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挺立的小亭优美句子 正文

挺立的小亭优美句子

时间:2024-11-17 11:49:07

描写名胜古迹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故居 书院 胜地 祠堂 古迹 名胜 洞天 福地 道场

观赏 仰望 瞻仰 远眺 俯视 遥看 端详 凝神 定晴

湖光山色 云雾缭绕 水明如镜 奇峰兀立 清静幽雅

争奇斗艳 崎岖山路 极目眺望 仔细端详 历历在目

登高远眺 别有天地 栩栩如生 眼花缭乱 满载而归

恬静舒适 上依青山 下临碧波 朝观日出 暮看晚霞

居高临下 远眺近览 气宇轩昂 妙趣横生 景色奇异

层次分明 鳞次栉比 蓬莱仙境 垂柳拂岸 荷花沁香

映入眼帘 临窗眺望 盘旋而上 名不虚传 肃然起敬

巧夺天工 风景优美 林木葱郁 幽香四溢 人饱眼福

游览胜地 层林尽染 生机盎然 五光十色 目不瑕接

流连忘返 恋恋不舍 心旷神怡 赏心悦目 林木参天

苍松翠柏 俯视四周 山山水水 令人叹绝 无限风光

蔚为壮观 品茗休息 小憩片刻 游兴正酣 诗情画意

令人陶醉 叫人心醉 美好印象 旅途归来 饶有兴趣

宁静雅致 游客信步 步移景异 绿茵如毯 素花丛中

笑语阵阵 游人如云 人头济济 盛况空前 风声飒飒

松涛滚滚 红日西坠 思绪万千 感情奔放 无穷意趣

诗兴大发 悠久历史 鱼米之乡 风景秀丽 明媚秀丽

气象万千 群帆渔歌 波光粼粼 隐约可见 遥相呼应

烟波浩淼 峰峦缥缈 著称于做 豁然开朗 风光佳绝

别有风味 引人入胜 幽香阵阵 漫步小径 清静凉爽

沁人心脾 千姿百态 富丽堂皇 亭台楼阁 风和日丽

玲珑别致 小巧玲珑 花团锦簇 布局合理 古迹众多

青翠欲滴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停泊着的“浦江”号游览船上灯火通明,游江的人们兴致正浓,江水被照亮了,一片片欢声笑语洒向江面,古老的外滩也仿佛年轻了许多。

就在桥下的碧带两旁,栽着好些郁郁的垂柳,就在柳荫深处,隐约而现的不就是各色的店铺吗?站在这高桥之下,看不真切,但那一点点跳动的鲜明的色彩却一个劲地往眼里钻:飘得起劲的幌子,好多个彩衣长辫的大姑娘,青衣乌帽的小伙子……遥看似有打酒的,有喝茶的,有量布的,有卖花的,也有站在街头叨家常的........一眼望去,就被那种毫不造作也毫不掩饰的恬淡自适所深深打动。

昭明书室仅存一座破旧的石坊,唯有唐代银杏仍拔地而立,古朴苍劲。

豫园是城隍庙里一个占地三十多亩的公园,但其中竟有亭台楼阁二十几座,它的艺术造型和艺术风格恐怕在上海滩上再难找到与之媲美的了。

雕廊水榭,亭阁楼台,依山势而建;四周的墙壁似波浪般起伏,围着一塘轻轻漾动的活水,自然、和谐,又不失典雅。

留园的设计讲究的是亭台轩榭的布置,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物远景的层次。

云岗石窟的佛像真是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特别是第八窟那个五头六臂的坞摩罗天,更是惟纱惟肖,你看,他悠然自得地骑在孔雀身上,中间一个大脑袋,两眼平视;左右和后边四个小脑袋,东张西望;一双长臂舒展地放在盘坐的两条腿上;四支小胳膊却正劈云穿雾,好像要飘飞天外。

百草园!看,光滑的石井栏,碧绿的菜畦,高高的皂荚树,紫红的桑堪,何首乌藤和木莲藤互相缠绕着,一堵矮矮的泥墙就在菜畦的一边,和鲁迅先生说的一模一样。

在日光岩瞳眺望,景色美得醉人。只见天空中飘浮着几朵金色的云,晚霞映红了天边,层层树木,郁郁葱葱,几乎遮盖了整个小岛;树丛间,一座座别致的楼房隐隐约约,一块块巨石侧卧,一个个小小的池塘泛着涟漪;对面的厦门港码头巨轮、渔帆尽收眼底,真令人心旷神怡,疲劳顿消。

台北市的东门与南门是有名的名胜古迹,每当节日来临时,城门周围总是布置得多采多姿,雍容华贵,那也是人们的照留影的好镜头。

从外形上看,白石井很普通。它呈圆柱形,井深约5米;井口并不宽,直径约50厘米,整个井口由三块大青石构成。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井的内内外外都布满了青苔;靠西边的井沿上,还留下了几道深深的绳索印。

在离白石井三四步的地方,竖有一块高一米、宽五十厘米的石碑,上面刻有四个苍劲有力的篆体大字“白石涌泉”。虽然下面没有落款,但那潇洒的字体,使人一看就知道出自名家之手,有的老人说,这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留下的真迹。

跨进豫园的大门,不远,就是一个碧绿的小湖,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湖中有一个喷水装置,湖水不断向四周喷出,形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圈,光泽耀目。一群群红鲤鱼在人影一晃时便钻入墨绿的水藻中。清澈的湖面上,映着假山的倒影;湖的附近又有山穷水复的幽径。

杜甫,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位佼佼者。他的诗歌千古流传,至今为人民喜爱,因而他曾居住很久的草堂,自然成为举世名扬的游览胜地。中秋重游草堂,虽不如古人赞美草堂春色“一夕轻雷落万丝,霏光浮瓦碧参差”那样动人,却也有令人留念之处。

进得草堂,只见游人寥寥,一派幽静、肃穆气氛:古木参天,松柏森森,秀竹郁郁,芳草青青。一片绿的世界,绿的海洋。桂花香气四溢,使人沉醉。这绿的浪潮中,拥护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建筑,这便是.'’工部祠”。进得一重门,迎面就是一座大殿,庄重而雄伟。殿门上方正中的门匾上,工工整整书写着三个篆字“工部祠”进入祠内,就见堂中杜甫塑像身着锦衣,正襟危坐,双眼炯炯有神,显示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杜甫塑像左右,有黄庭坚和陆游的塑像相陪衬。塑像两旁各有一块石碑,介绍杜甫的生平。工部祠外左右各有一个展览室,陈列着各朝杜诗的版本及许多国外译作。吟咏着这些杜甫名诗,感人肺腑。杜诗沉雄,浑厚,以真挚、深沉的情感,凝重、质朴的语言,反映了一个复杂而动荡的年代。杜甫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矛盾尖锐的真实状况。人民把他的诗称为“诗史”,把他称为“诗圣”是很有道理的。

出了“工部祠”,过了“梅园”,便可见一座草亭。朱红的柱子,深黑的亭盖,古朴、自然而雅致。草亭中坚立着一块大碑,上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刚劲有力。它不仅是一件历史文物,更是一件难得的书法珍品。

