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阅读答案1
【原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问题】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1分)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3分)
【参考答案】
(1)、“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缺一个全错)
(2)、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绝句的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 — 9题。
绝句 石柔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②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②飞球:杨树籽
8、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或: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意思相近即可)(4分)
9、在借物(景)抒情、对比烘托、通感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
①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杨花的随风飘扬,www.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②对比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
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给人“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的不能自主的无奈。(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杨花随春风飘荡,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6分).
绝句的阅读答案3
拒绝句号
冯骥才
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他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般的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一杯的喜悦吗?
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种句号。
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尽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_______的路、_______的路、_______的路。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个句号,退了出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化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死去的符号。
我说的是这种句号。
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不知不觉地完结。想想看,你曾经做过的那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云的?句号往往又和人的自足、人的惰性连在一起。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
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乎神经质的警惕。警觉它、监视它、打击它和超越它。在与句号的斗争中,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和保守的对抗。当然……它何其艰难!跨过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造力。
然而,在人生、艺术和事业的道路上,消灭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你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启示:最积极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有改动)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人是如何看待句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要拒绝句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号的可怕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通读全文后,为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读完本文的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阐明“拒绝句号”的观点。
2.句号是完成,是圆满,是有志者事竟成,是成果与收获。
3.句号是停止,是终结,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4.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
5.人生追求 艺术探索 事业奋进
6.示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意对即可)
绝句的阅读答案4
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迟日即春日
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其一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其二
逾:更加。
欲:好像。
燃:燃烧。
过:过去。
何:什么。
译文其二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相关试题
(1)苏轼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价王维的诗,其实,杜诗中也有不少以诗为画之作,这两首绝句就是如此,请简要欣赏这两首诗是如何写景的。
(2)以上两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两首诗在写景手法上各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赏析。
(4)以上两首诗,写景形神兼备,但所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1)第一首诗写景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泥融飞燕子一句,描绘了燕子衔泥筑旭,是动景:沙暖睡鸳鸯一句,描绘了鸳鸯在沙洲上静踩不动,是静景,一动一静,展现了初春时节一派生机盎然明丽之景;(答出动静结合1分,分析1分)第二首诗前两句描写了碧江、白鸟、青山和鲜艳欲燃的山花,写景着色鲜艳,诗人笔下是一幅清新、灿烂的春景图,又以江碧衬鸟的归,以山青衬花的红,相互映衬,生动形象。(答出衬托手法1分,分析1分)
(2)第一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清新明丽、春深似海之景,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的无限喜悦之情;第二首诗以乐景写哀情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一句,春景不可谓不美,然而岁月茬苒,归其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趣,却反而勾起了诗人漂泊感伤之情。
(3)第一首主要运用了粗笔勾勒和工笔描绘相结合,动景和静景相映衬的手法,展现了初春时节一派生机、明丽之景;第二首主要采用色彩互相映衬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清新、灿烂的春景图。
(4)第一首诗,作者借清新明丽之景,表达了喜悦安适的情怀。第二首诗,作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羁旅异乡的思乡之情。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①迟日:出自《诗经七月》中的春日迟迟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表示恩爱的.情侣。
【译文】
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阅读训练】
(1)诗歌以___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迟日)
(2)这首五绝在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四句两两对仗)
(3)诗歌前两句组成了一幅粗线勾勒的才、大场景,并以_____、____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丽 香)
(4)赏析诗歌后两句。(60字左右)
煦暖的阳光下,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这一静一动,相映成趣,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5)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6)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借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描述秋景的方法)(3分)
答: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1.这首诗写的是 (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2分)
2.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2分)
答案:
1.春末夏初(或暮春) 思念家乡。
2.示例一:运用衬托(或反衬)的手法,以山的青翠欲滴衬花朵的红艳似火,青红互为竞丽。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遍布青山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就像燃烧着的一团团火焰,绮靡而灿烂。
示例三:一个欲字生动传神,在拟人化中赋予了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绝句的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
【甲】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杜甫王杨卢骆
①当时体,轻薄为文哂②未休。尔曹③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8.甲诗中“ ”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 ”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2分)
9.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www.。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
答案:
8、李杜 轻薄
9、甲诗古今对比 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乙诗 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 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绝句的阅读答案6
拒绝句号
(冯骥才)
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它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般的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杯的喜悦吗?
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种句号。
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尽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斗的路。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个句号,退了出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划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不知不觉地完结。想想看,你曾经做过了哪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去的?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心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
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乎神经质的警惕。在与句号的斗争中,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与保守的对抗。当然,它何其艰难!跨过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艺术的道路上,消灭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你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启示:
最积极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
1.“拒绝句号”是作者运用比喻手法表达的一种观点。请根据文意,概括其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在阐述观点时,十分强调“自我”这一内因的关键作用。请你认真阅读三至五段,分条加以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最积极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中止自己奋斗的步伐。
2.从两方面回答:①句号大多数是自己画上的。②拒绝句号要靠自己与句号作斗争,要与自己的惰性和保守作斗争。
3.要点:不满足取得的成绩,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把每一点成绩作为继续前进的起点。(意对即可)
绝句的阅读答案7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已有许久,未尝去关心蝉声。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
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半空中,无法评点眼前这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多惊讶!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沙冲向磁铁那样。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突然,不约而同地全都注了嘴,这蝉,又吓我一跳!就像一条绳子,蝉声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地,突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松了绑,于是我的一颗心就毫无准备地散了开来,如奋力跃向天空的浪头,不小心跌向沙滩!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响,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也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达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
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像一群吟游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荫下,闲散地歇他们的脚。拉拉杂杂地,他们谈天探询、问候季节,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押韵。他们也交换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热心,因为“流浪”,其实并没有方向。
我喜欢一面听蝉一面散步,在黄昏。走进蝉声的世界里,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器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听蝉更让人心旷神怡?听听亲朋好友的倾诉,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聆听万物的倾诉,对我们而言,亦非难事,不是吗?
