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泛舟湖上的优美句子西施 正文

泛舟湖上的优美句子西施

时间:2024-10-04 15:33:29

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一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⑵朝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⑷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⑸空

⑹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⑺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译文

其一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

其二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

《湖上》原文及翻译赏析1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注释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参考资料:

1、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78

诗句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

解析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 ▲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参考资料:

1、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78

2、 陈邦炎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48-349

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参考资料:

1、 陈邦炎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48-349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宋代: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关山月

南北朝: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湖上》原文及翻译赏析2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朝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译文二

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饮湖上初晴后雨》注释

湖:即杭州西湖。

潋滟(liànyàn):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细雨迷蒙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亦:也。

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作者畅游西湖,从早到晚,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于是乎写就了这首传诵一时的佳作。

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诗的后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苏轼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相比,当然无可非议。但,我们知道,历史上还有不少女子,其美与西施相比,恐怕也差不了多少。可苏轼为什么偏偏要选西施来比西湖呢?我想是不是有两个原因:一是西施的家乡在浙江,而且离西湖不远;二是西施和西湖,都有个“西”字,这真是个天作之合。至于称西施为西子,恐怕不仅是为了尊重,还与平仄有关系(第三句最后一个字要求仄声字,而“施”是平声字)。现在,西湖也叫西子湖,就是源于苏轼这首诗。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饮湖上初晴后雨》创作背景

苏轼于1071年—1074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湖上》原文及翻译赏析3

【越调】小桃红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注释]

回文锦:东晋前秦才女苏惠被丈夫窦涛遗弃,织锦为“璇玑图”寄涛,锦上织入八百余字,回旋诵读,可成诗数千首。窦涛感动,终于和好如初。后人因以“回文锦”代指思妇寄给远方夫君的述情之物。

[参考译文]

碧绿的湖面上笼罩着柳荫,人的倒影在明净的水波中映浸。经常浮现在记忆里的是年时节下花前的畅饮。到如今,夫妻离散无音信。羡慕那成双成对的鸳鸯,比翼齐飞到蓼花深处,人却是鸳梦已残,无计重温。

赏析

这支小令写思妇思念丈夫。曲子首句“碧湖湖上柳阴阴”是说:想起绿树成荫的湖畔,折柳送别的场所,能想起多少故事。

“人影澄波浸”的意思是:很多惜别的人影,倒映在湖面上,水波又打乱了影像。“常记年时对饮”是想象,意思是说:想起我们一块对坐饮酒,好不惬意。“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意谓:念目前,夫妻离散,心中无限悲痛。最后三句“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的大意是:羡慕身旁飞过的鸳鸯,看别人成双成对,只觉得一场残梦般,蓼花深深。这直白的悲痛,非常感人,可以说这是全诗最美的三句。

这首小令从写景领起,写湖水清碧,岸柳阴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碧湖”与“湖上”是两个词组,作者有意重用一个“湖”字,而不说“碧湖岸上”,与其后“阴阴”的叠词同集一句,便形成了一种婉转低回的情味。“人影澄波浸”是表现湖水的清纯,回应“碧湖”,但更主要的是从湖景带出“人影”,由写景向写人过渡。“人影”至少能给读者提供另外两种意象:一是指曲中主人公本人,“柳阴阴”衬托出其人的孤独,而碧湖澄波的宁静气氛则反现出下文心情的不平静;二是指湖中的采莲女,因为这首《小桃红》是从江南采莲的意境生发的。若取此解释,那么主人公所忆的“对花饮”的对象,也是一名采莲女子。而“语译”释“人影”为游人之影,则是与下句“常记”相承,所谓触景生情。

设想柳荫下游人笑语欢饮,且男女相杂,于是激起了主人公“年时对花饮”的回忆。“对花饮”通常意义就是对花饮酒,但“花”在诗歌中又有借喻女子的习常用法。这才使我们意识到曲中主人公为一名男子。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效果,这里不妨看他的另一首《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人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立意乃至布局都与本篇惊人地相似,而主人公的女性身份则同样是一目了然的。中国的词曲作家都善于用简略的暗示来节省介绍人物的笔墨。

