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她忧伤而美丽的面容,是我一辈子都读不厌倦的诗。
2.爱是一种牵挂,无论步迹到哪里,心却系在哪披肩秀发的发梢。
3.你在雨中行走,你从不打伞;你有自己的天空,它从不下雨。
4.那段岁月,无论从何种角度读你,你都完美无缺,你所缺少的部分,也早已被我用想象的画笔填满。
5.回首往事,日子中竟全是斑斓的光影,记忆的屏障中,曾经心动的声音已渐渐远去。
6.往事是尘封在记忆中的梦,而你是我唯一鲜明的记忆,那绿叶上的水珠,是思念的泪滴。
7.相信优美的生命,就是一曲无字的挽歌,漫过心际的孤独,早已蔚然成冰,而你,是这个季节最美丽的音符。
8.酒般的思念,一饮就醉,醉时就用全部的热情读这忧伤的月色。于是,月醉了,夜醉了,我也醉了。
9.谁与我醉明月,愁在夕阳中。
10.融进银河,就安谧地和明月为伴照亮长天;没入草莽,就微笑着同清风合力染绿大地。这样,才算得上善待生命,不负年华。
11.细数门前落叶,倾听窗外雨声,涉水而过的声音此次响起,你被雨淋湿的心,是否依旧。
12.站在寒冬的冷风中,漫天的雪花正纷纷扬扬地包裹着这座寒冷的城市。想着逝去了的那份真挚的无价情义,我忍不住怆然泪下。
13.人生不能缺乏的是雨夜——淅沥地,独自的雨夜。这样的雨夜里,天有泪,烛有泪。天泪有声,烛泪有形,唯有斯人面上簌簌流下的,是点点无声无形的热泪。
14.云一样的思绪,飘过来又飘过去,最终还是落在我的手掌上。绚丽如霓霞,哀怨如晨雾。我看得清你,你看得清我,我们在同一地平线,做着不同的梦,我的梦白如花朵,你的梦红如晚霞。
15.童年的那一个个追逐嬉笑的日子,有如行云流水般在我的生命的旅途中流淌。
16.曾在阳光下幻想着云游四海,浪迹天涯。
17.别让别人徘徊的脚步踩碎你明天美好的梦想,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许这人间真的只有朦朦胧胧才是真。
18.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淀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也正是因为有了思念,才有了久别重逢的欢畅,才有了意外邂逅的惊喜,才有了亲友相聚时的举杯庆祝。
19.我常常以为,记忆是最容易模糊的东西,在时间的流逝里,它会一团团的淡去。而中学生活的一日日枯燥的翻转,也慢慢淡去。刻骨的,只有那么几个回眸,牢不可破地粘在了记忆里。
20.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飘舞。
21.一个秋风萧瑟的寒夜,当天边那弯孤独徘徊的月儿轻轻告诉了我该如何描绘心中最美的风景之后,我便不再抱怨为什么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遗憾,不再感叹生命的尽头总是轻烟。
22.一个人走在城市的黄昏,孤独被斜阳曳成猎猎的旗,招摇在四周的暮云里。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忽然发现自己失去了方向。在异乡的街头,我突然那么强烈地渴望你能不经意地走来,牵着我的手,陪我,走一段漆黑的路。
23.在这世间,有些路是非要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
24.谁的指间滑过了千年的时光谁在反反复复中追问可曾遗忘我等你用尽了我所有的哀伤而你眼中却有我所不懂的凄凉。
25.人生一世,白云悠悠,漂走的事多少沧桑与眼泪;人生苦短,汗流尽,沉淀的又是多少往事与回忆。
26.单调而沉闷的空气窒息着我幼小的心灵,缠绕着我飞翔的翅膀。
27.我的少年的日子是寂寞的,寂寞的让我现在想起来都心冷,只有单调的影子与我一起看流岚,听松风,闻花香。
28.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年华。
29.一轮孤月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30.夜夜难眠,天天泪痕,泪水淹没日月,混淆乾坤,也无法挽回流失的岁月,重返最初之净泊。
31.我想,我还会架一支鱼竿,独钓岁月那一边的故事。
32.孤独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孤独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同行者,孤独是为了孤独背后的解脱。孤独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求真爱的过程。(请关注公众号:方舟刘静波语文)
33.平淡而不平庸,平凡而能平静,在离群索居,无伴独处中思索,追求创造,高瞻远瞩,洞幽烛微。
34.爱那一场场繁华落尽后的曲终人散。
35.喜欢那种被岁月沉淀后的沉静和忧郁。
36.我现在只能做的,便是以一段拙劣的文字来祭奠我那段流逝的岁月。
37.自己是蓝色的,音乐是悠扬的,心情是透明的,灵魂是飞舞的。
38.在别人的轨迹里看到自己曾经那么认真,那么虔诚,可是却无比悲凉的足迹,想到自己一路这么千山万水地跋涉过来,我就想哭。
39.岁月的洪流,卷走了青春,卷走了年华,剩下的只是一个被岁月刻下深深印痕的伤痕累累的躯壳,和一颗沧桑的心。
40.太阳的光芒远远胜过月亮,但太阳永远只能独自天马行空,而月亮却有星星相伴。世间万物中,其实太阳最寂寞。
41.千古佳人,荷笠斜阳,最终都不过是红颜怅老,青山远归。真正能在心中美丽永恒的,唯有刻骨的一刹那记忆而已。
42.青春结伴,我已有过,是感恩,是满足,没有遗憾。
43.人生,有时轻似风,淡如水,有时浓如油,烈如酒。
44.当有一天你走出人生的迷茫,在夕阳下回首,你身后那串歪歪斜斜,磕磕绊绊的步履,便构成了你生命年轮中极珍贵的一瞥,时刻回想起来都会令自己无限感动和无限欣慰,铭刻心中挥之不去。
45.平庸,使人走漫长的路。
46.遥远的距离使我相思成灰,阴阳的间隔使我欲哭无泪。
47.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世上没有彻头彻尾的绝望。
48.感谢上天让我孤单,忍受灵魂的磨难。
49.也许曲终人散之后,离开的离开,忘记的忘记,然而旋律最好的时候,感谢上天让我们是在一起的。
50.随着时间的围困,我的步伐越来越沉重缓慢,时间仿佛把我逼到了死角,让我陷入了绝地,我无力挽回些什么,只有忍着痛,步履维艰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51.到了一定的时候,我身边的人纷纷离去。当一个个熟悉和离去的越来越快的时候,我发现已经很久没有遇见以前朝夕相伴的人了。
