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二月兰花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二月兰花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4-03 16:58:17

篇一:描写兰花的优美诗句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出自诗人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出自诗人《春庄》唐·王勃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出自诗人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出自诗人《题画兰》清·郑燮

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出自诗人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出自诗人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出自诗人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出自诗人《采兰吟》宋·释文

`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出自诗人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勤裼泄香。出自诗人《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宋·刘宰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出自诗人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出自诗人《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

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出自诗人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出自诗人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出自诗人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出自诗人《兰》宋·丁谓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出自诗人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出自诗人《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出自诗人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出自诗人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出自诗人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出自诗人《幽兰》宋·释文兆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出自诗人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题兰》清·郑燮

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出自诗人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出自诗人《石兰》宋·梅尧臣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出自诗人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出自诗人《兰》宋·梅尧臣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出自诗人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出自诗人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出自诗人《兰花》明·刘伯温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出自诗人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出自诗人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出自诗人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幽兰》唐·崔涂

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出自诗人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出自诗人《水墨兰花》明·徐渭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出自诗人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出自诗人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出自诗人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出自诗人《兰花二首》明·李日华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出自诗人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出自诗人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出自诗人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出自诗人《兰》唐·无可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出自诗人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出自诗人《咏兰》元·余同麓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出自诗人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出自诗人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出自诗人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出自诗人《兰》唐·李峤

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出自诗人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出自诗人《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宋·刘宰

结根枪刃蝗悍迹多谢光风为发扬。出自诗人骚客毋烦赋纫佩,省郎行矣趣含香。出自诗人《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二宋·刘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出自诗人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出自诗人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出自诗人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出自诗人《兰花诗》唐·李白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出自诗人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出自诗人《兰》唐·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出自诗人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出自诗人《兰》唐·唐彦谦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出自诗人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出自诗人《写兰》明·景翩翩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出自诗人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出自诗人《兰》明·董其昌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出自诗人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出自诗人《折枝兰》清·郑板桥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出自诗人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出自诗人《着色兰》明·张羽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出自诗人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出自诗人《兰花》明·孙克弘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出自诗人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出自诗人《兰花》明·薛网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出自诗人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出自诗人《兰》明·董其昌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出自诗人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出自诗人《画兰》明·李日华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出自诗人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出自诗人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出自诗人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出自诗人《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出自诗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出自诗人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出自诗人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出自诗人《芳兰》唐·李世民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出自诗人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出自诗人《高山幽兰》清·郑板桥

篇二:关于兰花的句子

1、兰花禀天地之纯精,幽香清远,素洁脱俗,“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清香宜人,优雅超脱,不媚世俗。出自诗人其叶修长劲健,油润光泽,那飘逸翠叶所衬托的清雅兰花,悬诸石壁而悠然自得,陈于庭堂而不炫不亢,给人带来无限遐想花形千姿百态,娟秀淡雅香味甘厚纯正,清雅温馨,平添“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的情趣。出自诗人兰花之美,美得仪表高雅兰花之香,香得幽远飘逸兰花之纯,纯得皎洁无暇。出自诗人但更美更香更纯的,却是那古今人们所赞誉的君子风韵。出自诗人

2、冰姿何必争时宠,丽质天生淡淡香。出自诗人最是教人相思处,摇风独秀自芬芳。出自诗人秋雁回空,秋江停波。出自诗人兰独不然。出自诗人芬芳弥多。出自诗人秋兮秋兮,将如兰何!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出自诗人

3、我爱兰花,不仅爱她的形体之美,更爱它高雅脱俗的气质。出自诗人它叶型优美,花瓣通体一色,洁白透香,玉脂凝膏,腻如蚕肤,更显其清雅高洁,纯真质朴。出自诗人我爱兰花具有清雅淡素、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格我爱兰花的清馨幽远的香味,沁人肺腑,使人陶醉。出自诗人

4、看着那一盆盆俏丽的兰花,妩媚清雅,摄人心魄。出自诗人夏日的兰花更展现着她的个性,像那身材优美的少女,有着美丽的容颜,一头飘洒的秀发迎着季节的风在飞舞,目光是那样的迷人,不用华丽的色彩装饰,依然有着高洁而俏丽的独特魅力,更让人喜爱,让人留恋……

