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目送中优美的写景句子 正文

目送中优美的写景句子

时间:2024-10-04 03:23:39

写景就是描写景物类,基本上属记叙的一种。在写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写出好文章来。下面是描写景色的句子,请参考!

描写秋季景色的句子1

1、右边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这些黄得透亮的柿子,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灯笼。在繁密而又苍翠的冬青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鲜艳可爱。秋风吹过,一个个“小灯笼”轻轻地摇曳起来,闪烁着光芒。那一片片梧桐树的枯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下来,好像满院都是飞舞的彩蝶。

2、秋风起,丰收的季节已经来临,秋意浓,枯黄的落叶正在飘荡。清晨,秋天的黎明已经来临,阳光撒向大地,凉凉的风,使我们将一切烦脑都抛到九霄云外。凉凉的风,清清的水,高高的山,蓝蓝的天,淡淡的烟,茂密的森林,枯黄的落叶,高高的太阳,洁白的云朵,秋天风景很美,真叫人赞不绝口。秋天是风景如画的诗篇。秋天是徐徐如生的篇章。

3、一场蒙蒙细雨后,大地变了一个模样。清晨,清新的空气一阵阵扑面而来。树上的鸟儿都准备飞到南方去了,见不到鸟儿们的欢声笑语了。从树林中传来一阵沙沙的响声,那是落叶,它们在空中飞舞、飘扬,跳着优美舞姿落在地上。

4、校园里有几棵梧桐树,已经变成了深红色,秋风一吹,一片片落叶就像一只只蝴蝶,在天空中快乐的飞舞,时不时还变换一下舞姿。

5、天空那么高!一片片薄纱似的白云在慢慢地浮动着,好像留恋着人间的美丽秋色,不愿离去。这时,林林对我说:“你看,那儿的松树多好看啊!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到靠围墙边的几棵青松,在阳光下,更加郁郁葱葱,生气勃勃。

6、梧桐树在秋天的树木中显得非常高大,有很多树都是在春天长大的,而到秋天,树叶们大多数都被埋葬在树下了;而梧桐树,秋天正是他风华正茂的时候,他的叶子如枫叶,每片叶子的条纹几乎都不一样,叶子的颜色,从边沿往里发黄。这里的每一棵树,都好像是被画出来的一样。

7、树林的尽头,远处那片丰收的景象跃入我的眼帘。田地里,稻谷一片金黄,好像满地都是金元宝,稻谷已经被头顶的皇冠压弯了腰,但是它却不满足现在的状况,还要继续生长似的,它们好像都要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呢!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风一吹,它还向我们招手,邀请我到它住宿的地方看一看。

8、秋雨后,果园里的水果都戴上了一条珍珠项链。用手去摇晃树枝,那一条条珍珠项链都不约而同的掉下来。滴在石头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

9、秋意浓浓,秋天的落叶满天飞,像是蝴蝶在飞舞。落叶慢慢掉落,好象是把秋天的气息剪切,分散到世界各地的各个角落,把温暖分给大家,把幸福留给大家,把祝福送给大家。秋天,山顶已被浓雾包围,好象山爷爷戴着一顶白色的大草帽。

10、瞧那边,好像天上的白云飘落在了的上,哦,那是棉花田呀。我走近去看,见到有的棉花全开放啦,露出了雪一样的白的棉絮;有的还是桃骨朵,看起来胀的要破裂了似的;有的含苞欲放,像少女害羞似的迟迟不肯露面。农民伯伯们腰里都系着一个棉花袋,一边聊天一边忙着收花。

11、秋天虽不像春天那样娇嫩;不像夏天那样迷人;不像冬天那样冷峻。但它却有着自己一番别样的精彩。秋天刚刚到来,大地却早有了秋意,逼眼的青色有些泛黄,夺目的绿光有些消退。直到深秋,金黄的麦浪翻滚,整个大地仿佛都是耀眼的黄,夺目的黄,光辉的黄。站在一片朦胧的金黄中,轻轻闭上眼睛,聆听秋天的旋律,它是那样婉转动听,不禁使人陶醉其中。

12、公园里,一簇簇的花,有白的、红的,大大小小,色彩斑斓。我俯下身子,向花丛闻了闻,一股清香顿时沁入心脾。

13、十一月中旬了,却丝毫没有冬天要来的征兆,向上看,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漏出一丝阳光,阳光在树叶间闪闪烁烁,一直跟在我的身后,它细碎的剪影在潭水中与实景交相辉映,有着七分相似,一时间竟也分不出虚实了。

14、美丽的紫藤萝枯萎了,它不能为校园增添色彩了,但是它很聪明,它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如同刚刚长大的蝴蝶兰,这样,春天、夏天由紫藤萝为校增彩,秋天、冬天由蝴蝶兰为校增彩,这样,校园一年四季都会美丽的。

15、不知不觉,出了林子,岸边是生得茂密的芦苇丛,远远望去,与近处的水,远处的树融为一体,颜色由浅到深,像一幅油画一般,就是再好的画家也调不出这般相匹配的色彩。我不禁想起一句诗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生春朝!”

16、看这边的稻田里,金黄色的稻子成熟了,沉甸甸的稻惠压得稻杆都弯了腰,一阵风吹来,掀起层层稻浪。前面的浪头没跑远,后面的稻浪又追了上来,后浪赶前浪,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了一片,那是多美呀!

17、接着,又来到了操场上,我躺在秋天的草地上,仰望天空,天显得格外高,要不怎么说“秋高气爽”呢!小草们抚摸着我的胳膊、我的脸。我们边朗诵秋天的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边享受着草儿抚摸着我们的那种舒适、凉爽的感觉。

18、操场上那些小草,不再像春天那样绿,而是都黄了,聋拉着头,远远望上去也别有一种美。

19、眺望从中学到小学这条无尽的长廊。像在一片森林里一样。我们细细的观察着每一棵树,有的树上的叶子黄绿相间,有的却依然是绿,而有的已经变得全黄了。还有的树上的每一根枝杈上的黄叶与绿叶融合在一起,显得格外匀称。慢慢的我便被这条长廊中的秋景陶醉了。

描写新疆景色的句子2

1.新疆人勤劳好客,冬天他们会拿美味可口的羊排招待你。

2.一场大雪之后,在白茫茫的大地衬托下,漂浮在空中的从烟筒里冒出的褐色烟尘就是一幅状况景象。

3.印经院几个年轻喇嘛快乐的围绕我们,他们对我的相机好奇无比,拍照,攀谈,在暮色中听见风吹过屋檐。其中一个小喇嘛拉过我的手,在我的掌心写下一个地址,他认真的对我说:“按照这个地址,把相片寄给我!”

