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今所见李商隐诗集和文集的笺注本均定型于清代,其中冯浩《玉
关键词:冯浩;《玉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
冯浩(1719—1801),字养吾,号孟亭,清浙江桐乡人。乾隆十三年(1748)考中进士,入翰林院。十五年担任国史馆
冯浩幼年遵长辈教导“初学从玉
一、《玉
关于冯浩《玉
冯浩《玉
(一)癸未本.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初刻本,冯浩自序中云:“大清乾隆癸未春日桐乡冯浩书”。笔者所见为清乾隆三十二年德聚堂重刻本,包括首一卷,诗三卷,共四册。 《笺注》取名本自《新唐书·艺文志》所载《玉
(二)庚子本.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校本。 冯浩自序“大清乾隆癸未春日桐乡冯浩书”下增添一行“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秋日重校付梓不更序”。冯浩在《重校发凡》(二条)中说到出重校本的原因:“初恐病废,急事开雕。既而检点谬误,渐次修改,积十五六年,多不可计。既欲重镌,通为校改,大半如出两手矣,究未全惬然也。初行之本(指癸未本)无从收回,祈四方学士,见辄为我毁之,或邮寄相易,实叨惠好!”据此可以看出,冯浩对癸未本的不满意,希望藉助庚子本修正定稿。庚子本体例编排依旧癸未本,有首一卷,诗三卷,另有补遗《咏三学山》诗一首。诗三卷各卷后附有玉
(三)嘉庆本.清嘉庆元年(1796)本。 冯浩在跋中说:“是集元订本四卷,正集三卷,卷首一卷。兹版因照庚子重校本付印,其注释订误之处更校笺注本为详备,故页数增多。今为便利读者起见,特酌分卷首为二卷,正集为六卷,以便
二、从版本变化看《玉
《玉
(一)改订年谱,按年系诗
李商隐一生宦迹不显,《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文艺传》载有其生平的简单介绍。朱鹤龄首创义山年谱,但对义山生平考订明显有误。根据新旧唐书所言令狐楚镇河阳,义山才及弱冠,朱谱定义山生年为贞元十一、二年间。如新旧唐书所言,则义山开成二年登进士第已近四十岁,会昌三年娶王茂元女儿已四十五岁了,显然与事实不符。朱氏笺注《李义山诗集》所附《李义山诗谱》(以下简称朱谱),计有87首诗编年,约占诗歌总数15%。诗歌系年不仅数量少,而且多数不确切。程梦星《重订李义山年谱》(以下简称程谱)虽间有订正朱谱之处,但大体沿袭了朱谱的错误。冯浩以义山诗文互证,对新旧唐书大胆怀疑,小心考证,第一次考订出李商隐较为确切的生卒年份。根据义山本人提供第一手材料《樊南文集》中《祭裴氏姊文》《祭小侄女寄寄文》两篇文章,《骄儿诗》一首考订义山生年为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时间大致不差,义山卒年为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终年四十六岁。由此冯浩大致勾勒义山一生仕宦交游及相关时代背景,头绪分明,功绩可谓卓著。冯所编年谱(以下简称冯谱)对朱谱、程谱错误编年诗进行纠正,对无编年诗注明编诗年份,诗歌作年不明确的亦给出大致的写作年份,总计有明确编年的诗歌约占诗歌总数的60%。《玉
庚子本对癸未本诗歌编年注明与改动的共计有71首,嘉庆本对庚子本编年改动的诗仅一首《水斋》。可见,庚子本已是冯浩较为成熟的本子。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由蒋凡、顾易生校改的《玉
庚子本对癸未本改动系年涉及诗歌篇数较多的有:大中二年。改动诗歌篇数达9首,为《晚晴》《朱槿花二首》《鸾凤》《离思》《五言述德抒情诗》《今月二日不自量度》《武侯庙古柏》《井络》,其它年份编定为大中二年的诗歌达9首,为《北楼》《同崔八诣药山防融禅师》《献寄旧府开封公》《即日(桂林闻旧说)》《思归》《凤》《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江上》《题鹅》。
冯浩首创义山大中二年“巴蜀之游”说。大中二年郑亚从桂林贬至循州,义山未曾跟随,《送郑大南觐》和《故驿迎吊》可资证明。郑亚贬于二月,义山即由水程经过长沙、荆门,先回故乡与东都参加道家的“会静”活动,以《戊辰会静》一篇见之。冯浩原定此诗为大中八年,后根据朱鹤龄的'说法:“道家朝真忌戊辰、戊戌、戊寅三个日辰”,认定“戊辰”为纪年而非纪日,《戊辰会静》应作于戊辰年——大中二年。旅途匆匆无暇为此活动,必暂归故乡及东都。不久又出门远行,有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之迹。《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黄鹤沙边亦少留”证其少驻武昌,“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又与蜀地相关。冯浩认为《摇落》《因书》与《夜雨寄北》皆此时寄内之篇,若编于以后赴东蜀辟,踪迹吻合,但妻子已然逝去,诗中意绪肯定不同。此三首诗歌是冯浩确立“巴蜀之游”的关键。《摇落》“滩激黄牛暮,云屯白帝阴”,依冯注“黄牛滩”为“下牢及抵
