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虚实结合的优美的句子 正文

虚实结合的优美的句子

时间:2024-11-15 11:02:31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通过学习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3、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学习重点: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学习难点:对“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理解

【预习交流】

1. 文学常识: 《观沧海》作者____,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____,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他与儿子___、___并称为“三曹”,是东汉建安(汉献帝)时期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本诗选自______,原是的_______的第一章。

2. 诗歌分类: 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分为____和____。曹操的《观沧海》属于古体诗中的____。

3.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时所写,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公元207年,曹操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北征乌桓的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争。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4. 读准字音:

沧海( ) 碣石( ) 澹澹( ) ....耸峙( )( ) 萧瑟( )( ) ....

【自主学习】

1. 诗歌朗读:范读,全班齐读,分小组朗读。在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节奏停顿。

2. 找出诗歌中主要意象,并说说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主要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 诗歌中哪个字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诗眼)由这个字引出的画面很多,有静景也有

动景,请找出诗歌中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诗中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实景也有虚景,找出虚写部分并说说这部分诗句作者运用了哪

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观沧海》一诗中诗人借助多个意象,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来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刀小试】

一、《观沧海》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豪迈的感情表达志向,在抒情方式上属于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是诗歌中主要的两种抒情方式,结合下列诗句,体会着两种抒情方式的区别: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_____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______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______

4.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_____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_____

二、 默写重点句:

1.写出《观沧海》中描写波涛汹涌,惊心动魄的诗句:_____,_____。

2.写出《观沧海》一诗中诗人想象、夸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观沧海》中表达诗人博大胸襟,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赏析】

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

梅花引·荆溪阻雪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深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蒋捷: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⑴身留:被雪所阻,被迫不能动身而羁留下来。

⑵心留:自己心里情愿留下。

⑶旧游:指昔日漫游的伴友与游时的情景。

⑷漠漠:浓密。

⑸黄云:指昏黄的天色。高适曾有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⑹木棉裘:棉衣。

词意

作者乘舟沿荆溪而行,途中遇雪,夜泊溪畔,想到南宋覆亡,旧友不在,感慨之下写了这首词。词的大意是:

白鸥栖落水滨,默然地望着我,好似在问:夜泊溪畔是被风雪所阻,不得以停泊;还是无所去处,情愿留下?如若是自愿,又为了何事眉头紧锁?夜风袭来,掀起舱帘,吹得舱内灯火闪烁。孤处江舟,只有身影为伴,对着孤影,不禁怀念起与旧友欢聚和悠游的情景。

昔日一同悠游的旧友,今日在哪里?回想当时,楼外一片盎然春色,相携漫步锦簇的花丛中。湖中绿波荡漾,系舟在堤边的柳树下。梦啊,梦啊,让我在梦中重温一下旧游。可是在梦中却难寻旧游,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舱外飞雪漫天,凝望浓密的阴云,任凭飞雪落在身上,浸透了棉衣。都说没有人的忧愁,有我这般深沉,今夜,雪中的梅花,一身素白,忧愁似我。

这首词在清冷的画面中,将深深的忧愁与热烈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如随想曲一样自由潇洒。

相关试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白鸥问我泊孤舟”起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引出孤舟受阻的题意。

B.“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以问句形式,直接回答了“是身留,是心留”的问题。

C.“花外楼,柳下舟”回忆和故友同游的情景,与眼前冷清凄寒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D.词中“旧游”梦也”等词语的重叠使用,使作品表达的情感回环跌宕,读来韵味十足。

2.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词中“我”的形象。

(3)全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

(4)寒梅傲雪一向被人们称颂,但词人却说“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你认为词人的愁绪有哪些?

