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库村古村落优美句子 正文

库村古村落优美句子

时间:2025-01-10 17:50:15

一、温暖杭州

春已始,杭州的春色也慢慢的灿烂起来。漫步西湖边,不管是阴雨连绵还是灿烂千阳,几抹烟柳,几株红色,西湖这一片茫然的春水格外动人;而在不远处的太子湾公园里,樱花盛开,郁金香绽放,虽人头攒动,依然不减兴致;再到西湖周遭的山里面徒步一回,尝一湖清明前后最有味道的龙井绿茶,这种惬意也唯有杭州人才能

杭州最标致:西湖+河坊街

路线设计:白堤——孤山公园——北山路——灵隐路——杨公堤——南山路——河坊街

适合游玩天数:1-3天均可

在这里能看到:杭州最美的春色,是骑游的好线路

陆上交通:租借公共自行车,也可以乘坐环湖巴士,有敞篷哦

去西湖游玩,可以有很多方式,走路、乘观光车、坐船或者是骑车……租上一辆自行车车,慢慢地骑,悠闲享受西湖边上的浅浅柳风与淡淡惬意。押金通常为200元,租费是1小时10元。

过断桥沿着白堤骑行,在孤山附近坐落着西湖美术馆、浙江 博物馆、俞平伯故居、西

最后前往河坊街,在河坊街吃一个武大郎烧饼,或是喝上一碗羊杂汤,都是冬日里 的好选择。中山 中路112号御街遗迹处,还有一个开放式御街陈列馆,可以透过

二、

有人说,这是因为有六条河流从镇内穿过,三条横向、三条纵向,这三横三竖的河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用”字,加上沿着镇的一侧流过的吴淞江,就形成了一个“

【特别看点】:“甫里八景”,鸭沼清风、分署清泉、吴淞雪浪、海芷钟声、浮图夕照、渔莲灯阜、西汇晓市等

【门票指南】:通票30元,包括萧宅(萧芳芳纪念馆)、沈宅(水乡服饰馆)、保圣寺(内有叶圣陶纪念馆)、万盛 米行、王韬纪念馆。

【住宿支招】:

【交通指南】:

背包客:上海八万人体育馆旅游集散中心发车,豪华空调巴士往返约60元。

自驾车:上海→沪宁高速→苏昆太高速(苏州 绕城东线)→

三、新叶古村

新叶古村位于杭州建德 西南大慈岩 镇,距大慈岩风景名胜区6公里,距诸葛八卦村11公里,由330国道可达村里。

走进新叶,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古村,是一处令现代人流连的世外桃源,来到村子,你会感觉到少有的恬静和自然。

新叶村建于南宋,由于村子以村后面的玉华山 为主山,所以新叶村子系被称为玉华叶氏。据考证,新叶村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叶氏聚居村。

村子现已有800多年历史,明清建筑有200多幢,被国内文物专家推崇为乡土建筑保护的典范。在一条条幽巷、一级级青石板中,从明代的流畅简洁到清代的富藻繁丽,以至近代的反朴归真,我们读到了岁月的变迁和叹息。

春天来到新叶古村,犹如来到江西

周围还有李村、上吴方村、汪山村等村落,村庄格局基本相似,地形平缓,景观层次分明。每到春天新叶古村的桃花、梨花、油菜花竞相开放,号称“中国古村落完美活标本”的`新叶古村,几乎被春花包围。

交通:

去新叶,自驾车从杭新景高速到寿昌出口下,左转到320国道,然后转330国道(兰溪 方向),到了大慈岩镇左转7公里就到。

此外,杭州汽车西站每天有两班车到新叶;从杭州也可先到建德新安江,建德汽车南站,每隔30分钟有一趟车到新叶。

住宿:

新叶古村有青年旅社和家庭式小餐馆,特色小吃、菜肴随来随点,也可住宿,价格实惠,一天吃住一人只要60至100元。

四、诸葛八卦村

葛镇原来叫高隆村,位于兰溪市西部 ,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镇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国内仅有、举世无双的古文化村落。

