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参观书画展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参观书画展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1-11 12:57:34

参观书画展心得体会1

我自幼爱画,对各画种均有所了解,特别是对中国山水画情有独钟。前段时间,有缘偶遇一幅作品:悠悠流云,飘逸间含着深沉:巍巍峰峦,苍茫里藏着秀润;流泉飞瀑,如闻其声;村落丛林,掩映成趣。细品之,笔触老辣,水墨酣畅,气象恢宏,真是令我心生向往,并牢牢记住了这位叫“来支钢”的画家。

得知来先生将在深圳举办画展,我立刻从西安前往深圳美术馆观看《来支钢水墨艺术大展》。一幅幅水墨山水画把展厅变成了一个黑白两色的纯净世界,瞬间让人体会了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仔细欣赏这些作品,或悬崖古松苍莽,或山村野径闲适,或古镇纯朴风韵。那群峰竞秀之磅礴令人激动,那云叠雾障之悠远引你遐想,即便是一棵枝丫横陈的古树也显非凡韵致。虽是中国水墨画,自然景物的立体感、质量感和空间感都处理得很完美,画家的非凡功力——造型使我叹服。

走出前厅,转入中厅,迎面墙上一幅《峡道》、侧面一幅《艺道》将我震撼。徜徉在巨型山水长卷前,感受云海翻涌,山水扑面,和鸣声声。又有村落梨花,人间生灵。画家笔下的山水奇观多么像一首雄浑激越的交响曲,起伏跌宕,让人沉醉其间。仿佛在旅途中,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正应了古人评画的那句“画中境界可居可游”!我想这应是画家来支钢的第二个非凡本领——造境。

有型有境的画我亦见过不少,但打动人的却不多,我觉得来支钢的画真正动人的地方是“有情”。情是什么?情是大山大水的表情,是画家笔下的山水之境,仿佛山水也是有喜怒哀乐的。如他的作品《崛起》,那是一种呐喊,一种激情;而《涓涓涌泉》中,则是一种欣慰与欢畅。这种蕴含在水墨间的情感,才是作品真正的灵魂。我觉得这是一个画家最难达到的高度——造情。

来支钢作品的最重要的技法是积墨,这是中国传统技法,上可追溯到北宋郭熙,后有清初的龚贤,继而黄宾虹发掘了这一技法,李可染又将其推动发展。来支钢是李可染大师的第二代传人,既从师长处传承技法吸取养分,又有个人心得加以创新,其积墨通透灵气,毫无板结之象,可以说对积墨技法的掌握和运用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支钢先生12岁开始学习画画,日复一日,从师练习。他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辛苦,我们所看到的《艺道》耗时八月余才完成,一丝一缕,一点一画,墨干了又积,几十遍后才终于成就这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细赏作品,可觉其力透纸背,千笔万笔,笔笔无敷衍懈怠,无丝毫轻浮油滑。想起来支钢先生在不同场合讲过的一句话:“作积墨来不得半点偷懒,人家出游,我在画画;人家吃饭,我在画画;人家睡觉,我还在画画;我就是在梦里,还在想着明天的画该怎么画。”天道酬勤,来支钢终于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成为继承与发扬中国水墨艺术文化的新一代画家。

人如其画,画如其人。我忽然感悟到,他的积墨初看是一种功夫,其实是一种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才成就了他。

参观书画展心得体会2

四月五日,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也带着一份兴奋的心情,在菏泽市博物馆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马硕山师生画展,说实话对于我这种平时没什么艺术细胞的人来说,这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更是一次难得的增加艺术修养的机会。这次画展集结了多位有代表性的画家的作品成此画展,他们的绘画语言和风格给我们的带来了一次视觉上的盛宴。