(5)词人是“身留”还是“心留”,为什么?(3分)

(6)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3分)

7.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8.赏析“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的诗句,说说作者为何而愁?。(4分)

阅读答案

1.B

2.示例:本词刻画了一位因雪阻而滞留他乡的愁苦、孤寂的游子形象。词中,词人紧锁眉头(神态)。“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的心灵独白(心理)写出了无限愁绪,无以排遣,想象梅花和雪也该和“我”一样满腹惆怅吧。同时写出了雪中的凄凉之景,侧面烘托出了词人的这一形象,表现了词人惜别怀远之情。

(3)①孤独冷清空虚悲凉的意境。②词的上片写词人因雪而阻,泊孤舟于寒夜,冷风拍打着帘幕,昏黄的灯火连同词人孤独的影子一齐被吹得跳荡不已,禁不住想起旧日友人。下片突出舟外寒水空流、黄云惨淡、大雪连夜,词人棉裘湿透。③全词景色的寒冷凄清有力突出词人心境的孤独悲凉。

(4)①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极写天气寒冷,内心愁苦。梅花有着傲雪的精神,在冬天凌寒而放,但雪是如此之大,天气是如此之冷,梅花啊,你能受得住么?是否也象我一样,浸透在愁苦之中。②诗人的愁绪主要来自三方面:雪阻归程之愁;孤独无友之愁;家国破亡之愁。

(5)是“身留”。(1分)词人旅途遭遇风雪,无法前进,(1分)因而愁锁眉头,心情惆怅,所以并非心里愿意留下(1分)。(如引用词中原句并加以恰当分析,亦可酌情给分)

(6)词人滞留旅途的情景,以孤舟、寒风、灯影、寒水、黄云、夜雪等实景表现;(1分)中间插入对往昔“花丛柳荫、小楼轻舟”温馨交游的回忆(1分),以虚衬实,虚实相映,突出了词人怀念往昔和感伤现实的情怀(1分)。

7.构思新颖,以拟人手法,借白鸥设问(1分),没有描绘雪景,也没有直叙受阻,只是虚笔侧写(1分)含蓄地揭示了孤舟遇雪受阻这一题旨(1分)。

8.直写夜雪,扣题“荆溪阻雪”,表达了诗人被迫滞留荆溪的愁思(2分);引入梅花这一高洁的形象,使立意更深刻,联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隐居不仕的经历,使人感到他的愁思中,还应有忧国伤时的愁怀(2分)。

赏析:

宋末词人蒋捷的这首《梅花引》,表现了他乘船阻雪于荆溪(在今江苏南部)时的惆怅情怀。词中以悠扬的节奏、活泼的笔调,在冷清的画面上,织进了热烈的回忆和洒脱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个清妍潇洒的艺术境界。吟诵起来,给人的感受,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随想曲,它即兴抒情,旋律自由又富于幻想。

赏析一

荆溪(在今江苏南部)是作者蒋捷的家乡,可谓词人行踪的一个见证。他曾多次经此乘舟外行或归家,而这首《梅花引》正是他在途中为雪困,孤寂无聊之际,心有所感而写成的词作,以表达当时的惆怅情怀。词中以悠扬的节奏、活泼的笔调,在冷清的画面上,织进了热烈的回忆和洒脱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个清妍潇洒的艺术境界。它即兴抒情,旋律自由又富于幻想,吟诵起来,给人的感受,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随想曲。清代词评家刘熙载对此词推崇备至,曾称之为“长短句之长城”。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乐意羁留,“身留”是出于被迫。词的起笔就很不落俗。既没有描绘雪景,又没有直叙受阻,而是幻想出一只拟人化的白鸥来设问。白鸥栖息水滨,形象飘逸,出现在荆溪泊舟的背景中,显得十分和谐。这里借助白鸥,构思已属新颖,而它的问法,尤为巧妙。它将孤舟主人的停泊究竟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这个问题,极其简明地用“是身留,是心留”来概括。第一步先作一个选择式的询问,第二步紧接着又用“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来反问。似乎它已经看出苗头,但仍避免作出判断。这种表现方法,较之作者在《喜迁莺·金村阻风》中,“风涛如此,被闲鸥诮我,君行良苦”的写法,虽然同样都借助了白鸥,却显得更俏皮而又有迂回之趣。这样,一起笔就用空灵的笔墨,虚笔侧写,揭示了孤舟受阻这一题旨,还为通篇的结构──时而写“身留”,时而写心未留──提供了线索。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这几句,承上文,写身留,描绘了孤舟中的冷清。在笔法上,从前面的虚笔侧写,转为实笔正写。作者发挥了炼字的功夫,通过“拍”字、“舞”字,写出了寒风吹袭下,舱帘掀打和灯焰闪烁的动态,突出了一个“冷”字;又用“对”字、“闲”字,刻划了他对着缄默的身影孤寂地发愣的静态,突出了一个“孤”字。在这一动一静之中,渲染了冷清寂寞的气氛。又用“冷清清”一句,予以点破,兼指环境和心境。人们在孤寂的时候,往往会自然地怀念起旧日的朋友。正是这种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主人公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欢聚,因而逗引出“忆旧游”的思绪。

