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句子接龙优美有那些 正文

句子接龙优美有那些

时间:2024-09-24 11:28:40

五年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1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

师:俺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俺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协助俺们解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俺们的身心,活跃俺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小朋友,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小朋友叫出来。杨家小朋友为他陈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小朋友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小朋友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

反馈:同学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导语:今天,俺们一起来这个故事。假如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文言文。俺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文言,叫文言文,这么多年来俺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文言文。今天俺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假如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课文。

(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

(2)引导同学读准停顿: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5.让同学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别较大,同学可能提出:

(1)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

(3)其父:他的父亲。其,他。

(4)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陈设,摆出。

(5)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

(6)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谓。

(7)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

(8)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谓。禽,鸟类。

以上的问题,可以让同学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自身获取答案,假如同学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同学是怎么知道的。同学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同学明白字词义。有些字词义可以与同学熟知的成语熟语等相联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与“原来如此”联系;“闻”可以与“百闻不如一见”联系。

6.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三、讨论交流,领悟幽默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

板书:杨氏之子杨梅

孔君平孔雀

(“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故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局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四、朗读全文

五、延伸拓展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你听说过类似的故事吗?(同学交流)

六、课堂扮演

让同学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演简短的课本剧。然后推荐一组面向全班扮演。及时组织评价。

七、安排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

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同学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

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异,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异和不同。

同学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根据同学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yìng)”。

(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方: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随机检测同学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同学,了解同学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小朋友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俺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小朋友,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高傲、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结合自身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

二、深入理解,体会语言

1.考虑: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示在哪里?

(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俺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俺们家的。

2.讨论:

(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

(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

三、拓展延伸,综合学习

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方: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五年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2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局部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身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4、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同学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预习要求

1、收集阿炳的生平资料,对阿炳生世有必要的了解。听听《二泉映月》这首曲子。

2、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在生字上注上拼音。

3、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并能联系上下文解决。

4、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

5、初步理解下列词语:

萦绕 倔强 一帆风顺 升腾 跌宕

坎坷 积淀 委婉 连绵

五、教学准备

1、将《阿炳生世录》资料课前印发给同学。

2、录音带2盘,《二泉映月》和配音朗读。

3、第五自然段局部内容打印。

4、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打印。

5、词语卡片:

一帆风顺 卖艺 度日 度日如年 静影 沉璧 坎坷

第一课时

一、播放《二泉映月》,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王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

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4、了解曲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二泉映月

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阿炳生世。

1、同学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

师:上述问题,只要通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就很容易解决。

2、同学们,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3、课前,王老师要求大家听听《二泉映月》的曲子,并收集有关阿炳生世的资料。现在谁来说说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三、精读1~4节,了解创作背景。

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请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读1~4节,要把这四小节读正确、读通顺。

2、同学自读,老师巡视。

3、分节指名朗读。

教师评价并随机点拨:

(1)出示“一帆风顺”一词指导朗读好这个词和所在的句子。

(2)出示“卖艺度日”一词,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出示另一个成语:度日如年。这句话该怎么读?

4、同学们,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的,哪一节回答了这个问题?(第4自然段)再细细读读第4自然段,然后自身试着说说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

5、指名说,畅所欲言,教师随机板书:

时间:中秋夜

地点:二泉

环境:月光、流水

心境:想到……听到……

6、再指名练说,把板书中的关键词都用上,完整地说清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

7、再读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比较难理解?

(1)什么叫“静影沉璧”?(出示词语,结合插图体会)

(2)“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一句怎么理解?

①出示“渐渐地,渐渐地,……倔强的呐喊……”一句。

②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阿炳的生世,体会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从课文第3节和阅读资料中去找答案)

③四人小组讨论,推荐一名代表汇总。

④请四人小组的代表发言,老师随机点拨体会“坎坷”“一帆风顺”等词。

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8、指导朗读第4节。

同学们,第4小节写到了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多么美好的中秋之夜,但一帆风顺的阿炳却回想起了辛酸的往事。美好的景,伤心的情,构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我们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他当时创作《二泉映月》时的情境。

(1)指名读,评价。

(2)集体朗读。

四、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三个问题,通过读书和讨论,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老师把课题旁的前两个“?”擦掉)还剩下的这个“大问号”我们下一堂课再来解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前写上第一课时的板书,倒好录音带)

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在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勾起了阿炳辛酸的往事,他心中悲喜交集,但纵有千言万语能对谁说。他是个艺人,此时,他要借用琴声来倾吐自身积淀已久的情怀。

板书:倾吐

二、学习第5节

1、当时的阿炳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插图,用实物投影仪)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第5节的前面三句话,把我们带入当时的情景。

(1)同学自读自练

(2)指名读、评价

2、紧接着,课文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阿炳拉出的琴声的旋律和其中包括着的思想感情。(出示段落)这也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师:同学们,这段话在文字上写得很有特色,请大家先反复地朗读比较,看谁能体会到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

(2)同学自读自悟,老师巡视,个别交流点拨。

(3)指名谈感受。

①三次写到旋律,每次写到旋律后又写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划出描写旋律的句子)

②语句表达比较整齐。(教师圈出重点词:赞叹、怀念、思索;表达、抒发;爱、爱、爱、爱)

③指名读好这段话,让大家完整地体会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

3、引导质疑

同学们,刚才读的这段文字,就是阿炳拉出的琴声的旋律和包括的思想感情,课文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你是否感觉到还有哪些句子或词语体会得还不够深刻。

(1)同学质疑。老师圈出重点词语,“委婉连绵”、“升腾跌宕”,“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问:想用什么方法来加深体会?