5、我喜欢兰花,因为它很漂亮。出自诗人兰花的花瓣是白色的,仿佛冬雪飘落大地,里面又有一点黄黄的,又仿佛表示百花盛开的春天。出自诗人兰花不仅色彩美,还很香。出自诗人如果你在路边走着走着,突然碰到一丛兰花,你可以拿一朵,闻一闻,啊!这香味不刺鼻,很清淡,这香味绝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出自诗人

6、我家的阳台上摆有两盆兰花,当微风吹来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兰花的幽香,使人感到沁人心脾。出自诗人兰花的茎刚刚生长出来是浅绿色的,渐渐呈深绿色,有韭菜那样的宽度,五六寸长。出自诗人远远望去,好像一片让人陶醉的绿色。出自诗人春风一吹,兰花好似百花丛中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也好似一群群白天鹅在水上嬉戏。出自诗人

7、春天,兰花披着剑一般的绿叶向我们走来。出自诗人叶子里的花蕊散发着阵阵清香。出自诗人那四溢清香引来了一只只可爱的小蜜蜂,小蜜蜂围在兰花旁边“嗡嗡”的唱着歌,好像在说:“哇,花粉的味道真香甜。出自诗人”夏天,兰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长出了一个个可爱的花骨朵。出自诗人鲜嫩嫩,油亮亮的。出自诗人在阳光的点缀下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出自诗人兰花的叶子,好似一把把锐利的宝剑,深绿的叶脉清晰可见,再加上兰五朵淡紫的小兰花,更加显现出了兰花的美丽与生机。出自诗人

8、那层层散落在草丛上的花瓣如一朵朵失去灵魂落魄的精灵,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出自诗人而我梦里的那份美丽,亦躲在心的某一个角落里微微叹息。出自诗人不解、疑惑、苦闷便纷至沓来。出自诗人发短信问候远在他乡的哥哥:“为何玉兰花昨日还如翻墨似的轰轰烈烈的盛开,而今天却是稀稀零零,满地狼藉……”

9、每次我回家第一眼就能看到客厅的尽头的那一株盛开的兰花。出自诗人这株兰花的叶子是带状的,像一把把长长的宝剑,还像一个个绿色的卫士,护卫着娇嫩的兰花。出自诗人兰花从远处看,好像一朵朵盛开的、淡黄色的玉兰花,只不过花要小很多;从近处看,花芯像一张张张开的鸟嘴,里面仿佛还有一个舌头,好像在说:“我饿了!我饿了!”我家的兰花没有太浓的香味,但仔细闻一闻,会有一点淡淡的清香。出自诗人

10、现在,正是兰花生长的旺盛时期,淡雅的兰花静静的开放,朵朵幽香。出自诗人迷人的花朵给夏日增添了一份靓丽,带来了舒适温馨。出自诗人市场内兰花特别的多,花的品种也有应有尽有,有蝴蝶兰、君子兰、报岁兰、四季兰等等……有些兰花品种我都没见过,非常的漂亮,看到不少的人都挑选购买了淡雅漂亮的兰花,那份美丽的心情缀满温馨。出自诗人

11、君子兰挺拔,苍翠,一年四季赋予生命的真色,特别是隆冬之时,百花凋零,草木或处于休眠状态,唯独窗台上的君子兰傲然怒放,花蕾站在一层层的兰叶间,像骄傲的公主亭亭玉立,又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帅霸气十足。出自诗人每每用餐之后或闲暇时我总站在窗台前,唯有君子兰,相看两不厌。出自诗人我被君子兰的风姿所吸引,所倾心。出自诗人

12、兰花,有着淡雅的色彩,给人带来一种幽静,清淡的花香,冷艳而芬芳。出自诗人它虽不艳丽也不张扬,却象谦谦君子,似乎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出自诗人兰花也因有高洁的品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屋里摆上一盆兰花,可以体现人们生活中洋溢的热情,提升人们的生活品味。出自诗人

13、兰花有一种让人沉醉的清香,那朵朵盛开的花姿,有的简约,有的张扬,有的玲珑洁雅,巧笑嫣然灿烂着生命的美丽。出自诗人

14、兰花的花瓣很小,极不被人重视。出自诗人叶子又细又长,呈柳叶行,一条条叶脉清晰可见,看上像一堆草,朴素极了,但绝不失幽雅,青葱的绿叶,在墨绿色叶片的供托下,显得格外翠、鲜亮。出自诗人那绿叶,好似一插就会挤出水来,嫩的弱不禁风,嫩的让人不忍触摸,可是那一片片向上的样子,又显得哪么坚强和有生命力。出自诗人

15、白玉兰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出自诗人

季羡林《二月兰》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呢?全文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下面一起来看下!