回忆只有短短的一句,迅即接上了“到如今”,显示了现实的无情。“如今”与“年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回文锦”表现出了主人公与“年时对花饮”的对方的恋爱相思关系,而这三字本身已寓离散之意,何况“西风吹断”,两人的音书联系也中断了。作者不直说情人远去,恩爱断绝,而以“西风吹断回文锦”为暗喻,是艺术语言的需要,也表现出一种讳言伤痛的惆怅情味。于是,由触景生情,又进一步引出了末三句的见景生感。

“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这“残梦蓼花深”又非一种断言可以括尽。我们取“残梦”为鸳鸯之梦,似较得诗人之旨。这三句全述“鸳鸯”,以一个“羡”字统领,一方面说明了主人公渴望爱情幸福的强烈,连鸳鸯的“残梦”也在被羡之列;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主人公对命运现实的绝望。一对鸳鸯飞入蓼花深处并头酣眠,是连贯的一意,作品分作三句,虽是服从曲律句式的需要,却也表现出主人公在克制伤痛、倾诉愿望时的一种挣扎感。

这首小令由景及人,又由人及景,借湖上的美景作为人物悲剧命运和悲剧心理的强烈反衬,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清王夫之《诗律》)。曲中处处表现出对悲哀的克制,含痛于喉,同时也因此表现出一种悱恻低回的风调。这种风调及其表现的手法都近于婉约词,而“到如今”、“羡他一对,鸳鸯飞去”等使用的又是曲的平直语言。以曲为载体,以词为笔法,这正是词曲嬗变时期的常见现象。

《湖上》原文及翻译赏析4

宋代: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注释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⑵朝曦:早晨的阳光。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译文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注释

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⑵朝曦:早晨的阳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参考资料:

1、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78

简析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

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

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参考资料:

1、 陈邦炎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48-349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参考资料:

1、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78

2、 陈邦炎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48-349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扬州慢·十里春风

宋代:赵以夫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看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送人赴安西

唐代:岑参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陌上桑

唐代:李白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湖上》原文及翻译赏析5

1古诗石鱼湖上醉歌并序带拼音版

shí yú hú shàng zuì gē bìng xù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yuán jié

shí yú hú , sì dòng tíng , xià shuǐ yù mǎn jūn shān chūn 。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春。

shān wéi zūn , shuǐ wéi zhǎo , jiǔ tú lì lì zuò zhōu dǎo 。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cháng fēng lián rì zuò dà làng , bù néng fèi rén yùn sǎ fǎng 。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洒舫。

wǒ chí cháng piáo zuò bā qiū , zhuó yǐn sì zuò yǐ sàn chóu 。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2 古诗石鱼湖上醉歌并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诗乃歌咏石鱼湖风景,抒发诗人淡于仕途进取,意欲归隐的胸怀。诗起首以洞庭湖作比石鱼湖,以君山作比石鱼;接着叙述在石鱼的寻欢作乐;最后说明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阻止饮酒作乐,借以忘忧。诗的格调清新自然,乘兴而发,毫无拘束,足见诗人胸襟之开阔,和及时行乐的思绪。

《湖上》原文及翻译赏析6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泛舟湖上,为两岸明媚的春光所陶醉的愉快心情。

前两句着重写景。

“花开红树乱莺啼”一句,从气氛上烘托出西湖春天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花开”而使树显得红得耀眼,点出游湖的节令是春意正浓之时,同时又从视觉角度照应诗题,说明观景之人正在“湖上”。“乱莺啼”从听觉效果上更进一步渲染春天热烈的气氛。这里“乱”字用得很好,它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那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这一动一静给春景又平添了几分魅力。诗人以浪漫、具有强烈情感的红色为基调,点以明快、活泼的黄色,形成鲜艳夺目的暖色调,从而产生了亢奋向上之情,成功地完成了画面气氛的渲染。

