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天下第一关"城楼,南眺渤海,白浪滔天,烟波浩渺;北望长城,蜿蜒起伏,气势磅礴。在那连绵起伏的城墙上,每隔半里或一里,就有敌台高耸,台上的箭窗宛如一只只睁大的眼睛,注视着祖国的山河和原野。在城楼上,俯瞰附近座座敌楼、烽火台,凝视楼内兵器盔甲和青龙偃月刀的寒光,顿时感到关高城重,壁垒森严。
这是一道多么厚重的历史之门啊!这道门,在地域上把京东大地分成了关内、关外。明清时代,数百万计的"流民"——流放犯从这道门里迈着沉重蹒跚的步子,一步三回头,走向了塞外苦寒地。近现代社会,又有"下关东"之说,多少贫苦的农民,怀着新生活的渴望,背井离乡,走向关外。他们深情回望的目光中,该有多少悲怆与凄凉。
北望燕山苍苍莽莽,长城顺山脊昂首直上;南瞰渤海浩浩荡荡,老龙头直奔海浪而去。伫立在城楼之上,似乎站在历史的交接点上,听到了古城战场上的炮声、人喊马嘶声、箭簇呼啸声……
在山海关上,我们首先看见了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城楼,那块大大的.横匾依然高高地挂在箭楼上,那字依然雄壮,可惜我不是什么文豪墨客,不懂得欣赏这字,也不敢莽自评价,记得中学时候,读过峻青先生写的《雄关赋》这篇文章,对山海关可是慕名已久,但是,真正到了跟前,却不禁有一点失望,起码它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雄伟,那么气势磅礴。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登上城台远眺,北望长城蜿蜒山间,南眺渤海波涛浩淼,正如古诗所说,「曾闲山海古榆关,今日行经眼界宽,万顷洪涛观不尽,千寻绝壁渡应难」。
来到山海关景区,见到四周被高高厚厚的城墙包围,恍如穿越时空来到古战场,一座孟姜女哭倒长城处,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当年孟姜女那撕心裂肺的哭声。进入景区,一座高高的城楼矗立在不远处,一泓清澈的湖水镶嵌在城里,给这座古老威严的城堡带来一丝柔美。沿着湖边的小路,走进厚厚的城门,四周又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堡,叫瓮城,而这城门就是当年人们闯关东时的必经之路,进入瓮城,四周高高的城墙上守卫者居高临下、万箭齐发,要想从这里闯过去,真是难上加难,著名的成语"瓮中捉鳖"就是出自这个典故。在围墙的四周上方,每隔不远,就有一个排水口,导游介绍说那是古时人们为把城墙上的雨水收集到城里而不让其流走所建,那个经典的成语"肥水不流外人田"出自这个典故。
"天下第一关"景区位于山海关城中心,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是万里长城东起点的第一座重要关隘,雄居天下,因而得名。天下第一关建在镇东门平台之上,楼身两层,关楼上悬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天下第一关"匾额。城楼气势雄伟,是山海关城的东门,又称镇东楼,俗称箭楼。其地处要隘,雄关紧扼要塞,成为华北通往东北的要冲,是山海关城的标志性建筑。这里曾多次发生重大历史事件: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直奉大战、长城抗战第一枪等。古人称颂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里位置优越,文物众多,风光秀丽,是旅游者向往的游览胜地。站在关楼北望,角山、长城、古堡、烽火台历历在目。南沿长城远眺,老龙头依稀可见。老龙头是万里长城最东端,澄海楼巍峨高踞城头,乾隆御笔"澄海楼"和明大学士孙承宗书"雄襟万里"楼匾居高临下,直俯大海。自澄海楼筑有―石城逐级而下伸入大海,站在石城终端楼平台上四眺,海天一色,无边无际,气象万千。山海关附近还有燕塞湖、孟姜女庙、九门口长城和碣石宫遗址、长寿山等景区。
从城楼上不同角度俯瞰四周,风景或古朴、或壮丽,令人心旷神怡。雄伟的燕山山脉在蓝天的衬映下巍峨挺立。宽阔的城墙上,军旗猎猎,身边仿佛有疾驶的战马掠过。城楼的背面有一面巨大的鼓,据传是抗击外来入侵者时击鼓射箭用的。站在城墙上,我沉思着、想象着当年擂起战鼓时万箭齐发的壮观场面。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徐达中山王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创建山海关,因其倚山连海,故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公里,位于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距今已有六百年的悠久历史。它北倚群峦叠翠的燕山之麓,南临烟波浩淼的渤海之滨;长城纵贯期间,雄关紧扼要隘,形势险峻如虎踞龙盘;历史上作为著名的军事要塞,自古为兵家的必争之地。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其规模之大,为长城沿线各关口所没有,只有西端的嘉峪关可与之相比。
山海关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的山海关关城和附近长城、城堡、墩台都是明代建筑。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样,特别是保存众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如果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蜿蜒巨龙的话,那么山海关就是这条巨龙的咽喉。
仰望城台上高高耸立的两层箭楼,民族传统的建筑风格尽显雄健壮美的阳刚之气。高悬在二层屋檐正中的巨匾"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每字高达1.6米,笔力顿挫凝重,雄劲浑厚。其中"一"字一笔,不显淡薄;繁体"关"字笔画虽多,不显臃繁。匾额的艺术风格与关山险隘的建筑格局十分谐调,使整个城楼显得更加奇伟俊秀。它是明朝当地进士肖显书写的。现在,原匾收藏在箭楼内,楼外悬挂的是公元1920年摹刻的。
描写美景的诗句
1、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2、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3、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李白《行路难三首》
4、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5、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6、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7、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8、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0、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2、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1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
14、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15、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17、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18、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19、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郑谷《莲叶》
2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21、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欧阳修《画眉鸟》
22、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23、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24、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2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6、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27、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28、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9、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3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短歌行》
31、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32、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
3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34、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35、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36、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7、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8、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
39、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40、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前赤壁赋》
4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44、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牛殳《琵琶行》
4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6、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7、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蠙《登单于台》
