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敦煌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敦煌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4-12-29 10:26:22

敦煌,绮丽诡怪莫高窟。

汉唐雄风吹拂着西域,丝路驼铃吟咏着敦煌。

踏入敦煌,一千六百多年前的窟龛徒地向我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历史告诉我们:“敦,大也,煌,盛也。”但是,对于敦煌,我们却显得异常陌生。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座要塞,它南枕祁连,西接塔克拉玛干,北靠北塞山,东峙三危山。从地理环境看,敦煌无异于漫漫沙漠戈壁中的一片绿洲。

可是,如今当我们行走在奔往敦煌的路上,有时竟一连数百里都看不见人烟和生命。

从车窗向外望去,旷野里无一不是黑色或者黄褐色的石头和黄沙。

导游解释说:一望无边的黑色或黄褐色的石子叫“戈壁”;那漫无边际的黄沙叫“沙漠”。

在猛烈太阳光的烤炙照下,公路两旁的戈壁和沙漠所升腾起来的光焰让人看得头晕目眩。即使,间或出现一丛或几蓬低矮的红柳、骆驼刺、梭梭草之类的绿色植物,也无一不是灰头秃脑的,仿佛随时都有被烤焦、枯萎或蒸发的危险。

我们还看到,那些绵延起伏的灰色山脉,由于长年干旱无雨,山上寸草不生,没有植物,毫无生机可言,成为典型的的“死山”。

莫高窟的周围也莫不如此。

“鸣沙山”由数个大沙丘堆积而成的,著名的“月牙泉”就蜷缩在这偌大的沙漠里。

在“鸣沙山”,当你目睹周围高高的沙山随时都有夷为平地,其间的那一汪名叫——“月牙泉”的清泉随时也都有被黄沙掩埋的可能的时候,谁人不会忧心忡忡呢?

历史上,曾把敦煌叫做“沙州”。

抵达敦煌,你会突然发现:随时准备向人类发起进攻的高大沙丘就虎视眈眈地睡在你的身旁。让你惊讶于人与自然的对抗竟是这般切近!

千百年来,敦煌和莫高窟就一直在顽强而艰难地抵御着大风和沙丘的疯狂进攻!

感谢一条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群中属疏勒河系的河流,是这条全长800里的内陆河,成为浇灌敦煌绿洲惟一的生命之水。

这条河流,名叫党河。

是这条母亲河一直哺育了敦煌,成为莫高窟免于沙漠吞噬的绿色屏障的。

莫高窟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上下五层,窟区南北全长3华里之多。现存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洞窟里有雍容大度的佛像、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栩栩如生、飞天婀娜多姿,精巧的构图,艳丽的色泽……宛如朝夕成就。烘托出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城东南,一砾石层断崖之上,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山,前临大泉河,南北长达近4里。

据唐代碑文记载,自秦代建元二年(366年),那个名叫乐僔的和尚在在莫高窟开凿第一个洞窟后,人们相继在这里凿窟,历经千多年来人为和自然的破坏,至今仍保存着十六国,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清各朝代开凿的洞窟735个,壁画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据唐代碑文记载,自秦代建元二年(366年),那个名叫乐僔的和尚在在莫高窟开凿第一个洞窟后,人们相继在这里凿窟,历经千多年来人为和自然的破坏,至今仍保存着十六国,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清各朝代开凿的洞窟735个,壁画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顺着时空的'引导,一阵千年后的足音,先后漫过第429窟、第290窟、第96窟、第130窟、第148窟、第158窟……

其中,第429窟是一幅再现经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由西北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封建政权当时游牧民族狩猎生动场景的壁画。图中两个骑手正在山林中与群兽搏斗,一个在山巅跃马而起,弓张弦满,正射向扑来的老虎;另一个在山谷纵马奔驰,挽弓猛射,追逐成群的猎物。黄羊、野牛和龙或腾跃或狂奔于山中,神态生动异常。背景为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气势磅礴。色泽浓重强烈,线条简洁明快、遒劲挺拔,表现手法自由而纯熟。这一时期,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地区,开始了史称“北朝”的时代。在一百四十多年中,这一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教十分盛行,此间的壁画,就是当时的社会生活风情的真实再现。