假如将“花开红树乱莺啼”比作一幅图画的中景,那么,“草长平湖白鹭飞”一句则是这幅画的远景。诗人极目远望,只见水天一色,远处芳草繁茂泛青,近处湖水碧波激艳,沙洲上几只白鹭怡然自得地时飞时落。这里以大自然的绿色为主,点缀些素洁的白色,形成一种偏冷的色调,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觉。与第一句浓墨重彩的笔法迥然不同的是,诗人在这里用轻描淡写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淡泊的意境美。当然这与前面热烈的气氛并不矛盾,而是色彩和情调上恰到好处的调整与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合谐、动人的春光图。苏轼曾用“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形容西湖的美丽景色,恰好可以用来为这两句诗作注。

后两句侧重抒情。

“风日晴和人意好”一句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诗人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发了游湖赏春之人的偷快心境。那红树、黄莺、青草、白鹭,那一叶扁舟、一湖绿水,无处不荡漾着春意,更有那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自然使“人意好”。“人意好”由诗人在船上所见景色引发,是游春之人闲情逸致的陈白,所以是贯穿于诗中的总线。

“夕阳箫鼓几船归”一句紧承上句作一转折,把读者的思绪引回到湖上,紧扣诗题,并且在收尾上及时煞住,写法上干净利落。这一句是全诗的精华,诗中的韵味和意境都藏于其中。“夕阳”点明游人赏春已延长到了傍晚。“箫鼓”的乐声仍回荡在湖面,表明船上游人仍然余兴未尽。“几船归”可有两种解释:一是说,眼看着这夕阳美景,闻着这两岸馥郁的花香,听着船上箫鼓齐鸣的乐声,虽然船儿终将离去,但一片深深的眷恋之情已留在了湖上。另一种则是,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里,又能有几只奏着箫鼓的游船停留在这湖上呢?问句中显然暗含有诗人的言外之意。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西湖春天的繁华胜景:繁花似锦,团簇如树,群莺欢叫,岸边草长,湖面平静,白鹭翻飞,勾画出一幅西湖春景图。后两句由景到人,游人荡舟遣兴,沉醉在湖光山色之中,写出了南宋时期西湖游览的盛况。这首游春小诗打破了宋人重理趣、轻兴致的特点,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运用气氛烘托,色彩点染,画面对比等手法,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一群黄莺儿乱啼,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

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夕阳里船船游客吹箫击鼓兴尽而归。

注释

湖:指杭州西湖。

红树:指开满红花的树。

乱莺啼:指到处都是黄莺的啼叫。

长:茂盛。

人意:游人的心情。

箫鼓:吹箫击鼓,指游船上奏着音乐。

几船归:意为有许多船归去。

1、西湖依旧流。作者:佚名《长相思·去年秋》

2、记轻别西湖,笑离南浦。作者:董嗣杲《齐天乐》

3、西湖岂忆相思苦。作者: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4、钱塘风月西湖柳。作者: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5、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作者:苏轼《卜算子·感旧》

6、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作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7、凤沼才难尽,馀思凿西湖。作者:严公贶《题汉州西湖》

8、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作者: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9、一春不识西湖面。作者: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10、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作者: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1、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作者:刘因《观梅有感》

12、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作者: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作者:林升《题临安邸》

14、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作者:白居易《西湖留别》

15、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作者:白居易《杭州回舫》

16、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作者:赵孟頫《岳鄂王墓》

17、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作者:白居易《春题湖上》

18、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作者: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19、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作者: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20、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作者: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21、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波外风软。作者:张翥《摸鱼儿·送春》

22、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作者:罗隐《题磻溪垂钓图》

23、西湖创置自房公,心匠纵横造化同。作者:严公弼《题汉州西湖》

24、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作者: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25、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作者:吴文英《风入松·桂》

26、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作者: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27、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作者: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

