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海思优美语文句子及赏析 正文

海思优美语文句子及赏析

时间:2024-09-24 19:16:08

描写云的优美诗句1

1、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

2、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4、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李白《丁督护歌》

5、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6、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

8、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王维《过香积寺》

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0、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1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12、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3、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15、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16、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17、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18、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19、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0、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21、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行留客》

22、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平调其二》

23、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5、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2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描写云的优美诗句2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2、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3、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4、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7、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8、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9、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10、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2、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13、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4、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15、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16、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8、堆枕乌云堕翠翘。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19、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20、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2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

2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描写云的优美诗句3

1、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宋寇准《咏华山》

3、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王维《观猎》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魏晋吴隐之《酌贪泉》

6、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唐杜甫《兵车行》

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8、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小松》

9、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先秦屈原《离骚》

10、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唐祖咏《终南望余雪》

11、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唐白居易《李白墓》

12、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唐韩愈《示儿》

13、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唐孟浩然《凉州词》

14、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先秦屈原《离骚》

15、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先秦屈原《九歌国殇》

16、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17、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唐王维《终南山》

18、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宋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19、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隋卢思道《从军行》

2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23、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24、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唐李白《赠孟浩然》

25、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宋李清照《临江仙梅》

2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28、碧云天,黄叶地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描写云的优美诗句4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欲销仍带日,将断更因风。势薄飞难定,天高色易穷。影收元气表,光灭太虚中。倘若从龙去,还施济物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锦文触石来,盖影凌天发。烟煴万年树,掩映三秋月。会入大风歌,从龙赴圆阙。

得路直为霖济物,不然闲共鹤忘机。无端却向阳台畔,长送襄王暮雨归。

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带月绮罗映,从风枝叶敷。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陂销。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

将比鹭鸶还恐屈,始思残雪不如多。清风相引去更远,皎洁孤高奈尔何。

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终年常起峡,每夜必通林。收获辞霜渚,分明在夕岑。高斋非一处,秀气豁烦襟。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鸾骖攀不及,仙吹远难闻。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氲。

深惹离情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莫向隙窗笼夜月,好来仙洞湿行衣。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

摇曳自西东,依林又逐风。势移青道里,影泛绿波中。夕霁方明日,朝阳复蔽空。度关随去马,出塞引归鸿。色任寒暄变,光将远近同。为霖如见用,还得助成功。

一片苍梧意,氤氲生栋梁。下帘山足暗,开户日添光。偏使衣裘润,能令枕簟凉。无心伴行雨,何必梦荆王。

英英大梁国,郁郁秘书台。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官名光邃古,盖影耿轻埃。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渐向群木尽,残飞更氤氲。

描写云的优美诗句5

1、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4、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5、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王冕《墨萱图·其一》

6、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杜甫《前出塞九首》

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8、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9、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米芾《满庭芳·咏茶》

10、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11、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屈原《九歌》

12、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温庭筠《瑶瑟怨》

13、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14、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李清照《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15、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1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7、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18、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19、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曹植《铜雀台赋》

20、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白居易《南湖早春》

21、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马戴《落日怅望》

22、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23、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送上人》

24、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高蟾《金陵晚望》

25、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李商隐《辛未七夕》

26、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王镃《塞上曲》

27、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2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9、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30、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3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2、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33、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34、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35、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36、愁云淡淡雨萧萧,暮暮复朝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萧萧》

37、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38、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9、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李冠《蝶恋花·春暮》

40、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文天祥《正气歌》

41、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42、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4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44、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45、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李世民《望雪》

46、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纳兰性德《送荪友》

47、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48、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陶渊明《四时》

49、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50、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卢思道《从军行》

51、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52、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53、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55、悲商叩林,白云依山。——陶渊明《闲情赋》

56、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57、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钱嶫《悯黎咏》

58、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59、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60、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韦庄《金陵图》

6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2、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张惠言《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63、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64、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6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66、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大风歌》

67、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屈原《离骚》

68、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69、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吴潜《鹊桥仙·扁舟昨泊》

70、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71、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72、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73、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74、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高适《塞下曲》

75、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76、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

77、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描写云的优美诗句6

1、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2、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3、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4、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韩翃《宿石邑山中》

5、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6、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7、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8、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9、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0、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1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3、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14、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15、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16、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17、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

