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赞王昭君的优美句子 正文

赞王昭君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4-10-10 12:17:08

王昭君

唐。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

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王昭君

唐。李白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唐。骆宾王【乐府】

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妆镜菱花暗,愁眉柳叶嚬。惟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唐。梁献【乐府】

图画失天真,容华坐误人。君恩不可再,妾命在和亲。

泪点关山月,衣销边塞尘。一闻阳鸟至,思绝汉宫春。

王昭君辞

魏晋。石崇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侮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朝华不足欢。甘为秋草幷。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王昭君三首

唐。郭震

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容颜日憔悴,有甚画图时。

压践冰霜域,嗟为边塞人。思从漠南猎,一见汉家尘。

闻有南河信,传言杀画师。始知君念重,更肯惜峨眉。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唐。沈佺期【乐府】

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

嫁来胡地恶,不并汉宫时。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

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

唐。白居易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知宫里时。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唐。董思恭。【乐府】 。

琵琶马上弹,行路曲中难。汉月正南远,燕山直北寒。髻鬟风拂散,眉黛雪沾

王昭君

唐。崔国辅【乐府】

汉使南还尽,胡中妾独存。紫台绵望绝,秋草不堪论。

王昭君

唐。崔国辅

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

何时得见汉朝使,为妾传书斩画师。

王昭君歌

唐。刘长卿【杂言】

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绘能相负,

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

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唐。上官仪】【乐府】】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王昭君