4.在西藏,有人告诉我,说格桑花是通往幸福之路的意思。如果谁能够找到八瓣的格桑花,就意味着他找到了幸福。但传说格桑花是有毒的,连草原上的牦牛也不会吃。或许,美到极至的东西都是这样吧?灿烂中隐藏着悲伤。

5.这里的黄昏是静态的,当我从汽车上下来,心里突然有这样的印象。一条并不汹涌的河水从德格县城中穿过,两座桥,三条歪歪斜斜的马路,沿街低矮的房屋在迷茫的光线里,散发出氤氲的气息。僧侣的房屋在山坡上比邻而建,县城中间,是新修的宾馆和政府办公地点。马路上散落着很多喇嘛和藏人,比我沿路经过的所有城镇都要更多的站在那里。他们互相交谈着,对几个陌生人的到来显得并不关心。

6.走进西藏 你会发现 浩荡长风把乐谱 描写在山的衣裳,粼粼碧波把雪峰镶嵌在心的深处,灿烂阳光把色彩 纹刻在水的身上。

7.走进西藏 你就走进了雪山 走进了高原 走进了自然,走进西藏 你就,走向了阳光 走向了理想 走向了天堂。

8.走进西藏你才会发现浩浩皇天外还有皇天,荡荡后土外还有后土。

9.走进西藏你会听到狂风卷起的砂砾击打高山铿锵的鼓声 ,暴风雪压盖下 小草桀骜不驯嘹亮的放歌。

10.大昭寺前有一个讲经广场,我喜欢黄昏漫步在这个广场上。依旧是夕阳照耀大昭寺,依旧是转经的人群拥挤着围绕寺院,加上他们手中拿着的`转经筒,此刻的拉萨,似乎也依旧是旋转的。

11.当我一踏进葡萄沟,就被眼前的景色所迷住,我往里走走,满眼都是晶莹欲滴的葡萄,绚丽多彩,长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紫中带亮,滑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葡萄有各式各样的:无核白葡萄;马奶葡萄;珍珠葡萄等等。

12.冬天的新疆是孩子们的天堂。雪后,他们在户外尽情玩雪。

13.格桑花就是杜鹃花。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娑萝。娑萝听起来,似乎是质地很好的感觉。我对词语的感受,大多源于直接的生命感觉。这两个字听起来,有点丝绸的意思。很单薄,又很复杂,比杜鹃,好听多了。

14.离开德格,正是中午,天色依旧阴沉。我回头张望着德格,山谷里,它宁静如处子,又如苍翠之中一朵绛红色的花朵盛开。这时候山顶祥云密布,一阵鼓声,破空而来。

15.两进西藏,匆忙又充实。风景看了,宗教触了,觉得造化弄人,世间万物,谁都抵挡不了时间的抹杀,惟有精神一脉,可以转世重来。在青海塔尔寺,当我转身离开的时候,第7世孟嘉活佛突然轻轻问了我一声:“请问,你从哪里来?”,我镇定的说:“大师,我来自武汉。”没有回头我走了。或许,回头就是另一个世界。

16.那碗中浓浓的酥油茶,像是一滴热泪,又像是高山之颠宁静的那木措湖。有一天,我坐在那木措边,望见湖面宽广,几只白鸟无端端在眼前飞舞。一脉雪山在遥远的地方起伏,一直延伸到目力不及之处。我开始学着念六字箴言。用汉语拼音准确标出来,它的发音是:Ong ma ni bei mei hong。特别是第一声Ong,必须拉长声,我觉得似乎是直接从胸腔转到鼻腔,气息要婉转悠长,等到最后一个hong音,再直接以鼻腔共鸣音结束。显得庄严,肃穆,沉郁,宁重。

17.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话能最完整,最准确的表达西藏,我想除了“嗡嘛呢叭咪吽”六个字以外,再无其他。如果说,人的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那么,“嗡嘛呢叭咪吽”六个字之外,一无所有。

18.哇,一串串晶莹滴翠的葡萄密密麻麻吊挂在栅栏上面,我终于来到著名新疆的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东北的山谷的葡萄沟。

19.我的背后就是那条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一条钢铁铺就的天路直入西藏。阳光那么好,强烈,线条明朗,普照整个高原。可在我看来,去西藏,最好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虽然现在开通了铁路,但我依然倾爱公路。从拉萨到那木措,我们曾伴随着青藏铁路前行,缓缓弯曲的铁路一会在左边,一会在右边,巍峨的唐古拉脚下,那条铁轨显得张弛有度,沉默,闪烁着温暖的光。当我在路边下车,步行进入草原深处拍摄大雪山时,一列开往拉萨的火车从山谷里穿过。它像一条绿色的,移动的巨龙,无声无息的破云而来。

描写华山景色的句子3

1. 五岳之一的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市城南,海拔1997米,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以奇、险、峻、秀著称于世。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古人有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之奇就在于它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

2. 登上华山极顶,天已转晴。放目四望,但见千峰逶迤,匍匐脚下;天地空阔,八方一色;真正是山舞银蛇,原驰腊像。整个世界显得那么洁净,一点污秽都不存在,此时,即使是最复杂的人恐怕也顷刻失去了杂念。站在绝顶之上,脑袋瞬间一片空濛,大有飘飘欲仙展翅凌云飞腾之感。淡定片刻,一股豪气由脚底直贯头顶,顿时生出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黄山之美、泰山之雄、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绝都引人入胜,但它们显然都不符合武林人的个性,只有华山的险峻与爽直,才是对武林人最好的诠释。站在华山之顶,“当今世界谁主沉浮”的豪迈气概与博大胸怀便了然于心,这正是武林人所想要的情怀!

4. 与苍龙岭相比,上西峰的路好走得多了,整齐的石阶使我们有暇举目四望,一石一树,一溪一流都会引起发自肺腑的惊叹,惊的是看到了天工造物人间仙境,叹的是同行的诸多同伴无福享受。峰顶有一块状若莲花瓣的巨石,据说这块浑然天成的巨石就是历代武林高手在华山论剑的地方,端面平坦宽敞,足可容纳数百人,地势险峻冠绝,三面都是刀削一般的悬崖,若是在此论剑论道,倒不失为一个既无干扰又显公平的绝妙之处。

5. 来到华山论剑处,仿佛看见当年武林人在此翻云覆雨,奋力搏杀;听着山底松涛怒吼,仿佛听见武林人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攀爬悬崖峭壁,仿佛看见武林人飞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遥望碧云蓝天,又仿佛感受到了武林人的壮志凌云与男儿情怀。华山因了武林人而倍显雄浑与亲切,武林人因了华山而彰显高大与伟岸。

6. 在走向西峰的路上,华山仿佛换了衣服容颜,温文尔雅,宛如烟雨朦胧的江南。翠绿色的树木包裹着原本赤裸的华山肌肤,将他的阳刚之气,掩盖在一片柔美之中,路边会传来阵阵鸟鸣,远处会呈现薄薄的晨雾,清晨的露水,点缀着树下的绿草,一席瑟瑟秋风,一阵蒙蒙雾雨,如果再配着一壶清酒和着一首古筝曲,一古色长亭或者乌蓬流水,乃人间之仙境。雾润古树新苔绿,风吹叶舞烟雨中。一山一石均入画,天高云淡锁群峰。

7. 华山的美,是千姿百态的,他既有彰显北方气魄的豪迈气势,又有谱写出中华之魂的大气凛然,但是又不乏婉约柔美的少女情怀,和水墨丹青般的清新淡雅……万丈山门依天开,浩瀚星辰手摘来。怀揣明月问古今,铮铮铁骨可有魂?云雾飘渺仙女衫,飒爽雄姿陕北汉。一峰一景皆是情,一山一韵在其中。脚踩南风俯群山,胸怀顿开纳百川。

8. 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淡淡的雾,绿色的树,灰白色的山体,陡峭悬崖峭壁,直插云霄的连绵山峰……这一切组成美景的元素,被山风吹动着,一刻都不停息的分散再组合,一刻都不间断的上演着山云之恋。风轻云淡嵌山间,似烟似雾在云端。朦胧飘渺非凡境,试问华山可有仙?