而第290窟,则是一幅反映北周贵族隋国公杨坚称帝,结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政权,建立了“汉人”称帝的大一统隋朝时期“马与马夫”生活场景的壁画。壁画生动地描画了一对疲惫不堪的红马半卧在地,不听主人使唤,愤怒的主人扬鞭向马打去,马低首扬蹄似挣扎又似反抗。画面主设红、黑二色,单调而明快,马和马夫的形象生动,动感强烈,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刚劲有力的马蹄、人腿。而马夫的衣着、面形也颇具西域“胡人”的气质。壁画对于研究生活在西北戈壁和草原的少数民族“人与马交互”的生活与历史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

第96窟是莫高窟最大的佛窟,始修建于唐朝(公元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阴祖等共同建造,又称“大佛殿”。大佛殿位于石窟群的正中间,窟檐依崖而建,原为四层,晚唐改建为五层,宋初重修,现存的九层木构窟檐为1935年建造。俗称“九层楼”,高达45米。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窟内的倚坐弥勒佛像,又称北大像,高34.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室内石胎泥塑佛像。为敦煌石窟内第一大佛,我国第二大佛,世界第四大佛(世界第一大佛为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第二大佛为阿富汗巴米羊石窟东大佛,高45米,已被炸掉;第三大佛为巴米羊石窟西大佛,高38米。)。据敦煌遗书记载,这尊大弥勒佛像因位于唐开元年间所造第130窟大佛之北,遂称北大佛。大佛经过后代多次重修,现存外表为公元1928年重修九层楼时妆绘,但是基本上保存了初建时的造型。1987年由敦煌研究院主持重塑了大佛的双手。

第130号洞窟(南大佛)为敦煌第二大像,因位于96号窟之南,所以称为南大像。像高26米,石胎泥塑弥勒佛坐像。前后耗时30余年。大佛头部较大,虽然不符合人体比例,但是却很好的解决由下向上仰望时的视觉察差,从而使所有敬佛者当下跪在大佛脚下仰望佛的面部时,仍能清晰的看到既庄严又慈祥的弥勒佛的面部表情。

其洞窟中的飞天为敦煌石窟最大的飞天图像。绘于南北两璧之上部,每璧两身,各长2米,为宋代重修时所作。

第148号洞窟(李家窟)位于南区崖面南段三层。该窟建于唐大历年间,乾宁时重修,窟主李大宾,故称“李家窟”。据造像题材又称“卧佛洞”、“涅槃窟”。佛床上塑释迦涅槃像一身,佛弟子、天人、各国王子、佛姨母、菩萨等举哀像72身(清修)。

第158号洞窟(大卧佛):敦煌彩塑代表作之一。又称涅槃像、睡佛,吐蕃时期所造,像身长15.8米,肩宽3.5米,为石胎泥塑。头南脚北,面东,右胁累足横卧在长17.2米、高1.43米、宽3.5米的佛床上。其洞窟中的璎珞飞天,是飞天壁画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佛祖涅槃后,诸天人于其遗体上空飞行,遍散七宝、珍珠、香花、璎珞的情节。

无论是再现经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由西北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封建政权时期游牧民族狩猎生动场景;还是反映北周贵族杨坚建立了“汉人”大一统隋朝时期人马与戈壁、草原“交互”的生活场景;不论是石胎泥塑还是飞天壁画,无不堪称一时一地的代表作之作,也是一时一地的历史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

真乃自然与人类历史的旷世杰作!

在若干千万年里,早在远古时代,由中原西迁的“三苗”部落就在敦煌一代繁衍生息。汉唐时期,敦煌是扼守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也是当时的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更是佛教东渐传播的枢纽地域。

该想,我们的先民在这里经历了怎样的胼手胝足和辛勤的耕耘,才拾掇出了这么一片文化的瑰宝——-“莫高窟”。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下面是描写月牙泉的句子,欢迎参考!

