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赵州桥形式优美的句子 正文

赵州桥形式优美的句子

时间:2025-01-10 10:10:06

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而不是并列的。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

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张嘉贞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突出施工技术巧妙绝伦。)

3、“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引用张鷟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

4、“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用打比方的方法介绍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5、“桥长256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运用列数据的方法介绍石拱桥的结构特点。)

6、“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用摹状貌的方法,展现了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3.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4.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5.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6.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7.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8.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

9.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10.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11.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12.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13.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

14.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15.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

16.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17.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18.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19.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游石淙山)张昌宗

20.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21.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2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3.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

24.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25.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26.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27.上有天堂,下有赵州桥。

28.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29.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30.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31.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篇一:

我读了《赵州桥》这篇课文,使我十分激动。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感到骄傲。忍不住要夸夸赵州桥。

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它依然完好无损地横跨在河北赵县的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两侧的栏板上面雕着龙,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要保护好它

篇二:

赵州桥,你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你多么雄伟、坚固、美观。说到雄伟,你一点也不夸张。你身高五十米,体宽九米,穿着石头“战衣”。你不需要任何“兵器”支撑。发大水时,你让洪水从你左右两边的“袖口”通过。说到“袖口”,别看他们小,作用可大了。它们不仅减轻了洪水对你身体的冲击,也减轻了你身体的重量,一举两得。

你的衣裳非常精美,上面不仅“绣”有相互缠绕的两条龙,有回首遥望的飞龙,还有双龙戏珠。

赵州桥啊赵州桥,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祖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一定会好好爱护你!

篇三: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座落在河北县赵县的

赵州桥全长约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跨度约三十七米,坡度平缓。整个桥面由二十八块巨石纵向并砌成。赵州桥在设计上最有特色的要数桥拱的`设计。在大桥拱的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平时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时,水可以同时从这四个小拱流出。这样,既减轻了流水对桥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的重量,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

在赵州桥两侧的栏板上,还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飞龙正相互回首遥望……真是

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赵州桥依然横跨河上,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