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江南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曾写下赞江南的诗词,谁愿意把你积累的诗词读一读或背一背呢?(指3至5名学生)教师对学生背诵情况做总结。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
(1)简介诗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当然,我们台州也属于江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师: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水波涟涟的江水]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4)“风景旧曾谙”
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2、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二)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三)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2、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师: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读词)
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读词)
四、回归生活,珍惜现在。
师: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伤,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为他庆幸——
1、补充句子:诗人庆幸。(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总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要拥有时懂得珍惜,那么,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忆更是美丽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
五、欣赏歌曲 拓展延情。
“古人唱歌兼唱情!”诗歌,需要有音乐性和图画性。但它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却不独在于声韵悠扬,更在于以声传情;不独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同学们请听:
播放《忆江南》歌曲。(学生自由发挥,尽情抒情,展示自身独特的体会,和诗的情感产生共鸣,师生沉浸在忆江南的美好境界之中。)
板书设计:
忆江南
词牌名
情 珍惜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
23.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一锤定音(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京口瓜洲一水间( ) A、jiān ??B、jiàn ??
2、明月何时照我还( ) A、huán ??B、hái
3、欲作家书意万重( ) A、chónɡ B、zhònɡ
4、风一更,雪一更( ) A、ɡēnɡ?? B、ɡènɡ
二、群星荟萃(照样子写词语)。
例:昔( 猎人 )( 借债 )( 错误 )(蜡烛 )
白( )( )( )( )
各( )( )( )( )
俞( )( )( )( )
半( )( )( )( )
三、咬文嚼字(解释加点的字义)
1、京口瓜洲一水间( )
2、春风又绿江南岸( )
3、明月何时照我还( )
4、欲作家书意万重( )
5、复恐匆匆说不尽( )
6、聒碎乡心梦不成( )
四、诗句翻译。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号入座(将诗句、题目与思乡的表现连线)
《长相思》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万语千言
《泊船瓜洲》 聒碎乡心梦不成 归心似箭
《秋 思》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夜不能寐
六、小法官,巧断案(判断正误)
1、“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水”当“河流”讲,诗中具体指的是长江。 ( )
2、“泊船瓜洲”的“泊”念“pō”,这里当“停船靠岸”讲。 ( )
3、“复恐匆匆说不尽”中 “恐”意思是“害怕,畏惧”,“尽”意思是“完,完毕”。 ( )
4、“欲作家书意万重”中的“书”指书信“重”读“chónɡ”,可以解释成“层,种”。 ( )
七、沙里淘金(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
1、下面地名古今叫法相同的是: 【 】
A、榆关 B、京口 C、钟山 D、洛阳
2、对下面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开封。
A、诗人在家书中漏写了一件重要的事,后来又打开信封补上了。
B、因为“意万重”,诗人“恐匆匆说不尽”。
C、“临发又开封”,显示出诗人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D、“复恐”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致入微的刻画,“开封”是对人物动作行为细节的描写。
3、古诗词朗读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洛阳/城里/见/秋风
B、风/一更,雪/一更
C、京口/瓜洲/一/水间
D、春风/又绿/江南岸
4、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的诗人是: 【 】
A、白居易 B、王安石 C、张 籍 D、苏轼
八、要点扫描(课文回放)。
1、王安石评价张籍的《秋思》时说:“看是寻常最奇崛。”诗中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字,但“绿”字显得更加传神。“绿”字让我们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春天的词语,想到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首古诗都表达了___________这样一个共同的主题,但表达的方法各异:《_________》是写景抒情,《__________》是叙事抒情,《___________》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九、书法擂台(默写古诗《泊船瓜洲》)。
比一比,看谁的字写得最漂亮哟!
第二课时
综合能力日日新
十、你知道吗(文学常识)?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_,他是“_________”之一;《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_的学生,他的诗颇得__________的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_________”。《长相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他是清大学士_________的公子,文学成就以_______为最,被誉为“______________”。
十一、画解诗意。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2、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可以看出这里离他的家乡并不远。
十二、品味赏析。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词又叫_________,这一首分为__________两阕。
2、“榆关”指的是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行军途中。
3、“故园”指的是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中的“此声”是指诗中的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___________,“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途____________。
5、读着这一首词,不由得使我想到了古代一些描写和反映将士戍边生活的诗歌,我还能将 写的《_________》这首诗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①树叶变黄了,又一个秋天来了。儿子就是去年的秋天离开家去远处闯荡,年轻的心总向往着那个精彩的世界,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老人就象守巢的鸟儿,孩子和家人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老人拿起信纸,给远方的孩子写信,脑子里闪动着孩子的音容笑貌。孩子是个有志向的孩子,他踌躇满志地离家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老人从来不想拖儿女的后腿。只要孩子有出息,哪怕不能经常见面,老人还是感到欣慰和自豪。老人在纸上写下“努力工作,事业顺利”,老人脸上露出笑容,他对孩子满怀信心,眼前出现孩子荣归故里的幻影。
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快乐更重要呢?[ ]他一事无成,在外面撞得头破血流,家[ ]永远是他的港湾,是他的归宿。老人在纸上写下“注意身体,工作不要太累”,想到孩子在外面打拼的艰难和不易,老人的脸上掠过一丝担忧,他在外面会不会受委屈、会不会想家?信笺上滴下一滴清泪。
信请同在城里工作的老乡带去,老乡在旁边等了很久,连声催促。老人用颤抖的手把浸满了关切、思念的信装进了信封,交到老乡的手里,②这时,一阵秋风吹过来,掀起老人头上稀疏的白发,他感到一丝凉意。
“等一等”,老人快步赶上带信的老乡,把刚封好的信拆开,在信的末尾加上一句:天冷了,记得加衣服。
1、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加上一个适当的题目。
2、在短文中的[ ]里用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指出下面各据分别应用了那种修辞手法。
(1) 老人就象守巢的鸟儿。 ( )
(2)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快乐更重要呢?( )
4、短文所描绘的情景,使我想到了刚刚学过的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这首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老人对儿子的思念、牵挂,是通过对老人的心理、神情和动作的细致刻画表现出来的,其中能够让我深受感动的句子有:
(1)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短文和张籍的《秋思》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本文主要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张籍的《秋思》主要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一想:加“~”的句子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短文后,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是老人的儿子,我一定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浓乡愁因何发
王安石的乡愁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由肃杀的秋风引起,纳兰性德的乡愁由北方的风雪勾起。下列诗句也表达了浓浓乡愁,写一写:诗人的乡愁是由什么引发的?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
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归。 ( )
4、平生最说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 )
5、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已斑。 (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理解成诵。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洞庭湖图片,媒体资源:《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视频《白居易简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诗圣、诗仙)
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结合课文插图及媒体资源《独坐敬亭山:李白》,完成下列教学步骤: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
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互读古诗,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
“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
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
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示有关洞庭湖图片。设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看诗人刘禹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结合动画课件《望洞庭:刘禹锡》完成下列教学步骤:
1、学生边读边参阅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及动画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课文插图及动画课件《忆江南》,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利用视频资源《白居易简介》,介绍白居易情况: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
曾:曾经。
谙:熟悉。
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和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5
【教材简析】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难点】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
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
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
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⑴ 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⑵ 指明学生读,正音。
(注意读准“篙、棹”。)
⑶ 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
⑷ 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
⑸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⑴ 自由读诗:
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⑵ 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
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⑶ 师生共同评析。
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
(喜爱。)
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六、拓展活动
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都记叙了漂泊在外的人们,怀着一颗眷恋家乡的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古诗词三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张籍的《秋思》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都通过诗词的形式展示了离别家乡人的思念情感。这情感在春风又绿中,在临发又开封里,更在故园无此声里。《梅花魂》借外祖父珍爱梅花,展示了老华侨内心深处对中华民族深深的爱,梅花是国之魂,是融入到每个炎黄子孙血脉中的。《桂花雨》,似春雨把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植入孩子心中。母亲的话语以及作者回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这阵阵桂花雨,无不是家乡思念的依托。《小桥流水人家》作者热爱家乡在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样直接的倾诉中,在优美的风景中,在平淡的叙事中。围绕一个情字,一枝一叶总让人难忘,总流露出这份思乡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并理解关键词语表达的思想情感。
3.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4.继续深入把握同主题文章的阅读方法,学会把握单元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词语表达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一谈你的家乡好吗?假如有一天当你离开你的家乡,你会想念这个地方吗?你又会怎样回忆你在家乡度过的生活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离家的游子感受他们对家乡的情感。
二、检查预习收获,提练研讨问题
1.检查朗读课文。
(1)《古诗词三首》
(2)《梅花魂》3.13段。
(3)《桂花雨》2.5段。
(4)《小桥流水人家》1.5段。
2.检查课文内容了解情况。
本单元课文所讲的离家的人分别是谁?快速找一找。学生汇报: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外祖父、我等。
3.他们通过文章表达着对家乡怎样的情感?又是通过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请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
三、交流汇报学习收获
重点研读
1.《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中的一水、数重离家之近、又绿、何时离家之久来表现(景-明月),《秋思》中意万重之心事重重、又开封之无限话语来表现(行-秋风),《长相思》从山一程、水一程之路途之远、风一更、雪一更前行之难来表现。重点引导学生想象绿的美好景象、万重语言里、碎的无眠中,培养想象表达能力。
2.《梅花魂》重点引导学生作者借梅花之爱,抒热爱民族之情,对民族热爱表现在吟诵诗文的悲伤中、在对墨梅图的爱惜中、在不能回国的痛哭中、对莺儿的深刻教诲中、在送梅花手绢的泪眼中,深刻领会内心的眷恋中。培养理解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刻画了解。
3.《桂花雨》重点引导学生借理解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体会家乡给作者带来的无限快乐回忆,深刻把握母亲话语的深刻意思。
4.《小桥流水人家》中直接提示学生通过句子出示明确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通过事情的叙述、通过直接的表白,展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总结拓展
1.出示《日积月累》中诗句,深入领会思乡之情。
2.布置作业:
(1)抄一抄:把本课描写人物、景色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
(2)写一写:围绕家乡让你难忘的一景一物,表现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3)唱一唱:课下搜集有关思念家乡的歌曲,练习唱一唱。
(4)读一读:课下找一些表达思乡情感的文章看一看是如何描写的。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4、搜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背诵诗词,了解意思,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2、难点:
读诗词,想意境,感悟语言美。
【教学设计思路】
这三篇都是以写景为主的古诗词,语言凝练优美,描写生动逼真,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大自然真是真是多姿多彩,令人神往。在教学本课时,以读为主,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深入研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表达情意的方法。
【教学方法】
采取像、读、议、诵相结合,用音像激起兴趣,通过朗读激情,在讨论中品味语言,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激趣 祖国的山水是如此的美丽。阅读本单元课文,我们将随作者做一次愉快旅行,体会他们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和表达情意的方法。 二、导入《独坐敬亭山》 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秋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李白感怀身世,自己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饱尝人间的心酸,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者自己,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因此写下本诗。 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读顺,交流相关资料。 三、初读理解 帮助学生复习理解诗词的方法:
1、看插图晓大意。
2、看注释联系上下文。
3、查字、词典选解释。
用自己的画说说从插图看到了什么?强调厌的古今不同意。大致说出词意后,再读古诗,读流利读准确。 四、感悟意境 熟读(回读)古诗,创设意境 :学生齐读古诗,并想象,如你是大诗人李白,在敬亭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与孤相同意义的词,让学生体会出李白的孤独并朗读出来。
解决思考题:
李白看到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想到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感情朗读:让学生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幽静。 五、学科拓展 要求:
学生只要基本体现诗意,布局合理就可以了,不做太高要求。 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白纸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画面。 作简笔画。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潮来之前人和江的词句,了解到人很多,江很静。 二、自主协作学习第二三首诗词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3、组织学生,指导教学。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白居易的资料,教师补充。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同方法学古诗。
4、品读悟哲理。
5、熟读成诵。 三、品味语言 学完了课文,课文的语言的确很美,再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 1、学生读课文,划句子。
2、学生读划出的句子,并说明美的理由。
3、师生共同品读,感受句子的语言美和形象美。
四、积累 1、老师说词语意思。
2、进行词语运用练习。
1、学生抢答。
2、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3、师生共同评价。
五、总结写作手法 1、作者表达方面,我们能向课文学习什么?
2、教师总结:
⑴ 善于观察,在观察时抓住特点。
⑵ 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材料积累起来。
⑶ 学着运用侧面描写。
⑷ 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1、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边讨论边自由读,然后选派代表汇报。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8
【设计理念】
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
⒈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
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课件);“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课件演播,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
⒈课件呈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学生说《望庐山瀑布》,《绝句》等。)
⒉再以课件形式呈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1课《古诗词三首》。(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课件演播风景图画,看图说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呈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可以帮助学生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学生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
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⒈简介作者及敬亭山。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亭,读tíng,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
⒉教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
3.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4.交流:
(1)学了古诗,你明白了哪些内容?
