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刻竹刻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刻竹刻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4-10-10 08:18:56

盘根千尺入云中,虚怀若谷胸臆空,刀刀妙笔织锦红,片片青竹不老松。

年初六,我跟着雏鹰假日小队,来到了位于惠山古镇惠山泥人厂内的“双契轩竹刻艺术工作室”参观。这个工作室是由竹刻大师乔锦洪、乔瑜父女所创办的。

一走进竹刻艺术工作室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匾,上面写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刻.无锡留青竹刻”。工作室内一派古色古香,工作台上放着各式各样的雕刻工具,玻璃柜内陈列着一件件雕刻精致的`艺术作品,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图、有活灵活现的动物图、还有千姿百态的植物图。每件都巧夺天工,让我看了叹为观止。乔瑜大师还为我们讲解了竹刻艺术的来历,她说:“之所以叫留青竹刻,是因为竹子有一个特别之处,它的表面有一层青色的表皮,按照图画的形状把需要的保留下来,经过艺术的雕刻手法,就能在竹子上创作图画。”

我还有幸观看了乔锦洪大师的现场雕刻过程。只见乔爷爷把一块表面构画好图的竹片放在放大镜下,左手按住竹片,右手握紧刻刀,双眼紧盯放大镜,屏住呼吸,一刀一刀小心翼翼、专心致志地在进行雕刻,竹片在乔爷爷的手中像个听话的小孩,每刻一刀就像脱去一件衣服,非常神奇!

2006年,竹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竹刻文化博大精深,勤奋苦练、甘于寂寞与艺术悟性缺一不可。这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

题某君竹刻小像

点评:《赵谱》编于1918年作。某君,名不详。《萧笺》云游,王国维交游中有费寅其人。寅字景韩,号复斋,海宁人。前清任嘉兴教谕。辛亥革命后,设书肆于硖石,肆中颇多善本书。费亦能诗文,有遗集四卷。此诗疑为费寅作。集中但书某君,意不明。或又云:为费行简作。

铸金象范蠡,买丝绣平原。

图形甘泉宫,刻石孝堂山。于事岂不伟,适性非所便。①

江南有君子,人在夷惠间。爱画兼爱竹,孤情与云闲。②

自貌岩壑姿,镌之青琅?。画理得简易,竹性得贞坚。③

朗朗浮玉山,娟娟下若川。高风寄简毕,永与金石传。④

【注释】①铸金六句:古人以金铸成范蠡之像,买丝绣作平原君之图。或把形像绘于甘泉宫中,或刻石在孝堂山里。这些事情虽然都很了不起,但总得要合自己的心意,那也不是可以随便做到的。铸金句: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乃使良工铸金,象范蠡之形,置之坐侧,朝夕论政。范蠡助越王灭吴,后即归隐五湖,故越王思之。买丝句: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堆浇赵州土。欣元庆《夷白斋诗话》:李贺诗买丝绣作平原君得非黄金铸范蠡之意邪?平原君,战国赵惠文王之弟,名胜。秦国邯郸,曾求救于魏信陵君,使赵转危为安。喜宾客,尚义气,为世所称道。图形句:《汉书?外戚传?李夫人》: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李夫人为汉武帝所宠幸者。刻石句:在山东长清县孝里铺孝堂山顶,有东汉章帝、和帝时期的石祠,祠内东、西、北三壁及隔梁石上刻有三十六组画像。中有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风伯、雷公等神话人物及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等历史故事图画。②江南四句:江南有位君子,他的品格在伯夷和柳下惠之间。喜欢画画又喜欢竹,孤淡的性情像白云般悠闲。夷惠:伯夷与柳下惠的并称。谓廉正之士。扬雄《法言?渊骞》:其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与?③自貌四句:自画出那岩壑之士的容姿,镌刻在青青的竹子上。绘画能得简易的画理,用竹以取其贞坚的`禀性。自貌:自画。岩壑姿:隐士的容

姿。黄庭坚《和答外舅孙莘老》:少监岩壑姿,宿昔廊庙具。青琅?:一种青石,喻竹。皮日休《太湖诗?上真观》:琪树夹一径,万条青琅?。④朗朗四句:像浮玉山般清朗,像下若水般静美。高尚的风节寄于简札之中,跟金石一样永久流传。浮玉山:传说中的仙山。后以称江苏镇江的金山、焦山。下若川:即下箬溪。浙江长兴县南有箬溪,南曰上箬,北曰下箬。简毕:简札。《尔雅?释器》:简谓之毕。

阅读还可以使人更加了解世界,了解人类,了解自己,读书可以引领我们到很多去不了的世界。以下是留青竹刻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留青竹刻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善于用竹的民族之一。