28、西湖雨后,绿波两岸平拍。作者:程必《念奴娇(忆先庐春山之胜)》

29、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作者: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30、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作者: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31、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作者: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2、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作者: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33、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作者:白居易《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34、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作者:赵汝茪《汉宫春·着破荷衣》

35、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作者: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36、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作者: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

37、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作者: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3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作者: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9、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作者: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40、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作者: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41、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作者: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42、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作者: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43、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作者: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44、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作者:吴文英《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

45、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作者: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4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7、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作者: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48、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作者:王蕴章《醉太平·西湖寻梦》

49、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作者:薛昂夫《西湖杂咏·春》

50、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作者:龚自珍《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

描写西湖句子

1、夏季,西湖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最引人注目是那洁白如玉荷花,娴静、素洁,真是“出污泥而不染。”荷叶托着那些晶莹、如玛瑙般露珠,又守护着亭亭玉立荷花和胖胖花骨朵,就简直是一幅用大画家画卷也不上美丽风景画。

2、雨后西湖更美丽,空气泛着甜润味道,平静湖面笼罩这一层薄薄水汽,犹如柔顺面纱,笼罩这喜欢国色天香美貌容颜。夕阳准备回家了,只在湖面洒下一片斑驳。湖畔垂柳映在夕阳照耀下湖水。如梦般垂柳与夕阳金色交相挥映,如梦一般。

3、有人说,西湖是梦想;生活是现实。而我说,西湖就是生活。他同样会面对“生、老、病、死”,就像花开花落一样,西湖也会迎来自己人生不同旅程,只是人们喜欢美将它丰富化罢了,人们把冬到春比喻成在经历磨砺后成功和光辉。而我认为冬天是死亡,春天是新生。他们不是同一生命,却走着同样路径。就像时光一样,过去永远只能是过去,而明天将会迎来新生。

4、你再看那西湖鱼,一条比一条欢快,有还蹦出水面,好像在给你打招呼。船过去之后,湖面上就出现了一条长长水波,美丽极了。在西湖两边种柳树一棵比一棵茂盛,它们都把腰弯着好像是在照镜子。呦!快看,那不是一列大雁吗,排着“一”字队伍,从西湖上方飞过,这真是给西湖又添了一道风景线。

5、寒风凛冽,萧条冷落冬天,西湖也不甘寂寞,向游人展示着自己冬季美景,在那孤山中,雪白梅花以为游人盛开,等待着游人对它鉴赏;还可站在南胡之上,去欣赏一湖雪景,天上下着雪,放眼望去,真是“雾凇源砀,天于云于山于水,上下一白。

6、夏夜,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了湖面上。湖水泛起层层碧波,反射着银色光辉。柳荫下青蛙不安分起来,蟋蟀也欢快地弹起琴来。对岸灯光伴着游船上灯火轻轻摇曳着,晚风习习,游人在窃窃私语。空气中忽然开始弥漫清幽香气,静谧之中,恍若听到了荷花绽放声音。

7、到了西湖,四面到处是花朵,湖中央开满了荷花。远近都长满了桂花树。高低都长满了树。我坐在池边,想着这是自己天地。也许现在是吧!在这里,无论我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没人管,也没人能听到。似如人间仙境也!

8、雾西湖诡秘得像一位魔术师,把西湖美景全部藏在了她白纱下,又仿佛一位穿着绿色纱裙,点缀着粉色小花,亭亭玉立,冰肌玉骨少女,清秀脸庞上淡淡红晕让人着迷,露出笑颜令人魂牵梦绕。

9、苏白两堤,杨柳依依。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这美景不仅仅只在秋天,夏日里接天连碧荷花,冬雪后疏影横斜红梅……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风采。