诸葛镇一带地形如锅底,中间低平,四周渐高。四方来水,汇聚锅底,形成一口池塘,这就是钟池。钟池是诸葛镇的核心所在,也是布列“八阵图”的基点。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形成天然的外八卦,令人称奇。

村内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200多座,古建筑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村内地形跌宕起伏,古建筑群布局合理,连绵起伏。

中水塘波光粼粼,竹木茂盛,巷道纵横,错落有致。村落景观多样而优美,即有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又有环水塘而建的古商业中心,全村形成了一个变化丰富而统一的整体。被专家们誉为“江南传统古村落、古民居典范”。

长期以来,诸葛后人们聚居在诸葛镇中,形成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朴实而妙趣横生。走在镇中,细心一点的人都会发现,窄巷中相对的两家人家门却并不相对,而是错着开,全镇无一例外。当地人管这种做法叫“门不当,户不对”。诸葛后裔们说,这种建筑格局有利于处理好邻里关系。

诸葛镇民居多为四合院式建筑,四面封闭,中留空间。而房屋的前沿比后沿高,每到下雨,几乎所有的雨水都聚集在自家院内。诸葛后裔们管这种做法叫“肥水不外流”。

诸葛后裔多以经营药材为生,青壮年长年在外,家里防火防水防盗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房屋建筑设计上设置了许多附属设施,加强应急保护。民居大门多为铁皮包制,上钉铁钉,里面用“米”字形铁条加固,非常结实。山墙大部为马头墙,高出正常墙体1米左右,这样即使邻居起火,也不致漫延过来。院内普遍设有水缸、水池等救火设施,一旦起火,可立即实施扑救。为防水灾,院中普遍有较完善的排水设施,精密而实用。

交通

(1)外地游客游览诸葛八卦村时,省外游客可乘飞机到杭州或衢州 ,两地均有长途客车可直接到达。也可乘上海——兰溪的火车,抵兰后,客运中心有5分钟一趟的班车可直接到达。

(2)自驾车线路:

A、杭州——杭金衢高速公路——游

B、上海——沪杭甬高速公路——萧山(高速出口)——320国道——建德寿昌(左拐)——330国道行至15分钟——景区。

景区门票:58元/人;优惠政策:购买门票凭学生证就可以打7折,20个人可以买团体票。五、高迁古村

高迁古村位于仙居 县白塔镇,与神仙居、景星岩相邻。古村东为开阔平原,南依鹰嘴山和景星岩,西邻白水溪,总面积1平方公里。

阳春四月,黄澄澄的油菜花悄悄盛开。在仙居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村里,看油菜花、老房子、看桃红柳绿……即使是阴雨连绵,这样的惬意与恬静,也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春季。

高迁古村有700余年历史,人杰地灵,是吴氏家族的聚集地之一,也是典型的江南望族居住地,居民以吴氏家族为主,是吴氏宗族组织管理下的血缘村落,至今还聚居着1000多户人家,仍然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间习俗。

高迁古村最值得关注的是其规模宏大的民居建筑群,布局精美,气势恢宏,大小院落分布有致,虽历经数千年风霜雨血,但仍然保存完整,是珍贵的古代建筑文化遗产。高迁古村落始建于元代,但现存的建筑和村落格局是清乾隆至咸丰年间以后建成,村落基本保持清代至民国初年的风貌,是浙江中东部地区 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

走过高迁古村,从宅院的命名:省身堂、新德堂、思慎堂、慎德堂、日新堂、积善堂、仁德堂、余庆堂等等,可以看出吴氏家族子弟重以德养人、以书教人、追求功名的传统美德。与明快的小桥流水人家式的其他各地古村落相比,高迁古村的家族血缘色彩更为浓烈。

旅游小贴士:

高迁古村在仙居县城西南20公里,从温岭市区出发从大溪上高速,过台金高速公路东段仙居出口下,只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现在油菜花开得正旺,沿途风光相当不错。