襄樊市西角的汉江之畔,有座古色古香的青瓦白壁的建筑物,这就是为纪念我国宋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鉴赏家米莆而建造的米公祠。它历尽元、明、清数代,几毁几建。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经扩建修饰,才焕然一新。

米公祠临江而立,和夫人城隔江相望,“一条龙”似的三进院式古庭院布局。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镂空攀蔓的屏风,屏风后是墨池。池中挺立着一棵小树,周围族拥着许多怪石,有的像瘦骨嶙峋的老人,有的像山顶上站立的老鹰。池旁还点缀着许多花草树木。池边有一小门,门头上刻着黑底烫金的门额“墨园觅胜”。

跨过“墨园觅胜”的小门,便是二进院。左边是一座翘角飞檐的小亭,这就是洁亭。相传米莆嗜洁成癖,挥毫泼墨之余常常在此休憩。它小巧玲珑,坐在其中颇有洁身之感。

离开洁亭,经过通幽曲径的小路,迎面便是主体建筑米公祠了。祠前竖立着两块大小相同有一人多高的青石碑,上面刻着方毅同志题写的“米家山水”和沈鹏先生题写的“米氏故里。这两块石刻,字体苍劲有力,颇有米氏风骨。碑石对称放置,恰似双星拱月,为米公祠增色不少。进入祠中,在高堂大殿的正面挂着一幅米莆的画像,两边配有“千古临池推逸名,九重拜石仰高风”的凸形木刻对联。室内还陈列有“米氏父子简介”。穿过堂屋正厅,便到了三进院。只见一棵参天银杏像巨人一样直立在那里,它已4000余岁。树下是堵巨大的镶边大青石石碑墙。石碑墙有电影银幕那么大,而且是完整的一块,上面刻有五通记事的碑文,密密麻麻的碑文好似群蚁排列。在石碑墙的两侧还有碑廊,共计16间,朱红廊柱,饰以雕刻,碑廊里镶嵌着米氏父子等人的石刻,内容丰富多采,琳琅满目。其中的《动静交相养赋》、《游虎丘》、《春赋》等格外引人注目。这些书法真可谓风貌各异,一点一画皆传神。游人到此总要驻足留连,叹为观止。碑廊之北是珍藏米莆等人书画作品的 “宝晋斋”,这里幽幽雅雅,陈列有米莆珍贵的法帖和传世名画。如今这些石刻和书画藏品,已成为研究米莆的重要文物。

米公祠的建筑虽说是普普通通,但米公祠的石刻却别有一番天地。“墨园觅胜”的确胜似米家山水。

这儿的一切都模仿着古代的样儿,高高挂起的酒幌子招揽着顾客,使人一下子就记起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来。曲曲折折的石板路引导我,走进路边的每一个店里去,并不是买什么,只是看看。柑‘文房四宝’店中,一心来觅古迹的我真是如愿以偿了。橱窗里,笔、墨、纸、砚俱全,有的笔杆上还刻着我认不出的字,砚盖上还画着花鸟鱼虫,简直像是极精美的工艺品了。店的四壁上,挂着一些字画,微微发黄的纸真叫人怀疑是古代书法家、绘画家的真迹。淡淡的墨香混杂着宣纸散发出的香味,把我吸引住了。此外,还有古玩。我对这虽一窍不通,但也细细观赏起来。那细致精巧的雕刻,造型奇特的陶器,竟使我看得入神了,游兴也越来越浓。

我兴致勃勃地在这些楼阁间穿行,走着走着,发觉前面似乎没了路,等到了跟前,才发现小路悄悄绕了弯儿,指向另一座楼,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楼”,啊!抬头一看,幌子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楼外楼”这必是由林升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而得名的了,但由于用得恰到好处,说到了人们心里,也就有一种亲切自然之感,并博得了游人的啧啧赞叹,而我仿佛已融入了这片楼群中到了“忘我”的境界了。是啊,在这儿漫步就宛如到了穿长袖宽袍的时代,只有看到周围的人们,才猛想起这已是20世纪90年代了,不由哑然失笑。我这才明白,夫子庙的游人这么多,原是奔着这片楼而来的。

这里是祖国大陆的最南端,银白的海滩上巨石星罗棋布群石间,“天涯’梦海角”和“南天一柱”突兀其间,昂首天外,雄峙南海,颇威武壮观。在灿烂的晴阳下,不时有一群群飞鱼掠出水面,如一簇簇怒放的银花。近岸的渔船起网了,但见满网都是活蹦乱跳的'鱼儿,一个个强壮得像黑铁塔的渔民,飞快地从网中捞起一条条十几斤重的马蛟鱼,抛到沙滩上。沙滩上的中外游客,一个个晒得满面红光,纷纷按动快门,摄下这美好的瞬间。“天涯海角”,一年四季热烈奔放,哪有一丝冬的气息?

头诸,原是三面环湖的山丘式半岛,因山形酷似乌龟入水而得名。传说古时候,太湖连年泛滥成灾,沿岸民不聊生。百姓都说是太湖中有只大乌龟经常兴风作浪,残害生灵。后来,天神用 “神针”镇其背,才使太湖恢复平静。这根被太湖人称为“救命针” 的神针,就是今天山脊上高耸入云的灯塔,它使秀丽的湖滨风光平添了几分雄壮。

绕过灯塔,沿着极不规则的乱石阶梯拾级而下,踏上“甭头”, 太湖美景尽收眼底;看脚下这只大乌龟,拼命把头埋入水中,两爪向后刨着,仿佛正在逃避天神的追赶,使人不能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工造化。伫立湖边,只觉四面风起云涌,远方灰蒙蒙,水天一色;眼前三山兀立,云雾缭绕,山间佳境依稀可见,有如仙岛一般;脚边湖水轻轻荡漾,波光粼粼。导游介绍,尾头诸以其真山真水的自然本色而居无锡城三大胜景之首。太湖水尤因俊秀、清冽名扬天下。遥望太湖,深感她那博大开阔的气势与秀美温柔的江南特色;蹲在水边,撩起太湖水洗面,又有清凉明澈、沁人心脾的快感。难怪当年诗人郭沫若游至此地,留下了“太湖佳绝处,毕竟在尾头” 的脍炙人口的名句。

深秋的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里参观。这是一个宽敞的四合院,院门上悬挂着一块漆黑乌亮的大匾,镌刻着许广平同志题写的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柔石故居”跨进大门,就见两旁是石砌的小花坛,几束洁白的月季花,在稀疏的树影下摇曳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院子下面有一排两层楼的房子,西边的就是烈士故居。

避暑山庄也叫“热河行宫”,过去是皇帝避暑的地方,百姓的禁地,如今己成为劳人民的娱乐场所。一年四季,我都要和小朋友们到那里去游玩。春天,我们喜欢游玩于“梨花伴月沟”,那千树万树雪挂似的梨花,会使人心花怒放;夏天,我们喜欢去“万树园”,那绿茵茵、平坦坦的千亩草地,更是我们追逐欢闹的大乐园;秋天,我们喜欢荡舟于澄湖荷丛,采摘那硕大的莲蓬,嬉戏水底的红鲤;到了冬天,我们喜欢登“南山积雪”,望满园古松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呈现出的苍苍郁郁,挺拔峥嵘。