9. 华山素有“自古华山一条路,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称,我们在险峻的华山上艰难地“爬”着,一边“爬”一边观赏着著名的华山。

10. 华山的神韵并不是险奇所能涵盖的。窃以为华山之所以魅力无穷,在于它的雄性之美。踏访了九洲方园内赫赫有名的五岳,都给人以雄浑的印象,然而最能使人体会到雄性美的,当属西岳华山。

11. 眼前一幕!至今难以形容!山如利剑,锋指九天。气势磅礴,谁敢多言!只能无言。。。阶石层层叠立,铁栏环环相连。或近或远,或易或难。终是雨如汗,轻脚重于船!天梯石栈相勾连!段段扣人心弦!小心一段,又小心一段。。。丝毫未敢怠慢!石栈窄处,仅半脚未容!双手抱铁索,脚缓缓前行。立于峰顶,暮然回首,不觉又是一心惊!久久难以平静。。。

12. 瞬间被华山的全貌惊呆了,赶忙拿出相机,记录这每一秒的美丽。万丈山涧,被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包围着,群山高低错落,连绵起伏,有直插入云霄的霸气,也有如诗如画的缠绵。缆车会时而加速,伴着欢呼声,惊叫声,和被吓的澶澶发抖的身体,我们飞过一座有一座的山峰。脚踏群山万里川,一跃千里问神仙。千古华山众豪杰,可留魂魄在山间?

13. 游完北峰,我们向其他山峰进发。那就是东峰、南峰和西峰。这三座山峰在一条路上,所以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好看的也数这三座山峰。路最难走的也属这条路。从北峰南上,经“擦耳崖”、“苍龙岭”,过金锁关,从这里可分别前往东、中、南、西四峰。我们跋到金锁关,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

14. 雄性的华山,也造就了充满阳刚之气的故事:华山西峰峰顶的翠云宫前,有巨石中间裂开,曰:斧劈石,旁边立有一长柄大斧,此乃神话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之处。力大无比的神勇男儿,在你的想象中项天立地!

15. 早晨五点忙起身赶往东峰看日出。还没有走到东峰顶,就看见东方朝霞绚丽,我知道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于是赶紧停下,找了一处开阔的地方等待日出。果不其然,不一会,就见太阳从不知名的山背后露出头,起初如月牙一般,然后一点一点上升,红红的,但没有任何耀眼。只有几分钟时间,就完全升上峰顶,光芒万丈,明晃晃地刺得人眼睛睁不开。我站在华山顶上,见证了日出的奇观!尽管人困马乏,心里也溢满了快乐!

16. 苍龙岭两旁皆为千仞绝壁,探头下望,无不触目惊心。我们上山时,鹅毛大雪,漫天遍野。远处,天地一色,雪雾朦朦;近处,山披白甲,树裹银枝。手扯铁链向上攀登,隔三两步石阶,后人的脑袋就抵在前人的屁股上,其惊险可想而知矣。明代诗人王履有诗曰:“岭下望岭上,矢矫蜿蜒飞,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循背匍匐行,视敢纵横施。惊魂及坠魂,往往随风吹”。此时沿途都是折身回返的游人,他们有的体力不支,有的望险生畏,他们转身时的那份遗憾是无法形容的,但面对这奇险无比的大自然,他们实在难以与之抗衡下去。

17. 一抹鲜红的太阳在远处的山凹处时隐时现,天色已近傍晚,我们不得不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沿着盘山小路缓缓下山。虽然只是走马观花般的粗略行走,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观。对面石壁上,一株不知名的树木在秋风中依然簌簌抖动着,那黄中带绿的树叶向人们昭示着生命力的顽强,她也像这华山的石、华山的水一样,生生不息,亘古流长。来到山下,我再一次将目光洒向群山,远处的山峰仿佛在微微轻颔,目送着远方来客;山顶的寺观云雾缭绕,似朵朵莲花盛开在天际。此时,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在我心间油然而生: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18. 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自古华山一条路”。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9. 南峰与西峰相通,顺着连接的山脊可以直至西峰。西峰在华山五峰中最为险峻。远远望去,西峰有一巨石压在峰顶,非常显眼。走近一看,原来就是沉香劈山救母处。巨石两面临空,如刀削斧劈一般,名叫斧劈石。《宝莲灯》的神话故事在我眼前又浮现出来,故事人物也活灵活现了,我好像看见被二郎杨戬压在巨石下的圣母娘娘无助的眼神,又看见长大成人的沉香劈山救母的英雄壮举。小时候想一探究竟的神奇地方,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和我如此亲近!我觉得西峰的险峻风光和动人神话,应该是华山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华山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

20. 海拔2183米的华山,是秦岭山脉的北支脉,西起渭南,东至潼关,其高兮广兮,居五岳之首。不过,称之雄性的华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高它的广,而是从华山的峰峦之中,你的确能体味到那雄性的气息!

21. 西安的华山真奇啊,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真是奇峰罗列,姿态万千;西安的华山真陡啊,虽然每一条路的两旁都修筑了铁链和栏杆,但是一个不小心还是有可能会栽倒下去。

有关描写景色的经典句子4

1、鸟雀的欢噪已经退让到另外一些角落去。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方乱闯。

2、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斡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3、那雪晶莹剔透,纯洁无瑕,自然古朴,依依袅袅,既像天鹅弹落的华羽,又好似玉人摇荡的梨花。雪落到地上,轻轻的,无声无息,为大地盖上了一层棉被。有时,雪小一些,芦絮般飘下来,覆盖在地上,薄薄的,像纱衣披在了大地上。

4、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但是气来。

5、炎炎的太阳,高悬在世界的当空。红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地面着火了,反射出油一般在沸煎的火焰来。蒸腾,窒塞,酷烈,奇闷,简直要使人们底细胞与纤维,由颤抖而炸裂了。

6、湖上泛着一片青烟似的薄雾,远望微山,只隐约辨出灰色的山影。

7、清晨,春姑娘穿着美丽的衣裳,舞着暖风,招展地笑着向咱们走来,给大自然披上了新装,使万物显现出无限生机一缕缕金黄色的阳光撒向刚披上新装的草地,阳光照耀着小草上的露珠儿,露珠儿显得晶莹透亮,美丽极了!……

8、夜的草原是这么宁静而安详,只有漫流的溪水声引起你对这大自然的退思。

9、冬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美丽的似血杜鹃、鲜红艳丽的茶花、不怕严寒大雪的梅花、还有名贵的牡丹花,这些漂亮的花引人入胜,让人们驱走了寒气。

10、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11、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12、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13、路旁边浪似地滚着高高低低的黄土。太阳给埋在黄土里,发着肉红色。但是太阳还烧得怪起劲的,把他们的皮肉烧得变成紫黑色,似乎还闻得到一股焦味儿。

14、黄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还有一丝揭开藏头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态万千、晶莹透亮,好象出征的战士,披着银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战帆在远航……

15、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变成了一个红红的圆球。西边天际出现了比胖娃娃的脸蛋还要红还要娇嫩的粉红色。

16、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17、大清早,蝉就高声大叫,告诉人们又一个火热的日子开始了。

18、仰首望上去,湛蓝的天空下,阳光灿烂地做着背景,勾勒出高山那悬崖峭壁奇石怪垒的身架,更是把人们所有的崇敬和赞叹都写在了高处。

19、开时刻的牵绊,邀阳光作伴,约清风同行,收拾起行囊,咱们去亲近草原吧,去亲近辽阔无边的草原。

20、太阳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发烫,脚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烟。