聆听,也是艺术。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音响设备。想象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踞在不同的树梢端,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舞台上一般。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它们各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情。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然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顷刻间,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地攫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蝉声亦有甜美温柔如夜的语言的时侯,那该是情歌吧!总是一句三叠,像那倾吐不尽的缠绵。而蝉声的急促,(在最高涨的音符处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绵绣文章被猛烈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字句,掷地如金石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断简残篇,徒留给人一些怅惘、一些感伤。)何尝不是生命之歌?蝉声。
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
1.文章开头说“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作者说夏天像绝句的根据是什么?
2.文章倒数第二段中括号内的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是从哪个角度,依照什么顺序咏夏的?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以敏于感受,巧于构思,富于联想,精于炼字见长,是一篇以见识广博,字句老辣取胜的叙事散文。
B.全文犹如一篇绝佳的咏蝉诗章,蝉声作为整体意象笼罩全文,层层递进,回旋往复,而章法井然,形象突出。
C.“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也有所谓的‘天籁’。”这句话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告诉人们要客观地看待事物,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好,倾听自然。
D.文章未尾表达了作者豁达爽朗的个性和感物伤怀的闺怨情调。
E.本文吸引人们的是作者细致入微的感受、新颖贴切的意象和机警而妩媚的文句。
答案:
1.①春季夏季有不同的季节特征,而作者又抓住了这些特征。②作者抓住了夏季声音(蝉声)的特点:节奏明快、简短精巧、富有韵味,与绝句相似。
2.作者表现出一种青春易逝、美景难留的怅惘;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
3.作者咏夏,并不泛写各色夏景,而是集中描写蝉声。依照时间顺序:晨间听蝉,黄昏一面散步一面听蝉。第一句占2分。第2句占4分,其中每分句1分,意思对即可。
4.AD(A末句错,不是以见识广博、字句老辣取胜,也不是叙事散文,而是抒情散文;D没有感物伤怀的闺怨情调。)
绝句的阅读答案8
乙巳游日本绝句
[清]吴保初
万顷云涛立海滩,天风浩荡白鸥闲。
舟人哪识伤心地,为指前程是马关。
过马关
[清]康有为
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
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
【注】①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安徽庐江人。本诗为诗人1905年东游日本途经马关时所作。②马关:在日本本洲岛西南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③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中国近代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1.吴保初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和解析】答案:示例一: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艺术手法。(2分)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壮阔安谧、和平安宁的海边风景图,以乐景衬哀情,为后两句抒发国耻之悲张本。后两句通过船夫并不知道马关在历史上有何令人伤心的含义,进而表达了强烈的国耻之悲。(3分)
示例二:触景生情,寓情于景。(2分)诗人航行海上,途经马关岛,不由联想到当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耻之悲油然而生。(3分)
解析:诗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写景勾画了一幅壮阔安谧、和平安宁的海边风景图,但下文紧接着用伤心二字点出诗人情感,表达了强烈的国耻之悲。
2.两首诗都写到伤心和马关,二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6分)
【答案和解析】答案:相同,都表现了对于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痛恨之情。(3分)吴诗通过船夫不知《马关条约》的伤痛反衬诗人对于国耻的伤心;康诗直抒胸臆,表达了《马关条约》给诗人带来的伤心。(3分)。
解析:要注意注解中有关马关的解释,并联系历史知识来作答。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倍受欺凌的祖国无限伤痛的情怀。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椎心之痛:茫茫大海浩瀚无边,大海上空白云漫卷,远望似与大海相连。浩荡强劲的海风掀起万顷波涛,涌向日本本洲岛西南的海滩。在这水天一色,苍茫空阔的云海之间,只有羽毛洁白的海鸥最为悠闲了。它不顾浪涌云飞,舒展着双翼在海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一幅多么壮阔安谧、和平安宁的海边风景!可是,谁能想象到十年前曾在此地演出一场弱肉强食的丑剧呢?诗人正凝神观赏海景时,同行的船夫指着前方说,再往前行一程就到马关了。船夫看来并不知道马关在历史上有何令人伤心的含义。
1899年康有为自美洲东归途径日本赴香港时,也写下了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委婉地抒写了丧权辱国的深痛之情。两首诗构思可谓偶合,但比较而言,吴保初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更显出深沉蕴藉、刻骨铭心的力量。
绝句的阅读答案9
拒绝句号
⑴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它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般的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杯的喜悦吗?
⑵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种句号。
⑶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尽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斗的路。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个句号,退了出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划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⑷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不知不觉地完结。想想看,你曾经做过了哪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去的?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心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
⑸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乎神经质的警惕。在与句号的斗争中,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与保守的对抗。当然,它何其艰难!跨过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艺术的道路上,消灭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
阅读题:
1. 第(2)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2.有人喜欢句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拒绝句号的原因又是什么?请作简要概括。(4分)
3.揣摩文意,在结尾画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句子。(3分)
4.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也一定有过与句号作斗争的经历。请举出一例。(3分)
参考答案:
1.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有人喜欢句号,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句号表示完成、圆满、成果与收获等。作者拒绝句号是因为句号往往意味着对事业、对其它追求本不该有的终止和懈怠。
3.本题为开放题,如:最积极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成逗号的人生。
4.如:我初步学会游泳后,曾沾沾自喜,产生懒惰情绪,还原再去游泳。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硬着头皮坚持游泳。一年来不但游泳能力大有长进,而且品尝到了许多成功的快乐。
绝句的阅读答案10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本诗的作者是 ,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 ,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 。
2、绝句是唐诗的一种主要体裁,它的特点主要是:
3、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你是怎样理解的?
