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赞美合肥的优美句子 正文

赞美合肥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4-09-27 19:25:19

描写大蜀山的作文一

大蜀山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境内,距合肥市中心约10公里,面积8500亩,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被称为“合肥十景”。

今天的天气很好,我也好久没出去玩过,在女友的陪同下,我和她一起到了大蜀山。

以前来过,这是我第二次来,感觉好像变化很大。

我们中午吃过饭,坐着车来到了大蜀山的脚下,一开始到的是大蜀山烈士陵园。我们一起走进了烈士陵园,在众多烈士的画像面前,我和女友鞠了三个躬。随后我们就从后边的小门上了大蜀山。虽然是冬天,但是阳光照在身上,能感觉到身体在发热。我和女友一路上都在聊天,完全感觉不到累。风景虽好,但是有好多不应该存在的白色东西却在山上。

我们一路上都没有休息,但是我们没感觉到累。我一路上都能看到那些白色东西,也许我也曾在某个地方留下过,但是我不记得了。我第一次来的时候都不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回变成这样?

我们终于到了山顶,有点累,我们找了个地方做了一会。我站在山上,看着下面一座座即将成型的高楼大厦,多么漂亮。如此漂亮的景象,我真想多感受一会,但是时间不允许这样。

我们在山上待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离开了山顶,慢慢的走回了山下。下山的时候我的注意力一直都留在上山的那些白色东西。

上山的那些白色的东西是我们留下的,如果每个人都那样,我们下次去的时候不是看风景而是去看垃圾。人类很聪明,能创造奇迹,但是也能把奇迹毁掉。当我们去欣赏风景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注意,自己带来应该要自己带走。不要去破坏这美好的风景。把那些美好的风景当自己的家一样来保护,不要留下任何东西。不要让“合肥十景”消失在你的眼里。

我们到山底的时候天就快黑了,我真的很希望在我们下次来的时候,山上的白色垃圾会消失。

其实保护好环境只是举手之劳的的小事,但是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

描写大蜀山的作文二

今天风和日丽、春暖花开,是个爬山的好日子。我和爸爸妈妈都大蜀山踏青。

大蜀山并不高,但是通往山顶的路由好几条:一条是有人工台阶的山路;一条是平坦的盘山公路;还有一条是曲折蜿蜒的小山路。妈妈问我:“你想走那一条路呢?”我果断的说:“我想挑战最难的,爬小山路!”小山路狭窄陡峭,很不好走,我一边爬,一边欣赏山上的美景。金黄金黄的迎春花,雪白雪白的玉兰花,还有粉红粉红的樱花,都竞相开放,为大蜀山的春天增添了许多色彩。我爬上山顶时,才发现爸爸妈妈被我甩远了,等了半天他们才爬上山顶,妈妈说:“你这小子,爬的还真快啊!我们都不是你的对手了!”我得意极了。我们在山顶俯瞰山下的美景,感觉一切都变小了,汽车就像甲壳虫,房子就像积木……

我们该下山了,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好走很多,我们边走边笑,一会就到了山脚下,感觉今天过得可真快啊!期待下一次再游大蜀山!

描写大蜀山的作文三

立夏前一天,习惯性看天气预报,说是第二天高温30℃,我还不怎么相信。但是第二天上午,迷糊间睁开眼睛,便被从窗帘缝隙里钻进来的阳光刺得彻底清醒。

还去不去大蜀山呢?看着室外的似火骄阳,犹豫起来。立夏这天去大蜀山,是我前两天就计划好的。不知何时养成的习惯,但凡休息日无事,便邀上友人,去登大蜀山。两人一边闲聊一边登山,累了就席地而坐,山风迎面,鸟鸣啾啾,很是惬意。

可立夏这天去大蜀山,我却心里早盘算好一个人去。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去,在大蜀山里随意遇见一朵花一棵树一只不知名的小鸟。我面对它们,或欢喜或伤悲。有灵性的大蜀山也会慈悲地懂得,用温暖敦厚的怀抱融化我胸中块垒。

下决心冒着突袭的暑热去大蜀山,已是下午两时了。在稻香楼坐上公交车,至开福寺下车,环山脚走上十来分钟,便到了进山的路口。

以前登大蜀山,都是从东边山脚,游人最多也最热闹的那条路上去。这次却特地选择从南边山脚,游人最少最冷清的一条路上去。也是宽敞平整的水泥路,缓缓向上向前延伸着。刚进路口,便明显感觉周遭的空气清新而湿润。路两边树木参天、野花丛丛。阵阵清凉山风拂面,有浓郁的花香和草木香袭来,直钻肺腑。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不绝于耳,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三三两两的游人,多半是小夫妻俩带着孩子,或是卿卿我我的情侣。我形单影只地与他们迎面或擦肩,却也不觉得孤独。有什么好孤独的呢?这大蜀山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不都伴在我身边吗?它们为我茂盛为我绽放为我鸣唱。

如此想着,便兀自笑起来。微笑着一抬头,竟发觉自己站在一棵高大的树木下。这树木的高大倒不为奇,奇的是,一根根不知何处而生的遒劲藤蔓,相互缠绕着从树的顶端蜿蜒披撒下来,藤蔓上缀满了丁香似的白色花朵。有一条缀满花朵的藤蔓就垂在我的头顶,禁不住踮起脚尖,仰头深吸一口气,是一种极清极淡极雅的香味。轻拉一根藤蔓于眼前细细端详,终是不知是何植物。不知也罢,原本很多事就不必追根究底,只要它能给你一份令你感动与难忘的美好,便已足够。

若走捷径登上山顶,还是得离开水泥路,攀上较陡峭的石阶。好在石阶两边仍然有各种树木花草,让你不会在单调如一的石阶上枯燥无味地埋头登山。一丛开得正旺的野雏菊牵住我的脚步,用相机拍下它们曼妙的身姿。一棵躺在地上的枯树,从下面仰视,是一只昂颈的鹿,而登上几级台阶再俯视,却又变成一只奄奄一息的羊。你瞧,一棵枯树换一个角度,能看出不同的影像。那么,一些困扰我们的人和事,是不是也要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

快到山顶的一段石阶,只有我一个人走着。山路静谧,树叶间漏下的斑驳阳光,是立夏的阳光,被大蜀山的天然屏障过滤后,少了许多燥热,只留略带清凉的暖意。清晰听见自己的喘息声和咚咚的心跳声。这样真好!坐在电脑旁,或者坐在酒桌上,你能听见自己强劲的心跳吗?

