聪的磨难,为什么还能创造出撼人心灵的交响曲,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战胜磨难,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论点:磨难,能历练人生。)

(2)思考例2好在何处?想一想,为什么?

(3)实战演练:运用例2分析事例的方法,分析下面事例,写一写吧。

(2)学习因果分析法

原因——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战胜磨难本段论点

结果——创造出撼人心灵的交响曲事例结果

师: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探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思路:为什么→是因为。关键:找准因果关系,将原因与观点对应起来,归因要正确。

(3)练习因果分析法

山外有山,提醒我们要谦虚。年少时的苏轼曾轻狂地挂出对联“识尽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一位老者看后上门请教,苏轼竟被问得哑口无言,终于明白了山外有山,人须谦虚的道理。于是他把门外的对联改为“立志识尽天下字,发愤读尽人间书”。虚心学习,终成一代大师。

①做人要有意气。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③春晚的舞蹈千手观音动人心弦,领舞者邰丽华却是又聋又哑。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谈意气》

五、课堂小结

规范例证主体段落的写法

观点句:分论点一般是一个简洁的陈述句,要鲜明准确。

举事例:引述事例一般要几句话,内容要围绕分论点,交代人物情况、行动和行动的结果。

讲道理:分析事例要与观点结合起来,常用因果分析法和假设分析法。

六、作业

请以“生活需要微笑”为论点写一个主体段落。

要求:①要有事实论据②使用因果分析法或假设分析法对论据进行分析。

篇三: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写作技巧

一般来讲,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三个主体段落来支持文章讨论的观点。每个主体段的结构由中心句、扩展部分和总结句三个部分组成。

中心句:点明本段的主要观点(分论点)

扩展部分:包括事实、数据、理论的引用、对比和分析等。

总结部分:总结或重申本段的观点,提出建议希望或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主体部分的结构模式——并列式

论证部分的几个段落之间的观点或事例是平行的并列的。

主体:赞成安乐死的理由

(1)病人选择生死的权利

(2)解除病人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痛苦

(3)解除家庭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负担

常用句式:

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首先、其次、再次、此外/再者

2、主体部分的结构模式——对照式

论证部分的内容两两相对,一正一反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说理。

《学会谦让》

开头:摆明观点。

主体:

1、在生活中不懂得谦让,不仅可能一事无成,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2、反过来,遇到争论互相谦让,会带来好结果。

结尾:总结观点。

常用句式:

反过来/相反/反之/与此相反/与之相反,如果人们懂得互相谦让,则往往会事半功倍。 不同的是/与此相对的是,不顾集体利益的坚持己见,最后浪费了机会,一事无成。

3、主体部分的结构模式——递进式

递进式: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是一层比一层深入,从现象到本质,从外在到内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殊到一般等等。

开头:总论点——人类要不断进步,完善自我,就必须无情的解剖自己。

1、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自己的前提。

2、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3、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

议论文的结尾

1、内容:

重申观点/对论点进一步补充和平衡

2、 要求:

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3、常见句式

因此/所以说,最理想的阅读方式,应该是那种既能够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又能够获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来充实自己的阅读。

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女人的外貌可以说是一种优良的武器,关键就看你如何使用这个武器。

可见/由此可见/由此看来,学会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句话/一言以蔽之,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通过上面的分析/讨论,我们了解到/上述事实表明/这说明/这意味着互联网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

4、结尾的技巧

(1)顺应文章的叙述,自然结尾,或点题,或进行总结。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今天,珍惜当下,不要浪费光阴。(《珍惜时间》)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进行结尾,语言美丽,充满诗意。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如果想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那么就一定要对她倍加珍惜!( 《珍惜青春》)

(3)引用

《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创造美好的明天》)

(4)在结尾处呼唤号召,提出自己的希望鼓励读者去做。

为了使我们的事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我们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我希望我们不但议论我们的伟大成就,并且也议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也希望有些同志不但善于听取别人议论成就,也善于听取别人议论缺点和错误。

(5)一般用反问强调观点或正确的做法,突出中心。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批评和自我批评》)

议论文论证方法

1、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所举例子必须能够证明论点。

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因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蔡伦、毕升、祖冲之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发明创造。(《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

在科学家中,像牛顿这样的不乏其人。爱因斯坦也是这样。有一次,爱因斯坦在一个桥头等候朋友,等着,等着,他陷入了沉思,连雨水湿了衣服都不觉得。他想了一会儿,就掏出纸条,记了起来。这时雨点打湿了纸条,他才发觉在下雨。他赶紧把纸条放进口袋,却又沉思起来,忘记了冰凉的雨点打在他的脸上。(《粗心专心事业心》)

常用句式:

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任何学习都需要一个过程,以孩子学用筷子为例,也要经过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如/比如/例如/再如,有一年圣诞节,道尔顿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母亲??