南北朝。庾信

拭啼辞戚里。回顾望昭阳。镜失菱花影。钗除却月梁。

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绿衫承马汗。红袖拂秋霜。

别曲真多恨。哀弦须更张。

王昭君

唐。张仲素【乐府】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王昭君

唐。令狐楚【乐府】

锦车天外去,毳幕雪中开。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王昭君

唐。胡令能【乐府】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咏史上·王昭君

宋。陈普

昭阳柘馆贮歌儿,恨杀陈汤斩郅支。胡草似人空好色,春光不到二阏氏。

咏史上·王昭君

宋。陈普

出嫁毡裘得几时,昭阳柘馆贮歌儿。蛾眉莫怨毛延寿,好怨陈汤斩郅支。

咏史上·王昭君

宋。陈普

宁胡名号正当时,且有安栖得哺儿。胡草似人空好色,青青合为故阏氏。

咏史上·王昭君

宋。陈普

呼韩骨冷复雕陶,夜夜穹庐朔月高。为问琵琶弦底话,得无一语诉腥臊。

咏史上·王昭君

宋。陈普

甫出车延玉座倾,黄金无复赎娉婷。骚人更望胡人返,不识松楸拱渭陵。

王昭君

唐。李商隐【七绝】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偶记赋王昭君谩录之

宋。郑清之

伐国曾闻用女戎,忍留妖丽汉宫中。如知褒姒贻周患,须信巫臣为楚忠。

青冢不遗芳草恨,白沟那得战尘空。解移尤物柔强虏,延寿当年合议功。

追和常建叹王昭君

唐。徐夤【五律】

红颜如朔雪,日烁忽成空。泪尽黄云雨,尘消白草风。

君心争不悔,恨思竟何穷。愿化南飞燕,年年入汉宫。

王昭君

宋。徐钧

画工虽巧岂堪凭,妍丑何如一见真。自是君王先错计,爱将耳目寄他人。

王昭君

宋。文同

绝艳生殊域,芳年入内庭。谁知金屋宠,只是信丹青。

王昭君

宋。文同

几岁后宫尘,今朝绝国春。君王重恩信,不欲遣他人。

王昭君

宋。文同

极目胡沙满,伤心汉月圆。一生埋没恨,长入四条弦。

王昭君

宋。文同

不惜将黄金,争头买颜色。妾貌自可恃,谁能苦劳力。

王昭君

唐。无名氏【乐府】

猗兰恩宠歇,昭阳幸御稀。朝辞汉阙去,夕见胡尘飞。寄信秦楼下,因书秋雁归。

昭君墓

宋。汪元量

一昔王昭君,远嫁单于去。上马出宫门,琵琶语如诉。昔为汉宫妃,觅句绕沙碛。

一吟三徘徊,日卓人影直。孤鸿云中来,对我声呖呖。乃知晴天好,物类各有适。

顷刻片云生,雪花大如席。

王昭君

宋。赵蕃

绝代方能入汉宫,画图何必要求工。纵令得幸因图画,已落君王疑信中。

王昭君

唐。李中【乐府】

蛾眉翻自累,万里陷穷边。滴泪胡风起,宽心汉月圆。

飞尘长翳日,白草自连天。谁贡和亲策,千秋污简编。

王昭君

南北朝。鲍照

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

王昭君

宋。陈长方

巫峡江边岁屡更,汉宫日月亦峥嵘。此身端可清边患,谁惜龙沙以北行。

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

唐。白居易【七律】

珊瑚鞭亸马踟蹰,引手低蛾索一盂。腰为逆风成弱柳,面因冲冷作凝酥。

银篦稳篸乌罗帽,花襜宜乘叱拨驹。雪里君看何所似,王昭君妹写真图。

王昭君

宋。曹勋

好恶由来各在人,况凭图像觅天真。君王视听能无壅,延寿何知敢妄陈。

丹青歌赠王春阳用其神丹歌韵

宋。方回

世上若无钟子期,破琴勿为俗子嗤。人间亦有王昭君,奈何众女嫉蛾眉。

我粗能诗子能画,笔力岂不山可移。希声绝色识者少,妾妇嗃嗃仍嘻嘻。

宣和画史我尝读,山水王诜并郭熙。儋州秃翁早题品,元佑文章众首推。

坡诗一句不收拾,熙丰孽党遗群儿。大坡小坡俱写竹,黜不登载无一枝。

河东颛征领节度,贼贵时实筹兵帷。谓此昏椓亦善画,缪取人主玉色怡。

画之是非且不辨,国势竟随阉宦痿。花光墨梅方盛行,乃坐山谷屏斥为。

简斋五诗动万乘,此等佳作亦弃之。五日十日一水石,王宰见赏杜拾遗。

如许名手无其名,可谓世衰人才衰。简不肯破菜不泼,朝士闳籍涂粉脂。

青城北辕五马渡,正邪稍稍分荼饴。万事尽如画谱意,焉得炎正不中微。

雪苏黄冤尚伊洛,始觉七政齐衡玑。锦囊玉轴锁御府,径与宗祏同灰飞。

米元章史论稍公,遗物太仓存一稊。子能画,亦能诗。

众人不识不必疑,相逢但当醉如泥。

和王昭君

汉宫姝丽地,华观连珍台。娥眉三千人,皆自良家来。昭君乃独出,负色羞自媒。

一为丹青误,白雪成缁埃。结欢万里外,不得少徘徊。车马怅不前,观者为悲摧。

空令琵琶曲,千载传余哀。物生美恶混,天意未易回。兰茝苟不珍,且愿生蒿莱。

王昭君

宋。连文凤

使者相随出汉宫,辞君上马去匆匆。只因自恃好颜色,不把金钱买画工。

王昭君

宋。盛世忠

汉使南归绝信音,毡庭青草始知春。蛾眉却解安邦国,羞杀麒麟阁上人。

王昭君

宋。秦观

汉宫选女适单于,明妃敛袂登毡车。玉容寂寞花无主,顾影低回泣路隅。

行行渐入阴山路,目送征鸿入云去。独抱琵琶恨更深,汉宫不见空回顾。

题王昭君

宋。姚勉

谢却君恩入寒尘,宫花从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寿,娄敬先为作俑人。

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

宋。杨万里

玉人自惜如花面,不许黄鹂鹦鹉见。

若令画史识倾城,写遍人间屏与扇。

春光嬾困扶不起,吹残玉笙也慵理。

是谁瞥见一梳云,微月影中扫穠李。

阿昉妵周不姓顾,笔端那得莲生步。

无妨正面与渠看,看了丹青无尽处。

古来妍丑知几何,嫫母背面谩人多。

君不见汉宫六六多少人,画图枉却王昭君。

是时当面看写真,却遣琵琶弹塞尘。

不如九京唤起文舆可,麝煤醉与竹傅神。

《谒昭君墓》

董必武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清。吴雯

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谋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

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惟许托宾鸿。天心特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汉宫。