(2)播放配音朗读的磁带。在配音朗读中体会“委婉连绵”“升腾跌宕”等词语的意境以和旋律中的思想感情。

4、开展朗读竞赛

(1)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听读欣赏,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刻了。下面开展一次朗读竞赛,全班分四个组,每组推荐一名朗读高手,看哪一组能夺冠军。

(2)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到讲台上。

(3)师:除了四位选手外,其它的同学都是评委。都有权发表你的观点。为了提高本次竞赛的质量,让选手朗读得更好,让评委点评得更好,我建议大家各自先好好地再朗读一遍,以作好赛前的充沛准备。全体同学自读自练。

(4)四位选手依次朗读,并依次评价,最后评选出冠军,对其余三位也给予鼓励。最后再让冠军者谈谈获胜的经验。

5、同学们,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体会到了乐曲的旋律以和旋律中包括的思想感情,这样,本课的主要问题也解决了。(擦掉课题旁的“?”)这段文字写得好不好?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老师暂且用“|”把它分成三局部,你只要背诵其中的一局部就可以了。其中第三局部内容最长,也最难背,不知有哪些同学敢选择第三局部来背。

(1)熟读试背。

(2)指名背诵。

三、迁移写话

1、师:同学们,第一课刚上课时,王老师让大家听了一小段《二泉映月》二胡曲,并且凭直觉谈了感受,通过学习了课文,现在再来听听这首《二泉映月》的曲子,你一定会谈出很多的感想。阿炳把对人生的体验和追求通过乐曲告诉了我们,此时你想给阿炳说些什么?请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2、交流,老师点评、修改。

四、课外作业

1、背诵4、5自然段。

2、在观察的基础上完成练习4。

板书设计:

二泉映月

中秋夜 二泉 月光 流水

想到……听到……倾吐……

五年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3

学习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洁,使同学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同学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身的习作。

课前准备

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课时布置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课文,激发情趣

1.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爱……)

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俺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身轻轻地说一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身童年难忘的故事。

课堂评价:(1)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2)有没有把事情说具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身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每个学习小组评选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2.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要求:一位同学讲述自身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一起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

3.班内交流。

(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小学 冯琛莉)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节课俺们一起品味了《童年》这优美的歌曲。听了这样的歌曲,俺们想到很多,好像也看到了很多。现在让俺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和老师所收集的童年影集吧!这些都是俺们童年时代捕获的特别镜头,里面珍藏着大家的美好回忆。

2.同学交流翻看影集。

3.过渡:同学们,童年的歌声还在俺们的耳边吟唱着,童年照片中的美好画面还在俺们的眼前浮现,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吧!一定回想起了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其中,有一定很多有趣的事情!现在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自身童年最有趣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大家,好吗?

4.指名发言。

5.听完同学的有趣事,大家一定会发现,在俺们的童年时代里,有许多有趣的、值得回忆的事情,今天老师要大家把自身认为最有意思、最有趣的童年往事说出来,让大家相互分享。(同时亮出小黑板,上面写着:童年趣事)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1.过渡:现在,咱们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说说你们在童年时代的有趣的事情。所说内容不限,可以写童年时代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写发生在家里的趣事,等。只要是觉得有趣的事情就行。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他的童年趣事,到底有趣在哪里。(老师随时参与各小组中,分享大家的趣事,并认真观察,适当、及时地给予必要的点评。)

三、大组交流,评价指导

1.让四人小组推荐代表,说说他那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同学展开评价:“他说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具体清楚?”或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四、草拟片断,渗透写法

让同学把的童年故事写下来,让老师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先让同学写一个自身认为最有掌握写好的片断。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写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教师选择典型的例子,组织全体同学展开评价,可以欣赏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缺乏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眼前出现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童年往事,如梦如画,丰富多采,充溢着天真无比的童趣……。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写完,下课后继续写完,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让老师分享你们的童年趣事。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展示典型,组织讲评

1.教师事先从同学的初稿中发现典型。

2.导语: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童年,感受到大家童年的纯洁和美好。

3.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让作者朗读。

4.生一起评议。

导语:刚才听了这位同学朗读了他的习作,大家看看,他写的童年往事是否有趣,他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师生评价)

导语:这篇习作在语言运用方面,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欣赏?还有什么建议?

5.展示中等的习作,让组织同学评价。肯定优点,指出缺乏。注意不挫伤同学的积极性。

6.展示教师杜撰而同学习作中普遍存在同样问题的“病文”(也可以从外引进),组织评价。

二、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让同学在小组内读自身的习作,先指出自身习作的优点和缺乏,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三、总结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讲评,大家的思路应该更加宽阔了吧!为了使大家的童年趣事更加生动,更加精彩,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回去把文章认真改一改,把童年趣事写得具体,更生动,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们童年的美好和欢乐。

五年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借助图片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意思。并积累写花的四字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通过想象练笔将“花团锦簇”等词语的具体意思写出来,感受德国景色之奇丽。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通过想象练笔将“花团锦簇”等词语的具体意思写出来,感受德国景色之奇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国学大师季羡林走进那美得像童话一样的地方——德国。

2、齐读课题。抓住“自己”、“别人”读好课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有一句能全面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那就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出示句子)

4、板书:奇丽奇特从字面理解,奇丽和奇特各是什么意思呢?(非常美丽;与众不同)那在这

二、品味“奇丽”

1、找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圈出句中体现景色奇丽词语并在旁边写写批注。

2、交流,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齐读

3、同学们,你们都划了哪些能体现景色奇丽的词语呢?