从知鱼桥上四下望去,轻轻的涟漪在阳光下闪耀跳动,煞是好看。谁知冷瞥一眼,几支孤零的残荷在风中摇曳,虽仍可看出其神韵,但总归是破败了,似成了杀景之物。但猛回首,雄伟的殿堂、红柱、黄檐,反显更加壮丽。

点绛唇诗词鉴赏1

古诗原文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译文翻译

整夜思念着远方的知音,在清澈的池水边,横斜着清瘦稀疏的梅花影子。

小窗外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一样,那一缕缕情思、一阵阵暗香,都透出在这幽静的夜晚。

那清淡的月光,那疏梅的幽芳,将伴人进入梦乡,梦中很可能见到远在千里外的长久思念的知音。

你知道不,纵然屡遭风吹雨打的摧残,梅的品格还是依然如故。

注释解释

点绛(jiàng)唇:词牌名,此调因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得名。

水边清浅横枝瘦:横(héng)枝,指横向生出的梅枝。瘦,指梅的枝条稀疏。“水边”句,化用林逋(bū)《山园小梅》诗意。其一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二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句意为清澈的浅水池边横斜着稀疏的梅花枝条。

小窗如昼:形容月光明亮,照得窗前如同白昼。昼:白天。

共:和。

俱:一起。

透:透出,透过。

清入梦魂:即“魂入清梦"的倒装,指梅和月的灵魂品质进入了我清幽的梦境。

千里人长久:“千里”句,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意。意为祝愿千里外的知音天长地久。

雨僝(chán)云僽(zhòu):梅月经受雨和云的折磨。僝僽:折磨。黄庭坚《宴桃源》:“天气把人僝僽,落絮游丝时候。”

倦(juàn):指屡次(遭受雨和云的折磨)。

格调:品格和情调,此处专指品格。

依旧:像以前一样,指品格不变。

创作背景

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冬天,词人从浙江东阳赶赴江西探望自己的好友辛弃疾。词人赶到紫溪等待朱熹相聚,由于朱熹有事未能前来,词人于是便辞别辛弃疾东归。词人走后,辛弃疾作了一首《贺新郎》词,词人看到后,就写了这首词来赠答。

诗文赏析

“一夜相思”一句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相思”竟至于“一夜”,体现了词人孤独寂寞之状。“水边清浅横枝瘦”一句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既写梅花的形象,亦暗写月。“水边清浅”是梅生长的环境;“横枝瘦”形容梅花的风韵姿态;“瘦”字照应上句,是“相思”的结果。“相思”是此词意脉。“相思”不得,故梦;梦不得,故千里寻人,遥致情怀;寻人致语仍难遗缱绻孤寂之情,遂有问;由问而突出梅花在凄雨寒云之下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从而也就抒写出词人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的人格,完成了意境创造。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这两句咏月与梅。上句写月,暗及窗内之人,“如昼”二字描绘了皓洁的月色,月照“小窗”,体现出室内人的难眠之意;下句“情”因“相思”而生,“香”从嗅觉上写梅花,“透”字自月光转出,而用“共”、“俱”二字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情景交融。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两句意蕴丰富。这里的“清”既指月亮的清辉,亦指梅花的清香;清辉幽芳伴人入梦,体现了梦境的和谐、温馨。“千里人长久”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意,写词人对远方友人的祝愿,既含有相思之情,又暗中关合一个“月”字,意境绵邈,含蓄委婉。

“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这两句咏梅言志,先以疑问句突出词情,继而写梅花遭受风雨摧残而格调还依旧”,表现了梅花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梅花的“格调”,正是词人高洁品质和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这首月下咏梅词,托梅言志,借月抒怀。词人把梅、月、人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来写,寥寥数笔,点染出梅花的幽姿清韵、暗香芳魂,也描绘出月亮的清辉,创造了一个清幽温馨而又朦胧飘渺的境界。通篇写梅月,却不道出半个“梅”字“月”字,而能尽得其象外之物,环中之旨,脉络井井可寻,是一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佳作。这首词把梅的品格和词人的心境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点绛唇诗词鉴赏2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古诗简介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灯夜感旧之情,抒发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上片着意写试灯之夜的景色,愁云卷尽,月明如洗,以拟人手法,描摹精巧传神;下片写辇路笙歌,回首旧游,恍如梦境,无限感伤。全词意境清新,端丽温厚,颇具特色。

译文

天上的乌云都被风吹走了,刚下过雨时天空姣洁的明月,就像刚刚梳洗的嫦娥一样光彩照人。街上没有一点飞尘,在光润如如酥的大地上,往来着身姿轻盈的美丽女子。

如今又生回到京都,当年赏灯的情景好像就在眼前,当时的你柔情似水,而今一切都随风飘散,你不知身在何方,作者只好带着对往事的无限追忆,走上小楼独自拥着香被,听着窗外的笙歌入眠,希望能在梦中出现当年与你一起赏灯的情景。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片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后片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⑵试灯夜:元宵节为灯节,前一夜为试灯夜。元宵节前,有“试灯”,宋俗,农历十二月下旬即开始试灯,直至正月十四日。

⑶素娥:以月宫仙女“素娥”(即嫦娥)代指月亮,

⑷凌波地:靓装舞女行经的街道。凌波,原本是形容洛神亭亭玉立的姿态,后来借指身材姣好、步履轻盈的年青女子。《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⑸辇路:帝王车驾经行之路,这里指京城繁华的大街。

⑹灯前事:即赏灯往事。

赏析/鉴赏

此词写灯节之事,但词人并未由正面起笔描绘灯市盛况,而是以试灯夜的景象作陪衬,用怅惘的笔调抒发自己逢佳节而倍觉神伤的落寞情怀,虽只寥寥数语,却写得纡徐顿挫,舒卷自如,从而委婉地道出内心的万千感慨。

上片“卷尽”两句,写试灯日遇雨,而入夜雨收云散,天青月朗;以月宫仙女“素娥”代指月亮,即以“新梳洗”形况月色明净,比拟浑成,三字兼带出“雨后”之意。这是写天上。“暗尘”两句写地上,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日夜》)和韩愈“天街小雨润如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又有所变化、增益,切合都城灯夜雨后的光景。《武林旧事》卷二“元夕”又载姜白石诗云:“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乡满罗衣。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形象地刻画了天街月夜的歌舞场面。

上片并未用雨字、灯字、人字,读后便觉灯月交辉,地润绝尘,舞儿歌女,结队而至,赏灯士女,往来不断,显示出吴文英在语言上的精深功力和鲜明特点,比如爱用代字,用“素娥”代月亮,再如善于点代前人诗句等等。

谭献说此词“起稍平”,这是由于上片只是客观地描述场景;下片才是密切结合自己的回忆、联想,抒发感情,借此反映出不平静亦即“拗怒”的心理状态。“辇路”两句,写词人故地重游,沉入回忆之中。“重来”,说明词人对眼前的景象亦曾相识,从而引起联想,又以“仿佛”两字形容触景恋旧的心境。赏灯那时自己春衫年少,意气风发,记得也是同样的夜晚,月色灯光,交相辉映,箫鼓舞队,绵连数里。这一句隐隐含有物是人非之感慨,景物依旧,可是作者的心情已由欢喜变为落寞。