2、喻证法:运用比喻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可以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 。

冬雪无声无息地化为甘露,去滋润大地,使万物早日复苏,它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但是它却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的社会上,像?°冬雪?±那样的人是很多的。(《冬雪的奉献》)

3、比较法:在多个事物的或事物的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区别异同,论证观点。

对比分析:《骄傲与谦虚》《乐观与悲观》

同中求异:《自信与自满》

异中求同:《自负与自卑》

4、引证法:引用名人名言或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古人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句话告诉我们积累的重要性,没有一步一步不断地前进,就不可能取得成功。(《锲而不舍》)

看下面的引语可以说明什么观点?

万丈高楼平地起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自古英雄多磨难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失败乃成功之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梅花香自苦寒来

胜人者自胜

上下欲者胜

5、因果法,根据现象分析原因或者根据现象分析结果,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逻辑性强,辨别是非明确清楚。

原因分析:提出观点,分析这样做的好处。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选择诚信》)

结果分析:批驳观点,分析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坏处。常用与驳论。

当今我们的国民收入人均水平还很低,百业待兴,财力物力有限,倘若都追求豪华,用什么扩大再生产,使经济加快发展呢?(《说豪华》)

作业:在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议论文,至少500字。

(1)我看丁克家庭

(2)文化冲突之我见

(3)整容真的会变美丽吗?

(4)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英语作文写作技巧1

书面表达是近几年初中英语中考的重要题型,是一种反映学生表达、传递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的语言测试手段,同时也是用于测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活用能力的一项综合性试题。《英语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学生“写”的技能提出了明确目标,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书面表达相对滞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甚微,一提起写作学生们就犯愁,甚至一字不写,有的干脆放弃。写一篇像样的英语作文对80%的学生来说是“难于上青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方面:

(1)汉语影响、生词造句;

(2)词汇贫乏、搭配不当;

(3)句型误用、语法不通;

(4)信息不全、条理紊乱。因此,笔者结合新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探索了学生写作训练的方法。

一、积累词汇

初中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量的缺乏,而扩大词汇量绝非死记硬背就能做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接触各种不同体裁的英语文章,利用“在句中记,在文中记”的方法来积累词汇。因此我们指导学生依据英语报刊的特点,按栏目、话题、题材、体裁归类收集常用词,将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词汇积累到单词本子上,查字典写例句,初步学会这些单词的运用,放在身边,利用零散时间反复记忆,加强印象。还要求学生给出与单词有关的同义、近义、反义和词形相似的词,使词汇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复现。如:反义词appear/disappear,crowded/uncrowded,polite/impolite/rude。词形相似的词except/expect,chance/change/challenge。这样,通过大量的词汇练习不仅仅能有效地积累词汇,还为组句打下了基础,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总结、归纳、比较的能力,为学生正确使用词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活用词句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让学生用简单的词组成句子,再以句子的构成作为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起点,引导学生从对单个句型的掌握,逐渐过渡到多种句型的混用,直到学生能连贯自如地表达思想。一句多译,句型转换,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总的来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词、句作为材料让学生训练,使学生乐于接受,轻松完成,享受成功感。

例如:以study为中心组成句子。

I study in No.3 Middle School。I study very hard。My sister studies in the same school。But she studies harder than me。等等。

三、创设情景

例如,学生举行运动会,开“生日聚会”,以“A sports meeting”和“My birthday party”为语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仔细观察,亲身体验,然后试着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A sports meeting”和“My birthday party”这些话题。在我们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中,都设有写作训练题,它们用英语设置语境,用英语提示内容,这些写的练习,与我们平时用汉语给语境、用英语完成段落的方式相比,更为理想。当然,教师在设立语境话题时要与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应从简到难,从浅到深进行。否则,学生会无从下笔,久而久之,他们会失去信心。

四、注重听、说和阅读的培养

在英语写作中听、说、读、写应同步发展。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只有语言输入大于语言输出,语言输出才有可能。英语写作训练作为英语综合能力训练之一,是与英语的听说读不可分割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必须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