10、站在断桥处向远处望去,满荷花在竟香开放.绿叶,红花,再加上水,桥,真是一幅美丽画.一阵微风吹拂,妈妈满湖荷花在摇摆着它们那美丽苗条身材.有弯着腰,仿佛是正在做着健美操;有犹如是一个个小姑娘羞羞答答低着头;有如是一位位少女在跳舞,这舞是多么令人陶醉;有好象是天仙下凡,听到了优美音乐不由自主翩翩起舞。

11、秋季西湖,是一派成熟景色。岸边十里飘香桂花呀,真让人留恋往返;湖面上,荷叶像害羞小女孩,都低下了脑袋,躲藏了起来,她们在提醒和等着人们去采那根下莲藕呢。这时候,人们划着轻快小船,哼着悠闲小曲,轻轻地采下莲藕。那一只只莲藕呀,白白胖胖,真象一个个一丝不挂小胖娃娃,让人爱不释手。你要是从筐子里随便拣上一只,洗洗干净咬上一口,脆生生,那味儿一直能甜到你心里。

12、游西湖也是有讲究。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上天眷顾,我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

13、清新空气,泥土芳香,每一段水路、每一个景点都让我陶醉。我发出惊叹,妈妈惊叹,爸爸惊叹,别说外国人了比我们还惊叹,许多游客惊叹,西湖变得更美了,原本西湖水域通过恢复,增添了西湖无限灵气,所增加每一个景点都是一故个事,此举对保护好西湖,实现西湖“申遗”将起到积极作用,不能不说是杭州市政府为保护好西湖立了大功劳,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做了一件实实在在大好事。怪不得有些诗人看见西湖点点滴滴自然也是感受良多,还要喝酒作诗:杨公堤景区建成开放,使西湖变得越来越美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杭州西湖档次和品位,杭州西湖在世界上声誉必将更加响亮,西湖也必将成为世界西湖。

14、杭州西湖美景也随之变活跃起来了.各种各样,姿态万千花朵,争先恐后地开放着,展现出自己那美丽一面,又似正在开展"百花会",评比出谁是百花之王呢.玫瑰小姐第一个展现自己英姿,只见她慢慢展开,像是在跳着优美舞姿,接着全场都一一展示了。

15、荷花上还有一粒粒晶莹透亮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像是一颗颗珍珠,又如是仙女不小心掉下来"长生不老"药,真想吃上一口。

16、西湖水峰峦雄伟虽没有大海波澜壮阔,没有桂林水秀丽,西湖周围山虽没有泰山雄伟,没有香山红叶似火,也没有黄山怪石嶙峋、危峰兀立但文化底蕴却比他们高,无论是山还是水都蕴藏着一个奇妙故事。我被西湖深深吸引住了,令我流连忘返。

17、远眺西湖,似乎东坡当年站在船头,把手浮须,把酒邀月,对湖吟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情景,还忽隐忽现飘荡在西湖上。雨中遥望西湖,似乎当年许仙,白娘子,小青在船上相遇,在船上对白以及往后发生种种故事,依旧清晰,依旧伴着西湖,成为千古不衰美丽传说。梦着西湖,想着西湖,似乎我也游走于西湖上。乘着一叶扁舟,对着皎洁明月,吟诵着千古绝唱。转身,风,轻轻地吹拂着我,似乎要把我留在西湖,让我永远地依伴西湖。

18、那是个细雨蒙蒙冬日,西湖就像披着一副面纱少女亭亭玉立地伫立在仲冬风里。冬日西湖,虽看不见“苏堤春晓”“柳岸闻莺”景致,却可享受到苏东坡“山色空蒙雨亦奇”惬意。西湖水悠悠荡漾,此刻心情平静得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头顶柳枝依然穿着青翠霓裳,舒展着妩媚身肢,拂过了我肩头。绵绵细雨在柳叶上凝成水滴,点点晶莹,滴滴清凉。一滴一滴,敲打心窗。雨中西湖,象出浴新娘,羞答答蒙着一层轻纱,柔美而丰韵。