末尾三句,写往事如烟、柔情似水;月与灯依旧在,伊人无觅处,自己一往情深的凄凉心事,无人倾诉。“情如水”二句也显示出吴文英语言精警的特点。

古人就有“思君如流水”的千古佳句,以水喻情,写出了情的纯洁珍贵和绵绵不绝。赏灯不能消愁释怀,反而增添无限怅惘,只好踽踽而行,颓然而返,独上小楼,熏被而眠,遥想伊人此刻,心情亦或如是,“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最深的思念就是想象对方也在思念。“春梦”句紧接上文,描绘深夜入睡以后,那悠扬的歌声乐声,绵绵不绝地萦绕荡漾在梦的涟漪中。这里将“拗怒”的词意,融入流转悠然,委婉多情的笔调之中,形成惝恍迷离的朦胧意境,显得余音袅袅,韵味无穷,真可称得上是“咳唾珠玉”。

点绛唇诗词鉴赏3

原文: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赏析:

此词抒发了离愁别绪,是有感于人生聚散无常而作。词写月夜送别,侧重点居者的忧思、别后月夜的伫望和凝想。词中对女主人公自我形象的描写着墨不多,摄取清风、明月、淡烟、疏柳、隐隐鼓漏等清丽秀逸的景物来烘托映衬,创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

上片先以工笔绘景:清风拂过水面,明月泻下银辉,鳞鳞微浪闪动着光波,月夜恬静、皎洁、优美。此刻,一只装饰华美的小船荡离江岸,驶向迷茫的远方,一个女郎凭依着楼头的栏干,借着朦胧的月色,凝神目送那渐渐消失夜空中的一叶轻舟。江波、清风、明月、画船,这几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并举,构成了一个清丽纯净、沁人心脾的意境。“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之下,却突然接上“人归后”这三字,意脉陡转,气氛骤变,顿时带来了无限的寥落和空虚之感。“人归后”三字含蕴丰厚,既点明行人,又暗示送者独留,从而逗出下文对居者的描写。“渐消残酒”翻进一层,写临行前,置酒饯别,双方筵席间缱绻叮咛、依依难舍之情,一并涵盖内。“凭栏久”紧承“渐消残酒”,“独自”应上“人归后”。这几句写的是这位女郎兀自一人,夜幕中凭栏伫立,不忍离去,她对行人的无限钟情,她的满怀思绪,不言自明。

过片写“独自凭栏”的思绪。对于恋人,短暂的分离已足可消魂,何况年年分别,岁岁离恨,而这回又归期难凭呢!这两句,好似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她从当前的离别进而回想起昔日多少次的“聚散匆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辛酸与忧虑、期待与不安,容纳了多少实际的生活内容!她凝神冥想,思绪翻腾,而时间如奔逝的流水从她身边悄悄掠过。猛然,远处的芜城传来隐隐的更鼓声,原来夜已很深,回首遥望,向时的津渡一片沉寂,只有残月映射下的两行疏柳、几缕淡烟,依稀可辨。芜城,扬州别称。南朝宋竟陵王刘诞作乱,城邑荒芜,遂称芜城。鲍照写过著名的《芜城赋》,其后,芜城常被用来寄慨。煞拍三句,以景结情,言止而意无尽。“重回首”遥接“人归后”,“芜城漏”暗合“凭栏久”,全篇浑然一体,妙合无垠。

朱熹曾将魏夫人与李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清人陈焯亦云:“魏夫人词笔颇有超迈处,虽非易安之敌,亦未易才也。”从这些评价中,足见此词作者艺术功力之高。此词借景色之映托以言情,具深婉流美之致,显示了作者不凡的艺术才情。

点绛唇诗词鉴赏4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译文】

小亭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隐隐约约浮现着。在千峰上独自叙述胸意,看那万里云烟如浪花般滚来,我与谁共同欣赏呢?

人已经老了,但情怀仍在。虽然思虑着万里山河,但也只能无奈的惆怅。少年啊,要胸怀豪情万丈,莫要学我这个老头子。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等异名。

绝顶亭:在吴兴西北弁山峰顶。

缥缈:隐隐约约,亦因其高而之似可见似不可见,应题目中的“小亭”。

危亭:《说文》:“危,高而惧也。”此言亭之高,应题目的“绝顶”,绝顶亭就是因所位置之高而命名。

烟浪:烟云如浪,即云海。

天涯想:指恢复中原万里河山的梦想。

衰翁:衰老之人。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作者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为作者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诗人叶梦得当时为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大宋南渡八年,仍未能收复中原大片失地,而朝廷却又一味向敌妥协求和,使爱国志士不能为国效力,英雄豪杰也无用武之地。诗人虚年59岁时,闲居卞山,登亭述怀,写下了这首词,以抒写自己复杂的情怀和对时局的慨叹。

【赏析】

起首一句径直点题。“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中“绝顶小亭”来写的。危,高也;危亭即高亭,因为亭基在弁山绝顶,这是吴兴地区的最高峰。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独登小亭,无人共赏,只有万里横江而过的波浪,渺茫无边无际。

上片末两句倒装,一则说北方大片失地,山河破碎,不堪赏玩;二则说因主战派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已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失地收回,重建共赏的人。“万里”,喻其广远,指吴兴以北直至沦陷了的中原地区,此时宋室南渡已八个年头了。“烟浪”形容烟云如浪,与“万里”相应。北望中原,烟雾迷茫,不知恢复何日。“赏”字不只为了协韵,还含有预想失土恢复后登临赏览的意思内。“与谁同赏”即没有谁与之同赏,回应“独”字。“独”而推及“同赏”,“同赏”又感叹“与谁”;欢快味的“赏”字与压抑感的“独”字连翩而来,表现了作者心中此时的复杂情绪。

过片两句“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和打算,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这两句可联系词人身世来理解。“天涯想”,指有志恢复中原万里河山。年龄虽老,壮志未衰,“犹作”二字流露出“天涯想”的强烈感情。又想起此身闲居卞山,复出不知何日,独自登临送目,纵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怅”。“空惆怅”三个字收住了“天涯想”。一个“空”字把前面的一切想望都钩销掉了,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境界,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而胸中热情,又不甘心熄灭,便吩咐随侍的儿辈“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说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衰老之人的模样。是示人,也是律己。这里的“衰翁样”指的是“空惆怅”,借“少年豪放”借回复到“天涯想”的豪情壮志上去。“少年豪放”一句与第二句的“笑谈”二字相呼应,针线绵密。

这是一首小令词,篇幅不长,可是翻波作浪,曲折回旋地抒写了词人十分矛盾复杂的心绪。

【作者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点绛唇诗词鉴赏5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8~9题。

三 月 晦 日 偶 题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 绛 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8.《点绛唇》一词起句“醉里春归”与结句“梦里寻春去”颇有艺术韵味,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5分)

9. 词富情趣,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6分)

秦诗之理趣:

元词之情趣:

参考答案:

8.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与伤感,奠定了全词的基调(2分)。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表明诗人的惜春之情(2分)。首尾回环照应(1分),突出惜春之情。

