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姓氏邢的优美句子 正文

姓氏邢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4-10-10 10:23:19

变异修辞,是区别于常规修辞的修辞,它具有独创性,能带来不一样的文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美感。

所谓变异修辞,就是突破常规、变通使用的特异表达方式。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要突破语言常规有所创新,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起到引人入胜或发人警醒的作用。文学创作本来也不是墨守成规的,它往往要走在时代的前端。随着时代的发展,修辞学的研究领域也被不断的拓宽,常规的修辞手法被不断运用的同时,新起的修辞手法也不断的产生并被接受。变异修辞就是在修辞学不断的被深化和发展后不断被学者重视的修辞手段。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她的文学语言清新淡雅,文风沉静婉约,善于运用语言来提高表达效果。本文主要从词形,语义,和语法方面来探讨迟子建作品语言变异的修辞艺术。

一、声响形态变异

所谓声响形态变异就是说言语表达着利用声音形式上的变异手段,达到提高修辞效果的目的。这里的“声音”包括语音,也包括自然界的音响。但是语音之所以能够与自然界的声音区别开来,是因为它载负着一定的语义内容,传达了一定的信息。

(一)曲解词义的变异

曲解词义的变异是通过曲解原有的词义获得出人意料的意义和获得不一般的表达效果。

[1]酒馆有两个厨子,一个叫“红厨子”,一个叫“白厨子”,各管一摊儿。红厨子姓红么?想必有姓红的就得有姓绿的和姓紫的。姓蓝姓黄的我见过。

[2]邢老婆子要在就好了,她说鬼说得好,可惜她也成了鬼了。

[3]王春申并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和她们搅浑在一起,就说用她们的名字算了。取她们的姓组合呢,是“吴金”,“吴”的谐音本不好,再连着个“金”字,王春申自然反对。

例[1]中“红厨子”本不姓“红”,将“红”曲解为人名姓氏,使语言显得可爱,加深了对文中人物的描写与刻画,栩栩如生。这样的曲解词义的变异,使得文章更加的生动,主人公的形象也跃然于纸上,更加突出角色的性格特征。例[2]中“说鬼”本指邢老婆子是个很会讲鬼故事的人,说她真的成了“鬼”,是说她离开了尘世的意思。例[3]中此处是谐音别解的变异,通过用原语言单位谐音的手段,对其作出与原文迥然不同的解释。“吴金”与“无金”谐音,并不吉利。

(二)摹声变异

在变异修辞中,还有一种变异被称作摹声变异,即通过摹仿某种声响形态,表达一定的语义内容,造成一种修辞效果。

[4]赵李红的笑多种多样,有时“哈哈”大笑,有时“叽叽咯咯”地捂着嘴笑,有时“嘻嘻”小声地笑。[5]

[5]我们崇拜熊,所以吃它的时候要像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上一刻,想让熊的魂灵知道,不是人要吃它们的肉,而是乌鸦。[3]

[6]我没走一步,都能听见自己的骨头“卡蹦卡蹦”地响,我老朽了。

摹声变异修辞的方式是用模拟声音方式使词语更具张力和表现力。例[4]通过摹拟不同的声音来形容人物不同的笑声所表现的心情和性格特征,如“哈哈”摹拟大笑,“叽叽咯咯”是指捂着嘴笑,“嘻嘻”是小声的笑。例[5]和例[6]是运用了直接摹声变异的修辞形式,直接摹拟了乌鸦的叫声,修辞效果很突出。

[7]豆腐肌肤润泽,它们“噗噗”地投入盆中。

“噗噗”也是运用直接摹拟豆腐投入盆中的声音,把当时的情景充分的表现了出来,有种身临其境的触感,另外作者还用“肌肤润泽”来形容“豆腐”也属于词语搭配变异,是语言表达具有形象感和动态感。

二、聚合单位变异

在迟子建的作品中也比较善用聚合单位变异的修辞方法:即某类词语中组合上和表达上具有相同的功能,这种功能决定某类词语在语言结构中应该具备如下特征:其一是位置的稳定性,其二是功能的特有性;这两个特征表明,某类词语是一个“聚合群体”,是一个“功能类”,这个功能类中的每一个个体在言语表达中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作用。如果这个功能类中的某一个个体发生变异的话,那么,它就具有了区别于其他个体的功能,这就是聚合单位变异。

(一)词性的变异

词性的变异是聚合变异的一种,即某类词同坐变异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表达功能。

[8]在这个集市上,辛酸的人海着去了。

[9]我不饿!我不吃!谁希用你管,对象去吧!

例[8]中“辛酸的人海着去了”中的“海”本为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形容集市上出现没出现的辛酸的人非常的多,不胜枚举。例[9]中,“谁希用你管,对象去吧”中的“希”字是方言词的运用,“对象去吧”中的“对象”是名词用作动词,表示“处对象的意思”,更加的口语化和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二)方言词混用

[10]周二嫂喊他的时候,他激灵了一下,差点一个跟头从屋顶跌下来。

[11]愣着干什么?抱屈啊?你小舅亲眼见你去的。还不上炕!