高迁古民居门票35元,不过由于村中还住着村民,景区是开放型的,从村子各个角落都可以进入景区。

六、徽杭古道

风景优美,既适合菜鸟级户外爱好者入门级的徒步穿越线路,也是最早普及的户外徒步穿越线路。是一代代的徽州 人靠贩运盐、茶、山货,走出来的一条经商之路。

自虐指数:4 人文景观指数:8

起点:安徽绩溪

徽杭古道西起安徽省绩溪县鱼川村(又名鱼龙川),东至浙江省临安 市浙基田村(又名浙川),全长据说五十余里(可我们走来感觉最多30余里,否则以我们慢悠悠的速度,不可能5个多小时走完全程),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

在鱼川村古道起点的“古道饭店”旁,就有一个门洞,刻有模糊的“浙江通径”字样。

据说,要走徽杭古道,就要从绩溪出发,由徽入杭才能真正领略古道的风韵和品味到苦尽甘来的快乐。我们选择从安徽出发,则完全是出自搭车顺不顺当。

从徽入杭,海拔上升700多米,从杭入徽,海拔上升只有300多米。这是最大的区别。

交通

广州 驴友可直接搭火车直达绩溪,也可从黄山 、杭州等周边城市坐班车去绩溪。到绩溪在汽车站对面乘坐“绩溪—胡家”的乡村中巴(20分钟一班车,末班车17:30),大约一小时车程,到“鱼川村”(可跟司机说到“徽杭古道入口”)下车。路口就有热心人在墙上做的箭头标记,通过村中曲折的小巷,经过一段农田,就看到峡谷 口桥头的一座屋子,那就是“古道饭店”。

古道

古道饭店———江南第一关———黄茅培———下雪堂———上雪堂———蓝天凹———永来村———浙基田

从古道饭店出发,经过一个水电站就走上了徽杭古道的石板路,一路只要走最明显的大路,不要理会两边的岔路。黄茅培村到下雪堂之间是机耕路,到了下雪堂后则不要再走机耕路,要改走石板路。

蓝天凹节假日有收门票的岗,每人20元。

蓝天凹过后就是一路下山的泥路了,也是走最明显的大路,不要理会两边的岔路。如果有时间和体力,可以从蓝天凹出发,经野猪堂登海拔1787.4米的清凉峰。

终点:浙基田村

从古道终点出来,还得走上半小时乡村路才到浙基田村车站。若想当天回到城里,要注意时间控制,班车情况如下。

交通

浙基田村(浙川)—昌化:每天5班(7:00,9:30,12:00,13:30,15:00),车费9元/人。

昌化—杭州:5:00-15:20,20分钟一班,24元/人,走高速的直达车1个多小时就能到,非直达车还要去临安,2个小时也不定。

七、千岛湖骑行赏花

活动时间:3月---4月

活动介绍:千岛湖的环湖骑行赏花线路,各具特色,无论是放松休闲,还是锻炼刺激,沿途都是鸟语花香,气息怡人,带上TA骑着单车去赏花,享受一次浪漫的旅途。骑行千岛湖,绝对是远离PM2.5的超健康活动,加上阳春天气以及鸟语花香的锦上添花,绝对是短期旅行的好选择哟!

趁着春光无限好,大家不妨出去走走,和大自然好好亲近一番。离上海 不远的千岛湖 ,正是踏青的好去处,一起来看看驴友运动达人,有哪些好线路推荐?

千岛湖春季赏花骑行线路推荐:城中湖线、千汾线、千威线、昌文线、淳杨线、浪黄线、环左线、白小线

各赏花点推荐:

油菜花:千汾沿线、芹川古村、汾口、中洲茶山、金峰百照、左口汪宅、临岐溪口 、下姜村、石林等

桃花、梨花:界首严家、桐子坞、千岛湖斋上、枫树岭水库、左口九龙溪等

杜鹃花:千汾沿线、千威沿线、淳杨线至上江

温馨提醒:因沿路风景太美,观景时请停车驻足,注意人身安全;部分路段注意山体滑坡,施工路段请勿进入,全程请勿乱丢垃圾,共护美丽家园。

1、城中湖线:千岛湖广场—环湖北 路—珍珠半岛—两隧两桥—环湖南 路—千岛湖广场

1)两隧两桥:与千岛湖镇隔水相望,远处山上是火红的杜鹃花

2)环湖北路:油菜花

Tips:路上基本沿湖岸,可领略千岛湖镇风貌和千岛湖风光,适合健身、体验兼具休闲体验,老少皆宜,也是目前一般自行车爱好者参与最多的一条线路。

2、千汾线:千岛湖镇—千岛湖大桥—千汾线—龙川湾 —姜家镇—汾口镇—中洲镇;其中乡村港湾驿站—千汾绿道—竹里观景台(全程约30公里,特别适合骑行体验者)。

1)界首严家、桐子坞:桃花、梨花、油菜花

2)芹川古村:油菜花田,赏“美丽乡村”、“笑脸”