21、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仰面压来,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山巅上,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黑绿从中,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22、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方,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23、田野里,美在那里跳舞!春天,田里禾苗绿油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绿精灵在跳舞。转眼秋天了,田野里一片金黄,一阵微风吹来,层层梯田翻金浪,沉甸甸的稻穗摇摆着躯,仿佛一个个黄精灵在舞蹈。

24、我喜欢,我喜欢满目苍翠的夏天,因为夏天可纵情泳池游泳。夏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他们是夏季里最快乐的天使。我喜欢,我喜欢狂风暴雨的夏天,因为夏雨是那么豪爽干脆。夏天的荷花给我们露出笑脸,夏天的荷叶向我们展示魅力。

25、我喜欢,我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天,因为冬天可快乐地打雪仗。我喜欢,我喜欢鹅毛大雪的冬天。因为冬雪是那么赏心悦目。冬天给人们带来特别的惊喜,北国风光是那么吸引游客。人们在雪地里尽情地划着雪橇,欢乐的笑声响彻云霄。

26、南方的八月间,骄阳似火。中午时分,太阳把树叶都晒得卷缩起来。知了扯着长声聒个不停,给闷热的天气更添上一层烦燥。

27、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28、清澈的空气使大地广漠无垠,把它无限地扩展开去。一切都在往远方同去,而且在召唤人们也到大地的蓝色边沿上去。站在这地方看见太阳升起过十多次,每一次在我的面前总是诞生一个新的世界,充满新奇的美丽。

29、翻腾着的紫红的朝霞,半掩在白杨树的大路后面,向着苏醒的大地投射出万紫千红的光芒。逐渐,拨开耀眼的云彩,太阳象火球一般出现了,把火一样的红光倾泻到树木上平原上海洋上和整个大地上。

30、那是一个久旱不雨的夏天,炎热的太阳烤得田里的老泥鳅都翻白了,村边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几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头,陡地变大了。

31、我爱白雪,我爱雪景,我更爱冬天。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32、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33、我爱冬天,因为它白雪皑皑,能给我们带来乐趣。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白雪皑皑,冰冻三尺。那纯洁的白雪,都让人忍不住陶醉。大雪如鹅毛,飘飘洒洒地给大地装饰。

34、苦重而炎热的空气仿佛停滞了;火热的脸愁苦地等候着风,但是风不来。太阳在蓝得发暗的天空中火辣辣地照着;在咱们对面的岸上是一片黄橙橙的燕麦田,有些地方长出苦艾来,竟连一根麦穗都不动摇一下。

35、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嫩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荡着清朗的笑声。

2、初冬的雨如烟如雾,悄悄然地飘洒在那片大地上的瓦砾堆里、枯枝败叶上,潮湿了大地,潮湿了房,潮湿了树,可否也会潮湿人心呢?

3、以一颗素心丈量季节与季节的距离,以一片虔诚丰韵心灵与心灵的呢喃,悠悠萧韵中,且听且思且念,纤纤素手婉约的,何止是浅笑回眸?

4、轻轻的走在这条曾经落满你我笑声的小径间,一切,依然是那么熟悉。而你,忘记了曾对我许下的诺言吗?

5、我的世界,落红无数,哀伤遍地,看着颓败的花儿,心,一次次疼痛。红色玫瑰,已于风中黯然凋落,在荒芜的年华里形成了一道道明媚的伤痕。

6、人世间的情感有时就这么复杂却又微妙,我宁愿我们相忘于江湖,即使怀念到泪流成河,也不愿相濡以沫,却厌倦埋怨到老。

7、秋风透心凉,我站在漫天飞舞的枫叶中,只为等你如期而至枫叶,纷扬在天际,翩跹在空中,飘落在心里;

8、依在岁月的边缘,看季风翻阅前尘往事,抖落流年的沧桑。默默拾缀起一地阑珊 ,伸出双手,怅望掌心,脉络间印刻的依旧是你的名字。

9、雨,在每个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定义;就如眼前的一座座大山,一条条河流,各人有各人的风景。对雨,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有人叹息,有人痴狂,有人伤感,感受不同。

10、因为爱情,无论日子如何,都好好的走过去。因为你知道,没有一个下一辈子能给你和你身边这个人这个样子再一次的机会。既然拥有,既想拥有,就好好过吧。

11、在流逝的岁月里发现,日子远不如诗歌那样的浪漫,()更没有电影中呈现的精彩。

12、也许,这世间,人与人的相遇,原本就是一种奇妙的缘,而那相逢的一瞬,竟可以穿越千年,抵过了世间万千的暖……

13、清浅流年,拾缀点滴,一些记忆,也便于半醒半醉间忽明忽暗,是梦是幻也是真。初见时的那一缕花香,迎风依然可以嗅得,恰似片片飞羽,曼舞天涯。

14、站在岁月之巅,放飞心情,云千层,风万里。时间如一捧流沙,缓缓的在指间流尽,我静坐在这如尘的流年里,怀缅过往,翻阅记忆,于一片微凉的晨风里,温婉曾经的美丽。

15、淡蓝的天空,有几朵白云缠绵的向着远处游走,一如,那一年的你,在我面前轻轻走过,在你回眸间,对上我一帘的雨雾涟涟,在我试图抓住你的瞬间,已触摸不到你的温度。

16、习惯了漫步,于大片的夜色里,任心事徜徉,轻拢时光,那些若有若无的思绪,也便于回眸处晶亮了岁月。

17、湖畔边,那一片枫林红了,我撑一把小伞,穿一袭白色连衣裙,依然是你喜欢的模样。你说我衣袂飘飘的漫步在枫林中,便是一道美得让人心醉的风景。

18、那日,我用心痛的目光目送你离开,今日,就让我借一丝你昔日深情的目光,送我一程,暖我这季不曾温热的心扉。

19、当岁月无情的斑驳了三生石上的情缘,我又能如何改变宿命?于是,唯有放飞心灵深处相思的云,任其飘荡,慢慢覆盖在那一片寂寞的沙洲。

20、回眸处,看得穿沧海桑田,却看不穿人情冷暖,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我用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一个转身,万千山水,已零落盈袖处。

点绛唇诗词鉴赏1

古诗原文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译文翻译

整夜思念着远方的知音,在清澈的池水边,横斜着清瘦稀疏的梅花影子。

小窗外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一样,那一缕缕情思、一阵阵暗香,都透出在这幽静的夜晚。

那清淡的月光,那疏梅的幽芳,将伴人进入梦乡,梦中很可能见到远在千里外的长久思念的知音。

你知道不,纵然屡遭风吹雨打的摧残,梅的品格还是依然如故。

注释解释

点绛(jiàng)唇:词牌名,此调因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得名。

水边清浅横枝瘦:横(héng)枝,指横向生出的梅枝。瘦,指梅的枝条稀疏。“水边”句,化用林逋(bū)《山园小梅》诗意。其一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二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句意为清澈的浅水池边横斜着稀疏的梅花枝条。

小窗如昼:形容月光明亮,照得窗前如同白昼。昼:白天。

共:和。

俱:一起。

透:透出,透过。

清入梦魂:即“魂入清梦"的倒装,指梅和月的灵魂品质进入了我清幽的梦境。

千里人长久:“千里”句,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意。意为祝愿千里外的知音天长地久。

雨僝(chán)云僽(zhòu):梅月经受雨和云的折磨。僝僽:折磨。黄庭坚《宴桃源》:“天气把人僝僽,落絮游丝时候。”

