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山的云海真是奇,人若在云中,它会感到眼前之景绰约无比,而自己似乎飘然成了仙。我到哪儿,云也跟着我到了哪儿,甚至伸手可拉住它,脸可以接触到它。
2、我为在光明顶见到它的婀娜多姿而赞不绝口,为在天都峰见到它的直铺深谷而惊叹不已,我更为日出时那滔滔的云海而震撼。
3、云海以它变幻不定的身影赋予这座名山以神奇的色彩,使它更显得妩媚动人。
4、近看黄山像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的无影无踪,大风吹过,雾气飘散,种种奇妙景象又欣然展现眼前,原看朵朵白云像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高处看,则像波涛滚滚的大海,一座座青山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时隐时现在云雾之中,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5、人人都说黄山是人间的仙境,仙境怎能离开浩瀚的云海呢?它时而如风平浪静的湖水,时而像波涛诡异的大海,时而轻轻如丝绢,时而又怒气冲霄。
6、风停了,云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公主飘在天空中,伴着人们的赞叹声,伴着小鸟青翠的歌声,挑起有没动人的舞蹈。
7、寺内有块平地,我也感觉有点累了,便想坐下休息一会儿。走近寺门,抬头一看,只见“金鸡”正颈项高昂,两翅处张。待我取出妈妈的相机,“金鸡”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正纳闷,“金鸡”仿佛从天而降,又出现在天空中。啊,是云海!
8、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9、雪白的云团像海浪一样在空中翻滚着,碰撞着,拥挤着。只是没有海的蔚蓝,没有海的惊天动地的呼啸,但它有海的浩瀚,有海的气势。
10、西海的赏景胜地为排云亭,这里簇拥着许多箭林般的峰峦,大峰磅礴,小峰重叠,每当云雾萦绕,层层叠叠的峰峦时隐时现,酷象浩海中的无数岛屿。特别是夕阳西斜,层峦尽染,气象万千,呈现着无限瑰奇的绝妙景象。由排云亭往南行,有著名的飞来石。飞来石不仅形态奇特,在平台上凭栏揽胜,还能令人进入绝妙的“画境”,双剪峰、双笋峰就象一幅神奇的泼墨山水画。
11、在玉屏峰西侧,还有一座望夫石,它的形状好像少妇立足石台,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因此得名:望夫石。在耕云峰上的一座巧石,一只活泼逗人的小松鼠,拖着蓬松的'大尾巴,想越过万丈深渊,跃上高耸入云的天都峰。名字大家可想而知,那就是――“松鼠跳天都”。我看了这些怪石,心中不禁想:究竟黄山的怪石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呢?
12、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将人间。难怪从黄山归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哪,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13、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黄山除五绝外,瀑布、日出和佛光,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14、攀上清凉台,凭台远眺,目之所及,无不是茫茫云海。红日未出,远处几缕朝霞,染红了东方。一眨眼,海天相接处出现了一个红点,渐渐变大变圆,在无垠的云海的衬托之下,那是相当的美。最后鲜活的太阳跃出“海”面,阳光普照大地。这便是黄山的又一绝景--黄山日出。
篇一:云海古风诗句
诗 词 精 选
《思母吟》
子在豫南母岭南,母子间远难相见。 逆子贪嘴馋酒家,用心煎成盘中餐。 千叮万嘱予从弟,慎重亲付便我食。 见此一盘餐中物,料得母悲思冠儿。 一碟茴香琵琶虾,具是心头泪里炸。 子为筝而飞九天, 仍有一线母相牵。 子为萍而漂远方,即便天涯血脉连。 千恩万情偿不尽,今生来世作犬马。
《诗愤》
早岁哪知赋诗难,下笔千言墨未干。 一言难以成四韵,深情不堪付两联。 文无第一百家鸣,诗传千载万古谈。 平仄半丢倡古风,清水芙蓉最自然。
《凭吊白乐天》
一袭青衫出帝都,形单孑然影自孤。 壮志难酬寄山水。闲情不堪听丝竹。 日暮江头泊江渚,夜来琵琶诉离苦。 贬谪浔阳仍忧国,位卑未敢疏案牍。
《点绛唇·自题》
乱红渐去,晚来枫林惹人醉。
凄风苦雨,哀秋风添悲。
点点滴滴,尽皆离人泪。
寒月升,孤鸿离影,往事以成灰。
《癸巳年端午》
菰叶裹糯米,洁白莹如玉。 至今思屈子,万古一鸿羽。
《思乡》
皓月落白霜,思乡满长江。 仍有一水隔,桥边人断肠。
《修身歌》
海水扬其波,上下有清浊。 修身且自好,清白爱莲说。 狱中死不屈,留芳正气歌。 椒兰吐幽香,汩罗自求索。 闲看天边月,悠然以忘我。 世间烦恼事,诸般见弥勒。
《黄山云海》
远上层峦掩青山,月落山头飞玉盘。 天地茫茫争一色,云海潺潺映山寒。 云中蛟龙啸白川,云头仙人驾玉鸾。 一派仙家好福地,人间绝色少比肩。
岁寒白天山,鸟绝人迹罕。 粼粼一波水,初平静无端。 云携一片影,梅开寒月前。 日暮风何在,潇洒天地间。
《月夜》
误将月夜作仙境,荷叶碧波点点星。 最喜仲夏清风送,纸扇轻扑飞流萤。
《漓江夜渔》
烟波紫气绕群峰,千里茫茫隐赤龙。 此生若了尘俗事,何不漓江一渔翁?