3)汾口镇:油菜花海,第二届油菜花节

4)中洲镇茶山村:梯田油菜花

Tips:千汾线自行车绿道已经铺设完工,一路环山绕湖,配有骑行驿站供休息、露营等,是骑行赏花的不二之选。沿途金黄色的油菜花的世界,点缀着桃花、梨花,还有满山的杜鹃花,呈现一场视觉的盛宴。

3、千威线:千岛湖镇—千岛湖大桥—金峰—宋村—威坪镇

1)千岛湖斋上村:桃花、梨花

2)金峰百照村等:油菜花、杜鹃花

Tips:相比千汾线的休闲享受,千威线更体验运动。穿山绕湖,香气扑鼻而来,一路骑去皆风景。沿途的金峰朱家、百照,宋村等村是摄影、赏花的好去处。

4、淳杨线:千岛湖镇—上江

1)枫树岭当畈村、夏峰村、铜山村、下姜:油菜花

2)枫树岭水库:桃花、梨花

Tips:淳杨自驾骑游线,是千岛湖最有开发前景的一条线路,已经列入十二五改造计划,目前至上江

5、昌文线:千岛湖镇—临岐镇—九咆界 景区—上西村

1)临岐溪口、梅口:油菜花

2)九咆界上西村:油菜花、杜鹃花

Tips:昌文休闲养生线,有江南瀑布王之称的九咆界景区,还有以“观瀑布 住土屋 喝葫芦茶”为主要特色的上西村农家乐特色村等,去踏春还可以领略到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及湖岸边金黄色的油菜花。

6、浪黄线:千岛湖广场—环湖北路—坪山—前坞—石头

1)千岛湖镇清溪村:油菜花

2)青田村等:油菜花、杜鹃花

Tips:线路全长约40公里,线路起伏较大,但环境优美,乡村风光浓郁,还有临海归真、王子谷漂流、森林氧吧、葛岭农家乐示范点等景点,适合运动休闲。

7、环左线:千岛湖镇—千岛湖大桥—汪宅—左口

1)左口九龙溪、汪宅:油菜花、梨花

Tips:山湾十八转,除了欣赏两边的无限美景,更能体验千岛碧水画中游的意境。

8、白小线:千岛湖广场—千岛湖旅游码头—上江

1)里商、石林:油菜花

Tips:该线路前部分一路平畅,非常适合休闲骑行,后面路段蜿蜒盘山,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技巧,不过石林景区云雾

乙未年4月11日,余等19位文友乘车走访社城镇一道沟之古村落。所到之处,不甚感慨,遂留碎记。

一、山道之险

因双峰水库屯水,旧道断阻,遂绕道而行。却不识路途,一路询之。终于行上正道,却令人恐惧。但见小道倚山而劈,如巨龙盘踞于重山峻岭之间。道边,皆为乱石深谷。坠之,当为齑粉也。不禁吟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余等下车步行而爬坡,道之陡,道之“之”形回转,引得浓趣。少者情致高昂,老者气喘吁吁,皆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韩师言,“走访之意不在远,在乎行于山水之乐赏也”。宝银对余曰,山势之险,汝当大笔付词也。余笑而应允。至山巅,见翠松与蓝天白云相连,疑闻天宫仙语。而满山杏桃争艳,集红、白、蓝、绿、青于画间,偶有黄花,甚是“江山如此多娇”。有人舞起会旗相呼,争相拍照。远望似红绢挥舞。蓦然风起,处处伴随花雨。余不禁苦吟,得词一首。因恭疏浅才,不甚惶恐,幸承泽露,敢竭鄙怀,莫笑余愚也。词为[青玉案]盘山道感怀:

疑盘蜀道惊魂惧。路陡转、闻仙语。但见低云摘可取。忽传鸣翠,不知深处,松海钻天宇。

多情吟诵诗仙句,众欲临宫唤娥女。速下山间当对侣。蓦然风起,有人挥绢,舞动桃花雨。

二、石会

下高山,过溪水,沿山沟故道而行。未久,至石会村。

夫石会村距社城镇约15公里。曾闻,因“多石山名石汇,后改为石会。”实为谬也。其名之来历,相传与后赵皇石勒手下之大将石会关联。石会于村附近占山为王,后归属后赵皇,村民为感其恩念其功,故名,可见悠久而神秘哉。

夫倚山而筑,前临清溪,夹于山沟丛林之间。惜土屋残败不堪,衰落之景,令人扼腕兴嗟,很是凄惋,潸然感叹。寻其民,甚是稀少。概因多为外出打工尔。仅留数十老者或妇幼者看守,十分冷落孤寂。若石会再生,岂不悲哉。又见处处牛、羊、鸡粪,使人堪忧。偶有犬吠,似在诉说这里还有人烟,却不是桃源。相传,此为古榆社之驿道也。当年之繁华已然殆尽,岂不痛鸣。喜少数乡民,不忍背井离乡,坚守耕耘、放牧,得以繁衍生息,留下一点希望,当赞。少倾,余等离去。余不免吟道:

悲乎败景痛忧伤,古月焉何忘故乡。

若使当年石会在,不知是否恸凄凉?

三、水泽村

离开石会,沿山沟砼路向前,仍是崎岖难行而一路颠簸。少焉,行约三四里,至水泽村。

见村口有四个村民,余等甚是欢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村民更是喜上眉梢,可见少有外人光顾。余深挖记忆库,年少时恋人即为此村者,遂倍觉亲切。曾有一次路过,却未得驻足,留有遗憾。数十载后亲临,余温尚存,但不知芳龄少女,为何容貌,似乎淡忘。余对众友曰,此乃恋人之故乡也,众皆笑。笑中或羞或甜或隐,皆等不觉。

余细观之,该村与石会所筑风水无异。唯其村口,有一古老石阁门,最引人注目,却不知何年所建。从其斑阑花纹,磨褪之隐痕,或可见证苍老,或在诉说着久远之史。村民言,倭寇曾从门中走过,多亏山上消息树传递及时,才免遭生灵涂炭。门后,有数个体育器材,静静闲置在小广场上,显示着现代气息。更喜闻安有电话。然出门时,唯有步行至几十里外而坐火车,甚是艰难。经询,村中尚有二十余人口,算是不多见也。余等入村,见数十座空屋,荒芜不堪,残不忍睹。更有古老之屋,或言财主之屋,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倒是尽见牲畜之粪,何言清洁。余心悲鸣,不禁呻吟:

曾是梦中留恋处,忍堪破败目难容。

倚托古老传说事,日月何时复照中?

四、琵琶窑

带着心堵之纠结,离开水泽,续向前行。不久,至琵琶窑山口。

从山口沿山谷石径顺溪边步行而入。一路上,苍松翠柏夹着青丛或杏花桃花,弥漫在叠山之中。间有翠鸣,有黄鹂、小麻雀,更有野凤雀、鹤唳,令人惊喜而倍增情趣。山崖下青苔上,间隐冰凌,为归春少有。余不禁吟七绝以怜冰凌:

尘风吹尽雪花溶,堪奈残凌退谷苔。

长恨清冰无觅处,谁知隐入此中来。

途中,又见数处荒废之石院落,间有石碑,为光绪年立,字迹已残损不可读,甚是可惜。不觉行五、六里,到琵琶窑。

琵琶窑,乃榆社最北端偏僻山庄,距县城80华里,处太行西麓,横亘百里之八赋岭脚下。夫“环滁皆山也”,仅不足20米之狭口相通,内宽约百米,纵深约五百米,似头南尾北而置之琵琶。山民倚山择地而居,皆为石窑,故名琵琶窑。听闻,此曾为官驿商道之站,其兴盛时,居民近20户80余口。据言,琵琶窑一财东曾养有80余头骆驼,加之驴骡马共有百余“高脚”,专事转运生意。有数家客栈酒肆,很是红火。此地耕田稀缺而生意兴隆,可见当年之繁华,也似世外桃源,而今已无人居也。空遗一片乱石残屋残院。浊漳河正源溪流,婉蜒涓涓穿过,将村庄一分为二。清一色之残迹石砌建筑,或三合院或四合院,皆为石券窑,雕琢整齐精美,门、窗顶部为拱形,有花纹或浅浮雕。主体有分间纵券,有数间通贯横券,结实坚固。配房、仓库、茅房、围墙、畜圈皆为石垒石砌。同石碾、石磨、石铺街道,仿佛进入石雕世界,令人叹为观止。可惜人去窑空而渐尽毁。仅有牛粪,似在诉说踪迹。古老之驼铃、骡驴马之蹄,古老之气息,皆湮没在乱石荒草之下,甚是悲叹不绝。遂吟:

琵琶窑下尽空屯,但见一堆破古村。

孰道当年衰兴事?石中探索隐遗痕。

时已午,小憩以充饥,而后攀登八赋岭。

五、八赋岭

沿琵琶窑往北,踏小桥,从道光年间碑旁走过,盘山而行走在“州八道”之古道上。

官方及民间曾数次开拓穿山越岭之道,沿途每八里设一驿站,古称“州八道”。踏着约四米宽之古老圆石山径,隐隐似闻驼铃、骡驴马之声。辗转七、八里,至八赋岭。八赋岭属于三县垴山系,浊漳河源头,海拔1553米。三县垴,因位于县境榆社、榆次、太谷3县交界处而故名,海拔1740米。此外,有强盗圪塔(1687米)、人头山(1690米)、大圪塔(1712米)、百崖山(1566米)等诸峰。交通闭塞之古代,这是一条繁华之官商通道。南来北往之驼队,夜间于琵琶窑歇脚,白日行走,山谷里之铃声,经久不息。忽见一只斑蝶于绿松旁翩翩起舞,众皆笑也。

余等站立于八赋岭上,取出会旗挥舞,争相拍照,兴奋之情难表。余纵声高吼《黄河谣》曲,其声嘹亮,回音缭绕不绝,从而吐尽淤愁,快哉!诸友乘兴,或吟诗或高唱或朗诵,达到极点。惜有老者,未能登顶,岂不遗憾哉。尤其山巅中,一条可通车之穿山“之”路,如蛇形,盘踞于重山翠松之间,不知始也不知终处。只叹疲累而无力前往,留下遗憾。

返归时,杨师提议,另择道而返。于是,余与之二人,行走于山梁,隐有小径,却钻入林中。索萋草而下,荆棘丛生,甚是难行。经数转,终至琵琶窑。从琵琶窑而出,忽闻羊叫,只闻其声,不见其踪。路陡转,恰逢牧人高坐于山上,而羊群鲜见,似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先出山口者,小憩而等待后者。余独自到溪边清洗污足,虽寒意袭人,却清爽而便于轻身上路矣。然未知,后者以为还有后者也。往来疲惫寻找,甚是焦急,深怕出事。以此当鉴,行前须约制哉。余等欠下一杯酒,以谢疲惫寻找者。上车时苦得一诗:

众友登临八赋岭,红旗舞在最高峰。

吟诗唱曲观山下,谁晓林间尽古踪?