山顶的树荫下,几个骑山地车的儒雅中年男子,或坐或站闲聊着。想起在盘山水泥路上,曾遇见他们骑车鱼贯而过。忍不住上前与他们搭讪。原来,他们也是经常在休息日结伴骑车上大蜀山,或者更远的地方。

下山时,与他们俨然是老朋友了,更与一个医生同行相谈甚欢。晚餐受邀与他们在大蜀山下的山庄吃饭。饭毕出山庄,大蜀山披上农历十五的皎皎月色,更比白日平添几分端庄神秘。站在一处围墙边,静听蛙鸣,想着大蜀山还真是慈悲懂得的。在20xx年立夏,它给了我想要的——宁静,平和,活力,还有一种全新的,积极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描写大蜀山的作文四

春天到了,春姑娘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让万物复苏,给大地换上了新装。我建议同学们到大蜀山去玩一玩,看一看,那里的春天真令人陶醉。

大蜀山,那里的树可多了,特别是春天,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那郁郁葱葱的大树,抽出了翠绿色的嫩芽,远远望去,像一座绿色城堡,给我们送来了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感觉身处世外桃源。一棵棵挺拔的大树,个个古木参天,遮住了蔚蓝的天空。在聚集的大树之间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子小路,时隐时现,一簇簇姹紫嫣红的野花,在灌木丛中竞相开放。偶尔,你的运气好,还会听见“哗啦”——“哗啦”——“哗啦”——的溪水声。继续向上走,你便到了山顶,这时,你会看见一座巍峨的电视塔,高耸云天,极目远眺,蕫铺水库如同一面明镜,令人心旷神怡。

春天的大蜀山是那么的迷人,那么让人流连忘返。

抒情散文1

漫步人生路,你会遇到许多缘,总有那么一种缘走入你的内心深处的心迹里。总有一个遥远朦胧的地方,始终有一个朦胧梦牵动着我,飘逸在朦胧的思绪里挥洒不去。这种缘让你感觉离你很近,想要伸出手去拥抱,但却离你很远。时而朦胧,时而清晰。有人说,朦朦胧胧的人生,是糊里糊涂的人生,也是消极的人生。岂不知多数人口中的朦胧,是眼睛的朦胧,而不是心灵的朦胧。朦胧只是看不清,却不是糊涂,如果真的是糊涂的人生,那便活得毫无意义了。而朦胧带给人的却是一种境界,一种看尽世间一切美好的境界,因为朦胧,所以丑的也许也可以是美的。

烟雨是一种景象,无数双眼睛伴着华丽的外表看得烨烨生辉,可有谁洞悉这朦胧之后开阔的意境。有时,我们所留恋的,其实只是一种情境,一种似梦似幻,亦真亦假的感觉。可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总归是有了花儿开的浪漫,诗样的情怀。那些灿若花儿般的时光,成了记忆里最纯最美的画卷,展开时,亦透露出或淡或浓的清香。多么希望自己心静如水,而此时,竟是这样的容易感触。难道心真的老了吗?

许多时候,烟雨朦胧被看成是一种迷惑,一种怅惘。其实,这是心境的限制。就像前些天,我读余秋雨的散文,他写的《牡丹亭》那一节确实是深入到人物心境里了。《牡丹亭》里杜丽娘去花园看了一园春色,即立刻与这园子里的一切产生了共鸣,让她感觉到她自己的生命与她眼前灿烂而又容易凋零的春华是那么相似。对于生活乐趣,没有一种心境,是无法达到共鸣的。就像,我从梧桐树下走过,可以听见梧桐洒脱奔放的的心跳,你却只享受到树下一片阴凉。对于敏感的人,不是因为多情,而是因为多心。心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不在乎别人强加的框架。

严冬走过,春天就要来临,可是灵魂依然独自逍遥。静,可以享受到自由;动,可以感受到飞翔。我想,这样的夜晚,伴着这样的曲韵,缠绕着如此的惦念,将是一种幸福的滋味。岁月的厚重,永远也阻挡不了时光的轻盈。就像那沧海桑田的誓言,有时候却是多么飘渺。思念就像一首散文诗,总是隐忍着,到浓时亦迸发出那热烈的情焰。如果我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加以诠释,那么该是多么美好。雾里看花,楼头望月,芳草更行更远而生,地平线在远处走进还远,长距离生发美感。关山千万重,阻不断绵绵的思念;水路千万里,隔不开苦苦的牵挂。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天青色,等烟雨,余音过后才是真谛……

人生的有些事情,不看到要比看到好,看不到最好。因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那么的美丽,保持一定的温度才能长长久久,不可对他有太多的苛求,不要对他有太多的幻想,只能这样静静的守候,静静的守望着他的纯,她的美。只能这样淡淡的品味,只能这样默默的付出,才不会有任何伤害。想想我们处世的种种,这一刻似乎诠释了一切。我明白,人的一生里,总会有一个地方,倾注着生命里的相托,承载着生命里的相约,延续着生命里的夙愿。哪怕那个梦还在期望里,哪怕那个美好的风景还在遥远间,也许这就是等待的经典,缺憾的完美。放眼掠过城市的风景,冬天里独特的安静,双脚不禁退了后步,而我却为它等待另一个春天。

醉是烟雨朦胧时,拈得一花乐逍遥。花草一世界,我们享受,是因为我们在那里留下过一份美丽。用一种特殊的心态,用一种高尚的心境来看待。星光下,柔媚的味道让我陶醉其中,身边的一切都被赋予了诗情画意,似乎天在蓝色里借风摇动着绿,地在风情里助人沉浸着意。一直以为看不清楚的东西才是最美的,达不到的彼岸才最让人想要到达,因为看不清,朦朦胧胧,所以才在心里保留了一份美好,一份期待;因为达不到,所以才有动力去达到,例如地平线。也许思绪早已延伸到万里高空之中,放飞灵魂的感觉,是在喧嚣和繁华里找不到的。也许是这样一种朦胧,罩住一切不清晰的思绪,让幻想脱离本体渲染一切有灵性的东西,然后化静为动,那么就有了灵性。

抒情散文2

我第一次形容她的外表,借用鲁迅描述祥林嫂,细脚伶仃,她笑了,说是。她可瘦了,听说是小时候养了特长的头发,营养尽被头发吸收掉了。

今年的最后一个月我特别想念从前,想的最深的还是近几年。近几年的光景倏忽而过,我时常梦见,梦见她还有班主任啊,坐在我后面的女生啊,果不其然,那些熟稔的往事已经化成结,时刻将我团团裹着,我开心的回忆起来,昨夜的风,月明,人悠悠。

她特别喜欢听老歌,老歌不是些陈旧的曲,是经典的,是知名的那些,我一开始不喜欢陈奕迅唱浮夸时的浮夸表情到后来反复咀嚼那个叫eason的每首歌,葡萄成熟时懂了富士山下林夕借用k歌之王陈奕迅的嗓音来感慨的被淘汰的单车上的因为爱情,美不胜收。安东尼说每个人都会遇见一个叫Alice的鲸,她大概就是那头鲸,后来我又读了了安东尼的《橙》《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发现她不仅是我青春岁月的Alice,也是咖啡树下最真实的一个遇见。我看重她,就像是看重了我的青春,我自己。此刻,我仍在听着老歌,杨千嬅正在唱“岁月长衣裳薄,无论于什么角落,不假设你或会在旁”。老友,许久不见,吾甚想念。

我在一家店里买了最好的线给她织了条围巾,淡紫色的,我想她戴了绝对相互映衬,十分好看。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我们不是同桌,上一个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我们刚是同桌。班主任说,你们这么要好,那即便不在左右也能要好。一切,都为了高三。我记得后来偷吃零食一个人干,桌子再乱也不怕有人唠叨,上课睡着了回回都被逮。一切,都为了,高三。我一直都觉得淡紫最适合她,她刻苦,有思想,奋发起来眼睛闪闪发光,她值得每一片掉落在她肩膀上的叶子都被染的紫紫的。她是关于我整整一年的右手边温度,记忆。在那个“被压迫”脑容量的年纪,她优雅的陪我度过了整场可以扬起嘴角的纯真年代。

