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农村人物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农村人物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4-09-30 07:24:59

1、在农村,用不着定闹钟,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公鸡的啼叫声就叫醒了还在睡觉的人们,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中午,烈日炎炎,但夏日凉爽的风就像温柔的手臂一样抹去了农民伯伯脸上的汗珠,带来一丝丝清凉。傍晚,火烧云映红了半边天,鸟儿们纷纷归巢,人们把菜端上饭桌,天高地阔地吃起来。不久,天空暗了下来,劳累一天的人们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听着纺织娘催眠曲似的歌声,进入了梦乡。

2、在农村的这些天,住在农户的家里,感受田园美景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农家人的热情与纯朴。他们的善良淳朴,热情好客是出自内心的,他们脸上的笑容仿佛已经建立起了心灵的沟通。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考虑收成时他们脸上皱成一团,时不时转头笑笑,实在是非常可爱,也令人尊敬。

3、在屋前,我看见几只小鸡跟在母鸡后面。一只耸着尾巴的公鸡高傲的挺着身子来回地走着,好像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我跑过去捉住了一只小鸡,用手摸了摸它的毛,“好软啊!”我轻声地说道。我看见竹筐里有鸡食,就用碗盛了一点倒在小鸡面前,它们用嘴啄着食物,一旁的公鸡看见了也赶紧跑过来一起吃了起来。

4、这时,一亩亩绿油油的麦苗映入我眼帘,一株株麦苗在微风地吹拂下轻轻摇曳着细细的腰肢。我隐隐约约看见几只花蝴蝶在麦苗中欢快地飞舞着嬉戏玩耍,它们时而高,时而低,似乎这片麦田就是它们的舞台,蝴蝶在舞台上跳着优美的舞姿。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清澈的水面上有几只鸭子在欢快地嬉戏着。它们有的在水中拍打着翅膀,不断地发出“啪啪”地响声,好像在演奏着美妙的交响乐;有的把头扎进水里觅食;还有的与同伴一起欢快地游着,不停地发出“嘎嘎”地叫声......

5、在房子周围,有一片竹林。那竹林投下了一片绿绿的浓荫。在房子的右边有一些花,有杜鹃、鸡冠花、大丽菊,他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6、阳光下,一株株西红柿伸展着腰肢,茎很细,绿色的大叶子有点像桃子的形状,茂盛的枝叶下结着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果实,如同小姑娘圆润的验。那光洁透亮的表皮,好像你稍微碰一下,火红火红的果汁就会流出来,让人馋涎欲滴。两个一伙,但个一群的西红柿沉甸甸的,一阵风吹过,个个像羞红了脸的小姑娘,忙拉过绿叶遮住自己的脸。

7、小时候看到的星星仿佛都来到这最自然,最纯朴的地方了。晚上我们突发奇想,想散散步,一路都是黑黑的,只有手电筒的微光照路,但一路走过,各种昆虫已经哼哼起来了,与脚步声一起衬出了农村的幽静。当然,一路上蚊子紧跟不舍,时不时可以听到同伴“啪啪”打脚的声音,但确实令人发笑,很愉快。

8、乡村的小路不像城市的公路那么辽阔,但走在这弯曲的小路上,走在油菜花地里,油菜花们有的向我们微笑,有的张开手,似乎在欢迎我们似的。微风吹过,五彩缤纷的蝴蝶在油菜花上飞来飞去,使乡村的田野变成一幅多彩的山水画。多么美丽的农村风光啊!我爱农村风光!

9、夕阳西下,暮色降临,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萦绕飘荡在山村上空,像一张巨大的薄薄的轻纱,缓缓随微风舒展。这时,大叔大伯们就纷纷从田间往家赶。 一大家子围着桌子就着自家的蔬菜,喝上一盅米酒,其乐融融。晚饭后,凉爽的山风轻轻吹拂,邻居们在家门口三三两两地坐着,摇着蒲扇,一边乘凉,一边聊一些家常事。一只黑狗兴致勃勃地在人群中钻过来蹿过去……

10、屋子的后院,一大群的鸡和鸭在觅食。鸡,母鸡带领小鸡在林子中觅食。鸭子们在水中嬉戏,不时把头扎到水里觅食。

11、我们有时候会到处“蹭吃喝”,因为农村白天基本都不关门的,见到我们到来,主人都会把自家的特产分享给我们,有此甚至送了一罐晒干的梅子给我们。这样敞开的心灵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城市楼层上下却很难认识。他们的品质是最美的,他们的行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生活简洁,通常从大门进去便是空旷的大堂,有几把椅子,然后就只有香炉,时钟和毛主席的`照片,就连吃饭的地方也尽是长凳,反正一切从简了。城市人追求简单的生活,知道这样做却从不实行,大概农村人美的就在这里了。