52.其实有人扮演别人时,不自觉表露的正是自己。
53.我记忆中童年的太阳已经从记忆的洞穴和幽谷上沉落。
54.春天是死亡的高发季节,但不朽的灵魂总能泅过时间的潮水,屹立在永生的彼岸。
55.那些素面朝天的城市,那些洗尽铅华的容颜。
56.总是在老歌里,我才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温情。流金岁月,配上简单的老歌,也便配上了真实的悲欢。
57.我是那么虔诚地喜欢着旅行,也是那么执着地厌恶着囚禁。
58.城市颓败的霓虹倒映在我灰色的瞳仁里,显得更加颓败。
59.那些我们以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年年不忘的过程中,被我们忘记了。
60.我们的心,早已死在最繁花锦簇的时刻。
61.原谅我凌乱的文字,原谅我破碎的时光。
62.路灯和我之间,究竟谁是谁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点缀。
63.我匍匐了一百年,微笑着焚烧了一百年,只等待与你灰飞湮灭的重逢,因为你的快乐,是我生命里全部的信仰。
64.人应有点远见,这样才能拯救自己,让自己的心,安详的存在。
65.生命令你这样的快乐与绝望。
66.因为爱字,所以放任,因为放任,所以成全。
67.当你想起旅途中某次惊艳,那个转身而去的女子其实早已老去。只有记忆像雾一样停留,而流逝的时间,就是那个远去的女子。(请关注公众号:方舟刘静波语文)
68.他转身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老人的背影,我知道,时间在老去。
69.河在我记忆中是个忧伤的符号。
70.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故事中漂流,像一根草屑。
71.如同一部黑白片在河流的背景下回放着。
72.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一种光芒与堕落,看见时光在闪回,像蝴蝶一样冷艳。
73.回去的旅程隔着无数的季节,无数坠落的经历。
74.我成长过程见见偏离真实轨迹,最早是从谎言开始的。
75.其实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当花儿枯萎的时候,就是它生命终结的时候,而它的种子,就是它生命的延续,在这个世界上继续承受风,经受雨,面对另一个轮回。
76.一个人早年的癖性,即便让岁月的尘掩了又掩,也还是要不时地表露出来。
77.静静地流淌的青春也会让人受伤吗?
78.我感觉我生命中的某些东西,也在沿着轨道静静地行驶。
79.四周一片漆黑。亲爱的,我一无所有。
80.黑夜里被风吹着的蜡烛,怎样才能等到日出。
81.我们恐惧墓地,尽管我们日夜兼程。
82.偶尔,我一个人站在黄昏的荒野,代替你主持夕阳的葬礼。
83.对于人类来说,友谊是一种交换行为。没有下次交换,友谊便不再继续。
84.童年,只有再回忆中显现时,才成就了那份完美。
85.回忆能远离平淡,能使本来平淡的日子背叛现实做一次超越的飞翔。
86.夜晚的城市像一朵即将枯萎的花朵,努力地开放出最后一缕艳丽。
87.在远离了熟悉的城市和人群的地方,灵魂不再受任何束缚。
88.当一个人喜欢孩子的时候,他便已不再是孩子。
89.生命,总会有一些令人回眸的空白。
90.火车就是这样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中间像是留有期待,留有着人生注定需要的某种时间。
91.同一天的周而复始,若不在哪里留下折痕,说不定会产生错觉。
92.我想,不管多老,自己始终都是一个善感的男人,一首歌,一片叶,一泓水,都是我忧伤的片段,别人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会让我不由自主地沉沦在茫茫的思想旅程。
93.青春不过是一种挥霍,我们在一起,我们仿佛无始无终般地在一起。
94.青春是阵偶尔滑过的风,不经意间,已吹得我泪流满面。
95.我想我不会孤独,因为我还有音乐。我想我将一直孤独,因为我只有音乐。
96.我放下钢笔,轻轻地合上我的日记,整个一年就这样在一个午后被我轻轻地合上,结束了。
97.孤独从一开始就注定要用一生去承担,无人能懂。
98.不知道表达感情的人,只能走很长很长的路。
99.雨滴从玻璃上滑落的样子,原来是有迹可循的。
100.在时间里面,我们什么也不能留下。包括痛苦,快乐,和生命。
第一课时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朗诵一首最有名的中秋词,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那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师生集体背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普遍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东坡中秋对月,虽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有情有理趣,耐人寻味。当时,苏轼在山东密州担任太守,即党政军一把手,中国的大诗人对月亮似乎情有独钟,当然也包括对对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赤壁的月亮,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赤壁,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苏轼
学生:不是那个苏轼。
师:这时的苏轼的人生跌了个大跟头,看注解,你得到了哪些关于苏轼的人生的信息?
生:1057年考中进士,很聪慧,少年得志,官当得很大,礼部尚书。
师:那是必须的。还有呢?
生:运气不好,被诬入狱,屡遭贬谪。命运坎坷。
生:还远贬海南岛,倒霉透了。
师:当时海南岛不是现在的旅游度假胜地,是蛮荒之地,再贬就出国了。苏轼被贬的第一站是湖北黄州。(出示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师生共同朗读。
师:今天他来到赤壁的古战场,面对浩渺的江水和皓皓的明月,思绪万千,《赤壁赋》横空出世,用汉字中最优美和最纯正的文字,演绎成千古华章。他和和月亮对话,和江水对话,把世俗和官场横加在自己身上的伤害像蜘蛛网一样轻轻的抹去。
师:我们来梳理《赋》中有关月亮和江水的文字,轻轻的朗读,慢慢的体会。(学生自己查找)
生:第一节中诵明月之诗,月出于东山之上,水光接天。
师:后面还有哪些?