19、站在断桥处向远处望去,满荷花在竟香开放。绿叶,红花,再加上水,桥,真是一幅美丽画。一阵微风吹拂,妈妈满湖荷花在摇摆着它们那美丽苗条身材。有弯着腰,仿佛是正在做着健美操;有犹如是一个个小姑娘羞羞答答低着头;有如是一位位少女在跳舞,这舞是多么令人陶醉;有好象是天仙下凡,听到了优美音乐不由自主翩翩起舞。

20、丝丝阳光照在湖面,湖底好似有金子,金光闪闪,十分动人。西湖是美。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堤上望着平静湖面。见湖面贱起一圈圈涟漪,柳丝轻拂你脸颊,轻轻从头上,肩上轻轻掠过。远去动听琴声,那是多么另人陶醉。

21、夏天西湖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波光粼粼湖面上,闪着点点金光。远远望去,西湖如亭亭玉立少女,楚楚动人,婀娜多姿。西湖边荷花争奇斗艳,“映日荷花别样红”。真可谓“出淤泥而不染,擢青莲而不妖”。偶尔有几只蜻蜓飞来,在她上面停留。

22、太阳以高挂在天,这时荷叶像刚洗过一般,闪闪发光,生机焕发,在亭亭玉立荷叶上,束起一朵朵美丽荷花,花虽没有火那样红,但在那片片荷叶中,更能衬出鲜明色彩。花茎也是那样直,从不弯曲,这正是它高贵,典雅之处。

23、一路上,看到西湖沿岸栽满了一株株杭州市花——桂花和一株株枫树,在北方已是隆冬,这里却还像是深秋。岸边枫叶与湖畔山上尽染枫林相映成辉,湖光与山色,分外妖娆。湖边枝枝片片残荷,任凭雨点轻轻敲打,为西子湖凭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24、立于断桥之上展望,阳光撒在湖面上边碧波闪闪,金光万道。水鸟时而掠过蓝天白云,时而轻拂水面,真是风景如画人间仙境啊!此景美不胜收。

25、“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胧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西湖有如西子,淡抹浓妆,神采不同;阴晴雨雪,风韵万千。西湖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桃红柳绿,青山含翠;夏日里接天莲碧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莺啼,细雨迷蒙中楼台——西湖四时景不同。

26、我站在湖边,观赏着水平如镜西湖。西湖水清澈碧绿,仿佛一块碧玉。湖面波光粼粼,阳光给它洒下金光,仿佛铺上了点点金子。湖中小岛众多,树木茂密。你看,柳树枝条被微风一吹,像一束束轻盈头发一样,随风飘舞。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贺知章名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7、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堤上望着平静湖面。见湖面贱起一圈圈涟漪(lián’yī),柳丝轻拂你脸颊,轻轻从头上,肩上轻轻掠过。远去动听琴声,那是多么另人陶醉。湖面平静而美丽。雨后西湖更美丽,空气泛着甜润味道,平静湖面笼罩这一层薄薄水汽,犹如柔顺面纱,笼罩这喜欢国色天香美貌容颜。夕阳准备回家了,只在湖面洒下一片斑驳。湖畔垂柳映在夕阳照耀下湖水。如梦般垂柳与夕阳金色交相挥映,如梦一般。

28、西湖果然是不同凡响呀,西湖水真静呀,静得像一面镜子,西湖水真柔啊,柔得让人把手放进去却感觉不到水波动,西湖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翡翠,太阳照耀着西湖,使得西湖水面上波光粼粼,金光闪闪,真是美妙极了。

29、看这眼前湖水,似乎如那女子般柔,清,纯,雅,美恰逢六月,这时正值栀子花开,栀子花肥厚而有些昏黄样子着实可爱。碧顷湖水泛出层层涟漪,岸边垂柳更为西湖添了一番妩媚。远处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般美丽,这时西湖正如那女孩儿般秀媚。