4、预设1: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多么美的两个词啊,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怎样的景象?师板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1)理解“花团锦簇”:让学生说说所想到的画面?(许多花儿成团成簇地紧拥在一起,非常的华丽。)借助图片形象化理解花团锦簇。它侧重写花的形。

(2)姹紫嫣红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结合图片理解。这里侧重写花的色彩。

(3)这样的画面,你还想用什么词语去形容呢?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繁花似锦、

(4)你还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景色奇丽?从“花的海洋”和“应接不暇”这两个词看出花不仅美而且还很多。(是啊,这里从数量上去写花的美丽)作者的用词是多么准确呀!课件(红字出示:花的海洋应接不暇)。在这指什么?花多得眼睛看不过来,在这里它还包含着观花者一种怎样的情感?谁体会到了?

观花的人舍得错过哪怕一处景物吗?(生:一下子把所有美丽的花都看完,但唯恐眼睛看的东西有限,看不过来(不仅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读懂文字背后的情感)

5、还有其他词语吗?任何一条街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应接不暇)

6、同学们,让我们追随作者的脚步,走进德国的大街小巷一起来观赏这奇丽的花景。(多媒体出示图片)师配乐讲述:现在的我们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赏着花景,望着家家户户的窗外,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同学们这是一种怎样的享受?谁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指名读,学生

三、随文练笔

刚刚我们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等词语,从形态、颜色、数量上感受到花的美、多,此刻,让我们将这几个简练的词语化为具体的内容,写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你仿佛看到了_________

四、感受“奇特”。

1、刚刚通过想象练笔,让我们感受到了,德国那奇丽的景色,难怪作者会说:“多么奇丽的景色!”那这与奇特的民族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2、找出描写民族奇特的句子,说说让人感到奇特的理由。

3、(出示)1。“他们的花不像在

(1)别人看到的是花的海洋,在自己屋里看到的是什么? (花的脊梁。)

(2)理解“脊梁”(花叶、花茎。)

(3)联系养花实际,谈谈养花目的

(为了好看/为了净化空气……是啊,咱们养花是为了看美丽的花朵)

4、德国人为什么要看花的脊梁呢?如果是作者,刚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的感受是什么?(奇怪、不理解)好,就把你的这份惊奇读出来吧。

5、(课件出示第二段对话: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正是这样)

(1)读对话。”

(2)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怎么样?生答:很正常。

(3)是如此的平常。你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了?──“莞尔一笑”。(红字出示)

莞尔一笑,怎样笑?同桌互相莞尔一笑。对,微微一笑。

这样莞尔一笑笑出了房东的什么?“善良”,你说,“淳朴”。说得多好!

6、在德国是不是只有这位女房东是这样的奇特?你还从哪得知,大家都这样。

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1)师:是啊,正是这样。正是怎样?

(2)分析境界

过渡:师:正是这样,生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7、文中,作者用了一句更精辟的话来表达这个意思,是哪句话呢?(生答: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出示课文字并板书)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耐人寻味,什么意思?(值得仔细琢磨体会)

(2)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慨叹中你寻味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德国人乐于助人;很高尚!)

(3)正是因为德国民众具有这种“我为人人”的奉献

五、挖掘“美丽、奇特”的深层意义

1、过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转眼间四十五年过去了,这样的奇丽的景色,这样高尚的境界,会长久保持吗?从哪能看出?

2、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1)美丽指什么?作者认为美丽的'东西很多,除了花以外,“美丽”还指什么?“美丽”还指德国人的心灵很美。“美丽”还指他们那种无私境界的美,这种奇特的美。

(2)谈得好,在美丽的花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美丽的东西。

(3)回读中心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3、读课题,深化情感

这奇特的民族他们养花的目的很奇特,一代又一代传承这种养花的

六、作业布置:推荐阅读

1、想要对德国有更多的理解吗?那我们就要翻启这样一本书——《德国印象》。此书为季羡林的回忆录,那里有动荡的岁月,沧桑的世事,难忘的师恩,诚挚的友情,质朴的语言,灵动的智慧。

2、《重返哥廷根》,在那里你还能找到这

五年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5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画、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的构造特点,领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3、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国外走走。看,这是意大利东北部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板书)。她的周围被海洋环绕,有401座桥梁横跨在117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上,连接118个岛屿,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慕名前往,游览之后,他写下了《威尼斯小艇》(板书)这

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课文了,课文中的词语都认识吗?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生读:艄shāo

师:哎,请你再读一遍(船艄shāo)

师:一起读。

生:船艄

意图:关注学生易错的字音。

师:继续读(指名)纵横交叉(chà)

师:同学们有不同读音吗?(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多音字)

chā(交叉)

chà(劈叉)

生……叉chā

师:叉是多音字,叉这个字还有两个不常用的读音课下查一下字典。

意图:这个字有四个读音,教师只关注了常用的两个,留下了两个让学生查字典,意在培养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师:唉,同学们,从字面上也能知道词语的意思。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谁想猜猜它们的意思。

生猜:纵横交叉操纵自如

意图:根据字面猜想词语的意思,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有助于高年级学生积累方法,为推想词句的意思打下基础。

师: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齐读)

三、整体感知

师: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了,那下面就让我们再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说说课文能容)

生:小艇的样子

船夫的驾驶技术

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师随机板书)

意图:梳理课文内容

四、重点段落品悟。

1)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构造特点。

师:作者在众多事物中选择了小艇来写,那是一只怎样的小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大家认真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初步认识小艇)

师:谁来说一下。

生:像——、像——。

师:对,像独木舟,像——

师:再仔细读一读描写小艇的句子,想一想小艇的_____特点像独木舟。

生:长、深、窄。板书,特点。

师:像独木舟多有趣的样子,你再来读读吧。

生:读。

师:二三十英尺长,1英尺=0、3048米,二三十英尺相当于10多米长呢,比我们的教室还长。(感受小艇的长)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读

师:这小艇可真长。(师

师:那什么特点像新月?