比如笔者实施多年的“五分钟课前演讲”:在上正课前五分钟里,要学生用英语讲述一个故事(积累素材);或者课前朗读一篇短小精的文章,让大家课后模仿;或者就大家平时关心的话题写一个发言稿或演讲稿进行课前发言;或者让学生自立主题,围绕自己喜欢的主题写一段话。这种课前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写英文日记

要养成记英语日记勤练笔的习惯。经常用英语记日记等于天天在练笔,这无疑是提高英语写作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记日记时,不要总是用简单句,要有意识地用一些好的词组、句型和复合句等,使文句更优美生动。对一些所给情景写的文章,写好后要对照一些范文,找出差距,然后再去练习,不仅能促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恒心和学习毅力,同时对提高英语作文也是很有帮助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多练习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总之,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训练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总结出一些更富有创新活力的英语写作方法。鼓励学生平时要多积累语素材,要求他们坚持长期写作训练,做到善于思考、勤于训练、勇于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英语作文写作技巧2

一、审题立意

大学英语六级作文的题型一般是标题作文、主题句作文或情景、图表作文等等,去年六级作文考试有书信和记叙文,但基本都属于命题作文范畴,英语六级写作技巧。对于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所谓审题,就是要看清题意,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并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也就是通过分析作文题给出的标题、主题旬或情景,找出关键词或中心词,明确写作要求,是写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题材上的要求,也包括体裁上的要求。如果不审题就随便下笔,想一句写一句,内容离题,即使再好的再华丽的再精心构思的词句表达也无济于事。另一方面,六级写作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用英语书面表达思想的初步能力,并不是测试你母语创作能力,而且为了便于作文评卷有一尽量统一的标准,出题方式无论怎样变化,六级作文都可以归纳为三段式,有的甚至给出三段的段首句。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统一主题下的写作要点、思维和方式尽可能地同一化和统一化。鉴于此,我们应清楚六级写作没有太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在构思段落之前一定要仔细斟酌标题、主题句和段首字,找出关键词从而确定写作的方向和范围,而且还应记住要尽量缩小这个范围,不能脱离要求任意展开,那样属于跑题。

二、段落构思

文章的段落,是文章的基本组成部分,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的段落构思和合理的段落安排,根据不同的题材确定不同的段落写作顺序。六级作文从结构上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introductory part;展开部分(bodypart);结尾部分(ending part),而且每段往往只有一个主题,段中各支持句围绕明确的主题,层层展开论证并服务于主题句。整篇文章也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条理分明,完整统一。下面进一步说明每一部分的具体写作技巧与要求:

引言部分 introductory part

文章开头很重要,关系到全篇文章,一定要认真考虑好如何写好第一句,秘书工作《英语六级写作技巧》。一般紧扣主题,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如果已给出段首句,则要考虑如何跟开头连接好。在实际写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开头方式。

定义法。即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解放说明题中的关键词,给出关键词的定义。多用于给出一简单题目的标题作文。直接切入主题。也就是直截了当地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写作原由,如已给出每一段的中文提示,可直接翻译提示中每一段的中心思想,作为开头。

提问法。用疑问句或设问句开头,紧接着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或直接点明主题,这种方法如果使用得当,能够激起读者往下读的兴趣,以便找出答案。以故事背景开头,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及背景,然后在这个背景下引出正文。这种方法多用于记叙文,使读者一开始就产生鲜明视觉形象。引用法。即引用名人名言或谚语等作为文章的开头,指出阅读的内容范围。

主题部分 body part

篇章写作不仅应层次清楚,而且主次也要分明i任何文章都有主体部分,即文章的精华部分。学生在这部分的写作错误五花八门,或者段落内容缺乏统一性,或者句与句之间缺少连贯性,层次混乱,信息的表达经常是跳跃式的想到什么写什么,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缺乏严密的逻辑性。针对这些错误,写主体段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要紧扣开头段提出的主题思想,突出中心。围绕主题句用一组意思连贯而且完整的句子展开文章,切记各展开句是能起到说明、支持或阐述主题的句子并服务于主题,全文保持统一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切题”。主体段取材必须精练典型,系统而完整。根据内容需要和字数的规定,确定要点的详与略后,选择正确的、典型的、具有说服力的事实、例子、数据和论据等说明解释并扩充主题。主体段要与开头段和结尾段有内在的必然归宿,要顺其自然地过渡,使用好承上启下的连接词或句子,防止突然转折。另外,主体段的句与句之间也要逐步展开,通顺连贯,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