艰苦日子里的人总是被记得特别深,那也许是某个春天的午后,漫开的阳光,慵懒的一树花,我昏昏欲睡,她也是。但我仍在佯装听课,嗯,她也是。我们吵过一次架,一次架吵了大半年,原因早就不得而知,就像大朵的残缺的蒲公英,它从何而来,打哪而去?后来,她姐姐结婚了,我们还在卯足了劲冷战,她和旁的同学说婚礼细节,噗嗤,我想,当初那些听她说婚礼的同学都散落了吧,这些记忆大抵早已四分五裂了吧,我却记得她说每句话扬起眼尾的角度,好似翘起的蝴蝶兰,眨呀眨,明媚起来,不可方物。

今晚她跟我说着浙江嘉兴粽子,她在浙江,我在合肥,白天还有太阳,晚上也没月亮,也没星星,我就安静的想想她,第一次见她,她还是短发,埋着头看着书本像随时要大干一场,那时我上高二的第一个晚自习,匍匐在桌子上从《哲思》上刚看到一个句子,“岁月长衣裳薄,无论于什么角落,不假设你或会在旁”。班主任说,相似身高就是同桌了,那天晚上,我问了她的姓名,还给了一颗甜甜的话梅糖。

抒情散文3

花儿悄悄开了又谢了,树叶渐渐绿了又黄了,燕子去了又来了,季节来来回回,光景春去秋来。岁月如梭,流年轻舟摆渡,在时光的长河里,留下了太多不堪伤言的忆往昔,纵使旧梦重温,流岁依旧不解年华风情,沙漏过往,遗落在了指间。

六月的风,肆意的吹着街道两旁的绿荫,小草摇曳着尾巴,在阳光下欢歌起舞,远处的天际,漂浮着不经归宿的流云,流浪的姿态,带着那般的孤独与寂寞。近处的枝头,鸟儿叽叽喳喳,成群结队的开着演唱会,门前的小溪,骄傲自满的从我的眼前流过。

这一幕幕情景,总会瞬间触动我的心弦,流过的小溪,定是寻找大海去容纳,漂浮的云儿,风会为它送别,最后吹散在蔚蓝的天际,不带一丝停留的痕迹。那么时间,你又能为我,留下些什么呢!我想,除了成长不断的年龄,又是岁月赐予我的沧桑。

独自一个人,漫步在这条熟悉的街道,看着垂柳在风中,摇摆不定,两旁的行人,忙碌的步伐,地铁口不停来来往往的人流,都在时间中奔跑,日子或许就是这样,漫不经心,从我们的生活中,不带一丝停歇,漫长而短暂中,留下的只是轻轻地叹息而已。

岁月如梭,流年蹉跎,多少青春花事,消瘦在无法唤醒的回忆中,叫人魂牵梦萦,尊前眉峰,皱纹越深,都随着时光消逝而渐趋的憔悴,这种对景慨叹的伤怀,时常凝结堆砌,在无可奈何的心绪中,不宁花动岁月的踪迹,飞掠雁影而逝,唤伤同住,深致陷溺而消沉。

时光的沙漏,沉淀出的,总是无法逃离的过往,随着易老的年华,落笔无实,满目苍茫,熟悉的依旧还是岁月流逝的行踪,那些深沉的回忆,究竟把多少,无情的拉近了现实,如流萤划破夜色一般,终归还是一去不复返。

生命的客航,没有回程的票,走过的路程,即使还想回去,而却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航票。光阴似箭,快的有点反不过神,就已经消逝,很多时候,多想让逝去的风景,再次呈现出来,多想把走远的人留下,多想如那年,再没心没肺的快乐一次,可终究还是回不去了。

年华如一指流沙,划落在岁月蹉跎的无情中,这一场似水流年,仓促的越走越老,而细味深长的回忆,层次分明的铺排着一行简短的笔调,我不知道是岁月让我的感情浓郁,还是流年让我伤怀,不带掩饰的用直笔,抒写无穷无尽的满腔慨叹。

云沉帆高挂,烟外尘如画。时间老人,它一贯喜欢,用无情的双手,给尘世中的一切众生,画出圆满的句点,无论结局是完美还是遗憾,最后的你,即使隐忧深愁,都在一个个结束语中尘埃落定,草样年华,悠悠忽忽,只要走过都会在岁月的纸上,用斜笔刻勻出身后的风尘往事。

那些贯穿在孤寂中的旅途,只是平淡无奇,才会留下深重的寂寞,与时间行走,我们都是岁月的旅客,用眼睛深望着风景,用心记取着飘零的沉香,乱红无数,吹尽残花,烟雨半城,空忆愁怅望,来时的路,举目远望,道不出我心中那一段忘不掉的旧情。

风住沉香,物是人非,无数次流离在流年荒芜的指间,用性情的笔,雕刻出太对镶嵌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还有那些来回的人事,这大概就是追思,与岁月追思人事,与人事看尽是非,这个物质生活的变化莫测中,渐渐地懂,满满地遗忘,淡淡的看。

岁月如沙,指间过往,时间把所有的停留,画开了清晰的界限,无论曾经的繁华,还是现在的'凄凉,都让我们在经历中读懂,沙漏的时光,沉淀出的都是岁华向晚,走过青春,走过四季,而却怎么也走不出这漫长的岁月,渐老年华,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在流年日深的回忆中,这般沧桑,离散了等待。

抒情散文4

温润细雨,烟花般绽放。

细雨,柔腻的和雪花一样,若有若无扑面而来,轻飘飘如云烟一样,在空中四处飞扬,吻着脸,倚着眉,亲着唇,精灵般舔舐着每一寸,遍及全身。

连绵的雨,漂洋过海的来看你。不是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式报到;也不似春雨般昼夜交替,多愁善感的来到;这个季节的雨是连绵不断,细柔如丝呈五彩斑斓,在风中就能起舞,吹气如雪。伸出手,展开手掌,雨,细细柔柔的落在掌心,尽管没有雪花那么洁白晶莹,能把眼泪斑驳在掌纹里,并针刺般刺痛敏感的那根神经,兴奋,颤粟。却能轻轻的贴合在眉间,唇齿,手心,不间断婆娑起舞,令你酥酥麻麻,痒在心间却欲罢不能。

湿了的雨,把路面染成黑色颗粒,铺满路的每一面,深浅得宜,水不疾不徐,缓缓流,用尽力气汇聚成柱,让蔓延的水流一直不羁,潺潺汇流成河。雨,融化在厚重的河道里,消失的无影无踪。

雨,爬上了路边高大的古树,从顶到脚,每个枝丫都没漏过。滴落的雨水,冰冷如雪,我捧雨成洼,刺骨成锥。于是没有了留恋,更不屑枝头停留,为了亲吻大地,不惜呼啸而下,注定了粉身碎骨。

雨,淅淅沥沥落在山峦的肩背上,落在枝枝挺拔,叶叶繁茂的参天大树上,落在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葳蕤葱茏的草地上,用生命的血液,洗涤经年积淀的尘与屑,把生命之水深深注入广袤的土地中。