生:(翘)——像——

师:多美的形状啊,你再来读一读。(生读)(感受小艇的外表美)

师:小艇在你的朗读中更美了。

师:同学们看老师换种写法也能写出小艇的特点。

师:出示句子,与原文比较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生:读后交流。(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师:让我们再美美的读一读吧。(带着体会读

意图:

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悟,了解课文写了小艇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比喻的。这是学生“得意”的过程;

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比喻的作用,感受文字的美。这是学生“得言”的过程。

3、在品读中逐步形成对小艇形象的完善。学生脑海中的小艇,是通过内化文字一步步形成的,也许不如画面美,也许比画面更美。但这是学生个人感悟,是学生品文析句,思维想象的结果。

师:同学们这么奇特的小艇想不想坐上去?

那就坐上去吧,轻轻地闭上眼睛。

师配乐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艇的美观舒适。

2)品读第四自然段,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这么美观、舒适的小艇要想行动自如,还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认真读一读第4段,看看哪个词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通过关键词来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

生:操纵自如。预设:(找不到,提醒最能体现的)

师:有几个动词体现了操纵自如,你发现了吗?

生:挤、穿过、急转弯……(随机板书)(抓住动词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挤字用的特别好,你再来读一读。

师:不管多窄,他总能用尽办法挤过去,一个挤字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

生:想象说。

师:说得多好哇。

师:谁能像他一样再说说一个穿过,仿佛也让你看到了……?

生:答。

师:多了不起的船夫,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在感悟中读出情)

师:来往船只非常多,速度特别快,河道十分狭窄,可船夫却能平稳的穿过,真是技术高超的船夫啊!我们怎能不佩服呢?谁再来读读。

指名读。(训练有感情的读)

合作读:这么多人想读,那我们合作来读一读,把这六句话分4层来读,①②|③|④|⑤⑥(分层次来读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

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动词,想象画面,体会船夫的“操纵自如”,在品读中表达对船夫的敬佩之情;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及构段的形式。

3)速读最后两段,概括两段内容。

师:船夫的技术真了不起,看人们都来坐小艇了,快速默读最后两段,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读)

师:你来说。

生: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

师:所以作者说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联系到课文开头说明小艇的重要作用)

师:作者在第一段中就告诉了我们小艇是主要交通工具=大街上的汽车。(板书)

五、回顾全文,了解课文结构特点。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板书提示)

(学习课文的结构形式)

生:(总——分)

师:你真会读书,是呀,下面的部分都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这就是总分的关系。在写文章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使文章条理、脉络清晰。(了解总——分的作用)

师:同学们游览了威尼斯,观赏了小艇,你有什么收获?

生(谈)

师:在

1、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

2、动静结合。

意图: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回归整体。

六、作业:写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家乡的景物,运用所学的

五年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6

学习目标

1.巩固本组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干感动比方,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干够被感动。

2.积累20个成语。

2.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保守美德,激发同学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课时布置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朗读对话,畅谈发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师: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2.同学自由读对话。

师:谁愿意说说自身的发现吗?

3.同学畅谈自身的发现。

教师将同学发言归纳为:

(1)要让文章感动自身必需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

(2)要让文章感动自身必需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俺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直接抒发感情。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

4.回忆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

5.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比方借景抒情,咏物抒情……

二、总结学法,课外拓展

1.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听说大家在课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同学出示自身平时阅读是比较喜欢的文章),老师提两点建议:

(1)朗读文章时,要入情入境地读,用自身的朗读打动听者。

(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考虑,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的。

2.同学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文章,同学交流听后感受与体会。

第二课时

一、教学“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词语。

2.小组中交流哪些词语自身会认知,让同学较快地从熟悉的成语中发生亲近感。

3.再读课文,按自身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

(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

(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

(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

(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

4.再次诵读。

5.开展“小组故事会”活动。

(1)自由选择文中的三个成语,讲述自身熟悉的历史名人或生活中的劳动者的故事。

(2)小组要评出“故事大王”,推荐参与全班“故事大王”竞赛。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俺们来玩个成语接龙游戏好吗?

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成语还不少。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成语,都来源于生动的历史故事。今天,俺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程门立雪。

3.齐读课题。注意“程”是后鼻音,“门”是前鼻音。

三、初读故事,概括

1.自由读。考虑: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用一两句话把“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白。

提示:用上“谁和谁”、“为了……”、“结果”、“后来,杨时成为……”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门前,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便站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后来,杨时成为一个著名的理学家。)

3.想象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什么?

四、总结廷伸,课外拓展

1.齐读第二段。

2.“程门立雪”现在多用来称誉什么精神?

3.速读全文,找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杨时尊敬老师?