30、西湖花美。在西湖,一年四季都能看好花。春有艳丽桃红,夏有洁净荷花,秋有香气扑鼻桂花,冬有傲雪梅花。西湖,总是以最美丽花来迎接远道而来客人。西湖树美。湖边那婀娜多姿柳条,似姑娘长长秀发;那耸入云天水杉,似英俊高大小伙。那树冠大大樟树下,是游客小憩纳凉好去处,那修剪得整齐有型灌木丛,是游客嬉戏好地方。

31、处处风景处处诗。到过西湖,便会不由自主地爱上她,游人心底留下不仅仅是赞美和依恋,还有一个浪漫梦想。西湖魅力在唐诗宋词中得以张扬,在凄婉爱情故事里层层渲染。在这绵绵细雨中,一如幽幽情思,如烟如梦。

32、平日出水马龙景象已经随着时间消逝了。映入眼帘是一朵朵含苞欲放荷花。湖面在月光照耀下显得更加生动,更加迷人。

33、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故事,是天下文人墨客宠儿。能与“淡妆浓抹总相宜”倾国女子西施相比,恐怕天下唯有此湖。

34、南山路向东行,不远有净慈寺,为西湖四大古刹之一,传说济公在此修行。“南屏晚钟”碑亭在净慈寺前,寺里有铜钟,钟声洪亮悠远,数里可闻。以前有首歌:“南屏晚钟,随风飘送……”写可能就是这里。

35、西湖是柔美,是妖娆,有些不出格狂野,时而也是宁静。没有起风时候,无声西湖“静如处子”,淡雅,柔情似水,朦胧中,平静湖面,更像一面不曾打磨镜子,显得那么和谐。碧蓝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使我似乎感觉不出谁是天,谁是湖。在阳光照耀下,湖面有些金光闪闪,像是粘上了白娘子。飘扬裙子上金粉,是那么细滑,那么闪烁,释放出耀眼光芒。

36、雨中西湖,别有一番景象。只见细雨落在西湖里,像数不清银色丝线连起了天空和湖水,发出了沙沙声音,像是谁在快乐演唱;柳树姑娘在轻风细雨中不停摇摆,仿佛在欢乐地跳舞。

37、湖泊真是美不胜收,湖水泛着微波,清澈见底。多么像一块巨大绿水晶啊!水下,小鱼摆动着优美身躯,淘气地吐着小泡泡。岸上柳树抽出新枝条。一只只从湖面上掠过。湖面上出现点点船只。不愧是西湖,真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啊!

38、就在那个雨天,撑着伞。心中没有一丝喜悦,亦没有悲哀地静静踏着断桥,望着从天上掉下来精灵在湖中轻扣出圈圈波纹。当然,还有一些轻敲了荷叶以后滴入西湖。这时,从湖面上渐渐浮起一层轻纱似雾。这江南雾轻轻地模糊了远处痕迹了……却越发显得诗意浓浓。我本是没有才华来题给西湖。要是更好,从断桥另一头走来一位江南女子。雾缘故,我未能看清她表情。但我能猜到她内心恬静……然后,我们没有说话,我们都是静静地看着对方,有所会意。

39、白天我们坐在船上看西湖风景,到了晚上,天黑了,虽看不清西湖旁边美景,但我们看到了更美丽景色,那就是三潭映月,把月亮分成了三个,倒映在水里那可真叫美。古人说把西湖比作西施,我看一点也不假。

40、阳光温柔地撒在涟漪粼粼湖面上,闪着道道耀眼金光,“三潭印月”就淋浴在这霞光里。三座古塔,三足鼎立,露出水面约两米。塔腹部有五个圆孔,据说每当中秋之夜只要在圆孔里点上一根蜡烛,光束透过圆孔倒映在水面上,可以同时出现真、假、虚、实几十个月亮。

41、碧绿湖水犹如满池绿颜料,满池新荷翠绿可爱,荷叶上滚动着晶莹露珠,粉嫩荷花亭亭玉立,晨风中,摇曳着她婀娜身姿翩跹起舞于碧波之中,让人不忍伸手去触碰她,生怕一不小心损坏了她娇嫩花瓣,弄脏了她无瑕衣裙。“接天莲叶无穷碧”,我算是真正明白了这句诗,薄雾笼罩,迷迷蒙蒙,好一片世外桃源。