原文: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且冲云霄,连宇宙都份佛变成 紫色的了。

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竞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

我回忆的丝缕是从楼旁的小生山开始的。这种野花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下得真是无比地奇妙。二月兰一“怒”,份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象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的。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馈就有了悲欢。人自已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当然“不语”了。如果花真“语”起来,岂不吓坏了人!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欢挂到了二月兰上。

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侯,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支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味味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他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虎子和咪咪也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特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和凄凉 。

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德华他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生活费的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婉如和延宗也尽可能地多回家来。我的小猫憨态可掬,依偎在我的身旁。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

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到了今天,否极泰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虽然德华还在,延宗还有。可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按说我早巳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走上了每天必登临的小山,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却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选自(季羡林散文精选)》(有删节)

赏析一:

托物言志,咏物抒怀,历来都是文人墨客写文、歌诗、填词惯用的手法。在这里,“物”作为载体,寄寓着仕途维艰之人的激愤和无奈;寄寓着热血慷慨之士的雄心和抱复;寄寓着跋涉异乡之子的惆怅和辛酸,还寄寓着愤世嫉俗者的逍遥和洒脱……

而对花草的歌咏,尤其是对“梅”“兰”“菊”“竹”的歌咏,千百年来,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名言佳句,更是浩如烟海。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唐·林和靖《山园小梅》对梅花的赞颂,寄寓着他乐居小园,“不须檀板黄金樽”的志趣;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是唐·李世民《芳兰》对兰草的歌咏,抒发了他志得意满的情怀;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是清·秋瑾《菊》中的赞叹,展现了她不媚世俗,无惧黑恶的气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清·郑板桥《竹石》中对竹的咏叹,鲜明了他孤傲、耿介的处世观。

翻开唐诗、宋词、元曲,随处可见对“梅”“兰”“菊”“竹”特质的品评,随处可见对“荷”“松”“牡丹”“枫叶”风骨的描写,但是,对花中的“灰姑娘”“二月兰”的讴歌,或许是孤陋寡闻,我却没有找到一首。

初识二月兰,还是读了季羡林的《二月兰》之后。

始读季羡林的《二月兰》,我被季老笔下的二月兰深深地震撼了。在文中,季老极尽赞美之能事,对二月兰的长势,进行了倾情渲染:“ 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了.”“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仿佛发了狂,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的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

这那是花中的“灰姑娘”,这分明是花中之魁,花中之伟丈夫!

季羡林是誉满世界的学术泰斗,他对中印佛教史独到的研究,对世事、人生的参悟,在《二月兰》里得到了印证:

“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天运转动,否极泰来”。

作者借用东坡的词,和二月兰花开花落自然之理,托物言志,咏物抒怀,袒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禅机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凡事顺其自然,遇事不为它动,处之泰然。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庄子,想到了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鲍鹏山在《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里,分析了庄子思想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不妨学学庄子的主张。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人世间的种种荒唐和罪恶让庄子无所适从,亦无可奈何,他感到极度的痛苦、愤怒和绝望,所以,他以极端的荒唐、怪诞、孤傲、偏激的个性来对待人事。但是,庄子的精神世界又是矛盾的,他心肠很热,对人世,人类无法释怀,不能忘情,现实和人性的冲撞与无奈,迫使庄子选择了彻底否定现实,和现实彻底决裂的人生态度——出世。

《秋水》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千岁矣。王中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拒绝为官治国,顺其自然,逍遥终生,在战国时期,不失为一种修身养性,洁身自好的出路;在今天,当我们个体生活、事业遇阻,深感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的做法的确不失为一种调节心理的好方法。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出世”,只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决不能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流,我们需要的还是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否则,国运难以昌盛,小康难以实现。

二月兰冲天紫气的描写,是季羡林坎坷人生的写照,是季羡林不畏强权,坚持自我,无私无畏人格魅力的写照。

愿二月兰的精神,光照人间。

赏析二: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

二月兰,这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野花儿,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纵浪大化中,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在《二月兰》中,先生以巧妙自然之笔将自己的每个人生经历和二月兰结合,让悲的更悲,让欢的更欢,同时又借二月兰的不经意的“笑”表明了自己面对世事变迁的态度。融情于物,给《二月兰》营造了一种飘逸悠远的氛围。恰如先生在回忆昔日的团圆之乐时所描绘的:“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吨的清香。当宛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走去。”先生将对亲人的浓浓的依恋之情化在飘渺的二月兰花雾中,显得自然而优美、缠绵。而且,先生在表现思亲之情时,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细节,然后缓缓道出,语言从容,平静。