结尾部分 ending part

文章如何结尾关系到写作的成败。好的结尾不仅在形式上起到面龙点睛的效果,而且在内容上读者明其宗旨,解其寓意。一般结尾段的写法有以下几种;总结式,即在上文所述事实和论据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使读者对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观点有个更完整而清晰的理解。首尾呼应式,即对引言段所提出的同题给出解决方案,作到首尾呼应,主题突出,结构匀称,使读者对提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提问式,这种结尾形式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并起到强调主题的作用。展望式,也就是要提出作者的希望、号召或表示信心和决心,使读者受鼓舞。引语式,引用名人名言,谚语俗语做文章的结尾,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现代散文阅读1

太阳总是刚愎自用

将我白天流血的伤口

当成黑夜影子的嘴巴

我在白天里说着话

而我的影子却在黑夜里疼痛

我站在山顶屹立不动

而我的影子却在风中左右摇摆

那夕阳的晕圈将我层层包围

只留下我那无法吞咽的嘴巴

从尸体谈及影子

又从黑夜说到白天

那一刻

我仅把自己交付给太阳

将一切轻浮的品性交付给黑夜

只需要一块生硬的石头

就可以治愈我那愚笨的伤口

就可以端正我那歪斜的影子

现代散文阅读2

春天在跌跌撞撞中来到,又在毫无预兆中离开。今天的风有点大,阳光很清澈,抬头便可一眼看穿云层,春风兴奋的摇曳着开满花的蔷薇,香气四溢。春天是个多情的季节,每年的春天都差不多,但每年的春天也各不相同,这大概就是那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吧。

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十年的时间眨眼就没了。青春仿佛是按照写好的剧本一样一波三折的走到现在。

十年前的现在我还坐在初三的教室里准备中考,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少年?姑且这么认为吧,十六岁的我还算是个少年。那时候,有一帮纯真的朋友,在足球场上穿着同一样的球衣尽可能的宣泄着自己的青春岁月。

那时候的生活里简单而快乐,只有家、学校和足球场,在这个三个地方必然有一个能找得到我。那时候的网络聊天还处在成长阶段就像那时候的我们一样。那时候的早恋也仅仅是放学后故意拖着不走,留到最后的两个人隔着远远的位置脸红红的相视一笑,然后一起走出教室,背着夕阳慢慢回家。

那时候的约会还个是“集体性”的活动,两个人不好意思单独出来,便会约一大帮关系好的朋友骑着自行车满世界逛,这样对爸妈撒谎成功率也会高很多。那个时候我通常是作为亲友团出现在这样的场景里,自己骑着车默默的跟在后面,多我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那时候还不懂得什么叫“存在感”,好友的一邀,就会挺身而出。

青春期里的感情几乎从来都没有完美的,那么对于我这样没有感情牵着的人是不是另一种完美呢?

我一直觉得青春期里的感情是不必太当真的,因为喜欢一个人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也许是因为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她转身对你的一个微笑,也许是她顺便帮你打了一杯水,再或者是她给你讲解题目时认真的那一瞬间,在你的眼睛里心里产生了一个错觉,让你觉得你喜欢上她了,想跟她一起天长地久。然而却不知,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原来的喜欢和爱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或许是另一个女孩一下子闯进了你刚刚打开的心里世界,也或许是她的一个小缺点让你忍无可忍。

有些感情不能叫喜欢,更不能叫爱,只能算作是欣赏,情窦初开的年纪,情感总是很容易发芽。

中学毕业,我们劳燕分飞,所幸的是都还在同一个城市,学校与学校之间也不过只是几条马路而已。就是这么点距离却彻底击败了初中的这几年建立起来的友谊。最初的一段时间,你们可能会经常的去看望彼此,随着学业的加重,新朋友的结交,而逐渐冷漠了。

再到大学,跨越了几个省的距离,从地球仪上看中国不过几厘米,但就是这几厘米足够你坐火车坐上一天一夜的。况且如果不是死死的铁哥们,谁会坐几天火车去看望一个关系一般的老同学呢?

