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2. 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3. 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
4.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
5.菱形的大粽子味道更香浓,小三角形及菱形味道不够重。
6.姐忆的不是端午,是快乐;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7.在粽子的小脚上放一颗赤豆,吃的时候,蘸一点白糖,就非常满足了。
8.粽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陷料不同,口感也不同,我个人比较偏爱豆沙的。
9.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10.两千多年来,涛涛江水千古诉忠魂。幽怨刚强的乐音,在芦苇叶中奏鸣。
11.吃粽子,是在咀嚼遥远,鲜活记忆,汨罗江用清澈的水流,融合了孤独而伟大的灵魂。
12.粽子里聚满了,滚滚而来的天地人的合音。继承屈原的无畏勇气,发扬屈原众人皆醉他独醒、刚正不阿的精神。
13.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14.轻轻剥开青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味扑鼻而来,露出乳白色的糯米。沾点白糖,轻咬一口。嗯,粽子的味道真好!
15.采粽叶,过端午,吃粽子,已经是我儿时发生的往事了,但我回味往事,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亲切。
16.粽子的外形来自于对动物的模仿。动物的角,尤其家畜牛的角,很早就是古人崇拜的灵物,并被用作祭祀神灵以祈年求丰。
17.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喜欢吃鲜肉粽子,蛋黄粽子,每个端午,我们总会满足她的要求,但只要我在家,给她包那些特色粽子的时候,总不会忘记给自己包一些白米粽子,更忘不了
18.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儿都喜欢吃。
19.“吃粽子,洒白糖”,甜蜜的滋味便由心底涌出,在这一天,全家人齐聚一堂,欢声笑语,窗外的大树也仿佛被这一幅温馨画卷所感染,摇动着它那笨拙粗壮的树枝,缓缓起舞,叶子们轻吻着玻璃,怀着一颗喜悦又急切的心,急切什么呢?推开玻璃窗,它打着旋儿的飘落在地板上,哦!原来它们也要一品荷棕之味啊!只是还未触及,就被那浓浓的荷香与和睦的气氛所陶醉了。真是一棵可爱的大树,一片片调皮的叶子。
20.第二天端午节,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在家里的大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据说端午这天插艾叶可以避邪,也许这些都是风俗习惯,或者迷信吧。妈妈将头天晚上煮好 的粽子放到凉水里,煮鸡蛋、鸭蛋、鹅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学。
21.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22.由于粽子本身是用作祭祀的灵物,所以到了南北朝,随着屈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渐崇高,又成了祭祀屈原的物品。
23.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24.早期的粽子角黍,制成角形,正是对动物角的模仿。这种模仿的意义就在于赋予粽子以祭祀的功能。由此,制成角形的粽子就与动物的角一样成了沟通人神的灵物。有趣的是,上古曾有以角黍祭祀独角神曾“獬豸”的习俗。
25.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前两天,妈妈就开始买粽叶、粘米、大枣等等,然后就开始烀粽叶,泡粘米;端午节头一天下午,我放学后就能看到妈妈坐在台阶上包粽子, 旁边放着桌子、盆、水桶等等,于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妈妈学包粽子的心情,开始凑趣。只见妈把两三片粽叶瞬间就卷成漏斗型,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捞起粘米放到粽叶 里,再在里面放上大大的甜枣,然后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铺均匀,接着我是怎么也学不会了。我包好的粽子几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状也不对,于是妈妈重又教我,可 是笨笨的我怎么也学不会,于是我索性不学了,坐在那里看着妈妈包,妈妈手疾眼快,那么多粽子妈妈包了几个小时,终于包好了,就在大锅里煮,闻着粽香味,我 和弟弟心里馋馋的,可也只能等到时间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妈妈说将煮好的粽子要用凉水多泡一会,吃着才好呢!
26.这粽子的形状多数是条形,成柱形,包扎的略微紧一些。经过一煮瘦肉中的水分和肥肉中的油都让米吸收了,所以这肉的味道特别好,胜似火腿肉,粽子的米中有油,味略咸,加上粽叶的香味,这种味道真是鲜美。这种粽子在水乡江南常见。
27.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时代的端午,也是贫穷困苦的端午,也是快乐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后的端午,也是生活进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不知不觉我已经多年没有在端午时节看到麦儿黄了。
28.端午的早晨,一大早起床门头上早都插上了艾草,相传艾草能辟邪,然后妈妈就端来满满一盆用艾草煮过的鸡蛋和鸭蛋让我们吃,听说吃了它就不会长疮了。当然端午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还是妈妈亲手包的粽子。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旁边看,看着一堆堆荷叶在妈妈手中变成形状各异,不同口味的美食,真是很羡慕,不过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包出一个来。
29.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儿都喜欢吃。
30.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31.母亲包的粽子总是又大又好看,尖尖的小脚上,妈妈总会放一颗赤豆或豇豆。在吃粽子的时候,我总喜欢用筷子插在粽子中间,蘸一点糖,然后第一个就把小脚上的豆子吃掉。
32.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33.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了!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呢!我要开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我真喜欢粽子呀!