《贺兰晓月》(七绝·新韵)
贺兰晓月冷光寒,千古凄凉话不完。 自古兵家多少事?征夫悲泪逝如川。
《无题其二》
落日帆影远,海阔天地宽。 交游满天下,何处不安然。
《梅》
孤芳傲群芳,一束开自赏。 淡淡流神韵,暗暗有清香。
众鸟高飞尽,清波水留痕。 群山正相望,天地独一人。
《题图》
散落云霞半江红,暮色茫茫水蒙蒙。 群帆正欲凌波起,何不飘摇一乌蓬。
《题贺兰山》
朝阳初升万马腾,千古烽烟尽亡魂。 不屈英杰正厮杀,铿锵犹自带铜声。
《咏沙鸥》
何不为沙鸥,畅游云海间。 振翅凌天地,渺渺雾中仙。 不涉俗尘事,常伴海与天。 清高翱永翔,栖息冷峻岩 。
《天泉》
一泓晶蓝醉天泉,数峰清瘦出云端。 遥看山头飞白雪,忧愁已然逝如川。
《 题峨眉山》
峨眉雪芽白岩峰,不减清香云雾中。 居士论道金顶上,禅茶一昧与山风。
《金顶朝霞》
佛光祥宁照金顶,芳馨鸟语静人心。
普贤端座渡四方,八风不动济世情。
《云水居》
天上有仙人,居于云水间。 琼楼映五彩,庭前飞玉鸢。 兴起调琴瑟,举杯向婵娟。 阁中无日月,潇洒年复年。 淡泊远红尘,浮生有清闲。
《峨眉山云雾》
云如涛浪卷霜雪,螓首峨眉天下绝。 灵岩叠翠出金顶,大坪霁雪飞白叶。
《醉酒歌》
杜康作秫酒,置饭于空桑。 郁郁凝其味,久而出芬芳。 酒星与酒泉,玉液流琼浆。 绍兴女儿红,坛坛尽金黄。 贵州茅台沟,绵柔且甘爽。 汾酒杏花村,回味思悠长。 巴蜀泸州窖,白尾净浓香。 柳县栖西凤,幽雅荡回肠。 贫贱与富贵,尽皆饮佳酿。 古来多少杯,一梦醉黄梁。
篇二:云海古风诗句
中国古典诗歌的月亮是诗的意象,并不是客观的想象,而是主观的某种情感特征与客体的某一特征的猝然遇合,极富中国的民族特色。全世界人民心目的月亮各有特色。飞白先生在《比月亮――诗海游踪之二》说“诗人代表着民族的眼睛,据我的统计,圆月在中国诗中(另外还有日本诗中)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世界其它地区,因此完全可以概括地说‘中国的月亮比外国圆’。这证明我们见到的月亮,不是月亮的物象,天上的月亮同是一个,但是我们见到的月亮是不同语言的格式塔,中国月亮的格式塔是圆月(按因为有团圆的联想),法国和中东月亮的格式塔是新月,法国和中东甚至在民族特色食品上也有体现。你们知道,中国月饼是圆的,而著名的法国‘月饼’croissant,直译是词义就是‘新月’,形状也是新月形的。”(按,这就是所谓的羊角包)。飞白先生还指出,在法国人的想象中,新月意和镰刀联系在一起,意谓着“丰收”“光辉的前景”“善”“吉祥”和“完成”。这一点和中东人的想象有相近之外,不过在阿拉伯人的想象中,新月的颜色是绿的。
他们的历法是根据月亮的盈亏来计算的,“新月是人事和朝谨的计时,斋月的开斋和封斋也是看新月。为了迎接新月,专用白银制作祭祀法器。作为牧民,他们的原始图腾是一对公羊角,两解弯成弧形,构成的正是一对新月的形状。”故中东和法国诗歌中,多有歌新月而不是圆月之作。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一个传统的母题。在对月亮的天体性质有科学认识的时代,月亮和太阳一样很容易触发诗人的想象和意象。太阳,最初,在诗人们心目中,比较自由,不但有赞美的,而且也有咒骂的:“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在那农业社会,太阳对于农作物,是太重要性了,这就决定了歌颂性的意象在太阳上凝聚起来了。扶桑、若木的神话典故,驾苍龙,驰赤羽的意象,最后竟成了至尊所独享,日为君象的性质就固定下来,而诗人与太阳的关系,除了葵藿倾心(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的忠贞以外,竟没有任何想象余地。赞美太阳,就得贬低自己。自己跪下来,君王才显得伟大。但是,月亮却不同,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比较平民化,比较人性化,和人的悲欢、亲情和爱情,骨肉之间的悲欢离合紧密相连。赞美月亮不但不意味着一定要贬低自己,恰恰相反,往往是展示自我,美化自我。月亮早在《诗经》就是佼好的意象:“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以月光临照天宇吸净显示感情的纯净。经过了千百年的审美积淀,在曹操的《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是以月的无边透明,美化忧愁的无限的。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写明月透明与雪色之白融为一体。让朔风劲吹其间,长驱直入,从质上,为这个纯净的宇宙定性为“哀”,从量上,显示整个宇宙的悲凉。到唐代月亮意象的符号意味在思乡的亲情上趋于稳定。这个意象具备了公共性。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所以不朽,就是因为它表现了乡愁在潜意识中敏感到不触而发。但是李白在月亮的这个意象上的贡献并不限于此,而在于突破了这个意象公共的单一性,展开了想象的多样性。在李白现存诗作中,不算篇中间出的月亮意象,光是以月为题的就达二十余首,从月亮意象衍生出来的群落,其丰富和深邃,大大超过唐宋以来的一切诗人。李白赋于月亮以自己的生命,使月亮焕发出多元的生机,改变了它作为观赏对象的潜在成规,月亮和李白不可羁勒的情感一样运动起来,静态的联想机制被突破了,随着李白的情感变幻万千。