工作了,一切的重心开始围绕着自己的生活打磨了,友谊也只是在老家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拿出来劝酒用的。

十年后的现在我坐在办公室里,为了生活中的车子和房子打拼着,看着窗外的树叶绿了有黄,黄了又绿,天空里的云彩来来去去,球场里的朋友从陌生到熟悉,亲情,爱情和友情也已经渐渐成形,生活没什么变动了,简单而知足。

人心是一个有固定容量的容器,有些新朋友的到来,就注定有一些老朋友离开,这很符合人的天性。一生中遇到的很多人都是从陌生到熟悉,然后再从熟悉到陌生,最后完全忘记。当明天变成了今天成为昨天的时候,我们的青春就这样一点点消散,自己也不知不觉间老了。

逐渐长大成熟的我们对于感情的理解似乎更深了一些,开始计算对于这段感情的付出和收获,得到了自然高兴了,失去了就会不开心,这也就是为什么高中时候的友谊比初中的友谊更难建立,有更多的利益味道吧。

有些人可以活在彼此的世界里,有些人注定要放在心里,也有些人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消失去。当你的心被更新的东西填充进来的时候,那些你忘的了的,忘不了的,活在心里的,忘记了的,到最后都会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无影无踪,就像她们从来不曾来过一样。

青春就是那些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过去做的那么多很二逼的事情,直骂自己骂傻自己呆,却如果有机会还是想原封不动的重新经历一回。

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间想起自己在十六岁的时候喜欢过的人,做过的一些二逼的事情的时候,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甜蜜,害羞还是傻笑?

世界上,有多少人把自己喜欢的人硬生生的变成了朋友?有多少人把朋友变成了陌生人?又有多少人把陌生人变成了走一辈子的伴侣?怀念的青春里,总是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重要或不重要的有自己的影子在里面。也可能是一些朋友说出了你想说的话,做了你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也可能是你曾经幻想过你就是你的一个朋友。所以,怀念青春,不如说是怀念那个最初傻傻的自己。

青春的天空是透明的,青春里的情感是单纯的,就像那年五月的天空一样,干净清澈而整洁,从白云掠过的地方你看到了你喜欢过的女孩的笑脸,就像当初的那个回眸一笑一样,看着她笑着对你说再见……

匆匆的十年转瞬而逝,这个五月和很多年前的一样温暖,只是我们都不在是从前的那个少年。

你喜欢过的人,喜欢过你的人,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没出现在你生命里的,都已经成为了往事,也仅仅成为了往事。那么,下一个十年,你会在哪里?又会经历着什么样的故事?

现代散文阅读3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逐步的深入,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也逐渐的吸引了更多的相关学者和教师关注。就目前而言,不管是哪个版本的初中教材,散文在教材中所占的地位是特别重要的,现代散文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因如此,在初中教学中对现代散文的阅读教学的优化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赏析的能力,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本文首先对现代散文阅读的基本目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穿插初中教学实例对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方法。

1.现代散文阅读的基本目标

有句古话说“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对现代散文阅读教学进行优化改革,那么就要对现代散文的各方面进行了解,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教学大纲提出,现代散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对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

通过对初中散文展开有效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住最基本阅读的方法,不仅能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思想能够整体感知,还能够对领悟作者通过该文章想要表达的基本观点和感情,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达到对散文作品有基础性的理解。

1.2偏重于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初中散文的时候,能够对散文中的多种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理解,例如,要对初中散文作品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理解,并且还要掌握这些表达方式的基本用法,从而达到提升自身对散文作品理解程度的目的,进一步体会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此同时,还应该达到学生能够对散文作品做出自己主观性的评价。

1.3提高学生的创作、表达的能力

学生经过对初中散文进行有效的学习之后,能够具备一定的自主创作能力,对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合理有效的运用,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感情。

1.4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要求学生经过对初中散文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对作品鉴赏和评价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学会对作品中一些优美的语言进行赏析,从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塑造的基本形象。

2.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改善方法

2.1初步阅读,初步感知

在对初中语文散文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上的辅助作用,使用有效的阅读技巧对学生的散文阅读进行合理的引导,对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进行有效的培养。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教师在对初中语文现代散文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把自身的感情全部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去,把自身那种强烈、饱满的情感用独特的手段表现出来,经过对作品中那些经典、优美的语句进行阅读感知,用自身的感染力使学生也进入作品表达的情感之中,从而达到一种教师、学生的感情都和文学作品产生共鸣的效果。