例[10]和[11]里的“激灵”和“抱屈”都属方言词,《现代汉语词典》对“激灵”的解释是受到惊吓猛然抖动。“抱屈”指因受委屈而心中不舒畅。此两个方言词都出现在迟子建描写的人物对话中,更加凸显了人物的个性和乡土特征。而且例[11]中的“炕”是东北地区对“床”的称呼,很有地域性特色,特别的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

三、语法因素的变异

文学创作中,往往不必墨守成规、死板的必须符合某种语法规则。有时通过语法因素的变异可达到不一般的表达效果。

(三)词语搭配变异

词语搭配变异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即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符合语法规则,但又超出了词语之间的语义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常规。

[12]午饭后,空气更加燥热、沉闷了。不一会,风起了。云变成了淡灰色,挤成一堆,抱成个铅灰色的大团。风逝了。燕子呢喃而下。细细的雨丝像一根根银色的秀针,一股脑地扎向地面。

[13]那公厕的灯在夜晚十有八九是瞎的。

[14]假如没有纯真,就没有童年。假如没有童年,就不会有成熟丰满的今天。

[15]人们见了我脸上都现出嫌恶的表情,好像我败坏了所有人的胃口似的。

[16]细颈长腰的白瓷酒壶也一命呜呼了。

例[12]中“空气中更加燥热、沉闷了”中“燥热”和“沉闷”与“空气”的搭配超出常规,因为“燥热”和“沉闷”在语义上是修饰人的心情的特征的,而“空气”是自然现象,他们搭配在一起,修辞色彩很浓,实则写天气带给人的心情。另外“风逝了”和“燕子呢喃而下”,“风”是不会“逝去”的,“燕子”也不会“呢喃”,这是作者赋予它们的`感情色彩的词语,赋予了大自然中的生命以灵性。例[13]通过写“公厕的灯”是“瞎的”更是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描写了公厕的灯无人管理的现状,修辞效果特别好,表达也很准确。例[14]也同样运用了词语搭配变异的变异修辞形式。“今天”运用在此句中,并且用“成熟丰满”来修饰,意味深长久远,“今天”是什么,通过时间的积淀而越发的“成熟丰满”,是人一生的历程,还是真的一个生命阶段,达到了不一般的表达效果,使人回味无穷。例[15]也是如此,用“败坏”与“胃口”搭配,形象生动。以上这些例子都是超出常规的变异表达形式。例[16]“细颈长腰”本是用来形容人的体态,特别是女性,显示其婀娜多姿的妩媚,此处用来形容“白瓷酒壶”,突出了白瓷酒壶的形态,更加的形象可感。

(四).结构成分的位序变化

在语言运用表达中,如果词语的位序有了变化,一个句子的意思也往往会发生变化,有时候是为了特殊的表达需要而故意颠倒,起到强调的效果。

[17]“噢,好大的雨,雨好大呀!”

“好大的雨”是描述一种人感知到的自然现象,单指雨下的很大。“雨好大呀”虽是词语位序的变化,但是表达出了两种含义:一者是形容雨确实很大,二者表达出了人的心理活动。

四、矛盾表达变异

矛盾表达变异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修辞手段,也是变异修辞的一种,它是为了一定目的和效果的需要,言语表达者有意采取一种“矛盾”的言语表达法。

[18]“啊,似花还是非花,压弯了雪球花树的枝杈。啊,似梦还是非梦,使我把头垂下……”。

这是一段歌谣的内容,正如冯广艺的《变异修辞学》中所提到的矛盾表达变异的作用中所说,“矛盾表达寓深沉于矛盾之中,寓含蓄于矛盾之中,寓婉转于矛盾之中”。“似花还是非花”、“似梦还是非梦”我们能从歌谣的内容中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彷徨、无奈、和失落。

[19]进得酒馆,你能听见此起彼伏的说话声,能闻到灶房里炝油锅的气味,能听见录音机所放出来的热热闹闹的二人转,真是俗气而又亲切,烦扰而又温暖。

这里说二人转是“俗气”但是确实“亲切”,“烦扰”但确实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温暖”。此处也属于矛盾变异修辞,贴切的表现出二人转带给人的视觉、听觉和心理上的感受,通过矛盾的表达法,将二人转的双重特征表现了出来。

五、简单符号的变异

标点符号本来是一种表达的辅助工具,它的作用是帮助作者表达语意、明确清晰文章结构与意图,帮助读者理解原文、辨明语气的。但在变异修辞中,标点符号却能起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20]“一年了,柱儿。没把你的……死讯,告诉***。不怪……我……***,她……会受不住哇……”[2]

[21]突然,那车“哇——哇哇——”地叫了起来,像哭一样。车开走了,那“哇——哇哇——”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弱了。

在例[20]中,省略号的运用着重表现了说话人强烈的、深沉的、痛苦的情感。让读者切身的体会到了那种失去亲人却又陷入不得不隐瞒事实的痛苦挣扎中,这种撕心的痛,想必用省略号的变异修辞表达形式再贴切不过了。例[21]的破折号本是起解释说明的作用,用在此处不仅将声音断开,更延长了声音的长度。