9.秦诗之理趣: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是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但也无需遗憾,因为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2分)秦诗直接讲明道理。(1分)

元词之情趣:作者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意象渲染了春逝的氛围,用“留 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惆怅。(答出手法情景交融或渲染2分,答出惜春之情,1分。因8题已考查情感,所以“惜春”之情给1分。)

解析:答此题首先要区分开“理趣”和“情趣”这两个概念。“理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传达一个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诗人借助诗中的形象,把所感所悟传达出来,既富有情趣,又深刻隽永,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情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和趣味,即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考生作答时要抓住词中重点字、词语来分析。

点绛唇诗词鉴赏6

古诗原文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译文翻译

杏花开了,芳香弥漫,柳树绿了,垂丝飘飘如缕,其轻如烟。我心中的情人就住在水边的红房子里,她打开窗帘希望能看到我,外面却是一片黄昏雨景。

晚风吹来,烛光摇动。我相思满怀,愁卧在床。想念但又归不去,她现住在何处呢?外面芳草萋萋,我已经找不到回去的小路了。

注释解释

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

烟翠:青蒙蒙的云雾。缕:线。形容一条一条下垂的柳枝。

朱户:红色的门窗,多指女子居住的房屋。

烛影摇风:灯烛之光映出的人、物的影子,被风摇晃的样子。

伤春绪:因春天将要归去而引起忧伤、苦闷的情怀。

凤楼:指女子居住的小楼。

芳草:散发出香气的草。也指春天刚出土的青草。

创作背景

此词亦作贺铸、李清照词,曾慥《东坡词拾遗》及南宋人编《外集》卷八十五已收录,应为东坡词。《东坡词拾遗》中提及了此词背景,约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是时,东坡正自京口还钱塘,在京口得乡书,即赋此词以抒怀。

诗文赏析

东坡才大如海,其词堂庑亦大。如“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固然极富创新之局面,而如“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则又深具传统之神理。此首《点绛唇》亦然。此词所写,乃是词人对于所爱女子无法如愿以偿之一片深情怀想。

上片悬想伊人之情境。“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起笔点染春色如画。万紫千红之春光,数红杏、柳烟最具有特征性,故词中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江上柳如烟”之名句。此写红杏意犹未足,更写其香,杏花之香,别具一种清芬,写出飘香,足见词人感受之馨逸。此写翠柳,状之以含烟,又状之以拖轻缕,既能写出其轻如烟之态,又写出其垂丝拂拂之姿,亦足见词人感受之美好。这番美好的春色,本是大自然赐予人类之造化,词人则以之赋予对伊人之钟情。这是以春色暗示伊人之美好。下边二句,遂由境及人。“水边朱户”,点出伊人所居。朱户、临水,皆暗示伊人之美、之秀气。笔意与起二句同一旨趣。“尽卷黄昏雨”,词笔至此终于写出伊人,同时又已轻轻宕开。伊人卷帘,其所见唯一片黄昏雨而已。黄昏雨,隐然喻说着一个愁字。句首之尽字,犹言总是,实已道出伊人相思之久,无可奈何之情。此情融于一片黄昏雨景,隐秀之至。

下片写自己相思情境。“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烛影暗承上文黄昏而来,摇风,可见窗户洞开,亦暗合前之朱户卷帘。伤春绪即相思情,一枕,言总是愁卧,愁绪满怀,相思成疾矣。此句又正与尽卷黄昏雨相映照。上写伊人卷帘愁望黄昏之雨,此写自己相思成疾卧对风烛,遂以虚摹与写实,造成共时之奇境。挽合之精妙,有如两镜交辉,启示着双方心灵相向、灵犀相通但是无法如愿以偿之人生命运。“归不去”,遂一语道尽此情无法圆满之恨事。“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凤楼朱户归不去。唯有长存于词人心灵中之瞩望而已。“何处”二字,问得凄然,其情毕见。瞩望终非现实,现实是两人之间,横亘着一段不可逾越之距离。词人以芳草萋萋之归路象喻之。此路虽是归路,直指凤楼朱户,但实在无法越过。句中“迷”之一字,感情沉重而深刻,迷惘失落之感,天长地远之恨,意余言外。

东坡此词艺术造诣之妙,在于结构之回环婉转。歇拍、过片,两人情境,一样相思,无计团圆,前后映照。起句对杏香柳烟之一往情深,与结句芳草迷路之归去无计,则相反相成,愈神往,愈凄迷。其结构回环婉转如此。此词造诣之妙,又在于意境之凄美空灵。红杏柳烟,属相思中之境界,而春色宛然如画。芳草归路,象喻人间阻绝,亦具凄美之感。

此词结构、意境,皆深得唐五代宋初令词传统之神理。若论其造语,则和婉莹秀,如“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置于晏欧集中,真可乱其楮叶。东坡才大,其词作之佳胜,不止横放杰出之一途而已。

此词意蕴之本体,实为词人之深情。若无有一份真情实感,恐难有如此艺术造诣。东坡一生,如天马行空,似无所挂碍。然而,东坡亦是性情中人,此词有以见之。

点绛唇诗词鉴赏7

古诗原文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译文翻译

天色已晚,小院里忽然添了几分寒意,便觉得此时衣裳有些单薄了。一个人独饮闷酒,对着自己的影子对饮长歌。

我怀念在萧寺中惺惺相惜的友人是否衣缕单薄,不抵风寒呢。西风劲吹夕阳,随着晚风,天气转寒,自是那槐花也承受不起这寒风,萧萧索索,落了一阵。

注释解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异名。

罗衫:丝织衣衫。

酌(zhuó):饮(酒)。

酬酢(chóu zuò):客相互敬酒,主敬客曰酬,客敬主曰酢。此处是说独自酌饮,唯有自家的形影相随,非常孤独寂寞。

萧寺:佛寺。李肇《唐国史补》卷:“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别绪:分别时的思绪、情感。

萧索:凄清冷落。

西风恶:是说西风的猛烈寒冷。

角:号角,古代的乐器,多用于军营。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成于康熙十七年(1678)秋,是词人为姜宸英所作的思人词。当时,姜宸英一人穷困潦倒借住在佛寺中,词人的意图可能就是邀请姜宸英前来明珠府居住。

诗文赏析

这是一篇思念故友的作品。

词的上片从自己的感官出发,写怀友心绪。词人以“小院清凉”起笔,言及天气刚刚转冷,后句有“晚来”自然说到那一天至傍晚时,天气变得凉了,而由“清朝‘博学鸿词’考试一般设于秋季”可知,此处说的应该是秋凉。秋凉便觉得有些寒意了。念及此处,便想起了那友人,为下片怀人之言埋下伏笔。而此时词人只能一个人驱寒,“形影空酬酢”一句便把词人自己的伤怀念远、孤独寂寞的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下片自然承接到怀念友人处,提及萧寺。自友人处起笔,想起当初跟友人在萧寺中惺惺相惜之情、对饮长谈之景,对比此刻的自己的形影相吊,忽而不觉黯然。萧寺名虽出自萧姓,但也觉萧索之意,遂有下句“别绪应萧索”。此处词人匠心独运,把自己的感情转而嫁接到随后而至的秋凉之感上,又用萧寺做引子,显得十分巧妙有味,意在含蓄地写出词人与好友都是孤独寂寞的处境,心照不宣地邀请好友来府居住。结句以景结尾,满含悠然不尽之意,从容道来,一点都不带滞凝之感,令人遐思无限。