18、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

19、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渔翁》

20、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21、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李颀《琴歌》

22、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2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4、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25、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课文介绍:

本课选自鄂教版教材第二单元,本单元阅读部分以“大海”为话题组织了五篇课文,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大海的风貌,阐释着人与大海的关系。

本文属于学者型散文,其知识含量的丰富,思维方式的独特体现着智慧的魅力。只有饱学之士才能写出如此大气的文章,读文如睹其人。文章通过对海的博大、壮阔的描述,引出有关海的种种联想,进而引出海与人类的关系,从作者深邃学习思考中,我们懂得了大海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心灵的家园。

我将本文的说课按照说教学目标,说教材的重、难点以及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这几个环节展开说课。

一、我依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遵循本单元及本课的特点,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学生能饱含激情的朗读课文,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因为语文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的一般方法。

3.品味文中的雅词妙句和含义深邃的句子,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新课标要求学生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这篇文章而言,它不仅语言诗味浓郁,而且思想内涵深邃,有很高的品位价值,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内涵)。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切感受到海的博大、壮阔,并由对海的表象认识上升到对海的内在认识,即感受到有生命力的海,海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摇篮,是心灵的家园。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教材的重点、难点

我将本课的重点设计为:编写阅读纲要和品味语言。

难点:理解作者由海而产生的联想和深邃的思考。

三、教法

我选用的是读书指导法和美点寻踪法。

1、读书指导法:我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在朗读前,老师先提出要求。各段按照文意和其他具体情况去处理阅读效果,或轻,或重,或强,或弱……并同时指导学生扫清阅读的文字障碍。

2、美点寻踪法:首先让学生朗读,在把握全文阅读纲要后,让学生对选择的优美语句进行赏析,老师再点拔指导。

(这样不但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使教学的实际意义更大。nbsp)

四、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①对于本文,学生自身必须有相当深厚的知识沉淀和开阔的眼界,才能理解。课前,先让学生收集与大海有关的歌曲、诗歌、文章图片及各种与大海有关的科技、奇闻趣事等,对海先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的能力。②我将此环节还安排在赏析探究中,由于本文是一篇气势磅礴,内蕴丰富,哲理深邃的大散文,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可能单一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新课标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五、教学手段

1、运用配音朗读。

由于本文内容不仅展现海的浩荡、磅礴的气势,而且让人心胸为之开阔,我采用了一曲能引发沉思的轻音乐,并伴有海浪、海鸥的声音。这样,营造了一种意境,更能读出这种情韵,也更能让学生进入角色,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由此产生共鸣。

2、海浪图片

运用图片,可让教学更生动,更形象,使教学更具实际性,扩大知识面,并增加说服力。

六、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出示“海景图画”导入。

(借用画面,能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并唤起了对课文中所描绘景象的主动体验)。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3、简介作者

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反复浏览文本,梳理文章结构层次(写景—联想—沉思)。

3、再读课文(由老师或指定一名朗读基础好的学生范读,配以音乐),在听范读的过程中,出示以下三个问题:

①文中有哪些句子自然完成了内容间的转换?

②作者眼前的海是怎样的?作者心中的海又是怎样的?

③作者围绕海所做的思考是为了表达什么感情?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表及里,从理清文本结构入手,尽量激发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意识,基础的内容弄清楚了,再去探究作者的情感就不会使学生泛泛而谈了,以这三个问题为基础,再结合课后练习中的要求“用自己的话编

写阅读提要”,就要容易得多,不至于让学生无从下手。)

(学情估计:对于第二个问题“作者心中的海是怎样的?”学生的回答有时会偏离文章的内容,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明确作者联想的触发点——“海的深和阔”以及乘船返回时,在海浪的摇动中产生新的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明白作者心中的海的形象——海的博大精深,海的包容一切、海给人类心灵的慰藉。)

4、全班各自编写阅读提要,并分小组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㈢细品文本

1、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作者“眼前的大海,并设计朗读方案。

(学情估计: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架空,教师要提出明确细致的要求,比如:这里写的是什么内容?从哪个角度写的?读时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哪里要重读或轻读,或声调上扬,或语速舒缓,或语速急促等等,用细化的问题帮助学生落到实处。)

②给一段音乐,让学生范读,并出示问题:

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圈点勾划出自认为很美的语句,并做赏析。

(设计此过程,不仅构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而且在品味文本语言的同时,也让学生锤炼了自己的语言。新课标中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③学生作赏析雅词妙句的发言(先分组交流再班级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课堂发言必然有限,运用分组合作形式,让学生自主交流,在交流中鉴别,在交流中选择,在交流中领悟,达到知识的互补和提高,有助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④给学生出示一组海浪、海景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并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幅或几幅,作优美的描绘。

(此过程目的在于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和综合性,既是上一个过程的延续,也是由阅读到写作的实际运用的转换,只有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才能在有限的时间获得学习效果的最大值。)

㈣自主研究

1、作者由海产生了许多联想,那么你由海会产生哪些联想?你会去思考什么?

(此环节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充分搜集了与海有关的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先有一个对海的个体体验,为下一步与作者形成共鸣打下基础。)

2、在已有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再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选择文章中富含哲理的句子进行品评,在深入探寻句子含义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㈤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1、教师提出疑问:课题为“海思”,那么作者围绕海作了哪些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思考?

(提示:介绍梁衡的散文特点及其“大散文”观,让学生在作者作品风格和思想深度上去感受行文独特的思考。)

2、在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奇特的联想中,引领学生挖掘一些提高作文水平的技巧。(例如:“描绘自然——引发联想——深刻反思”的文章结构等方面。)

㈥拓展延伸

1、把《海思》与《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进行比较(文风、作者的感情和思想、表现手法)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

2、进行仿写训练

例:我站在礁石上,任海风鼓满襟袖,任浪花打湿鞋袜,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我立即被冲洗得没有一丝愁绪,没有一星杂虑。

仿:我站在雪地上,任_________________。我躺在草地上,任____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创新能力。)

㈦作业布置

以《秋季随想》为题,深入观察、研究,获得自己独特的发现,写一点自己的思考。

(通过作业设计,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潜心思考的习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一些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构想】

本文属于学者型散文,其知识含量的丰富,思维方式的独特体现着智慧的魅力。

文章通过对海的博大、壮阔的描述,引出有关海的种种联想,进而引出海与人类的关系,作者纵情赞扬了海的壮阔之美,让我们感受人类在大海面前的渺小。从作者深邃的思考中,我们懂得了大海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类心灵的家园。

本文的教学应注重以下三点:

首先,弄清文本的基本内容,学会编写阅读提要是学习本文的主要任务。

其次,在文学欣赏上,不要忽视语言的魅力。本文写景语言生动形象,在联想与想象中不失磅礴的气势。如何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这些美旬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用朗读激发学生深人理解文本的内涵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第三,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应着力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由眼前的海而产生的联想与沉思。海思的“思”是全文的核心,“思”的引发,“思”的方向,“思”的广度,“思”的深度,处处体现着作者的智慧。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独特思路,研究这种奇特的联想中阐发的主题,探讨作者思想的深度。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结构,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由海而产生的独特的联想和深邃的思考。

3.体会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4.探究作者思想的广度和深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编写阅读提要。品读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作者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教学安排] 两课时

1.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学会编写阅读提要。

2.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品读富有哲理的语言。

4. 关注作者独特的行文思路。

5. 拓展挖掘,归纳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课件展示几组海水翻腾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谈自己的感受。

(借用图片这一直观教学用具,能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展开想象,唤起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景象的主动体验。)

2. 教师小结,引入文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疏通生字、生词。

2. 再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在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之后,要求他们着重思考几个问题:

①文中有哪些句子自然完成了内容间的转换?

②作者眼前的海是怎样的?作者心中的海是怎样的?

③作者围绕海所做的思考是为了表达什么感情?