生: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师:哪里有江月?
生:空明就是指水月辉映的江面,流光是流动的月光。
师:好有意境啊。你这样一说,老师有些神往了。还有吗?
生:第三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还有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就是指水月
生:第四节直接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同学们把水月都找出来了 ,不错不错。怪不得有名家如此点评《赤壁赋》:(出示:此赋通篇只说风月——金圣叹,《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林云铭。)
师:这些江山风月表达的情感和角度是否一样?我们先朗读第一段。分享朗读后你的心情?你准备用怎样的语气和心情来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自得其乐)
生:我用舒缓的语气,悠然自得的心态来读,读起来很爽。
生:我用飘飘然的感觉来读,好像人要超脱尘世,飞到天上去。
生:有看破红尘的感觉,人得道成仙了。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各自的感觉,每一种体验都值得尊重,这一节写得顶呱呱,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在清风中饮酒作乐,是人生的快乐的 事。
生:我喜欢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徘徊。还有少焉,月亮好像有感情,呼之欲出,月亮像个美人,羞答答的。
师:刚才有人说得道成仙,谁得道成仙了?
生: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生:在朦胧的月色中,人的仿佛凌空而起,乘风飘去。飘向没有约束,没有烦恼的天上。
生:苏轼好似神仙,不是凡人。非常潇洒自由。而在人世间他是不自由,受压制,他不是贬官了吗,所以想脱离尘世。
生:一些天才级的人物从没把自己当人看,在《水调歌头》中说我欲乘风归去,他是来自天上,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师:现在想回家看看。天马行空,不是御风,而是相当拉风。很酷吧。
师:第一节描绘了一幅秋月大江泛舟图,诗意流淌,画境和心境融合。这些景和情在江月的背景下生成的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赤壁水月表现出柔和之美,欣赏之乐。(集体朗诵第一节,尝试背诵)
师:身披月光,朗诵明月,但朗诵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于是我就要歌唱,要唱的响亮,这是典型的宋朝好声音。
(师生朗诵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苏轼相当牛,作词,作曲,演唱都是一个人,苏轼是相当精通音律的,当个中国好声音的评委绰绰有余。唱的内容是什么?
生:就是在月光中就划船,划啊划,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游荡,游啊游,心情舒畅。
师:我把他改编一下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他一直高兴吗?刚才在朗读时有同学在笑,笑什么?
生:苏轼想美人,想妻子,有点伤心。
师:男人想妻子有错?童言无忌啊。美人是谁啊?谁是美人?
生:就是妻子,他自己不是情思悠远吗,我的心里只有她。
师:看来苏轼对爱情很忠诚啊,但老师说。这里的美人不是美人,你信吗?
生:不信。
师:说来话长啊,在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出现大量的美人和香草,于是美人就不是美人了 ,她具有比喻含义,《离骚》中多处提到美女。一般美女代指明君贤臣。:“美人”在楚辞里指国君,这里大概是苏轼还想回到朝廷为国效力的想法,美人还是个男人呢。想美人其实就是
生:想皇帝。想朝廷。
师:但美人却不想他,美人就像是水中的月亮,两年多的贬谪,是多么希望被召归呀!“渺渺兮予怀”都盼了两年多了,可是归期还是“渺渺”。美人可望而不可及,而是抛弃了他,伤害了他。苏轼似乎有些一厢情愿。人生的悲剧就是这四个字。你能理解吗?
生:能。
师:有人能理解苏轼吗?
生:客人,就是朋友。
师: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苏子唱歌,朋友伴奏,朗读有关箫声的句子,如何理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生:箫声发出呜呜一样的声音,像埋怨羡慕,像在哭诉,余音像丝线一样不断绝,让深渊里的蛟龙起舞,让孤舟里的寡妇哭泣.,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好像是女子的哭泣和怨恨,表示音乐极其感人,很伤感。
师:怎么感人?蛟龙潜伏在
生:幽壑中,深渊中。
师:他平时是不轻易动,现在蛟龙都起舞了,是说
生:箫声凄凉和动人。
师:寡妇哭了,怎么回事?
生:想丈夫了。
师:就像苏轼我
生:想皇帝,想朝廷
师:用夸张手法侧面描写,确实传达了箫声的悲伤压抑之情,尤其是在月亮升起的晚上,
生:潜蛟和嫠妇就是写自己。他的歌声自然而然就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情,而这被客人发现了,于是应和的箫声才有这样的悲凉。
师:这也有道理,幽壑潜蛟,,深藏幽壑,有才华而不见用于世,可能是苏轼自己的写照。孤舟嫠妇,多么孤独凄凉,这不正是苏轼此时的处境吗?苏轼被贬到黄州后,多次在给朋友的信中叮嘱友人“看讫火之”,看完后立即烧掉,好像我们地下党从事秘密工作一样。政治上的残酷斗争,让苏轼心有余悸,处境何其悲凉!第一、二两节的情感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凄婉的箫声引发了苏子的身世之感,有乐甚转到了悲愁。为下一节的主客问答提供了前提。
第二课时
背诵第一、两节
师:经过箫声发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个情感的过渡,苏子的神情是
生: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师:如果提到赤壁,会引发我们哪些联想?会想到哪些人物?
生:火烧赤壁,赤壁大战。
生: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
生:曹操,孙权、刘备。
师:都是一代豪杰,英雄人物。这篇文字想到的是谁?
生:曹操
师:你喜欢曹操吗?这里怎么会想到曹操?
生:曹操是三国真正的大英雄。
生:曹操是伟大的诗人,军事家,文学家。
师:曹操的粉丝不少,老师代表曹丞相感谢你。在这个夜晚,到底是为什么,让苏子想到曹操?