这次展出的都是大幅的国画,画作中透出一种宁静的美,回归大自然的美。景物中有自然风光,有农家乐,有花鸟……刚进入画展就给人一种既轻松又厚重的感觉,马硕山教授的画运用了朴素、简洁的民族文化意象,融入了现代构成的理念,用笔劲健有力、含苍带润,墨韵平和淳厚,欲露还藏。以清幽古雅的品性,传递出一股浓郁纯正的文化气息和盎然的古意情怀。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们九三学社社员杨文彬(菏泽市博物馆馆长)的画,展出的十余幅作品大气恢弘,颜色艳丽,无论从风格还是意境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感觉一幅作品是否引起观者的瞩目,除了画者的绘画艺术水平外,也与观者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体验分不开。观者的感受和画家的旨趣.可以不尽相同,仁智之见,或可互补;二者若能一致,倒是应了一句古语:“会心处,不必在远”。

总之,非常感谢博物馆和九三学社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能体验到这么美妙的画展,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加入到其中体验不同的乐趣,更多更深地领会艺术的魅力。

参观书画展心得体会3

最近,我们雏鹰假日小队去铜陵书画院参观了“杨龙培赵学军书画展”,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一进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幅水墨画,它们是由赵学军叔叔创作的。这些水墨画中,有的展现出祖国大好河山,有的展现出小桥流水,有的展现出田园风光。参观过程中,赵叔叔一边讲解画法,一边讲解创作经历,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由得发出赞叹声。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呈坎印象”,画面中近处是朵朵荷花与拱桥,让我想起“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的动人诗句。远处青山苍翠,徽州古民居依山傍水在画面中央。池塘边,一群孩子在玩耍。虽然整个画面都是通过深深浅浅的笔墨,变化精妙让人感觉到整个画面是那么的栩栩如生。

一转身,我们看到的是杨龙培叔叔的书法。书法字体上有工工整整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草书,行云流水的行书。在书法展现上有横联,有扇面,有斗方。走近去仔细瞧,每一笔每一画都是那么刚劲有力,细细揣摩又是那么的精妙,眼前仿佛出现了叔叔刻苦练习的情景。凑上去闻一闻,似乎一股墨香扑鼻而来。

参观完展览,回想书画家叔叔给我们介绍的学习、创作经历,回想叔叔们的书画作品是那么生动逼真,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扩大了我们艺术欣赏视野。我要向他们学习,从认认真真写好汉字开始。

参观书画展心得体会4

星期天下午,我和妈妈参观了图书馆里的一个特殊画展。这个画展的主题是“快乐二小,幸福童年”。年少的我,心中充满了稚嫩的梦想,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走进书画展。

走进馆内,一个大大的立牌上写着“快乐二小,幸福童年”,我走进一步,被这景物吸引住了,瞧!图书馆的房顶上的灯光五彩缤纷,亮丽无比,挂满了灯笼,照射在挂满书画的图书馆里,美丽极了!这一切,都充满了神秘感。我仿佛走进了一间神秘的宫殿。

我在走进化中的世界!哇!这幅画真美丽,蒙蒙细雨中飘来几丝轻烟,在阳光的的照射下,不远处的小村庄,后面有一片翠绿的庄稼和深绿的山峰,好似梦境,我仿佛来到世外桃源。这幅画真是栩栩如生,再仔细一看,是一个3年级的小学生画的,没想到小小年纪,竟然像作家一样,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看完画展,我又走进手工的殿堂,瞧!手工作品五花八门,真是让我目不暇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间美丽的房子。作者先用筷子一步一步地搭起来,在用彩纸折成两只小鸟,贴在房顶上。还用贴纸来装饰屋顶,使房子增加一点色彩。作者还在房子后,搭了一个后花园。花园内有五彩缤纷的花朵,美丽的秋千,秋千上坐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我想这个精致的作品,作者一定花了不少功夫。正所谓“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手工不仅一有房子,还有帅气的坦克,有美丽的风车,有威武的轮船……这些作品,都是我们二小的光荣。他们做的每一个手工都花了不少心血,不少努力!每个作品的十分精致。他们是我们二少的骄傲。

我又走进书法的海洋里。看!书法作品真是琳琅满目,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书法作品有楷书,有草书,有行书,也有隶书。我走到有幅楷书面前,上面写着“海纳百川”每一个字都那么苍劲有力。我细细地品味书法作品,觉得每一幅作品都是佳品。我仿佛看到他们每天都不怕困难,不停地练习,才会写出这些风格独特的作品,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次参观书画展,我看了美丽的画展,又欣赏了精美的手工作品和书法,真让我大开眼界!让我一次吃饱了知识“大餐”。真让我收获匪浅。