六、结语

迟子建的作品,最吸引读者的精髓是她的作品贯穿着人类至纯至美的本性,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她热爱自然,作品的很多内容都与自然有关,她的文字风格是用一种活泼的、确切的语言将自然中的人和事物如画卷一般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这也是迟子建作品拥有众多读者的原因之一。这种风格的形成和她某些词语、句子运用变异修辞的表达方式使分不开的,本文只是对她运用变异修辞表达形式的一小部分阐释,但我们仍能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一位真正的作家的文字功底和情怀。

古人起名都有寻经据典的习惯。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中国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诗经、楚辞、论语、周易,都是我国文学、语言学上的经典。

【用古代诗文中的典故起名】

中国诗文汗牛充栋,卷

1. 益柔、念慈——《送杨氏女》韦应物,“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金庸金大侠都用这为他的小说主人公起名字,《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

2.紫言——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转了个音。

3.宛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4.妍姿——柳永《雪梅香》,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5.弦思——晏几道《临江仙》,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6.南絮——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7.语晖——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放花无语对斜晖。

8.芳菲——陈亮《水龙吟》,恨芳菲世界,游人末赏,都付与莺和燕。

9.嫣然、香飞——姜

10. 香凝——吴文英《风人松》,香有当时纤手相凝。

11. 丹青、汉青、志丹、留丹——文天祥《过零汀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 虚竹、竹心——白居易《池上竹》,竹解心虚即我师。

13. 云飞——刘邦《大风驼》“大风起兮云飞扬”。

14. 怡年、福永——曹操《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15. 荷风、荷香——孟浩然《夏日南享杯辛夫》“荷风送香气”。

16. 双燕、燕南——欧阳修《采桑子》“双燕归来细雨中”。

17. 雨娟——杜甫《咏竹》“雨洗娟娟净”。

18. 香韵——崔道融《梅花》“香中别有韵”。

19. 如梦、梦如——苏轼《也郊寻春》“享如春梦了无痕”。

20. 梅妆——欧阳修《蝶恋花》“呵手试梅妆”。

21. 月人——欧阳修《蝶恋花》“平林新月人归后”。

22. 兰舟、晓风——柳永《雨霖铃》“兰舟催发”、“晓风残月”。

23. 月桐——苏轼《十算子》“缺月桂疏桐”。

24. 鸿飞——苏轼《十算子》“鸿飞何复计东西”。

25. 悠然——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6. 琼羽——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开琼莲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名人取名】

1.徐竹心——“竹心”出自郑板桥诗句。“徐”与“虚”谐音,徐竹心即虚竹心。

2.刘青山——“青山”出自“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 谢冰心——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出自唐王昌龄诗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4. 莫砺锋——“砺锋”出自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何满子,引用宋词同名词牌。

5. 舒广袖——河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语出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

6. 马威——语出“下马威”,清代李渔《蜃中楼?杭姻》:“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

7. 萧春晖——“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报得三春晖”。

8. 傅楚——语出《孟子。

9. 马千里,又名马良

10. 程千帆——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取自温庭

11. 倪海曙——文字改革专家,其名出于唐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云

12. 何满子——文史专家,其名为古代舞曲名。唐人白居易有《何满子》诗;唐人张

13. 朱自清——作家,原名“朱自华”,出自苏东坡的诗“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经楚辞论语等起名参考】

【诗经】

自古至今,父母们在给女宝宝起名时,特别钟爱于从《诗经》中起名。这是因为一般女孩子名字,以清新、活泼、可爱为佳。而《诗经》中的很多词句,都是清新、柔美的风格,用这些句子为女宝宝起名,就能使名字看起来和听起来都显得清新、文雅,同时也能为女宝宝平添一股独特的书卷气。

1. 静姝——《诗经?静女》:“静女其姝”

2. 于飞——《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

3. 羽飞——《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4. 雨霏——《诗经?国风?邶风?北风》:“北风其

5. 思远——《诗经?国风?

6. 婉如——《诗经?野有曼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样”。

7. 明哲——《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8. 卉迟——《诗经?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卉字属木。

9. 济桓——《诗经?

10. 石玉——《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1. 乔木——《诗经?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欲求超脱高雅,可取乔木。

另如:长庚、思成、邦宪、维汉、其琛、闻天、梦熊、烈文、自牧、

【名人取名】

1. 著名建筑学家、古建筑研究与保护专家梁思成及其夫人林

2. 词学专家唐圭璋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卷阿》“

3. 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周翰之名源自《诗经?大雅?

4. 哲学家邢

5. 美学家蒋孔阳之名源自《诗经?

6. 文艺理论家郑朝宗之名源自《诗经?小雅?

7. 古文字学家裘锡圭之名源自《诗经?大雅?