1月牙泉,梦一般的谜,你似一弯新月,把梦幻化成了现实。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漫漫黄沙中有此一水,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你是把造化的灵魂装进了这贫脊的躯壳中了吗?神了,醉了,解不开的恒古之结,令人神醉情驰。

2星光璀璨,月华如水!一个人,静静的行走在湖边,看那一轮弯月投射在泉中的照影。湖边寂静无声,夏末的夜晚总是清凉的。白日的疲倦正缓慢的从体内飘出,被这灵动的空气蚀化!这一刻,可以不去计较得失,不去在意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就连那繁华喧嚣,也已不见!或许是太静,或是太冷清。莫名的感觉到丝丝寒意!无言望天,那里……已不见你的踪影。

3有些地方,上帝造就了它们,却又赋予了如此残酷的环境。在生命罕见的沙海中,你不屈地把绿色吟唱。月牙泉――你是我脑海中常常浮现的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让我魂牵梦绕。你把时光酿成了沙漠之珍,任由岁月的洗礼,光阴流淌!你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笑看风起沙舞,掸尘去,我自岿然不动。人们称你:一湾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涓涓流不息。

4你跋涉了千年,还要攀越旷久,累了吗?沮丧吗?我不忍你僬瘁,也不想你老去,上帝遗忘的孩子,人间会把她滋养,采天地之灵气,留不变之美丽,让传说中的“圣水”消病除灾,惩恶扬善。月牙泉,我向你致以深深地敬意。

5月牙泉,你曾经一定是碧水蓝天碧波清浪,岸边是无边的青草和在白云下青草地徜徉的牛羊,你象少女一样清纯,岸上一定有你最俊的情郞。欢快的歌儿一浪逐过一浪,百鸟齐飞翔!

6我愿意,如果还有来生,我一定第一个跑到你的身边,陪伴你度过你的年少时光;愿意像这沙漠之中的月牙泉一般,使这荒凉变得美丽!有人说,月牙泉是一滴泪,一滴仙人流在世间的泪。也有人说,月牙泉是嫦娥的泪,这一滴是欠后羿的!

7月牙泉传说:从前这里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事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面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开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庙前那碗圣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内填沙,但任凭妖术多大,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到碗周边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还是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了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钭变成一湾清泉,术士变成一堆黑色顽石。原来这是佛祖释迦牟尼显灵,惩恶扬善,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

8望春风,长相依,月牙泉边秋水伊人,伶人歌,葬花呤,月满西楼长亭惜别,夏蔷薇,山茶花,四季相思情深意长,冬思妻,红颜泪,雪梅思君陌上归人。

9我们从鸣沙山下到山脚后,来到鸣沙山脚下的敦煌月牙泉,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四周都是沙山,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水质甘冽,澄清如镜。

10鸣沙山的月牙泉是我所见过的再神奇之水了,处于沙漠之中而不枯竭,清澈而明亮,周旁风沙飞舞,竟是从山底向山顶和两侧吹去,低谷月牙泉像有神力庇佑,不被淹没,状如弯月,刹是美丽,如撩开面纱的绝世美女呈现在你面前,让你错愕惊叹。

11月牙泉是一个不能用脚到达的地方!还是让她静静地躺在那里,不要过分地喧闹和打扰,因为我们不能围观伤疤―――尽管那伤疤是多么地“美丽”。因为她是我们灵魂的高地!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如果有一天,月牙泉,你怒放成诲,还原成当初的模样,我会带着我的爱人和孩子,泛舟湖上或临水而居。如果有一天,月牙泉,你被沙漠吞噬,我会把我的身体和灵魂埋在你的身边……

12是我沧桑岁月中一个忧郁的传说。我是你野旷荒漠中一缕飘逝的云烟。漠海中的废墟上,千年的古堡早已腐朽,我夹着画笔,走出这古堡,千年后的夕阳,依旧如血,依旧寂寞。千佛洞,鸣沙山。莫高窟,月牙泉。就让我在梦想里捧你流泪的脸。咏一首唐诗唱一句宋词,在欲望里掀起你蒙满黄沙的经典。只为一个千年的传说,心里变得不再荒凉,大漠的风烟,吹散了岁月的沧桑,却吹不走一个又一个曾经的梦想。

13千百年来,虽经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千年不涸,令人称奇。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在月牙泉的附近不远处,有一池人造人工湖,这是当地人们为了永久让月牙泉不会干涸,依靠党河水浸入人工湖,再浸入月牙泉,使月牙泉不断充盈。

14那是在芳菲初歇,陌上花开的四月的某一天,原本是最美好的.人间四月天。阳光明媚而温暖,和风轻曼而温柔。可是四周起了沉重的雾霾,朦胧中的人和物都无法看清。心情就无端地烦躁郁闷起来,临窗而立,无事可做。然后就让思绪一路向北再向北……,然后就抵达了你!