生:曹操的诗歌中提到了月亮,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吗。
师:老师来背诵一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由曹操的明月诗句想到了赤壁大战。文章怎样描绘这次有非凡意义的大战。
生: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写出曹操气势之盛,势如破竹。
师:最能体现曹操英雄本色的语句是
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文能赋诗,武能横槊,写出了 当时曹操的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师:对,这个经典动作只有曹丞相能做,张飞能横槊,但不能赋诗;诸葛亮能赋诗,但不能横槊。文武双全,问天下英雄,谁与争锋。唯孟德耳。但文章强调的是哪一句?
生:而今安在哉?
师: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一句。
生:读出英雄人物逝去的沧伤感,一代英雄,在赤壁输掉了战争,留下了遗憾和伤心。
生:对伟人的同情和可惜。苏轼认为英雄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烟消云散了。
师:那作为赤壁的胜利者周瑜一方呢,而今安在哉?一切建功立业的伟人们也跳不出生死大限。英雄不好做。所以我很悲哀。那就做一位普通人吧?做一位退隐江湖的人士吧。普通人生活,苏轼是如何描绘的?
生:打打鱼,砍砍柴,和动物玩耍。
生:喝喝酒,划划船,和朋友开心。
师:注意其中的渔樵、侣、友的词类用法,完全把平凡的生活给诗意化了,多么浪漫,多么自由。平民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吗?
生:人生很短暂,就像蜉蝣朝生暮死,人生很渺小,就像沧海一粟不足挂齿,
生:哀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奈,在辽阔的天地间,人的脆弱和渺小。
师:可见凡人很烦人,最近比较烦。所以我很悲哀。那好,那神仙总没有烦恼吧。朗读有关神仙的句子。
生:想和神仙一起飞翔太空,伴随一轮明月而得到永生。非常有想象力。
师:当然现在我们神州飞船的宇航员可以这样做,在宋朝那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生:这里是说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所以这里的风是悲凉的。
师:心随境生啊,正所谓理想很丰满
生:现实很骨感。
师:神仙不敢当,所以我很悲哀。生命中有太多的悲哀,这就是有名的客之三悲。还是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句诗歌引发了对人生的思索。在强大的时空面前更显示出柔弱个体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人生只能羡慕宇宙的永恒,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怎样解决人生的痛苦呢?说说你的体会和经验。
生:我去打篮球,泡网吧。
师:你比较坦率。
生:我找朋友倾诉,或者写日记。
生:我去旅游,对着空旷地大声喊叫,发泄。
师:假如有一位朋友很痛苦,到你这里来诉苦,你怎么办?
生:我会安静的听他讲,让他把话讲完。
生:我会告诉他我比他更痛苦,更烦恼。
师:这倒是一条好途径。人类痛苦的根源大概就在于欲求得不到满足。而不满足便成为痛苦。如果对生命进行本质的思考,变换角度,人是可以得到不同的心境。第四节对水与月进行了 更深入的探索,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苏轼怎样解读生命中的水月。(朗读第四节)
生:他认为水与月亮都有变与不变的一面。
师:你怎么理解变与不变?
生:逝者如斯,是说水在不停的流动,在变化,但不变的还是水和长江
生:月亮有阴晴圆缺,但月亮的本身没有变化。
生:人的生命有长有短,从不变的角度看,人和万物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
师:长江还是那条长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
生:那颗星星
师:我还是
生:那个我
师:所以我是永恒的。何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这种观点表明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肯定。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通过一个关联词语——
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应该知足,不应该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生: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过度追求事业和长生不老是不切实际的。
师:是说是我的总归是我的,不是我的
生:不必强求。
师:生活中我们不要太勉强自己,不要奢求,知足常乐。那怎样才能得到真正快乐和幸福呢?这就是第三层,又提到了清风与明月——
生:清风明月江水是可以消除烦恼,净化心灵。
生:并且自然界馈赠的美景是免费的,是无穷无尽的。人可以随时拥有。
生:人要回归自然,享受自然,
师:听清风习习,看明月溶溶,世界对于爱动感情的人,是个悲剧;而对于爱思考的人,是个喜剧。然而世界上爱动感情的人总是比爱思考的人多得多,所以悲剧就比喜剧多得多。是对清风明月的哲学思考,让苏轼从那种压抑和痛苦中冲杀出来,从被贬的失落和怨恨中挣扎出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突围,苏轼终于选择了一种快乐的生活状态,他要快乐的活下去,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文字最后一段的笑是怎样的笑?
生:是淡定的笑,是超脱的笑。
生:是微笑,不露声色的笑,是愉悦的笑,
生:是忘情的笑。
师:相与枕藉于舟中怎样理解?
