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文化
1. 大和民族和中国的文化同门同种,甚至日本文化的根,就是中国文化的一脉。
2. 如此的文化传承,势必会为中国拥有美好的远景蓝图。
3. 雷锋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人民,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4. 文化需要继承也必须继承,文化需要交融也必须交融,文化需要发展也必须发展,要知道“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5. 每个时代都为春节增添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该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应该是民众在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
6. 中华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21世纪中国文化,就在我们手中!让我们共同传承,让我们发扬光大!
7. 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传承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8. 血脉中的传承,一代代人无论怎样身经流离患难都心存安宁的美好憧憬,这种坚定,让人心生暖意。
9. 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世代传承的表达。
10.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而西方的贵族却能够传承三百年兴盛不息!因为中国人缺乏:家族文化,家族信仰,家族系统的传承!
11.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12. 是书籍传承了思想,是思想产出了教育,是教育创造了网络,是网络改变了阅读,是阅读改写了文化,是文化中伤了书籍。
13. 期待着那一天,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被传播,被不同肤色的人传承,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这便是我的梦。
传承经典文化文艺句子2
【第1句】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然而,时光流转,时代变迁,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似乎被遗忘在尘封的角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文化亢奋的时代,“韩流”来袭,势不可挡,西方文化不断“抢滩登陆”,多元文化让中国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时尚前卫。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一方面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也会带来传统文化的迷失。这是多么可怕!没有别具特色民族文化,必然无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世界的尊重!
【第2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
【第3句】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故我说:国学亦有大美。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先悟境界。孔子之美如一丝春风和煦而温暖,孟子之美如一阵夏雨热烈而强劲,庄子之美如一片秋叶淡泊而悠远,老子之美如一场冬雪晶莹而博大。
【第4句】首先说传统文化中民俗的魅力。这是几千年代代相传的、为普罗大众接受实践的层面。包括节日习俗,生活中婚丧嫁娶习俗,服饰习俗等。今天,婚丧嫁娶习俗和服饰习俗等随着时代变革发生变化了,这也是事物变化的规律。节日习俗有过春节的习俗,串门拜年放鞭炮庙会等等;元宵节灯会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七夕习俗,中秋节赏月,重阳节习俗,腊八喝杂米粥等。这些习俗中,除了如何过节、吃什么之外,当然还有尊重老人,注重家庭亲朋友爱,缅怀圣贤,欣赏大自然和谐美丽等元素在里面,而不是过春节了大家包饺子吧,到端午节了大家吃粽子吧,到中秋节了大家发月饼吧,不是这样的表面肤浅到吃的程度的文化。
【第5句】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小说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第6句】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也极为广泛,儒学这一文化符号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及思维方式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儒家思想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主要倡导政治统一、社会安定、道德规范,仁政以治、发展教育和生产等,这些思想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论调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倡导,同时也是对创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倡导,这些思想都能过在现代化的社会条件下继承下来。
【第7句】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第8句】中国传统文化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久前,总书记在韩国访问时信手拈来引用古诗,比喻中韩关系发展会有新机遇、新境界,阐释友邻之国应该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生动自然,又深刻有力,引发媒体聚焦解读。实际上,只要稍微留心就会发现,此前总书记许多讲话都会融会经典、不落痕迹,不仅给人思考启迪、让人印象深刻,也以厚重的国学根底,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中国领导人的文化修养。
【第9句】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包粽子赛龙舟,则反映中国老百姓对忠臣、对善良灵魂的爱戴,是社会大众善良品德的自我发扬。中秋节万籁俱寂,明月当空,让满天清辉充满心际,其实是让大自然的美洗涤心灵,人身心重新充电,具有这样的意义。月饼,瓜果都是辅助这种审美需求的物质手段。如果心不能沉下来领略它文化的魅力,只是机械地吃点应景的食物,那么哪一天不能吃月饼,哪一天不能包饺子,哪一天不能包粽子,但谁能说那天就过年了,过中秋节或端午节了。所以,应该从传统民俗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心灵上体会到它,而不是用嘴、胃、肠子来体会。