34.到了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我们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不管是熟练的不熟练的,还是手拙手巧的,都会一齐动手包起粽子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色。
35.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36.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今年的端午节与以往不同,我发现许久都没有写过发自内心的东西了,粽子随时可以吃到,而感受妈亲手包粽子的那种氛围我却有好久没曾
37.粽子既是风味独特的应节食品,也是一种祭祀物品。端午节吃粽子祭祀屈原是流行的说法。粽子作为祭祀用品,是一种包含着特定内容的吉祥物。传统的粽子,大都有角,粽子的祭祀功能即来自于外形上的角。
38.儿时的印象里,看见一群妇女、姑娘围着卖货郎叽叽喳喳购买五彩丝线和绣香囊用的料子时,便知端午节就要到了。村里的孩子全都一样的被那五彩的灵物庇护起来,撒欢野性地满村里跑着,那时的端午节总是赶在麦口,五月的麦垅早已呈现黄澄澄的气象。含我在内的一群小冤家总喜欢聚在地头,各自在麦地中挑选几穗,蹲下来小心地用力搓着,吹去麦 芒和硬壳白膜的胞衣,剩下一小捧饱满黄绿的麦粒,填进自己的嘴里,香甜的肉感连同新鲜的浆液让人满口生香。生产队里看麦的“秃大辫”(我们村上的一个光棍 男人)出现在离我们五十米开外时,我们立刻一哄而散,那感觉如山高似水长。
39.去过许多地方,也吃过许多种粽子,各地的粽子总有不同的风味,南方常用红枣、红豆(赤豆)、花生、猪肉、蛋黄等混在糯米中制成;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在泰国还吃到一种芭蕉叶粽子,是用糯米饭夹着芭蕉,然后用芭蕉叶裹着放在锅里蒸,吃的时候,去掉芭蕉叶,拌上椰肉丝,别有一番风味。
40.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
41. 香甜的肉感连同新鲜的浆液让人满口生香。
42. 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43. 这粽子的形状多数是条形,成柱形,包扎的略微紧一些。经过一煮瘦肉中的水分和肥肉中的油都让米吸收了,所以这肉的味道特别好,胜似火腿肉,粽子的米中有油,味略咸,加上粽叶的香味,这种味道真是鲜美。这种粽子在水乡江南常见。
44. 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了!
45. 我要开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
46. 在粽子的小脚上放一颗赤豆,吃的时候,蘸一点白糖,就非常满足了。
47. “吃粽子,洒白糖”,甜蜜的滋味便由心底涌出,在这一天,全家人齐聚一堂,欢声笑语。
48. 到了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我们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不管是熟练的不熟练的,还是手拙手巧的,都会一齐动手包起粽子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色。
49. 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50. 忍不住轻轻咬上一口馅,真是甜而不腻,黏而爽口,好吃极了。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时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乡下。那时的端午节使我难以忘怀。
与平时的过年过节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总会让我乖乖坐在床边,给我讲一些过节的规矩,例如“不许乱说话““不许偷吃冷粽子”“不许与小伙伴打闹”“不许玩水”……我总是批频频地点头。外婆就让我早早睡下,好让明天能有个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外婆已把厨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台上绑着几捆桂叶和桂绳,白白嫩嫩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灶台上放着的几个小碟,里面盛着各种各样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红塘。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外婆忙碌着。
乡下的灶台是两边的,一边用来烧水,一边用来煮菜煮饭,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净的鸭蛋放入大锅里,用木瓢从另一个热水锅里舀几瓢水放入大锅中,然后还细心地放入一小勺的盐,接着就往灶里添了几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边,开始给我编络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长期劳动已经粗糙的'像树皮一般了,但却不失灵巧,三下五除二一个用红绳编成的络子就编成了。
此时,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捞起一个最大的用红纸沾水染成了红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净,装进络子里,挂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里装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兴,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龙舟赛了。
外婆总是把我送到大门口,嘱咐着要我快些回来吃粽子。我总是一溜烟就消失了。
小伙伴们此时都差不多到齐了,由邻家的大姐姐当头,领着我们这一群小毛孩到河边看赛龙舟。由于河道较小,所以就只有两条的龙舟,每条龙舟都有13个人,12个人划桨,1个人打鼓喊口号,“一、二、嘿呦,一、二、快快、”12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地划着,两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前驶去。
可是,小孩子会知道看什么呢?我们只不过图个热闹罢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会儿,便觉得无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则不然,他们总喜欢沿着岸边追着龙舟跑,由于划桨的人力度较大,几乎每个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溅着的痕迹。
锣响了,大概是舟到终点了吧,刚好东西也吃完了,站起身,与伙伴们拉着手高高兴兴回家去。
太阳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外婆家的厨房里已经飘出了桂叶的清香了,我就连忙蹿进厨房里,去挑已出锅的个大的粽子。一般我都会坐在门槛上把那个粽子吃得干干净净,偶尔会剩下几颗糯米粒给鸡吃,看着大公鸡的贪吃样,我也被逗乐了……
尽管如今过端午节,母亲每年都会包粽子,编络子给我,尽管母亲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外婆逊色,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怀念儿时的端午节啊!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我六虚岁那年的端午节。那是我在爷爷奶奶身边度过的最后一个端午节。爷爷告诉我说,过了端午节,就要送我去爸爸妈妈那里了。他们说爸爸妈妈住在城市里,那里有汽车、火车,有公园和宽阔的大路,还有卖各种花衣服的商店。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我最想见到的是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妹妹。我最想知道的是爸爸妈妈是不是很爱我。
奶奶提前一天的下午就把大黄米和糯米淘洗干净,各泡了小半盆,把芦苇叶、马蔺叶、红小豆、红枣、肥瘦相间的肉都准备好,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先把芦苇叶折叠成漏斗状,放一把大黄米,再放上几个红枣,或者是一块肉,然后用手利索地一扭,就成了一个粽子的模样,最后用马蔺叶捆绑结实,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包完大黄米的,再包糯米的。两种粽子合起来有一大锅呢!