生:酒喝高了,相互靠着睡觉,很坦然。
生:非常坦率。毫无顾忌,真正回归到自然,真正的解放了自己。
师:世间荣辱,仕途进退,人生得失,在这里都消失了,黄州的长江还在滚滚流逝,赤壁的月亮还在深情的凝视,一场精彩的赤壁盛宴过去了,借助美丽的赤壁风光、江上明月,记述已不是记游,是由身游、目游到心游神游,主客相与枕藉于舟中,感其所感,思其所思,东坡还荡漾着他的小舟,他的人生与水、月一般永恒,成为我们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经典。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23(苏教版)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诵读,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2、通过研习探讨,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2、通过预习交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2、个性化鉴赏:景、情、理的融合,语言特点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
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
出现的精彩总结: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
第三课时
一 提问背诵
二 分析课文的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三 鉴赏诗歌的要点
1、 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
3、 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 个性鉴赏
就文章的构思,表达方式或语言特点作个性化鉴赏。
提示:
1、构思精湛、缜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江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笔下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
3、名家点评示例: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赤壁赋》基础知识复习
《赤壁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通“嘱”,劝人喝酒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通“凭”,乘
③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盘绕
④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籍:通“藉”。狼籍:凌乱
2、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今义:美貌的女子。)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①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②今义:儿子)
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望: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4、指出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均为名词作状语
③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以……为侣,名词意动用法。友:以……为友,名词意动用法
⑤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⑥歌窈窕之章 歌:名词作动词,歌咏
⑦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形容词用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
⑧渺沧海之一粟 渺: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渺
⑨羽化而登仙 羽: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古人称成仙为羽化
⑩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舞:使动,使……起舞;泣:使动,使……哭泣
⑾正襟危坐 正:使动,整理,端正
5、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横:这里为“笼罩” 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遗:遗弃
③寄蜉蝣于天地 蜉蝣:朝生暮死的小虫 ④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逆流而上
⑤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 ⑥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⑦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郁乎:茂盛的样子
⑧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舳舻:zhú lú,这里指战船
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shī斟酒。槊:shu长矛。
⑩举匏樽以相属 匏:páo葫芦
⑾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⑿是造物者之无尽藏,而吾与子之所其适 藏:zàng,宝藏。 适:这里有享受之意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①、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④、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⑤、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⑥、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⑦、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⑨、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⑩、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⑾、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⑿、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⒀、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7、翻译下面的的句子。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④、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⑦、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⑧、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赤壁赋》教案教学设计22(2012年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
第十六节 《赤壁赋》
授课时间:2012年11月9日上午第二节
授课地点:青岛市城阳一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苦难面前,多数人选择逃避,而苏轼是如何面对的?今天我们学习《赤壁赋》,一起来了解一下他面对苦难的态度
二、解题
师:这是一篇赋
Ppt出示:刘勰《文心雕龙》“铺采摛文”一段话
师:赋还有另一个特点,不过我们稍后再分析
(大家笑)
三、出示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
2.体悟作者情感
四、教学过程
1.Ppt出示:字音正读
2生读(错误比较多,预习效果较差)
师:记住意思,字音就好记了
生齐读
2.Ppt出示:理解词语的意义
美人、舞、侣、友
生1解释
3.Ppt出示:理解语句的意思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虽一毫而莫取
生翻译
师强调:翻译的时候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比如单独一个“红”,你敢翻译吗?
师强调:“且夫”什么意思?况且
4.师:请大家速读文章,找出文中体现人物情感的语句
Ppt出示: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 理清感情脉络
生2:第一段最后一句,“羽化而登仙”作者欢快得如神仙一般自由
师板书:愉快
师:这句是外在表现还是情感词语的句子?
生没回答(其他老师也一头雾水,不知他问的是什么问题)
师:其他同学的看法呢?
生2:“桂棹兮兰桨……天一方”这句表现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失落
师板书:悲凉
生3:“客有吹洞箫者……嫠妇”这句借客人箫声间接表达自己的心情,暗含作者心情由乐转悲
生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表明他心里比较失落
生5:“肴核既尽……客喜而笑”表明作者最后又愉快了
师板书:喜
5.师:“愉快”在第一段中容易找到,大家把字用自己的情感读出来?
生6读第一段
他生评价
Ppt出示:文本探究 读第一段 体味人物情感
生7再读第一段
师评价:“飘”了吗?让它飘起来
师范读“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你看,飘起来了吧
生8再读喜欢的句子:我也喜欢“飘飘乎”(大家笑)
生8再读“飘飘乎”
师:你能不能再把第一段读一下
生8读第一段(好几处错误)
生齐正音纠错:兴、 斗牛
生9读“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指导:应该读出高兴,就像唱歌一样音断气不断,气断意不断
生9再读“徘徊”句
师范读此句
生10再读“徘徊”句
师强调:诵读中要把握作者的情感
(“徘徊”一句读了5分钟)
6.师:在高兴的场景里面,苏子歌,客人和,客人吹起洞箫,但箫声悲凉,以至于苏子愀然,正襟危坐,何为其然也?请大家诵读一下第2、3段,找一下客悲的原因
生自由小声读
生11: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想而不见,表示自己离君王太远了,壮志未酬诗人其实是借客人说自己
生12:想到曹操一世枭雄,而今安在哉?
Ppt出示:赋形式上的特点 主客问答 主客一体
Ppt出示:文本探究 研读第四段 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7.生读第四段 短暂思考
师:苏子的内心有悲凉,他如何将悲转化为喜呢?大家自由朗读一下,思考这个问题
生自由朗读思考
3生回答
师小结:希望大家都能像苏轼一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用达观的心态去面对
【评述】
一、教师的指令比较模糊,导致有的问题学生难于回答
二、诵读环节,一个“徘徊”就“徘徊”了5分钟,感觉老师在指导诵读上应该再下点功夫
三、Ppt中出示“主客一体 主客问答”是“赋”形式上的特点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四、老师讲的过多,导致拖堂
中语会阚老师评课
导向性评价
授课教师的优点:
一、以学生为本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自己体悟文本