【楚辞】

1. 思博——屈原《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

2. 清翔——屈原《楚辞?九歌》:“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3. 艾

4. 望舒、纤阿——屈原《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ē)。’”望舒又名“纤阿”。“纤阿”,御月者。

另外,源于《楚辞》的名字还有:保真、琳琅、曼远、扬灵、佩琼、灵均、秋兰、佩兰、木兰、

【名人取名

1. 诗人

2. 文学研究专家、作家朱自清,考上北大后为自己改名为“自清”,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意为:保持自身的廉正清白。

3. 原《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沈兹九,其名出自《离骚》“余既兹兰之九

4. 戏剧教育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于上

5. 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之名出自《离骚》“苟余情其信芳”;意为:情志真正芳洁。

【论语&诸子百家】

1. 学思——《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殓”。

2. 如斯——《论语》“逝者如斯夫”。

3. 从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浩然、养浩——《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5. 若云——庄子《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

6. 高博——苟子《劝学》“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名人取名】

1.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朝闻”出自《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2. 孑撑思——“学思”语出《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李宗仁,字德邻——取自《论语》“里仁之为美”“德不孤,必有邻”。

4. 李彭年——唐代人,“彭年”出自《庄子?逍遥游》中记载彭祖的事迹。

5. 斐冲天——“冲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则惊人”。

6. 纪鹏飞——“鹏飞”引用《庄子?逍遥游》:“大鹏展翅飞万里”句。

7. 陈三省——三省”语出《荀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

8. 于省吾——“省吾”出自《苟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

【周易】

1. 健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上经》)。

2. 天泽——《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周易?上经》)。

【名人取名】

1. 唐代茶圣陆羽,字鸿渐,其名、字出于《易经》:“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2. 无产阶级革命家张太雷,幼名张泰来,泰来是他外祖父据《易经》中“否极泰来”之意取的名。后来他取谐音表明宏大的抱负,愿把自己化做巨雷,冲破旧罗网。

【其他】

1. 易家言——“家言”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

2. 马三立——著名相声演员,“三立”语出《左传?

3. 蒋经国——“经国”出自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这盛大事”。

4. 周三余——“三余”指的是三国魏董遇谓冬、夜、阴雨正是人们可利用来读书的余暇时间。语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思行”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

5. 盈克——《左传》“彼竭我盈,故克之”。

6. 民川——国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7. 知之——《大学》“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8. 至诚、天诚——《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9. 国祥——《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福祥”。

10. 诚明、明诚——《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读,谓之敖”。

11. 自成、道城——《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12. 博文——“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得我以礼”。

13. 张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4. 思明、思聪、思文——“君子有几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5. 玉润——“玉在山而草水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16. 见光、见明——“天见甚明,地见其充,君子贵其金也”。

17. 昆玉——李斯《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18. 逸群——《三国志》“犹未及

【诗词起名注意事项】

易写易读

即使从诗词中选,也不要挑那种生僻的字词。生僻字不好记,别人不认识,或者字典、电脑里都没有,以后就很麻烦。

如今,很多家长为了避免重名率,都希望给宝宝取一个独特的名字,但是这“独特”也被特意地演化为“

读音洪亮

有些名字很好看,但读起来是在拗口,名字就是用来让人唤的`,所以尽量别挑变扭的词。还要注意方言中的读法。

新颖别致

避免多音字

被别人叫错名字的感觉不好受。一生中要被很多人问自己名字到底怎么读。

【成语起名注意事项】

1.选择意义美好,又容易联想的好成语。如果用于起名的成语意义不佳,就会容易让人对起出来的名字产生不好的印象或联想。比如,可以选择成语“壮志凌云”或“直冲云

2. 选择的成语意义明确,能够让人一目了然,不会因为成语的歧义而让人对起出来的名字产生各种误解。比如,成语“天马行空”,比喻诗文气势豪放,或思想奔放,也比喻人浮

3. 选择的成语要通俗易懂,能够让人理解其意。这样起出来的名字才会让人容易联想出是出自哪个成语。比如,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平步青云”取名“青云”,要比选择成语“长材茂学”取名“学茂”,更能够让人理解名字的来源成语及其含义。

4. 从成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字,并使用最合理的命名方式进行起名字,这样起出来的名字才会给人与众不同的美学享受。比如,从成语“饮水思源”中取名“思源”,远远要比取名“思水”更能带给人文雅优美的感觉。

5. 尽可能选择能够跟姓氏结合得最好的成语进行起名。比如,姓“余”的小孩,可以选择使用成语“如鱼得水”取名为“余得水”。因为“余”同“鱼”同音,取名“余得水”,显得有趣且生动活泼。

社会上传统的《姓名学》说:“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姓名作为文化符号,带有时代变迁的信息,铭刻着不同的文化观念,凝聚着父母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蕴含着我们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目标追求。每个父母都希望给孩子取一个响亮的、优雅的、有品味的名字。但我们一定要遵循着“好听、好记、好写”的理念,这样的“文化取名”才会让我们真正从心底里感到舒坦和满意。