倦(juàn):指屡次(遭受雨和云的折磨)。

格调:品格和情调,此处专指品格。

依旧:像以前一样,指品格不变。

创作背景

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冬天,词人从浙江东阳赶赴江西探望自己的好友辛弃疾。词人赶到紫溪等待朱熹相聚,由于朱熹有事未能前来,词人于是便辞别辛弃疾东归。词人走后,辛弃疾作了一首《贺新郎》词,词人看到后,就写了这首词来赠答。

诗文赏析

“一夜相思”一句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相思”竟至于“一夜”,体现了词人孤独寂寞之状。“水边清浅横枝瘦”一句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既写梅花的形象,亦暗写月。“水边清浅”是梅生长的环境;“横枝瘦”形容梅花的风韵姿态;“瘦”字照应上句,是“相思”的结果。“相思”是此词意脉。“相思”不得,故梦;梦不得,故千里寻人,遥致情怀;寻人致语仍难遗缱绻孤寂之情,遂有问;由问而突出梅花在凄雨寒云之下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从而也就抒写出词人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的人格,完成了意境创造。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这两句咏月与梅。上句写月,暗及窗内之人,“如昼”二字描绘了皓洁的月色,月照“小窗”,体现出室内人的难眠之意;下句“情”因“相思”而生,“香”从嗅觉上写梅花,“透”字自月光转出,而用“共”、“俱”二字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情景交融。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两句意蕴丰富。这里的“清”既指月亮的清辉,亦指梅花的清香;清辉幽芳伴人入梦,体现了梦境的和谐、温馨。“千里人长久”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意,写词人对远方友人的祝愿,既含有相思之情,又暗中关合一个“月”字,意境绵邈,含蓄委婉。

“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这两句咏梅言志,先以疑问句突出词情,继而写梅花遭受风雨摧残而格调还依旧”,表现了梅花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梅花的“格调”,正是词人高洁品质和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这首月下咏梅词,托梅言志,借月抒怀。词人把梅、月、人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来写,寥寥数笔,点染出梅花的幽姿清韵、暗香芳魂,也描绘出月亮的清辉,创造了一个清幽温馨而又朦胧飘渺的境界。通篇写梅月,却不道出半个“梅”字“月”字,而能尽得其象外之物,环中之旨,脉络井井可寻,是一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佳作。这首词把梅的品格和词人的心境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点绛唇诗词鉴赏2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古诗简介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灯夜感旧之情,抒发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上片着意写试灯之夜的景色,愁云卷尽,月明如洗,以拟人手法,描摹精巧传神;下片写辇路笙歌,回首旧游,恍如梦境,无限感伤。全词意境清新,端丽温厚,颇具特色。

译文

天上的乌云都被风吹走了,刚下过雨时天空姣洁的明月,就像刚刚梳洗的嫦娥一样光彩照人。街上没有一点飞尘,在光润如如酥的大地上,往来着身姿轻盈的美丽女子。

如今又生回到京都,当年赏灯的情景好像就在眼前,当时的你柔情似水,而今一切都随风飘散,你不知身在何方,作者只好带着对往事的无限追忆,走上小楼独自拥着香被,听着窗外的笙歌入眠,希望能在梦中出现当年与你一起赏灯的情景。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片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后片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⑵试灯夜:元宵节为灯节,前一夜为试灯夜。元宵节前,有“试灯”,宋俗,农历十二月下旬即开始试灯,直至正月十四日。

⑶素娥:以月宫仙女“素娥”(即嫦娥)代指月亮,

⑷凌波地:靓装舞女行经的街道。凌波,原本是形容洛神亭亭玉立的姿态,后来借指身材姣好、步履轻盈的年青女子。《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⑸辇路:帝王车驾经行之路,这里指京城繁华的大街。

⑹灯前事:即赏灯往事。

赏析/鉴赏

此词写灯节之事,但词人并未由正面起笔描绘灯市盛况,而是以试灯夜的景象作陪衬,用怅惘的笔调抒发自己逢佳节而倍觉神伤的落寞情怀,虽只寥寥数语,却写得纡徐顿挫,舒卷自如,从而委婉地道出内心的万千感慨。

上片“卷尽”两句,写试灯日遇雨,而入夜雨收云散,天青月朗;以月宫仙女“素娥”代指月亮,即以“新梳洗”形况月色明净,比拟浑成,三字兼带出“雨后”之意。这是写天上。“暗尘”两句写地上,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日夜》)和韩愈“天街小雨润如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又有所变化、增益,切合都城灯夜雨后的光景。《武林旧事》卷二“元夕”又载姜白石诗云:“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乡满罗衣。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形象地刻画了天街月夜的歌舞场面。

上片并未用雨字、灯字、人字,读后便觉灯月交辉,地润绝尘,舞儿歌女,结队而至,赏灯士女,往来不断,显示出吴文英在语言上的精深功力和鲜明特点,比如爱用代字,用“素娥”代月亮,再如善于点代前人诗句等等。

谭献说此词“起稍平”,这是由于上片只是客观地描述场景;下片才是密切结合自己的回忆、联想,抒发感情,借此反映出不平静亦即“拗怒”的心理状态。“辇路”两句,写词人故地重游,沉入回忆之中。“重来”,说明词人对眼前的景象亦曾相识,从而引起联想,又以“仿佛”两字形容触景恋旧的心境。赏灯那时自己春衫年少,意气风发,记得也是同样的夜晚,月色灯光,交相辉映,箫鼓舞队,绵连数里。这一句隐隐含有物是人非之感慨,景物依旧,可是作者的心情已由欢喜变为落寞。

末尾三句,写往事如烟、柔情似水;月与灯依旧在,伊人无觅处,自己一往情深的凄凉心事,无人倾诉。“情如水”二句也显示出吴文英语言精警的特点。

古人就有“思君如流水”的千古佳句,以水喻情,写出了情的纯洁珍贵和绵绵不绝。赏灯不能消愁释怀,反而增添无限怅惘,只好踽踽而行,颓然而返,独上小楼,熏被而眠,遥想伊人此刻,心情亦或如是,“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最深的思念就是想象对方也在思念。“春梦”句紧接上文,描绘深夜入睡以后,那悠扬的歌声乐声,绵绵不绝地萦绕荡漾在梦的涟漪中。这里将“拗怒”的词意,融入流转悠然,委婉多情的笔调之中,形成惝恍迷离的朦胧意境,显得余音袅袅,韵味无穷,真可称得上是“咳唾珠玉”。

点绛唇诗词鉴赏3

原文: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赏析:

此词抒发了离愁别绪,是有感于人生聚散无常而作。词写月夜送别,侧重点居者的忧思、别后月夜的伫望和凝想。词中对女主人公自我形象的描写着墨不多,摄取清风、明月、淡烟、疏柳、隐隐鼓漏等清丽秀逸的景物来烘托映衬,创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

上片先以工笔绘景:清风拂过水面,明月泻下银辉,鳞鳞微浪闪动着光波,月夜恬静、皎洁、优美。此刻,一只装饰华美的小船荡离江岸,驶向迷茫的远方,一个女郎凭依着楼头的栏干,借着朦胧的月色,凝神目送那渐渐消失夜空中的一叶轻舟。江波、清风、明月、画船,这几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并举,构成了一个清丽纯净、沁人心脾的意境。“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之下,却突然接上“人归后”这三字,意脉陡转,气氛骤变,顿时带来了无限的寥落和空虚之感。“人归后”三字含蕴丰厚,既点明行人,又暗示送者独留,从而逗出下文对居者的描写。“渐消残酒”翻进一层,写临行前,置酒饯别,双方筵席间缱绻叮咛、依依难舍之情,一并涵盖内。“凭栏久”紧承“渐消残酒”,“独自”应上“人归后”。这几句写的是这位女郎兀自一人,夜幕中凭栏伫立,不忍离去,她对行人的无限钟情,她的满怀思绪,不言自明。