喜欢柔柔的细雨,虽没有大雨倾盆的酣畅淋漓,也没有雪花轻飘的阿娜多姿,更没有冰凌花的冰清玉洁。它却有柔韧的性格,任性于随风轻舞的天地间,细细梳理逶迤的山峦,栖息在一衣带水青葱绿地。纵情山水,曼妙于宇宙乾坤,细雨润无声。

细雨绵绵,绵绵细雨,以满腔的挚爱,真诚,以最炽烈的无私奉献,以最悲壮的奋不顾身,破茧成蝶。挥挥手,向山峦,树木,草地道别,细雨飞扬中把千转百回的柔情留下,把不舍赠与清风,扶摇在广袤的天空。遥望水渠,绿水盈盈,水草丰美。于是,细雨摇摇头,觉得这所有的付出和放弃都是值得的,如欲重生,必先涅槃。

如丝细雨,温润中破茧成蝶,烟花般绽放,在风中渐行渐远……

抒情散文5

岁月悠悠,人生如梦。浮浮沉沉的生活,与光阴踯躅,品味沧桑。从不曾停驻灯红酒绿的繁华喧烨;也不曾感受风花雪月的昨夜东风;不经意的点击,偶然的涉入网络,竟然寻回了久违的创作激情。进而乐此不疲的在这条路上探索、挖掘,甚至付出所有。欣赏路过的一些优美风景,也邂逅了最美的景致。心就在这最美的景致中起起伏伏,于是,眼里的每一花每一叶都成就了我最真的泼墨与写意!梦想也在这一刻延伸飞跃。

我曾自诩是一棵不起眼的兰草,孤独地绽放旷谷。与风携手,与空旷对侍,承受着沧桑的洗礼,却得不到日月的精华。也曾慨叹,何日能走出旷谷,花香四溢。当介入了文字,也悟透了许多,就没有了诸多的感叹与自怜了。若心中有山水,何处不风景呢?腹有诗书,何处都能绽放诗情。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你拥有一颗奋进的心,就会给人生留下潇洒的足印,给生命留一段精彩的片段,墨书流年,歌唱美好,让风华更艳。

自从踏入文坛,与众多文友相逢的时光里,一直有太多的感动伴随,每一路每一程的真挚的友情一直在我的红尘中绵延。有流年的沧桑,更有相濡以沫的美好。有温暖的日子心若莲花,禅意诗情,则步步欣然,处处灵感,灵魂陶醉在诗情画意中。在灵动的文字海洋,用真心写意美好生活,用真情镌刻生命的精彩,一路花香,惬意满满芬芳。

在一次偶然的娱乐中,又激发了我写歌词的欲望。几经打磨,在作词的路途上努力进取,写意委婉的人生,讴歌身边的故事;执笔文坛,轻歌月下。素指敲出婉约歌词,长袖舞动飘飘画境。裁一帛光阴,与日月共舞。给生命留白,吟诗纵歌,一路优雅。

笃信自己的路一直是正确的。所以更是钟情用文字丈量流年,迎着翰墨飘香的方向,在未知的途旅跋涉,虽几经挫折,终于寻觅到了我倾慕已久的心灵芳园,每每寂寞阑珊的夜晚,将心事都诉予他听。在温婉的烛火里,一个人无需推杯换盏,心事借着素笔毫无顾忌的肆意流淌。网络与键盘的互动,将不愿吐露的心底秘语书写发送,待到午夜梦回之际,亦会回味那兰笺素笔的温馨。盈盈的心事,淡淡的愁肠,此时都融进了一枕幽梦。

喜欢铺展一桢素笺,撑开季节多彩的天空,喜欢用一腔柔肠将人生百态悠扬成歌;在跳跃的音符里,洒脱的迎接明天,拥抱生活。与春花相邀,与冬雪翩然;在优雅璀璨的文坛,与好友一起找回曾经遗失的章节。一切烦恼事都尽付文字中,所有的浮华与繁琐都在诗情画意中湮灭。

时光荏苒,匆匆而逝,更需要我们把握人生的机遇,无论那机遇是多微不足道,只要你付出真心,付出努力,总会有相应的回报。我坚守这个信念,从上网以来,一直在文坛学习打拼,无数个日夜在文坛看帖回帖,从而不仅仅学习到了许多东西,更重要的是还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友情。在寂寞的行程,这份濯濯的真情时常温暖着我,激励着我继续向前。

岁月静好,与梦成歌!我不会因为获得殊荣而骄傲,也不会在赞美声中消殆光阴;更不会因为今年花朵的繁茂而疏于来年的盛开。因为生命不息,我们还需努力!

点绛唇诗词鉴赏1

古诗原文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译文翻译

整夜思念着远方的知音,在清澈的池水边,横斜着清瘦稀疏的梅花影子。

小窗外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一样,那一缕缕情思、一阵阵暗香,都透出在这幽静的夜晚。

那清淡的月光,那疏梅的幽芳,将伴人进入梦乡,梦中很可能见到远在千里外的长久思念的知音。

你知道不,纵然屡遭风吹雨打的摧残,梅的品格还是依然如故。

注释解释

点绛(jiàng)唇:词牌名,此调因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得名。

水边清浅横枝瘦:横(héng)枝,指横向生出的梅枝。瘦,指梅的枝条稀疏。“水边”句,化用林逋(bū)《山园小梅》诗意。其一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二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句意为清澈的浅水池边横斜着稀疏的梅花枝条。

小窗如昼:形容月光明亮,照得窗前如同白昼。昼:白天。

共:和。

俱:一起。

透:透出,透过。

清入梦魂:即“魂入清梦"的倒装,指梅和月的灵魂品质进入了我清幽的梦境。

千里人长久:“千里”句,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意。意为祝愿千里外的知音天长地久。

雨僝(chán)云僽(zhòu):梅月经受雨和云的折磨。僝僽:折磨。黄庭坚《宴桃源》:“天气把人僝僽,落絮游丝时候。”

倦(juàn):指屡次(遭受雨和云的折磨)。

格调:品格和情调,此处专指品格。

依旧:像以前一样,指品格不变。

创作背景

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冬天,词人从浙江东阳赶赴江西探望自己的好友辛弃疾。词人赶到紫溪等待朱熹相聚,由于朱熹有事未能前来,词人于是便辞别辛弃疾东归。词人走后,辛弃疾作了一首《贺新郎》词,词人看到后,就写了这首词来赠答。

诗文赏析

“一夜相思”一句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相思”竟至于“一夜”,体现了词人孤独寂寞之状。“水边清浅横枝瘦”一句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既写梅花的形象,亦暗写月。“水边清浅”是梅生长的环境;“横枝瘦”形容梅花的风韵姿态;“瘦”字照应上句,是“相思”的结果。“相思”是此词意脉。“相思”不得,故梦;梦不得,故千里寻人,遥致情怀;寻人致语仍难遗缱绻孤寂之情,遂有问;由问而突出梅花在凄雨寒云之下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从而也就抒写出词人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的人格,完成了意境创造。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这两句咏月与梅。上句写月,暗及窗内之人,“如昼”二字描绘了皓洁的月色,月照“小窗”,体现出室内人的难眠之意;下句“情”因“相思”而生,“香”从嗅觉上写梅花,“透”字自月光转出,而用“共”、“俱”二字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情景交融。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两句意蕴丰富。这里的“清”既指月亮的清辉,亦指梅花的清香;清辉幽芳伴人入梦,体现了梦境的和谐、温馨。“千里人长久”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意,写词人对远方友人的祝愿,既含有相思之情,又暗中关合一个“月”字,意境绵邈,含蓄委婉。