(2)你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提出来讨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熟练自读,再通过注释,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
三、介绍背景,探究其义
1.教师介绍李白作诗背景。(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2.再读古诗,自问互问。师:通过介绍,大家再读古诗,看有什么新的体会或疑问。
3.全班再读,教师追问。
(1)“独”坐是“谁”独坐?
(2)读诗,仔细体会,诗人独坐敬亭山,看到些什么?诗人听到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3)本来,还有众多鸟相伴;本来,还有一朵孤云为伍,但是现在它们都离我而去,作者想了些什么呢?这两句话与题目的哪个字呼应呢?
(4)“相看”是相互看。明明只有诗人一个人在敬亭山,谁和他相互看呢,这里你读懂了些什么?生试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你觉得应该把哪些词语重读才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只有)
(若学生已经问过上述某些问题,此环节的问题就可以删减。若学生未能深入,教师需要再追问)
[设计意图]教师介绍诗人作诗背景,让学生能透过诗句的字里行间体会诗人内心的感情;教师“追问”的目的,既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义诗境诗情,又是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诵读尝试,背诵默写
1.通过探究,我们明白了诗意诗境,你头脑中有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情?)能不能试着读一读,用你的声音的快慢、轻重来塑造这些画面?
2.试读后,用铅笔在重读的字词下划“Δ”,在长音后划“/”,再读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学生擦掉自己用铅笔标注的错误记号,再用钢笔把正确的重音、长音标示出来)。学生作标记后再诵读。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9
乡村四月
知识技能目标
1、 会认“蚕”字,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诵、熟练地背诵诗歌,并能准确无误地默写。
3、能领会诗的意思,并能说出一、二句诗的大意。
4、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德育目标
通过本诗的教学,让学生热爱富有情趣的乡村。
美育目标
通过对本诗的阅读,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谈话导入)
孩子们,在四月的春天,你们到过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下面我们来看看宋朝诗人翁卷是怎样来写乡村的四月的?
二、阅读诗歌
1、 学生在小组内自读。
2、 在班上交流,让个别学生在班上朗读,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说说读了本诗的收获。
3、 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指导学生领会诗的意思
1、 学生自读诗歌,并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诗歌的意思。
2、 让一些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意思的理解。
3、 教师指导学生领会诗的大意。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了:结束。
整首诗的大意:四月的春天,万物复苏,山陵和原野上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开始上涨,并映着天空的光辉;杜鹃鸟声声地叫着,天空中飘落着如烟的细雨。在乡村的四月,闲人很少,他们都很忙,他们才刚刚把蚕送上山,又忙着插秧。
4、激发学生对勤劳的乡村人民的热爱。同学们,乡村的人民这样勤劳,你们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四、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熟练地背诵。
五、小结
古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是很富有情趣的,同学们试着说说你们收集到的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如:
过故人庄 书湖阴先生壁 游山西村
唐 孟浩然 宋 王安石 宋 陆游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茅檐长扫静无苔, 莫笑农家腊酒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丰年留客足鸡豚。
工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一水护田将绿绕, 山重水复疑无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两山排闼送青来。 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作业
1、写生字“蚕”“桑”,并至少组两个词。
2、抄写诗歌并能默写。
3、积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至少一首。
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4、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重点、难点 :指导学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 target=_blank>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加。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渔歌子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 箬 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2、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三、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 箬 蓑
斜风:微风 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1、 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 斜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24. 麦 哨
石桥铺小学
教学目标:
1、 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 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 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直观激趣
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范读激情
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二、感悟文章
1、 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
3、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
(3)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
提示: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
(经老师的这一点拨,学生不难感受到人们“欢快、柔美”的背后,是老人的健康长寿,是孩子的聪明可爱,是夫妻的恩爱美满,是邻居的和睦友好。从孩子们欢快的神情,看到人们的欢快生活;从人们的欢快生活,联想到整个乡村欢快、柔美的生活。)
4、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
(1)教师告诉学生,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
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
(3)最后告诉学生这首小诗的作者就是老师自己,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写一首精美的小诗。
板书:(简笔画:一副乡村图)
语文园地六
石桥铺小学
一、教学目标
1. 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 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 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4. 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
5. 充分准备展示资料,大胆展示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3
三、教学过程
l 口语交际 习作
1.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习的收获。
2. 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体验。
3. 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汇报,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4. 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5. 我们听了同学的汇报,自己也有很深的体会,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6. 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l 我的发现
1. 自己轻声读一读句子,仔细看看句子中带点的部分,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2. 生汇报
3. 全班齐读,再次感受
4. 你能仿写出这样的句子吗?
l 日积月累
1. 自读,想一想,这组诗句和什么有关?(都是和乡村田园生活有关的)
2. 师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
3. 有感情地朗读
4. 试着背一背
5. 比一比谁在短时间内记得又多又好
l 展示台
可结合口语交际,展示小组合作和单独完成的成果。如:“农村风光”图片展、讲一个农村儿童生活的故事、描写乡村景色的小诗等。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0
第一课时(《牧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第二课时(《舟过安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教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第三课时(《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重点难点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读,正音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再读,解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
翁媪:老翁、老妇人。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
(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
(四)精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熟读,成诵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
1、公园也会将城市点缀得花枝招展,春夏秋冬在城市的地面没有展示,只有公园才会表现得淋漓尽致。早晨和夜晚它会把城市人理解得大相径庭,在把一切都整理完了以后,去公园便可以释放所有疲惫。或许夜幕可以掩盖很多东西,而夜幕下的公园更能掩藏一切,它在家的外面把爱情进行到底!