这首词中的过片以“旧游旧游今在否”这句内心独白,遥承起笔中对主人公并非“心留”的提示,同上片的“忆旧游”相衔接,具体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随着怀念旧友的思绪,作者把笔墨挥洒开去,以“花外楼,柳下舟”两句,揭出了同眼前的冷清相对照的另一番境界。句中在“花”“柳”这两个娇艳字眼儿的点染下;再现了与故友同游的美好回忆:在春意盎然的花红柳绿之中,他们乘舟荡漾、楼台逗留。这个“柳下舟”的“舟”字,同起笔中的“泊孤舟”相呼应,表明主人公的这一回忆,是由于“泊孤舟”的冷清所引起的。写到这里,作者突然调转笔锋,写出了“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三句,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折,把刚刚荡开去的境界忽地又收拢回来。原来是,美好的回忆,引来他寻梦的渴望,而一再地努力入梦却没有成功。句中“梦也梦也”的重叠,就表现了他寻梦的.努力。好梦难寻,终于重新坠入冷清的现实──只见荆溪寒水空自流。这一跌一荡的笔下波澜,反映了主人公翻腾的思绪,也通过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了他被迫滞留中的惆怅心情。

“漠漠黄云,湿透木绵裘”两句,再次回到了对“身留”的描写。从“湿透”两个字,读者可以悟出,主人公寻梦不成,已经踱到甲板上,伫立很久。他不顾漫天的飞雪,凝视着“漠漠”密布的阴云,听任身上的木绵袄被雪水浸透。他何以这样出神呢?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结尾表明,他陷入了深沉的愁思。直到终篇,才画龙点睛地道破了“愁”和“雪”。明明是作者──主人公在愁思,他却凭空拈出一个“都道”来,假托别人来说。表面上是先抑后扬,也就是先借他人把自己放到了最愁的,“无人愁似我”的境地,再后转来,拉出幻想中的愁雪的梅花来作伴,似乎是自己的境地还不是唯一最可悲的。实际上是愁话淡说,聊以zi慰。句中把“愁似我”的句子成分加以颠倒,再重复使用,用意也在加强上述“抑扬”的效果。最后一句“有梅花,似我愁”尤其是表现了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和洒脱的胸襟的神来之笔。梅花这一高洁的形象,还使读者联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以有为之年隐居不仕的经历,进而从他那故作放达的语调中,感觉到他萦绕于怀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阻雪也许不过是一剂触媒吧?

全词流动自然。以发问取头,未待回答,却已气势凌人。词中后多用短句,使节奏感极强,音响较为清越。全词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气宇轩昂。结尾用“雪”字才点出文眼,是作者故意使然,盖让人读起来一气贯注也。古人评论蒋捷的词,曾说它:“语语纤巧,字字妍倩”(毛晋语),又说它“洗炼缜密,语多创获”(刘熙载语)。从这首《梅花引》看来,他们确实是道出了它的清妍之美。