当他童稚未开,月亮就是“白玉盘”“瑶台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当友人远谪边地,月光就化为他的友情对之形影不离地追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亮可以带上他孤高的气质(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也可以成为豪情的载体在功成名后时供他赏玩(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嵋月)。金樽对月意味着及时享受生命的欢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对月可比可赋,无月亦可起兴(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抱琴弄月,可借无弦之琴进入陶渊明的境界。 “明月出天山,沧茫云海间”中的月带着沧凉而悲壮的色调,“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断,总是玉关情”,思妇闺房的幽怨弥漫在万里长空之中,幽怨就变得浩大。月对于李白来说,月不但可以“待”(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而且可以“邀”,视之为自己孤独中的朋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但可以咏歌之,“弄”(弹奏)之,甚至可以“揽”(“欲上青天揽明月”),使之交织着“逸”兴和“壮”思。在他以前,甚至在他以后,没有一个诗人,有这样的才力营造这样统一而又丰富的意象。虽然皎然也曾模仿过,写出“吾将揽明月,照尔生死流”(《杂寓兴》),只是借月光的物理性质,而不见其丰富情志。千年以后,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艺术上亦粗放,不能望其项背。这里选择的月不是被“弄”“邀”“揽”而是可以“问”的。但是这种问并不仅仅限于屈原式的对神话经典的质疑 (白免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而且最深邃的是是对生命苦短的传统母题的反思和突破。
八种经典月亮之二——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那远距离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月亮的意象和亲游子思乡和闺怨的结合为一体,似乎已经成了想像的定势。但是,李白在这首古诗(古风)中,却对月亮的固定母题进行了一次突围。突围的关键,就在题目中的一个“问”字。
为什么会“问”起来呢?
在这首诗题目下面,李白自己提供了一个小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这个贾淳是什么样的人士,目前还不可考。但是,他居然“令”李白问月.这里有两点值得分析,一是,他与李白的交情不一般;二是,看来,这位贾淳先生,对于当时的诗中,关于月亮的流行写法有看法。一般写写月亮的题目大抵都是描述性的,如春江花月夜,或者闺中月、关山月,最老实的就是一个字:月,或者:咏月,到了拜月,步月,玩月,就是挺大胆的了。在全唐诗中,光是“望月”为题者,就有五十首。可能是这位贾淳先生对这样的单调的姿态有点厌倦了,所以才敢于“令”李白来一首“问月”。李白之所以接受这样的命令,可能也是受这个“问”的姿态所冲击,激发出灵感来。要知道,向一个无生命的天体,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发出诗意的问话,是需要才情和气魄的。在唐诗中,同样是传统母题的“雪”,也有对雪,喜雪、望雪、咏雪,玩雪,但是,就是没有问雪。在贾淳那里,“问”就是一种对话的姿态,但是,到了李白这里,则不是一般的问问,而是“把酒问”: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这是李白式的姿态,停杯,是把酒停下来,而不是把杯子放下来,如果是把酒杯放下来,就和题目上的“把酒问月”自相矛盾了。这种姿态和中国文学史上屈原那样的问法是不太相同的: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氾。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屈原更多的是,对天体现象的追问:老天怎么安排天宇的秩序,为什么分成十二等分,太阳月亮星星是怎么陈列的,太阳从早到晚,走了多少里,而月亮的夜光,消失了怎么会重新放光。凭着什么德行?这是人类幼稚时代的困惑,系列性的疑问中混淆着神话和现实。屈原的姿态是比较天真的,但是,李白的时代文明已经进化到不难将现实和神话加以区别