过片写“独自凭栏”的思绪。对于恋人,短暂的分离已足可消魂,何况年年分别,岁岁离恨,而这回又归期难凭呢!这两句,好似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她从当前的离别进而回想起昔日多少次的“聚散匆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辛酸与忧虑、期待与不安,容纳了多少实际的生活内容!她凝神冥想,思绪翻腾,而时间如奔逝的流水从她身边悄悄掠过。猛然,远处的芜城传来隐隐的更鼓声,原来夜已很深,回首遥望,向时的津渡一片沉寂,只有残月映射下的两行疏柳、几缕淡烟,依稀可辨。芜城,扬州别称。南朝宋竟陵王刘诞作乱,城邑荒芜,遂称芜城。鲍照写过著名的《芜城赋》,其后,芜城常被用来寄慨。煞拍三句,以景结情,言止而意无尽。“重回首”遥接“人归后”,“芜城漏”暗合“凭栏久”,全篇浑然一体,妙合无垠。

朱熹曾将魏夫人与李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清人陈焯亦云:“魏夫人词笔颇有超迈处,虽非易安之敌,亦未易才也。”从这些评价中,足见此词作者艺术功力之高。此词借景色之映托以言情,具深婉流美之致,显示了作者不凡的艺术才情。

点绛唇诗词鉴赏4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译文】

小亭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隐隐约约浮现着。在千峰上独自叙述胸意,看那万里云烟如浪花般滚来,我与谁共同欣赏呢?

人已经老了,但情怀仍在。虽然思虑着万里山河,但也只能无奈的惆怅。少年啊,要胸怀豪情万丈,莫要学我这个老头子。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等异名。

绝顶亭:在吴兴西北弁山峰顶。

缥缈:隐隐约约,亦因其高而之似可见似不可见,应题目中的“小亭”。

危亭:《说文》:“危,高而惧也。”此言亭之高,应题目的“绝顶”,绝顶亭就是因所位置之高而命名。

烟浪:烟云如浪,即云海。

天涯想:指恢复中原万里河山的梦想。

衰翁:衰老之人。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作者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为作者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诗人叶梦得当时为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大宋南渡八年,仍未能收复中原大片失地,而朝廷却又一味向敌妥协求和,使爱国志士不能为国效力,英雄豪杰也无用武之地。诗人虚年59岁时,闲居卞山,登亭述怀,写下了这首词,以抒写自己复杂的情怀和对时局的慨叹。

【赏析】

起首一句径直点题。“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中“绝顶小亭”来写的。危,高也;危亭即高亭,因为亭基在弁山绝顶,这是吴兴地区的最高峰。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独登小亭,无人共赏,只有万里横江而过的波浪,渺茫无边无际。

上片末两句倒装,一则说北方大片失地,山河破碎,不堪赏玩;二则说因主战派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已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失地收回,重建共赏的人。“万里”,喻其广远,指吴兴以北直至沦陷了的中原地区,此时宋室南渡已八个年头了。“烟浪”形容烟云如浪,与“万里”相应。北望中原,烟雾迷茫,不知恢复何日。“赏”字不只为了协韵,还含有预想失土恢复后登临赏览的意思内。“与谁同赏”即没有谁与之同赏,回应“独”字。“独”而推及“同赏”,“同赏”又感叹“与谁”;欢快味的“赏”字与压抑感的“独”字连翩而来,表现了作者心中此时的复杂情绪。

过片两句“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和打算,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这两句可联系词人身世来理解。“天涯想”,指有志恢复中原万里河山。年龄虽老,壮志未衰,“犹作”二字流露出“天涯想”的强烈感情。又想起此身闲居卞山,复出不知何日,独自登临送目,纵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怅”。“空惆怅”三个字收住了“天涯想”。一个“空”字把前面的一切想望都钩销掉了,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境界,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而胸中热情,又不甘心熄灭,便吩咐随侍的儿辈“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说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衰老之人的模样。是示人,也是律己。这里的“衰翁样”指的是“空惆怅”,借“少年豪放”借回复到“天涯想”的豪情壮志上去。“少年豪放”一句与第二句的“笑谈”二字相呼应,针线绵密。

这是一首小令词,篇幅不长,可是翻波作浪,曲折回旋地抒写了词人十分矛盾复杂的心绪。

【作者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点绛唇诗词鉴赏5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8~9题。

三 月 晦 日 偶 题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 绛 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8.《点绛唇》一词起句“醉里春归”与结句“梦里寻春去”颇有艺术韵味,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5分)

9. 词富情趣,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6分)

秦诗之理趣:

元词之情趣:

参考答案:

8.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与伤感,奠定了全词的基调(2分)。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表明诗人的惜春之情(2分)。首尾回环照应(1分),突出惜春之情。

9.秦诗之理趣: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是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但也无需遗憾,因为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2分)秦诗直接讲明道理。(1分)

元词之情趣:作者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意象渲染了春逝的氛围,用“留 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惆怅。(答出手法情景交融或渲染2分,答出惜春之情,1分。因8题已考查情感,所以“惜春”之情给1分。)

解析:答此题首先要区分开“理趣”和“情趣”这两个概念。“理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传达一个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诗人借助诗中的形象,把所感所悟传达出来,既富有情趣,又深刻隽永,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情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和趣味,即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考生作答时要抓住词中重点字、词语来分析。

点绛唇诗词鉴赏6

古诗原文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译文翻译

杏花开了,芳香弥漫,柳树绿了,垂丝飘飘如缕,其轻如烟。我心中的情人就住在水边的红房子里,她打开窗帘希望能看到我,外面却是一片黄昏雨景。

晚风吹来,烛光摇动。我相思满怀,愁卧在床。想念但又归不去,她现住在何处呢?外面芳草萋萋,我已经找不到回去的小路了。

注释解释

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

烟翠:青蒙蒙的云雾。缕:线。形容一条一条下垂的柳枝。

朱户:红色的门窗,多指女子居住的房屋。

烛影摇风:灯烛之光映出的人、物的影子,被风摇晃的样子。

伤春绪:因春天将要归去而引起忧伤、苦闷的情怀。

凤楼:指女子居住的小楼。

芳草:散发出香气的草。也指春天刚出土的青草。

创作背景

此词亦作贺铸、李清照词,曾慥《东坡词拾遗》及南宋人编《外集》卷八十五已收录,应为东坡词。《东坡词拾遗》中提及了此词背景,约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是时,东坡正自京口还钱塘,在京口得乡书,即赋此词以抒怀。

诗文赏析

东坡才大如海,其词堂庑亦大。如“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固然极富创新之局面,而如“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则又深具传统之神理。此首《点绛唇》亦然。此词所写,乃是词人对于所爱女子无法如愿以偿之一片深情怀想。