赏析二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乐意羁留,“身留”是出于被迫。途中遇雪,不能航行,泊舟岸边,自然不是“心留”。词人起笔突兀,出示幻象以虚写实。他落笔不写风雪和溪流,而写泊舟经过,立意较为翻新,下面继续让白鸥发问:“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锁眉头”以形示情。白鸥是词人寄托心情的意象。问者之意,借白鸥说出,婉深而鲜明。此谓托物言人也。作者阻雪的心情通过白鸥表达的,但白鹭的心情也和作者恰恰相反,白鹭也非作者化身。白鹭惯于生活在风雪之中,激流之上。而作者却是迫于“身留”。作者描写白鸥,是深化意境。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由舟内到舟外,逐次展示境况的寒冷凄清。傍晚时分,冷风拍打着帘幕,把灯火撩拨得跳荡不已,光晕连同我的影子,都在摇曳着。孤独冷清的境地,情不自禁地想起昔日的游伴来。

下阙紧接上阙结局,问道:“旧游旧游今在否?花柳楼,月下舟。”游伴啊游伴,你可还健在?忆起结伴而游,感到非常欢乐自在!花丛旁的小楼,柳荫之下的轻舟,都如梦幻般地地消逝了。“梦也梦也”,我在梦中重温旧日的欢欣。冷风、寒水、黄云、白雪,使我片刻也不得安宁,但连那木棉(即棉花)裘都湿透了,怎能让人入眠。梦已了,“梦不到,寒水空流”,“寒水空流”在空虚绝望的心境中,蕴含一丝怪之意思。词人怀远之情,如荆溪流水那样悠悠难尽。风雪漫天,令人愁苦万分。“都道无人愁似我”,孤舟黑夜唯灯与影相伴,有谁来说这样的话?况是“都道”,这些人从何而来?“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极写天气寒冷。梅花有着傲雪的精神,在冬天凌寒而放,但雪是如此之大,天气是如此之冷,梅花啊,你能受得住么?是否象我一样,浸透在愁苦之中。

全词流动自然。以发问取头,未待回答,却已气势凌人。词中后多用短句,使节奏感极强,音响较为清越。全词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气宇轩昂。结尾用“雪”字才点出文眼,是作者故意使然,盖让人读起来一气贯注也。难怪清代词评家刘熙载曾评蒋捷词为“长短句之长城”,是推崇备至。

在漫长的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以说是一首灵愚共感的千秋佳作。人们拜倒在她的脚下,被她的美所吸引所震撼,给予了她无尽的称颂和褒扬。如清代王 运评价道:“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阐述了这首诗在诗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深远影响。闻一多更将这首诗推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尽管已有很多学界中人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的美进行过不同解析,可笔者仍觉意犹未尽,试图从虚实结合这一角度进一步去挖掘其潜在的艺术魅力。

虚实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重要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和一切审美活动都是虚与实的统一,所以虚实结合便成为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照的基本原则之一。宗白华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曾指出,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戏剧、书法、建筑,甚至小到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的确如此。就绘画而言,清人笪重光《画筌》中曾说:“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代画家兼诗人的方薰《山静居画论》中也说过:“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此论对诗歌也同样适用。中国古典诗歌就借鉴了国画中的这种传统技法。叶燮在《原诗》里曾强调过创造诗歌艺术境界的必要手段是“虚实相生,有无互立”。薛雪在《一瓢诗话》中也有一段精彩的叙述:“诗有从题中写出,有从题外写入;有从虚处实写,实处虚写;有从此写彼,有从彼写此;有从题前摇曳而来,题后迤逦而去,风云变幻,不一其态。”可见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不即不离,不粘不脱,即而不滞,离而不游,放得开,收得回,是诗人和画家们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

诗歌要有意境得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首先,作品需有虚有实。

何谓虚、实?一般而言,所谓实,是指现实,真实、实事、具体的有形的人和物;而虚则是指想象,虚构,抽象的概念,无形的情思等。具体而言,虚与实又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判断。首先,从现实与想象的角度来看: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其次,从时空角度看:当前为实,过去、未来为虚;从己方来写为实,从对方着墨为虚。另外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客体为实,象征比拟为虚;正面描写为实,侧面烘托为虚;详细具体为实,简略空灵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诗歌创作光虚不实,则空洞抽象,无法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光实不虚,实事实写,实话实说,也不能成其为艺术。就像宗白华所说:“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虚为实,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其次,作品贵在虚实相生。