晚饭后,奶奶就把粽子放在锅里,然后放上适量的水,开始往灶膛里面加柴禾,一边拉风箱,一边加柴禾,火焰在灶膛脸部一进一出的,像是要逗人玩似的`。我说:“奶奶,我来帮你烧火吧。”奶奶说:“不用啦,已经差不多了,你在这里看着灶火,别叫火烧出来啊。”于是,奶奶从蒲团上站起来,走了。我赶紧坐在灶火旁边的蒲团上,把马秸秆往灶膛里添。
一会儿,我发现奶奶去点炭火盆了,那是一个小小的泥做的火盆,烧的是木炭。上面只能放一个小小的砂锅。这个小砂锅是奶奶专门用来做砂锅豆腐的,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可是,今天是端午节的前夜,奶奶不需要做砂锅豆腐,她干什么呢?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一看,奶奶在数鸡蛋呢。她对我说:“过端午节了,奶奶做茶叶蛋给你吃。”喔,原来是要煮茶叶蛋啊。奶奶把鸡蛋洗干净,放在砂锅里,倒上水,就咕咕嘟嘟地煮起来了,蓝色的火苗一舔一舔地亲吻这小砂锅的锅底,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不一会儿,鸡蛋就熟了,奶奶用铜勺子背把鸡蛋壳敲开,然后放上茶叶,小火煮了一会儿,就端下来,放在门口的石头台阶上,说:“明天才能吃,你小心点,不要碰了砂锅。”
第二天清早,奶奶把五彩线系在我的手腕上,说这是辟邪的,还把一盒小香囊系在我的脖子上,我吸吸鼻子,真香啊!这时候爷爷已经从山上拉露水回来了,把又凉又湿的大手往我脸上抹,抹得我一脸露水。这也是端午节的讲究。据说这样可以明目,对眼睛有好处。三叔手里是一大捆艾草、桃树枝,他把这些用红布条捆了,挂在门楣上。总之都是为了辟邪和健康。我也不多问了,我只关心什么时候让吃粽子啊!
终于可以吃粽子了,全家人围坐在方桌旁边。奶奶端上小砂锅,打开一看,我愣住了:不是茶叶鸡蛋吗?怎么变成粉条烩猪肉了?三叔拿出一个瓶子对爷爷说:“爹,这是雄黄酒,喝点儿吧。”说着给爷爷到了一杯。奶奶端上一个小盆,里面是鸡蛋,鸡蛋已经变了颜色。奶奶又拿来一个小篮子,一篮子都是清香的粽子,粽子还冒着热气呢!
这时候,爷爷讲起了白蛇传,我对那个故事还不能理解,只记住了白娘子喝了雄黄酒,就变成一条白蛇了。啊,雄黄酒可不是随便喝的啊,奶奶不喝,我也不喝,我怕变成蛇,那样爸爸妈妈就不认识我了。奶奶可能也怕变成蛇吧,男人们喝了没事,不会变成蛇的。我小小的心眼里琢磨着这些令人费解的事情……
第三天,我大舅来了,给我带来一件花裙子,是粉红色的小碎花,我很喜欢。大舅说要去城里见我爸爸妈妈,要带着我到城里上学读书。我自然是很高兴。奶奶偷偷地抹眼泪,爷爷说:“没出息的娘们,哭什么,孩子去城里找爸爸妈妈,是高兴的事儿,你看你这个老太婆……”奶奶破涕为笑了。我说:“奶奶别难过,明年端午节我还回家来吃粽子”。
奶奶拿出一个大竹篮,装了许多粽子、鸡蛋、杏儿,红枣,一边装一边说:“他们那边孩子多,都是能吃不能干的年龄,多给他们带些吧。”我心里想:难道爸爸妈妈就不会包粽子吗?那他们怎么过端午节呢?
到了城里才明白了,城里不但没有那些丰富的食材,而且爸爸妈妈也没有时间包粽子,要吃的话,就是买。而买的那些粽子无论如何也没有奶奶做的那种特殊的味道。
几十年过去了,我吃过的粽子数不过来了,可是在我的心中,最好吃的粽子还是奶奶包的粽子。那是地道的家乡味儿,吃着它才想到故乡的人,故乡的情。
啊,我童年时代的端午节,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