以竹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材,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鲁班削竹为雀,可见当时已有竹刻。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纯熟地使用了透雕和浮雕两种技法,这是现存最早的竹刻出土文物。竹刻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时间在明中期,至清代出现了翻簧竹刻和留青竹刻两种流派。前者是将毛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一层竹黄,经煮、晒、压、胶,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刻纹饰;后者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青竹皮)作为雕刻图纹,然而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也称皮雕。

留青竹刻所用竹材是按特定要求精选的毛竹,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竹青层变为淡淡的米黄色,洁净细腻,近似琥珀且比琥珀更雅致。竹肌贴近竹青的薄薄的一层则变成赭色,作为底色与米黄色的竹青相互映衬,和谐自然。竹肌历时越久颜色越深,图纹部分的竹青却淡雅如初,脂润如玉,越显古雅隽美。留青竹刻作品大都用宽3寸、长8寸的竹片刻制,称之为臂搁(原为习字搁臂之用,后为书案重要装饰),亦有直刻于竹制笔筒、扇骨上的。

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需要精选竹材,竹刻材料选用竹龄3年左右的毛竹为佳,采集时间以严冬为上。竹材应表面光洁平整,无斑,节疤小,节距长,竹筒圆,一般选阴山背后的毛竹。毛竹粗大,竹筠厚实,所制器物既牢固又美丽大方。竹材易裂变、形变、霉变,常先以沸水煮泡,这样处理后的竹材表面青筠洁白如玉、色如凝脂。处理后的竹材应待其慢慢阴干、性能趋于稳定后方可使用。

竹刻艺术是用刀的艺术。留青竹刻一般有如下步骤:一是整形。将竹材制成长方形的臂搁、各种形态的挂件及笔筒等各种形状,再用砂纸将其侧面和内面打磨光滑。二是描图。在书画稿的反面衬复写纸,用小号圆珠笔或铁笔将书画稿描印竹面。三是修改。揭去描好的稿纸,然后对照原图将复印稿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有书画能力者可直接在竹上作画。四是切边。切边的角度分垂直、倾斜、弧形切边等。采用何种切边法要依据书画的力度、气质而定,重则深,轻则浅,注意笔划的重叠、笔势的断续、笔意的连贯等。五是铲底。书法作品的铲底是在同一层面的铲刮,要求笔划的边缘流利、挺刮、清爽,底面留青均匀、平滑如镜,竹筋通直;绘画作品的铲底,则要根据笔墨的浓淡、深浅、虚实、层次来决定竹青的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如此,一件竹刻艺术品即顺利完成。

留青竹刻是特有的一种雕刻艺术,它与玉石雕、象牙雕、米雕相比,具有简朴、品高、雅致的艺术特色。简朴主要指材料和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竹材价廉易得,我国有丰富的竹材资源可供采用。竹刻艺术品完成后不须敷色、上漆,有自然之趣。品高指竹刻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于一般工艺品。竹刻的品高体现在竹刻技艺高超和创作的难度之高,《古玩指南》有竹刻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之说。雅致则指竹刻艺术品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深爱文人雅士喜爱。竹刻发展史上常有文化修养较高的艺术家涉足,使竹刻由工匠刻制走向文人刻制,使竹刻艺术品的题材选择、情趣追求、刻制技法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留青竹刻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

阅读题:

1、就本文来看,中华民族善于用竹创造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2、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要经过哪些环节,请根据文章内容,用四字短语补写出来。(3分)

( )→( )→整形描图→( )→铲底完成。

3、留青竹刻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3分)

4、苏州以刺绣闻名,宜兴以紫砂著称。阅读下面材料,联系上文,说说你对常武地区创建特色文化的设想。(4分)

明末清初,常州府江阴县人张西黄留青竹刻造诣颇深,人称留青圣手。至近现代,留青竹刻群体主要集中在常武地区,人称延陵派。

武进以徐素白为代表的徐氏刻竹世家被称为留青竹刻第一家。武进鸣凰镇被誉为竹刻之乡。

今日常武地区有留青竹刻群体数十人,徐氏竹刻专著四册已成为竹刻爱好者学习、临摹的主要蓝本。

参考答案:

1、历史悠久,工艺多样,做工精细,艺术价值高。3分,共四点,答对两点1分,三点2分,四点3分,意对即可。

2、精选竹材、煮泡阴干、修改切边。3分,三点,每点1分,一、二点意对即可。

3、材料和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艺术品有自然之趣;竹刻技艺高超,创作的难度高,艺术价值高于一般工艺品;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3分,三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

4、加大宣传常武地区留青竹刻的历史与文化;重视现有的竹刻艺术,扩大常武竹刻的知名度;引导更多的人参与、研究留青竹刻。4分,要根据材料和文章提出进一步发扬竹刻艺术的具体途径,一条途径2分,得满4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