的程度。故李白要把酒而问,拿着酒杯子问,姿态是很诗意的,很潇洒的。酒,是令人兴奋的,也是令人迷糊的。酒是兴奋神经的,又是麻醉神经的。酒在诗中的功能就是让神经从实用规范中解脱出来,使想象和情感得以自由释放。故在诗中,尤其是在李白的诗中,”把酒”是一种进入想象境界,尽情浪漫的姿态: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这里提出了一个矛盾,人攀明月不可得,说是的是,十分遥远,而月亮与人相随,说的是十分贴近。这就构成了一种矛盾,似乎是很严肃的。但是,这完全是想象的,并不是现实的,因而是诗意的“无理而妙”。人攀明月,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月行却与人相随,关键词是“相随“,也是不是现实的。月亮对人无所谓相随不相随。相随不相随,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人的情感的表现,这种情感的特点是什么呢?月亮对人既遥远,又亲近到紧密地追随。这种矛盾的感觉,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境界,天真的、浪漫的境界.接下去,并没有在逻辑上联贯地发展下去,而是一下子,跳跃到月亮本身的美好上去: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这两句换了入声韵脚,同时也是换了想象的角度。上句的关键词是“皎”,是比洁白更多一层纯净的意味。有了这一点,诗人可能觉得不够过瘾,又以“丹阙”来反衬。纯净的月光照在官殿之上。这里的丹,原意是红色,皎洁的月亮照在红色的宫殿之上。丹阙,似乎不一定在色彩上拘泥原意,可直接解作“皇宫”: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南方当日之地,引申为帝王的。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丹阙就是帝王的居所。下面一句,则写月之云雾。不是说云雾迷蒙,因为云雾是黑白的,而这里却说是绿烟。绿的联想是从什么地方生发的呢?我想应该是从飞镜来,今天,我们用的镜子是玻璃的,没有绿的感觉,而当时,镜子是青铜的。青铜的锈是绿色的,叫做铜绿。有了绿烟,不是不明亮了吗?但是,这里的铜绿,是被“灭尽”了的,一旦被月光照耀,就是发光了。但是不说发光,而说“清辉”焕发。清与绿有一点联想的自然,还有一点透明的意味,辉,也不像光那样耀眼,有一点轻淡的光华。全联从“飞镜”到“绿烟”到“清辉”构成统一互补的联想肌理。这是一幅静态的图画。接下去再静态,就可能单调,所以李白让月亮动起来: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这个动态的特点是,第一,幅度是很大的,一是从空间上来说,从海上来,到云间没。从时间说,从宵到晓。第二,从活生生的“来”到神秘的“没”?到这里,语气是既可以是疑问,又可以说是感叹。这是本诗许多句子的特点。因为诗人虽然是问月,但是,并不指望有什么回答。只是表达自我对现成现象的质疑和惊讶。倒是下面的句子真格地问起来了:
白免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好像是对神话的发问,也并不在乎有什么回答,只是诗人的感兴。这在他的《朗月行》中也曾经发出过“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捣药,老是捣个没玩,和谁一起享用呢?这好像不过是问着玩玩而已。其实,深意隐约可感。句子中的那个“孤”字。白兔是不是有伴,嫦娥是不是有邻?孤独感,而这正是诗人反复强调的意脉,而这也是他与屈原不同的地方。接下去,跳跃性就更大了。一下子跳到: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这种孤独感,从哪里来的呢?这是这首诗的主题的关键。值得细细分析。
第一,生命在自发的感觉中,并不是太暂短的,而是相当漫长的。然而,一旦和月亮相比照,就不一样了。 “今月曾经照古人”,那就是说,古月和今月,是一个月亮。今人中却没有古人,古人都消失了。生命是之暂短的主题就显现出来了。第二,“今人不见古时月。”本来月亮只有一个,今古之间,月亮的变化可以略而不计,不存在古月和今月的问题。但是,李白作为诗人,却把“古时月”和“今月”作了区分。这是一个想象的对比,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好像真有古月和今月之分似的。有了古今月亮的区别,古人和今人的
区别就很明显了,由于古人已经逝去了,他们感觉中的月亮,已经不可能重现了。把古月今月对立起来,不过是为了强调古人和今人的不同(暗示生命的大限)。第三,虽然古人今人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在看月亮的时候,其命运又是相同的: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人今人虽是不同的人,然而在像流水一样过去这一点上是一样的。[1]和明月的永恒相比,在生命的暂短这一点上,古人今人毫无例外的。这似乎有点悲观,有点宿命。但全诗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如此,相反倒是相当开怀的。原因在于,李白对生命苦短,看得很达观。最后用这样的话,来作结:
惟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对酒当歌,其中的当,是门当户对的当,对也就是当,并不是应当的当。这是用了曹操诗歌中的典故。但曹操是直接抒发人生几何的苦闷,!而李白则是,用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月光,一个是金樽。本来月光是普照大地的,如果那样,就没有意味了。只让月光照在酒樽里,也就是把其它空间的月光全部省略。让月光所代表的永恒和金樽所代表的对暂短生命的欢乐,二者统一为一个意象。暂短的生命由于有了月光,就变得精致了。永恒不永恒的问题被诗人置之脑后,诗人就显得更加潇洒了。