12、往里走走,映入你眼帘的不是金黄色就是青绿色。小路一旁是清澈见底的小溪,不一会儿远处就会飞来几只麻雀,在溪边这里弄弄那里啄啄,即使有小孩来玩水他们也不害怕。绕过小溪,就会看见青色的草地上几头牛在树荫下甩着尾巴“乘凉”,蜻蜓也一直和他们作伴。这里的小鸟很自由,一会儿在枝头上休息一下,一会儿又张开翅膀,在你眼前低低地一绕,便不见了踪影。

13、农村风光无限好,用着浓绿来装饰她。大片大片的田地种着各种植物。目光穿过田地,格子一般地画着天蓝的水池。横穿南北的水泥路延绵无际。烟草收割之后,烟草枝立在土地上,就留下古代剑冢般的场面,甚是壮观。农村可以将目光伸缩很远,没有高楼的阻挡,路就消失在太阳落下的地方。这里虽无清风,但韵味十足;虽有烈日,但热情似火。我们干着农活,却十分惬意,偶然有养牛人牵着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两头牛走过,不经感叹这就是生活。

14、农村的空气没有泥土味,也没有甜味,但呼吸起来,心情却很舒畅。最让我们城里人惊喜与艳羡的是晚上的星空,特别美好。

15、里面,就是民房了。每户人家都有一个院子,前面不是种几棵树就是栽上一点瓜果蔬菜。门前总是会有几只鸡、鸭、鹅之类的家禽在小径上悠然自得地踱着步子,再加上小花小草的映衬,显得生机勃勃。屋后,就是一望无际的稻田了。稻谷还没有成熟,但是到了秋天,这里就变成一片金色的海洋,也变成了人们丰收的喜悦。

16、村边的水渠里常年流淌着清澈甘甜的山泉,饮一口,沁人心脾,那滋味,比超市里任何品牌的矿泉水都好喝。水渠旁种着无数的大树,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般大小的光斑,五彩斑斓。树上的松鼠在上蹿下跳地嬉戏,快乐地“吱吱”叫唤。林间最热闹的莫过于那些伶俐矫健的叫不出名儿的小鸟了,唧唧喳喳,在稀稀密密的枝头卖弄歌喉;有时在杂草间蹦跳乱啄一阵,见得人来,又忽啦啦一齐飞去。于是,那里瞬间又恢复了宁静。

17、北山种得最多的当属白萝卜,远远望去,那些修长而茂盛的叶子犹如葱郁的灌木丛,看不到一点儿杂色,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听村民介绍,这儿的萝卜不仅无公害,而且肉嫩汁多,可以当水果吃呢!难怪有那么多的外地客商慕名面来呀!

1、老爷爷是个十足地道的老农民:光头、黑皮肤;身上穿着城里难得看见的土布对襟褂,裤管像水桶一样大;腰间斜插一支吊着红布烟袋的旱烟管,稍一走动,布烟袋就晃来晃去,十分惹人注目。

2、我有一个伟大的叫做“农民”的父亲。群山是他的脊梁,耕牛是他的伴侣,深深的犁沟印着他岁月的痕迹。他的汗水曾烫伤那片热土,他的皱纹堆起了我未来……

3、对农民来说,丰收就是财富,只有不断劳动,才能不断丰收,所以他们劳动,为了远离穷苦而劳动,为了人们能吃上食物而劳动。

4、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民的脸渐渐消瘦下来,手上的青筋清晰可见。不论条件怎样恶劣,工作多么辛苦,农民们都会坚持住,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劳动才会使他们走出乡村,远离贫苦,毕竟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5、他上身穿一件补过的、满是泥斑的短棉袄,下身是灰色的长裤,裤管卷到膝盖上。

6、农民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为上层地主统治阶级贡献自己的一生的人群。他们被困居在土地上,一辈辈转着同样的圈子,不管他们是顺从还是反抗,那深深的插入在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分界标志都没有表现出片刻的疲软和脆弱,于是农民转了几千年仍是农民,地主转了几千年仍是地主,虽然,农民和地主的某个具体成员可能会变换一下角色,但是,只要进了农民的范围,他就要开始在土地和生命的融合处死命挣扎的旅程。

7、农民肩挑日月,手转乾坤,用勤劳的双手种出了中国十多亿人的口粮,清贫简朴却坚韧乐观,真是太不容易了。

8、“笃笃笃”,从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我走过去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位农村大嫂:中等身材,穿着整洁的衣裤,满面红光,一双眼睛放着温和的光。

9、春天农民辛辛苦苦的插种,播种等的工作,夏天又要杀虫,秋天又要忙着收获,跟着再种别的农作物。一年四季,这样的顺序重重复复,为的就是种出蔬菜,然后卖到批发市,再到市场,最后被我们烹调成美味佳肴。