学情预测: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时候,过渡句的选择可能会比较容易,但对“眼前的海”和“心中的海”的对比理解可能会有些困难,教师应该作适当的指导。

学情反馈:关于第一个问题,学生能够从第3自然段找到句子“被织进一张蓝色的大网中”,“这种可见而不可触的蔚蓝色,似有似无,给人一种遐想,一种飘渺,一种思想的驰骋”,从而弄清作者由眼前的大海过渡到写心中的大海。

对于第二个问题“作者心中的海是怎样的?”学生的回答有时会偏离文本的内容,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明确作者联想的触发点——“海的深和广”以及乘船返回,在海浪的摇动中产生新的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明白作者心中的海的形象。

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教师应依据文本内容作适当提示,如引导学生看议论抒情句,让学生全面把握作者爱海的博大精深,爱海的包容一切,爱海给人类心灵的慰藉。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表及里,从理清文本结构入手,尽量激发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意识,基础的内容弄清楚了,再去探究作者的情感就不会使学生泛泛而谈。)

全班交流各自编写的阅读提要,并要

学情反馈:实践证明,这一过程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又能检验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程度。

三、细品文本。

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作者“眼前的大海”,并设计朗读方案。

学情预测: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架空,教师要提出明确细致的要求,比如:这里写的是什么内容?从哪个角度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才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哪个词用得最好?用细化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朗读设计落到实处。

学情反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明确细致的要求,确实能够让学生走进课文。如果能配以音乐朗读,教学效果会更好。

(这一过程的设计既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又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让学生通过品味朗读深入探究描写海的壮丽图景所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课文深入的理解。)

四、自主研读

选择文章中富于哲理的句子或含蓄的句子进行品评,在深入探寻句子含义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对“于是,我明净的心头又涌上一汪蓝色的沉思”“海啊,你在我的心里”这两个句子难以理解,教师要在此作适当点拨。

五、积累佳词美句

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1.教师提出疑问:课题为“海思”,那么作者围绕海作了哪些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思考? 这一步只要求学生在互相探讨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观点。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这一过程主要是强调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有自己的思考)

学情反馈:学生基本上能从作者联想奇特的角度去讨论,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思考以及作者为什么要沉思“海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却心存疑惑。教师应介绍梁衡的散文特点及其“大散文”观,让学生在作者作品风格和思想深度上去感受行文独特的思考。

2.在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奇特的联想中,引导学生挖掘一些提高

(这一设计将阅读与写作紧紧联系起来,以此提高学生的

二、拓展延伸,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1.借助具体物象,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①金钱确实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但它不是万能的,如金钱能买床铺,不能买甜蜜的梦;能买书,不能买到知识……请你联想它的作用和局限,越多越好。

②有位作家写了一首诗《0的断想》:

0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

0的负担最轻,但任务最重;

0是一面镜子,让你重新认识自己;

0是一只救生圈,让弱者随波逐流;

请你运用发散思维续写下去。

③“我扑在书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是文学家关于书的比喻,它还可以比喻成什么?运用发散思维展开联想,请口头表达。

2.超越时空局限,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美国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的一个人》“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请你作合理想象。

创新提示:

①能买药物,不能买健康;能买娱乐,不能买幸福;能买房屋,不能买家庭;能买选票,不能买人心……

②0是一块空地,可种五谷;是烟圈,虚度年华;是铁环,组成坚韧;是战鼓,激人奋进……

③书是进步的阶梯、知识的源泉、驶向知识海洋的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时引导。)

(这一过程是在阅读文本基础上进行的延伸与拓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及创新能力。)

三、布置作业

以“大自然的启示”为题,深入观察、研究,获得自己独特的发现,写一点自己的思考。

(通过作业设计,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潜心思考的习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一些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

【板书设计】(一)

7 海 思

内容:海的波澜壮阔————海的博大(包容力)

海与人类的关系

目的:爱海的博大精深,爱她的包容一切,爱她给人类心灵的慰藉。

【板书设计】(二)

7 海 思

“海”:汹涌澎湃 波澜起伏 海天一色

“思”:(联想) 海的深和阔

(沉思) 海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后记】

面朝大海,普通人呼吸到的是海潮,而作者梁衡呼吸到的是海魂。跨越时空的联想,奇特的感受,大气磅礴的语言,不仅增加了本文的艺术魅力,而且也让读者受到震撼和启迪。

如何处理这篇散文的重难点?如何落实新课标下的三个维度?如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尝试:

1.语文课注重体现出“语文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读文本的习惯与方法,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结合,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2.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能力。

改变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方法,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特别是学生自己写板书的这一过程,不仅强调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而且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平等自主的学习氛围。

3.注重阅读与写作的整合。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怎样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高写作的能力?在最后一个拓展思维的环节设计中,着重体现、强化学生对课文写作方法的借鉴与拓展。激活学生的思路与创造力,这不仅体现学习《海思》一文的重点,也加强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