例如,在对人教版《背影》这篇文章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教师应该以一种感情饱满的语调对这篇文章的背景故事以及作者进行详细的讲述,其次让自身完全融入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之中,用真切的情感阅读这一篇课文,从而让学生初步的对文章中表达的父子之间那种浓厚的感情有所感受。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这篇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家庭之间那种关系,从而为课堂后面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深入阅读,增强感知

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有感情的对课文进行朗读,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知度,在现代散文的阅读教学中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应该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充分的考虑,对其展开进一步的优化,并且对课文展开详细的分析。例如,在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对启发性问题进行优先设计,然后教师对课文展开初步的泛读,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对课文展开有效的思考,逐渐的对课文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进行感知。教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对课文中写景艺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从而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阅读之后通过问题的回答,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课文感情的感知度。

2.3实践教学,升华情感

在对语文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经常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对教学成果的提升、巩固并不能单单局限在课堂之上,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在教学的时候联系生活实际,使用不同的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写文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一片作品,然后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表达的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要严格的要求,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的能力。因为初中学生不同的心理阶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结合教学的实际,不仅仅要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还应该增强学生和作品产生共鸣,这样才会让学生提高其自身的文学素养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健康有效的发展。

现代散文阅读4

(1)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2)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秋天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彩色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3)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可怪的是:我竟没觉得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

(4)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岸边,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过年轻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5)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三十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有人说:“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这句话的真实性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拙稚呢?

(6)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土地,我也能欣赏老半天。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缕明丽的阳光,一刻恬然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香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巨人心灵的跃动。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静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7)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如果说美是真理,美是永恒,但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小题1】本文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全文以“”为触发点,写出了自己“”、中年时期和“”三个人生阶段对美的体验与感悟。(3分)

【小题2】第(4)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析其作用。 (5分)

【小题3】第(5)段中,“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中的“这”指的是:

【小题4】揣摩下列语句,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品味其思想感情或作用。(6分)

A.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缕明丽的阳光,一刻恬然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香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你认为划线的数量词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小题5】文章的'结尾写到:“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作者虽然没有说“美”是什么,但文中隐含了他对“美”的认识。请根据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美的认识。(4分)

现代散文阅读5

梦里烟霞

云一般的神话

他,铁一般的笑容

隐隐回忆着不曾忘记的承诺

现实如梦魇般沉溺

精灵因此而天真

挣扎着逃离

逃往触及不到的远方

远方,恍若天堂

安然屹立他神般模样

精灵依旧向往

远方不曾幻灭的臂膀

因为,臂膀里有她儿时的畅想

而今却要流浪

流浪一段梦里才会有的过往

借着过往

追寻未知的远方

只恨当时迷失了方向

跟丢了他俊朗的面庞

岁月流淌

已无往日的安详

轻声呓语

呼声在梦里回荡

神,你在哪里守望

挑起你女儿夙夜的忧伤

却不知

湿了容颜也看不到你转眸回望

再回首

天使般容样

凝结了说不出的乞望

捧起清澈的脸庞

舔拭莹莹泪光

化解你眼角暗含的幽凉

期待,期待神灵突降

护佑在你的身旁

永远环绕不灭的光芒

一份依赖

留下永世的牵挂

心存平安寄身远方

不是留恋

不是怀念

是与神温柔的交响

喃喃絮语

道不完的世故流殇

心底的私藏

即使失掉依靠的臂膀

他赋予了翅膀伴你飞翔

没有不可治愈的痛伤

没有不能结束的迭宕

所有失去的

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静静等待

总有人陪你一起守候远方

而他,一直在看你成长

有种爱无法取代,有种称呼一提及便是想念,你不说,但我很了然。你爱他,甚至感染我也爱上了他。我在努力,努力爱你,用我的爱置换你内心深处的忧伤,我会一直陪你静静守候远方,平安。

现代散文阅读6

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考点中要求的比较重要的能力。它要求: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

去粗取精 整体透视

高考现代散文阅读中经常会考到归纳文章要点的题目,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①“去粗取精”:紧扣材料中关键语句,重点理解重点段、关键词、中心句;

②综合句意:对没有明显中心句的语段,即对每个独立句意或对重要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内容上的“公因式”;

③ 整体透视:对表达含蓄的文章,宏观全文,分析“潜台词”,联系主旨,归纳要点。

具体步骤应该是:①找到相关材料的位置范围,要点要么在关键段中(总起总结段、过渡段),要么在主体段中,局部的要点在题目提示的限制段中;