2、我们在船上则细细地欣赏着湖边那一块块草地,一片片树林,还有湖底那来回穿梭的小鱼,秋风袭来,吹得树叶“哗哗”响,吹得湖水泛起一道道波纹,吹到我们脸上,则倍感凉爽。
3、公园最有特色的是那藏青色的大理石广场,方方正正的,光亮照人。广场筑有两排约一米高的弧行石墙,上用行草雕刻着欧阳修的夷陵山水诗《九咏》。常见晨光暮霭中,有鹤发老者,手握两尺来长的毛笔,沾水为墨,挥毫自如,苏醒着心底那段古老的知觉。行人若是路过,宁愿绕道而行,也不肯践字而行,惟恐有辱斯文,亵渎圣观。
4、大山用绿树青草做衣裙,用朵朵白云做头巾,用清清的溪水洗脸,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5、有民族特色是河宾公园的一大亮点,亭台楼阁无不体现土家苗族的民族特色,亭台有花灯图案,楼阁有花灯图案,镶嵌在地面上的鹅卵石小径也有花灯图案。那掩映在绿树成荫下的路灯也是一盏盏花灯,夜色初上,朦朦胧胧的淡淡灯光,如羞涩的少女般,是那么的多情,最易使人浮想连翩,与月色交相辉映,仿佛是到了大观园。
6、当你走进这美丽的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往里走,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穿过树林,一个高大而宽敞的凉亭出现在你的眼前,有几个人悠闲地在这里说笑谈心。
7、现在,一走进公园从那些曲径通幽的石板路、小桥流水,就能看出公园的园林仍在修建中。因为搞不清方向,我只好选了个不用过拱桥的路走,(那拱桥看上去比较陡,我怕推着轮椅下坡的时候不安全)到了亭心一看,原来是个孤岛。因为再往前面的路都是比较陡的石级,轮椅根本无法通过。
8、公园的树林也很美。在公园的小山上栽满了树木,梧桐树的叶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黄,纷纷飘落;枫树的叶子却变红了,公园笼罩在片片红云中,也使秋天增添了一分热情。而柏树的叶子仍是那么青翠欲滴,令你陶醉极了。
9、秋天的一切都十分美妙,一踏入润扬大桥下的森林公园,我们就被里面的景色迷住了。公园里古色古香的瓦屋楼阁,星罗棋布地点缀在一座清幽平静的人工湖边,湖心有两艘帆船在那儿随风飘荡,好一派人间仙境啊!
10、公园里有一块非常大的草坪,无数小草在微风中摇摆着,向一个个快乐的小精灵,向我招手微笑。每次看到那些小草,我就感到很亲切,恨不得跟他们来一个亲吻,小草们你挤我,我挤你都像小孩子似的。
11、东湖公园、东湖广场、五邑华侨广场、院士路、长堤风貌街、釜山公园、玉湖公园、体育公园、名人广场、冈州广场等,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12、公园里,四季常青的松柏树、刚吐出嫩芽的杨柳、还有那些刚吐芽的小树,组成了公园里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人们脱下笨重的棉袄,来到公园里享受春光,看春天给公园带来的美景,感受春天的舒适。烈日炎炎的夏天到了,翠湖公园的走廊里盛开了一串串晶莹的紫藤,无数的紫藤花连在一起就像一个宽大的瀑布,让人能在烈日之下感觉到一丝凉爽。
13、首次来到东湖公园,看到那些大榕树,他那长长的胡须,美丽的头发,漂亮的衣服,在空中飞舞着,像一位羞涩的小姑娘,看到这里,我又想起我学过的一篇课文,《鸟的天堂》。公园的那些榕树就像巴金爷爷说的一样,把自己全部的生命力都展示给我们看,说的多形象啊!
14、站在河滨公园的堤岸,柳树依依,河风习习,顿感凉爽惬意!在似吊脚楼上的走廊上漫步,一边是梅江河水的缕缕丝语,一边是公园里各种树枝的摇曳风姿,夜色正俞来俞美。亭台边、楼台下、灯台旁,青年男女在倾诉衷肠,不时还有一些老人在打太极拳,年老的妇女则坐在木椅上摆龙门阵。
15、山上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小猴子在树枝间蹦来跳去,小松鼠拖着一条蓬松的大尾巴在树上玩游戏。
16、那里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丛林里,小鸟在高兴地歌唱着。我们的车开到了停车地点,下了车,哇!这里的空气清新,使我全身感到无比舒畅。我们表姐一边走路一边聊天,我们发现了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放眼望去,这座山好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17、到了江门,最不可不看的就是遍布在乡间、竹林间的碉楼。在成片开阔的绿色稻田里,弯曲的小河缓缓流过,密实挺拔的竹林中坐落着风格各异的碉楼,每一座碉楼的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寻迹碉楼,就像打开一幅幅侨乡画卷,走进一幕幕历史往事。
18、公园的右边是一个水池,池中的水静而绿,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19、春天的景色太美了,春天里人们的心情更美。佝偻了整整一个冬季的腰板挺直了,欢快的笑脸充满着希望。公园里又热闹起来了,照相的青年人,钓鱼的老人,捕捉昆虫的小朋友,一个个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流连忘返。
20、走进景山公园,抬头望去,高大的万春亭红柱黄瓦,在茂密的翠林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21、、我们来到了幽深的树林边,感到这里的空气格外新鲜。慢慢步入柳树林,只见这里的柳树一大片,一大片。正值柳树发芽的时节,叶芽娇嫩,再瞧柳树的枝条,它好像是一位害羞的小泵娘低垂着头,风一吹,那“小辫子”也跟着随风飘动了。
22、在我家附近,有一个美丽的公园。公园里鸟语花香,风景优美。一年四季中无论它怎样变化,总是那样迷人。
23、我走进了秋天的树林。啊!地上落满了树叶,有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一阵风吹来,树上又落下了几片树叶。瞧,有的像小花蝴蝶,扭动着美丽的翅膀翩翩起舞。有的像一只只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得旋转、旋转的……树叶纷纷落在地上,给大地披上了厚厚的“棉衣”。脚踩在枯叶上,发出“吱吱”的响声,奏响了深秋的“交响乐”。
24、滨江公园的西面,有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跑马场,当然,那是大人们的喜爱,我不感兴趣。公园里有一条人工开挖的小河,小河里有很多供人们在水上游玩的小船,这些船样式各异;有的像天鹅,有的像鲤鱼,有电动的,也有靠人工划的那种。
25、穿过柳树林,就到了枫树林,枫树的叶子是红红的,格外招人喜欢,我也不例外。森林公园里还有非常多的树林,树木的品种也很多。置身于这美丽的森林公园,欣赏着满眼的绿意,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嗅着阵阵的清香,令我们心情舒畅,留连忘返。
26、塔子山公园坐落于成都市东郊,园内浅丘起伏,地势广阔,林木葱郁,环境幽静,园中普植雪松、银杏、香樟、紫薇、水杉、桃树、桂花、玉兰等林木,占地约80亩的竹海,翠竹万竿,郁郁葱葱,林间点缀以草坪、荷池、亭榭、小径、颇具山林野趣。园内辟有面积广大专供游人生火的野炊区,是人们游玩、休闲、垂钓、娱乐、登塔揽胜和野炊、品茗的好去处。
27、一进公园,就看见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生态森林公园。在石碑后面有一片草地,草地绿油油的,踩上去软绵绵的。这里,有人在草地上野餐,有人在和朋友做游戏,有人则静静地躺在那儿闭目养神或欣赏着蓝天白云。
28、莲花湖公园座落在莲花湖畔,依山傍水而建,公园是开放式的,没有大门,前面有一个半圆形的大广场,右边矗立着一块巨型的石头,上面镌刻着五个红色的大字:“莲花湖公园”,远远望去分外的耀眼醒目,左边是竖起四块黑色的大理石组成的屏风,屏风上雕琢着枞阳的山水画、历史人物图和莲花湖公园的介绍,中间是一座石拱桥通往中心广场,广场的前右边是曲曲折折的桥,扶手是木制的,桥的尽头是一组长长的回廊,回廊两边各有一个大亭子,中间是一段长长的走廊,亭台楼阁上挂起了一串串红灯笼,傍晚灯笼亮起来,格外的喜庆,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气氛,就像是颐和园的长廊了。长廊的旁边有一座小山包,山上建起一个亭子,拾级而上,站在亭子里向四周眺望,莲花湖公园的全貌就尽收眼底了。
29、公园的南部有许多国槐、柳树、松树……国槐是我市的市树,自然有一种威严的气势:柳树的枝条在秋风里翩翩起舞,尽显风采;而松树则像一个个壮实的小伙子,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小树林周围放置了很多像钢琴琴键一样的休息凳子,红的一组,黄的一组,绿的一组……秋日暖暖的照在脸上,行走在软软的落叶上,听风在歌唱,看树在跳舞。累的时候,坐在琴凳上,仿佛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别提有多陶醉了!
