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琵琶行》中关于琵琶的演奏技巧
唐代诗人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的《琵琶行》是一首
《琵琶行》中用“轻拢慢
至于句中的“抹”与“挑”,则是指右手的两种指法。“抹”就是今天所说的弹,即用右手食指自右向左弹弦;“挑”和今天的说法一致,是用右手大指自左向右挑弦。弹和挑是琵琶演奏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法,是基础。因为琵琶的右手演奏指法约有50多种,其中包括基本指法、派生指法与组合指法。正因为有了如此多的指法,所以才有琵琶丰富的表现形式。那么,为什么称弹挑是右手最基础的指法呢?因为右手的50多种指法中有90%的指法是由弹或挑派生的,或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所以,弹和挑质量的高低,对琵琶演奏的.右手技法如“滚指”、“轮指”、“
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对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扎实的基本功,仅用一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描述就跃然纸上。“转轴拨弦”是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这准备工作只在“三两声”中便已完成,并且这“三两声”已经溶入并酝酿出了演奏者的感情。拧轴拨弦,弹奏几声,曲调未成就充溢着感情;一声声低沉缓慢,充满沉思,好像在倾诉身世的不幸。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描写琵琶女弹奏技巧的文字也只有“轻拢慢
除了上述的演奏技巧描写,还有“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句子,这是一种右手指法,相当于现在琵琶演奏中的“扫弦”。既右手食指用力急速地从缠弦到子弦一划而过,四条弦霹雳一声发出强烈的和声效果,在这里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怒之情,是乐曲结束时常用的技法。不过,《琵琶行》中的“扫弦”是用工具,即诗中所说的“拨”,而不像今人用手指。前文中提到的“抹”与“挑”,也是用拨子,拨子可以是木质、牛角或象牙的。不过,也就是在唐代,已经开始有人用手指代替了拨子,乃至最终完全放弃了拨子。
二、琵琶的由来
琵琶,是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琶原是在马上演奏的胡乐,秦、汉之前的“琵琶”,又称为“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有“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的记载,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以此可见是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同时代的应勋在《风俗通》中也说:“以手批把,谓之琵琶”。由此可知,它是以演奏手法来命名的乐器,其形制,秦代为直柄,园形音箱,竖抱演奏,又称“直项琵琶”。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的较早。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新疆、甘肃一带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在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这在敦煌壁画和龙门石窟的浮雕中十分多见。唐宋以来,在这两种琵琶的基础中不断改进,逐渐形成现今半梨形音箱,以薄桐木为面,琴颈向后弯曲的形制,颈与面板上设“相”和“品”,张四弦,按四、五度关系定弦。近代通行的琵琶,为四相十三品,以后又经过逐步的改革,增至六相二十三(四)品,因而能演奏出所有半音,是许多乐器所不能比拟的。可以说,当今的琵琶,是“融贯中西”的结果,当不为过。古代琵琶的视觉形象,在敦煌莫高窟的诸多壁画中,有极为生动的描绘;在日本奈良正仓院(古物库)中,还藏有多面唐代彩绘琵琶的实物。
三、中国民族乐器之王
琵琶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被称为“民乐之王”,它的音域宽广,半音完备,技法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被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和多种地方戏曲、曲艺伴奏。它不仅可以演奏传统乐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现代作品,还可以与交响乐队合作,既能表现气势
再如琵琶文曲《夕阳萧鼓》,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技法,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的意境。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夕阳萧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就早已流传了,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
琵琶的许多名曲如《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昭君出塞》、《阳春古曲》、《高山流水》、《月儿高》、《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产生了无数的文化瑰宝,渊源流传,为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储蓄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素有单个民族乐器之王美称的琵琶,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精品。在其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实际上是一个吸纳、综合、取舍、
1. 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
2. 石拱桥叫世德桥,横跨南北市河,东端的引桥伸入巷口。石梁桥叫永安桥,架在银子浜口,桥洞窄小,仅能容小船通过。
3. 双桥体现了古镇的神韵,桥下碧水盈盈,绿树掩映中,矣乃声声的小船从桥洞中悠然而过,勾起人们对老故事的神往……
4. 双桥独特的艺术价值吸引了众多的异乡客,1984年,青年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以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油画,取名《故乡的回忆》,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先生的画廊中展出,引起轰动。
5. “富安”,富裕平安,蕴涵了周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享誉世界的“富安桥”也因此而得名。
6. 富安桥建于公元135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它坐落在镇中市街东端,横跨在南北市河上,是沟通南北市街的重要桥梁。相传从前桥畔有座总管庙,所以周庄人也称它为——总管桥。
7. 富安桥造型古朴简雅,桥身17.4米,宽3.8米,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其中有五块是比较稀有的武康石。桥东西有级梯,中间为平面,刻有美妙绝伦的浮雕图案。
8. 富安桥,以其别致的造型、古老悠久的历史赢得世人的青睐,是周庄人民用智慧凝聚而成的。
9. 我们一行人随着导游来到了双桥。啊!这不就是陈逸飞的名画《双桥》吗?瞧,两座弯弯的石拱桥静静地躺在波澜不惊的河面上,细致得就如古代的壁画一般,而斑驳的桥身与沿河沉郁的木阁楼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10. 我登上双桥,向四周望去,如果说周庄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幽雅与神秘的,那么现在则多了几丝人间烟火之气,这里的小船、小桥、小河以及它的人们都那么朴素、温婉。
11. 我站在双桥上,细细地品味着周庄的一草一木,在这母亲般亲切、温柔的水光中,我醉了……