明妃曲

唐。王夫之

金殿葳蕤锁汉宫,单于谈笑借东风。黄沙已作无归路,犹愿君王斩画工。

明妃曲

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曲

宋。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军百两皆胡妃。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杀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衰弦留至今。

过昭君故里

张志真

春江秋水总流淌,王嫱芳名永流芳。汉家桃花开不败,青溪青冢一样香。

明妃曲

翦伯赞

<一>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二>

旗亭历历路茫茫,风雪关山道路长。莫道娥眉无志气,不将颜色媚君王。

昭君墓碑碣诗

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归朔汉,万里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霍卫同。

人皆悲嫁远,我独羡遭逢。纵使承恩宠,焉能得始终。至今青冢在,绝城赋秋风。

郁达夫诗:

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爱君深;当年若贿毛延寿,哪有诗人说到今。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2、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陆游《落梅》

3、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5、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

7、又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纳兰性德《蝶恋花》

8、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求凰琴歌》

9、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10、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鹧鸪天》

11、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玉楼春》晏殊

12、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李商隐《幽居冬暮》

13、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14、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秦观《虞美人》

15、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16、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1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18、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

23、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

2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25、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27、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28、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9、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30、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1、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32、凭杖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苏轼《蝶恋花》

33、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34、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3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3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37、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纳兰性德《清平乐》

38、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3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0、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纳兰性德《虞美人》

41、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4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4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45、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46、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4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48、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49、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5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51、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张来《春日》

52、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

5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白居易

54、却忆鉴湖明月里,绿荷红芰暑风凉。——李洪《涂中杂兴》

55、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

5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57、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张籍《蓟北旅思》

58、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59、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一一李白《长干行》

60、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白居易《长恨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出自著名的诗人李白的诗句,也是描写杨玉环的句子,那么,除了这句之外,还有哪些描写杨玉环的句子呢?

【第1句】李白挥笔而就《清平调》三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李龟年歌咏,梨园弟子伴奏,唐玄宗吹玉笛唱和……“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氏贵妃软倚栏杆,口啖荔枝,手捧斟满葡萄酒的七宝杯,慢慢啜着……品味钟鼓琴瑟,轻歌曼舞的精妙神韵。

【第2句】据说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贵妃积极应和。当时贵妃怀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此,有白居易诗为证:“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杨玉环还是个击磬高手,她演奏时“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梨园弟子,莫能及之”。玄宗为讨得美人欢心,特意令人以蓝田绿玉精琢为磬,并饰以金钿珠翠,珍贵无比。

【第3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加上文人墨客重彩浓笔的渲染,以及民间各种美丽的传说,这对老夫少妻式的爱情更具传奇色彩,至今人们仍然津津乐道。后人仰慕杨贵妃的天然丽质,赞叹唐玄宗的痴情:“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他们那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爱情,在中国历史帝后之间是绝无仅有的,就是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

【第4句】女儿似水,软化男儿刚烈,她不想奢靡,她也想他勤政为民,但她不能拒绝,你可知拒绝天之骄子后果么?于是,她潜心于歌舞艺术的创作,后来的霓裳羽衣证明了她的确是一人才。那树下的一条白绫就那样无情地夺去了她倾国倾城的容颜,一株开败了的牡丹就葬在那里,一个原为它歌着的地方——马嵬坡!他却在宫里面苦苦地逼问大臣为何要杀了爱妃,他不知道是他,是他自己用手指一瓣一瓣地将这朵牡丹耗尽,还痴痴地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而杨贵妃与他的故事也永远留在了历史长河中,越来越显得凄美动人!

【第5句】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下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赞美杨贵妃为千秋绝代的美女。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云: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吟咏贵妃,英姿逼人,而且含蓄婉约。

【第6句】贵妃牺牲了自己的一切,璀璨洁白的肤色失陷于君王贪欲的漩涡。她愿意自18岁开始,倾心与五、六十岁仍风流倜傥的玄宗老儿投怀送抱。六宫粉黛无颜色。她赢得了赞美甚至嫉妒。她拥有了每个女人想拥有的一切,没有人敢对她指手画脚地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她拥有最奢侈的华丽外衣,最昂贵的琼楼玉阁。