4、写出两句唐代诗人写江南春天美景的诗句。
5、用散文性的语言描写前两句,体会江南的美丽春景。
答案
1、杜牧、小李杜、大李杜《樊川文集》
2、每首诗四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一般是一三四句押韵。
3、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5、千里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叫,到处是绿叶映衬红花,水边的村落,靠山的城镇,酒帘迎风招展。
每句话都可以扩大成一篇文章,“我读古诗”这句话当然也扩大成一篇文章;但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句话可以扩大成不同结构的文章。写出下面三篇文章,并
在读古诗中成长:开头——小时候——后来——现在——结尾。纵式结构,八段式。
青春因古诗而美丽:开头——李白——陶渊明——李清照——结尾。横式结构,八段式。当然也可以不以诗人划分,而以古诗词的分类来划分,如,田园诗——豪放诗——婉约诗,友情——亲情诗——边关请,等等。
我与读古诗的故事,写读古诗的一件事情。开头——起因——怎么读的——相关事情——给自己的影响——结尾。记一件事,七段式。
一、 李白
太阳部落写于2010.3.26 修订于3.29
恐怕华夏大地上第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物就是李白了。不得知他是否读了一万卷书,但姑且是行走了万里路,他在二十岁的时候游历过成都、峨眉山等地,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出蜀东游,直到42岁入宫当唐玄宗的文学侍从,几年后辞别皇宫又开始了游历生涯,直至62岁去世,难道这么好几十年还走不了万里路吗?
李白以他的豪放乐观著称于世,同样是辞了官,同样是不落红尘,但是他选择了与陶渊明归隐田园而不出截然相反的方式,把自己的一生徜徉在名山大川和知己好友间。并且他没有白走,一路上且行且歌,写下了大量的不朽诗篇,成为中国诗坛第一人,被世人誉为诗仙。
现存的李白诗集共收有诗歌近千篇。这些诗歌,林林总总,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作为初中生,我们要写以李白为素材的中考
依据写作需要,我们把李白的诗歌分为讴歌山河、乡情友情和言志壮情三个部分。
一、讴歌山河。李白给我们留下的著名的山水诗篇,涌动着壮观的山河,奔放的激情,是源远流长的巨幅画卷。我们看看最简单的,在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必读三十首古诗中就有好多李白那豪放的山水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善于在诗歌中借景抒情、状物言情,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李白早已经把自己的神魂溶于山水间,对山水风景情有独钟,为那宏伟的气派而心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赠裴十四》)“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所以游走山河,寄情山水,把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源于他的道家观念,逍遥人生,近山近水,修道成仙;更是他的人生观的写照,豪放的性格,乐观的人生,那高山大河才是他的家园,那里没有世尘的污染,没有人间的尔虞我诈,没有喧嚣的浮
二、乡情友情。李白是性情中人,古道热肠,一生广交朋友,许多诗篇抒发了他的对挚友的真情。李白视朋友为手足,写了大量的送别诗,而李白又以山水为怀,所以往往是把惜别的场面设置在山水中。前面提到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皆如此。还有“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李白的心中,有山有水,有朋有友,而那本是壮丽的山壮阔的水,由于朋友的离别也多了一份怅惘和忧思,那山那水那云那天都寄托着李白的友情。我们设想一下,李白在长江流域(也包括黄河流域)多年游走,一路朋友一路歌,但是他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没有不散的宴席,深交数日,总有一别,别时又不知路在何方,那种落寞的心情可想而知,于是山山水水就蒙上了情感色彩,人走情未了,“唯见长江天际流”,接天的长江水已经化作广阔无
李白出蜀东游一发而不可收,再也没回过家乡——四川青莲乡。赤子在外,乡情袅袅,
三、言志壮情。李白的豪情在他的诗歌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李白有着宏图大志,这才是他不安于现状,出蜀东游的真实原因。言表志向,抒发情怀,也是李白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至今都彰显着生命的不朽,是一个个鼓胀着人生张力的风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游走,原本不是为了写诗,不是为了逍遥,而是要广见世面,结识好友,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当时正值大唐盛世,大好的形势使他欣欣然,要以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于大唐帝国。他的这种追求就像自天而降的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由于李白的诗歌才华才华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唐玄宗把他召见进宫,做翰林大学士,实际是唐玄宗的文学侍从。但是由于李白的刚正不阿的品格和豪放爽直的性格,与宫廷难于熔为一炉,受到高力士等人的谗言陷害,此时的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得不辞官而去,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壮怀诗篇。
李白的诗很多,涉及情感的各个方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是吗?千年又一季,他那燃烧着人生激情的诗歌,像千古不变的月亮挂在我们灵魂的夜空,明亮而温馨。
李白的诗波澜壮阔,九曲回肠,神韵昭昭,以其独特的浪漫诗情独领中国诗坛。夜空因明月而生辉,诗坛因李白而辉煌。
李白乘诗而翔,投入生活的激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有着远大的理想和高远的人生豪情而又不脱离社会的羁绊,在高昂奋进的精神状态中诉诸人生价值,以富于展望的智慧给我们建起来一个宏伟的精神殿堂。
二、 中学生分类古诗词
分类古诗词
春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
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李清照:《念奴娇》)
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李清照:《临江仙》)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卜算子》)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张先:《菩萨蛮》)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蒋捷:《女冠子》)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卢祖皋:《宴清都》)
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朱嗣发:《摸鱼儿》)
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
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柳永:《曲玉管》)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敖》)
红藕香残玉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八百里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州头。(毛泽东:《沁园春》
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时彦:《青门饮》)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冬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毛泽东:《东云》)
山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晏殊:《清平乐》)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钗头凤》)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李煜:《望江南》)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毛泽东:《清平乐》)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毛泽东:《十六字令》)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张先:《醉垂鞭》)