词人此作将自己的思友之情藏起,上片写己,下片转至友人,把笔触瞄准了各种秋景,景语之处,句句怀人,显得尤为真挚感人。全词意境优美,景情交融,极含婉深致。

点绛唇诗词鉴赏8

古诗原文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

译文翻译

金谷丽人归来相聚时,门前绿杨垂地,临风摇曳,绿荫深浓,街巷歌吹弹唱声声不息。树上鸟儿声声鸣唱,仿佛学着人们在倾诉相思之情。

时序更替,潮起潮落,折磨得刘郎日渐衰落。淮南的合肥真是个好地方,但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到达那里?只见原野上芳草萋萋,令人伤感。

注释解释

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

金谷:地名,在河南洛阳市西北,晋石崇在此建金谷园,成为历代著名景点。

掇送:犹断送。刘郎:指东汉刘晨。相传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淮南:淮水以南,指合肥一带。

创作背景

据《淡黄柳》词序,词人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庚戌(公元1190年)到合肥;据《浣溪沙》词序,词人于第二年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离开合肥。又据一些词看,辛亥年他似乎再到过合肥,经秋再次离去。这首《点绛唇》就是再到合肥又离去时的作品。

诗文赏析

这首词上片说聚首的欢愉,下片写离别的痛苦。上下片内容不是同时。欢聚或在春晚、夏初。离散似是冬季。

白石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自从“当初不合种相思”,这种刻骨铭心的思恋便成为白石心灵深处一个拆解不开的“情结”,终白石之一生,虽九死而不悔,真是天地至性,人间至情。

首句“金谷人归”,金谷除普通以代指园中多美人以外,还有三种可能:(一)或暗示琵琶女姓梁。《岭表录异》上云:“石崇以明珠三斛换绿珠于容州,本姓梁氏。”(二)或赞美其人妙解音律。干宝《晋纪》云:“石崇有伎人绿珠,美而工笛。”与此词下句“吹笙”疑有连系。白石他词中写合肥情事时,也多写到乐器。(三)或意在引起一极美好的宜于美人的环境的`想象。庾信《春赋》云:“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白石《凄凉犯》词序云:“合肥巷陌皆种柳。”但合肥当日不过一荒凉边城。“出城四顾,则荒野烟草,不胜凄黯。”(《凄凉犯》词序)“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淡黄柳》词序)。如此城郭,岂宜为美人居止?幸其多柳,故不惜重笔渲染,比于金谷,亦略为伊人居处增色。

白石写情,不在于情事本身,故对情人的容妆和行动很少着笔,而重在对情事的独特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故以下三句,都只写景。

本来,世间情人相对,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直见深心,更不容一语表白,何况文字?这就是写情常寓于景,写景就是写情的心理根据。张玉田《词源》卷下“离情”说:“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近人王国维亦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故所谓写景,不过是词人把自己的感情喷射向外物,与物“一化”,就是庄子所谓“物化”。这也是所说的美学上的移情作用。这里的绿杨啼鸟,实际是词人对吹笙人的整个灵魂的拥抱。还不仅此,不仅是词人化身为自然来“庄严”自己的情人,而且,尤其是,在词人眼中,她俨然就是宇宙的中心,她飘然莅临,成为万物的主宰。中国传统文学中此例颇多,如曹子建的《洛神赋》。当写到人神心通的时候,洛神感动了,于是“屏翳(雨师)收风,川后静波,冯夷(河神)鸣鼓,女娲(这里用为音乐女神)清歌”。洛神就是宇宙的中心,万物的主宰,因为她就是美和爱。但创造的魔杖还是握在诗人(或词人)的手中的。诗人是可以驱遣鬼神,促使万物,创造一个再造世界。韩愈说李白、杜甫“陵暴万象”,当作如是解。

此词虽分两片,却非平列。上片是追忆聚首的欢愉,似水的柔情,如梦的深永。下片是词的现实世界,是诀别的痛苦。“月落潮生”,语出元稹《重赠乐天》:“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刘郎”,用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刘晨自比。“天若有情天亦老”,何况自知无分再见神仙的刘郎呢。同时也暗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前度刘郎今又来”诗意。“淮南好”三句用淮南小山《招隐士赋》:“王孙游兮不归,芳草兮萋萋。”这和《江梅引》结韵说“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意境相同。此词“陌上生春草”五字截断众流,顿时使上片的“小得团囫”(玉溪句:“小得团囫足怨嗟”),尽成愁绪,正是“此恨绵绵无绝期。”杜牧之诗:“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题安州浮云寺楼……》),可以题此词。白石词善于后路作结,即歇拍处化情为景,篇终接混茫,无限深情,千般感慨,都在一种迷离凄凉的意境中深化升华,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点绛唇诗词鉴赏9

古诗原文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译文翻译

美丽的春光映入眼帘,春日东风总是将繁花吹散。几重烟雨朦胧,只有这些娇弱的花朵难以庇护。梦里总是时不时浮现起旧时故国的道路。春天反复无常,在那杜鹃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红的是春雨还是眼泪。

注释解释

此词原题为《点绛唇·春闺》,后代编者王昶等人为拔高陈子龙这首词的思想而作了修改。

王孙:对尊礼、思慕者的称呼,如淮南小山《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这里疑指鲁王、唐王。

诗文赏析

此词见于《陈忠裕全集》,借惜花怀人,寄托亡国哀痛与复国希望。正如题中所示,此词是写“春日风雨有感”。“春日风雨”,是当时所处的环境、节候和气氛,而“有感”则是寄离词人的感慨和情怀。词之起二句,先扬后抑。此时词人举目所见,是“满眼韶华”,一片春光。继而东风乍起,落红遍地。这一顿挫,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从而也折射出时代的变化。陈子龙生当明清易代之际,对明王朝怀有深厚感情。在他看来,明代江山无限美好,正如满眼韶华。可是清兵南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犹如骤起狂风,将万紫千红摧残殆尽。在这里,词人用的是比兴手法。“韶华”(春光)和“红”(花),代表美好事物,代表他所热爱的明代江山和明代人民;而“东风”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也隐喻清兵的南下,“东风”一辞作贬义者,古已有之,如陆游《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此处只是移用于词人所憎恶的事物罢了。下面二句,以“几番”照应前面的“惯”字。说明东风之摧残百花非止一次,而是经常如此。“烟雾’二字,补足前句未及写出的“雨”字。春天的风雨连绵无尽,常常呈现烟雾迷蒙的状态。在东风肆虐、烟雨茫茫的天气中,百卉凋残,一片凄凉,于是词人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只有花难护!”前几句造足蓄势,至此词人的感情迸发而出,力抵千钧。在生活中,他奔走呼号,出生入死,力求挽救明朝的危亡,结果毫无效果。因此这一句正是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亡国之痛。