而整篇文章真正撼动人心灵的是先生独立不屈的人格。

赏析三: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

二月兰,这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野花儿,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纵浪大化中,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在《二月兰》中,先生以巧妙自然之笔将自己的每个人生经历和二月兰结合,让悲的更悲,让欢的更欢,同时又借二月兰的不经意的“笑”表明了自己面对世事变迁的态度。融情于物,给《二月兰》营造了一种飘逸悠远的氛围。恰如先生在回忆昔日的团圆之乐时所描绘的:“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吨的清香。当宛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走去。”先生将对亲人的浓浓的依恋之情化在飘渺的二月兰花雾中,显得自然而优美、缠绵。而且,先生在表现思亲之情时,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细节,然后缓缓道出,语言从容,平静。

而整篇文章真正撼动人心灵的是先生独立不屈的人格。

看“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象在嘲笑我”。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先生在二月兰身上找到了坚持。多年以后,当先生又再面对声名虽在,亲人离散的孤寂时,“泪眼问花花不语”,内心里悲欢难辩,但在看到二月兰“仿佛发了狂,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的力量,一定要把花开便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时,老骥扶枥,但千里之志仍要伸的勇气不知不觉中就蔓延开来了。在二月兰的花丛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的人生写照: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兰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花繁而大,美观典雅,清香远溢,极具诗情画意,下面一起去欣赏一些描写兰花最经典诗句吧!

描写兰花最经典诗句

一、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春庄》唐·王勃

二、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题画兰》清·郑燮

三、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高山幽兰》清·郑板桥

四、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兰花》明·刘伯温

五、`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勤裼泄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宋·刘宰

六、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

七、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兰》宋·丁谓

八、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

九、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幽兰》宋·释文兆

十、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题兰》清·郑燮

十一、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石兰》宋·梅尧臣

十二、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兰》宋·梅尧臣

十三、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十四、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幽兰》唐·崔涂

十五、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水墨兰花》明·徐渭

十六、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兰花二首》明·李日华

十七、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兰》唐·无可

十八、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咏兰》元·余同麓

十九、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兰》唐·李峤

二十、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宋·刘宰

二十一、结根枪刃蝗悍迹多谢光风为发扬。骚客毋烦赋纫佩,省郎行矣趣含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二宋·刘宰

二十二、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兰花诗》唐·李白

二十三、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兰》唐·唐彦谦

二十四、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兰》唐·唐彦谦

二十五、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写兰》明·景翩翩

二十六、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采兰吟》宋·释文

二十七、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兰》明·董其昌

二十八、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折枝兰》清·郑板桥

二十九、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着色兰》明·张羽

三十、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兰花》明·孙克弘

三十一、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明·薛网

三十二、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兰》明·董其昌

三十三、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画兰》明·李日华

三十四、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

三十五、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芳兰》唐·李世民

描写兰花的优美古诗句

1、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3、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4、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5、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6、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7、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8、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9、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10、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11、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12、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13、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14、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15、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16、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17、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18、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19、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20、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21、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22、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23、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24、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晓月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25、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26、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27、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28、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29、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30、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门径有芳还有秽,始知佛法浩漫漫。

31、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好似杨妃新浴罢,薄罗裙系怯君看。

32、九畹兰花江上田,写来八畹未成全。世间万事何时足,留取栽培待后贤。

33、西江绝妙赣州兰,曾买盆花几上看。画里不知还得似,故乡风露未全干。

34、山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可恨世人薄幸眼,只因高低两样看。

35、昨日寻春出禁关,家家桃柳却无兰。市廛不是高人住,欲访幽宗定在山。

36、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37、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38、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39、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40、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41、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描写兰花最经典的古诗

1、《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2、《兰花二首》

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3、《咏兰诗》

现代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4、《兰花》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5、《咏兰》

现代朱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6、《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7、《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8、《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9、《兰花诗》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10、《兰花》

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

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

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11、《高山幽兰》

清郑燮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12、《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3、《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14、《山顶妙香》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15、《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