参观书画展心得体会5

星期四的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坐车去电视塔参观恐龙画展。

一进大厅,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三个恐龙骨架,大小不同,形态各一。左边的恐龙骨架大概是迅猛龙,它两只前爪悄悄地放在胸前,大腿弯曲,随时就要扑捉猎物似地,真是威风不减当年。右边的骨架大概是梁龙,脖颈长达18米,是最长的恐龙,它的头抬得很高,好像在纵声长啸。中间的是腕龙,它重达24吨,真是各庞然大物,它抬起脖子,似乎在品尝树上的美味佳肴。真令人赞叹不已。人赞叹不已。

旁边是恐龙介绍幕恐龙主要生活在白垩纪,侏罗纪……据现在大约有1600万年。最凶恶的是霸王龙,它可以轻易地把各种恐龙都撕成碎片,就连“格斗星”肿头龙、“金甲武士”盔龙也不是它的对手。还有轻装上阵的窃蛋龙,头顶双皇冠的双冠龙……,真是不计其数。

接着我们又乘坐电梯上了旋转餐厅。坐在一把椅子上,悠哉悠哉地享受这美丽的风景,柳红柳绿令人目不暇接,红瓦灰墙的高楼大厦令人赏心悦目,真实桃红柳绿“又一村”。自己好像陶醉在仙境中。

美妙的音乐,奇异的恐龙架,高高的电视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观书画展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张永初老人书画展。一进门,几幅大字跳入眼帘,纸上有一些我从来没见过的字,有的像鱼,有的像花,有的还像长了翅膀似的……正当我一脸茫然,突然看到了桌面上还摆了几本书,专门是介绍这些字的。我随手翻了翻,哦,原来它们是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契文” “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它是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系体的文字,现代汉字即甲骨文演变而来。原来甲骨文这么重要。看来,我还要多读点书。我们欣赏的这些甲骨文,都是张永初老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翻译并书写的。

张老不仅在书法上独树一帜,他对吴文化也颇有研究。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张凤鸣老人已经80高龄有余了,但是如今依旧孜孜不倦地研究吴文化的历史渊源,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影响。他还将研究成果介绍给我们小朋友,就是希望我们能对家乡有更多的了解,对祖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多么令人尊敬的老人啊,耄耋之年,依然如此不懈研究,不正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吗

参观书画展作文【篇二】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妈妈带我去参观书画展,我们迎着清爽的'微风走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路边的花草在微风吹拂下点着头,好像在欢迎我们呢。

博物馆到了,我们踩着鲜红的地毯走进大门。抬头一看,啊!儿童画、国画、水粉画、素描画以及各种书法作品琳琅满目,精彩纷呈。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一幅名叫《小花猫》的国画了,作者是兖州的李宝亮。只见两只可爱的小花猫在一束芬芳扑鼻的牵牛花下面玩耍,它们好奇地瞪着蓝宝石似的眼睛望着一只小蜗牛,黄色的小猫好像在说:“小样,看你往哪儿逃!”,灰色的小猫好像在说:“别出声,我们把它捉住”,小蜗牛伸着两只触角,歪着头不慌不忙的看着他们好像说:“想的倒美,做梦去吧你们!”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幅幅作品漂亮极了,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我真的好羡慕他们。我想他们一定在家里练习的很刻苦,如果我在家里努力练习的话,一定能和他们一样的优秀。

时间过的真快,该回家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博物馆。

参观书画展作文【篇三】

冬天来了,它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一阵阵寒意。今天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生辰111周年纪念日,我们要到他的故居里面去观赏书画作品展。

由学校的老师带领我们前去参观。走到故居的大门口,看见门匾上镌刻着几颗大字——“邓恩铭故居”。

走进里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他的照片。照片挂在墙壁的正中央,他正目视着前方,眼睛里充满了仇恨,好像是对当今的黑暗社会的不满。刚走到院子里,就看到了各种琳琅满目的书法,画画,剪纸作品,摆设在里面。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人们熙熙攘攘,却毫不拥挤。