下片宕开一笔,径写对明王朝的系念,但在词的意脉上仍与上片紧密相连。词人在白天看到风雨摧残的落花,到了晚上便自然联想到惨遭践踏的故国。“梦里相思”一句,为艳词中常语,然而此处用以表达爱国之情,却非常深刻而又贴切。“王孙”一辞,通常被理解为贵族子弟,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这里的本意却更接近杜甫《哀王孙》中所说的“可怜王孙泣路隅”。在清兵南下之际,朱明的宗室子弟,或流离道路,或辗转沟壑,唯有少数人如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等仍在企图反抗。此处作者对明代王孙魂牵梦萦,实际上是将复兴明代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可是梦醒之后,依然风雨如磐,落红成阵。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他不得不发出“春无主”的哀叹。结二句进一步渲染出这种悲哀情绪,哭出了国家将亡的忧思。句中的“杜鹃”,又名杜宇,相传是古蜀国的君主望帝之魂所化,它隐于西山,日夜悲啼,口吻常常出血。后人常用杜鹃啼血借指失国之痛。这里说“泪染胭脂雨”系由“啼血”转化而来,则杜鹃悲鸣时流出血泪,洒在飘飏落花的风雨中,红雨满天,景象壮丽而又悲惨。词人若非怀有深仇惨痛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用“胭脂”形容雨中落花,前人有杜甫的《曲江对雨》“林花着雨胭脂湿”;而用以兼喻泪水的有李煜的《乌夜啼》“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陈子龙则将这些故实融会贯通,自铸伟词,赋予新意,令人读来便觉有更深刻的意蕴和更强烈的美感。

陈子龙比较重视诗词的寄托,他曾说过他之作诗是为了“忧时托志”(《六子诗序》)。此词形式上虽“风流婉丽”,但词人借以“忧时托志”则与其诗作是一样的,阅读时须透过绮丽的表面,去体会深永的内涵。

点绛唇诗词鉴赏10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

⑴蹴(cù):踩,踏。这里指荡(秋千)。

⑵慵整:懒洋洋的收拾。

⑶见有人来:一作见客入来。

⑷袜刬(chǎn):即划袜。未穿鞋子。只穿着袜子行走。

⑸花瘦:形容花枝上的花瓣已经凋零。

【补注】

关于此词作者众说纷纭,杨慎《词林万选》等收为李清照词,杨金本《草堂余》作苏轼词,《花草粹编》等作无名氏词,《词的》作周邦彦词,唐五代及北宋词集中词作互见现象所在多见,不足为奇。

【解说】

春日,清晨,花园内。绿杨掩映着秋千架,架上绳索还在悠悠地晃动。年轻的女词人刚刚荡完秋千,两手有气无力,懒懒地下垂。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花与人相衬,显得格外的娇美。蓦然间,进来一位客人。她猝不及防,抽身便走,连金钗也滑落下来。

客人是谁?词中未作正面描写,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知道,他定是位风度翩翩的少年。词人走到门口,又强按心头的激动,回眸偷觑那位客人的丰姿。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她嗅着青梅,边嗅边看,娇羞怯怯,昵人无邪。

【赏析】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易安作品,当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空中飞来飞去,妙静中见动。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 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纤纤手 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春天的早晨,地点是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

【篇一:迷人的千灯湖】

我们的家乡在佛山。佛山有许多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其中,有一个美丽的公园叫“千灯湖”。“千灯湖”很大,有两个门口。一个是正门,一个是侧门,正门和侧门墙壁都是用粉红色的瓦片砌成的。墙上的石牌上还写着“千灯湖”。“千灯湖”的湖水非常干净而且清、深、绿。不信你可以来佛山的“千灯湖”,一睹这里美妙的自然风光,定会大手拍好。

“千灯湖”更令人陶醉的还是它的美丽多姿。你看,湖旁边都围着许多彩灯,五颜六色,各式各样。有的像圆圆的月亮,有的像一个弯弯得当香蕉,还有的像一个苹果,草莓等等。到了晚上彩灯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啊!“千灯湖”真叫人喜欢和赞美的。

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我爱“千灯湖”,爱它的美丽多姿,我为我们的“千灯湖”感到无比的自豪。你喜欢“千灯湖”吗?

【篇二:美丽的千灯湖】

在美妙的世界里,有一个美丽的千灯湖。而这个千灯湖就在我们学校附近。

千灯湖是一个美丽的大湖。湖水清澈见底犹如一块刚被擦亮的玻璃,从上面还能照出自己的样貌呢!在湖中央有几个亭亭玉立的小亭,亭子的上方玲珑剔透,在灿烂的阳光下,好像一块晶莹的玉佩。亭子的旁边,舟来舟往,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小船形状千奇百怪。而且,有如其名,千灯湖,当然是有许多眼花缭乱的灯了。到了晚上,所有的灯就亮了起来,整个千灯湖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不仅如此,湖边的柳树姑娘解下她柔顺的头发,把头发垂到河边洗头。湖边还有许多嫩绿的小青草。草里还藏着一些可爱的小野花,有红的、紫的、蓝的、白的……可漂亮了。除此之外,千灯湖旁还有一些逼真的假山,瞧!还有人在攀岩呢!山下还有一条人造的漂亮的清澈的小溪,溪里还有一些活泼的鱼儿在溪里跃来跃去,为小溪添加了一点生气。

若果你到哪里去游览,肯定会被它如画境一般的美丽所迷惑。

【篇三:迷人的千灯湖

我的家乡是一个让我快乐成长的地方,它把我的童年绘画得五彩缤纷,让我的童年没有忧愁。有的是无穷无尽的欢乐;有的是天真纯洁的友谊;有的是我美好的回忆——美丽的千灯湖。

一走进千灯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大草坪,小草长出了嫩芽,舒舒服服地晒着日光浴。小草之间长出了几朵小野花,风一吹过来,小野花翩翩起舞,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

往前走,出现在你眼前的是银色的球形的彩灯,彩灯就像一颗银光闪闪的珍珠,一只大手似的托架十平九稳地托住“珍珠”,远远看去,真像一把银色的火炬。

再往南走,一个清澈见底的湖呈现在你的眼前。湖底的石头千奇百怪,有的`像活泼可爱的小金鱼,有的像笨重的大象,还有的像雪白纯洁的小兔子,多有趣呀!湖旁的柳树绿茸茸的,微风吹来,柳枝摇摇摆摆的,像在跳舞。

夜晚的千灯湖别有一番景色,你看,那龙灯栩栩如生,张着大嘴巴,扭动着身体,多滑稽呀!彩灯亮了,由早上的银色变成了金色。各式各样的灯齐聚千灯湖,整个千灯湖金碧辉煌,多漂亮呀!

啊!千灯湖,你多么美丽,你不愧是我家乡标志性的游玩胜地!