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蘋花满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张炎:《渡江云》)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王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潘希白:《大有·九日》)
水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晏几道:《蝶恋花》)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李之仪:《卜算子》)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
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韩缜:《凤箫吟》)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张先:《一丛花令》)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王
日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李清照:《念奴娇》)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陆游:《浣溪沙》)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张先:《醉垂鞭》)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陈克:《菩萨蛮》)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陈克:《菩萨蛮》)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范成大:《眼儿媚》)
西园日日扫林,依旧赏新晴。(吴文英:《风入松》)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幕,更移舟、向甚处。(姜
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卢祖皋:《江城子》)
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刘辰翁:《兰陵王》)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刘辰翁:《兰陵王》)
月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约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苏轼:《江城子》)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云和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朱嗣发:《摸鱼儿》)
风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欧阳修:《浪淘沙》)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苏轼:《水龙吟》)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萧条庭院,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毛泽东:《清平乐》)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毛泽东:《水调歌头》)
风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
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张先:《菩萨蛮》)
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范成大:《眼儿媚》)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蒋捷:《女冠子》)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卢祖皋:《宴清都》)
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朱嗣发:《摸鱼儿》)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刘辰翁:《兰陵王》)
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晏殊:《清平乐》)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晏殊:《木兰花》)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共。(欧阳修:《浪淘沙》)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宠柳姣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张先:《千秋岁》)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
船上管弦江面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
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张先:《千秋岁》)
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蘋花满
雨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时,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萧条庭院,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毛泽东:《菩萨蛮》)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毛泽东:《菩萨蛮》)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蝶恋花》)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
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刘辰翁:《兰陵王》)
雪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贺铸:《石州慢》)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张先:《千秋岁》)
叹奇与路遥,夜雪初积。(姜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李清照:《菩萨蛮》)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陆游:《汉宫春》)
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张先:《千秋岁》)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周密:《高阳台》)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贺新郎》)
草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柳永:《蝶恋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欧阳修:《踏沙行》)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点绛唇》)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平乐》)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张先:《菩萨蛮》)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张先:《菩萨蛮》)
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吴文英:《夜合花》)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幕,更移舟、向甚处。(姜
芳草唤愁,愁来难奈。(贺铸:《感皇恩》)
君且住,草草留君剪韭。(刘辰翁:《摸鱼儿》)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王
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朱嗣发:《摸鱼儿》)
柳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
宠柳姣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
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欧阳修:《踏沙行》)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张先:《千秋岁》)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毛泽东:《蝶恋花》)