12. 有水即有桥。周庄的桥或大或小、或圆或直,而最典型当数双桥了。石桥牢固而又质朴,建于明代,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横跨于南北市河和银子浜两条小河上。
13. 有水必有桥,“桥”是周庄又一特色。仅宋、元、明、清几代建的桥就有十几余座。这些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纵横交错的石拱桥跨越在河的两岸。
14. 水印里的周庄有桥,桥下是悠悠桨声和浅浅橹影,桥上站着丁香一般的姑娘,带着些许惆怅,任思念被着一带流水缓缓冲走。
15. 双桥造型独特,古朴典雅。双桥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两座石桥联袂而筑。
16. 举世闻名的双桥坐落在古镇区内,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此交汇。双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
17. 雨停了,风景却一下子亮了起来。因为这便是周庄的双桥了。桥影映在碧水泱泱的河中,古韵流光,神彩飞扬。
18. 雨又开始下了。我伫立在贞丰桥上,眸子里尽是透明的水,清冽的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9. 走过凌波而卧的石拱桥,有曼妙的古典音乐袅袅传来,不晓得乐声是从哪里的水榭楼阁里传出来的。
20. 小船在水面上荡漾,从这一座小桥穿行到另一座小桥,或高歌或吟唱,或轻抚古琴,听那苏州评弹的琵琶丁东声,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画面,又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惬意的安宁呢。
21. 如今,我站在这座作为油画素材的名曰“双桥”的桥旁,惊叹于作品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
22. 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23. 我没去周庄之前便听说过双桥,今天见到了双桥的与众不同。无论是桥拱还是它的`设计都广受大家的喜爱。
24. 永安桥于世德桥交相辉映,一圆一方,陈逸飞于1984年作的油画《故乡的会议——双桥》闻名内外。
25. 富安桥桥身四侧的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气势非凡,为江南水乡仅存的立体型桥楼合壁建筑。
26. 石桥东西有级梯,中间为平面,刻有浮雕图案,桥身四角有桥楼。桥上有五块江南一带罕见的武康石。
27. 周庄的桥虽没有扬州瘦西湖上的五亭桥那么别具风格,也没有法国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那样华丽,但却显得朴素、典雅。
28. 周庄是水的世界。驳岸、拱桥、水巷、整齐而又狭窄的石板街面,构成了水乡古镇特有的风貌。然而,最耐人寻味的,还是横卧在水巷之上的桥。
29. 至今,古镇仍保存着建于元、明、清代的石桥14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双桥和富安桥。
30. 古镇区四面环水,镇内河道呈井字形,民居依河筑屋,依水成街,河道上有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梁,其中有国内仅存的桥楼,富安桥和闻名中外的双桥。
专题一 中国文学艺术常识
(一)先秦文学艺术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2.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两个部分。历史散文是在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1)历史散文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2)诸子散文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言谈行事的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著作。
《墨子》:是墨子后学整理先师的言论、笔记而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合著。
《庄子》:是庄子及其门人后学的著作。原书52篇,今存33篇。
《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荀况及其门徒所作的论文集。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
3.屈原和楚辞
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招魂》、《九歌》、《怀沙》、《哀郢》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离骚》。
楚辞是在战国后期,产生于我国南部楚国地方的一种新诗体。他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是屈原。作品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句子参差不齐,形式活泼自由,多用“兮”字,语句漫长流利,灵活多变,有停顿、延伸,委婉而多情致。
汉代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二)秦汉文学艺术
1.秦朝时期
秦王朝灭六国而一统天下,为巩固其专制地位,焚书坑儒,结束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在文学史上可传的东西很少,大致只有《吕氏春秋》和《谏逐客书》。
《吕氏春秋》:为秦丞相吕不韦门客集体所著,以儒学为中心兼收先秦各家学说,内容以政治为主,涉及广泛,故一向被列为杂家。
《谏逐客书》:是秦丞相李斯为劝阻始皇驱逐非秦国人所作,文辞华丽,气势奔放,说理透彻,是传诵的名作。
2.汉朝时期
汉代是中国的封建盛世。汉初统治者以黄老思想治国,思想活跃,文化呈多元综合形态,文学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从文体上看,汉代文学主要有赋、散文和诗歌。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作者司马迁。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作者班固。
文人诗:以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古诗十九首》是其成熟的标志。
乐府民歌:其中《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在结构和叙事的完整性上都达到了汉乐府的最高水平。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古代史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东汉雕塑:东汉雕塑品流传下来最多的是石刻画,其中最著名的是山东嘉祥县的武梁祠石刻、山东肥城县的孝武山祠石刻、山东沂南县的汉基石刻。这些石刻多系优美的浮雕,它们是我国最早的'浮雕艺术品。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
1.建安诗歌
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显著的文学样式。
建安诗歌是指以这一时期为中心的汉末魏初的诗歌,建安诗人主要是曹操、曹植、曹丕父子和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文士。
2.陶渊明与田园诗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大都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被后人称为田园诗。
3.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4.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志人”是记录人物的逸闻琐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便是这类小说的代表。
“志怪”是记录怪异,其中干宝的《搜神记》最为著名。
5.艺术
这一时期的艺术,以雕塑、绘画和书法三个方面最为发达。
石窟寺艺术:是一种佛教寺庙建筑形式,以凿山雕像为其特点,其中以甘肃敦煌、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三大石窟最为著名。