30、今天妈妈带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大安森林公园玩,这儿有漂亮的花儿和绿油油的树,草,看起来像一个我好想好想要的花园。树上有小鸟儿在唱歌,有蝉声在帮忙和弦,树下有小朋友再安静仔细聆听著这最自然的交响曲。
31、尽管公园的树木也吐纳清新,却总是感觉少了一些泥土的气息;尽管花草树木井然有序,却勾不起回归自然的灵感;尽管鸟儿们也拼命的叫唤,却听不出欢快的音符,相反倒有一种囚居的忧怨之声;尽管鱼儿和湖水也是那样的融洽,那鱼饲料的诱惑已经改变了鱼和自由的含义……行走在公园里,总会感觉置身于一种假的诱惑中,如果仰望那些公园旁边的高楼,它没有高山的巍峨,却给人一种压抑!
32、三月份的时候,公园有了大变化。瞧!原来那光秃秃的草地上,长出了矮矮的嫩草,还有小小的花朵陪衬着;看!原来干枯的枝条,长出了新的嫩叶。小河旁的柳树,也抽出了新的枝条;听!是谁在唱?哦!是燕子、喜鹊、麻雀等鸟儿在唱歌。燕子轻巧地在空中转了一个360°,然后又自由地去翱翔了。啊!这一切,不就是春姑娘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吗!
33、来到公园大门,只见两旁都是苍翠挺拔,郁郁葱葱的树木,似乎它们能把天空给遮起来。道路两旁,四周,全被鲜花簇拥着。走进太子湾的中心,周围满是郁金香,红的,粉的,黄的,橙的……颜色各异,千姿百态。从远处望去,仿佛这些郁金香是一个庞大的营队,它们站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上,整整齐齐地排着队伍。一株株郁金香在风妈妈的怀抱中摇曳,仿佛在给大自然跳着优美的舞蹈。郁金香上,蝴蝶,蜜蜂,全都聚拢了,似乎在享受着春天带给它们的希望。
34、穿过小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坪。草坪上,还有三处“生态角”。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名为‘文化之旅’——的生态角了。这是一个由植物、水平台、水景的多样组合的休闲式庭院,给人一种自然,舒适的欧陆风情的体验:在芭蕉树树叶的衬托下,洁白的护栏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在护栏的前面,是一块地面,上面铺着浅棕色的地板。在地面上,放着一张玻璃茶几,上面还放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鱼缸,在阳光的照射下,玻璃鱼缸显得格外漂亮。茶几两旁放着两张天蓝色的躺椅,前方的花坛中植满了奇花异草。这种庭院,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了!
35、穿过白石桥,迎面又是一座山,虽然不高,但很陡。在一片欢笑声中,我们奋力地向山上爬去……
36、除了碉楼以外,江门山水园林比比皆是。最新评出的江门侨乡八景是:江门东湖公园的“东湖倩影”、新会天马村的“小鸟天堂”、新会圭峰山风景区的“圭峰叠翠”、台山上下川岛海滨旅游区的“川岛风情”、开平塘口镇的“立园春晓”、开平的“碉楼奇观”、恩平的“温泉仙境”、鹤山大雁山风景区的“雁影波光”等。
37、白天,灯柱上的灯闭了“眼睛”。到了晚上,一串灯都亮了,那灯光洒在池水里,池水就像漂着一层白银,真美极了。
38、公园里,秋姑娘正忙着给树叶披上了金装,远远望去,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秋风习过,落叶纷纷的飘落下来。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还有的像一位舞蹈一样旋转的飞舞下来,给大地铺盖了一层黄地毯。
39、龙潭公园的溪泉清澈见底,浸在水底的鹅卵石是红色的,可惜没有鱼,可能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40、龙潭森林公园不仅有高高的大山,茂盛的花草树木,清澈见底的清泉,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瀑布更是壮观,银白色的瀑布,好象千万缕柔软的银纱,飘动在山崖上,从飞瀑中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烟尘,弥漫在空气之中,化成了蒙蒙的水雾,给山涧树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在瀑布注入水潭的一刹那,一朵朵白色的小浪花腾空而起,溅玉抛珠一般,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黄河落九天”。。
41、跨进公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返了青的小草、细嫩的竹子、黄灿灿的迎春花和洁白如雪的玉兰花。
42、公园里一圈人在吹拉弹唱。手拿麦克风领唱的,一位是女士,头发银白,衣着较考究,唱得字正腔圆,有美声味,大概是退休的专业演员。一位是老头,瘦瘦的,晒得黝黑。身上穿一件廉价的文化衫,脚下趿一双长出脚后跟一截的塑料拖鞋,像是小巷里的平民百姓。相比之下,歌声略为逊色。两人的形象,反差极大。其他的人,也有的穿得时尚,有的穿得寒碜,但众人皆不以为意,只一味地唱,唱得很投入,一曲接一曲,其乐无穷。这是个平等的世界,走到一起,都是一般成员,无高低贵贱之分。
43、一位老人在压腿。左腿直立,右腿架在树干上,有齐胸高。白发飘飘,老人该有70多岁,腰腿可真软。旁边有几架单双杠,两位50余岁的人吊在单杠上,一位前后荡动,身体几近水平;另一位双腿蜷起,翻前翻后,反复不已。我心中十分佩服。佩服之余,又自我鞭策:这两年早上打拳,常常敷衍了事,看看人家,可不敢轻易言老。
44、第一次去崇福公园是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同学回家过端午邀我去公园小聚,我竟然惊问公园在哪里,问的同学一脸的惊愕和迷茫。那晚的公园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许是只顾着和同学谈那些过往忽略了身边的风景?只模糊记得那里人很多,站在湖边一阵风吹过时居然有一丝凉意。