【导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礼乐制度的国家,无论是婚丧嫁娶,都有一套自己的体制,这样的体制的根源或许可以在诗经中寻找。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诗歌总集,收集了周代前半段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作为文学作品,作为生动优美的诗歌创作,无疑是我国古典文学辉煌的开始,同时,它广阔而丰富的内容,也是我国古文化和古文明的载体,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我国民族古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典籍。

开辟中国文学抒情诗先河的《诗经》,其爱情诗灿若

诗经》中内容明确规定与婚恋有关的诗,共计77篇,下列篇名。

周南:7《关睢》《卷耳》《

召南:8《鹊巢》《草虫》《行露》《殷其雷》《

《野有死

邶风:10《柏舟》《绿衣》《日月》《终风》《雄雉》《

《简兮》《静女》《新台》

卫风:4《氓》《伯兮》《有狐》《木瓜》

王风:5《君子于役》《中谷有

郑风:15《将仲子》《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

《出其东门》《野有

齐风:7《鸡鸣》《著》《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敝

《载驱》

唐风:4《绸缪》《有

秦风:3《小戎》《蒹葭》《晨风》

陈风:7《东门之扮》《东门之池》《东门之扬》《防的鹊巢》《月出》

《株林泽陂》

桧风:1《素冠》

爱情往往是跟婚姻联系在一起的。婚制、婚俗是一个时代特有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诗经》中的婚恋诗,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许多文化背景,从而对当时的婚制与婚俗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诗经》中我们可以发现,上古先民们的婚姻大事往往经过这样一个过程:野外集会的狂欢中求偶→结下盟约→一段时间的交往→成婚→同居。分

1、“仲春会男女”的风俗

我国夏代开始就形成了婚姻礼俗形式,《论语·为政》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夏商因袭,周因于商,婚姻礼俗,大致固定。《通典》云:“人皇氏始于在夫妇之道,伏

周代社会现实是《诗经》反映最为直接、最为丰富的一部分内容。《周官》记载:“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取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会之。”这种活动很可能是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过渡形态的遗留。至今苗族仍有“游方”等类似的社交活动。初民的所谓男女盛会的活动是伴随着整个社会的一些祭祀祈

《诗经》中的婚恋诗对“仲春会男女”的婚恋风俗给予了充分的反映,如“召南”的《鹊巢》、“邶风”的《燕燕》、“郑风”的《野有

最典型的是“郑风”中的一些作品,都写在春天时节,

与《

2.自由朴素的恋爱

《诗经》中大量的爱情诗再现了那个时代青年男女的相思与相恋,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了坦诚、真挚的情感,其风格简明而朴素,大都描写男女从爱慕一直到幽会以及互赠信物的故事。这时的感情是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制度的自由以及人们朴素的爱情观。如《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以及《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

参差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长夜漫漫不到头,

参差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参差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这是《诗经》的第一篇《周南·关

《郑风·出其东门》由男子直接表达了“人世间纵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的情感。尽管在东门之外,有众多的美女,诗人却并不动心,只情有独钟,想到的仍是自己所爱的那个素衣女子。

还有一首《秦风·蒹葭》,也是一首男慕于女的情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所谓伊人,在水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这首诗给我们呈现出一对多情、矜持的情人形象。“以手去接之,以身融之,”“惆怅距离”,营造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却又令人心往驰之的精神境界,该诗意境明丽清幽,具有朦胧美,弥漫着淡淡的怅惘。可设想伊人所在地方是一条清澈的河流。另一边,一名男子“溯

这种表现男女相互爱慕的诗,《诗经》中还有不少,如《召南•

??

??

??

??诗中女子待嫁求爱,她望见梅子落地,引起青春易逝、年时不再的伤感,迫切希望有意中人前来求婚的心情。梅从七分到三分,再到倾筐

另一首《邶风·静女》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静女其妹,

《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诗歌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这个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终未见来,便独自踟躇徘徊,“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咏叹,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深挚缠绵。

3.

⑴周代婚姻制度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经历原始群婚、血族群婚、亚血族婚、对偶婚等形态,后来才正式确立了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由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实行,女子离开自己氏族到男方家,从夫居住,所生子女由父系计算世系。《诗经》时代,一夫一妻制已确立下来。《周南·桃夭》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句子,明显是女子出嫁到男家。《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从中可看出对爱情的专一已是一种通行的道德观念,并有信誓来坚定专一的爱情。至于《邶风·柏舟》中“之死矢

周代的婚姻制度以专偶制婚姻制度为主体,但原始的婚姻制度仍有残留,“群婚制”,“内婚制”,等婚姻制度在《诗经》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如在《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大雅·生民》:“履帝武敏

《诗经》中有不少反映贵族婚姻的诗篇,大都反复强调了具有“三重”特色的婚制准则,并大都具有鲜明的聘娶和

“群婚制”、“内婚制”、“收继制”是一些特殊的形式,周代婚姻制度的主流还是一夫一妻制与

当时,无论是聘娶婚制还是

⑵周代婚姻之礼

周之前,盛行抢婚制度。“婚”这个字通“昏”,就来源于黄昏或者夜晚的抢婚。抢婚风俗,《诗经》中已有记载。周公制定了男女婚嫁须经过媒

中国传统婚姻大事大致要经历说媒、相亲、过礼、择期、迎亲、拜堂、婚宴、闹房、回门等诸多步骤仪式。而《诗经》时代则表现为欢会、相恋、幽会、婚嫁仪式上。表面看似简略些,但实际上,上古的礼仪比今天还要讲究,而且更为