每一个人都在细细地品味着每一幅作品,看完了都对这些作品,赞不绝口,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观赏的书法作品的类型有很多,楷书、隶书、行书,草书、金文,甲骨文。每一位作者都把每一个字给写活了,充分地把书法的美感表现出来,看起来是多么的舒服,让人感觉到了书法的博大精深。也从每个作者的一字一句里

画画作品的类型也有很多,水墨画,素描,油画,彩笔画,蜡笔画。每一位作者都把自己的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画画当中,把每一个景物,人物画得栩栩如生,看了有一种美妙的感觉,让人身临其境,置身在另一个世界里。

剪纸作品的类型有景物,动物,人物三大类。剪纸需要做工精湛,细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稍有不慎就要重来。每一幅剪纸都是那么的复杂,但在这些作者的手里就变得异常的轻松,简单。这些剪纸惟妙惟肖,生龙活虎,可谓称得上是佳作啊!

看完了这些优美的的作品,可以看出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渊远流长,所以不能断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里,我们一定要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一直传给下一代!

参观画展心得体会1

我自幼爱画,对各画种均有所了解,特别是对中国山水画情有独钟。前段时间,有缘偶遇一幅作品:悠悠流云,飘逸间含着深沉:巍巍峰峦,苍茫里藏着秀润;流泉飞瀑,如闻其声;村落丛林,掩映成趣。细品之,笔触老辣,水墨酣畅,气象恢宏,真是令我心生向往,并牢牢记住了这位叫“来支钢”的画家。

得知来先生将在深圳举办画展,我立刻从西安前往深圳美术馆观看《来支钢水墨艺术大展》。一幅幅水墨山水画把展厅变成了一个黑白两色的纯净世界,瞬间让人体会了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仔细欣赏这些作品,或悬崖古松苍莽,或山村野径闲适,或古镇纯朴风韵。那群峰竞秀之磅礴令人激动,那云叠雾障之悠远引你遐想,即便是一棵枝丫横陈的古树也显非凡韵致。虽是中国水墨画,自然景物的立体感、质量感和空间感都处理得很完美,画家的非凡功力——造型使我叹服。

走出前厅,转入中厅,迎面墙上一幅《峡道》、侧面一幅《艺道》将我震撼。徜徉在巨型山水长卷前,感受云海翻涌,山水扑面,和鸣声声。又有村落梨花,人间生灵。画家笔下的山水奇观多么像一首雄浑激越的交响曲,起伏跌宕,让人沉醉其间。仿佛在旅途中,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正应了古人评画的那句“画中境界可居可游”!我想这应是画家来支钢的第二个非凡本领——造境。

有型有境的画我亦见过不少,但打动人的却不多,我觉得来支钢的画真正动人的地方是“有情”。情是什么?情是大山大水的表情,是画家笔下的山水之境,仿佛山水也是有喜怒哀乐的。如他的作品《崛起》,那是一种呐喊,一种激情;而《涓涓涌泉》中,则是一种欣慰与欢畅。这种蕴含在水墨间的情感,才是作品真正的灵魂。我觉得这是一个画家最难达到的高度——造情。

来支钢作品的最重要的技法是积墨,这是中国传统技法,上可追溯到北宋郭熙,后有清初的龚贤,继而黄宾虹发掘了这一技法,李可染又将其推动发展。来支钢是李可染大师的第二代传人,既从师长处传承技法吸取养分,又有个人心得加以创新,其积墨通透灵气,毫无板结之象,可以说对积墨技法的掌握和运用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支钢先生12岁开始学习画画,日复一日,从师练习。他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辛苦,我们所看到的《艺道》耗时八月余才完成,一丝一缕,一点一画,墨干了又积,几十遍后才终于成就这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细赏作品,可觉其力透纸背,千笔万笔,笔笔无敷衍懈怠,无丝毫轻浮油滑。想起来支钢先生在不同场合讲过的一句话:“作积墨来不得半点偷懒,人家出游,我在画画;人家吃饭,我在画画;人家睡觉,我还在画画;我就是在梦里,还在想着明天的画该怎么画。”天道酬勤,来支钢终于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成为继承与发扬中国水墨艺术文化的新一代画家。