【第10句】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多看点国学,能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记得2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著名学者季羡林应邀为北大学生讲讲“国学”,一个在当时颇显冷僻的题目。季羡林劝同学们找一个小教室,以免人太少,“面子不好看”。出人意料的是,能容下400人的报告厅,连台阶上都挤满了人。在当时“商品经济”刚刚兴起的中国社会,这让季羡林热泪盈眶,认为大家对国学的热爱“顺乎人心,应乎潮流”。的确,作为中华文明的观念载体,国学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花开满树,标示着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崛起之后的“精神还乡”。
【第11句】注重道德修养也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谈传统文化不能不谈道德修养,学传统文化的人没有不重道德修养的,学传统文化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走向自觉注重道德修养。儒家要求在家庭成员内,长辈教养小辈,小辈孝敬长辈,同辈之间关爱,同事间要讲道义、礼节、诚信,对事业工作要忠,也就是今天的敬业。对上级要敬,就是尊重。上级对下级要关心礼节,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以人为本。如果整个社会人认识都能达到这样,那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
【第12句】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摆几本线装书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汉服或唐装,更不是风水、堪舆、预测之学。通过去芜存菁,国学中的精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事实上,早在17、18世纪,中华文化就已是欧洲宫廷中的时尚,文化巨匠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改编出戏剧《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后轰动一时。时下“汉语热”持续升温,孔子学院落户世界各地,也展示着中国文化的迷人魅力。这份宝贵的遗产,更应该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砥砺情操、促进人格修养的宝库。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野,贾谊“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的智慧,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国学传统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
【第13句】弘扬民族文化,正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然而,在亢奋的社会时代,弘扬民族文化,可能曲高和寡,费力不讨好。不过,让人欣喜的是,一些有民族责任感的媒体扛起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近段时间,东北新闻网精心制作了四挡弘扬传统文化的视频节目,这四期节目分别为《解读千字文》、《精武辽宁》、《国乐之声》,《复礼》,这四档节目可谓是亦文奕武,奕乐奕礼,融合了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比较全面的诠释,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细细品味,虽然每期节目只有短短的十多分钟,但却让传统文化不在的霉涩难懂,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吊民伐罪,周发殷汤”这些沉睡千年古老语句被时代换唤醒,变得鲜活生动。这些古老的中国文字,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穿越时空,一个个叱咤风云了历史人物,荡气回肠的历史画面在脑海中不断的穿梭。
【第14句】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达成的共识。在西学东渐之过程中,在西方强盗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西夷东倭凌X辱我族百年之后,国人痛定思痛,曾以为是传统文化的弊端带来了国家民族的衰弱,曾一度自轻,厚今薄古,重西轻东。但在社会文明发展遇到严峻挑战时,又祭起传统文化的法宝,希冀能从中获得灵气、吉利和智慧,重塑文明发展模式,寻找人类发展希望和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的悲剧式的喜事。但不管世局悲喜和命运跌宕,传统文化能重新回归人心,为人类文明带来希望,也还是合乎了传统文化的上合宇宙规律。
【第15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她兼收并蓄,发展至今,可见其魅力所在。新加坡是华人较多的国家,国家重视国民意识,重视教育。在强调国家意识,倡导东方文化的同时,新加坡还强调“八德”。这八个方面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即:忠:爱国,忠于国家;孝:孝敬父母,尊财敬贤;仁、爱: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关心他人;礼、仪:指礼貌礼节,对外国不卑躬屈膝,对同胞一视同仁;廉:指为官德行,做官的基本道德规范;耻:指人们的羞耻之心。一所公办学校还将中国的“元素”,即京剧脸谱、象棋、古钱币、中药等图片挂在墙上,成为推崇东方文化的象征。就连新加坡几任总理的姓名,无不透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都使我们想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第16句】中国传统文化第二个魅力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中国人只要读过书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古诗古词和一些文学名著。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实在是很妙曼优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怡悦的感受。《诗经》古雅淳朴,《古诗十九首》伤感哀叹,唐诗大气瑰丽,宋词清婉精雕,《红楼》晚晴画卷,顽石经历红尘一梦。《西游》佛道双参,冲破八十一难五圣修真。《水浒》忠义聚会,108天罡地煞聚齐保皇。《三国》畅谈天下分合大事,翻手自如谋略军法。《聊斋》鬼狐艳异,《阅微草堂笔记》规世因果,《子不语》怪力乱神,《夷坚志》神异奇闻,《太平广记》天下逸事。还有先秦古文,宋、明、清笔记,明清小说等,三言二拍,等等,读之觉喜。因为这些作家,基本都是个人修养深厚,其文章闪烁着艺术感悟和智慧之光,所以你在读时自然会为其魅力吸引。有时会令人如饮美酒,如赏百花,如沐春风,如观秋月。