会昌元年,改动诗歌篇数达5首,为《北楼》《寄成都高苗二从事》《同崔八诣药山防融禅师》《送崔
冯浩原系《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为不编年,庚子本中改为会昌元年。冯浩认为义山于会昌元年历开成五年“江乡之游“后返京,在该诗中义山以梦幻的形式对过去的身世遭际作了回顾。其中“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即指此次“江乡之游”。《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与前章相连,亦定为会昌元年。“江乡之游”乃冯浩从诗篇参悟得出。由于开成五年座主高
诗歌编年改动最多的年份与冯浩自谓“不惮以
嘉庆本诗歌编年总数为356首,不编年为242首,总计598首。版本诗歌篇数随编年时间分布情况如图1曲线所示。嘉庆本曲线相较癸未本曲线波动变化稍似,但由于增加了部分新编年诗,前者较后者变化和缓,当更符合诗歌篇数年分配的实际情况。尽管诗歌编年并非就是诗歌的创作年份,但曲线基本反映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生涯,诗作最早在其十五岁,是编于宝历元年题为《富平少侯》等诗,诗作最晚在其四十八岁,是编于大中十二年题为《正月崇让宅》等诗,诗作高峰期在大中二年,其三十八岁时,一年内共创作三十多首诗。
(二)注释精当详备
冯浩区分笺注,以征求典故为注,疏通意义为笺。冯本征典、解词并不单纯征引故实,除引用外更加有按语,疏解典故之意。庚子本和嘉庆本各卷均附有补注,以嘉庆本最为详赡,共补注有诗182首,290条。
冯本注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旧注不明要做增损改易。冯浩对旧注引文作了仔细核对,他在《笺注重校发凡》中说:所引典故,初梓半仍旧本,以为何烦尽改也。
第二,补注旧本失注之典。冯注抄录他人较少,对他人注解的补充也较少,多是自己引用古书加以注解,这无疑是一位史学家熟悉历史专长的表现。如卷三《流莺》冯氏注“万户千门”、“凤城”为京华,由此知流莺为自寓之作,当时诗人处于京华
第三,纠正朱注不当之处。冯注不仅详细细致,而且准确率极高。如卷一《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朱注“南山”为终南山,终南山在长安之南,自兴元奉丧北归,不可能走终南山一路。冯以为山南之兴元府。同卷《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冯以“回中”为安定之回中,在泾原,而不是朱注扶风前
冯注为后人提出异议的较少,如卷二《泪》“人去紫台秋入塞”冯浩曰:“《恨赋》‘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此为一离宫阙,便远至异域”今人叶嘉莹曰:“此诗标题是‘泪’,中间二联……实在用的是四则与哭泣流泪有关的故实。……则‘人去紫台’句亦必当为与泪有关的故实才是。冯浩引江淹《恨赋》,则只注出了‘紫台’的出处为明妃的故实,却未曾注意到此句亦当与流泪有关……在故实的含义上,义山实在用的乃是石崇《王明君词》的故实。石崇诗有云:‘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旅涕流离,辕马悲且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湿朱缨。’这几句诗极写明妃出塞时哭泣流泪之状,这些句子才是义山咏《泪》一诗中引用明妃出塞故实的真正取意所在。” 卷三《赠孙绮新及第》“长乐遥听上苑钟”冯注“长乐”为长乐坡、长乐驿,钟振振说此句“实是‘遥听上苑长乐钟’之倒文,盖七言绝句格律甚严,本诗首句仄起,……故不得不变动辞序耳。”“长乐”应是长乐钟。
(三)笺解阐发诗意
笺解有对句子、段落和整首诗的笺解。由于诗歌系年的不同,庚子本对癸未本的笺解进行修改集中于编年改动的诗歌。如《寄蜀客》《蜀桐》二首冯浩癸未本中系于大中七年,笺作为离间自己与杜
嘉庆本对庚子本笺解主要是进行补充。嘉庆本补充了徐陆合解《李义山诗疏》的部分笺解。嘉庆本对庚子本补充的笺解有两方面内容:
(1)、对各个句子的笺解。如《当句有对》补充:(三句)任其取适,(四句)夜合晓离,(五六)止有艳情,并无离恨,(七八)三星喻好合,三山指学仙。曰遥、曰宽,见遁入此中更无拘束。《送丰都李尉》补充(三四句)借古发慨,正堪泣之情事也。上句用留侯令太子请四皓来则一助也,谓求助无门也。下句谓人之虚言殊不足恃。(六句)暗用蝉得美阴事,见〈北禽〉。(五六)二句借写景以叹人之我先。(七八句)喻年渐老,则遭逢尤难。
(2)、历史书或他人集子中新发现可资证明的内容。如《留赠畏之三首》补充《东观奏记》曰:夏侯孜为右相,以虞部郎中韩
嘉庆本对庚子本删减的笺解较少,如《崇让宅东亭醉后
庚子本与嘉庆本不同的有:《及第东归次
朱本笺少注多,笺解阐发诗意以简洁为尚,冯浩多采用朱笺并加以补充修正。例《咏史》(历览前贤)朱笺认为此诗咏文宗,冯浩补充结联赞美文宗好文,不可专指义山得第之年恩赐诗题。《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朱笺据此诗末句,怀疑作于悼亡之后。冯认为此时义山尚未赴泾原,未为茂元婿,因此诗中流露欣羡之情态。冯本一般先列出前人笺解,再阐述自己的笺解,可以说集成与创新并举。
我们根据冯浩笺解,按照格调内容不同对嘉庆本李商隐编年诗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政治咏史诗、咏怀诗、咏物诗、情爱诗、其他五种类型。凡是以历史或当世的政治事件或人物为题材创作的诗歌归属政治咏史诗;咏怀诗指义山在
(四)字校改力求确切
《玉
对诗篇因年代久远造成的错乱,冯浩能理清头绪,如无题(八岁偷照镜)旧本连“幽人不倦赏”一首,为无题二首,冯氏以为“幽人不倦赏”一首必别有题而失,以之附编。旧本中有《寄成都高苗二从事》(家近红
下面列出冯本与各本不同的校记以资参考(诗歌标题依《李商隐诗歌集解》 ):
嘉庆本补注中增加校记11条。
综上所述:
1、冯浩《玉
2、庚子本对癸未本新注明诗歌系年的有12首,改动诗歌系年的有59首,共71首,约占编年诗总数356首的五分之一。嘉庆本对庚子本仅改动一首诗歌系年。由于诗歌系年的变动,嘉庆本诗歌篇数随编年时间变化曲线,更能反映商隐一生诗歌创作实际情况。
3、李商隐编年诗作中,咏怀诗最多,其次政治咏史诗,情爱诗居三。
4、对诗歌文字的校改,在癸未本已经定型,后来两个版本稍加补充。
三版本比较结果:庚子本较癸未本无论诗歌系年、笺解、校注均有较大变化,嘉庆本较庚子本小有变化,以补充为主,力求详备。
《玉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
生:“下有苏杭”
师:是啊,杭州美景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西湖更是杭州秀丽风景的一张名片,这里曾留下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苏东坡在一个雨天来游西湖,看到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而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几人哉!” 今天咱们有幸认识一位能真正领山水之绝的人,他就是《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
作者简介: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注释①。
生:(略)
师: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已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迹可窥知一二。
2.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3. 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客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解读文本:
(结合注释,疏通文字)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生:(略)
1、时间地点
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段,“崇
生:时间、地点。
师:虽然看雪的时间是明朝“崇
后,清朝已经建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写文章用明朝的年号纪年是忌讳的,
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那作者还为什么这样写呢?能不能改用清的前身后金
的年号纪年“天聪五年十二月”或者用干支纪年“壬申年十二月”呢?