上片悬想伊人之情境。“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起笔点染春色如画。万紫千红之春光,数红杏、柳烟最具有特征性,故词中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江上柳如烟”之名句。此写红杏意犹未足,更写其香,杏花之香,别具一种清芬,写出飘香,足见词人感受之馨逸。此写翠柳,状之以含烟,又状之以拖轻缕,既能写出其轻如烟之态,又写出其垂丝拂拂之姿,亦足见词人感受之美好。这番美好的春色,本是大自然赐予人类之造化,词人则以之赋予对伊人之钟情。这是以春色暗示伊人之美好。下边二句,遂由境及人。“水边朱户”,点出伊人所居。朱户、临水,皆暗示伊人之美、之秀气。笔意与起二句同一旨趣。“尽卷黄昏雨”,词笔至此终于写出伊人,同时又已轻轻宕开。伊人卷帘,其所见唯一片黄昏雨而已。黄昏雨,隐然喻说着一个愁字。句首之尽字,犹言总是,实已道出伊人相思之久,无可奈何之情。此情融于一片黄昏雨景,隐秀之至。

下片写自己相思情境。“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烛影暗承上文黄昏而来,摇风,可见窗户洞开,亦暗合前之朱户卷帘。伤春绪即相思情,一枕,言总是愁卧,愁绪满怀,相思成疾矣。此句又正与尽卷黄昏雨相映照。上写伊人卷帘愁望黄昏之雨,此写自己相思成疾卧对风烛,遂以虚摹与写实,造成共时之奇境。挽合之精妙,有如两镜交辉,启示着双方心灵相向、灵犀相通但是无法如愿以偿之人生命运。“归不去”,遂一语道尽此情无法圆满之恨事。“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凤楼朱户归不去。唯有长存于词人心灵中之瞩望而已。“何处”二字,问得凄然,其情毕见。瞩望终非现实,现实是两人之间,横亘着一段不可逾越之距离。词人以芳草萋萋之归路象喻之。此路虽是归路,直指凤楼朱户,但实在无法越过。句中“迷”之一字,感情沉重而深刻,迷惘失落之感,天长地远之恨,意余言外。

东坡此词艺术造诣之妙,在于结构之回环婉转。歇拍、过片,两人情境,一样相思,无计团圆,前后映照。起句对杏香柳烟之一往情深,与结句芳草迷路之归去无计,则相反相成,愈神往,愈凄迷。其结构回环婉转如此。此词造诣之妙,又在于意境之凄美空灵。红杏柳烟,属相思中之境界,而春色宛然如画。芳草归路,象喻人间阻绝,亦具凄美之感。

此词结构、意境,皆深得唐五代宋初令词传统之神理。若论其造语,则和婉莹秀,如“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置于晏欧集中,真可乱其楮叶。东坡才大,其词作之佳胜,不止横放杰出之一途而已。

此词意蕴之本体,实为词人之深情。若无有一份真情实感,恐难有如此艺术造诣。东坡一生,如天马行空,似无所挂碍。然而,东坡亦是性情中人,此词有以见之。

点绛唇诗词鉴赏7

古诗原文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译文翻译

天色已晚,小院里忽然添了几分寒意,便觉得此时衣裳有些单薄了。一个人独饮闷酒,对着自己的影子对饮长歌。

我怀念在萧寺中惺惺相惜的友人是否衣缕单薄,不抵风寒呢。西风劲吹夕阳,随着晚风,天气转寒,自是那槐花也承受不起这寒风,萧萧索索,落了一阵。

注释解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异名。

罗衫:丝织衣衫。

酌(zhuó):饮(酒)。

酬酢(chóu zuò):客相互敬酒,主敬客曰酬,客敬主曰酢。此处是说独自酌饮,唯有自家的形影相随,非常孤独寂寞。

萧寺:佛寺。李肇《唐国史补》卷:“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别绪:分别时的思绪、情感。

萧索:凄清冷落。

西风恶:是说西风的猛烈寒冷。

角:号角,古代的乐器,多用于军营。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成于康熙十七年(1678)秋,是词人为姜宸英所作的思人词。当时,姜宸英一人穷困潦倒借住在佛寺中,词人的意图可能就是邀请姜宸英前来明珠府居住。

诗文赏析

这是一篇思念故友的作品。

词的上片从自己的感官出发,写怀友心绪。词人以“小院清凉”起笔,言及天气刚刚转冷,后句有“晚来”自然说到那一天至傍晚时,天气变得凉了,而由“清朝‘博学鸿词’考试一般设于秋季”可知,此处说的应该是秋凉。秋凉便觉得有些寒意了。念及此处,便想起了那友人,为下片怀人之言埋下伏笔。而此时词人只能一个人驱寒,“形影空酬酢”一句便把词人自己的伤怀念远、孤独寂寞的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下片自然承接到怀念友人处,提及萧寺。自友人处起笔,想起当初跟友人在萧寺中惺惺相惜之情、对饮长谈之景,对比此刻的自己的形影相吊,忽而不觉黯然。萧寺名虽出自萧姓,但也觉萧索之意,遂有下句“别绪应萧索”。此处词人匠心独运,把自己的感情转而嫁接到随后而至的秋凉之感上,又用萧寺做引子,显得十分巧妙有味,意在含蓄地写出词人与好友都是孤独寂寞的处境,心照不宣地邀请好友来府居住。结句以景结尾,满含悠然不尽之意,从容道来,一点都不带滞凝之感,令人遐思无限。

词人此作将自己的思友之情藏起,上片写己,下片转至友人,把笔触瞄准了各种秋景,景语之处,句句怀人,显得尤为真挚感人。全词意境优美,景情交融,极含婉深致。

点绛唇诗词鉴赏8

古诗原文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

译文翻译

金谷丽人归来相聚时,门前绿杨垂地,临风摇曳,绿荫深浓,街巷歌吹弹唱声声不息。树上鸟儿声声鸣唱,仿佛学着人们在倾诉相思之情。

时序更替,潮起潮落,折磨得刘郎日渐衰落。淮南的合肥真是个好地方,但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到达那里?只见原野上芳草萋萋,令人伤感。

注释解释

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

金谷:地名,在河南洛阳市西北,晋石崇在此建金谷园,成为历代著名景点。

掇送:犹断送。刘郎:指东汉刘晨。相传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淮南:淮水以南,指合肥一带。

创作背景

据《淡黄柳》词序,词人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庚戌(公元1190年)到合肥;据《浣溪沙》词序,词人于第二年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离开合肥。又据一些词看,辛亥年他似乎再到过合肥,经秋再次离去。这首《点绛唇》就是再到合肥又离去时的作品。

诗文赏析

这首词上片说聚首的欢愉,下片写离别的痛苦。上下片内容不是同时。欢聚或在春晚、夏初。离散似是冬季。

白石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自从“当初不合种相思”,这种刻骨铭心的思恋便成为白石心灵深处一个拆解不开的“情结”,终白石之一生,虽九死而不悔,真是天地至性,人间至情。

首句“金谷人归”,金谷除普通以代指园中多美人以外,还有三种可能:(一)或暗示琵琶女姓梁。《岭表录异》上云:“石崇以明珠三斛换绿珠于容州,本姓梁氏。”(二)或赞美其人妙解音律。干宝《晋纪》云:“石崇有伎人绿珠,美而工笛。”与此词下句“吹笙”疑有连系。白石他词中写合肥情事时,也多写到乐器。(三)或意在引起一极美好的宜于美人的环境的`想象。庾信《春赋》云:“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白石《凄凉犯》词序云:“合肥巷陌皆种柳。”但合肥当日不过一荒凉边城。“出城四顾,则荒野烟草,不胜凄黯。”(《凄凉犯》词序)“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淡黄柳》词序)。如此城郭,岂宜为美人居止?幸其多柳,故不惜重笔渲染,比于金谷,亦略为伊人居处增色。

