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关于义利观的优美句子 正文

关于义利观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4-11-14 20:56:12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老人。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⑧苟:如果。

⑨餍(yan):满足。遗:遗弃,抛弃。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试题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2)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3)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10、梁惠王说的“利”与孟子说的“利”各是什么意思?孟子为什么要故意改变梁惠王的说法?

11、根据本文内容,简要说明孟子的“义利观”。

12、孟子的治国主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

9、(1)(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拥有的兵车)不算不多。

(2)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不会满足的。

(3)没有讲仁义却抛弃自己父母的人,(也)没有讲道义却不顾自己君王的人。

10、①梁惠王说的“利”,是“有利于吾国”的见解、建议、措施等,是“兴利除害”的“利”。孟子说的“利”,是“名利”“功利”“利益”等,是与“仁义”对立的概念。

②孟子故意改变梁惠王的说法,是为了宣传儒家的仁政思想,用“仁义”感化梁惠王。

11、举国争利,上下离心;施行仁义,家国和顺。追求私利会导致弑君杀父的恶行,躬行仁义则会有忠君孝父的美德。

12、治国应以仁义为先,“先义后利”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道。

孟子见梁惠王

王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②叟:老人。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④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⑧苟:如果。⑨餍(yan):满足。遗:遗弃,抛弃。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试题及答案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2)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3)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10、梁惠王说的“利”与孟子说的“利”各是什么意思?孟子为什么要故意改变梁惠王的说法?

11、根据本文内容,简要说明孟子的“义利观”。

12、孟子的治国主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

9、(1)(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拥有的兵车)不算不多。

(2)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不会满足的。

(3)没有讲仁义却抛弃自己父母的人,(也)没有讲道义却不顾自己君王的人。

10、①梁惠王说的“利”,是“有利于吾国”的见解、建议、措施等,是“兴利除害”的“利”。孟子说的“利”,是“名利”“功利”“利益”等,是与“仁义”对立的概念。

②孟子故意改变梁惠王的说法,是为了宣传儒家的仁政思想,用“仁义”感化梁惠王。

11、举国争利,上下离心;施行仁义,家国和顺。追求私利会导致弑君杀父的恶行,躬行仁义则会有忠君孝父的美德。

12、治国应以仁义为先,“先义后利”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道。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空1分,共50分)

(1)时习 说乎 有朋 不愠 君子

(2)吾 日 三 省 为人谋 忠

不信 传不习乎?

(3)十有五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知天命 耳顺 不逾 矩

(4)温故 而知新 可以

(5)罔 殆

(6)人不堪 其忧

(7)知之者 好之者 乐之者

(8)饭 疏食 饮水 曲肱 不义 于我

(9)三人 焉 善者 而从之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 如斯夫 不舍

(11)夺帅 匹夫

(12)笃 志 切问 近思 仁在其中

二、填空。(每空1分,共45分)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共 篇,以

2、《论语》与《 》、《 》、《 》合称为“四书”。

3、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

3、表明了学须有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

4、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 ,

5、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

6、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

7、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是:

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10、阐述读书

11、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2、《论语》中含义深远,金铿玉振,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恶的环境中守志不移的句子是: , 。

13、《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是:

14、写出五个在《论语》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四、简答题(20分)

1、“人不知而不愠”是“君子”风范,作为君子应该有哪些风范?(3分)

2、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4分)

3、学与思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实际加以分析。(3分)

4、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3分)

5、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4分)

6、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是( )(3分)

1人不知而不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6学而时习之。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吾日三省吾身。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124/359/678 B、1589/26/347

C、236/457/189 D、123/67/4589

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20分)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所及(达到),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送来)巨象,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手下人),咸莫能出其理(办法)。冲 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如石头等物)以载之,则较(比较)可知。太祖悦, 即施行焉。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3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0分)

①有若成人之智

②太祖欲知其斤重

③访之群下

④咸莫能出其理

⑤太祖悦

3、由文中人物可判断出故事发生在 时期。(3分)

4、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说明这一点的是哪一句?(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