【篇四:美丽的千灯湖】

我的故乡在佛山,那里有许许多多名胜古迹的地方。我最喜欢那里的千灯湖了。

只要你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光彩夺目的灯光直照着大地。那些灯各式各样,有的猴子形的、有的葫芦形的、小草形的、有的小猫形的……灯光都有不同的颜色,有红色的、有黑色的、有绿色的……五彩缤纷。灯上的图案把千灯湖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小女娃,两根小辫子,加上彩色的唐装,显得格外美丽、可爱。

千灯湖当然有湖。晚上,湖面只有黑里透绿的湖水,可是也不是真的黑,还有点闪闪发光,因为有着千盏灯照射着湖水,使湖面像是洒下了点点碎银。如果过节日的话,湖面还行驶着几只小船,船上刻着很多精美的图案,小船里面放着很多盏灯,灯光一照图案就会应在空中。

千灯湖有许许多多花草树木。花的种类很多,有橙黄炮仗花,像一个个小炮仗;有一种不知名的花,他的花瓣红红的,倒过来像一小灯笼,但他并不是灯笼花;芒果花像一串串晒干了的辣椒种子;杜鹃花有的红彤彤的、紫红的、还有橙红的,非常美丽。树木也是最受欢迎的绿色使者,它们穿着嫩绿的衣裳,像一把把茂密又环保的伞。柳树也是必不可少的,春天一到,他又长出有小又嫩的小芽儿,衬着棕黑的树干,也很美丽。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有的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曲;有的飞来飞去,像在玩捉迷藏;有的跳来跳去,好像在比谁跳得高。即使在冬天,小鸟们的快活也会把冬天变为春天啦!

千灯湖里有许多美丽的地方,欢迎来佛山的千灯湖。

【篇五:千灯湖】

微风轻轻地吹抚着宁静的千灯湖,太阳也慢慢地向西边落下。远方的湛蓝色,接着深蓝色,浅蓝色……这美妙的景色似乎是在仙境里似的,但这一切都是有大自然这位大雕塑家,一一精雕细刻地刻出来的。

朦朦的夜色中,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点缀着一颗颗发光的星星的“仙境”中。

夜游千灯湖,的确别有一番滋味。

一进广场,一个平静的湖呈现在眼前。夕阳也把最后一丝霞晖映在湖中,那浅浅的霞晖洒在湖面上,犹如一大片金沙洒在了湖面似的。两个灯塔挺立在湖的两边,来来往往的游人穿梭在宽敞的广场上。

走入千灯湖公园,一阵阵凉快的微风迎面扑来,嘻嘻哈哈的笑声回荡在耳中。一个犹如“蓬莱仙境”的人工小岛映入眼帘,绿树葱葱,鸟语花香。踏进岛中,一棵棵的植物一一呈现在眼前。一座一座桥梁把一个一个小岛连起来,似乎把一个人的思想引入到另一个地方。

千灯湖,顾名思义,也就是有许许多多的灯倒映在湖中。哎,灯开了,一盏一盏明亮的灯把光明的灯光倒映在湖中,犹如一条条金色的丝绸把两岸拉成一座无形的桥,也犹如一大块金色和黑色相间的大布匹。一艘艘划艇缓缓地在湖面上游游荡荡,把刚才井井有条的“布匹”冲毁于无形。但我发现,被划艇冲散的灯光漂散在湖面,整个湖面犹如都镀上了金色,发出灿烂的光芒。正是这灿烂的光芒,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冒名而来。

风景是优美的,但是如果我们不保护这些优美的风景,很快,千灯湖就成为垃圾湖。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些景物,争取创造更多的美丽。

【篇六:千灯湖】

我爱无边无际的大海,我爱奔流不息的江河,我爱清澈见底的小溪,但我更爱家乡那风景如画的千灯湖。

千灯湖四通八达,每个入口,出口都有两根又粗又大的灯柱,就像两个健壮的士兵,日日夜夜守护着千灯湖。走进千灯湖,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碧绿碧绿的湖水虽然很清澈,但因为湖水太深,只能隐隐约约的看见湖里的小鱼跟水草。

千灯湖有一片茂盛的竹林,早晨,密密层层的竹叶把整片竹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千万缕像利箭一样的阳光从竹叶缝里射出来,金光闪闪的,美极了!每到春天,还可以看到穿着一层层“衣裳”的竹笋。千灯湖的草丛也各式各样的,有的像天鹅,有的像鸭子。有的像麻雀……,远远望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动物园呢!

美丽清新的千灯湖让社区的人们有了愉悦的心情,健康的身体!

【篇七:美丽的千灯湖】

南海的千灯湖是一个景色宜人,风景如画的地方。今天,我们全家到千灯湖一览它的美景。

来到南大门,首先是两根粗大的灯柱矗立在两旁,发出朱红的光,像两名哨兵守卫着千灯湖。好奇的游人纷纷抱住灯柱,看看它有多粗。

天色已晚,一轮月悄悄地从灯柱后升起,星星一会明一会暗,像调皮的小鹿。站在门外眺望,灯可真多啊!有球型的,有方形的。颜色也很多,红得像火,黄的赛金,白的似雪。游人有的在灯光下读报,有的一家人手拉着手聊天,还有的三五成群在说悄悄话。人在灯中走,灯在人中闪,真可谓是人中有灯,灯中有人。

走进千灯湖,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湖,有100多亩。湖周围有许多柳树,在灯光的照耀下,变得五颜六色,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柳树姑娘弯下腰,左手挽着小草弟弟,右手牵着小花妹妹,一起跳着舞。虫子在草丛里为它们伴奏,形成了一支美妙的乐曲。一阵微风吹过,带着花的香,草的味,使人感觉十分惬意。

湖上有一座桥,我们来到桥上,发现那里灯多得数不清,灯光交杂在一起,好像舞台一样。湖上有一些游船,来来往往,游船上的人在开心的划船。桥、湖和人融为一色。

千灯湖真美啊,去到那里,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篇八:千灯湖】

我喜爱的风景是千灯湖,它在南海市平洲镇,为什么叫千灯湖呢?因为,那里有一个人工湖,人们在湖边装饰了一些亭子啊、彩灯之类的东西,渐渐就变成了有很多的灯,所以叫千灯湖。

春天,千灯湖边有许多花花草草,湖边的一大块绿地像绿色的毛茸地毯。此时,千灯湖在微风的吹拂下,湖面微波粼粼,仿佛为远道而来的游客送上了一块华丽的锦缎。

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地上,踩下去仿佛像烤炉一样,千灯湖的水立刻变得暖洋洋的。

秋天,树木开始“脱皮”了,等待冬天的到来,千灯湖迈着大步去打听冬的消息。

冬天,树木变得光秃秃的,大地铺上了“叶子”做的棉袄。千灯湖静静的,不时发出“呼呼……呼呼”的声音,仿佛在说:“春天快点到来!”

我站在湖边欣赏美丽的湖景,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小花在湖边陪伴着美丽的千灯湖。忽然,我又想变成了一只天鹅,在水面游戏,那又深又清的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我优雅的身姿……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千灯湖了,每次,我去千灯湖的时候,特别是冬天,它就像孩子似的,静静的在那儿“睡觉”。夏天时,它像飞奔的狮子,和我一起在炎炎夏日里寻觅清凉的风。春天,万物复苏时,孩子似的它揉了揉那明亮的眼睛,伸了伸懒腰,我和它一起等待未苏醒的植物。秋天时,它铺好自己的小床,准备舒舒服服地躺在棉花一样柔软的小床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