4.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

5.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安排作业

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好朋友听。

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山、石、土”部首的涵义。

(2)认字10个,写字5个。

(3)积累相关词语。

2、过程与方法:

理解部首的意思学习有关词语,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逐步独立识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

重点难点:

1、认字10个,写字5个。

2、更加明确形声字的表意特点,逐步完成独立识字的任务。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山上有什么?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山、石、土”有关的字词。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组字词。

1、读准字音。

(1)对照识字表或等方法认读词语。

(2)指名学生读词,纠正字音。

(3)请小老师带读。

2、找出带“山”的字,并想想这些字词的意思。

3、交流反馈。

(1)部首是“山”的字有哪些?它们和“山”有什么关系?

(2)看图理解词义。请生上台读词指图。

(3)出示“花岗岩”实物,理解该词

4、抽读识字卡:峰、岛、岭、岩。并说说你的识字方法。

5、小结学法:读(读准字音)——找(找带有该部首的字)——想(想想字词的意思)——记(记一记识字表中出现的生字。)

(二)学习第二、三组字词。

1、小组合作学习带“石、土”的字词

2、交流反馈。

(1)请小组读词,注意正音。

(2)请两个小组分别带读部首是“石、土”的字。

(3)字的部首和字义有什么联系吗?

(4)提出不明白的词语。

(5)抽读字卡:砖、碰、破、尘、市、场。并说说识字方法。

(三)自己学。

1、学生独立识字。

要求:A读准字音。B记一记字形。C想一想部首和字义的联系。动笔写一写

2、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抽读字卡并组词,有能力的再说一句话。

三、齐读全文

四、指导写生字

1、学生独立观察,写生字。

2、评一评:选几份作业全班交流。

3、改一改:将写得不够好的生字改一改。

五、作业:

写生字,并组词。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2

学习目标:

1.复习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

2.能认读所学的词语。

3.能将词语组成句子,建立句子的初步概念。

4.练习绕口令的朗读,能正确朗读翘舌音和卷舌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又要一起来做游戏了。

2.出示课题

(1)师板书:识字游戏5

(2)齐读

3.那么今天有哪些识字游戏呢?让我们一个一个玩一玩。

二、开展游戏,寓学于乐

游戏一:小猴摘桃图。

1.学生回忆、复习声母和单韵母

2.在正确、熟练地朗读之后,再出示图画要求学生帮助小猴摘桃。

游戏规则:由两名学生手拉手做山洞状,一名学生手持生字卡片山洞前,一组学生排成长龙由“山洞”下穿过。只有顺利读出生字才能顺过“山洞”,如果读错或发音不标准,就将被困在“山洞”中。

游戏二:拼读音节,给动物明星发奖。

1、先创设情境,“吉尼斯世界纪录”

2、请小朋友帮助找到动物明星,激发学生拼读兴趣。

3、学生拼读音节,做倒人人动口。

4、请学生上台扮演拼音娃娃,带领大家一齐拼读。

5、老师随机指导翘舌音、三拼音、轻声的读音,并进行训练。

游戏三:猜猜我是谁。

1.教师示范。

2.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帮助学生宋理解游戏规则。

教师准备两套词语卡片,一套出示在黑板上,另一套用来随意抽取一张贴在某一学生的背后。例如:教师抽取“母鸡”卡片贴在一男孩背后。

小男孩面,问:“猜猜我是谁?”

一个同学说:“是不是青蛙?”

小男孩说:“不是青蛙。”……

一个女孩问:“是不是母鸡?”

小男孩说:“对,对,是母鸡。”

然后,小男孩背,展示卡片。大家齐读:“母鸡”、”母鸡”。

3.学生进行一组训练。

4.学生进行游戏。

游戏四:连词(字)成句,走出迷宫。

1.教师教学生方法。

句子可以是“谁于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句子的开头是“谁”或“什么”。

2.提醒学生叠词的走向可以顺着走,也可以逆着走。学生进行一组训练。

3.讲清连词(字)成句的方法,生自由完成。

游戏五:绕口令擂台赛。

1.教师介绍什么是“绕口令”。

2.学生明确这题是训练翘舌音和卷舌音。

3.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整则绕口令的字音。

4.学生进行游戏比赛。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同学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同学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同学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协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身的感受。

4、同学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身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同学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同学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立秋 中秋节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4

教学目的

1.熟背成语,积累成语。

2.熟背古诗《鹅》,增加语言积累。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教具: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成语

1.审题。

2.自读成语,把成语中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3.通过读成语,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师进行补充。

4.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尽量用上我们才学的这四个成语。

⑴同座位互说。

⑵指名说,评议。

5.开火车读成语,齐读成语。

6.指导背诵。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齐背。

二、教学古诗《鹅》

1.自己借助拼音把诗读一读。

2.出示挂图:对照图,再读一读诗,边读边想象读中的鹅的样子。

3.指名读。

4.指说说诗句的意思。

5.写得多么有趣!我们一起把这鹅的可爱读出来。

6.指导背诵。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评议。

⑶齐背。

三、教学生字

1.审题

2.认清3个生字,说说书写顺序。

3.这3个字在书写顺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教师范写。

5.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观察图画,根据问题说几句连贯的话,学会道歉。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揭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要求。

二、指导第1幅图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初步理解图意。

⑴图上有几个?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

⑵指名说。

⑶再次看图,分步细说。

2.分角色扮演第1幅图的内容。

⑴指名上来表演。

⑵你们对表演的同学满意吗?怎样说才会令人满意?