佛画:绘画方面以佛画为中心内容,三国东吴的曹不兴,被誉为中国佛像画的鼻祖。
书法:东晋时期的王羲之被人们称为“书圣”,其子王献之人称“小圣”,父子合称“书圣二王”。
(四)唐代文学艺术
1.唐诗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
诗仙: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圣: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诗魔: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发起了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
诗鬼:李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诗豪:刘禹锡,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
小李杜:杜牧和李商隐,晚唐的诗人代表。
2.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的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韩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3.艺术
画圣:唐玄宗时的吴道玄(又名吴道子)。
草圣:张旭。
(五)宋代文学艺术
1.宋词
(1)北宋著名词人
苏轼:号“东坡居士”,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
秦观: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
李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是其代表作。
(2)南宋著名词人及其作品概况
李清照:婉约派兼得豪放派。
辛弃疾:豪放派词人,第一次把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带入词的歌唱里来。
陆游: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2.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六)元代文学艺术
元代的戏曲形式主要有杂剧、散曲、南戏三种。
杂剧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被后世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马致远:“曲状元”,《天净沙·秋思》《汉宫秋》。
(七)明清文学艺术
1.明代“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
《西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它既是吴承恩天才的创作,也是吴承恩对历来西游故事的总结。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2.三言二拍
三言: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即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3.《红楼梦》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原名为《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4.《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结,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
5.戏曲
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是明代戏剧繁荣的标志。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八)近现代文学艺术
(1)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2)茅盾
沈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等;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3)田汉
田汉,湖南长沙人,著名戏剧家。主要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以及京剧《白蛇传》、《谢瑶环》等。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
(4)老舍
老舍,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中馆》以及《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5)曹禺
曹禺,湖北潜江人,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
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
(6)巴金
巴金,祖籍浙江嘉兴,中国现代文学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7)路遥
路遥,陕西清涧县人。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
(8)陈忠实
陈忠实,陕西西安人。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白鹿原》。
(9)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等。
专题二 外国文学艺术常识
(一)古典文学艺术
(1)莎士比亚
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2)塞万提斯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其著名代表作《堂吉诃德》。
(3)卢梭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
代表作《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尔》及《忏悔录》等。
(4)歌德
德国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
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二)近代文学艺术
拜伦: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为诗体小说《唐璜》。
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云雀》、《西风颂》等。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领袖。其主要作品有《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大仲马: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
小仲马:法国著名小说家。代表作《茶花女》。
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代表作《人间喜剧》(内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系列作品。
狄更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等。
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
契诃夫:以擅长剧作短篇小说著称。其主要作品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脖子上的安娜》、《套中人》、《樱桃园》等。
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杰克·伦敦: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其主要作品有《热爱生命》、《野性的呼喊》、《一块牛排》、《铁蹄》等。
(三)现代文学艺术
海明威:现代美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等。
马尔克斯:拉丁美洲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