“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这两句咏梅言志,先以疑问句突出词情,继而写梅花遭受风雨摧残而格调还依旧”,表现了梅花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梅花的“格调”,正是词人高洁品质和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这首月下咏梅词,托梅言志,借月抒怀。词人把梅、月、人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来写,寥寥数笔,点染出梅花的幽姿清韵、暗香芳魂,也描绘出月亮的清辉,创造了一个清幽温馨而又朦胧飘渺的境界。通篇写梅月,却不道出半个“梅”字“月”字,而能尽得其象外之物,环中之旨,脉络井井可寻,是一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佳作。这首词把梅的品格和词人的心境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点绛唇诗词鉴赏2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古诗简介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灯夜感旧之情,抒发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上片着意写试灯之夜的景色,愁云卷尽,月明如洗,以拟人手法,描摹精巧传神;下片写辇路笙歌,回首旧游,恍如梦境,无限感伤。全词意境清新,端丽温厚,颇具特色。

译文

天上的乌云都被风吹走了,刚下过雨时天空姣洁的明月,就像刚刚梳洗的嫦娥一样光彩照人。街上没有一点飞尘,在光润如如酥的大地上,往来着身姿轻盈的美丽女子。

如今又生回到京都,当年赏灯的情景好像就在眼前,当时的你柔情似水,而今一切都随风飘散,你不知身在何方,作者只好带着对往事的无限追忆,走上小楼独自拥着香被,听着窗外的笙歌入眠,希望能在梦中出现当年与你一起赏灯的情景。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片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后片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⑵试灯夜:元宵节为灯节,前一夜为试灯夜。元宵节前,有“试灯”,宋俗,农历十二月下旬即开始试灯,直至正月十四日。

⑶素娥:以月宫仙女“素娥”(即嫦娥)代指月亮,

⑷凌波地:靓装舞女行经的街道。凌波,原本是形容洛神亭亭玉立的姿态,后来借指身材姣好、步履轻盈的年青女子。《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⑸辇路:帝王车驾经行之路,这里指京城繁华的大街。

⑹灯前事:即赏灯往事。

赏析/鉴赏

此词写灯节之事,但词人并未由正面起笔描绘灯市盛况,而是以试灯夜的景象作陪衬,用怅惘的笔调抒发自己逢佳节而倍觉神伤的落寞情怀,虽只寥寥数语,却写得纡徐顿挫,舒卷自如,从而委婉地道出内心的万千感慨。

上片“卷尽”两句,写试灯日遇雨,而入夜雨收云散,天青月朗;以月宫仙女“素娥”代指月亮,即以“新梳洗”形况月色明净,比拟浑成,三字兼带出“雨后”之意。这是写天上。“暗尘”两句写地上,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日夜》)和韩愈“天街小雨润如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又有所变化、增益,切合都城灯夜雨后的光景。《武林旧事》卷二“元夕”又载姜白石诗云:“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乡满罗衣。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形象地刻画了天街月夜的歌舞场面。

上片并未用雨字、灯字、人字,读后便觉灯月交辉,地润绝尘,舞儿歌女,结队而至,赏灯士女,往来不断,显示出吴文英在语言上的精深功力和鲜明特点,比如爱用代字,用“素娥”代月亮,再如善于点代前人诗句等等。

谭献说此词“起稍平”,这是由于上片只是客观地描述场景;下片才是密切结合自己的回忆、联想,抒发感情,借此反映出不平静亦即“拗怒”的心理状态。“辇路”两句,写词人故地重游,沉入回忆之中。“重来”,说明词人对眼前的景象亦曾相识,从而引起联想,又以“仿佛”两字形容触景恋旧的心境。赏灯那时自己春衫年少,意气风发,记得也是同样的夜晚,月色灯光,交相辉映,箫鼓舞队,绵连数里。这一句隐隐含有物是人非之感慨,景物依旧,可是作者的心情已由欢喜变为落寞。

末尾三句,写往事如烟、柔情似水;月与灯依旧在,伊人无觅处,自己一往情深的凄凉心事,无人倾诉。“情如水”二句也显示出吴文英语言精警的特点。

古人就有“思君如流水”的千古佳句,以水喻情,写出了情的纯洁珍贵和绵绵不绝。赏灯不能消愁释怀,反而增添无限怅惘,只好踽踽而行,颓然而返,独上小楼,熏被而眠,遥想伊人此刻,心情亦或如是,“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最深的思念就是想象对方也在思念。“春梦”句紧接上文,描绘深夜入睡以后,那悠扬的歌声乐声,绵绵不绝地萦绕荡漾在梦的涟漪中。这里将“拗怒”的词意,融入流转悠然,委婉多情的笔调之中,形成惝恍迷离的朦胧意境,显得余音袅袅,韵味无穷,真可称得上是“咳唾珠玉”。

点绛唇诗词鉴赏3

原文: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赏析:

此词抒发了离愁别绪,是有感于人生聚散无常而作。词写月夜送别,侧重点居者的忧思、别后月夜的伫望和凝想。词中对女主人公自我形象的描写着墨不多,摄取清风、明月、淡烟、疏柳、隐隐鼓漏等清丽秀逸的景物来烘托映衬,创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

上片先以工笔绘景:清风拂过水面,明月泻下银辉,鳞鳞微浪闪动着光波,月夜恬静、皎洁、优美。此刻,一只装饰华美的小船荡离江岸,驶向迷茫的远方,一个女郎凭依着楼头的栏干,借着朦胧的月色,凝神目送那渐渐消失夜空中的一叶轻舟。江波、清风、明月、画船,这几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并举,构成了一个清丽纯净、沁人心脾的意境。“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之下,却突然接上“人归后”这三字,意脉陡转,气氛骤变,顿时带来了无限的寥落和空虚之感。“人归后”三字含蕴丰厚,既点明行人,又暗示送者独留,从而逗出下文对居者的描写。“渐消残酒”翻进一层,写临行前,置酒饯别,双方筵席间缱绻叮咛、依依难舍之情,一并涵盖内。“凭栏久”紧承“渐消残酒”,“独自”应上“人归后”。这几句写的是这位女郎兀自一人,夜幕中凭栏伫立,不忍离去,她对行人的无限钟情,她的满怀思绪,不言自明。

过片写“独自凭栏”的思绪。对于恋人,短暂的分离已足可消魂,何况年年分别,岁岁离恨,而这回又归期难凭呢!这两句,好似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她从当前的离别进而回想起昔日多少次的“聚散匆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辛酸与忧虑、期待与不安,容纳了多少实际的生活内容!她凝神冥想,思绪翻腾,而时间如奔逝的流水从她身边悄悄掠过。猛然,远处的芜城传来隐隐的更鼓声,原来夜已很深,回首遥望,向时的津渡一片沉寂,只有残月映射下的两行疏柳、几缕淡烟,依稀可辨。芜城,扬州别称。南朝宋竟陵王刘诞作乱,城邑荒芜,遂称芜城。鲍照写过著名的《芜城赋》,其后,芜城常被用来寄慨。煞拍三句,以景结情,言止而意无尽。“重回首”遥接“人归后”,“芜城漏”暗合“凭栏久”,全篇浑然一体,妙合无垠。

朱熹曾将魏夫人与李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清人陈焯亦云:“魏夫人词笔颇有超迈处,虽非易安之敌,亦未易才也。”从这些评价中,足见此词作者艺术功力之高。此词借景色之映托以言情,具深婉流美之致,显示了作者不凡的艺术才情。

点绛唇诗词鉴赏4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译文】

小亭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隐隐约约浮现着。在千峰上独自叙述胸意,看那万里云烟如浪花般滚来,我与谁共同欣赏呢?