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张先:《千秋岁》)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陈克:《菩萨蛮》)
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周邦彦:《应长天》)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树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柳永:《采莲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吴文英:《八声甘州》)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
鸟
惊塞雁,起城鸟,画屏金鹧鸪。(温庭
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姜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辛弃疾:《鹧鸪天》)
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残,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卢祖皋:《宴清都》)
河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苏轼:《洞仙歌》)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柳永:《曲玉管》)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周密:《高阳台》)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吴文英:《夜合花》)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吴文英:《三姝媚》)
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吴文英:《瑞鹤仙》)
江
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鸯,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苏轼:《青玉案》)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苏轼:《临江仙》)
夜阑风静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柳永:《采莲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船上管弦江面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李煜:《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州头。(毛泽东:《沁园春》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毛泽东:《菩萨蛮》)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泽东:《水调歌头》)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晁冲之:《临江仙》)
湖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晁冲之:《临江仙》)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
看画船,尽入西冷,闲却半湖春色。(周密:《曲游春》)
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周密:《曲游春》)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吴文英:《夜合花》)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吴文英:《祝英台近》)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吴文英:《莺啼序》)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吴文英:《高阳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吴文英:《八声甘州》)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
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张炎:《渡江云》)
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着娉婷。(卢祖皋:《江城子》)
海
夜阑风静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伴零落。(李叔同:《送别》)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毛泽东:《十六字令》)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吴文英:《莺啼序》)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吴文英:《三姝媚》)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王安石:《千秋岁引》)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刘克庄:《贺新郎》)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张炎:《渡江云》)
云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
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自长。(晏几道:《阮郎归》)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碧云冉冉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李清照:《临江仙》)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毛泽东:《清平乐》)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张先:《醉垂鞭》)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周密:《高阳台》)
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朱嗣发:《摸鱼儿》)
楼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晏殊:《清平乐》)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李清照:《念奴娇》)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苏轼:《丑奴儿》)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晏几道:《临江仙》)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张先:《菩萨蛮》)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张先:《青门引》)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陈克:《菩萨蛮》)
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吴文英:《夜合花》)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刘克庄:《贺新郎》)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蒋捷:《女冠子》)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朱嗣发:《摸鱼儿》)
画楼帘暮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卢祖皋:《江城子》)
舟
夜阑风静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玲》)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柳永:《采莲令》)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红藕香残玉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李煜:《望江南》)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陆游:《谢池春》)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幕,更移舟、向甚处。(姜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晏几道:《清平乐》)
住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