⑶生在评议的同时,相机让他们表演。

3.小结。

通过讨论,同学们学会了如何道歉,道歉要及时,要有诚意,有礼貌,还要知错就改。

三、练习反馈

1.依照以上步骤,指导学生说另处三幅图。

2.任意选一幅图用几句连贯的话说一说。

3.指名说,互相说。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5

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课文围绕夏天,将12个词语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成行,隔行押韵,分别介绍了夏天特有的气候、瓜果、昆虫、花卉,易于诵读。课文配有插图,为学生了解夏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景,使学生识字识词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极富生活气息和童趣。

2、学习目标3、: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两个偏旁。

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4、教学重点:

1、了解夏季的特点,2、积累词语

3、掌握生字的字形。

5、教学难点:

认真书写、积累生字;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

6、教学准备卡片、挂图、图片

7、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2、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指导谈话看图

同1、学们,2、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情景吗?想看看吗?

3、播放有关资料或图片,4、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5、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6、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出示挂图,7、观察说话,8、图上画了哪些人在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小组读

出示词卡,检查正音

用“夏、台、桃、瓜”口头组词

三、指导诵读

教师范读,生评议跟读

四、人小组读

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文来,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指导写字

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请说说“夏、梅”的笔顺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生字的写法,了解两个新偏旁。

教学过程:

1、复2、习导入

组长带同学复习生字词

开火车认读老师罗列的生字

比赛读课文

3、学习写字

认识新偏旁

认识虫字旁和雨字头,找出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读读。

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重点反馈“桃、蛙、荐”的笔顺。

学生描红、书空,播放轻音乐。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6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主动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单瘦汉语文字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乐于去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一些对对子的资料。

2、师准备生字卡、词语卡。

学习时间:

本课学习用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组词,问:谁会对对子。

2、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反义词。

二、读文识字: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文中的生字。

2、读文把自己新认识的字圈起来读两遍。

3、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找一找自己新认识了那些字,读给大家听一听。

4、学生齐读生字。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6、检查读文。

三、读文感悟:

1、小声读文第一段说说自己的发现。

2、读文思考那些行为是丑的,那些行为是美的?

3、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5、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读中感悟“雪中送碳”的意思。

6、用同样的方法感悟课文第二段。

四、鼓励学生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与课文:

1、读字词卡。

2、复习背诵课文。

二、记忆生字。

1、自由记忆。

2、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忆生字的。

三指导书写“温、暖、贫、富”

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范写——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帮助困难生

学生自己书写其他四个字。教师巡视。

四、词语积累。

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试试自己记住几个。

我还会说许多词。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反意词?讲给大家听。

六、板书设计。

识字6

美——丑贫——富

爱——恨冷——暖

真诚----虚假饥寒----温饱

冷漠----热忱索取----奉献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7

课题:识字3、在家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认识1种笔画“丶”和8个偏旁“氵、扌、纟、火、礻、日、辶、q”。

2、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难点:认字写字,认记8个常新偏旁的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部件卡、学具盒

第一课时

一、巧设悬念,初步感知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快打开你们面前的宝盒,看看里面都装了什么?

2、学生自由活动,通过触摸、观察、交流,初步认识电视、电话等物品。

二、反复引导,认读词语

1、老师引导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了那些物品了吗?能借助模型上的文字大专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2、同桌合作,借助拼音认读物品名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识字3:在家里(第一课时)》。

3、全班交流。

4、老师点拨指导字音难点。

如:“沙、纸、视(翘舌音)”,“送”(平舌音),“灯”(后鼻音)

5、齐读词语。

三、自主探究,识记字形

1、读词语,找出词语中的8个生字。

2、小组合作,识记汉字。

3、反馈: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通过用熟字拼一拼、部件拼一拼的方法来识记。

⑴找一找,生字中哪些字的半边你见过?

沙--氵,少;学习偏旁三点水“氵”。

报--扌,报;学习偏旁提手旁“扌”。

灯—火,丁;学习偏旁火字旁“火”。

视--礻,见;学习偏旁示字旁“礻”。

⑵其余的生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呢?

台:“云,去”的下半部放上面,下面放“口”

电:从“日”加一笔,就是“电”。

纸:学习新偏旁“纟”(绞丝旁)与织物有关,注意右边部分。

5、用新学的生字组词。词语接龙,比一比,哪一组接得长。

四、学习生字“上、下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注意横笔与竖笔的接触点,是在横笔的中间位置,以保证字体的匀称。

2、认识笔画“丶”,写点时,起笔轻,落笔重,有头有肚不要象根棍子。

3、找准压线笔。“上、下”的竖均在竖中线上。

4、老师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老师巡视。

6、用“上、下”口头组词。

五、布置作业

读一读、说一说:

沙发 台灯 洗衣机 电话 书架

报纸 电视 电冰箱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12个词语都与木字旁有关,并利用这一特点识记这些词语。

2.在读词中认识“柳、榆”等5个字,学写“树”“松”等7个生字。引导学生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字。

3.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了解木字旁在不同位置书写时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了解字义。

2.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初步懂得偏旁表义的作用。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都知道有什么树木呢?(指名答)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树为我们挡风遮荫,美化环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几种树。(板书课题《识字一(2)》)

二、认读词语

1.学生自读词语,想想书上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树。(自由认读、同桌互读。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相应的图片,观察树的特点,指名说树的名称,师板书。

3.再读书中的词语,找一找带有木字旁的字。去掉拼音读一读,并想一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木字旁?