人已经老了,但情怀仍在。虽然思虑着万里山河,但也只能无奈的惆怅。少年啊,要胸怀豪情万丈,莫要学我这个老头子。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等异名。

绝顶亭:在吴兴西北弁山峰顶。

缥缈:隐隐约约,亦因其高而之似可见似不可见,应题目中的“小亭”。

危亭:《说文》:“危,高而惧也。”此言亭之高,应题目的“绝顶”,绝顶亭就是因所位置之高而命名。

烟浪:烟云如浪,即云海。

天涯想:指恢复中原万里河山的梦想。

衰翁:衰老之人。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作者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为作者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诗人叶梦得当时为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大宋南渡八年,仍未能收复中原大片失地,而朝廷却又一味向敌妥协求和,使爱国志士不能为国效力,英雄豪杰也无用武之地。诗人虚年59岁时,闲居卞山,登亭述怀,写下了这首词,以抒写自己复杂的情怀和对时局的慨叹。

【赏析】

起首一句径直点题。“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中“绝顶小亭”来写的。危,高也;危亭即高亭,因为亭基在弁山绝顶,这是吴兴地区的最高峰。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独登小亭,无人共赏,只有万里横江而过的波浪,渺茫无边无际。

上片末两句倒装,一则说北方大片失地,山河破碎,不堪赏玩;二则说因主战派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已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失地收回,重建共赏的人。“万里”,喻其广远,指吴兴以北直至沦陷了的中原地区,此时宋室南渡已八个年头了。“烟浪”形容烟云如浪,与“万里”相应。北望中原,烟雾迷茫,不知恢复何日。“赏”字不只为了协韵,还含有预想失土恢复后登临赏览的意思内。“与谁同赏”即没有谁与之同赏,回应“独”字。“独”而推及“同赏”,“同赏”又感叹“与谁”;欢快味的“赏”字与压抑感的“独”字连翩而来,表现了作者心中此时的复杂情绪。

过片两句“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和打算,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这两句可联系词人身世来理解。“天涯想”,指有志恢复中原万里河山。年龄虽老,壮志未衰,“犹作”二字流露出“天涯想”的强烈感情。又想起此身闲居卞山,复出不知何日,独自登临送目,纵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怅”。“空惆怅”三个字收住了“天涯想”。一个“空”字把前面的一切想望都钩销掉了,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境界,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而胸中热情,又不甘心熄灭,便吩咐随侍的儿辈“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说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衰老之人的模样。是示人,也是律己。这里的“衰翁样”指的是“空惆怅”,借“少年豪放”借回复到“天涯想”的豪情壮志上去。“少年豪放”一句与第二句的“笑谈”二字相呼应,针线绵密。

这是一首小令词,篇幅不长,可是翻波作浪,曲折回旋地抒写了词人十分矛盾复杂的心绪。

【作者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点绛唇诗词鉴赏5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8~9题。

三 月 晦 日 偶 题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 绛 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8.《点绛唇》一词起句“醉里春归”与结句“梦里寻春去”颇有艺术韵味,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5分)

9. 词富情趣,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6分)

秦诗之理趣:

元词之情趣:

参考答案:

8.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与伤感,奠定了全词的基调(2分)。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表明诗人的惜春之情(2分)。首尾回环照应(1分),突出惜春之情。

9.秦诗之理趣: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是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但也无需遗憾,因为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2分)秦诗直接讲明道理。(1分)

元词之情趣:作者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意象渲染了春逝的氛围,用“留 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惆怅。(答出手法情景交融或渲染2分,答出惜春之情,1分。因8题已考查情感,所以“惜春”之情给1分。)

解析:答此题首先要区分开“理趣”和“情趣”这两个概念。“理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传达一个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诗人借助诗中的形象,把所感所悟传达出来,既富有情趣,又深刻隽永,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情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和趣味,即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考生作答时要抓住词中重点字、词语来分析。

点绛唇诗词鉴赏6

古诗原文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译文翻译

杏花开了,芳香弥漫,柳树绿了,垂丝飘飘如缕,其轻如烟。我心中的情人就住在水边的红房子里,她打开窗帘希望能看到我,外面却是一片黄昏雨景。

晚风吹来,烛光摇动。我相思满怀,愁卧在床。想念但又归不去,她现住在何处呢?外面芳草萋萋,我已经找不到回去的小路了。

注释解释

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

烟翠:青蒙蒙的云雾。缕:线。形容一条一条下垂的柳枝。

朱户:红色的门窗,多指女子居住的房屋。

烛影摇风:灯烛之光映出的人、物的影子,被风摇晃的样子。

伤春绪:因春天将要归去而引起忧伤、苦闷的情怀。

凤楼:指女子居住的小楼。

芳草:散发出香气的草。也指春天刚出土的青草。

创作背景

此词亦作贺铸、李清照词,曾慥《东坡词拾遗》及南宋人编《外集》卷八十五已收录,应为东坡词。《东坡词拾遗》中提及了此词背景,约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是时,东坡正自京口还钱塘,在京口得乡书,即赋此词以抒怀。

诗文赏析

东坡才大如海,其词堂庑亦大。如“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固然极富创新之局面,而如“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则又深具传统之神理。此首《点绛唇》亦然。此词所写,乃是词人对于所爱女子无法如愿以偿之一片深情怀想。

上片悬想伊人之情境。“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起笔点染春色如画。万紫千红之春光,数红杏、柳烟最具有特征性,故词中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江上柳如烟”之名句。此写红杏意犹未足,更写其香,杏花之香,别具一种清芬,写出飘香,足见词人感受之馨逸。此写翠柳,状之以含烟,又状之以拖轻缕,既能写出其轻如烟之态,又写出其垂丝拂拂之姿,亦足见词人感受之美好。这番美好的春色,本是大自然赐予人类之造化,词人则以之赋予对伊人之钟情。这是以春色暗示伊人之美好。下边二句,遂由境及人。“水边朱户”,点出伊人所居。朱户、临水,皆暗示伊人之美、之秀气。笔意与起二句同一旨趣。“尽卷黄昏雨”,词笔至此终于写出伊人,同时又已轻轻宕开。伊人卷帘,其所见唯一片黄昏雨而已。黄昏雨,隐然喻说着一个愁字。句首之尽字,犹言总是,实已道出伊人相思之久,无可奈何之情。此情融于一片黄昏雨景,隐秀之至。