【第17句】秦国变法的力行者商鞅的吏治思想和权力监督理论对现代社会仍有很多借鉴意义,他主张设官分职“别其势,难其道”,即分割权力,划分职责,各司其职。在权责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少权衡得失,多乐业、敬业。敬业精神一直是我们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的理念,孔子把它称为“执事敬”,“敬”即“尊敬”“敬重”之意,也即,对待事业要有一个尊敬、敬重的态度。古代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诠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就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是当今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规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道德原则提出了“敬业奉献”的要求,可见敬业精神不是对公民很高的要求,而是较低的标准,也应该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第18句】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有着四大文明古国之称的中国,其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令世界人民称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自古至今经久不衰,可谓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文化圈在很早就有形成了,并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无论在亚洲、在欧洲,还是在世界各地……
【第19句】传统文化中医学、养生、方术的魅力。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认为人与天地运行有一致性,天地有阴阳五行,人体中也有阴阳五行,将人体五脏分为五行,五行之间相生,在身体出现不正常症状时,综合判断人体阴阳五行的问题,进行调节,使其恢复应有的状态。中医提倡人前提要养生,当身体出现问题时再加以调节,是预防性和综合调理的一种养护理念。中药是采用天地间的各种物质,水,矿石,药草,人的粪便等,无不能作为药。人体内出现的一种症状,都能用适当的物质进行对治。由于中医中药的这个特点,它是对疾病进行主动防护,采取的手段是综合调理,加强人自我调节能力去除病症,用药是采集大自然的各种物质,是绿色环保、无副作用的。所以,中医在治疗理念和用药上更高一筹。《黄帝内经》展现了对天地人体深刻的认识,《本草纲目》秀出了对药材药性的认知。还有各个时期的中医著作,玩读之际,大家可以领略到其间的精妙哲理和医者仁心。
【第20句】几天的学习,我感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巨大的魅力和无尽的感召力,感染到我,荡漾着我的灵魂,我在不断地拷问着自己:对年迈的、日渐衰老的父母,我做到了么?对辛苦的丈夫,我做到了么?对渐渐长大的、面对青春期充满诱惑与苦烦的女人,我做到了么? 我的心在颤抖。“百善孝为先”做为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知道孝顺,去善待他们,还能为别人做什么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敬父母是不能等待的呀!我今后一定再不会用“忙”来推脱而不去看望父母。我要常回家看看!常回家干干!
【第21句】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的门派,哲学思想散见于佛、道、儒各家著作中。易经描述宇宙产生,大致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宇宙原本是太虚,没有具体的物质形象,然后生成了太极,就是最初的事物。然后由太极生出阴阳,阴阳互相摩荡,产生万物。人应该格物致知,顺应天理。道家认为天地间有一个无处不在的道,它是事物的本源,渗透于一切事物之中。人应该摒弃人的各种七情六欲,舍弃人那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清净无为,恬淡少欲,常常处于合乎道的状态,这样,道就会在他身上渗透体现,他就合乎道了。那么,连接到宇宙产生的本源,他也将获得宇宙的无尽的能量,于是他与道合一,同化于道的属性,得到了无尽的寿命和无穷的力量。庄子的认识是,天地这么大,日月生辰,寒来暑往,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作用。
【第22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经历了五千年,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赞美传统文化的句子
1.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书法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 西湖龙井,铁观音,中国的茶香就是清;女儿红、老白干,中国的酒就是醇。中国文化五千年,传统美德万里传。
3. 太极清影武当山,少林神功少室练,峨眉刚劲柔中显,南来圣地佛山,功夫盛名远传。留恋霍家佛家拳,慕名方家掌中仙。功夫中华象征,回想百味丹田。
4. 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宋扬名,一朵青花绽放,元瓷从此名久远。斗彩五彩明渐起,惹一方妖艳。清法郎色彩鲜,名扬中外瓷中冠。无色传奇弥漫,中华瓷器名远。
5.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三分魏蜀吴,一统秦两汉。华夏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是奇迹的历史印记。
6. 国粹京剧美名扬,生旦净末各方长,抑扬顿挫声貌聚,小小舞台现沧桑。中华戏曲一绝创,各地曲目更多样,人生犹如戏中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7. 中国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成为这世界上的一朵奇葩。儒家思想遍天下,中国瓷器人人夸。
8. 中医在我国古代起源,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记载着国人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承载着人类医学发展的优良关念,愿中医发扬光大,渊源流长。
9. 古往今来我不怕,孔子文化传天下,全球掀起国学热,孔子学院中外建,国学精髓世界扬。
10.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
11. 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12. 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漠北荒凉战场,英雄儿女久传扬,江南小河流水巷,才子佳人妙文章。马蹄行舟万里游,一方嘶鸣一方舟,江河湖海大中华,渊源流长几多秋。
14. 干劲强劲劲非劲,到处共处处非处。强壮强迫非倔强,勿将长大念为长。逮捕不是逮老鼠,地壳更非鸡蛋壳。瞠木结舌不念堂,中华文化永无疆。
15.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实,传统文化的气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
16. 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17.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18.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
19.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20.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我们和祖国的缘分更近一点!