45、来到植物园,沿着山间蜿蜒而上的小路,漫步在幽静的林阴之下,眼前,奇花异草扑面而来。
46、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那红红的光束射过来,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47、街中心设有一个大花园,五颜六色的彩旗拉起了花园的围墙,空中绳子上挂着五彩缤纷的彩灯,一闪一闪,好像是缀满珍珠的彩带。
48、我们下了船,继续向公园深处行进,四处林茂草丰,鸟虫叫声不绝于耳,不一会儿,出现在眼前的则是另一番景象。长江边上,一片片芦苇荡,随着清风左右摇摆。一只只栖息在这儿的水鸟,时而在江面低飞,寻找江中的鱼虾;时而坐卧在芦苇丛中歇息;时而叽叽喳喳,好像在谈论着什么……不远处的润扬大桥,在蓝天,绿水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只可惜大姨没有带相机,不能将这如画的景色拍下来,带回家去,与其他人共同欣赏。
49、秋天,蚂蚁在公园四处跑着,辛勤地找着自己过冬的食物;燕子飞到了南方,它们度过一个冬天后,就会飞回来与我们相见;枫叶、银杏叶在秋风的滋润下变了颜色:枫叶变成了热情、有活力的火红色;银杏叶则是变成了灿烂的金黄色。这个季节,树叶都会随着秋风飘落下来,给树妈妈做肥料。因为叶子陆续掉了,所以树上的树叶就会显得很稀少,而地上,都是七彩的叶片。五颜六色的叶子铺满了公园的每一条路。这样壮观的美景,跟春天百花齐放的场景比起来,可是一点也不逊色。
50、夜色降临,居民们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大道依依回家,河滨公园又渐渐恢复了宁静,回望绿树摇曳,灯光闪烁,河滨公园正如同一位多情的少女,正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每一位来游玩的.市民,撩得你不愿离去。
51、白天的公园如此美丽,那晚上的公园更是美得精彩。夜幕降临了,我又来到了公园。只见一盏盏绿色的灯从柳树枝条间透了出来,映在了南门江上。沿江的盏盏霓虹灯变化出焰火般迷人的光芒。这些迷人的景象给公园添上了几分恬静。当然,在烟雨笼罩的公园更值得一提。烟一般的雨丝落在人们身上,落在小草上,落在树叶上,落在花朵上,显得朦胧而忧伤。脑中思索着,假如雨中的南江公园是个人,是位姑娘,那将会多么楚楚动人!南门江边的南江公园,她的美是令人心醉的!
52、星光公园,白日观之,无异于其它公园。夜,才显其效。星光公园颇具规模,咋看仿佛一只雄鹰展翅翱翔于天际,气势磅礴,给人大气之感。步入台阶,名人碑作怀抱状,陈列两旁。所谓名人碑者,以沙石水泥之质砌成方形碑状也。上有名人亲笔签名与手掌印,或有待用碑者,留于后世之知名人士留用也。
53、天气渐渐地转凉了,一片片枯黄的叶子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纷纷离开了大树妈妈温暖的怀抱,轻轻地从树上飘落下来,飞落到草地、小河、庄稼上。这落叶似乎是报信员,告诉大家“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小草们也脱下了绿衣裳,换上了金灿灿的秋装。秋姑娘又在落叶的喜悦簇拥下重新来到人间。在这个到处都是一片黄澄澄的景象中,各种小花似乎睡着了,个个低着脑袋,耷拉着两片早已经失去光彩的“双手”,默默地,一声不吭地等待着遥远的春天的到来。
54、春天,西湖公园的湖水清澈透明,清清浅浅,明如玻璃,掉进一根针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可爱活泼的鱼儿们在湖里穿来穿去。特别是四脚娃娃鱼常常出水面又钻入水底,好象在与你逗趣。你瞧,岸边细柳低垂,婷婷玉立,水中柳影摇曳,婀娜多姿。好象对镜凝睇的少女,又如舞袖飘飘的仙女。
55、河滨公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她的大,基本上是占据了半边河岸,说起她的面积之大,应该是重庆市内区县中仅仅少有的,如同纯朴的土家苗族人民一样,是那么的心胸宽广和包容,河滨公园正以她宽阔的胸怀迎接八方宾客。
56、一步一步走在茂密的林荫中,越走越仿佛感觉到自己孤独的只有呼吸与我相伴,这样的感觉或许只有刚失恋的人才会体会到了。树叶静悄悄地趴在树上午睡着,旁边的小草也在这样一个凉爽的树荫下甜蜜的酣睡着,只有我亹亹地呵护着她们,享受着这样一份和谐。
57、在这公园里,最美丽的要数荷花池。你瞧,那荷叶像倒着的草帽,有的探出水面,站在水中;有的像站岗的哨兵,守候在荷花的身旁;有的漂在水面上,像一个个碧绿的盘子,为荷花收集着雨露。大大小小的荷花点缀在荷叶中间,有的还是花骨朵,正在等待开花的日子;有的花儿全开了,好像在争芳斗艳,随着轻风摇荡,真好像一幅无与伦比的风景画。我不禁想起赞美荷花的诗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8、我们沿路往前走,只见路两旁,都是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树木,还时不时地能看到有一种叫“麦哨子”野生植物,妈妈摘下一颗首先把“麦哨子”剥开,取出里面的豆子,然后把它一折两半,拿一半,横着往嘴里放,轻轻一吹了,就发出悦耳的“歌声”,我忍不住也尝试了一下,还真成功了!路的右边,有一条蜿蜒曲折,河水清澈的河流。微风吹拂,水面上泛起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烁,煞是好看。
59、花坛后面是一座怪石嶙峋的假山,上面的石头,有的像顽皮的小猴子,有的像忠实的看家狗,有的像又笨又重的大狗熊。
60、走进太子湾里的小径上,在感受春天芬芳的气息的同时,还可以观赏两旁的樱花树。樱花,小而洁白,它们张着一张张粉扑扑的小脸,微笑着。一阵微风吹过,樱花的花瓣就随风飘落下来,飘在你的头发上,飘进你的袖管里这种感觉还真别有一番诗意呢!