我国夏代开始就形成了婚姻礼俗形式,在演变过程中,据《仪礼·士婚礼》规定,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礼是主要礼制。

①纳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得到女方应允后派使者送上雁为礼物,向女家正式提出缔婚要求。《仪礼.士昏礼》:“纳其采择之礼。”二姓欲为婚姻,夫家或介者必先请于女家,询问女家是否同意,或得请,则“纳采”。“ 纳采,采择女也。”请婚得准,再有纳采之礼,男家才可以向女家送采礼。

②问名。男方使者问女子生母之名,以分

③纳吉。男方占卜,获吉兆后派人带着雁到女家报喜,行纳吉礼后,婚约正式确定。凶兆则无须纳吉。“纳吉,卜于庙而吉,使使者告往” (《春仪秋左传注》.杨伯峻)使者问名回去后,男家主人在

④纳征。亦称纳成,男家遣使者去女家赠送聘礼。“纳征,使使者

⑤请期。男方占卜选好结婚吉日后,征求女方同意。“请期,告婚期。”(《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请期所用之礼也是雁。男家派人到女家去请示婚期,实是男方家庭确立了婚期后告诉女方家庭。

⑥亲迎。亲迎俗称迎亲,是婿到女家去迎亲,新郎乘黑漆车亲往女家迎娶。《仪礼·士昏礼》下贾《疏》引郑玄《目录》云:“士取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亲迎是在黄昏的时候进行的,所以“昏礼”用昏。这是古代婚姻礼俗中的主要程序,也是婚姻礼仪中的最重要、最实质的礼仪程序,亲迎的仪式亦很重要。

可见,聘婚的仪式是相当

这种制度在《诗经》中有所反映,如《邶风·

在婚礼的诸多步骤中,以亲迎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最为热烈,有车马的喧腾、亲友的祝贺与戏谑以及歌舞和宴会等等,一切狂欢性质的活动都制造了婚礼的气氛,使两性的世俗结合带有几分浪漫色彩。如《周南•桃夭》一派的幸福美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

桃之夭夭,其叶

有女静好,宜家宜室宜人,怎不叫人心驰神往?诗人由柔嫩的桃枝、鲜艳耀眼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美貌,祝愿她出嫁后要善于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周代的六礼与男女双方家族的关系密切,要有双方父母、媒人等一系列手续。但这并不等同于后世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中的“纳征”和“亲迎”最为重要。除纳征用币帛外,其它五礼都用“雁”。古代农民冬则居邑,春则居野。田牧之世,分散尤甚。故嫁娶必始秋末,迄春初,雁来而以为礼,燕来则祀高媒,皆可见嫁娶之时节。《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诗类·陆氏诗疏广要》卷下之上:“雁为阳鸟,冬则南翔,夏则北

4.其它婚姻风俗

⑴男婚女嫁要有“媒”

《周礼·地官·媒氏》中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於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禁迁葬者与嫁殇者。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其附于刑者,归之于士。”这是中华文明史上有名的文献。媒氏严格监视成年男女的婚姻状况,为了保证人口的发展,媒氏采取多项措施:第一项,通过登记育龄男女来掌握人口生产资源的状况,规定了男女待嫁待娶的最高年限,如果超过这个年限,就将采取强制措施,强令嫁娶。文中男子单身的最高年限是三十岁,女子单身的最高年限是二十岁,如果超出这个界限,国家就将采取惩罚措施。第二项,掌握结婚、离婚男女的情况,充分利用人口的生殖潜能。对离婚女子也采取鼓励再嫁、甚至强行再嫁的措施,充分利用她们的生育能力。后代那种“一女不事二夫”的道德观与此违背,是被禁止的。第三项,为大龄男女开辟约会场所,鼓励自由结合。如有阻扰,将对阻扰者进行处罚。第四,规定彩礼的最高限额,降低结婚成本。第五,禁止冥婚,不许育龄妇女嫁给死人,防止生育能力浪费。而明清时代冥婚盛行,各地建贞节牌坊,表彰这种终身处女。第六,设立婚姻诉讼裁决所,处理婚姻纠纷。这六项措施具有进步意义,符合人性的要求,也符合当时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要。

《媒氏》职文说有“中春之月,令会男女,於是时也。奔者不禁”,这个“仲春”,大致将上巳节包括在内。“令会男女”的盛况,可以在《郑风·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这几句诗看,姑娘是要求有问名、纳吉、请期的。此后姑娘日日盼望男方派媒人来:“乘彼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不是六礼中的环节,却是不可或缺。在“亲迎”之前,男女双方原则上是不允许见面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些聘婚礼仪都必须通过父母或媒人,这就是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齐风·南山》说:“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为之何?必告父母”。又说:“