虚实必须相生,不相生难以成意境。那么何谓虚实相生?笔者认为主要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不能相互生成或相互生成又不能相映成趣的虚实,都不可能具有圆融、深远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之中虚与实两种艺术手法结合得非常完美。袁行霈评价这首诗时曾说过:“从月生写到月落,把客观的实境与诗中人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惝恍,气氛很朦胧……亦虚亦实,忽此忽彼,跳动的,断续的,有时简直让人把握不住写的究竟是什么,可是又觉得有深邃的丰富的东西蕴涵在里面,等待我们去挖掘、体味。”

的确,作者实写景物时给人感觉一片空灵虚幻,而采用虚笔言理、抒情时又往往能借景托出。实景能虚写,虚境中又含实景,虚虚实实,妙趣横生,直令人目迷神驰,心向往之。

诗篇一开头便大笔泼墨,气势不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作者紧扣题目,逐渐展开描画。这里写到了诗题中涉及的几种景物:春、江、月,还有题目中没提而属于作者延伸出来的笔墨――海。春天的夜晚,诗人伫立江边,只见江潮起伏,汹涌奔流;这种景色已足够壮观;但作者的视野并没局限于此一隅。他似乎能视通万里,在他的想象中看到了春江远与海接的壮丽景观;而且在远方辽阔的大海之上,一轮明月伴随着春潮的涌动而生。读者面前立刻出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神奇画卷:月亮如同诗人久久期待的一位美丽女神,款款降临在明净皎洁的夜空之中,向那富有无穷生机和活力的健壮青年般的江海流露出无限深情的注视。苍茫的大海,一下子银光普照,流光万里,熠熠生辉。春、江、月、夜属于实写;“连海平”则属于想象,带有虚意。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的确,景象因这一虚笔而显得更加大气磅礴。盛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黄河入海流”与之异曲同工。这些优秀的诗人都能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万里河山熔铸进一幅图画之中,真可谓咫尺之间见万里。另外作者用了一个“生”字,而未用“升”字,音同意异,效果悬殊。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名句“海上生明月”也是这样。“生”字运用拟人手法虚写,赋予了本来没有生命情感的明月与江潮以无尽的灵性,极有情趣;而“升”字则显得平淡无奇。有了这些虚笔,这两句诗的境界更加深远了,画面也更加生动活泼了。

接着作者采用工笔细描的方法进一步写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随波”、“春江月明”实写月照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色,但“千万里”、“何处……无”则带有虚意。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表现江流的绵长以及月照范围之广。这两句实中寓虚。“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前句实写江流曲曲折折绕着开遍鲜花的洲渚流淌,后句则采用比喻,虚中有实。写月亮把光辉洒向那花林,白天还五颜六色的花林此刻如同一下子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珠。把月光映照下的花朵比作小雪珠,实际上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虚写月光的皎洁。“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诗人仰望空中,流霜的飞动似乎也觉察不出来了;俯视沙汀,本来白天粒粒可数的沙子此刻也看不见了。实写流霜、白沙、纤尘之看不见摸不着,仍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虚写月之皎洁。前三句以实写虚。第四句聚焦空中皎皎孤月,属于实写,如同一句题画诗,待画面景物写足之后绾结收束起来;又如一位端庄矜持的女神,在诗人千呼万唤之后,待随从的侍女们缤纷而出按序罗列好之后方盛装出场。但在她展露容颜之前,诗人早已通过众多侍女的陪衬映照,将她的美一点一点地暗示了我们。不是吗?明月与江水的一见钟情,相依相随,形影不离;江潮流向万里之遥,月光也跟随着照耀万里,哪一处春江没有迷人的月光呢?芳甸花林、茫茫江天,乃至天地宇宙似乎都被明月的温柔深情的银光所统摄融化。人间万物都似乎披上了一层透明的轻纱,银装素裹,宛若仙境。诗人面对这空灵虚幻的人间仙境不由深深陶醉。作者所写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都是自然界的真实存在,但经过诗人的妙笔点染,似乎都幻化为仙境中的景色了,迷离惝恍,幽洁朦胧。“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借用宋代梅尧臣的这句话来评价张若虚写景艺术的高超再合适不过。而且,这幅画卷着色艺术也非常高超。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作者能够以淡寓浓,于清淡之中见绮丽。《唐诗鉴赏辞典》中吴翠芬对这首诗的评价可谓贴切中肯:“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梁启超先生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讲到“蕴藉的表情法”时曾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说如“虎跑泉泡的雨前龙井,望去连颜色也没有,但吃下去几点钟还有余香在舌上”,用这句话来评价张若虚的这几句诗也同样适用。