这几句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属于千古绝唱一类。除了因为表现出当时士人对生命的觉醒之外,还因为其思绪非常特殊。在自然现象的漫长与生命的暂短,在人世多变与自然相对稳定不变的对比中显示出一种哲理的深刻。在艺术上,之所以能够这种把生命暂短的悲歌转化为欢歌,原因还在于,其月亮的意象的奇特和心灵对话的自由。
李白没有辜负老朋友贾淳命意的期望,这首诗成为神品。对后世许多诗人产生巨大影响。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引转金波)《木兰花慢》(可怜今夜月)。王夫之在《唐诗评选》卷一中说到这首诗“于古今为创调,乃歌行必以此为质,然后得施其体制。” [2] 此话,在今天的读者来看,可能有点隔膜。关键词是“歌行”,说的是,这首诗是歌行体,是李白时代的“古诗”。这种古诗与律诗、绝句不同,不讲究平仄对仗,句法比较自由,句间连贯性比较强,古人、今人,古月,今月,作相互联绵地生发,明明是抒情诗,却似乎在推理,用的不是律诗的对仗,而是流水句式,情绪显得尤为自由、自如。
八种经典月亮之三——李白《月下独酌》
孙绍振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後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一首以月光和酒为意象的主体。但从根本上与《把酒问月》是不相同的。把酒问月的
姿态已经是够浪漫的了。这一首,仍然有把酒,举着酒杯的姿态,但是,不同在于,没有把月亮当成被问的对象,而是在想象中把它当作有生命的大活人. 可以说是与月共舞以反抗孤独五重奏。
在内涵上,这一首也和上面一首不太相同。从标题上看就很清楚。月下独酌,关键词是
一个“独“字。也就是孤独。前面一首《把酒问月》,还有一个朋友在边上窜缀他问月,而这里的诗意,就从没有朋友的感觉中激发出来一开头,就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很孤独,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一个亲人,话说得很直白。属于直接抒情的手法。孤独的
主题,在唐诗中,以独坐、独游,独往、独酌、独泛、独饮、独宿、独愁为题者甚多,孤独比之群居,更受诗人青睐。李白有许多孤独为题的诗,似乎对独酌之美更有体悟。光
是以独酌为题的主诗他就写了七首。这一首是从《月下独酌》四首中选出的。
其实其它几首也是很精彩的:如其三中说:“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在醉意中可以忘却生死、荣辱等等的痛苦。正是因为这样,酒才是超越圣贤、神仙的自由的象征: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这就显示出来孤独之饮,关键在于可以忘却痛苦,;孤独是寂寞的,然而又是高傲的,不为世俗所拘束的,达到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当然,所有上述的诗歌,都是一种豁达的人生之悟。但是,这种豁达,是一种直接激情的表白,以痛快淋漓,极端化,不留余地为特点。而我们面前的这一首,则是想象意象群落的描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本来是独酌,没有亲人。本诗的立意就是在要打破孤独,举杯邀月,把月亮当成朋友这是第一层次。对影成三人,这是第二层次。层次的上升,强化了欢乐的氛围,但,同时也增添了孤独的色彩。本来在中国诗文中,“形影相吊”是孤独的表现,李密在《陈情表》中创造了这种经典性的意象.但是,李白却把它变成了形影相邀,造成成了排除反抗孤独的意境.更精彩的是,李白把形影相吊的意象群落,变成形影共舞,把它与自己的生命的特殊体悟结合起来.李白所强调的是,毕竟月亮和影子并不是人。把月亮和影子当成朋友,恰恰是没有朋友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这里抒发出来的感情,不是一般单线的,而是复合的,一方面是想象中解脱自由,一方面则是现实的孤独压力,其间交织着欢乐和悲凉。这一点到了下面情绪就酝酿着转折了: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毕竟月亮和影子的友情,缺乏人的特点,月既不解饮,也就是不能解愁,影子随身则更是
徒然的,对影成三人,就完全是空的。这不是把想象境界彻底解构了吗?不然: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虽然是月亮和影子是没有生命的,但是不能因此而陷于孤独的痛苦之中。还是赶紧行乐,
享受生命欢乐。只要我进入欢乐的境界,月亮和影子的“徘徊”“零乱”,就有了生命的动态。但是,这种动态并不是生活的真实,多多少少是有点醉时的幻觉的。那是不是值得多虑呢?不!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哪怕是暂时的欢乐,也是应该尽情享受的,一旦真正醉了,没有感觉了,分散了,也不是悲观的理由。为什么呢?这里隐含着诗人在人世孤独的悲凉。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天上,在银河之上,会有相逢的.日子。这当然是一种自我安慰,安慰中有沉重的无奈,