4.读词语,想想生字的写法,指名说说记住生字的方法。可提示学生采用“以熟带生”的方法识记“杨、柏、松、树、梨、枝、材”。

5.: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木字旁,说明它们都与树木有关系。所以木字旁表义,另一部分表音,这种字叫形声字。)

6.齐读生字词语,巩固识记效果。

三、指导写字

1.探究发现。

本课中带木字旁的字按照“木”字所在的位置怎样分类?(按木字旁在左边和在下边分为两类。)

2.交流发现。

“木”字旁所在的位置不同写法有什么不同?(木字旁在左边的要写窄一点,最后一笔捺变成点;木字旁在下边的要写宽一点,托住上面的部件。)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树、梨、松、杨”。“树”字左中右3部分要写紧凑,中间的“又”字最后一笔变成点,左右高低要对齐。

4.每字写3~5个。

四、巩固拓展

1.齐读12个词语。打乱图片位置,指名贴出相应的词语。

2.拓展训练。

(1)我知道树木的种类很多,有……,还有……

(2)我还认识很多带“木”字旁的字,有……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精选难点:识字和积累谚语

精选重点:写字,尤其是“北“的字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声的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赶快找出来。(也可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文,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二、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注意里面不是羊)

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的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三、自读课文

四、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像诗一样,很美)

(2)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1)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

(2)第二句:结合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

(3)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4)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5)朗读课文。

三、积累

1、记背本课谚语。

2、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10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品读韵文

1、瞧,宽阔的绿茵场上,足球在运动员的脚下多灵活呀?

2、运动员们激烈拼抢,脚下生风,踢球技术娴熟。结合图片点拨:争顶和倒勾。

3、他们拼尽全力,运用熟练的技巧摆脱对方,把足球射向对方球门。

4、看台上,观众们摇旗呐喊,为自己喜爱的运动员和球队加油助威。他们的热情也感染了场上的运动员,绿茵场上沸腾啦!

5、诵读韵文,读出画面。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倒、勾、过、门、加。

1、认读生字。

2、看笔顺表,记笔顺。

3、认识新偏旁。

4、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5、教师范写生字。

6、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哪些笔顺。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8、反馈纠正。

四、作业。

五、课外延伸

1、和爸爸一起看一场足球比赛,并认真听解说员的解说。

2、课后大家可以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一次班级的小小足球赛,体验一下踢足球的快乐。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2、掌握4个新偏旁,学习按笔顺正确书写8个生字。

3、学会用普通话正确、连贯地朗读韵文,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诵读中体会春色美景。

教学准备:生词卡、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

春天到了,郊外的景色美极了,老师带小朋友到郊外去看一看,一起去找春天好吗?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在哪儿找到春天?请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语。

春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轻轻的、柔柔的)

春雨春天的雨是怎样的?(细细的、像牛毛)

嫩芽谁来说说“嫩芽”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哪些植物的“嫩芽”?

布谷“布谷”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叫声?

梨花、杏花、桃花图上的三棵树分别是什么树?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过渡:小朋友们,看到这副春景图,你有什么感受吗?春天的景色证是太美了?它们还有一些汉字朋友呢,你们想学吗?

(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小组内开火车读词。

3、全班认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景。

1、同学们,词儿读准了,读得也很美,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词儿连起来读,你会感到更美老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你们也想读好吗?你们一定能行。

3、以小组形式交流汇报读课文情况。

(四)写字指导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组成的词“春天、布谷”。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明确学习生字“春、树、布、谷”。

2、学习新偏旁。

认识“日”,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日”的字多与太阳有关。

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12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教学时间:

四课时。

20xx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一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13

教学目的:

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所描绘的事物,并认识所联系的词语。

2.学会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及独体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

教学过程:

20xx年4月16日第九周星期三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说说夏天的夜晚有什么特征。(如天气,天空,人等)

二、课内悟: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夏天特征的词语,那么,夏天的夜晚又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呢?

2、新授: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相机学习词语。

3、天上有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

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

(1)正音:“星、晶”是后鼻音。

(2)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亮晶晶的?

(3)指导朗读。

4、你们知道天上画的是什么星星吗?

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

(1)正音:织(翘舌音)女(鼻音)

(2)你们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师可简单说一说。

(3)指导朗读。

5、看图上谁也在跟小朋友讲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相机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

(1)正音:奶(鼻音)了(后鼻音,注意读准轻声)

(2)指导朗读。

6、还能从哪里看出这是夏天呢?

相机出示:竹椅蒲扇萤火虫

(1)正音:扇(翘舌音)萤(后鼻音)

(2)萤火虫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3)指导朗读。

7、齐读韵文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这些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

3、记一记“奶、织、女、斗”的笔顺。

4、反馈检查。

5、指导书写。

奶:右面的“乃”要写得稍微大些,“ㄋ”要一笔写成,不要写歪了。

织:左窄右宽

女、丁、斗:都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6、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奶:是()结构的字,第3笔是(),第4笔是()。

织:是()结构的字,共()笔,第2笔是()。

2、比一比,组词:

奶()织()丁()斗()

女()只()手()头()

3、一找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看一看,讲一讲给家长听。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14

【教学目标】

1.复习带有前后鼻音的音节。

2.在游戏中学习组词。

3,学习读出感叹句的不同语气。

4.描写4个左窄右宽的字。

【教学重点】

复习部首,通过各种游戏的形式寻找并掌握部首的组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这堂课,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六个班级的小朋友要出发去参加一场“识字游戏”。让我们跟着他们去看一看吧!(出示课题:识字游戏1)

2.齐读课题。

二、游戏一:到达目的地,指挥停车

1.出示8辆汽车图,车上贴有“民、挺、禁、灯、明、很、朋、真”。

听,小朋友们在车上唱起了歌曲,你们会唱吗?(播放学生喜欢的一首歌曲)

2.嘀嘀,汽车到站了。瞧,今天的停车场是4个拼音宝宝。(出示:“in、inɡ、en、enɡ”)

(1)指名领读。

(2)请你们做小交通员,将汽车停在合适的停车场内。

三、下车后找好朋友手拉手,排队出发

1.出示10位孩子图,身上分别写有部首和汉字。

2.教师示范:我找到了、找到了,“三点水”的好朋友是“西”,合起来成为“洒”。

3.指名上来摆动教具。(要求边摆边说)

4.哎呀,这儿还有几组小朋友也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来帮帮他们吗?