这八句写景,诗人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境界空灵、色调淡雅的神奇图卷,足以唤起人们对这一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幅画本身也含有一种象征的虚意。它象征着初盛唐士子纯净明朗的性情以及他们对理想浪漫境界的探求和追寻。这八句以实写为主,带有虚意,实中藏虚,亦真亦幻,美丽至极。

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由此画卷衍生出更加深邃的问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聚焦这一轮素魄,诗人想得更深更远了。远古初期,是谁在江边第一次见到了这轮月亮?而这江上的明月又是哪一年才开始照耀人类?这牵涉到一个古今中外都一直在探讨、但始终都没有答案的哲学问题――人类的起源与宇宙的根本问题。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人类万物,佛教认为人有生死轮回。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人由猿猴变成。儒家先圣孔子搞不懂就不说。他的弟子子贡曾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第五》)关于人性的本原与宇宙的形成的这些“性与天道”的问题,子贡说,老师没有跟我们提及。战国时期,诸子对宇宙的形成、历史的演变、神话的流传等各抒己见。如庄子的问天运,邹衍的推验物理,孟子的论唐虞夏商古史等。屈原则以怀疑与批判的精神问天,对天人问题进行了一番新的思考,如《楚辞•天问》中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等都具有不朽的思想价值。而《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既没有宗教的神权色彩,也不同于科学家的推论,也不是哲学家所给出的答案。他上承《楚辞•天问》而来,以文人的眼光好奇着、疑惑着、追寻着。问过之后,自己又做如是回答:“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类与宇宙的本原既不可知,但并无郁闷与痛苦,他只是在努力探寻着“有限”与“无限”、“有情”与“无情”的关系问题,并最终豁然开朗,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虽然个体生命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相对于永恒的宇宙来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但人类的存在却代代延续,绵远久长,无穷无尽,如同那亘古不变的明月一样年年岁岁永恒如斯。正如闻一多以诗人的感性所悟到的“更 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对每一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葛兆光评价这几句对哲理的探索“有一种明媚的青春意识和淡淡的伤感情怀”{17}。但这种淡淡的伤感情怀与《古诗十九首》中“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忧伤痛苦以及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无奈感喟都迥然有异;也没有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深沉悲怆或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凄凉感伤。与前人相比,他更加潇洒通脱了。这一点类似于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对宇宙循环的“圆融的观照”,以及苏轼《前赤壁赋》中“盖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通透达观。“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此时的江月脉脉含情,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也许是在等待她的意中人?也许是在等待人类的认同与赞许?也许是在期待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人没有说,但见长江之水无语东流。这句诗给人留下了丰富的遐想空间,韵味无穷,令人深思。而这正是司空图所阐述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使人可以体悟“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这一段对哲理的思索和探寻,相对于第一段的写景来说,属于虚写。因为哲理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它没有具体的形体,所以是虚笔。但虚写中又时时映带着明月与江水这些实景,可谓虚由实生,虚中有实。