生:应该是表明作者对故国的念念不忘吧。
生:应该是表明作者明朝灭亡后,不忘故国,不能融于新建的大清王朝的痛苦和孤独吧。
师:说得很好,理解很到位。
2、读“三”
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大雪三日”与后文写雪景有什么关系?
生:为后文写雪景做了铺垫。
师:对,只有交代了“大雪”而且下了“三日”这样一个充分条件,在写后文的雪景才显得自然可信。才会出现“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景象,“绝”什么意思?
生:穷尽、消失。
师:对,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用一个词语
生:寂静、空寂
师:空寂,很好,写出了大雪后一片空寂,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湖中人鸟声俱绝”是通过听觉写景,那么《江雪》呢?
生:从视觉的角度写景。
师: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是日更定,余
生:代词,这。
师:这一天“更定”,大家看注释“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正是寒气倍增之时,“拥
生: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彻骨。
3、释“独”
师: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种行为能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生:1、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2、有孤独、落寞之感慨(“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3、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蕴含着避世的幽愤。
师:大家思考,第一段最后说“舟中人二三粒”第二段最后说“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可见船上至少有两个人,那作者为什么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
生:舟中真正看雪的人是张岱自己,舟子是划船的,不是看雪的。童子是陪主人去赏雪的,自己没有赏雪的兴致。所以是张岱一个人“独”去赏雪。
生:表现了作者的清高与孤傲,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不被人理解。
师:是呀,的确是他一个人前往湖心亭看雪的,舟子只是撑船而已,对他的行为并不理解,从文章末尾看舟子用了一个字评价张岱,这个字就是——
生:“痴”
师:“痴”是什么意思?
生:傻、愚笨、呆、不可理喻。
师:由此可见张岱此时是多么孤独。
4、看雪
师:能让人在一个“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的夜晚,来湖心亭看雪,足见湖心亭雪景的魅力无限。那么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呢?找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一段第三行“雾凇
生:雾凇
师:“雾凇
生:数词“一片”、副词“全、都”,还有一种使动感觉,是大雪使世界为一色。
师:正如古代一首打油诗所描述的“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再来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什么修辞?
生:比喻,把小舟及舟中之人比作芥(小草)和米粒。
师:把小舟比作芥是有一个典故的,庄子在《逍遥游》里有这样的句子“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意思是说:在堂屋的低洼处倒一杯水,就只能拿芥草作它的小舟了,如果放一只杯子在上面,
那么就会粘在地面上,这是因为水太少而舟太大了。所以要写出“余舟一芥”这样的佳句出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外,还要从其他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
师:量词是喻体,量词前的那个名词是本体,量词+名词构成一个绝妙的比喻。这种写法在文学作品里面屡见不鲜:
1、“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小舟如一片树叶漂浮在滔滔巨浪中,一会儿被抛向浪尖,一会儿又被抛进浪谷。一个“叶”字,就将风浪险恶,小舟颠沛流离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作者对渔者的同情也就不动声色地表现出来了。
2、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毛泽东《虞美人·枕上》
巧借名词“钩”为量词,形象地表现出“残月”形状,使句子传神地产生“残月如钩”的修辞效果。
3、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
形象地写出了矮松顶上的白雪形如妇女的发
师:量词与名词构成比喻的短语还有:一轮红日,说明此时太阳盈满如圆轮;一
生:(一峰骆驼,骆驼的脊背像一座高大的山峰;一扇蝴蝶,蝴蝶的翅膀如一把打开的扇子又大又美;一眼井,使人联想到水汪汪就是大地的明眸。)
师:除了运用了比喻之外,还用了什么修辞?
生:夸张,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来分别描绘“长堤”“亭”“舟”“人”等,是夸张的修辞,突出了想象中居高俯
师:是呀,是借量词构成夸张修辞。长长的堤岸如同苍茫大地上的一道划痕,湖心亭如同万顷碧波中的一个小白点,小舟如同一棵小草,舟中人如同两三粒米粒。这样,“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空旷辽阔的境界与“一痕”、“ 一点”、“一芥”、“两三粒”的渺小相对照,把一个小小的我置于一个浩渺无际的天地之间,自然而然的引出作者“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的人生感叹,他那种孤寂情怀也就从这几个量词中显现出来了。这种写法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见: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用“丈”作白发的长度单位,又同“三千”组成了一个“言过其实”的数量短语, 收到了很好的夸张效果,诗人揽镜自照时的触目惊心就一览无余了。
2、抬头看时,蓝裤腰上面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脊背,脊背上还有汗在流下 来。——鲁迅《示众》
“座”通常用来修饰山等高大稳固的物体,此处修饰杀人者的脊背,是夸张的 修辞,极言大汉之健壮,以反衬其精神的麻木、愚昧。
师:量词和名词构成夸张的短语还有:一叶扁舟、一线希望、一丝留恋中的“叶”、“线”和“丝”等量词兼有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极言舟的小、希望的渺茫。类似的短语,同学们还能说说吗?