10、他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纯朴,谦虚而寡言。从他脸上纵横的皱纹和善良的眼睛看,旧日的贫穷痛苦曾经压弯他的腰。

11、他姓孙,很勤劳、很善良,眼睛不大,牙齿不很整齐,时常挂着笑容。全身被太阳晒得发棕,加上汗水的浸泡,浑身油光闪亮。他时常戴一副墨镜,光着膀子,左肩搭一条毛巾,穿一条短裤,脚下穿着一双大皮鞋,鞋上落了一层灰尘,经常热情的招呼着来往的顾客。

12、徘徊在农村里的人们也填饱肚子了,也穿上衣服了,农民开始在他们麻木的背后,温暖的笑。他们无法穿透那层麻木的面具来看清现实,或许他们戴上麻木的面具根本就是不想看清现实。

13、农民为我们提供丰富充足的粮食,让人们的物质基础得以保障。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培养出了杰出的人才。他们吃苦耐劳、心地善良、任劳任怨、邻里和睦相处、不斤斤计较、宽容待人,永远不求国家与人民的高回报,这些都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备的高尚品质!

14、我仔细地端详着那位扎辫子的村姑,只见她上身穿一花格布衫,下身穿一条灰色裤子,黑里透红的脸上带着羞涩的微笑,浓眉下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屋里的一切。她的个头和我哥差不多,看上去她是一个既秀气又大方能干的农家姑娘,真漂亮!

15、农民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他们身上的`巨石并没有在外界过多的停留,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后,农民又重新开始了他们已经熟悉的有些陌生的圈子,又重新开始了他们的期盼。

16、不远处的地里,有一个农民伯伯正在干活,他的头上戴着一个头巾,他的眉毛又长又黑,眼睛有点小,在太阳的照射下眯成了一条缝,他的鼻子大大的,胡子长长的,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热了用它擦擦汗,身上穿着短袖,手里拿着一个锄头。在他的地里,他锄了很多草,头上已是满头大汗。

17、这个农民站在雪地里,他的鼻子冻得通红了,眉毛和头发凝着一层白霜,双手插在棉袄里,两脚不停地在雪地上蹦跳着。

18、菜农之中男女老少都有,大多数都是皮肤黝黑、粗糙。手都干裂了,手指甲里塞满了黑黑的泥巴。穿着朴素、破旧,鞋上面沾满了灰尘。

19、离我不远的花园边上,蹲着一个老农民,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

20、果园里,摘苹果的人们望着树上红通通的苹果,脸上乐开了花,眉毛也笑成了一弯新月。

21、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不高的个儿,常穿着偏襟上衣,花白的短头发上蒙着一块蓝色方头巾,一笑起来,眼睛里便闪烁着和蔼、亲切的光。

描写乡村的优美句子

1. 农奴小屋都显着衰朽的景象。木材是虫蛀,而且旧到灰色的。许多屋顶好像一面筛。有些是除了椽子之外,看不见屋盖,其间有几枝横档,仿佛骨架上的肋骨一样。到处没有窗玻璃。

2. 古人诗云“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就是似诗如画婺源古村落的真实写照。

3. 婺源沱州乡理坑村,建村于南宋初。自元代始,村子渐盛,人烟茂密,科第蝉联,簪缨奕叶。尤其在明代官宦屡出其村。他们显宦擢职之时或年老返乡之后,便致力于营造邸第,以耀祖光宗。

4. 古村落以“箬皮街”为轴线,大小40多条街巷呈技术布局,体现了很强的向心凝集性。高墙与通道构成的空间,时窄时宽,开际线时高时低,弯曲而又贯通,幽深曲折,犹如迷宫。

5. 离江湾镇十里的汪口村是个商埠名村。古建筑保存至今的有:俞氏宗祠、养源书屋以及民居、商铺等265幢。其中,明代建筑11幢,清代建筑253幢。

6. 汪口,古称“永川”,处于山水环抱之间。材落背告的后龙山,呈五级升高的台地。江湾水汇入段莘水以后,在村南侧由东向西流过,时净如练的河水因村对岸的向山阻拦出现U形弯曲,形成村前一条“腰带水”。

7. 汪口是俞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人烟稠密,商旅辐辏,是一个商业贸易集镇。

8. 这里安静清洁,不积灰尘,不生蛛网,蚊蚋不入,连鸟儿也不来搭巢。据说是由于根据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对建筑结构精心设计,在祠堂某些空间形成特殊的空气旋流,加之樟木具有樟脑气味,才形成如此优异的保洁环境。