【第7句】《骊山有感·咏杨妃》 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看来寿王真是郁闷至极、尴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顾人伦,依然要夺子所爱,那就只能感叹杨玉环的美色太有诱惑力了。不过,根据常理推断,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笫之欢,令玄宗神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和艺术修养。是将她当作生活体贴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犹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侣和艺术知音。用现在的话就那就是志同道合,灵与肉做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

【第8句】白居易的《长恨歌》可谓对杨贵妃一生最好的总结。华丽凄美,婉约磅礴。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第9句】杨贵妃与梅妃成了并立于玄宗后宫的两株奇葩。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洁;杨玉环如一株牡丹,丰腴娇艳。这俩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经分出杨玉环和梅妃的高低。十几年他面对孤芳自赏、清雅高洁的梅妃,现在已经发生审美疲劳了,不免有些意兴大减。而突然出现的杨贵妃,不但丰满的体态充满了性感,楚楚动人,还有她那媚人的神情、活泼的性格,超然的艺术天赋,就像一团炽热的烈火撩拨着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宗。

【第10句】唐代名流杨贵妃是绝代芳华的奇女子,不但是一位空前绝后的美女,还是一位能歌善舞的才女。杨贵妃,名杨玉环,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她是宦门世家的大家闺秀,骨子里源于有书香门第的香火承传,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她性格温柔,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尚属鲜见。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杨玉环在四大美女中独树一旗,风情万种,美艳绝伦。

【第11句】“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华清笙歌霓裳醉,贵妃把酒露浓笑”。华清宫外,马蹄急响,那是帝王派人为他心爱的女人从天涯海角带回荔枝到了。华清宫内,那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贵妃,,肤如凝脂、轻挽云髻、淡扫鹅眉、软倚栏杆,口啖荔枝,手捧七宝杯,慢啜露浓,兴致浓时,便轻歌曼舞,一代帝王,吹玉笛唱和。千种风情、万般柔媚。那些高高低低的音符,牵动了他们的心,融进了他们的骨,带走了他们的'魂。

【第12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大唐的宫殿里,那一个霓裳羽衣的女子,手挽超长的绸带,踏歌而舞,她身姿轻盈,不失自信;她的舞步灵动,不失洒脱;她的体态丰盈,不失娇态。时而双眉颦蹙,尽显哀愁;时而浅笑焉然,流露喜悦;时而侧身垂睫,又不胜娇羞。这个女人深入了一代帝王唐玄宗的心灵深处,他迷上这个美人,不理朝政。

【第13句】当是时,杨玉环正值青春年华,更兼天生丽质、体态丰盈、举止娴雅、雍容华贵,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玄宗本来好色,到了老年,精神更加空虚,一直渴望有个像武惠妃一样才色俱佳的女子陪伴左右。杨玉环既有年轻女子的姣美,又有着少妇的妖娆,其柔媚中透着纯真、直率、泼辣甚至放纵,言行举止不甚循规蹈矩,这一切都给唐玄宗强烈地刺激,使他陷入一种近乎疯狂与痴迷的恋爱之中。正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第14句】对于贵妃的死,唐玄宗伤心至极,“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如流”。此后,唐玄宗不论是在逃跑途中,还是在成都一年多的时间里,终日郁郁寡欢,情意绵绵地思念着贵妃杨玉环。长安光复后,唐玄宗回到京城。他触景生情,依然深深地思念着贵妃,还特地叫人画了一幅贵妃肖像挂于殿中,朝夕视之。岂不知,他与杨贵妃这场“至死不渝”的传奇爱情,完全葬送在他所酿成的政治悲剧之中。这时,唐玄宗悔恨交加,终于在宝应元年(762年)4月5日,怀着对贵妃的缠绵情意,郁闷而死。正如《长恨歌》中所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第15句】“朕得玉环,如得天宝也!”由此一句,便让我们知道,杨玉环对皇帝对国家的好,玄宗回报她的,是亘古以来任何一位后妃都无福消受到的——皇帝的爱!因为有爱,这对皇帝夫妻,过上了平常人家那种平等互重的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幸福生活。自古以来,哪个嫔妃不是在皇帝面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但玉环却可以对她的三郎使小性子,玄宗也会放下了帝王尊贵的身份,哄着她骗着她,只要他的玉环能消消气。高力士就对唐玄宗说:“陛下,您对贵妃娘娘,真是前无古人啊!”谢阿蛮又补了一句:“而且会是后无来者!”