⑵讲究“门当户对”

周代的聘婚制有个特点,就是带有明显的重视门第的倾向,尤其是在贵族的婚姻中,有着显著地政治目的和经济意图。《卫风·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

⑶同姓不婚的禁忌

在婚姻风俗方面,周时已有同姓不婚的习俗。《左传·僖公二十三》曰:“男女同姓,其生不番”。《礼记·大传》也说:“同姓从宗;合族属……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指的就是周代形成了同姓不婚的禁忌原则。姓的起源原来是血统的一种标志,最初,同姓的都有血统关系。所以在同姓之间禁止发生性关系。《礼记》所谓:“合二姓之好”就是这个意思。《礼记•曲礼》说:“娶妻不娶同姓,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我国古代所以规定同姓不婚,除了出于伦常的理由,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人们认为同姓的结合对于子孙后代是有害处的,这样的结合后代不会

《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

燕燕于飞,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

先君之思,以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之子于归,远于将之……之子于归,远送于子男”,说的就是姬姓女子远嫁的事,即卫君送其妹远嫁南国。就是为了避免缔结有血缘关系的婚姻。此类的诗还有《卫风·

⑷互相赠物定情

周代男女定情时要互赠信物。《卫风·丘中有麻》就叙述了一对情人赠送礼物确定感情的过程。“彼留之子,贻我佩玖”(刘家小伙就是他,送我佩玉想成家)。

《诗经》婚恋诗中用以起兴的植物多起到了赠物达情的特殊作用,反映了盛行于上古的采摘习俗和投赠之风。《诗经》中有很多采摘诗,如“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彼采葛兮”“终朝采绿”等等,且多作为起兴。

采摘在氏族公社时期曾是一项主要劳动,《诗经》时代虽已开始农耕,但采摘仍在继续。《卷耳》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暖我怀人,宾彼周行”,应是主人公因怀念远人,劳作变慢,才“不盈顷筐”。《采绿》也是这样,“终朝采绿,不盈不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都是寓情于景,写劳动中的思念之情。从采摘中可看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小雅

⑸夫家可以任意休妻

周代已有“七出”之说,即休妻的七种规定。对此,《大戴礼记·本命》记载说:“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嫉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并进一步解释说:“不顺父母者,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

在《氓》诗作中,弃妇回忆了他们的初恋、婚后生活,处处充满悔恨。初恋时分,氓以贸丝为借口来商讨婚期。虽然氓无良媒,但还是答应“秋以为期”。氓既去之时,是她思念最苦之日。既见其复关,“载笑载言”。然而婚后的操劳并没有换来恩爱与体贴。“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丈夫对自己竟然粗暴有加。昔日的诺言都不复存在,留给弃妇的是无尽无边的淇水。弃妇一再认为是自己的年老色衰而导致见弃的,以桑之润泽与黄陨来喻其颜色之变。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在婚前的感情是真挚而深厚的。氓抱布贸丝的态度是“蚩蚩”,也就是“敦厚”的意思。在回忆氓之求婚,弃妇的口气是平静而舒缓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一开头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氓当年求婚时的模样:以贸丝为名,来与我商量婚期。她自己也很清楚的记得自己去送他,连到达什么地方都历历在目。而且还尊称氓为“子”。这一切表明:弃妇一开始并不可能就把氓斥责为“无知之人,

全诗情感抒发的转折点出现在弃妇对婚后生活的回忆上。一言及此,弃妇的悔恨之意顿时达到高潮。她通过桑叶之润泽与黄陨来比喻自己的年轻美貌与容颜憔悴之时。既感叹自己年纪轻轻就陷入情感太深、太执迷不悟;又扼腕婚后操劳却换不回丈夫的专一与忠心。在这里,弃妇指责氓的“贰其行”、“二三其德”,认为见弃的原因在于丈夫嫌弃自己年老色衰。“淇水汤汤,渐车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善良、勤劳的女子见弃的呢?再就是她自己言说的年老色衰而遭遗弃的吗?弃妇在回忆氓求婚之时,反复表现的是自己的犹豫(“匪我愆期”,“尔卜尔

其三,诗作中竟然没有提及子女。和《谷风》中的弃妇类似,《氓》中的那位弃妇不可谓不勤劳,和丈夫的感情不可谓不深,但在婚后的变化都是丈夫的性情暴怒无常。“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决裂之心,干脆果断!既是极度绝望后的冷静,也是无牵无挂的必然结果。假如有子女,她会那么坚决?文中悔恨悲愤充溢,然而留恋之意只字未提!妇人在离家、出走这样重大的关头最为牵挂的多为儿女。但为何在《氓》中毫无体现?是不是她没有儿女,所以走的那么义无返顾!所以她宁愿忍受丈夫的暴怒与无常,而格外留恋初恋时光和向往和睦美满的家庭生活!