四、游戏——词语接龙

1.指名几位学生接读“微”的词语接龙

2.出示四个词语,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落座,并开始词语接龙的游戏。教师巡视。

五、领奖——分辨“双胞胎”。

1.老师宣布:一(5)班获得词语接龙比赛第一名!上台领奖的是一对三胞胎。瞧,他们长得多像啊!、(出示3个女孩头像,手拿3个句子)

2.轻声朗读句子,你发现这3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都是感叹号,可是读起来有点不一样。你能区别吗?找两位同学一起读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

4.学生朗读,学生评价,教师适当引导。

六、写字比赛

1.出示:洒、信、清、你(这4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2.书写左窄右宽的字要注意什么?

3.老师学生共同参与,书写4个汉字。(教师巡视,注意强调书写姿势)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读14个生字,掌握“海、军”两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能把身边的事物用数量词表达出来;通过朗读,感悟情境,发挥想像力,在叙述的同时,语言得到训练。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并掌握生字及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几个旅游景点玩玩,如果你觉得景色优美,还能介绍给别人呢!

二、朗读、体验情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看看我们都要去哪几个景点参观?注意读准字音,不懂的地方标上“?”

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正音,记字形的方法有哪些?

4、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5、小组讨论:给每个旅游景点取个好名字。

6、生汇报,师板书:海滩农村公园学校

三、学习课文

(一)请各位参观者跟紧我,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海滩”。

1、(出示图)海滩上有什么呀?

2、翻开课本,把这几样东西用“□”框出来;形容它们的词用“〇”圈出来。

3、出示词语卡片,读一读。

4、观察图,用上这几个词说一段话。

(二)参观了美丽的海滩,我们再一起去领略一下“农村”的乡土气息吧!

1、(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2、根据汇报出示词语,跟读,正音。

3、课文是怎么来形容它们的?自己读一读吧!

4、齐读,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5、有感情地朗读。

(三)想想自己是怎么学懂前两段的?

1、小结方法:读、标、想

2、接下去的两站“自由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四个人一起去参观,过十分钟集合。

3、汇报:我参观了(),看到了(),觉得()。

4、根据汇报出示词语卡片,齐读。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翠竹”、“红领巾”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朗读文

1、看着图说一说。

2、巩固练习:一()沙滩一()军舰一()帆船

一()秧苗一()鱼塘一()果园

一()小溪一()石桥一()翠竹

一()铜号一()“红领巾”一()欢笑

五、指导书写

六、延伸:

1、画一画:把这些美丽的景点用画笔画出来,好吗?

2、找一找常见的数量词,举几个例子。

古诗词也能玩成语接龙,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合适的名句和玩法吧!

古诗词名句接龙(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山僧苦留看落日。(苏轼)

日高花影重。(杜荀鹤)

重重帘幕密遮灯。(张先)

灯下草虫鸣。(王维)

明日隔山岳。(杜甫)

月下飞天镜。(李白)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斑骓只系垂杨岸。(李商隐)

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

斯人独憔悴。(杜甫)

翠华想像空山里。(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

翩翩堂前燕。(佚名)

燕子飞时。(苏轼)

时挑野菜和根煮。(杜荀鹤)

主称会面难。(杜甫)

南山当户转分明。(司马光)

明年此会知谁健。(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杜甫)

北土非吾愿。(孟浩然)

愿君多采撷。(王维)

斜月沉沉藏海雾。(张若虚)

物是人非事事休。(李清照)

休说鲈鱼堪脍。(辛弃疾)

快走踏清秋。(李贺)

秋风布褐衣犹短。(李东阳)

短松冈。(苏轼)

刚被太阳收拾去。(苏轼)

去世法舟轻。(钱起)

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山水有清音。(左思)

因思杜陵梦。(温庭筠)

梦中往事随心见。(黄庭坚)

贱日岂殊众。(王维)

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

渡远荆门外。(李白)

外事有盈虚。(白居易)

须尽丘壑美。(裴迪)

美人卷珠帘。(李白)

帘外谁来推绣户。(苏轼)

户映屏风故故斜。(徐铉)

斜月半窗还少睡。(晏几道)

睡里消魂无说处。(晏几道)

处处闻啼鸟。(孟浩然)

鸟飞不到吴天长。(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

时时勤拂拭。(慧能)

世上如侬有几人。(李煜)

人生无根蒂。(陶渊明)

帝里风光好。(柳永)

古诗词名句接龙(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庾信《拟咏怀》)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陌上桑》)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李端《听筝》)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杜甫《梦李白二首》)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西洲曲》)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杨柳边。(王维《少年行》)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高适《燕歌行》)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诗经·绸缪》)

天下公侯夸紫颔,国中俦侣尚乌衣。(时大本《咏白燕》)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晏几道《蝶恋花》)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鱼玄机《寄李亿员外》)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刘禹锡《竹枝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古诗十九首》)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王安石《江上》)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宋祁《木兰花》)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