42、春天,我们乘着船,荡漾在西湖上,正值初春时期,太阳射出万丈光芒笼罩了整个西湖。岸边柳条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摆,柳条上边冒出嫩绿新芽。碧绿柳条倒映在清澈湖面上,一派春意盎然景象,让我感到心旷神怡和一股生命气息,不禁赞美大自然风光无限!

43、西湖四季是美。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齐放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柳丝时而轻拂你脸颊,时而在轻轻地掠过头上、肩上,再配上轻微地摇橹声和远处动听地琴声,那是多么让人陶醉呀!

44、晨露还在叶上逗留,繁花正从睡梦中醒来。我来到了美丽西湖岸边。突然,一股寒风吹来,冷得我直打哆嗦,我下意识缩成一团。这时,我注意到这清凉明澈湖水,湖真大,水呈白绿色,这就是生命颜色呀!太阳慢慢从东边升起,西湖成了一片红色。太阳高高挂起来,映出了它笑脸,映出了白云妩媚,我真有一种源于心底声音,西湖真美!

45、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故事,是天下文人墨客宠儿。能与“淡妆浓抹总相宜”倾国女子西施相比,恐怕天下唯有此湖。游西湖也是有讲究。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上天眷顾,我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

46、雨天西湖,山光水色惧是一片迷蒙:湖面泛起一层淡淡银色,山峰则仿佛蒙上一层面纱,并且在风中轻轻摇曳,煞是迷人。栀子花甜香这时也弥漫在空气中,醉人心脾,我望着这一切一切:好美山水,世上哪一个画家能画出如此美,如此奇呢?

47、不知什么时候,天上下起了霏霏像春雨般柔情牛毛细雨。那雨像丝绒一样细,像面粉一样轻,随着轻柔舒畅风在天空中飘洒着。周围听不见淅淅响声,也感觉不到雨浇淋漓。说是雨,还不如说是湿漉漉烟雾,无声无息地落在湖面上。雨中西湖,有些朦胧,远处群山直伏,雷锋塔隐隐约约透着凄美,雨打荷花情迷雾,大片大片荷花,泛出一层水润润红色。“花无含露而不娇,柳不舞风而不媚”。杨柳也轻轻摇曳起来,这蒙蒙绿意,这团团红雾,像是一幅刚刚落笔水墨画,缥缥缈缈,若有若无,使人顿时觉得浑浑沌沌。

48、不远湖面上,三座小巧宝塔,又像倒置香炉,露出三只炉脚。这便是赫赫有名三潭印月。可惜,这几日,月总在云后,水中无月。湖心岛上有很多树,叫得出名字很多:杨柳,苍柏。……但叫不出名儿更多。我游着,玩着,想着:大自然真是巧夺天工,有限空间,无限风光。天上瑶池也不过如此。眼前盈盈清波,处处美景,我深深地沉醉了,醉在这湖光山色里。

49、游要心境,游要心态,游要时间,而现代与后现代人时间总是那么不够用。那风景却又不再充满诗意令人神往了。我们所谓闲情逸致都虚伪化了,人在江湖,不是身不由己,而是心不由己。对于西湖,我简直不敢妄称“游”了,还是“走”者为妙,因为我们确少了文人士大夫那种闲情雅致,少了刻骨铭心诗意情怀,我们确以匆匆走过形式来游览西湖。恢复本真“走”吧!可疾可缓,可闲庭信步,可旁若无人,景在走中,境由心造。

50、“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胧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西湖有如西子,淡抹浓妆,神采不同;阴晴雨雪,风韵万千。西湖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桃红柳绿,青山含翠;夏日里接天莲碧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莺啼,细雨迷蒙中楼台——西湖四时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