酒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阶行》)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晏殊:《清平乐》)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欧阳修:《浪淘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红酥手。黄縢酒。(陆游:《钗头凤》)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酒酣胸胆尚开张,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晏几道:《临江仙》)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毛泽东:《菩萨蛮》)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毛泽东:《蝶恋花》)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周密:《高阳台》)
愁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阶行》)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苏轼:《丑奴儿》)
愁无寐,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陆游:《浣溪沙》)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张先:《一丛花令》)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毛滂:《惜分飞》)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吴文英:《高阳台》)
似笑我、闭门愁寂。(周邦彦:《应长天》)
芳草唤愁,愁来难奈。(贺铸:《感皇恩》)
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卢祖皋:《江城子》)
三、 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
太阳部落写于2009.10.16
作文,特别是中学作文经常需要引用古诗词、广告、
一、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方式。
实践表明,把古诗词等名言警句放进作文中,在形式上,不光是带引号和冒号的原因,大体有以下五种形式。
1、语录式——摘录
就是放在文章的文章的题记位置,单独出现,做全文的题记。例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再如: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语录式类似于摘抄,把原文原封不动地写在文章的开头,完后另起行在末尾处用破折线引出句子出处,由此做成作文的题记。当然这是题记的一种形式,题记还有其他形式。
2、援引式——引用
用在文章内文中,就是直接引语的形式,提示语+冒号+双引号+引语内容+末尾标点符号+引号。例如:
《论语中说》:“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如果写成如下的样式就不是援引了: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因为这句话,包括子曰在内,都是直接来自《论语》,而不是孔子。
注意,援引的话语内容中的最后一个标点在引号内。
3. 引号式——套用
引号式和援引差不多,但还有细微的区别,主要是在标点的运用上,一是去掉了引号,二是引用内容的最后一个标点在引号外。例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我们看见八月十五的月亮,某种情愫总会油然而生。
再看:
秋叶是漫无边际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满目的秋叶,五彩缤纷,给了我们铺陈在天地间的巨幅油画,也给了我们万千感叹。
套用也包括淘金自己的句子中。就是只有引号,引号之外别的什么标点都没有,放到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此时,我虽然身在温暖的教室里,可是却从内心里平生了“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一点儿浪漫与温暖都没有了。
5、变化式——化用
就是没有引号,把经典、古诗词无形地揉进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有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一种豪放叫飞流直下三千尺,有一种情意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一种淡然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再如:
雨的语言是丰富的,可以是漫卷诗书的喜悦,滋润着杜甫的绵绵春夜;可以是点点离人泪,倾述那个寂寞的夜晚;可以是映照冰湖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龄送别有人的刹那间。
前一个化用是完全的诗句的连用到自己的句子中,后一个化用是将诗句的亮点词语活用在自己的句子中。
我们得到了这些方法,才能够运用自如,不至于弄巧成拙。
二,作文中运用古诗词的目的
总体来说是装点自己的作文,让它更美更深刻,但也不是简单的装潢门面。
1、突出文章中心,使主题更鲜明。当然突出主题有好多方法,而用诗词来点缀是不错的方法,就好像小姑娘头上戴了夺人眼目的饰品。
请看下例:
文章主题:感悟秋天之美。文体:写景抒情散文。文题:这里的秋天静悄悄。文章结尾可以这样写: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里秋天的美在于她给了我们一片静明的世界。
当然,把经典用在文章的开头和中间都能突出主题,若当做题记,主题作用就更加明显。
2、引出人物。有时,人物不好出场,就采取人没登场先有声的办法,就像戏剧的台后唱段一样。例如:
命题:留在心底的风景。素材:李白事迹。主题:男儿当自强。文体:记人抒情散文。可以这样开头:
“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我每当想起这句诗就想起了李白,也只有李白可以写出这么豪放的诗句。……
3、引出事件 例如:
李白有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赏识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的美景,更有过“床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般的切腹乡愁。那是他客居长安而不得志的一个中秋月夜,……
4、抒情。
比兴抒情:我们家乡的这挂瀑布,虽然没有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放,但是也不乏小夜曲般的柔美。
推波助澜:我原以为,妈妈离开了,我就可以自由了,可是啊,我的心里空牢牢的,想妈妈的滋味如同刀割,真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啊。
当然了,引用古诗最大的作用在于抒情。
李白其实很快乐
袅袅檀香,一杯清著,一轮蝉娟,一捧盛菊,手边是虚掩的书卷,读完李白的诗作,我不禁为他扼腕叹息,本有天生之才,却无奈仕途坎坷;本有豪情壮志,却怎敌官场黑暗。我为他遗憾,为他不平,我想他一定是不快乐的吧。
恍惚中,他向我走来,一路高歌,一路豪饮,放浪不羁,这就是你,唐诗上的不朽传奇,诗仙李色。
你不是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不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最后的你却也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
你我伴灯而坐,相对无言。你默默饮酒,我在旁静静思索。我敬佩你的才华,也为你最后的离开而惋惜。你是这样一个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却难踏仕途,平步青云;你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难入官场,最后抽身而退。你心中的苦涩想必如同那难以斩断的流水,滔滔不绝,一滴一滴都是你的 了目水。
然而你却笑着摇头,缓缓道出你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原来我一直都错了。
你是一位诗人,却也是一位卫士。你用笔书写自己的伤春悲秋,你用文字捍卫自己的高尚情操。或许在你离开时,心里的确会有苦涩与酸楚,然而在你的眼中,一切的名利比不上自由对你的吸引,黯然的离开却让你拥有了最高洁的自我。在别人看来,追名逐利似乎已是社会大流,你却以自牺前途r 为代价,宁可相忘于江湖,忘情于山水也绝不同流合污。原本以为你是无奈的,却没想到其实你很快乐。你为坚守自我而快乐,你为纵情美景而快乐,你为远离官场而快乐,你为那一片心里的净土而快乐。
我终于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真正内涵,在你看来,苦闷和悲伤只不过是高洁的副产品,坚守自我的你其实很快乐。
李白三唱
初一学生郑羽帆2009.4
微风吹过,吹皱了我心里的一湖春水,桃花随风飘落,李白沐着花雨,披着花瓣,在我心田上缓步而来。
悠悠李白情
李白的情怀,豪放不羁,是奔腾的黄河水,以雄伟的姿态奔向大海;也是毅力的泰山松,以坚毅的性格矗立于泰山之巅;更是天上的行云流水,在空茫的云天上翻腾激越。