21. 汉文化反而在日本有较多保留,如和服是根据汉服仿制;日本刀是由唐刀演化而来,日本的音乐、建筑保留了大量汉族的古曲和建筑样式(特别是唐代)。
22. 民族文化源于实践,历史记录延续表现,民间基础特色流源,经济全面社会发展,文化熔铸民族活力,维系国家和平统一,融合文化政治经济,提升强大综合国力。
23. 道家无为清净,墨家非攻兼爱,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礼德操守,韩非兵家论道,战国风云汹涌,百家争鸣,思想勃发,传一代英雄儿女情。
24.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
25. 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风骚!
26. 华夏文明何其多,四大发明最伟大,辨别方向指南针,人工活字印刷术,不忘造纸与火药,造福人类促发展!
2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她兼收并蓄,发展至今,可见其魅力所在。
28.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达成的共识。
29. 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摆几本线装书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汉服或唐装,更不是风水、堪舆、预测之学。通过去芜存菁,国学中的精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30. 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多看点国学,能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31. 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3.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34. 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也极为广泛,儒学这一文化符号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及思维方式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35.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36.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
37. 中国传统文化第二个魅力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中国人只要读过书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古诗古词和一些文学名著。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实在是很妙曼优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怡悦的感受。
38. 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39. 传统文化中医学、养生、方术的魅力。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40. 历史悠久远闻名,古玩字画至今行,康熙五彩元青花,价值连城代代夸,白石大千唐伯虎,字画远扬皆五湖,身在文化名古国,自豪感动受鼓舞!
41. 中华民族历史优,传统文化流传久,炎黄子孙代代传,发扬光大人人承!
42. 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
43. 茶圣陆羽茶文化,一本《茶经》传天下,一杯清茶意悠悠,举手投足显风流,饮茶静心能生津,静坐品味悟茶道,参悟人生苦与乐!
44. 陶瓷故乡在中国,瓷都当推景德镇;陶器出现在史前,瓷器始于东汉间;洁白如玉薄若纸,透明如镜能照面;生活起居离不开,陶瓷文明震世界。
45. 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家称谓。中国为世界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
46. 注重道德修养也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谈传统文化不能不谈道德修养,学传统文化的人没有不重道德修养的,学传统文化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走向自觉注重道德修养。
47.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经历了五千年,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48.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的门派,哲学思想散见于佛、道、儒各家著作中。易经描述宇宙产生,大致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49. 几天的学习,我感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巨大的魅力和无尽的感召力,感染到我,荡漾着我的灵魂,我在不断地拷问着自己:对年迈的、日渐衰老的父母,我做到了么?
50.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
1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5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6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7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8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9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10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11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12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13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14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5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16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17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
18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9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20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21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22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23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24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25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26清风湿润,茶烟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27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8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29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30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31红尘嚣 浮华一世转瞬空。
32我不是我 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
33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4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35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36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7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38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39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0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41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 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4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43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44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45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4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47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48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49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
50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古风的介绍
古风,一指古代的风俗习惯,多指质朴的生活作风:古风犹存。
同时古风也是一种文学载体,不是古体诗。
古风只有三类:"歌"、"行"、"吟"例如:《长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另外,唐代以后诗人们作古体诗,与格律诗相对,往往称之为"古风"或在题目上标明"古风"。
古风,也是小说党常说的一种类型小说,通指女频古言情小说,其实也指男频武侠小说。
基本解释
古人之风
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也指质朴的生活作风这个山村的人衣冠简朴,古风犹存。或指一种诗体名
即古体诗,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特点: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
古韵之曲
最近几年新出现的的一种音乐风格,指歌词偏仿古,好用诗词典故。古风的歌曲节奏较抒情,大部分音区较小,音调较低,大部分讲关于古代各种爱恨情仇。
歌曲例如《倾尽天下》,《天命风流》,《菁华浮梦》,《一剑轻安》,《风花雪月》《梦里梨花白》,《上邪》,《悟空》,《锦鲤抄》,《腐草为萤》等,代表歌手有董贞,少司命,河图,重小烟,心然,银临等。
古风的言情小说语句优美委婉,代表作者有唐七公子,沧月,君子以泽,杨千紫,玄色,水阡墨,流潋紫,语笑嫣然等,著名作品有三生三世系列,鼎剑阁系列,镜系列,羽系列,《花镜》,《月都花落,沧海花开》,《月上重火》,《重紫》,《落花时节又逢君》,《不负如来不负卿》,《惘然记·流光如戏》,《一生只为一欢颜》,《九国夜雪》,《图腾·火麒麟》,《九国·伽蓝之羽》,《九国·九璃珠》,《宁负流年不负君》《后宫·甄嬛传》等。
仿古之潮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底,并在诗词歌赋、文学、琴棋书画、服饰等方面,模仿古人之态,近几年颇为流行。活动有复兴汉服等举动,有利于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敬畏之心,树立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自豪,从而有效抵御外界不良文化的侵蚀。
但这一举动的商业化则可能加剧某些无病呻吟等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