人如其画,画如其人。我忽然感悟到,他的积墨初看是一种功夫,其实是一种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才成就了他。

参观画展心得体会2

四月五日,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也带着一份兴奋的心情,在菏泽市博物馆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马硕山师生画展,说实话对于我这种平时没什么艺术细胞的人来说,这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更是一次难得的增加艺术修养的机会。这次画展集结了多位有代表性的画家的作品成此画展,他们的绘画语言和风格给我们的带来了一次视觉上的盛宴。

这次展出的都是大幅的国画,画作中透出一种宁静的美,回归大自然的美。景物中有自然风光,有农家乐,有花鸟……刚进入画展就给人一种既轻松又厚重的感觉,马硕山教授的画运用了朴素、简洁的民族文化意象,融入了现代构成的理念,用笔劲健有力、含苍带润,墨韵平和淳厚,欲露还藏。以清幽古雅的品性,传递出一股浓郁纯正的文化气息和盎然的古意情怀。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们九三学社社员杨文彬(菏泽市博物馆馆长)的画,展出的十余幅作品大气恢弘,颜色艳丽,无论从风格还是意境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感觉一幅作品是否引起观者的瞩目,除了画者的绘画艺术水平外,也与观者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体验分不开。观者的感受和画家的旨趣.可以不尽相同,仁智之见,或可互补;二者若能一致,倒是应了一句古语:“会心处,不必在远”。

总之,非常感谢博物馆和九三学社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能体验到这么美妙的画展,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加入到其中体验不同的乐趣,更多更深地领会艺术的魅力。

参观画展心得体会3

最近,我们雏鹰假日小队去铜陵书画院参观了“杨龙培赵学军书画展”,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一进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幅水墨画,它们是由赵学军叔叔创作的。这些水墨画中,有的展现出祖国大好河山,有的展现出小桥流水,有的展现出田园风光。参观过程中,赵叔叔一边讲解画法,一边讲解创作经历,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由得发出赞叹声。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呈坎印象”,画面中近处是朵朵荷花与拱桥,让我想起“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的动人诗句。远处青山苍翠,徽州古民居依山傍水在画面中央。池塘边,一群孩子在玩耍。虽然整个画面都是通过深深浅浅的笔墨,变化精妙让人感觉到整个画面是那么的栩栩如生。

一转身,我们看到的是杨龙培叔叔的书法。书法字体上有工工整整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草书,行云流水的行书。在书法展现上有横联,有扇面,有斗方。走近去仔细瞧,每一笔每一画都是那么刚劲有力,细细揣摩又是那么的精妙,眼前仿佛出现了叔叔刻苦练习的情景。凑上去闻一闻,似乎一股墨香扑鼻而来。

参观完展览,回想书画家叔叔给我们介绍的学习、创作经历,回想叔叔们的书画作品是那么生动逼真,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扩大了我们艺术欣赏视野。我要向他们学习,从认认真真写好汉字开始。

参观画展心得体会4

星期天下午,我和妈妈参观了图书馆里的一个特殊画展。这个画展的主题是“快乐二小,幸福童年”。年少的我,心中充满了稚嫩的梦想,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走进书画展。

走进馆内,一个大大的立牌上写着“快乐二小,幸福童年”,我走进一步,被这景物吸引住了,瞧!图书馆的房顶上的灯光五彩缤纷,亮丽无比,挂满了灯笼,照射在挂满书画的图书馆里,美丽极了!这一切,都充满了神秘感。我仿佛走进了一间神秘的宫殿