教师只需恰当引导即可,让学生自己悟让学生充分展示,遇到新的课堂生成,先存疑,后解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评价,而不是老师做评价
二、重视诵读
重视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老师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文本初读要有,深读也要有诵读有利于培养语感,可以看出学生对语句的理解程度
三、言文并重
学生应该接受的是对语言的学习,对文学的鉴赏和人文熏陶
语言方面的学习,有注音、释义、句式句子的理解,还有炼字、炼句等
鉴赏方面的学习,要把握意象情感,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重视教学预设(对教学的整体设计)
设计环节有层次,逐步推进,逻辑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存疑能提前考虑,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有的学生在写作方面表现得相当精彩
五、重视积累
重视背诵所学的诗文,有的老师还注意对背诵思路的指导背诵教学还行该再强调,新课标重视人文素养和文学,各地有忽略积累的现象,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作家、作品、文体特征方面的知识,应该注意
授课教师的缺点:
一、部分课没突出对文本本身内容的学习,或者突出不够,而是扩展太多在文本周围(接近文本,有联系)耗时太多,精力太大,有的甚至好几层次的扩展
古诗文理解本来就有难度,学生一般对文本理解不够,不应扩展太多
二、部分课对文本学习不扎实没能让学生把文本语句理解透彻就急于分析,有走环节、赶进度之嫌
这个缺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正:
(1)对语句的学习要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
(2)有相应环节落实对语句的理解考查,这个环节不能省略每句话都应该让学生理解,当然不是指逐句释义,有的用自己的话说就可以
三、有的教师存在新型架空分析的倾向
把古诗文当白话文讲,问学生这,问学生那,不能让其深入理解文本,应该联系语句找答案(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四、教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每个老师都重视,但实现效果不尽如人意课堂设计应该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从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升华中间环节应该由易入深,由浅入深局部的设计也要好好考虑
五、部分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用语不能恰如其分
该对就对,该错就错,该极好就极好许多老师一律用夸张性评价:太好了,非常棒!——不够平实
六、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不够
有些课堂,预设性太强,生成性不够,老想把学生的思路拉到老师的思路上去比如,有的课堂学习目标出示太快,还没看清楚什么内容就过去了,读一读是不错的办法
许多问题的提出没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更符合老师、成人的思考角度,老师又不能恰当引导,生硬拉到老师的思路上
七、老师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巧的东西是雕虫小技,老师应该自己钻研教材重点难点,调控课堂
还有的老师教学语言欠准确、精炼(太随意),教态随意,存在知识性偏差
八、拖堂的问题
八个老师最长拖堂5分钟,课堂仓促结束的约有10位老师
九、课堂启发诱导不够
几点建议:
一、自己对课文深入钻研最好,不要离不开教参
二、分析课文的性质,哪些内容是必须的,哪些内容是可有可无的,课堂留余35分钟用来诵读、背诵,没有时间,删掉一些问题也要读一读
三、学习目标应该准确,不要太宽
四、把课文资料提供给评委
五、小组讨论应该有价值,不要太滥,动不动就讨论,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不用讨论了
六、有激情不等于太煽情
《赤壁赋》教案21
9、赤壁赋
教学设计:张飞
【教学目标】
1、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思辨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2、熟读成诵,感受文辞优美的语言特色。
3、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在临终前写了一首题为《自题金山画像》的诗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于诗中提到的黄州,余秋雨如是评说:“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是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作为苏轼人生的转折,却怎么也抹不掉它留给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目睹了一个正直官员的倒下,也见证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黄州永远是苏轼生命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先后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赤壁赋
二、解题
1、作者及背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
(1)(虽然) 才高八斗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2)(但是)仕途坎坷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3)(却仍)豁达开朗
苏堤(工程师)、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
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2、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3、文体:
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
①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
②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③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④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
⑤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摛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⑥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
三、倾情诵读,涵咏情致
1、 检查预习,正音
壬戌(rén xū) 举酒属客(zhǔ)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歌而和之(yǐ hè) 愀然(qiǎo) 舳舻(zhú lú)
山川相缪(liáo) 酾酒(shī) 横槊(shu)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樽(páo zūn) 蜉蝣(fú yóu) 扁舟(pīan)
扣舷(xiín) 狼藉(jí) 枕藉(jiè) 嫠妇(lí)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 少(shǎo)焉
2、 播放录音,聆听欣赏
3、再放录音,跟读体悟
4、自由诵读,熟读成诵
四、梳理词句,理清思路
1、结合注释,梳理字词句。质疑问难,合作学习。
2、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喜而笑
(乐) —— (悲) —— (乐)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品味鉴赏,合作探究
1、复习导入: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乐——悲——乐
2、 赏赤壁之景,品泛舟情
(1)提示重点字词和句式
(2)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摹这段的秋江月夜图景。
教学预设
作者描写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3)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教学预设:
3、闻啸歌之音,辨悲情
第二自然段作者情感由乐转悲,歌声箫曲似有深意,当细细辨之。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悲又从何而来?
教学预设:
4、听主客问答,悟理趣
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成的悲哀,苏轼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明确:变与不变 取与不取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教学预设:
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理解: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也 精神永存
代代相承
(4)小结: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心灵、启迪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由眼前的水月悟出了“变”与“不变”、“ 取” 与“不取”的道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苏轼的悲情从自然美景中解脱出来,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通达。
三、迁移拓展
1、你认为当时真有一场主客问答吗?
教学预设:
据说苏轼泛舟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陪,但有可能主客问答是虚拟的,是苏轼被贬后思想的两个方面。主客问答是赋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客的苦闷就是苏轼的苦闷,文中的“客”和“我”的对话是从前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进行的一场超时空的链接。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苏子解决了自己的矛盾痛苦,最终升华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
2、金圣叹评价《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称《赤壁赋》是“以江山风月作骨”。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风”“月”是主景,“山”“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和议论。尤其是“月”更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赋中哪些地方提到了月?如何理解“月”的内涵与作用?