但是,更多的是对孤独的反抗。
这首诗发挥了古风的自由体的,不以传统的比兴取胜,更不属于成为套路的情景交融, 完全是直接抒发,又不是一般的直接独白,而是在想象中层层推进,其想象之奇特,之精致,是其成功之道,但是,其想象之所以奇,又由于其想象逻辑之曲折。首先,其曲折的特点是一再向相反方面转折。第一次反向转折,是举杯邀月,使孤独感减少,进一步转折,则是对影成三人,使孤独感变成了欢聚感。第二次反向转折,月不解饮,影徒随身,则复归孤独。第三次,则是,坚持反抗孤独,“行乐须及春”。这种及时行乐的母题,是古诗十九首早就确立的,不过写得天真直白,而李白的杰出就在于将之美化,美化的关键
篇三:云海古风诗句
1. 董贞问剑,江湖,御剑江湖,醉梦仙霖,墨魂,仙剑赋,回到起点,雕花笼,仙恋,世上岂有神仙哉,牵绊,风碑,剑起沧澜,相思引,金缕衣,古剑情韵 河图倾尽天下,风起天澜,如花,为龙,还影,金陵秦淮夜,凤凰劫,阳关调音频怪物 醉仙歌,溯世书 小诗 菁华浮梦,江南调,何处似尊前 墨名棋妙 终章,且试天下,兰若词 HITA 剑破琴心 东篱 菩提雪,生别离永别离,雪诉离歌,若相惜 慕寒 息兮
1. 董贞 <朱砂泪>
引歌长啸浮云剑试天下 白衣染霜华 当年醉花荫下红颜刹那 菱花泪朱砂 犹记歌里繁华梦里烟花 凭谁错牵挂 黄鹤楼空萧条羁旅天涯 青丝成白发 流年偷换 凭此情相记 驿边桥头低眉耳语 碧落黄泉红尘落尽难寻 回首百年去 镜湖翠微低云垂 (什么都可以原谅) 佳人帐前暗描眉 (什么都能够遗忘) 谁在问君胡不归 (只要开口对我讲) 此情不过烟花碎 (什么都可以隐藏) 爱别离酒浇千杯 (什么都能够埋葬) 浅斟朱颜睡 (完美的伪装) 轻寒暮雪何相随 (什么都可以原谅) 此去经年人独悲 (什么都能够遗忘) 只道此生应不悔 (除非你已不再想) 姗姗雁字去又回 (什么都可以隐藏) 荼蘼花开无由醉 (什么都能够埋葬) 只是欠了谁 一滴朱砂泪 引歌长啸浮云剑试天下 白衣染霜华 当年醉花荫下红颜刹那 菱花泪朱砂 犹记歌里繁华梦里烟花 凭谁错牵挂 黄鹤楼空萧条羁旅天涯 青丝成白发 流年偷换 凭此情相记 驿边桥头低眉耳语 碧落黄泉红尘落尽难寻 回首百年去 镜湖翠微低云垂 (什么都可以原谅) 佳人帐前暗描眉 (什么都能够遗忘) 谁在问君胡不归 (只要开口对我讲) 此情不过烟花碎 (什么都可以隐藏) 爱别离酒浇千杯 (什么都能够埋葬) 浅斟朱颜睡 (完美的伪装) 轻寒暮雪何相随 (什么都可以原谅) 此去经年人独悲 (什么都能够遗忘) 只道此生应不悔 (除非你已不再想) 姗姗雁字去又回 (什么都可以隐藏) 荼蘼花开无由醉 (什么都能够埋葬) 只是欠了谁 一滴朱砂泪 镜湖翠微低云垂 (什么都可以原谅) 佳人帐前暗描眉 (什么都能够遗忘) 谁在问君胡不归 (只要开口对我讲) 此情不过烟花碎 (什么都可以隐藏) 爱别离酒浇千杯 (什么都能够埋葬) 浅斟朱颜睡 (完美的伪装) 轻寒暮雪何相随 (什么都可以原谅) 此去经年人独悲 (什么都能够遗忘) 只道此生应不悔 (除非你已不再想) 姗姗雁字去又回 (什么都可以
隐藏) 荼蘼花开无由醉 (什么都能够埋葬) 只是欠了谁 一滴朱砂泪
2. 董贞, 陆雪琪<情醉>
情丝如梦 愁断白头 花开花落望穿多少个秋 千年等候 只为破茧重逢 一生的痛只愿你为我读懂 红颜独憔悴 莫笑桃花劫 一腔春水只为你搁浅 男:把酒唱离别 追忆鸳鸯弦 用生命换永远驻你心田 女:潮起潮落月缺月又圆 男:沧海桑田春去春又归 合:缘起缘灭 轮回落凡间 天上人间醉无眠 女:情丝如梦 男: 愁断白头 合:花开花落 望穿多少个秋 女:千年等候 渐合:只为破茧重逢 一生的痛只愿你为我读懂 女:红颜独憔悴 莫笑桃花劫 一腔春水只为你搁浅 男:把酒唱离别 追忆鸳鸯弦 用生命换永远住你心田 女:潮起潮落 月缺月又圆 男:沧海桑田 春去春又归 合:缘起缘灭 轮回落凡间 天上人间醉无眠 女:情丝如梦 男:愁断白头 合:花开花落 望穿多少个秋 女:千年等候 渐合:只为破茧重逢 一生的痛只愿你为我读懂 女:一生的痛只愿你为我读懂
3. 董贞<幽狐>
古柏青幽幽 阴下环佩伶仃歌 谁遣山风迎嘉客 遗君菟儿丝 点点芳馨附松萝 好女亦慕少艾色 轻启唇 木兰减字调般涉 心相悦 心相悦 情满颌 复子衿 不期君以静女和 心欢喜 心欢喜 声愈乐 竟已是霞送日落 良辰倏忽尽 执手两不舍 拆旧穗绾成新结 系于绶侧 望君珍之如惜我 极秋水 青骢绝尘早不得 意重重 意重重 复长歌 歌高唐 忽恐缘如巫山一刻 意迟迟 意迟迟 声渐涩 溺于思 夜半回回梦继昨 诉别情 诉别情 泪潸落 清晌起 才记
除却乞巧难见飞驳 自笑痴 自笑痴 挑红罗 自笑痴 自笑痴
4董贞<浮梦逍遥>
回梦云峰仙乡 青山幽谷白鹤成行 灵散无踪 月迷似暮 怎忍又见烟水两忘 为寻旧梦隐剑芒 好花好景莫负韶光 天涯遥望 莫失情牵 莫忘情长 仙灵一别经年仍否有霓裳 独敛衣袂倚斜阳 千年还似一梦 前尘已茫茫 谁言别后才懂牵肠 玉笛声渐 青鸾箜篌响 自古痴心多离怅 不若斗酒千盅 醉卧云海旁 留待后人纷纭一世逍遥痴狂 寂寞瑶宫难访 笑归红尘满袖寒香 山风桀骜 细雨无声 共我轻扬 仙灵一别经年仍否有霓裳 独敛衣袂倚斜阳 千年还似一梦 前尘已茫茫 谁言别后才懂牵肠 玉笛声渐 青鸾箜篌响 自古痴心多离怅 不若斗酒千盅 醉卧云海旁 留待后人纷纭一世逍遥痴狂 RAP:蝶恋飞花凋入水龙吟和夜风鸣廊 还魂草寄语谁的情丝绾作玉满堂 飞絮轻点湖如镜 青空流过纱织云 摘一颗璀璨夺目换得一夕馥郁芬芳 一别经年仍否有霓裳 独敛衣袂倚斜阳 千年还似一梦 前尘已茫茫 谁言别后才懂牵肠 玉笛声渐 青鸾箜篌响 自古痴心多离怅 不若斗酒千盅 醉卧云海旁 留待后人纷纭一世逍遥痴狂云海古风诗句。