我在走进化中的世界!哇!这幅画真美丽,蒙蒙细雨中飘来几丝轻烟,在阳光的的照射下,不远处的小村庄,后面有一片翠绿的庄稼和深绿的山峰,好似梦境,我仿佛来到世外桃源。这幅画真是栩栩如生,再仔细一看,是一个3年级的小学生画的,没想到小小年纪,竟然像作家一样,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看完画展,我又走进手工的殿堂,瞧!手工作品五花八门,真是让我目不暇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间美丽的房子。作者先用筷子一步一步地搭起来,在用彩纸折成两只小鸟,贴在房顶上。还用贴纸来装饰屋顶,使房子增加一点色彩。作者还在房子后,搭了一个后花园。花园内有五彩缤纷的花朵,美丽的秋千,秋千上坐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我想这个精致的作品,作者一定花了不少功夫。正所谓“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手工不仅一有房子,还有帅气的坦克,有美丽的风车,有威武的轮船……这些作品,都是我们二小的光荣。他们做的每一个手工都花了不少心血,不少努力!每个作品的十分精致。他们是我们二少的骄傲。

我又走进书法的海洋里。看!书法作品真是琳琅满目,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书法作品有楷书,有草书,有行书,也有隶书。我走到有幅楷书面前,上面写着“海纳百川”每一个字都那么苍劲有力。我细细地品味书法作品,觉得每一幅作品都是佳品。我仿佛看到他们每天都不怕困难,不停地练习,才会写出这些风格独特的作品,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次参观书画展,我看了美丽的画展,又欣赏了精美的手工作品和书法,真让我大开眼界!让我一次吃饱了知识“大餐”。真让我收获匪浅。

参观画展心得体会5

星期四的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坐车去电视塔参观恐龙画展。

一进大厅,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三个恐龙骨架,大小不同,形态各一。左边的'恐龙骨架大概是迅猛龙,它两只前爪悄悄地放在胸前,大腿弯曲,随时就要扑捉猎物似地,真是威风不减当年。右边的骨架大概是梁龙,脖颈长达18米,是最长的恐龙,它的头抬得很高,好像在纵声长啸。中间的是腕龙,它重达24吨,真是各庞然大物,它抬起脖子,似乎在品尝树上的美味佳肴。真令人赞叹不已。人赞叹不已。

旁边是恐龙介绍幕恐龙主要生活在白垩纪,侏罗纪……据现在大约有1600万年。最凶恶的是霸王龙,它可以轻易地把各种恐龙都撕成碎片,就连“格斗星”肿头龙、“金甲武士”盔龙也不是它的对手。还有轻装上阵的窃蛋龙,头顶双皇冠的双冠龙……,真是不计其数。

接着我们又乘坐电梯上了旋转餐厅。坐在一把椅子上,悠哉悠哉地享受这美丽的风景,柳红柳绿令人目不暇接,红瓦灰墙的高楼大厦令人赏心悦目,真实桃红柳绿“又一村”。自己好像陶醉在仙境中。

美妙的音乐,奇异的恐龙架,高高的电视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观画展心得体会6

年的一天,张永初老人带着他所研究的甲骨文和一些书画来我们江南实小展览。

虽然这是几幅甲骨文,但是它们却是古人用无穷的智慧创造出来的,更是张永初老先生用半辈子的心血研究出来的。张永初老先生从40多岁就开始研究甲骨文了。直到现在,他虽然已84岁高龄,但是却仍然坚持不懈地去研究吴文化和甲骨文,他像一个贪玩、永不疲倦的孩子不停地感受着研究的欢乐。

张永初老先生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珍贵的甲骨文,还让我们了解了吴文化。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也可以说这是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成果。说到吴文化,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位伟大人物——泰伯。

传说,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是周朝太王古公亶父。本来,泰伯三兄弟在古公亶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但是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他们二兄弟一致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就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公亶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其他二人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为王的的念头,泰伯、仲雍便逃到吴地在这儿繁衍生息并将自己国家的文化礼仪全都教给这里的人们,这里的人见泰伯宁愿将吴国的文化礼仪教给幼弟的义举所感动,纷纷前来投靠追随。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已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

也许就在这丰收之季,他更加努力奋斗着;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这是一年中的盛典。也许当你还沉醉在家人团圆,新年快乐的氛围中时,张老师孤零零地在房中,辛勤的研究着甲骨文。张老师在四季的陪伴下,一步步逼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