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宏村优美风景句子 正文

宏村优美风景句子

时间:2024-10-11 00:30:37

(第一首)

黔南路远山藏雾,借问老妪马行处

道是竹海皆不见,醉卧雷岗枕南湖

双溪映峰无穷碧,夜阑细雨湿春泥

白果含颦柳带笑,潇潇落红催马蹄

月塘春晓半阑珊,牛肠水圳入清泉

细看窈窕隔岸来,浣沙不防溪路远

郎情如春不惊觉,遗沙入水看不见

为得隔岸横波目,花草成羁马不前

-*-*-*-*-

(第二首)

有这么一个地方,

她是那样的风情横趣,

夺人心魄,

迷幻如一帘幽梦,

沧桑如岁月烟志,

温存如涟漪绉纱,

宏村,

我有什么理由,

不为你倾倒?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

走进安徽宏村,

无声无息中,

邂逅了m

内心深处柔软的思念。

一泓碧水,

水面开阔,

一路一桥,

直通村里。

人们称作“南湖”,

湖畔浓荫覆盖,

湖中荷叶田田;

近观岸处,

倒影如画;

四顾诸峰,

水天一色。

在“南湖”的环绕下,

宏村显得宁静、

端庄和秀气。

穿过小桥,

依次进入村中的,

书院、祠堂和庭院。

每一处院落,

均是高墙深宅,

门楼处厅堂里,

砖雕石雕木雕精巧美妙,

尽显徽派建筑之美;

高堂中案几上,

楹联字画布局摆设,

古朴典雅,

彰显徽商人家,

诗书传家崇文重义的追求。

在每一处,

厅堂、祠堂和书院,

不能不对这里的文化,

氛围心生钦佩之情。

别有一番景致的风光,

不由放慢行走的脚步。

青藤盘绕的参天古树,

那探入水面的欲望,

流露出错落凌乱的意趣;

枝叶婀娜的垂柳,

像临镜梳妆的'少女,

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

明媚的阳光,

飘动的白云,

顿时整个湖面,

倒影浮光水天一色。

湖中画桥、

远峰近宅,

随意跌落水中,

明丽的南湖显得幽深静雅。

忽然想起古诗,

“无边细雨湿春泥,

隔雾时闻小鸟啼;

杨柳含颦桃带笑,

一边吟过画桥西”,

更增添了些许,

南湖情景交融的动人景象。

宏村的风景,

可以用“秀”来形容,

但这种秀却朴实,

不浮躁不艳丽。

它很耐看,

初看时,

只能用“清秀”来形容,

并没有让人惊艳的感觉,

但是当你,

一次又一次地回眸时,

你会发现她,

就像一幅水墨画,

这时候如果用相机,

将你定格下来,

你真的会惊讶地认为,

背景是一张画,

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

与它们旁边的古建筑,

是如此协调,

像是极具默契感的朋友,

在岁月的洗礼下,

安然地喃喃私语。

风吹过雨淋过,

它们依然如故。

去宏村的旅程,

简直就是一个迷人的梦,

现在梦醒了,

我也只能,

在断断续续的记忆里,

寻求着一条条线索,

有时候虽然觉得虚幻,

但却可以让人在内心深处,

荡起宁静自省的涟漪,

水纹层层蔓延开来,

舒缓而富有节奏……

风景如画的宏村座落在黄山的脚下黟县。这里穷乡僻壤,但也别有一番情趣。我们在万里无云,阳光明媚的天气选择了出行。

一进村口,我就看到了一座石桥,从石桥上的青苔就能看得出它很古老。我们走过石桥,一幅古色古香的样子显现出来:小路旁总有一条小溪,小溪旁也总有一户人家。小河把整个村子围了起来,好似是它的妈妈,正保护着自己的宝宝。我情不自禁的向前慢步。旁边有做生意的,有拍照的,也有当地的居民在洗衣服。我渐渐的陶醉在其中,但是也有一丝疑惑:人们都在小溪里洗衣服,为什么水还是清澈见底呢?