9. 出婺源县城北行13公里到了延村。延村,原名延川,明初,金姓迁入,才改叫延村。位于山谷平川里。南北两面不远就是山,山在村东互相逼近,挤成斜向东北的峡谷。

10. 延村是茶商名村,是江西省建筑群重点保护村。俗话说,无“徽”不成镇,婺源古属徽州,而延村、思溪的商人,就是当年“徽商”中的一支劲旅。

11. 思溪村始建于南宋元末年(约1199),先祖由长田村迁来。多俞姓,俞音谐鱼,“鱼”思溪水,故名思溪。整个村子设计成了船形。村口有一座风雨桥。进村必须过桥。

12. 延村和思溪的民居规模庞大,造型考究。木制的二层榀架,外围以高耸的出山马头封火墙。住宅紧挨着住宅,封火山墙也是宅第之间的'界限。表条石门框门楣,水磨青砖雕琢镶嵌装饰的门楼。

13. 村中所有街巷,都是青石板铺墁。即使雨雪满天,在此串门入户,从村头到村尾,衣赏可以不湿。

14. 思溪延村的古建筑有一种“集体”的美。“庭院深深深几许”,南唐诗人延巳的这一名句,常常被用来形容中国古建筑的延绵无尽。婺源乡村的民居庭院,究竟深几许?委实使身临其境的游人颇费思量。

15. 李坑村,们于婺源县城东北15公里,属秋口镇。2003年6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李坑村原名“理田”,改名李坑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

16. 婺源曾属古徽州,是徽商的发源地之一。商人们在外地挣了钱,便回家修造氏族宗祠、家室府第,使得明清建筑遍及全县。这些古建居民,至今相当完整地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17.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素有“耕读文化、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历代名人辈出,自宋以来有官宦贤达2600余人。南宋理学家朱熹、近代中国铁路工程创始人詹天佑就是其中佼佼者。

18. 千年古道,驿路断桥。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村落,源远流长凝练精深的古文化。“村外又村千户荫,树间生树四时春”……这个自然质朴之地,就是被誉为“中国最美丽乡村”——婺源。

19. 秋冬来时,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周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20. 这是一个巨大的古宅,在苍色的山岩的脚下。宅后一片竹林,鞭子似的多节的竹根从墙垣间垂下来。下面一个遮满浮萍的废井,已成了青蛙们最好的隐居地方。

21. 这是一幢三间茅草屋,它矮得白芸那不高的个子已快触到屋檐。看得出,由于太陈旧,它像个驼背的衰弱老人,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门板已烂掉几块。泥墙上的两个小窗户,堵满破席乱草。

22. 村里的农舍几乎全被积雪笼罩了,只留下几个黑洞洞的窗户,像一双双大睁着的眼睛,诧异地打量着这个白雪的世界。

23. 绿树掩映之中,整齐的瓦房和陈旧的草屋交错杂陈,恰似一盘杀得正酣的象棋子儿。

24. 那是一间低矮破旧的南房,屋里终年不见阳光,昏暗潮湿,墙皮早已脱落了,墙上凹凸不平。

25. 站在半山腰上向村子望去,一座座低矮的小茅屋,像雨后钻出地面的一朵朵小蘑菇,散落在山坳里。

26. 皖南古村落之宏村建于明清时代的白墙黑瓦,临于水边,映于倒影,一片黑白明透烟雨索清的感觉,很美,也很舒适。你动心了没。

27. 茅镬,藏于四明山深处,有着“浙东第一古树村”的美誉。是宁波驴友必去之处。然却不时传出这座古村落因地质灾害隐患而整体搬迁的消息,让人不禁哑然。与那座古村相识缘于去年三月到杖锡村观赏樱花的途中小憩。

28. 村子的民宅多沿山坡而建,它们用土胚和砖木结构建成。有的屋顶盖着瓦片,有的屋顶上居然覆着稻草,这在发达程度颇高的宁波沿海地区显得有些另类,可能正是这点与众不同才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观赏原生态的美。

29. 看着斑驳的老墙,凭着自己的想象,感觉这些老房子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村中的行道由各组石阶组成,蜿蜒延伸而四通八达,拾阶而上,石阶两旁长着苔藓或蕨类植物,没有狗吠鸡鸣,宁静而不寂静。

30. 茅镬古村落其实不大,十分钟就可绕遍整个村子,漫步其间有种久违的感觉,类似的村落在若干年前有很多,只是以前不曾关注罢了。

31. 出村是条石阶,短了些,但石阶旁却矗立着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分叉的枝桠上,挂着无数扇形小叶片,微风一吹,叶柄脱落,纷纷扬扬往下飘,落在石阶上,踩过去,簌簌作响,别有一番意境。

32. 一年后的回顾,估计那道原生态的风景犹在,只是古村落茅镬村的未来尚不明了,她会离我们正渐行渐远吗?

33. 李坑村的主体位于一个东西狭长山谷里。山谷东端是一个封闭的盆地,都是水田。两条小溪,都发源于盆地,一叫上边溪,一叫下边溪。上边溪流向正西,下边溪由南侧西流、转而偏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