其实,诗作中不直接言及子女或用隐晦的说法来暗示,最主要的还是这属于妇女自身的难言之隐。有子无嗣,尤其是有无儿子,直接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存亡。妇女不能生育(真正原因或许还不一定在她身上),不仅不为家庭所容,而且也难以为自己所不容——这是生理本能。因此而见弃,对外人言则实在难以启齿。

无子出妻,实际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西周的宗法制度下,只有男性才有继承权。没有子女不仅是弃妇自己的不幸,同时也是家庭的不幸。而出于家庭生存和延续的需要,在当时实用婚姻观的面前,妇女见弃成了唯一的选择。《氓》中的弃妇见弃,最大的可能就是无子。实际上,“她”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缩影。

无子、年老色衰等到是弃妇见弃的直接原因;唯生育是举的婚姻观念、男尊女卑的婚制、松散的民俗等是见弃的深层原因;经济地位上男强女弱、女性在经济上的依附性等是见弃的根本原因。

在男权社会里,尤其是在物质文明相当匮乏的上古时代,婚姻对于女性来说,就意味着自身的价值的葬送。她的一切皆服从服务于男性的价值获取的需要。她的充满悲剧色彩的吟唱,其本身的目的也许就是幻想通过直接的指责来唤醒丈夫的良知,企图以挽救婚姻。在强大的男权社会面前,她们是弱小的,卑微的、寡不敌众的。她们只能用眼泪来挽救自己的命运。柔弱无力的挽救形式和孤苦无依的努力,反过来倍增其悲壮色彩。

《卫风·氓》是一篇,这首《邶风·谷风》又是一篇。同样是用弃妇的口吻陈述被弃的痛苦,与《氓》相比,《谷风》中的女子在性格上不如前者决绝果断,因此在回忆往事和述说情怀时怨而不怒,使人读后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则更能体现被孔子称道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

毋逝我梁,毋发我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

不我能

昔育恐育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译文】

山谷中大风飒飒作响,阴云满天雨水流淌。本应共同努力心心相印,不该如此发怒把人损伤。采来

踏上去路的脚步迟缓踉跄,心中充满了凄楚惆怅。只求近送几步不求远,哪知仅送我到门旁。谁说荼菜味苦难下咽,我吃来却像荠菜甜又香。你们快乐地新结姻缘,亲密得就像兄弟一样。

泾水因渭水流入而变浊,水底却清澈如故明晃晃。你们快乐地新结姻缘,不要把我来诽谤。别到我修筑的鱼坝去,也别碰我编织的捕鱼筐。我的自身还不能见容,又怎能顾及我去后的情况。

就像到了深深的河流,用木筏或小船过渡来往;好比到了浅浅的溪水,便浮着游着来到岸上。往日家中有什么没什么,我都为你尽心地操持奔忙。凡是邻居有了难事,就是爬着也要前去相帮。

你不能体怜我也就算了,反把我当作仇敌

我准备好美味的菜食贮藏,为了度过冬季的匮乏时光。你们快乐地新结姻缘,却用我的积蓄把贫穷抵挡。粗声恶气地拳脚相加,还把苦活狠压在我肩上。全不顾惜当初的情意,“唯我是爱”真像空梦一场

从全诗的叙说来看,这位女子的丈夫原来也是贫穷的农民,只是由于婚后两人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年轻妻子的辛劳操持,才使日子慢慢好过了起来。但是这种生活状况的改善,反倒成了丈夫遗弃她的原因。这个负心汉不但不顾念患难中的糟糠之妻,相反却喜新厌旧,把她当作仇人,有意寻隙找岔,动辄拳脚相加,最后终于在迎亲再婚之日,将她赶出了家门。诗中的弃妇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如泣如诉地倾吐了心中的满腔冤屈。

由此可见,这首诗在抒写弃妇哀怨方面是很有特色的。它的出现,表明古代妇女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很早就处在弱者的地位,充当着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尽管作品没有直接对负情男子作明确的谴责,但最初的信誓旦旦和最终的弃如脱靴,仍为此作了有力的点示,具有深刻的警世作用。

总而言之《诗经》中的爱情婚恋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它们系统、完整的表现了我国古先民的爱情体验和情感探索,成为我国爱情文学的滥觞。诗句字里行间流露出男女之情是那么纯朴,率真,热烈,健康,与与代社会某些感情作交易,追求利益金钱享乐等丑恶现象对比,更显示了古人高尚,优美的情感。今天学习这些诗篇,更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提练爱情的纯洁。而作为我国古先民的原始生活记载,从《诗经》中,我们还能窥测到古先民的一些原始文化观念的形态及其形成。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恋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的诗意美感,比起我们现代婚恋作品充斥着低俗的肉欲,总不免让人产生无尽的追恋和精神的归依感。在当今日趋庸常的生活里保持一颗不死的诗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66

[2] 胡敬君.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婚姻的多元性. [J].湖南社会科学.2002(2):100-102

[3] 杨伯峻:上海古籍出版社,.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15-516

[4] 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2

[5] 古典文学三百题[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6]黄元英.风俗视角与《诗经》的还原阐释[J].西安:唐都学刊.2001(1)

[7] 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刷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