15我们来到“夕照”门,往里是“鸣山月牙泉史陈列馆”,有赵赴初老先生题写的“月泉阁”,还有“趣水得山”厅,天下“天下第一泉”的月泉楼。整个建筑呈古色古香,令人浮想联翩,在这远离人间,自然环境恶劣,风沙严重,地质干燥,能保存这么完整完好的古楼建筑,实在难得。由于楼群建在沙山环抱之中,楼顶的石硫瓦上落满着厚厚的黄沙,好像一位久经战场、披沙拣金的老兵耸立于黄沙泉水之间。

16南行不过10里许,亚洲距离城市最近的沙漠——鸣沙山,有着“沙漠第一泉”之称的月牙泉,就已然触手可及了。在茫茫的沙海中,鸣沙山和三危山紧紧地环绕着一爿绿洲,一弯新月就安静地依偎在这大漠中的一爿绿洲里,睁着幽蓝的双眼迎迓我的到来。听风登山者悟几座错落有致,线条优美的沙山,在夕阳的照射下,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

17月牙泉,你也曾金戈铁马,也曾浪击飞舟,可是面对滚滚而来的黄砂如同人类滚滚而来的欲望和贪婪,你一次次地败下阵来,版图一次次地缩小。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和着“鸣沙山”的呜咽,对着大漠无边的苍穹,睁着微弱的眼睛,闪烁着微弱但却坚强的梦想。似乎在提示着人们:这里曾经是浩渺的海,同时也在提示这里如何由海变成沙漠的…..,在这无边的沙漠中你的坚守是多么的艰难,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

18 我有点诧异,这么一眼泉水,被沙山包围着,弥漫的风沙,荡不平小小的泉眼,这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据说,鸣沙山的沙被风吹下来,在泉边停了下来,夕阳西下之时,风向回转,沙又被吹到山上。因此,风,总是以月牙泉为中心,沿沙山坡面向鸣沙山坡顶吹去,风沙永远也无法吹入月牙泉。因为风的作用,月牙泉安详地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也许真的,月牙泉,她真是上天赐予沙漠里的一眼圣泉。那深邃的眼睛,穿越唐宗宋祖,静观云卷云舒。

19山脊像一条连接蓝天的柔软丝带,又像是斧削了的锋刃,缓缓地向高处伸展,延入无尽的天际。更为绝妙的是,阳光之下,沙山阳面明亮的身影与沙山阴面暗淡的阴影,形成一明一暗的“阴阳脸”,棱角如刀刃,大漠旷野之下,尤显得妙意无穷。这就是鸣沙山了。

20拂去一路的黄尘,我站在月牙泉边。风吹动着我凌乱的长发,清澈的泉水,倒映着我疲惫的身影。 一片绿洲,掩映在鸣沙山的怀抱,月牙泉就躺在绿洲里。泉长约300余米,宽约50余米,就这一汪清泉,静卧荒漠,日月蒸腾,千年不涸,风沙弥漫,依然鲜活。泉边,几棵粗矮的杨柳树,向四周铺开,有的树,看上去是看上去没多少年头,大概是建造楼宇是栽种的。还有一片芦苇,绿莹莹的,在风中摇弋。泉水清澈,一如明亮的眸子,在浑黄的狂风和滚滚的黄沙飞扬中,与日月同辉。

(一)

走进敦煌石窟,

我们像是读着一本书,

亲眼看到那动荡惊惧中,

机敏的北朝人,

将西域样式融进了,

魏晋风骨;

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

雍容华贵,从容自信,

处处追求艺术的完美;