下片写自己相思情境。“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烛影暗承上文黄昏而来,摇风,可见窗户洞开,亦暗合前之朱户卷帘。伤春绪即相思情,一枕,言总是愁卧,愁绪满怀,相思成疾矣。此句又正与尽卷黄昏雨相映照。上写伊人卷帘愁望黄昏之雨,此写自己相思成疾卧对风烛,遂以虚摹与写实,造成共时之奇境。挽合之精妙,有如两镜交辉,启示着双方心灵相向、灵犀相通但是无法如愿以偿之人生命运。“归不去”,遂一语道尽此情无法圆满之恨事。“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凤楼朱户归不去。唯有长存于词人心灵中之瞩望而已。“何处”二字,问得凄然,其情毕见。瞩望终非现实,现实是两人之间,横亘着一段不可逾越之距离。词人以芳草萋萋之归路象喻之。此路虽是归路,直指凤楼朱户,但实在无法越过。句中“迷”之一字,感情沉重而深刻,迷惘失落之感,天长地远之恨,意余言外。

东坡此词艺术造诣之妙,在于结构之回环婉转。歇拍、过片,两人情境,一样相思,无计团圆,前后映照。起句对杏香柳烟之一往情深,与结句芳草迷路之归去无计,则相反相成,愈神往,愈凄迷。其结构回环婉转如此。此词造诣之妙,又在于意境之凄美空灵。红杏柳烟,属相思中之境界,而春色宛然如画。芳草归路,象喻人间阻绝,亦具凄美之感。

此词结构、意境,皆深得唐五代宋初令词传统之神理。若论其造语,则和婉莹秀,如“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置于晏欧集中,真可乱其楮叶。东坡才大,其词作之佳胜,不止横放杰出之一途而已。

此词意蕴之本体,实为词人之深情。若无有一份真情实感,恐难有如此艺术造诣。东坡一生,如天马行空,似无所挂碍。然而,东坡亦是性情中人,此词有以见之。

点绛唇诗词鉴赏7

古诗原文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译文翻译

天色已晚,小院里忽然添了几分寒意,便觉得此时衣裳有些单薄了。一个人独饮闷酒,对着自己的影子对饮长歌。

我怀念在萧寺中惺惺相惜的友人是否衣缕单薄,不抵风寒呢。西风劲吹夕阳,随着晚风,天气转寒,自是那槐花也承受不起这寒风,萧萧索索,落了一阵。

注释解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异名。

罗衫:丝织衣衫。

酌(zhuó):饮(酒)。

酬酢(chóu zuò):客相互敬酒,主敬客曰酬,客敬主曰酢。此处是说独自酌饮,唯有自家的形影相随,非常孤独寂寞。

萧寺:佛寺。李肇《唐国史补》卷:“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别绪:分别时的思绪、情感。

萧索:凄清冷落。

西风恶:是说西风的猛烈寒冷。

角:号角,古代的乐器,多用于军营。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成于康熙十七年(1678)秋,是词人为姜宸英所作的思人词。当时,姜宸英一人穷困潦倒借住在佛寺中,词人的意图可能就是邀请姜宸英前来明珠府居住。

诗文赏析

这是一篇思念故友的作品。

词的上片从自己的感官出发,写怀友心绪。词人以“小院清凉”起笔,言及天气刚刚转冷,后句有“晚来”自然说到那一天至傍晚时,天气变得凉了,而由“清朝‘博学鸿词’考试一般设于秋季”可知,此处说的应该是秋凉。秋凉便觉得有些寒意了。念及此处,便想起了那友人,为下片怀人之言埋下伏笔。而此时词人只能一个人驱寒,“形影空酬酢”一句便把词人自己的伤怀念远、孤独寂寞的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下片自然承接到怀念友人处,提及萧寺。自友人处起笔,想起当初跟友人在萧寺中惺惺相惜之情、对饮长谈之景,对比此刻的自己的形影相吊,忽而不觉黯然。萧寺名虽出自萧姓,但也觉萧索之意,遂有下句“别绪应萧索”。此处词人匠心独运,把自己的感情转而嫁接到随后而至的秋凉之感上,又用萧寺做引子,显得十分巧妙有味,意在含蓄地写出词人与好友都是孤独寂寞的处境,心照不宣地邀请好友来府居住。结句以景结尾,满含悠然不尽之意,从容道来,一点都不带滞凝之感,令人遐思无限。

词人此作将自己的思友之情藏起,上片写己,下片转至友人,把笔触瞄准了各种秋景,景语之处,句句怀人,显得尤为真挚感人。全词意境优美,景情交融,极含婉深致。

点绛唇诗词鉴赏8

古诗原文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

译文翻译

金谷丽人归来相聚时,门前绿杨垂地,临风摇曳,绿荫深浓,街巷歌吹弹唱声声不息。树上鸟儿声声鸣唱,仿佛学着人们在倾诉相思之情。

时序更替,潮起潮落,折磨得刘郎日渐衰落。淮南的合肥真是个好地方,但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到达那里?只见原野上芳草萋萋,令人伤感。

注释解释

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

金谷:地名,在河南洛阳市西北,晋石崇在此建金谷园,成为历代著名景点。

掇送:犹断送。刘郎:指东汉刘晨。相传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淮南:淮水以南,指合肥一带。

创作背景

据《淡黄柳》词序,词人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庚戌(公元1190年)到合肥;据《浣溪沙》词序,词人于第二年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离开合肥。又据一些词看,辛亥年他似乎再到过合肥,经秋再次离去。这首《点绛唇》就是再到合肥又离去时的作品。

诗文赏析

这首词上片说聚首的欢愉,下片写离别的痛苦。上下片内容不是同时。欢聚或在春晚、夏初。离散似是冬季。

白石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自从“当初不合种相思”,这种刻骨铭心的思恋便成为白石心灵深处一个拆解不开的“情结”,终白石之一生,虽九死而不悔,真是天地至性,人间至情。

首句“金谷人归”,金谷除普通以代指园中多美人以外,还有三种可能:(一)或暗示琵琶女姓梁。《岭表录异》上云:“石崇以明珠三斛换绿珠于容州,本姓梁氏。”(二)或赞美其人妙解音律。干宝《晋纪》云:“石崇有伎人绿珠,美而工笛。”与此词下句“吹笙”疑有连系。白石他词中写合肥情事时,也多写到乐器。(三)或意在引起一极美好的宜于美人的环境的`想象。庾信《春赋》云:“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白石《凄凉犯》词序云:“合肥巷陌皆种柳。”但合肥当日不过一荒凉边城。“出城四顾,则荒野烟草,不胜凄黯。”(《凄凉犯》词序)“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淡黄柳》词序)。如此城郭,岂宜为美人居止?幸其多柳,故不惜重笔渲染,比于金谷,亦略为伊人居处增色。

白石写情,不在于情事本身,故对情人的容妆和行动很少着笔,而重在对情事的独特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故以下三句,都只写景。