5. 董贞<相思引>
梦随风万里 几度红尘来去 人面桃花长相忆 又是一年春华成秋碧
莫叹明月笑多情 爱早已难尽 你的眼眸如星 回首是潇潇暮雨
天涯尽头看流光飞去 不问何处是归期 今世情缘不负相思引
等待繁花能开满天际 只愿共你一生不忘记 莫回首笑对万千风景
梦随风万里 几度红尘来去 人面桃花长相忆 又是一年春华成秋碧
莫叹明月笑多情 爱早已难尽 你的眼眸如星 爱早已难尽 你的眼眸如星
回首是潇潇暮雨 天涯尽头看流光飞去 不问何处是归期
今世情缘不负相思引 等待繁花能开满天际云海古风诗句。
只愿共你一生不忘记 莫回首笑对万千风景 今世情缘不负相思引
等待繁花能开满天际 只愿共你一生不忘记 莫回首笑对万千风景
6河图<倾尽天下>
刀戟声共丝竹沙哑 谁带你看城外厮杀 七重纱衣 血溅了白纱 兵临城下六军不发 谁知再见已是 生死无话 当时缠过红线千匝 一念之差为人作嫁 那道伤疤 谁的旧伤疤 还能不动声色饮茶 踏碎这一场 盛世烟花 血染江山的画 怎敌你眉间 一点朱砂 覆了天下也罢 始终不过 一场繁华 碧血染就桃花 只想再见 你泪如雨下 听刀剑喑哑 高楼奄奄一息 倾塌 是说一生命犯桃花 谁为你算的那一卦 最是无瑕 风流不假 画楼西畔反弹琵琶 暖风处处 谁心猿意马 色授魂与颠倒容华 兀自不肯相对照蜡 说爱折花 不爱青梅竹马 到头来算的那一卦 终是为你 覆了天下 明月照亮天涯 最后谁又 得到了蒹葭 江山嘶鸣战马 怀抱中那 寂静的喧哗 风过天地肃杀 容华谢后 君临天下 登上九重宝塔 看一夜 流星飒沓 回到那一刹那 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 枯藤长出枝桠 原来时光已翩然轻擦 梦中楼上月下 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 拂去衣上雪花 并肩看 天地浩大
7. 河图<为龙>
手心上亘古的月光 那道伤一笑而过的苍凉 翘首觐向你伫立一方
是你生而为龙的狷狂 谨记你的姓名是炎黄 烽燧上战地的残阳 断刃旁岁月悄然的流淌 十二章纹你遥祭四望 血脉奔腾的黄河长江
血脉奔腾的黄河长江 是你与生俱来的张扬 风雨打尽红墙和绿瓦
丹青留下明日的黄花 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 世代传承的表达
盛衰荣辱斑驳了脸颊 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 一直坚守的土壤在你脚下
至死不渝的回答 烽燧上战地的残阳 断刃旁岁月悄然的流淌
十二章纹你遥祭四望 血脉奔腾的黄河长江 是你与生俱来的张扬
风雨打尽红墙和绿瓦 丹青留下明日的黄花 丹青留下明日的黄花
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 世代传承的表达 盛衰荣辱斑驳了脸颊
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 一直坚守的土壤在你脚下 至死不渝的回答
风雨打尽红墙和绿瓦 丹青留下明日的黄花 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
世代传承的表达 盛衰荣辱斑驳了脸颊 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
一直坚守的土壤在你脚下 至死不渝的回答 藏心上亘古的月光
怀中殇不再回眸的苍凉 翘首觐向你伫立此方 谨记生而为龙的模样
谨记我的姓名是炎黄
8河图<凤凰劫>
有没有剩下回望的时间再看我一眼 我分不清天边是红云还是你燃起的火焰 哪一世才是终点彻悟却说不出再见 有没有剩下燃尽的流年羽化成思念 是尘缘还是梦魇是劫灰还是你燃起的炊烟 哪一念才能不灭是涅磐还是永生眷念 幻化成西天星光是你轮回的终点 寂灭到永生沙漏流转了多少时间 你在三途河边凝望我来生的容颜 我种下曼佗罗让前世的回忆深陷 多少离别才能点燃梧桐枝的火焰 我在尘世间走过了多少个五百年 曼佗罗花开时谁还能够记起从前 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有没有剩下燃尽的流年羽化成思念 是尘缘还是梦魇是劫灰还是你升起的炊烟 哪一念才能不灭是涅磐还是永生眷念 幻化成西天星光是你轮回的终点 寂灭到永生沙漏流转了多少时间 你在三途河边凝望我来生的容颜 我种下曼佗罗让前世的回忆深陷 多少离别才能点燃梧桐枝的火焰 我在尘世间走过了多少个五百年 曼佗罗花开时谁还能够记起从前 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9. 音频怪物<浮生未歇>
谁家的清笛渐响渐远 响过浮生多少年 谁家唱断的锦瑟丝弦 惊起西风冷楼阙 谁蛾眉轻敛 袖舞流年 谁比
诗词精选诗 词 精 选《思母吟》子在豫南母岭南,母子间远难相见。 逆子贪嘴馋酒家,用心煎成盘中餐。 千叮万嘱予从弟,慎重亲付便我食。 见此一盘餐中物,料得母悲思冠儿。 一碟茴香琵琶虾,具是心头泪里炸。 子为筝而飞九天, 仍有一线母相牵。 子为萍而漂远方,即便天涯血脉连。 千恩万情偿不尽,今生来世作犬欢迎来到/经典语句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云海古风诗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肩天涯仗剑 谁今昔一别 几度流连 花期渐远 断了流年 不如就此相忘于尘世间 今夜无风无月星河天悬 听罢笛声绕云烟 看却花谢离恨天 再相见 方知浮生未歇 若挥袖作别 流云万千 可有人千万流连 若今昔一别 一别永年 苍山负雪 浮生尽歇 今夕隔世百年一眼望却 叹只叹他轻许了誓言 把千年咒怨轻湮 成全了谁的祈愿 他不见 她守韶华向