② 切割一“块”。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段落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有时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有时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有时又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联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

③抽“条”。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 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方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答案。如20xx年上海春季高考第8题,第(10)段“铁血内涵”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这一类型的题目。答案应该锁定整个第(10)段。第(10)段说,古镇的石板见证过更久远的历史,这里是古代名将韩信、梁红玉的出生地,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峙,其金戈铁马之声仍在古镇上回荡。韩世忠、梁红玉是民族英雄,他们率兵抗金是为了实现恢复大宋江山、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所以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加以抽象、凝练、概括,“铁血内涵”在文中的意思即是:抗敌御侮、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全面把握 分而治之

而筛选并整合现代散文中的信息,有时候并不是要切一“块”或“两块”,而是要综观全文,那就是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那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如20xx年上海秋季高考第11题,综观全文,概括“重西湖”的主要原因,要求分三点进行概括。这就要先找到“重西湖”在文中的位置。 “重西湖”出现在第9段,“清诗人袁枚有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这句话在文中起过渡作用,说明“重西湖”的原因不仅在后几段,也包括在前面的各个段落中,而且题干要求要综观全文,做了明确提示。前面几段写了哪些与西湖有关的内容呢?第3段写道,杭州有茶,西湖四周处处皆有喝茶人,天天在品着一份生活的情趣。第4段写道,杭州有音乐,湖边的草坪上飘浮着像《梁祝》这样的音乐。第5段写杭州的树,当然包括西湖边满目葱茏的树。第6段写杭州更多的是公园,而西湖边随便切一块下来便是公园,而公园美在有各式各样的伞。第7段写杭州最不缺少的是文化,与西湖有关的诗文和西湖的一草一树一花相互映衬,令人神往。西湖当然离不开水,而第8段写的西湖的水,是蕴藏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水,这里有悠远不尽的故事,有传说,有民族英雄,也有与西湖有关的文人。后面第10、11、12段,即是对民族英雄、文化名人的具体解说。第13段,则写出杭州人为明日西湖绘制了一幅幅的蓝图,西湖展现的,是美,是和谐,是大气。这样就把所有与“重西湖”原因有关的重要信息都筛选并提取出来了,然后再抽条归纳,跟西湖自然美景有关的有哪些,跟西湖历史文化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有哪些,跟西湖未来憧憬有关的有哪些,由此便可以整合出三条答案:

(1)西湖风景优美

(2)西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西湖人有抱负和气度。

归结起来,筛选并整合现代散文中的信息,要注意:

(1)整体把握,切块分割;

(2)筛选并提取出所有与答案有关的重要信息;

(3)抽条归纳、概括,形成凝练而清晰的答案

现代散文阅读7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又“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

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达夫所说“‘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个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

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虚”。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即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即是此路。 (有删改)

6.下列对“现代散文”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体现作家的个性。

B.现代散文以白话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实现了大的变革,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

C.现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使散文这种文体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辉煌。

D.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使现代散文不再只是“代圣贤立言”的文章。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散文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础之上,又要写出作家的情感、精神。

B.现实生活是作家营造精神家园的基石,散文应该真实地表现这种生活,而不能矫情,虚构。

C.散文的用意是表现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并以此打动人,所以写实并不是散文的真正目的。

D.杂文和随笔着力于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散文则着力于表现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代散文由于对“自我”的肯定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先秦之后的古代散文却完全淹没了自我,是没有“心”的应时之作。

B.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的“自叙传”,因而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像的成分。

C.只有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才会深沉动人,这样的文章虚实结合,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

D.现代散文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作家能依据“纪实性”原则,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挚的感情。

参考答案:

6.B (张冠李戴,“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是由于散文在内容上对“自我”的发现。)

7.D(曲解文意,艺术散文观照的是“人类自身”而不只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8.D(A项主观臆断,由原文“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和“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可知,中国古代散文也有“自我”存在;B 项过于绝对,“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错;C项以偏概全,“只有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才会深沉动人”错,在“人与社会”关系上着力的散文一样可以动人。)

现代散文阅读8

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

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合戏剧、小说、新诗、散文计算一下成绩,要推散文的成就最高,其次是小说,也因为与散文最近的原因。诗是迟放的花枝。戏剧呢,直至抗战以来,因为它是宣传比较有利的工具,才吸引了许多有才能的作家,不断努力的写作。到今天似又为电影所转移二但无论如何,都还比不上散文的成就二在散文上成就甚早并且提倡小品文使它成为一时风气的,朱自清先生便是最重要的一个二