48、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49、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0、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李华《吊古战场文》
5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卢纶《长安春望》
52、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陶渊明《四时》
5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4、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55、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5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7、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8、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59、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60、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61、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6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64、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65、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66、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67、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罗隐《蜂》
6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69、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7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71、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徐凝《庐山瀑布》
7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3、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7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75、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7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7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7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79、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80、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8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8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83、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8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5、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86、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87、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88、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89、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佚名《涉江采芙蓉》
90、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采莲曲》
9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9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93、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94、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95、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画》
96、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97、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98、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99、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100、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101、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02、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陆游《沈园二首》
10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10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105、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0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07、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李白《阳春歌》
108、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109、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0、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111、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112、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贡泰父《黄河行》
11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14、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11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11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
117、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11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19、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120、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
1、高山是那么巍峨而高耸,有多少人想到那峰巅观赏那美丽的风光啊!但要想到达那峰巅,必须得通过高山的考验,它是一名精神的考验师,它身上蕴藏着各国的沙石,它是那样的陡峭.崎岖,它只让不怕艰辛,有顽强毅力的人到山顶上观光;而那些半途而废的人们永远看不到山顶的美丽风景。
2、一轮玲珑的弯月挂在梢头,氤氲的月色透过树叶儿,洒在大地的每一片土地上,在遥远的天边,若隐若现闪闪发光的星星也在不甘寂寞出来展示魅力;像天使一样,悄悄的来聆听人间的秘密。
3、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
4、月光使整个夜改变了颜色。没有月光地夜,除了黑暗便什么也没有了,虽然星辰闪烁却无法将大地照亮,让人感到厌倦和恐惧。在月光下,一切都变得丰富多彩,不像那样只有单调地黑色。银、黑、蓝,这便是月夜的色彩,从深到浅,从黑到亮,虽丰富多彩但并不花哨,恰到好处,令人难以忘却。
5、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的,好像是一群兄弟姐妹,心连着心,亲密无比。这时,吹来一阵风,“绿色的海洋”霎时间波涛起伏,荷叶一片连着一片翻腾着,美丽极了。当风停了的时候,“绿色的海洋”又平静了下来,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的滚动着。晶莹剔透,像一颗颗漂亮的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耀眼。
6、这时候,夕阳已经衔着山巅了,西面的半边天空,像起了大火球似的,燃烧着一片血红的晚霞。
7、冬姑娘是来接秋姑娘的班,秋带走了菊花的金黄,桂花的芬芳,芙蓉的美丽,冬却送来一片洁白的世界,满天的雪花飞舞着,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棉被,麦苗躲在被子里沉睡,做着那丰收的美梦。腊梅已经悄悄开放,红的黄的`白的粉的,组成一片花的海洋,枝头间挂满了透明的冰棱,仿佛玻璃一般晶莹。
8、巍峨的云峰上,霎时峭壁生辉;转眼间,脚下山林云消雾散,满山苍翠,掩映着雕檐玲珑的古代建筑群。
9、我的家乡在成都——天府之国。这里物产丰富,非常美丽,让人流连忘返。灯多是成都最大的特点之一。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打开窗户一看,哇,到处灯光点点,像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美的夜景呀!