六、焦红寺

从琵琶窑山口向前,行二、三里,至焦红寺。

焦红寺乃“州八道”之另一驿站也。其出口方向为和顺县。村里有山神庙、龙王庙、奶奶庙、爷爷庙等,惜已残损。道之正中有一古戏台,甚是苍老而摇摇欲倒,令人惋惜。曾闻,每逢佳节,必唱戏。加之通衢要道,往来行人,人山人海而络绎不绝。

夫仍倚山而筑,概为狭窄之长廊所限,而两山夹村之间宽不足百米,且多为石彻,败落不堪。长廊数百米间,尽是乱石破屋。村前有小河,河边便是大山。

有一牧羊女言,曾有两百多人口,今仅有五人居住。伊言滔滔不绝,恐怕胜过一年之语,可见孤寂。妇言,其有两百多只羊,三个儿女已婚,尽在外地生存。余等问之,因何而不出外谋生?答曰,一为还债,二为子女赚钱,二老无所求也。夫为,何其伟哉。余问之,深夜可惧?然。曾有花豹出没,噬之羊,却未见踪影。余等又试问,可为客者备食呼?然。纯朴之心,尽显。

沿铺满畜粪之石街而观赏。忽惊喜,余见一临溪之院,似曾相识。经询,乃挚友之所。故人之老者西去时,余曾前来悼念,遂感亲切。而对面山上,一条冰瀑静默,引人注目。余甚是兴奋,登石堰而留影。满山羊儿与苍松为证,不甚欢喜。

离时已至而村民不舍。从焦红寺再往前约五里,为大牛村,且翻过山便是和顺县,惜未去。留诗一吟以抒感慨:

踏遍山沟觅古踪,焦红寺里尽遗痕。

长叹人间多变换,兴衰只看有无人。

须臾,余等乘车离去,留下车后一片尘埃。

描写乡村的优美句子

1. 农奴小屋都显着衰朽的景象。木材是虫蛀,而且旧到灰色的。许多屋顶好像一面筛。有些是除了椽子之外,看不见屋盖,其间有几枝横档,仿佛骨架上的肋骨一样。到处没有窗玻璃。

2. 古人诗云“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就是似诗如画婺源古村落的真实写照。

3. 婺源沱州乡理坑村,建村于南宋初。自元代始,村子渐盛,人烟茂密,科第蝉联,簪缨奕叶。尤其在明代官宦屡出其村。他们显宦擢职之时或年老返乡之后,便致力于营造邸第,以耀祖光宗。

4. 古村落以“箬皮街”为轴线,大小40多条街巷呈技术布局,体现了很强的向心凝集性。高墙与通道构成的空间,时窄时宽,开际线时高时低,弯曲而又贯通,幽深曲折,犹如迷宫。

5. 离江湾镇十里的汪口村是个商埠名村。古建筑保存至今的有:俞氏宗祠、养源书屋以及民居、商铺等265幢。其中,明代建筑11幢,清代建筑253幢。

6. 汪口,古称“永川”,处于山水环抱之间。材落背告的后龙山,呈五级升高的台地。江湾水汇入段莘水以后,在村南侧由东向西流过,时净如练的河水因村对岸的向山阻拦出现U形弯曲,形成村前一条“腰带水”。

7. 汪口是俞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人烟稠密,商旅辐辏,是一个商业贸易集镇。

8. 这里安静清洁,不积灰尘,不生蛛网,蚊蚋不入,连鸟儿也不来搭巢。据说是由于根据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对建筑结构精心设计,在祠堂某些空间形成特殊的空气旋流,加之樟木具有樟脑气味,才形成如此优异的保洁环境。

9. 出婺源县城北行13公里到了延村。延村,原名延川,明初,金姓迁入,才改叫延村。位于山谷平川里。南北两面不远就是山,山在村东互相逼近,挤成斜向东北的峡谷。

10. 延村是茶商名村,是江西省建筑群重点保护村。俗话说,无“徽”不成镇,婺源古属徽州,而延村、思溪的商人,就是当年“徽商”中的一支劲旅。

11. 思溪村始建于南宋元末年(约1199),先祖由长田村迁来。多俞姓,俞音谐鱼,“鱼”思溪水,故名思溪。整个村子设计成了船形。村口有一座风雨桥。进村必须过桥。

12. 延村和思溪的民居规模庞大,造型考究。木制的二层榀架,外围以高耸的出山马头封火墙。住宅紧挨着住宅,封火山墙也是宅第之间的'界限。表条石门框门楣,水磨青砖雕琢镶嵌装饰的门楼。