61、莲花湖公园曲径通幽的小径不是依山而建就是傍水而建,人们在散步中可以饱览湖光山色,或坐在长廊里休息,或登上小亭子里俯瞰,或在湖中的草坪上散步,或在小桥流水之上留影,或在广场中间回眸四望,真是心旷神怡了。时隔一年多我回到家乡,惊叹家乡的变化,赞叹公园似一朵出水的芙蓉。那个夕阳如辉的傍晚,那个夕阳下的公园,那个碧波荡漾的莲花湖,永远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62、其实绿色公园最美丽的时候是在晚上。五彩的灯光照在天上、树上、地上,好像是我们的向导一样,指引我们向前,向前,再向前。远远望去,朦胧的灯光里,整个公园浑然一体,像一个大家庭,每个角落都是大家庭里的一员,少了谁都不行。走在笔直的大路上,我想,晚上的绿色公园不纯粹是绿色的,而是黄色、红色、紫色、蓝色公园,是五光十色的彩色公园啊!
63、滨江公园坐落在汉江北岸,西边的沙滩上,这是一个根据自然环境加上人为稍作修建的贫民公园。说它是贫民公园,那是因为它很少卖门票,不管是谁,也不管你有钱没钱,任何时间你都可以入园游玩。由于不收门票,所以它成了人们休闲,散步,钓鱼,骑马和娱乐的好去处。
64、小河两岸种有许多叫不出名的小树,小树上时常开着各种颜色的花朵,闻起来怪怪的。当然还有垂杨柳,鸡爪柳,每棵树都像少女一样,阿拉多姿千姿百态。随着风儿摇摇摆摆。
65、青年人。他们是公园里的主力军,公园里优美的环境,真的就是一个谈情说爱和男女偶遇的好地方。事实如此,小河边,柳树下,山石上,都有他们成双成对的身影。越是隐蔽和不为人常去的位置,越是他们最好的空间。他们的出现和存在,也为公园增加了一些暧昧和甜蜜。
66、一圈人在吹拉弹唱。手拿麦克风领唱的,一位是女士,头发银白,衣着较考究,唱得字正腔圆,有美声味,大概是退休的专业演员。一位是老头,瘦瘦的,晒得黝黑。身上穿一件廉价的文化衫,脚下趿一双长出脚后跟一截的塑料拖鞋,像是小巷里的平民百姓。相比之下,歌声略为逊色。两人的形象,反差极大。其他的人,也有的穿得时尚,有的穿得寒碜,但众人皆不以为意,只一味地唱,唱得很投入,一曲接一曲,其乐无穷。这是个平等的世界,走到一起,都是一般成员,无高低贵贱之分。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篇1
教学要求:
1.在交流平台上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了解本课新学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3.在词句段运用中扩大见识、开阔视野。
4.在背诵中积累,增长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
2.加深对偏旁相同的生字的理解。
3.学习ABB式词语,根据词语写句子。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
4.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照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偏旁相同的生字词语:蝌蚪、飞蛾、螃蟹……
2.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二、引导学生。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发现。
2.老师点评。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偏旁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三、导入。
1.课件播放ABB式词语。
2.生自由轻声读词语,让学生思考。
3.让学生自由朗读课件上面的词语。
4.指名读。
四、引导学生。
1.生自由选择两个词语造句。
2.师指名讲述。
3.老师点评。
4.齐读巩固。
五、扩展知识。
1.课件展示句子开头,让学生自由发挥说一段话。
2.老师点名,根据开头说一段话。
3.老师点评。
六、日积月累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教学重难点:
本次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我特地把带有“虫”和“鱼”的生字的动物图片放出来给同学们看,让他们自己说说这些图片都有哪些动物,同桌间互相交流,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自己体会学习的快乐。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的】
1、感受人间真情,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2、通过模拟现场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感谢和安慰别人。
【课前准备】
1、拍摄学生参观特殊学校的活动场景;
2、布置学生收集对自己帮助最大让自己最感动的事;
3、自己最烦恼的事是什么;
4、了解身边谁最需要安慰并想一想该怎样安慰他。
【教学过程】
一、创境揭题
情境一:
1、师:今天,我们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请看大屏幕。
(师点击课件,课件出故障。)
2、请老师帮忙,课件恢复正常。
3、引入教师对帮助者的感谢。
4、引导学生向他表示感谢!
(师生共同鼓掌表示感谢。)
情境二:
1、播放课件:
公益广告洗脚的录像,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2、师揭题:
感谢和安慰。
二、学会感谢
1、刚才这个画面能播放出来,还得感谢谁呀?我们已经用掌声表示了感谢。想想,还能说些什么来表示我们的感谢?我们感谢他的态度应该怎样?
板书:
真心实意
2、谁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当面表示感谢?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在交际中真心实意表示感谢并及时给予评价。)
3、师小结。
三、学会安慰
1、老师也有件事想请你们帮忙。前几天,咱班设立了这个小烦恼信箱,(课件出示:小烦恼信箱)里面收到了很多来信。你们愿意帮忙解除同学的烦恼吗?
2、从小烦恼信箱里抽出信,生生互动,根据学生安慰该生的话语。
情景三:
1、(放录像天地对话)31岁的聂海胜叔叔和他妻子女儿的天地对话。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学生看后,师问:聂海胜叔叔的妻子和女儿说了些什么?聂海胜叔叔有什么反应?
2、师小结:
安慰别人,就需要我们真心实意,用鼓励、同情、委婉、动情等得体的话语打动人心,使别人得到真正心灵上的安慰。
板书:
话语得体
3、你们看,我们的小烦恼信箱还有很多有烦恼的同学需要沟通: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烦恼在小组里说一说,其他同学试着用你们得体的话语真心实意地去安慰同学,排解烦恼。
(小组交流,师参与其中。)
4、小组愿意上台展示安慰同学排解烦恼的招数?
全班互动交流,教师注意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四、整合升华
1、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感谢和安慰。最近,我们班的同学去了纳溪区特殊学校参观,老师这里有一组参观的镜头。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这些同学对残疾人们说了些什么?残疾人们有什么反应?