接着四句过渡:“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作者轻轻荡开一笔,将诗笔由天上跳转到了人间,不由得讴歌起那超越时空、永恒绵长的思妇游子相思之情。“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从“应”字可推测出来这八句是诗人想象中的“扁舟子”(或即作者自身)所想象出的一幅心灵的图画。他采用了从对方着墨的艺术手法来虚写思妇的相思,突出了男女双方的深情厚谊,一笔两写,比直接单纯地写游子的思家念亲艺术效果要好得多。此处虚中有虚,虚境叠加,境更远,意更浓。这几句来源于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高楼徘徊的月光相似,但曹植诗中的月光给人的感觉庄重高深,这首诗中的月光则更显得调皮可爱一些;思妇之情也同中有异。曹植所塑造的思妇忧愁悲叹、哀伤不已,而张若虚笔下的思妇则更多的是对远方爱人炽热而悠远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真诚美好的期盼。“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动作看似无理却有情。明月于人何干,她却如此怨恼不愿见?细思是月光触动了她的相思之情,月圆而人不圆,故有此举。这两句细腻地刻画出思妇的一片痴情,达到了古典诗学家贺裳所谓的“无理而妙”}的境地。月色可恼!可接着又说:“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痴想着能像月光一样跨越时空与游子常伴,这种深情是多么真挚动人!“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两句也可理解为“因光不度又怨鸿雁长飞相思难传,看水成纹而想鱼龙潜跃尺素在望”。这八句所写虽为尘俗之爱相思之情,但已完全没有了前代宫体诗的污秽和浮艳,作者不是着力刻画思妇的外貌服饰,而是用清淡疏朗的笔墨描述她的行为和心理,因而情思更显纯洁深沉、典雅含蓄。另外明月高楼、镜台帘幕,纯情思妇这些意象的塑造,再加上离这幅虚想的画面更远的月照鸿飞、深水鱼跃的虚景组合,使诗歌的境界更显高远脱俗。

接下来,诗情更加缥缈悠逸。“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在思妇的梦境之中,花落闲潭,春天已半,而游子依然漂泊天涯,不能回家。紧接着诗人又将诗笔从梦境移回到实境:春光将尽,流水无情,落月西斜。这实景同时不也蕴含了青春流逝岁月难驻的感慨和忧伤?再接下来继续写实景:海雾迷茫,隐没斜月。碣石潇湘,路途遥遥。相聚无期,可悲可叹。然而诗人在这山穷水尽之时忽又振起笔锋,于是便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在这月明之夜,总会有人乘着月色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畅享久别重逢的幸福与喜悦。这个“情”字,既凸显了相思本身,同时又立即将这片相思融化消散在了江边的树上。境界幽远迷离,如梦似幻。相思的人儿,此刻再看落月,觉得她似乎也从阴霾之中解脱了出来,好像是在摇动着身姿,婆娑起舞,将她不绝如缕的柔情洒满江树,与人间依依惜别……因为有了这一笔,诗情又出现了一次升华。刚才相思而不得见的幽怨被冲淡了,离人似乎也从他人的团聚之中获得了慰藉与希望。整首诗首尾圆合,天衣无缝。“起用出生法,将春、江、花、月逐字吐出;结用消归法,又将春、江、花、月逐字收拾。”

诗歌从“白云一片去悠悠”至结尾均属诗人想象之辞。诗人由己及人,推想着这明月之夜普天之下亘古及今那永恒纯洁的两地相思之情。而这种情感的抒发又以景托出,在春江花月夜的美景的烘托点染之下,情感的抒发显得更加蕴藉委婉、含蓄空灵,可谓虚以实显,虚中有实。而且,这一段想象中又有想象,虚中又有虚;实境中又含梦境,实中寓虚。

文如其名,整首诗就像作者的名字一样,若虚若实,耐人品味。作者因为灵活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中生虚,虚中含实。虚虚实实,相互映带补充,相得益彰,意趣无穷。诗境因此而显得更加悠远迷离,含蕴丰富,诗人也因此而获得了千古不朽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