在身旁的导游解答了我的问题,我频频点头。突然我站住了,我闻到了茶香的味道。这里产茶叶,是茶山上的香气。我拐了一个弯,走到另一条小路上,导游领着我们进入了一个人家。这户人家很富裕,大厅里雕梁画柱,几条龙盘在柱子上,显得很有气势,房间里有一股檀香的味道。这里的座椅摆的很将究。里面的房子一间有一间,一看就知道这户人家原来不同凡响。我们从这到户人家后门出去,我又看到了不曽见过的景象。

太阳移到了当空,但我还没有一点饿的感觉。这是因为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银杏树都实在太美了,深深地吸引了我的视觉。

我又走过几条小路,风格各不一样。

就要到村口了,这次旅行就要结束了,我有点依依不舍。突然一颗高大的.银杏树矗立在我的面前,金色的叶子,外加小巧玲珑的果实。我的悲伤一扫而光。这颗银杏树就像鸟的天堂里的榕树一样,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片小树林呢!我用手围了一下,二十几个,我才能围起来。这真是一颗老树,这颗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旁边还有一颗银杏树,他们俩真像一对夫妻。

宏村被称为中国画里的乡村。从飞机上俯视整个村子就像头牛。刚才看到的两颗银杏树就是牛角。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四周山色与粉墙黛瓦倒映湖中,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这就是风景如画、古色古香的宏村。

描写乡村的优美句子

1. 农奴小屋都显着衰朽的景象。木材是虫蛀,而且旧到灰色的。许多屋顶好像一面筛。有些是除了椽子之外,看不见屋盖,其间有几枝横档,仿佛骨架上的肋骨一样。到处没有窗玻璃。

2. 古人诗云“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就是似诗如画婺源古村落的真实写照。

3. 婺源沱州乡理坑村,建村于南宋初。自元代始,村子渐盛,人烟茂密,科第蝉联,簪缨奕叶。尤其在明代官宦屡出其村。他们显宦擢职之时或年老返乡之后,便致力于营造邸第,以耀祖光宗。

4. 古村落以“箬皮街”为轴线,大小40多条街巷呈技术布局,体现了很强的向心凝集性。高墙与通道构成的空间,时窄时宽,开际线时高时低,弯曲而又贯通,幽深曲折,犹如迷宫。

5. 离江湾镇十里的汪口村是个商埠名村。古建筑保存至今的有:俞氏宗祠、养源书屋以及民居、商铺等265幢。其中,明代建筑11幢,清代建筑253幢。

6. 汪口,古称“永川”,处于山水环抱之间。材落背告的后龙山,呈五级升高的台地。江湾水汇入段莘水以后,在村南侧由东向西流过,时净如练的河水因村对岸的向山阻拦出现U形弯曲,形成村前一条“腰带水”。

7. 汪口是俞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人烟稠密,商旅辐辏,是一个商业贸易集镇。

8. 这里安静清洁,不积灰尘,不生蛛网,蚊蚋不入,连鸟儿也不来搭巢。据说是由于根据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对建筑结构精心设计,在祠堂某些空间形成特殊的空气旋流,加之樟木具有樟脑气味,才形成如此优异的保洁环境。

9. 出婺源县城北行13公里到了延村。延村,原名延川,明初,金姓迁入,才改叫延村。位于山谷平川里。南北两面不远就是山,山在村东互相逼近,挤成斜向东北的峡谷。

10. 延村是茶商名村,是江西省建筑群重点保护村。俗话说,无“徽”不成镇,婺源古属徽州,而延村、思溪的商人,就是当年“徽商”中的一支劲旅。

11. 思溪村始建于南宋元末年(约1199),先祖由长田村迁来。多俞姓,俞音谐鱼,“鱼”思溪水,故名思溪。整个村子设计成了船形。村口有一座风雨桥。进村必须过桥。

12. 延村和思溪的民居规模庞大,造型考究。木制的二层榀架,外围以高耸的出山马头封火墙。住宅紧挨着住宅,封火山墙也是宅第之间的'界限。表条石门框门楣,水磨青砖雕琢镶嵌装饰的门楼。