近代散文早已撕破了昂然道貌的假面具,摘去了假发,卸下了皂袍;它与一切问题短兵相接,与人生日常生活相厮混,共游戏。一句话,它不再装腔作势,转为传道者与说理者作工具,而只是每个人宣情达意的语言符号。

我们叫这种散文是小品文,意思若是说另有一种大品文或雅文,专供大人先生之用,这误会还小;若是认为小品文其品不庄,只供文人游戏笔墨,以是不敢当散文之正统,只能自居于散文之旁支小道,这误会可就大了。直截了当的说,现代散文就是这个样子。随便你怎么叫,叫它身边随笔也好,叫它小品文也好,它虽不完全接受散文的传统,却自然而然的成为散文的正宗。它可以写身边琐事,也可以讨论国家大事;它可以说理,也可以抒情;它可以诙谐,也可以庄重。它只是把一切问题,那怕是哲学的与科学的,说得更自然,更录切,“能近取譬”罢了。“呼,仆夫,宜君王之欲杀汝而立职也”,不失为正经;“颗颐涉之为王沉沉者”,也不失为正史。韩愈的《毛颖传》,虽句句规模史记,其内容仍是游戏;柳宗元的《李赤传》,虽章法取诸正史,虚诞比之寓言。可知小品不小品,并不在乎文字的雅俗。现代散文,可以让孔子“莞尔而笑”,这并不失为圣人之徒,只不是假道学罢了。

上面所说的两种特质,朱先生的散文都做到了。不但做到,而又做得好。所以他的散文,在新文学运动初期,便已在领导着文坛二至此我倒想讨论他散文的第三点,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他散文所用的语言。朱先生自始就注重北平的方言,尤其近几年来,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很可观二在他的文章中,许多的语句都那末活生生地捉到纸上去,使你感到文章的生动,自然与亲切。同时他用来很有分寸,你不觉得像听北平话那末― 油嘴子似的。这里发生了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完全用一种方言― 比如北平话,写文章?用方言,文字才生动,才有个性,也才能在民间生根。可是方言有时就不够用,特别在学术用语方面二并且,若是全用北平话,也觉得流利的有点俗。朱先生在这方面的主张,是以北平话做底子而又不全用北平话二那也就包含一个结论,便是: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发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与不断努力的。

最后,我觉得朱先生的性情造成他散文的风格。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并不缺乏风趣。对人对事对文章,

允,妥当,恰到好处。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肤厚是从平淡出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久领导我们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

(选自杨振声《 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有删改)

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新文学运动以来,朱自清是提倡小品文式的现代散文写作的人之一,并且很早就在散文创作上取得成就。

B .散文中的小品文只供文人游戏笔墨,因此不能够继承正统散文的传统,只能自居旁支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C .现代散文只注重把哲学的、科学的问题说得更白然,更亲切,用通俗易懂的打比方的方法让读者明白。

D .朱自清的性情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不缺乏风趣,处事公允,恰到好处,作者认为这些因素决定了他散文的风格。

12. C(不仅仅指这两方面问题)

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各种文学体裁成就各不相同。戏剧在抗战中,吸引了许多有才能的作家进行创作,但现在被电影替代二

B .现代散文追求真实地反映人生,而在此之前的散文,特别是封建时代的散文,全都装腔作势,成为专替统治者传道说理的工具二

C .韩愈的《 毛颖传》 ,柳宗元的《 李赤传》,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章法上,都符合正史的要求,因此可以判定这两篇文章所记述的就是历史人物。

D . “文如其人”,是说一个人的文章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等,不同的人所写的文章风格是不尽相同的。

13. D (A“现在被替代”错,文中是“似又为电影所转移”。B“全都”错。C因果关系错。)

抖.根据全文内容,请简要概括朱自清散文的特点。(5 分)

14.答题要点:(1)内容真实;(2)表达自由;(3)语言自然;(4)自成风格。(意思对即可,从“内容”、“表达(形式)”、“语言”“风格”四方面答对一点给1分,全对5分)

现代散文阅读9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呀,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1.“我”想变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我”最大的愿望。

2.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小草 小花 柳絮 蒲公英

2.遥远的地方会是宇宙,飞到那里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3.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去哪里,要准备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