教学预设:
《赤壁赋》中有现实的“月”,皎洁柔和;有历史中“月”,古意苍凉;有哲理般的“月”,盈亏而永恒。眼前之月,引发情思;歌中之月,触发联想;变化之月,阐释哲理。月升月落,暗示时间的推移,更伴随着胸怀气度的提升。
四、课堂小结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 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阅读推荐: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赤壁赋》教学反思2
《赤壁赋》,又是一篇古文,而且还是一篇很重要的古文。我吸取了前面上《劝学》《师说》的教训,放慢了速度。
我用了两个课时非常详细地讲解了第一二两段,默写听写也跟得上进度。但是到了第三四五三段,我也只用了两个课时,感觉上得太快了,听写默写也没有坚持。尤其是第四自然段,学生的作业、名句检测等反映出来,学生根本没有很好地掌握。看来速度还是需要在放慢的。其实,不少学生跟我反映说课是可以上得快一点的,但是默写听写的时间要充足一点。这的确也是个问题,古文的内容一般都是很好理解的,就是相关的重要的文言现象比较难掌握,很多东西上课都是讲过的,但学生就是掌握不了。如何吸引学生好好听课,这是我需要调整的地方,至少上课讲过的,尤其是强调过的内容,如果学生好好听课了,那么要掌握这些内容也就不难了。
《赤壁赋》教案20
赤壁赋
【学习目标】
1.新课程标准:
①细读文本,培养初步的文言语感。
②通过阅读鉴赏,增加对母语内涵与手法的体验。
③主动探究才可与文本对话,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④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课内外阅读作者在黄州的重要作品:《记承天寺夜游》、《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后赤壁赋》等。
2.高考考纲、考点:
①理解重要文言实词的含义:冯、属、倚…
②理解重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方、固、而、如…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④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词类活用):
舞、泣、侣、友…
⑤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骈散结合、景情理交融…
【自主收获】
一.认识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二.了解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何正臣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诗句进行诬陷),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1082年,被贬黄州已经两年。“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江城的一切,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年四月,他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乘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
三.积累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壬戌( ) 酾酒( )桂棹( )
横槊( ) 渔樵( ) 幽壑( )
扁舟( ) 嫠妇( ) 匏樽( )
愀然( ) 蜉蝣( )狼籍( )
旌旗( ) 枕藉( ) 窈窕( )
余音袅袅( ) 山川相缪( )
无尽藏 ( ) 舳舻千里( )
2.结合注释,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
3.结合文章,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①冯虚御风( )
②举酒属客( )
倚歌而和之( )
③方其破荆州( )
不知东方之既白( )
固一世之雄也( )
而卒莫消长也( )
④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侣鱼虾而友糜鹿( )
耳得之而为声( )
顺流而东也( )
4.结合文章,判断下列句式。
①渺渺兮予怀( )
②凌万顷之茫然( )
③客有吹洞箫者( )
④何为其然也( )
⑤而今安在哉( )
⑥而又何羡乎( )
⑦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⑧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⑨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5.下列加点字在文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窈窕yǎo 桂棹zhào 冯虚御风píng
B.嫠妇lí 愀然qiū 酾酒shī
C.横槊shu 江渚zhǔ 蜉蝣yóu
D.枕藉jiè 壬戌xū 无尽藏zàng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zhǔ,劝人饮酒)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往下游走)
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hè,唱和)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liáo,盘绕)
【合作探究】
一.熟悉课文
结合前后文,翻译下列句子。
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二.文本分析
1.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请找出本文中描写和议论“月”的句子。
①描写“月”:
月出:
月影:
月照: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
月消: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②议论“月”:
客引曹孟德写月诗:
客借月议人生失意: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借月展开议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苏子以月借喻人生:
2.填写原文,理清三四段思想层次。
全文核心在于“客之三悲”和“苏子二论”。主客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
①客之三悲:
一由古(曹操“固______________也”)今(“而_____________哉”)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存)。
二由人类渺小(“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人生短暂(“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触生悲(人生不永)。
三由理想(“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现实(“知_____________”)矛盾生悲(脱世不得)。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中之“况”。
②苏子二论:
“何羡”论(“自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清风、明月“是造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
三.阅读鉴赏
阅读课文2、3段,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情绪由轻松愉快过渡到了沉重抑郁,快乐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
B.一曲洞箫,高亢激越,竟然引得潜藏深壑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也令闻者落泪。
C.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消极虚无的人生体验,这其实也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
D.箫声与“饮酒乐甚”的气氛很不协调,自然让苏轼感到惊讶,所以苏轼郑重其事地向客询问,引出了后面的文字。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巩固练习】
一.语言表达
1.解释下列加点词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逝者如斯( )
纵一苇之所如( )
王如其言( )
固不如也 ( )
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但在新时代中,如何理解孝道仍是一个问题。
B.在过去的几年中,矿难每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有关部门就会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作为掩护。
C.作为共和国的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不仅有勇,而且有谋,是个暴虎冯河的常胜将军。
D.回望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音乐剧在上海的跨越式发展,都与上海大剧院里程碑式的音乐剧作品的引进休戚相关。
3.默写,填字。
举酒____客,____明月之诗,歌________之章。
浩浩乎如____虚____风,而不知其所止。
桂____兮兰桨,击空明兮____流光。________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舞________之____蛟,泣孤舟之____妇。
________千里,____旗____空,____酒临江,横____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_______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___鹿。
寄________于天地,渺____海之一____。哀吾生之________,____长江之无穷。
____飞仙以____游,抱明月而长终。
取之______,用之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4. 默写,填句。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 ”(明魏学洢《核舟记》)