由盛入衰的五代和北宋,

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

而西夏人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

却一次又一次引起我们的惊喜。

(二)

不是妖艳,不是凄凉,

莫高窟的颜色是浑厚,

因为,它积淀了,

一千多年的风沙,

它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

朝代的兴衰,

岁月的轮回,

生命的存亡,

莫高窟中,有辛酸,

有甜美,有苦涩,

有辉煌,有愤恨……

这些味道,这些情感,

交织着,铺洒着,

飞扬着,诉说着,

洋洋洒洒地筑成了一个莫高窟,

一个永久的神话。

莫高窟,是一首意蕴深长的诗;

莫高窟,是一支悠远回旋的古曲;

莫高窟,是一个永远不灭的神话。

(三)

一座石窟,一个世界;

一孔洞穴,一截历史。

壁画、雕塑、藏经、传说……

每一样都够一个人研究一辈子的,

不,一辈子也不够。

那端坐的佛陀、站立的菩萨;

千手的观音、飞天的女神;

反弹的琵琶、怀抱的胡笳,

那一样不让人沉迷。

石窟里很静,

又似乎又像在讲述,

那饲虎的王子,

救人的七色鹿;

那是谁?

割下自己的肉,

欲换取鸽子的生命。

这一切西来的文化,

都融进了中华文明之中,

这就是我们的博大与包容。

不是有人在探索、

追寻中华文明为什么,

能绵延数千年而不中断吗?

这里就镌刻着答案。

大漠深处,

河西走廊的尽头。

我的敦煌,

我的莫高。

丝绸之路上,

一个小小的驿站,

中华文化中,

一首壮美的史诗。

莫高窟,

是我精神的至高点;

莫高窟,

是我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说,

莫高是一杯浓酒,

那么我愿举杯,

用生命举杯;

如果说,

莫高是一轮明月,

那么我愿仰望,

以一生仰望。

莫高——挚爱——神话。

(四)

敦煌的自然风光同样毫不逊色:

沙漠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

澄黄的沙山和清澈的泉水相互依存,

延续千年不变,景色奇异迷人;

阳关及玉门关虽只余下断壁残垣,

置身其间,

却仍能隐隐感受到,

边关的铁马金戈之气,

使人不得不慨叹,

历史的沉重和苍凉。

让我惊异还有,

莫高窟大小佛像,

鲜艳的色彩和飞动的衣袂,

也不是让人敬仰的伟岸身躯,

而是古人对光线出神入化的妙用。

天光透过两道洞口漫射进来,

正好照在尊者的脸和胸部,

其他部位渐远渐暗,

其他人物亦渐暗渐远,

唯独至高的尊者佛光普照。

我留连到最后,

待洞中的参观者散尽,

排除了游人对光的干扰,

释迦尊者立刻光艳柔美,

色泽祥和,

令人肃然起敬。

两道洞口掌控天光,

准确散射到佛像最重要的部位,

依次过度到黑暗。

其庄严肃穆,

令人怦然心动。

莫高窟不仅有,

精妙绝伦的彩塑,

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宏伟瑰丽的壁画。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记录佛教故事的,

有描绘神佛形象的,

有反映民间生活的,

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

就像是走进了,

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是活着的,

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

它见证着历史,

记录着历史,

聆听着历史。

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

听着历史的低吟浅唱。

莫高窟是绝美的,

但它永远不是艺术品,

因为肤浅的艺术品,

永远不及莫高窟的深度。

莫高,

意味着文化,

意味着美。

还意味着永久的信仰……

莫高窟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俯视人类。

是人类文明的精粹,

是人类灵魂的凝结。

它是永恒,

是神的力量。

(五)

莫高窟,

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

就在于它是,

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

看莫高窟,

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

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一千年而始终活着,

血脉畅通、呼吸匀停,

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

一代又一代艺术家,

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

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

喧闹的背景,

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

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撩乱,

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

在别的地方,

你可以蹲下身来,

细细玩索一块碎石、

一条土埂,

在这儿完全不行,

你也被裹卷着,

身不由主,踉踉跄跄,

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

在这儿,

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

那干脆就丢弃自己,

让无数双艺术巨手,

把你碎成轻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