10、两岸的山峰变化成各种有趣的姿态:有时像飘洒的仙女,有时像持杖的老翁,有时像献桃的猿猴,有时像脱缰的野马。
11、暮春时节,天气更暖和了。田里到处是热闹旳蛙鸣;黄鹂杜鹃悠徐地发出婉丽旳啼声;茁壮旳秧苗青翠欲流;堤上旳杨柳,已经把鹅毛似旳飞絮漫天漫地旳洒下来;蓝湛湛旳天空像空阔安静旳大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湿润润旳,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在阳光下,万物都像重新涂过各种颜色旳油漆,显得一切都是新生旳。
12、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旳,绿绿旳。风轻悄悄旳,草软绵绵旳。
13、松林下,不仅有松针,还有松蘑。那该是夏季,一场雨后,我们这些孩子就跃跃欲试,山间旳草木还滴落着雨水旳残声,踩踏着泥泞旳我们便急急地出发了。那一堆堆旳蘑菇,随着雨水,顶破压抑在头顶旳松针软土,从地下冒出头来,酣畅地呼吸着雨后洁净旳空气,用它们特有旳蘑菇香气与伙伴们打着招呼。
14、浓密旳树叶在伸展开去旳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旳硕果。看得见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旳露珠,就像在雾夜中耀眼旳星星一样。
15、街道像一条波平如静旳河流,蜿蜒在浓密旳树影里,只有那些因风雨沙沙作响旳树叶,似在回忆着白天旳热闹和繁忙。
16、到了秋天,它会让农民伯伯非常旳开心,因为他们辛辛苦苦种旳粮食果子等,都丰收了。哇,想起我最喜欢吃旳青桔出桔了,口水都流了下来。
17、雨还没有停,轻轻旳滴着。整个城市都笼罩在烟雨之中。小船悠悠浮在水面上,与亭子相做伴;柳树轻柔地摆动墨绿旳长发,与倒影相做伴;绿水缓缓荡起圈圈涟漪,与雨露相做伴。
18、如今,春季已到。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旳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旳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
19、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柔和旳光线照耀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小溪就像一条金光闪闪旳彩带环绕在小城旳周围,给小山城增添了无限旳生机。
20、晚秋底澄清旳天,像一望无际旳平静旳碧海;强烈旳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旳微波;山脚下片片旳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旳穗头,好似波动着旳红水;而衰黄了旳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旳颜色。
21、雨后,站在树下,侧耳倾听,那是鸟儿旳欢唱,他们为大自然而欢畅,好一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可谓写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
22、看!这里旳花,啊,真香,可谓十里飘香。花旳上面蜂围蝶阵;再看看小草,那翠绿旳身姿,柔嫩旳,不禁想叫人触摸和叫人保护;还引我注意旳就是那树了!有旳树苍翠挺拔,有旳树盘虬卧龙,犹如巨人勇士一般。我正在校园里边走边看,这仿佛人间仙境,不过这最吸引我旳还是那有着千姿百态花草树木旳花坛。
23、站在小岛的最高处,看到近处的树、远处的山、高处的云,都倒映在碧波荡漾的太湖中,湖水更绿了,云朵更白了,天也更蓝了。我整个身心都融入到了美景之中,无比陶醉……
雩是冬的情思。我没有静躺在床边,没有紧靠在炉旁,而是毫无畏惧地来到这片银白色的天地。不再有新嫩的芽、羸弱的花、成熟的果,却有一份让我难以名状的美。我惊奇地发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汽车在山路上行驶,透过车窗,冬天的山野尽收眼底。山上一点绿色也没有,只枯枝死草,一片苍黄,背阴处一些没化的白雪,才使这苍黄中有了点不同的颜色。山下的小河白亮亮的,那是冰在闪光。小河两岸的平原上,光秃秃的,只有一块块暗绿的长方格子,那是越冬的小麦。
——零名家名段
北国的秋天是短暂的,不久,大雪就光临这座城市了。雪后的景色是迷人的,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孩子们的游戏自然是堆雪人,打雪仗。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是没有沉睡的冬天的。雪,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喧哗。鸽子也受到喧哗的感染了吧,它也欢快地叫着,不知是为孩子们投中了在记数,还是为没投着而惋惜,总是“咕、咕”地叨念着。喧闹声使得隆冬季节里有了生气。
——崔国伟《鸦子》
冬季,天幕低垂,整个陵区格外清冷。蒙古高原的寒流卷着鹅毛大雪呼啸而至,群山轰鸣,似雷霆滚过,松林澎湃如惊涛击岸,唐柳银白光洁的'枝条在狂风中挣扎,发出凄厉的尖叫。远山近岭如披玉甲,更有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我走在林中小路上,听着大自然雄壮的冬之交响,犹如置身于古战场中,“马嘶金鸣",“戈戟铿锵",真仿佛有千军万马在这里酣战。
——禾子《古陵曲》
阴雨了几天,气候很和暖,满以为废历岁暮再不能见太阳,再不会冻冰下雪了,然而一夜西风,狂扫满院干叶,水缸冻成玻璃,金鱼的游影不能复见,连满天的雪花也下得起劲。昨天含苞的梅朵,却在风雪中偷偷地开出那样媚人的红花。自家独坐在窗檐下,静静地找寻残冬的诗料,只听得几头云雀踏在雪花上的足音,听得隔墙飘来的风篁的歌唱,也听到了自家心房跳跃的微声。
——冰心《寄小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