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5.以《赤壁赋》为内容,对下联。
①兰亭雅集,借羲之流传百代
②王右军作兰亭序,清风出袖
③逸少醉酒叹生死 一序兰亭传今古
二.阅读鉴赏
阅读苏轼《后赤壁赋》,完成1-2题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hú之危巢,俯冯píng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qiǎo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cháng缟gǎo衣,戛jiá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piánxiān,过临皋之下,揖yī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wù。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待子不时之须(通“需”,需要)
B.履巉岩,披蒙茸(穿)
C.听其所止而休焉(听任)
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醒)
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B.文章主要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而后舍舟登山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三.拓展延伸
1.文化常识填空
①赋,原来是一种表现手法,所谓《诗经》“六义”指“ 、雅、颂、赋、比、兴”,前三种为体裁,后三种为手法。汉初,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此文体在表现手法上铺张直陈,文采华丽,韵散相间,排比对偶,常以设辞问答的形式展开。从历史流变看,赋经历了从屈原、宋玉的骚赋,到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为代表的 ,魏晋南北朝的骈赋 ,唐代盛行的律赋,唐宋时代趋向散文化的文赋等阶段。
②农历每月十六叫“既望”,那十五叫 ,初一叫 ,最后一天叫 。
③古人用“天干地支”记年月日时,“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10个,“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以记年为例,天干和地支依次相配来记年,分别是“甲子、乙丑、丙寅……壬戌、 癸亥”,一共不重复的记录 年。1079年是壬戌年,2013年就应该是 年。
2.拓展阅读
苏轼黄州作品选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lèi江月。
苏轼黄州作品选读:《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ú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佼jiǎo僚liǎo懰liǔ燎liǎo,皆“美好”义;
窈yǎo纠jiǎo忧受、夭绍,皆“体态步态优美”;
悄qiǎo、慅cǎo、惨,皆“忧愁”义。
《诗经·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河,黄河;苇,苇筏;杭,通“航”;宋,宋国;跂qì,踮起脚跟;曾,竟;刀:小船;崇朝:即终朝,自天亮至至早饭时。
推荐文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刘艳琴《来生便嫁苏东坡》
推荐书籍 林语堂《苏东坡传》
《赤壁赋》学案 参考答案
说明:只提供必要的答案;选择题都选B。
【合作探究】
二.文本分析
1.描写月:
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月照: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 月消: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议论月:
客引曹孟德写月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客借月议人生失意: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借月展开议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苏子以月借喻人生: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巩固练习】
一、1.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如同、好像) 逝者如斯(如同、好像) 纵一苇之所如(往)
王如其言(依照、遵从) 固不如也 (及、比得上) 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
2.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十分危急,或指声音微弱而悠长。
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借助工具,即徒步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休戚相关:休:喜悦;戚:忧伤。形容悲喜、祸福、利益相关。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逝者如斯夫
5.①兰亭雅集,借羲之流传百代 赤壁神游,凭东坡传颂千秋
②王右军作兰亭序,清风出袖 苏子瞻咏赤壁赋,明月入怀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③逸少醉酒叹生死,一序兰亭传今古 子瞻畅歌论悲喜,两赋赤壁道衰兴
二.1.履巉岩,披(分开)蒙茸
2.B(描绘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间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
三.1.风,汉赋;2013年是癸巳年
附:《后赤壁赋》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几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1、勤俭节约,爱护公物,以司为家,共同发展。
2、吉利汽车愿景:让世界充满吉利。
3、持续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和谐团队是发展的基石。
4、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5、手连手,发扬优质精神。
6、不良品的出现是技术问题,流出则是管理问题。
7、优质产品——走向世界的桥梁!
8、主动服务一小步,客户满意一大步。
9、提高员工责任心,有耐心,操作细心。
10、学习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创新精神。
11、专业的精神,大众的`信赖。
12、不好小看自我,人有无限可能。
13、加油发奋,咱们是最棒的!
14、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15、励精图治,蓬勃向上,夯实企业文化底蕴,创礼貌新业绩,建一流企业精神。
16、高新技术让咱们解决问题,优质服务让咱们处理问题。
17、营造食品安全环境,确保公众身体健康。
18、科学饮食用药安全饮食用药。
19、精诚激发热情,精心造福世界。
20、梦想不是一句话,我们与您同在。
21、凤凰涅盘起,前路共驰行。
22、激流求勇进,逆势更争先。
23、文明服务,止于至臻。
24、知识武装你和我,创新改变全社会。
25、相信自己,相信伙伴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26、我为新奥做贡献,新奥为我谋福利。
27、美丽广场,文化世界。
28、一只寻常飞来燕,飞入百姓千万家。
29、精英华彩,智盈未来。
30、无效的会议就是在浪费生命。
31、做责任企业,促社会和谐。
32、技术只有起点,创新没有终点。
33、安全差,企业亏,我贫我耻。
34、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5、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面创优,确保国优。
36、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夺金牌,科学管理一丝不苟创国优。
37、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丰田汽车广告。
38、中国唯一,世界共享!
39、好山好水好农产,多姿多彩新生活。
40、我们相信上帝家庭和麦当劳,但在办公室时三者顺序则相反。哪怕是一片腌黄瓜的宽度,我们都有一定的标准。质量上乘服务周到地方清洁物有所值。——麦当劳金科玉律
41、世纪的竞争是细节的竞争。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做好,做得与众不同,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 ——日本东京贸易公司
42、因为执着,所以专业。
43、猴奔千里传春信,鸡起九霄壮国威。
44、卯时美景花方艳,鸡岁良辰酒更醇。
45、鸿臣物业,成功选择。
46、诚挚金鼎,影印相悉。
47、不求好,只求更好,金鼎彩印。
48、不失本真,金鼎承诺。
49、金光盛世,鼎力相助,为你印出未来,印出辉煌。
50、珠江龙头,巨擘物流。
51、万泓:绿色科技,服务民生。
52、吃"四美",你美,我美,大家美!
53、四季美味,百年香伴。
54、放心食品,选择顶一。
55、缔造经典,延续传奇。
56、盛世广告,任你飞扬。
57、天高任鸟飞,耀翔愿我行。
58、来燃气之家,一站式购齐,尽在燃气燃气网。
59、生活离不开燃气,燃气离不开安拓燃气网。
60、服务大众,华拓集团。
61、土不在广,有沃则灵。
62、沃一方土,富一方人。
63、培育优良根基,沃土排名第一。
64、沃土配田地,一年当两年。
65、心媒体,新传播——上尚传诚。
66、上乘至尚,诚人之美。
67、企业强盛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6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
69、机制激励人,文化塑造人,事业凝聚人。
70、结果是对的,不一定全对。
71、森严守诚,磊落前行。
72、牵手森磊,永不后悔。
73、深谋远虑,光明磊落。
74、创建一流班组,打造世界一流锰业。
75、班组建设有发展,生产效益节节高。
76、没有拿不回来的订单,只有想不到的办法。
77、观念革新,全面破冰;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全员品检,质量提升;持续发展,赢在执行。
78、金达莱,展昭轩,竞未央。
79、我与企业荣辱与共,企业与我共同发展。
80、同心筑将来 明日更精彩。
81、携手、分享春暖花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