李白的情怀,也像是采来的一束山花,浪漫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李白的浪漫,总是在他的诗中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的心里有一泓浪漫的溪水,清澈,清凉,多情而又柔美,流到读者的心里,缠缠绕绕,流淌着花儿的芬芳。
荡荡李白诗
李白的诗,不仅浪漫,也大气。李白的豪放、坚毅,在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豪情,就像这天上来的黄河水,奔腾不息,令世人赞叹和感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大气,超凡脱俗,他以宽大的胸怀俯
李白的诗,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流转自然,景象万千,思想深刻,海纳百川。他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化在了诗里,飘荡在壮美的风景中,使诗句多了几分深厚,少了几分空虚。
远远李白志
李白的一生,看似潇洒,其实有许多不如意。
李白本想以自己的才能报效大唐。虽然被召入宫,风光一时,但逃脱不了被奸人所害的下场,不得不被迫离宫。而他的豁达正在于乐观的态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不因离京而痛苦,也不因实现不了抱负而悔恨,反而更加自信乐观,毫无顾忌地奔向了他心灵的故乡——游历山水间,逍遥人生。
李白,我心中的歌声,每日余音绕梁不止……
沉醉于菊花盛开的世界
初中一年级学生栗颖写于2010.3.21
秋风瑟瑟,一丛菊花傲霜盛开。荒草凄凄中的一抹鲜黄,使我沉醉在这迷人的世界里。
她,生不择境,从不挑剔,大树下,荒路旁,乱石间,只要有一抔泥土她就会在这生根,成为她欣欣然的乐园。也许这就是古代诗人推崇他的原因吧。
菊花,不与百花争春,却在深秋中绽放;本是隽秀美丽,却以平淡见于世人;生就了婀娜多姿,却娇羞地山里姑娘般。陶渊明隐居田园便对菊花一见钟情,那是因为看见了知己,“黄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来往于田间的陶渊明不正如这“此花开过更无花”的深秋中的菊花吗?“花开并无百花从,独立疏离趣味浓”,每当他看见那独开的菊花,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敬佩她的不与白花争春的品质,欣赏她那朴素淡雅的风韵。
不仅陶渊明,古代的人们都对菊花寄托了曼妙飘渺的感情。
九月初九,重阳的日子,也是赏菊花的时光,李清照写下了“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词句,她看着那菊花孤独地开在秋风中,不知不觉地牵出了对丈夫的思念。那菊花脸上浮着清霜秋露,是在流泪吗?秋日里的黄花,左右都是荒荒然的凄凉,有谁与她分担忧心的烦恼和心酸?
啊,菊花不是孤芳自赏,而是生就了高雅不俗的气节,只有在这荒秋才能见证她那“宁愿包头至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精神,这正如白居易的诗句:“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从不炫耀,不落世尘,不随波逐流,不在那百花盛开的时候绽放,不在百花凋谢的时候零落,更不在冷凉的秋风里低下自己高贵的头,活出一个独特的自己。这就是菊花的魅力。
也有人由此看到了菊花的霸气,“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这个人就是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黄花给了他无穷的力量。正像陶渊明的诗句“黄花开林耀,青松冠裂岩”,万木萧萧的时候,只有菊花和松树彰显着生命的色彩,也似毛泽东所说“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高洁,典雅,气节,霸气,伤感而又坚定,盛开在草木荒荒的秋风里。啊,那一丛丛的菊花,有谁能不沉醉在这凄美的世界呢?
古诗作文教学资料
1、陶渊明(作者:佚名)
历史的天平上/五斗米的份量到底有多重/ 值得用千年时光/细读它的刻度/袖间一袭清风把功名抖落/半截锄头/一滴浩月/把命运的纹路隐在岁月的云雾/用庐山的水洗净朴素的目光/读醉黄昏/再信手拈几个意境/放进平平仄仄的酒杯里/饮醉所有的诗歌词赋/躬耕在贫瘠的泥土里/强健着精神/偶尔歇歇 /就用文字/丈量/从彭泽县
2、李白(作者:祝成明)
喝一斗酒,你会飞/飞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飞越天姥山的传说/栖落在三千尺的庐山之巅
以月亮为杯,影子为友/你将大唐的太阳推向天空,/唐诗披着三千丈白发/醉了比桃花潭更深的友情。
天门山只是一个小小的酒嗝/千里江陵只不过是一句短短的酒令/驶进三月烟花的意境/诗歌的上游,是从天上奔流而下的黄河
说什么功名利禄,钟鼓馔玉/抵不过手中的一杯酒/酒是豪气,有一星灵感/便是冲天烈焰/酒是翅膀/掠过千年万年的时空
喝醉了,你像孩子一样/想家/吟一曲如霜的月光/拽长永恒的乡愁
李白,你总是那么放浪/长安城里甩碎了一只酒壶/另一只又丢弃在了山水间/无家可归的酒香/飘过宋元明清/你神仙一样的忧伤和幸福啊/将栖在那一枝浪漫上/将深入那一缕月光之下
李白,大唐最好的酒/香飘宋元明清/一直至今/只需一滴,足以滋养我们的/整个民族。
3、白居易(作者:陈实旭)
弹琴的人在水上,听琴的人在马上,弹琴的人和听琴的人相遇在一条船上。这条船便是一张琴了,被水的手指拨响。所谓知音,便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心事被琴说穿,被水流传。人人都在世上寻找知音,却不知道在何时会偶然出现机缘。今夜,谁在那一勾残月下,独自临风抚琴?大音如霜降于四野,飘向远处的琴声比远处更远。寒夜秋月,千古心情,在玉指和轻弦上泛漫。庐山多愁善感的情怀,在一个古代的夜晚,被诗与琵琶说尽。
浔阳江水在琵琶上翻滚流淌,白司马搁下酒杯,用悲怆在琴弦上定音。一曲终了,弹琵琶的手指在弦上轻轻滑落。于是,载满秋怨的小舟随琴声的消逝而永远消逝。而诗人则踏着湿
4、李清照(作者:凌波仙子)
一方斜阳铺成诗笺,把水中那棵被柔风摇动的柳树,想象成你写诗的模样。
黄莲树下,琵琶声声。你夜夜点一盏灯,让跳动的火焰将书卷的墨香点染眉心的红痣。
捧读你静坐窗下的剪影,是秋风的乐趣;捧读唐诗宋词的意韵,却是你唯一的感动。
曙光浮浮沉沉,夕晖明明灭灭,岁月枯枯荣荣。
多少次掀开季节的窗帘,却未能寻到你无语的花影;多少次扣响思念的檐铃,却未能听到你透明的笑声。
煮一壶温暖的香茗,旧年的雨露就象清澈的泪,淡淡的甘甜之余隐隐有一丝寂寞的苦涩。
为何你的一生,是情诗情句垒积起来的一生,从多情走向多情,从寻寻觅觅走向冷冷清清,走向沧凉沉郁,走向晓风疏雨萧萧的归来路。
从旧愁走向新愁,你足足走了一生啊,可你还是没有走出心头上的愁字。
你的愁字有说不尽的意味,有无尽的美好。如风过浩渺的湖面,如夕暮蒙蒙中的秋色,如窗前憔悴的黄昏疏雨,如年年插在雪里醉醺醺的梅花。
空寂夜空,一对深情的眼睛满含期盼。独坐黄昏,等雁鸿飞来,任残阳淹没希望。萧声纷纷如雨,无意中淋湿你的双眸。
是诗意的日子很消瘦。
且坐在自己的影子里,读风,读月,读云。
任寂寞的游思为你抒情,写下不朽的诗章。
相聚,在你心中是美的;分别,只有在你诗词中才美丽无双。连同那绵绵的恨意,开出绝世的忧郁之花。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河时灭?柔弱的你尽仰天长叹:“恨生非男儿,不能跃马挥戈,驰骋疆场……”
绿红肥瘦也罢,不过江东也罢,你那一鸿颤栗的情愫已深深的播撒进亿万人的心田之中了。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人比黄花瘦的不仅是你,万千心事难寄的不仅是你,乍暖还寒时凄凄惨惨戚戚的也不仅只你。
可你抬头低首之间,有一种破裂的声音令你不能忘怀。总见感悟的碎片闪着花的光芒,缀满遗憾。于是泣血撰写《金石录》完成了亡夫遗愿……
带伤的鸟儿跌落满枝的寂寞,再愁一千零一遍也不堪回首。任表白枉自伫,白发欺人,只一种滋味浓在心头。
又溢出心头。
5、李煜(作者:阿呱)
梧桐锁了清秋/ 月光轻轻将往事
故国南望/ 只是山/也只有山/不见旧时宫阙/烟花歌舞/突兀的将是蜃景/眨眼/就灰飞烟灭
只恨春风太得意/ 恨起绵绵絮语如酒一般醉人/酒醒成客/ 雕栏玉砌/已埋记忆/ 或卷在西风里欲说终还休/静静上了西楼/风微微摇着落叶/ 似曾耳熟/ 却不敢去追问《后庭花》。
6、苏轼(作者:李晓玉)
大江东去,月亮不再圆。
悠远……连石头也生了锈。
大水如歌啊!收藏了你的一生,以及你的诗卷中的赤壁。
一粒被大浪淘洗过的芒砂,被经年的星斗老成海滩上的一枚鹅卵石,卧听涛声。
时光若水,送远了一叶扁舟。
时光不老,再来一壶浊酒,看江水漫如春潮。
心灵深处的花瓣 一考生
在一阵迎面吹来的风中,她们如花瓣般在风中蹁
菊花——李清照
是那个“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两颊绯红的少女,踏着带着醉意的舞步,盈盈地从远处走来;是那个“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妻子,孤守空房,寂寞与相思在眼中凝成忧伤的河流,在你的心头荡漾;是那个“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女豪杰,向你传达着爱国之心,报国之意。
是这样一名女子,下笔便如菊花般脱俗淡雅,金黄的铁甲包不住你暗涌的忧伤,于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月光花——席慕容
皎洁的月光之下,月光花绽放。于是,你来了,你踏月而来,带着前世的记忆和淡淡相思的味道。你说你愿化作一棵开花的树,却只是让自己最后调落了一地的花瓣;你说当年逐渐隐没在落日后的群岚,青春便成了一本太仓促的书。
你如月光一般,只在月光下,慢慢地盛开,再缓缓地凋零。只是在某个新雨后的夜晚,润湿的空气中传播着青涩并且纯净的味道,偶尔地被我嗅出你的往昔,绘出你的容颜。
野玫瑰——三毛