生:(忠言一克,胜过废话一吨。才高八“斗” )
5、遇人
师:作者将渺小的自己至于一个极其广大的背景之下,通过大与小的对比,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那么如果这是遇到和自己一样深夜来看雪的人,会怎样呢?下面来学习第二段,大家齐声朗读 “到亭上——”
生:到亭上,有两人铺
师:作者遇到的亭中赏雪人,“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是对方的惊呼,“拉余同饮”是对方惊喜的表现。“拉”这个词用得恰当吗?毕竟是初次见面呀?改成“请”如何?
生:恰恰表现了对方遇到知音的喜极忘形,瞬间就没有了陌生感,变得亲近起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如果用“请”就太客套了。
师:既然对方那么热情,作者为什么还“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为什么要用“强饮”,能不能改成“畅饮”,有何不同?
生:不能,“强饮”说明作者原本不能喝酒,却尽力喝,而且一喝就是三大白,足见其诚意,也有点“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意思,是偶遇知己内心喜悦的一种表现。如果改成“畅饮”,就体现不出不能为而为之的诚意。
师:好,认为作者见到了湖心亭中的两个饮酒者有了知己之喜悦,有一定道理,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老师,我认为作者遇到亭中的饮酒人并不高兴,“强饮三大白而别”该
师:这种看法有点意思,有没有支持他的观点的?
生:老师,我支持他的观点,如果作者遇到饮酒人感到很高兴的话,那么为何只饮了三大杯就离开呢?那该是喝到尽兴才对啊?何况前面还有一句是“拉余同饮”,“拉”字如何解释?“拉”字看出作者并不欣然,却于情面,勉强饮三大杯而别。再有为何问其姓氏,却答是金陵人?作者惜墨如金,如铺陈开来,该是问其姓氏,答曰某某,问其籍贯,答曰金陵。作者笔调如此节俭,已隐含
师:能够从文本中找到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很难得。对于这篇文章的解读历来有这样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孤独中的张岱遇到知己获得短暂的喜悦;另一种,认为有绝世之才,遗世独立,清高自赏的张岱见西湖大雪三日,想前去欣赏,但有不想被俗人扰了雅兴,所以更定之后前行。但还是在湖心亭遇到了同样的赏雪人,扰了雅兴,因此,应付一下匆匆而归。两种解读都是很有道理的。
练习指导:
师:这种比喻和夸张,其实就是一种感觉的异化,就是要通过想象用不同的事物来写相同的方面。而且在一定限度内,形象的变异度越大,审美价值越高;形象越接近事物原型,变异性越小,感染力越弱。比如,“他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就是一个接近事物原型的表述,其审美价值远远不及“她瘦得像芦柴棒”这样一个变异夸张的表述。套用齐白石的绘画理论,那就是“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感觉的异化可用于写景(比如作者把长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人,异化为“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可用于状物,可用于写人,可用于叙事,可用于抒情,可用于议论。在这方面有很多例子可举:
1、列那尔在《自然素描》中写蝴蝶“这封轻柔的短函对折着,正在寻找一个花儿投递处。”写喜鹊“她全身漆黑;但是,她去年冬天是在田野上度过的,因此,身上还带着残雪。”写燕子“她们每天都来给我上课。一声声呢喃在空中画出无数虚点。”写萤火虫“三三俩俩,忽前忽后,时高时低,那么轻悄、飘忽,好像一些看不见的小精灵提着绿幽幽的灯笼,飞来飞去。”
2、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一个凸
3、友人来访,不小心碰
4、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过处,(荷花)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当你在毁谤的市场上出售流言的种子时,流入你收中的钞票其实是一叠良心的债券。(议论《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作业:
运用这种感觉的异化、感觉的表述,写一段文字。(不少于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