2、师总结,同时大屏幕出示:
诗《安慰》。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板书设计】
感谢和安慰
真心实意
鼓励、同情
话语得体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篇3
【学习目标】
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
2、能独立识字,区别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向大家展示自己课外学习所得,展示与同学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课前准备】
1、课堂小练习。
2、生字认读卡片。
3、“辩论会”的活动主题牌。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六组词语的共同构词特点:重叠形式相同;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
1、请学生自由读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哪些相同之处,再读读这些词语,注意把握这些词语的朗读节奏。
2、照样子说词语:
大大小小──(大小) 多多少少──( )
深深浅浅──( ) 高高低低──( )
长长短短──( ) 粗粗细细──( )
〖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 自由练读四组同偏旁的字,说说每一组中的字有哪些相同之处。
⑵ 读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这些字词的意思。
⑶ 通过组词的形式,认读记忆八个生字。
⑷ 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识记。
2、我会填:
⑴ 看题目,说说这道题要我们干什么。
⑵ 仔细读读每一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⑶ 独立完成练习。
⑷ 四人小组交流互改,有不能确定正误的,提出来请老师或同学帮助。
3、我会读:
⑴ 自由练读。
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懂得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
⑶ 提出不懂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
⑷ 交流该怎么来读这首诗,再自由练读。
⑸ 赛诗会──年谁读得最好。
〖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请一位学生把教材提供的材料以第一人称讲述,并向全班同学求助。
2、小组讨论:他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3、集体交流。
4、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老师小结。(两种情况:一是把小龙的名字记下来,二是不要把小龙的名字记下来)
5、小小辩论会:
⑴ 学生按观点不同分成两队,先分小组讨论搜集支持本文观点的理由,再在本队中确定三位辩手,帮助他们准备发言。
⑵ 双方辩手陈述。
⑶ 自由辩论。
⑷ 老师小结。
〖展示台
1、请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
2、让学生说说作为公民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小结,并启发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4、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已经为集体为社会做了些什么。(如果有实物可以展示并作介绍)
5、再想想说说还可以为集体为社会做些什么。
6、展示自己或几个人合作的关于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2课时,其中口语交际用1课时。
【教学后记】
这篇文章的内容浅显易懂,重在让学生感受小男孩体贴父母的童心再结合自己作比较。让学生懂得爱不光是父母给我们,我们也同样可以给父母。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篇4
【训练目标】
1、将同学们在本组学习中开展的“走进田园”“走进乡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与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
2、借助本组课文学习中积累的丰富语言,以及从中领悟到的表达方法 ,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田园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向往等思想感情真实清楚地表现出来。
3、注意在习作中适当运用一些在本单元积累的优美词句,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要写作的内容表达得清楚具体。
4、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修改的习惯。
【训练重难点】
1、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感受有条理地表达清楚。
2、培养独立习作与修改成文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开展一次“走进田园”“走进乡村”“走进大自然”郊游踏青或农家生活实践活动,并要做好活动记录。
2、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方式搜集相关的文字与图片
3、课外阅读一些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优秀篇章,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唤醒
1、谈话引领:
在本单元里,我们一起去拜访了朴素、恬静的乡下人家,欣赏到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走进了如诗如画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荷兰,陶醉于雍容华贵的郁金香;漫步在乡间田野,聆听到欢快、柔美的麦哨……当我们沉浸在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意境之中,被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深深吸引时,我们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对乡村生活产生无尽的向往……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用心聆听这样的一首歌──
2、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家随着音乐的旋律在头脑中展开想象:
在大家用心聆听和想象之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联想到了写什么?
生1:我仿佛看见了乡间田野碧绿的庄稼、金黄的菜花、袅袅的炊烟、清澈的小河。
生2:我仿佛正穿行在田间小路,在春光中、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生3:我仿佛已经回到了乡下老家,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爷爷奶奶身旁,回忆起和农村小伙伴们一起快乐的日子。
二、情景再现
1、承接引领:
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让老师也仿佛回到了那五彩斑斓的童年世界,眼前也浮现出那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乡下农家美景。相信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语文综合学习实践中都一定满载而归吧,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放飞思索,重温学习时间中那一段快乐的时光,充分展示你们的实践成果吧。
2、分小组交流展示介绍自己“走进乡村”“走进田园”“走进大自然”的`成果:
(交流要点:A、将自己搜集的有关此次活动的照片展示,向同学具体介绍农村的自然风光。B、讲述一个自己在农村生活或者本次活动中经历的真实故事。C、将你从农家搜集到的某个物品、学到的某种技术或实物如蝈蝈笼子等详细介绍。D、朗读自己活动阶段中写下的精彩
3、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在班级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条理、说清重点、纠正语病等)请同学认真聆听后,有针对性地发表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三、积累构思
(教师引语:你们的经历、你们的发现、你们的搜集无疑是你们学习成长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在享受活动的快乐后,不妨用精妙的文笔把它们记录和描绘下来,然后我们互相交换阅读,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精彩,并积累更多的习作经验。本单元学习,你们的语言积累也一定收获多多,我们首先来比一比谁的积累更丰富。)
1、小组交流:你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积累的有(以背诵方式汇报交流)
优美的词语(重点是成语)有:
优美生动的语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交流:通过课外阅读搜集到的
⑴ 描写乡村自然风光的词语有:
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叙述生活事件的词语有:
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描写农民精神面貌的词语有:
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融入构思:
⑴ 小组交流,说说本次习作,你打算选择哪方面材料写,写的顺序,写作的意图和重点有什么计划,请同学们参谋参谋。
⑵ 教师点名交流,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计划在哪些地方要用到积累的优美词句,计划运用哪些词句。并简要说说运用的原因。
四、课堂练笔
1、为了检验自己是否能奖构思的重点清楚的表达出来,请同学们选取计划将要重点描写或者讲述的一个精彩场面片断写下来。(如一段田园景色、一个劳动场面等)并要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积累的优美词语或者句子。
2、学生课堂练笔,教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评析
1、点名请三位(优中差各一)同学宣读习作片段,其余同学听后评价,提修改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标准:语句是否通顺明白;描写是否清楚,具体;重点是否明确,突出;运用的优美语句是否恰当:你觉得如何修改。)
2、按老师引导的评价要求,开展小组互动评价。(全员参与,取长补短。)
六、动笔成文
在听取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后,按照本次习作要求动笔写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七、朗读评改
1、将自己写好的习作稿认真朗读,及时发现错误,自主修改。
2、将习作再读给同桌或信任的好伙伴听,一边读,一边改。
3、将自己和同学帮助修改后的习作抄写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