【第16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

【第17句】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

【第18句】白居易《长恨歌》生动地描述了唐明皇爱杨贵妃的情形:杨贵妃生前,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诗句;杨贵妃被赐死后,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诗句。可见,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爱是十分深挚的。

【第19句】杨贵妃 肤如凝脂,美若天仙,有闭月羞花之貌。宫廷里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酷似芙蓉枝,点点对称,宛如鸟羽。植株上缀以数朵谈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人们用手一指,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纯洁和朴实,才那样忸怩、娇羞。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

【第20句】一座鲜花盛开的花圃里玫瑰花在表达着爱意,一条清悠流淌的小河里流水在倾诉着钟情,爱意和钟情相互唱和着,谱出情感的思绪,奏出爱恋的颂歌。一位倾城倾国的女子她莲步款款的步入唐明皇的视线,她“回眸一笑百媚生,一朝选在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她,就是那环肥燕瘦的杨贵妃,自此,唐明皇“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

【第21句】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这首诗中,表面上赞叹杨贵妃的美貌,实际上是在讽刺她原来是唐玄宗的儿媳,不顾人伦,从寿王府中转入皇宫,竟然钻进了公公的被窝,还迷惑皇帝,耽误朝政,并讥嘲她如月般的痴情。其实,当时梅妃说的都是事实。杨贵妃读罢,立即反唇相讥: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减清真;总教借得春风草,不与凡花斗色新。唐玄宗没有为梅妃的诗鼓掌,却为杨贵妃的诗拍手叫好。杨贵妃天生丽质,智慧过人,没用一兵一刃轻而易举就击败了情敌梅妃。

【第22句】杨玉环辞别寿王,随玉真公主来到华清宫。这一次,杨玉环见了唐玄宗,撕去了翁媳之间的伪装,二人相见,不再忸怩,立即紧紧拥抱在一起,恰似如糖似蜜,如胶似漆,形影不离,爱得死去活来,二人在华清宫过了18个销魂的夜晚。唐玄宗从未得到过这样的满足,兴高采烈地对高力士说:“朕得玉环,如获至宝,实乃平生第一快事。”此次骊山相会,对于22岁的杨玉环和56岁的唐玄宗来说,各自的生活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从此,大唐王朝上演了一幕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第23句】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 杨贵妃图画出生地为四川成都,祖籍山西永济。杨贵妃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杨玉环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杨玉环简介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说、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广西容县)说。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的《清平调》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杨贵妃怎么死的

死于马嵬坡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

唐玄宗言国忠乱朝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无奈禁军士兵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继续包围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这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之典故。

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宫,曾派人去寻找杨贵妃的遗体,但未寻得。

《新唐书》中的记载与《旧唐书》大致相同,由此可见,杨贵妃确实死于马嵬坡。后人传说贵妃没死,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死于佛堂

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 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 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 宗是命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唐国史补》记载:高 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唐 玄宗知道杨贵妃难免一死,但不忍见其死,便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 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诀别时,她“乞容礼佛”。高力士遂缢死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 指出:“所可注意者,乐 史谓妃缢死于梨树之下, 恐是受香山 (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之影响。 果尔,则殊可笑矣。”乐史的说 法来自《唐国史补》,而李肇的说法恐怕是受《长恨歌》的影响。杨贵妃自缢死于佛堂中。陈玄礼及禁卫军的将官看着这个过程,确认杨贵妃已死后,再出来跟禁卫军士兵解释,过了很久聚集的士兵才散去归队。

死于乱军

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于至德 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 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 会见血的。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 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华清宫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诗句,也都认为杨贵妃血溅马嵬驿,并非被缢而死。

吞金而死

杨贵妃之死也有其它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系吞金而死。这种说法仅见于刘禹锡所用的《马嵬行》一诗。刘氏之诗曾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攸忽?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从这首诗来看,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作了考证。陈氏怀疑刘诗“贵人饮金屑”之语,是得自“里儿中”,故而才与众说有异。然而,陈氏并不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所以“里儿中”才传得此说。

上皇自蜀还,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 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 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旧唐书·卷五十一杨贵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