本来,世间情人相对,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直见深心,更不容一语表白,何况文字?这就是写情常寓于景,写景就是写情的心理根据。张玉田《词源》卷下“离情”说:“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近人王国维亦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故所谓写景,不过是词人把自己的感情喷射向外物,与物“一化”,就是庄子所谓“物化”。这也是所说的美学上的移情作用。这里的绿杨啼鸟,实际是词人对吹笙人的整个灵魂的拥抱。还不仅此,不仅是词人化身为自然来“庄严”自己的情人,而且,尤其是,在词人眼中,她俨然就是宇宙的中心,她飘然莅临,成为万物的主宰。中国传统文学中此例颇多,如曹子建的《洛神赋》。当写到人神心通的时候,洛神感动了,于是“屏翳(雨师)收风,川后静波,冯夷(河神)鸣鼓,女娲(这里用为音乐女神)清歌”。洛神就是宇宙的中心,万物的主宰,因为她就是美和爱。但创造的魔杖还是握在诗人(或词人)的手中的。诗人是可以驱遣鬼神,促使万物,创造一个再造世界。韩愈说李白、杜甫“陵暴万象”,当作如是解。

此词虽分两片,却非平列。上片是追忆聚首的欢愉,似水的柔情,如梦的深永。下片是词的现实世界,是诀别的痛苦。“月落潮生”,语出元稹《重赠乐天》:“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刘郎”,用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刘晨自比。“天若有情天亦老”,何况自知无分再见神仙的刘郎呢。同时也暗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前度刘郎今又来”诗意。“淮南好”三句用淮南小山《招隐士赋》:“王孙游兮不归,芳草兮萋萋。”这和《江梅引》结韵说“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意境相同。此词“陌上生春草”五字截断众流,顿时使上片的“小得团囫”(玉溪句:“小得团囫足怨嗟”),尽成愁绪,正是“此恨绵绵无绝期。”杜牧之诗:“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题安州浮云寺楼……》),可以题此词。白石词善于后路作结,即歇拍处化情为景,篇终接混茫,无限深情,千般感慨,都在一种迷离凄凉的意境中深化升华,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点绛唇诗词鉴赏9

古诗原文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译文翻译

美丽的春光映入眼帘,春日东风总是将繁花吹散。几重烟雨朦胧,只有这些娇弱的花朵难以庇护。梦里总是时不时浮现起旧时故国的道路。春天反复无常,在那杜鹃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红的是春雨还是眼泪。

注释解释

此词原题为《点绛唇·春闺》,后代编者王昶等人为拔高陈子龙这首词的思想而作了修改。

王孙:对尊礼、思慕者的称呼,如淮南小山《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这里疑指鲁王、唐王。

诗文赏析

此词见于《陈忠裕全集》,借惜花怀人,寄托亡国哀痛与复国希望。正如题中所示,此词是写“春日风雨有感”。“春日风雨”,是当时所处的环境、节候和气氛,而“有感”则是寄离词人的感慨和情怀。词之起二句,先扬后抑。此时词人举目所见,是“满眼韶华”,一片春光。继而东风乍起,落红遍地。这一顿挫,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从而也折射出时代的变化。陈子龙生当明清易代之际,对明王朝怀有深厚感情。在他看来,明代江山无限美好,正如满眼韶华。可是清兵南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犹如骤起狂风,将万紫千红摧残殆尽。在这里,词人用的是比兴手法。“韶华”(春光)和“红”(花),代表美好事物,代表他所热爱的明代江山和明代人民;而“东风”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也隐喻清兵的南下,“东风”一辞作贬义者,古已有之,如陆游《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此处只是移用于词人所憎恶的事物罢了。下面二句,以“几番”照应前面的“惯”字。说明东风之摧残百花非止一次,而是经常如此。“烟雾’二字,补足前句未及写出的“雨”字。春天的风雨连绵无尽,常常呈现烟雾迷蒙的状态。在东风肆虐、烟雨茫茫的天气中,百卉凋残,一片凄凉,于是词人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只有花难护!”前几句造足蓄势,至此词人的感情迸发而出,力抵千钧。在生活中,他奔走呼号,出生入死,力求挽救明朝的危亡,结果毫无效果。因此这一句正是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亡国之痛。

下片宕开一笔,径写对明王朝的系念,但在词的意脉上仍与上片紧密相连。词人在白天看到风雨摧残的落花,到了晚上便自然联想到惨遭践踏的故国。“梦里相思”一句,为艳词中常语,然而此处用以表达爱国之情,却非常深刻而又贴切。“王孙”一辞,通常被理解为贵族子弟,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这里的本意却更接近杜甫《哀王孙》中所说的“可怜王孙泣路隅”。在清兵南下之际,朱明的宗室子弟,或流离道路,或辗转沟壑,唯有少数人如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等仍在企图反抗。此处作者对明代王孙魂牵梦萦,实际上是将复兴明代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可是梦醒之后,依然风雨如磐,落红成阵。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他不得不发出“春无主”的哀叹。结二句进一步渲染出这种悲哀情绪,哭出了国家将亡的忧思。句中的“杜鹃”,又名杜宇,相传是古蜀国的君主望帝之魂所化,它隐于西山,日夜悲啼,口吻常常出血。后人常用杜鹃啼血借指失国之痛。这里说“泪染胭脂雨”系由“啼血”转化而来,则杜鹃悲鸣时流出血泪,洒在飘飏落花的风雨中,红雨满天,景象壮丽而又悲惨。词人若非怀有深仇惨痛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用“胭脂”形容雨中落花,前人有杜甫的《曲江对雨》“林花着雨胭脂湿”;而用以兼喻泪水的有李煜的《乌夜啼》“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陈子龙则将这些故实融会贯通,自铸伟词,赋予新意,令人读来便觉有更深刻的意蕴和更强烈的美感。

陈子龙比较重视诗词的寄托,他曾说过他之作诗是为了“忧时托志”(《六子诗序》)。此词形式上虽“风流婉丽”,但词人借以“忧时托志”则与其诗作是一样的,阅读时须透过绮丽的表面,去体会深永的内涵。

点绛唇诗词鉴赏10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

⑴蹴(cù):踩,踏。这里指荡(秋千)。

⑵慵整:懒洋洋的收拾。

⑶见有人来:一作见客入来。

⑷袜刬(chǎn):即划袜。未穿鞋子。只穿着袜子行走。

⑸花瘦:形容花枝上的花瓣已经凋零。

【补注】

关于此词作者众说纷纭,杨慎《词林万选》等收为李清照词,杨金本《草堂余》作苏轼词,《花草粹编》等作无名氏词,《词的》作周邦彦词,唐五代及北宋词集中词作互见现象所在多见,不足为奇。

【解说】

春日,清晨,花园内。绿杨掩映着秋千架,架上绳索还在悠悠地晃动。年轻的女词人刚刚荡完秋千,两手有气无力,懒懒地下垂。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花与人相衬,显得格外的娇美。蓦然间,进来一位客人。她猝不及防,抽身便走,连金钗也滑落下来。

客人是谁?词中未作正面描写,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知道,他定是位风度翩翩的少年。词人走到门口,又强按心头的激动,回眸偷觑那位客人的丰姿。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她嗅着青梅,边嗅边看,娇羞怯怯,昵人无邪。

【赏析】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易安作品,当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空中飞来飞去,妙静中见动。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 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纤纤手 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春天的早晨,地点是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