白石写情,不在于情事本身,故对情人的容妆和行动很少着笔,而重在对情事的独特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故以下三句,都只写景。

本来,世间情人相对,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直见深心,更不容一语表白,何况文字?这就是写情常寓于景,写景就是写情的心理根据。张玉田《词源》卷下“离情”说:“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近人王国维亦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故所谓写景,不过是词人把自己的感情喷射向外物,与物“一化”,就是庄子所谓“物化”。这也是所说的美学上的移情作用。这里的绿杨啼鸟,实际是词人对吹笙人的整个灵魂的拥抱。还不仅此,不仅是词人化身为自然来“庄严”自己的情人,而且,尤其是,在词人眼中,她俨然就是宇宙的中心,她飘然莅临,成为万物的主宰。中国传统文学中此例颇多,如曹子建的《洛神赋》。当写到人神心通的时候,洛神感动了,于是“屏翳(雨师)收风,川后静波,冯夷(河神)鸣鼓,女娲(这里用为音乐女神)清歌”。洛神就是宇宙的中心,万物的主宰,因为她就是美和爱。但创造的魔杖还是握在诗人(或词人)的手中的。诗人是可以驱遣鬼神,促使万物,创造一个再造世界。韩愈说李白、杜甫“陵暴万象”,当作如是解。

此词虽分两片,却非平列。上片是追忆聚首的欢愉,似水的柔情,如梦的深永。下片是词的现实世界,是诀别的痛苦。“月落潮生”,语出元稹《重赠乐天》:“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刘郎”,用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刘晨自比。“天若有情天亦老”,何况自知无分再见神仙的刘郎呢。同时也暗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前度刘郎今又来”诗意。“淮南好”三句用淮南小山《招隐士赋》:“王孙游兮不归,芳草兮萋萋。”这和《江梅引》结韵说“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意境相同。此词“陌上生春草”五字截断众流,顿时使上片的“小得团囫”(玉溪句:“小得团囫足怨嗟”),尽成愁绪,正是“此恨绵绵无绝期。”杜牧之诗:“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题安州浮云寺楼……》),可以题此词。白石词善于后路作结,即歇拍处化情为景,篇终接混茫,无限深情,千般感慨,都在一种迷离凄凉的意境中深化升华,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点绛唇诗词鉴赏9

古诗原文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译文翻译

美丽的春光映入眼帘,春日东风总是将繁花吹散。几重烟雨朦胧,只有这些娇弱的花朵难以庇护。梦里总是时不时浮现起旧时故国的道路。春天反复无常,在那杜鹃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红的是春雨还是眼泪。

注释解释

此词原题为《点绛唇·春闺》,后代编者王昶等人为拔高陈子龙这首词的思想而作了修改。

王孙:对尊礼、思慕者的称呼,如淮南小山《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这里疑指鲁王、唐王。

诗文赏析

此词见于《陈忠裕全集》,借惜花怀人,寄托亡国哀痛与复国希望。正如题中所示,此词是写“春日风雨有感”。“春日风雨”,是当时所处的环境、节候和气氛,而“有感”则是寄离词人的感慨和情怀。词之起二句,先扬后抑。此时词人举目所见,是“满眼韶华”,一片春光。继而东风乍起,落红遍地。这一顿挫,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从而也折射出时代的变化。陈子龙生当明清易代之际,对明王朝怀有深厚感情。在他看来,明代江山无限美好,正如满眼韶华。可是清兵南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犹如骤起狂风,将万紫千红摧残殆尽。在这里,词人用的是比兴手法。“韶华”(春光)和“红”(花),代表美好事物,代表他所热爱的明代江山和明代人民;而“东风”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也隐喻清兵的南下,“东风”一辞作贬义者,古已有之,如陆游《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此处只是移用于词人所憎恶的事物罢了。下面二句,以“几番”照应前面的“惯”字。说明东风之摧残百花非止一次,而是经常如此。“烟雾’二字,补足前句未及写出的“雨”字。春天的风雨连绵无尽,常常呈现烟雾迷蒙的状态。在东风肆虐、烟雨茫茫的天气中,百卉凋残,一片凄凉,于是词人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只有花难护!”前几句造足蓄势,至此词人的感情迸发而出,力抵千钧。在生活中,他奔走呼号,出生入死,力求挽救明朝的危亡,结果毫无效果。因此这一句正是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亡国之痛。

下片宕开一笔,径写对明王朝的系念,但在词的意脉上仍与上片紧密相连。词人在白天看到风雨摧残的落花,到了晚上便自然联想到惨遭践踏的故国。“梦里相思”一句,为艳词中常语,然而此处用以表达爱国之情,却非常深刻而又贴切。“王孙”一辞,通常被理解为贵族子弟,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这里的本意却更接近杜甫《哀王孙》中所说的“可怜王孙泣路隅”。在清兵南下之际,朱明的宗室子弟,或流离道路,或辗转沟壑,唯有少数人如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等仍在企图反抗。此处作者对明代王孙魂牵梦萦,实际上是将复兴明代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可是梦醒之后,依然风雨如磐,落红成阵。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他不得不发出“春无主”的哀叹。结二句进一步渲染出这种悲哀情绪,哭出了国家将亡的忧思。句中的“杜鹃”,又名杜宇,相传是古蜀国的君主望帝之魂所化,它隐于西山,日夜悲啼,口吻常常出血。后人常用杜鹃啼血借指失国之痛。这里说“泪染胭脂雨”系由“啼血”转化而来,则杜鹃悲鸣时流出血泪,洒在飘飏落花的风雨中,红雨满天,景象壮丽而又悲惨。词人若非怀有深仇惨痛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用“胭脂”形容雨中落花,前人有杜甫的《曲江对雨》“林花着雨胭脂湿”;而用以兼喻泪水的有李煜的《乌夜啼》“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陈子龙则将这些故实融会贯通,自铸伟词,赋予新意,令人读来便觉有更深刻的意蕴和更强烈的美感。

陈子龙比较重视诗词的寄托,他曾说过他之作诗是为了“忧时托志”(《六子诗序》)。此词形式上虽“风流婉丽”,但词人借以“忧时托志”则与其诗作是一样的,阅读时须透过绮丽的表面,去体会深永的内涵。

点绛唇诗词鉴赏10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

⑴蹴(cù):踩,踏。这里指荡(秋千)。

⑵慵整:懒洋洋的收拾。

⑶见有人来:一作见客入来。

⑷袜刬(chǎn):即划袜。未穿鞋子。只穿着袜子行走。

⑸花瘦:形容花枝上的花瓣已经凋零。

【补注】

关于此词作者众说纷纭,杨慎《词林万选》等收为李清照词,杨金本《草堂余》作苏轼词,《花草粹编》等作无名氏词,《词的》作周邦彦词,唐五代及北宋词集中词作互见现象所在多见,不足为奇。

【解说】

春日,清晨,花园内。绿杨掩映着秋千架,架上绳索还在悠悠地晃动。年轻的女词人刚刚荡完秋千,两手有气无力,懒懒地下垂。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花与人相衬,显得格外的娇美。蓦然间,进来一位客人。她猝不及防,抽身便走,连金钗也滑落下来。

客人是谁?词中未作正面描写,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知道,他定是位风度翩翩的少年。词人走到门口,又强按心头的激动,回眸偷觑那位客人的丰姿。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她嗅着青梅,边嗅边看,娇羞怯怯,昵人无邪。

【赏析】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易安作品,当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空中飞来飞去,妙静中见动。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 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纤纤手 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春天的早晨,地点是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