13. 村中所有街巷,都是青石板铺墁。即使雨雪满天,在此串门入户,从村头到村尾,衣赏可以不湿。

14. 思溪延村的古建筑有一种“集体”的美。“庭院深深深几许”,南唐诗人延巳的这一名句,常常被用来形容中国古建筑的延绵无尽。婺源乡村的民居庭院,究竟深几许?委实使身临其境的游人颇费思量。

15. 李坑村,们于婺源县城东北15公里,属秋口镇。2003年6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李坑村原名“理田”,改名李坑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

16. 婺源曾属古徽州,是徽商的发源地之一。商人们在外地挣了钱,便回家修造氏族宗祠、家室府第,使得明清建筑遍及全县。这些古建居民,至今相当完整地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17.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素有“耕读文化、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历代名人辈出,自宋以来有官宦贤达2600余人。南宋理学家朱熹、近代中国铁路工程创始人詹天佑就是其中佼佼者。

18. 千年古道,驿路断桥。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村落,源远流长凝练精深的古文化。“村外又村千户荫,树间生树四时春”……这个自然质朴之地,就是被誉为“中国最美丽乡村”——婺源。

19. 秋冬来时,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周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20. 这是一个巨大的古宅,在苍色的山岩的脚下。宅后一片竹林,鞭子似的多节的竹根从墙垣间垂下来。下面一个遮满浮萍的废井,已成了青蛙们最好的隐居地方。

21. 这是一幢三间茅草屋,它矮得白芸那不高的个子已快触到屋檐。看得出,由于太陈旧,它像个驼背的衰弱老人,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门板已烂掉几块。泥墙上的两个小窗户,堵满破席乱草。

22. 村里的农舍几乎全被积雪笼罩了,只留下几个黑洞洞的窗户,像一双双大睁着的眼睛,诧异地打量着这个白雪的世界。

23. 绿树掩映之中,整齐的瓦房和陈旧的草屋交错杂陈,恰似一盘杀得正酣的象棋子儿。

24. 那是一间低矮破旧的南房,屋里终年不见阳光,昏暗潮湿,墙皮早已脱落了,墙上凹凸不平。

25. 站在半山腰上向村子望去,一座座低矮的小茅屋,像雨后钻出地面的一朵朵小蘑菇,散落在山坳里。

26. 皖南古村落之宏村建于明清时代的白墙黑瓦,临于水边,映于倒影,一片黑白明透烟雨索清的感觉,很美,也很舒适。你动心了没。

27. 茅镬,藏于四明山深处,有着“浙东第一古树村”的美誉。是宁波驴友必去之处。然却不时传出这座古村落因地质灾害隐患而整体搬迁的消息,让人不禁哑然。与那座古村相识缘于去年三月到杖锡村观赏樱花的途中小憩。

28. 村子的民宅多沿山坡而建,它们用土胚和砖木结构建成。有的屋顶盖着瓦片,有的屋顶上居然覆着稻草,这在发达程度颇高的宁波沿海地区显得有些另类,可能正是这点与众不同才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观赏原生态的美。

29. 看着斑驳的老墙,凭着自己的想象,感觉这些老房子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村中的行道由各组石阶组成,蜿蜒延伸而四通八达,拾阶而上,石阶两旁长着苔藓或蕨类植物,没有狗吠鸡鸣,宁静而不寂静。

30. 茅镬古村落其实不大,十分钟就可绕遍整个村子,漫步其间有种久违的感觉,类似的村落在若干年前有很多,只是以前不曾关注罢了。

31. 出村是条石阶,短了些,但石阶旁却矗立着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分叉的枝桠上,挂着无数扇形小叶片,微风一吹,叶柄脱落,纷纷扬扬往下飘,落在石阶上,踩过去,簌簌作响,别有一番意境。

32. 一年后的回顾,估计那道原生态的风景犹在,只是古村落茅镬村的未来尚不明了,她会离我们正渐行渐远吗?

33. 李坑村的主体位于一个东西狭长山谷里。山谷东端是一个封闭的盆地,都是水田。两条小溪,都发源于盆地,一叫上边溪,一叫下边溪。上边溪流向正西,下边溪由南侧西流、转而偏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