13. 村中所有街巷,都是青石板铺墁。即使雨雪满天,在此串门入户,从村头到村尾,衣赏可以不湿。

14. 思溪延村的古建筑有一种“集体”的美。“庭院深深深几许”,南唐诗人延巳的这一名句,常常被用来形容中国古建筑的延绵无尽。婺源乡村的民居庭院,究竟深几许?委实使身临其境的游人颇费思量。

15. 李坑村,们于婺源县城东北15公里,属秋口镇。2003年6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李坑村原名“理田”,改名李坑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

16. 婺源曾属古徽州,是徽商的发源地之一。商人们在外地挣了钱,便回家修造氏族宗祠、家室府第,使得明清建筑遍及全县。这些古建居民,至今相当完整地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17.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素有“耕读文化、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历代名人辈出,自宋以来有官宦贤达2600余人。南宋理学家朱熹、近代中国铁路工程创始人詹天佑就是其中佼佼者。

18. 千年古道,驿路断桥。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村落,源远流长凝练精深的古文化。“村外又村千户荫,树间生树四时春”……这个自然质朴之地,就是被誉为“中国最美丽乡村”——婺源。

19. 秋冬来时,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周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20. 这是一个巨大的古宅,在苍色的山岩的脚下。宅后一片竹林,鞭子似的多节的竹根从墙垣间垂下来。下面一个遮满浮萍的废井,已成了青蛙们最好的隐居地方。

21. 这是一幢三间茅草屋,它矮得白芸那不高的个子已快触到屋檐。看得出,由于太陈旧,它像个驼背的衰弱老人,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门板已烂掉几块。泥墙上的两个小窗户,堵满破席乱草。

22. 村里的农舍几乎全被积雪笼罩了,只留下几个黑洞洞的窗户,像一双双大睁着的眼睛,诧异地打量着这个白雪的世界。

23. 绿树掩映之中,整齐的瓦房和陈旧的草屋交错杂陈,恰似一盘杀得正酣的象棋子儿。

24. 那是一间低矮破旧的南房,屋里终年不见阳光,昏暗潮湿,墙皮早已脱落了,墙上凹凸不平。

25. 站在半山腰上向村子望去,一座座低矮的小茅屋,像雨后钻出地面的一朵朵小蘑菇,散落在山坳里。

26. 皖南古村落之宏村建于明清时代的白墙黑瓦,临于水边,映于倒影,一片黑白明透烟雨索清的感觉,很美,也很舒适。你动心了没。

27. 茅镬,藏于四明山深处,有着“浙东第一古树村”的美誉。是宁波驴友必去之处。然却不时传出这座古村落因地质灾害隐患而整体搬迁的消息,让人不禁哑然。与那座古村相识缘于去年三月到杖锡村观赏樱花的途中小憩。

28. 村子的民宅多沿山坡而建,它们用土胚和砖木结构建成。有的屋顶盖着瓦片,有的屋顶上居然覆着稻草,这在发达程度颇高的宁波沿海地区显得有些另类,可能正是这点与众不同才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观赏原生态的美。

29. 看着斑驳的老墙,凭着自己的想象,感觉这些老房子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村中的行道由各组石阶组成,蜿蜒延伸而四通八达,拾阶而上,石阶两旁长着苔藓或蕨类植物,没有狗吠鸡鸣,宁静而不寂静。

30. 茅镬古村落其实不大,十分钟就可绕遍整个村子,漫步其间有种久违的感觉,类似的村落在若干年前有很多,只是以前不曾关注罢了。

31. 出村是条石阶,短了些,但石阶旁却矗立着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分叉的枝桠上,挂着无数扇形小叶片,微风一吹,叶柄脱落,纷纷扬扬往下飘,落在石阶上,踩过去,簌簌作响,别有一番意境。

32. 一年后的回顾,估计那道原生态的风景犹在,只是古村落茅镬村的未来尚不明了,她会离我们正渐行渐远吗?

33. 李坑村的主体位于一个东西狭长山谷里。山谷东端是一个封闭的盆地,都是水田。两条小溪,都发源于盆地,一叫上边溪,一叫下边溪。上边溪流向正西,下边溪由南侧西流、转而偏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