人们说,沙漠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在沙漠的深处藏着一口井。于是,你肩负着美好的理想去了,于是,你不顾亲人的劝阻去了,去了那遥远的撒哈拉,去寻找那一口只属于你的井,日日夜夜为你存在。
你像风雨中的野玫瑰,带刺,坚韧的外表盖不住你原来柔软的心。但你任风吹雨打,在荒无 人烟的沙漠中,你咬牙,坚持住了,柔弱的心在艰辛的旅途中变得勇敢、无畏。
这些花瓣不时地在我心中飞扬,挥洒着欢笑与泪水,她们带着不同的故事在我的心灵中飞扬,旋转,舞蹈,最终沉淀在我心灵深处,永不腐败。
【灵犀一点】作者巧妙地把李清照比喻为菊花,席慕容比喻为月光花,三毛比喻为野玫瑰,形象贴切。文章用人物自身的作品及其意境来演绎主人公的故事,显得诗意芬芳,难怪她们是作者心灵深处的花瓣,永不腐败。
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横向组合法构造主体,文面干净,利用作家原作品的语言写作家的故事,塑造他们的性格,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同学们不妨试一试,利用我们在第一章节里提供给同学们的语言素材积累材料,采用该文的构思模板形式,以“我心中的旗帜”为题,写写你对古典人物的独特认识。
诗词韵里读春天 张桂玲
这个早春的寒气太重,企盼中却未见随风摇曳的柳丝儿含青吐绿,未见草长莺飞的影子裁出春天的新装,2006年的春天啊,在望穿秋水的企盼中姗姗来迟……
寒风阵阵中,终究还是按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生于乱世中的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蝶恋花》,读来更令人怦然心动。暖阳融融,晴风缕缕,冰消雪融,沉睡了一冬的思绪,终于在含情柳眼婉约梅腮中飞扬起来。“风乍起,吹皱一湖春水”,那吹皱的,岂止是水呢,也是满湖波动的心思啊!一句“春心动”,不知撩动了多少闺中少女细细密密如柳丝儿般缠绕心头的心事。
追随着女词人的足迹,来到她《减字木兰花》的卖花担上,寻找另一种春天的风情。但见得“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一担春花,泪染轻匀,如红霞万朵,晨露犹带,此时眼前之花已非花,乃是词人一种心情的写照。读着读着,仿佛叫人看到了千年之前的那样一个清晨,忽闻得卖花人吆喝声的易安,笑微微翩翩然从屋内闪出,精挑细选出一支沾满朝露的鲜花来,对着菱花铜镜流连顾盼着欲
领略过易安的水样柔情,再漫步到杜甫堂中去感受一番男儿眼中的春天——“林花著雨燕支湿,水
春天从易安的唇边滑落,春天从《诗经》泛黄的纸页中舞过,春天在杜工部的笔下摇曳,春天是如此多姿多彩。春天的花事花情,开在汤显祖《牡丹亭?惊梦》里的“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袅”中,也绽在洪昇《长生殿?禊游》之“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间……春天的婉约雅致与柔情缱绻,真是如一川烟草,满城柳絮,说不尽,道不完。诗词韵里的春天仿佛是一个梦,沉淀着浓睡了一冬之后忽然苏醒过来的一份欣喜与柔情。
沉浸在诗词韵里,张开心灵的眼睛。读春,你还会发现,春天的情怀又何止一种呢?万千的伤春之绪与惜春之情,尤其是面对桃红谢了晚春匆匆将逝之际,更有无数文人墨客难遣的情怀寄于其中。“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那是无尽的落寞失意与无人能解只可意会的一种感伤在诗句间流淌啊。只是在这个寒意仍浓,花事还早,春色尚不足的初春时节,也许是不宜搬出来伤怀的。
三月里的一天我就这样在诗词韵里静静地读着春天,时有暗香盈袖,清气氤
【灵犀一点】也许注定了有某些情结,要在经历中刷新,成为生命中难忘的一站,也许注定了有一些淡淡的思绪,会于不经意间在指尖舞蹈,而后诗意地放飞。
掬一捧书香在手——一段时光,一剪心情,几点思考,几点收获。
、掬一捧书香,目光在书页中游移,倾听过去,触摸现在,叩响未知。
掬一捧书香,心灵在书页中舒展,含英咀华,渐次丰盈,不断自醒。
古典的春天,透过泛黄的纸页,
读诗能读出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读出藏在文字背后的画面,能读出自己的联想,是多么富有诗意的浪漫旅行。读诗能读到该文作者这个境界,确实也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请同学们采用这篇文章的构思模板结构,根据小学中学以来你积累的古典诗词,分别以“诗词韵里看雪景”(或古典的雪)、“ 诗词韵里赏明月”(古典的月)、“诗词韵里读乡愁”(乡愁是一首忧伤而美丽的歌)等作文。做好这个作文,既解决了诗词的复习,加深了诗词的理解,又强化了写作,陶冶情操。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皮日休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皮日休则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 《早寒江上有怀》、 《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清代王士碌推衍严氏绪论,标举"神韵说",宗尚王孟,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说:"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分甘馀话》)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联,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清代潘德舆曾指出:"襄阳诗如'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养一斋诗话》)然而这在孟诗中毕竟不多见,不能代表其风格的主要方面。总的说来,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是颇为中肯的。
孟襄阳虽为唐山水诗之始创者,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下,何也?一 因其才气不殆,二因其诗意常未若王维高远。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 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而王摩诘一生出仕入仕,几 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
虽则,孟诗亦自有其过人处。其诗之淡远处,既上继陶潜余绪,又 不减王维。如"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 舟"等句,真可谓"清空自在,淡然有余",不愧山水诗中之佳制也。
天宝四载(745)宜城王士源辑录孟浩然诗,得218首,其书已佚。现在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较王本多45首,其中窜入有别人的作品。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注释:
1. 故:拜访,探访,看望。
2. 具:准备。
3.鸡黍(shú ):指烧鸡和黄米饭。
4. 合:环绕。
5.郭:指村外。
6.斜:(xiá)
7.轩:窗户。
8. 场圃:农家的小院。(场:打谷场。圃:菜园。)
9.话桑麻:谈论庄稼。
10. 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就,文言文中很多都有此意,靠近接近,例如“就义”、“持就火炀上(《活版》)”
10.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
12.把:拿、端。
13.重阳日:这里指夏历九月初九,人们常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译文:
老朋友准备好了饭菜,邀请我到他朴实的田家作客。
村子外围被一片绿树环抱,而郊外则是苍翠碧绿的小山包平斜着。
打开窗户面对着的是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两个端着酒杯边喝酒边谈论庄稼的长势。
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就再来这里边欣赏菊花畅饮美酒。
赏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至庄)“绿树村边合”,近景。“合”,写出村边绿树环绕,自成一个幽静的'天地。“青山郭外斜”,远景。“斜”,写出城外青翠的山峦遥遥耸立,构成一种旷远的境界。远景映衬近景,描写出故人村庄环境的旷远幽静,诗人来到这样环境的村庄,自然心情十分愉快,心旷神怡。
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大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告别)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朋友相待的热情,诗人作客的愉快,彼此友情的深挚,都深含在“还来”二字中了。
写作背景:
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似乎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之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譬如一位美人,她的美是通体上下,整个儿的,不是由于某一部位特别动人。她并不靠搔首弄姿,而是由于一种天然的颜色和气韵使人惊叹。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