1、雾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它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是它给这群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近处,芳草青碧,翠林如海,苍黛凝重。
2、薄薄的云雾笼罩着山峰。
3、秋后雨天的山中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4、雾在山间游动,像画家泼墨,使原来的山变成景,做成了一幅幅丹青。
5、青山隐隐泛中流,洞天云霄何处生?
6、双峰山的雾是有生命的雾。漂亮的晨雾像大山的女儿,亲吻着母亲的面颊。它仿佛得到了母亲的呵护,便把流动的美回报给游人。当你沉醉在它的神韵之中时,不知不觉一轮红日升起。此时此刻,太阳仿佛像一个黄中透红的大苹果,向人们展示出更加奇艳的风韵。
7、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8、双峰山的雾是温馨的雾。它仿佛是一幅硕大的写意画,从天际垂下,使得竹海似隐似现,泉水似凝似流。它不属于那种“雾锁山头山锁雾”的浓雾,使人喘不过气来,也不是稀疏的让人乏味的薄雾。它妙就妙在它的似隐似现,给人以神秘感;它妙就妙在它的宁静而雅致,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它妙就妙在它的洁白而亲切,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9、远处,奇山兀立,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
10、下雨时,煤烟像那重甸甸的乌云,在烟囱上时起时落,一团团高悬在屋顶上,或是坠落在地上到处乱窜,不知要往哪里躲藏。
1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雾在我心中无疑是最具有气质的,因为它让我的心灵得以解脱,得以愉悦。在太阳未舒展腰身之前,雾已经包围了整个大地――房屋、高山、原野,加上我都已经成为了雾的囊中之物。它难以捉摸,让接触了它的人都对它产生疑惑与向往,而这也正是雾吸引我的地方。
13、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14、我被云雾缭绕的山峰吸引,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15、这神奇的庐山云雾是哪儿来的呢?原来庐山峰峦林立,峡谷纵横,构成了云雾滋生的天然条件。而江湖环绕的地理位置,又为庐山提供了生成云雾的充足水汽,水汽一旦碰上空气中的尘埃,就成了小水滴。数不清的小水滴就形成了漂亮神奇的庐山云雾。
16、云海涌动,被晨光染满绚丽的色彩。把五指山群峰装扮得格外秀丽。
17、远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调皮的孩子和你捉着迷藏。
18、游客们向着云雾缭绕的山顶缓步向上攀登。
19、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云雾缭绕,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阴,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20、早上起来,一出门,白茫茫的一片,无所谓天,无所谓地,好似拉上了几层纱幕。它轻飘飘的,细腻腻的轻拂着水,木、草、屋、人,浮来浮去,似仙境,似迷宫,令人迷惑。一切都被白色的雾包裹着。
21、雾缓缓溶化,缓缓稀淡。山脚下,幽幽地飘来一阵清风,雾纱被卷起一角,露出湛蓝的天,蓝得刺眼。一切都被晨雾擦干净了,空气多么清爽。
22、登上山顶,一眼望去在崇山峻岭间一片烟波浩瀚的景象,看那悬崖绝壁处有云雾缭绕令人身心洒脱。
23、云雾在山头缭绕、聚积、簇拥,缓缓成了壮观的云海。
24、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
2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6、我见过的最气势磅礴的雾,是大山谷里的雾,很厚,很浓,似云团,似汹涌澎湃的波涛,刹那弥漫整个山谷。
27、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28、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29、各种形态的云雾,纷纷飘然而至,飞在茫茫的五指山上空。
30、五指山云雾缭绕,如诗如画。云是它的韵脚:五指山如歌,雾是它的旋律。
31、、沁园春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32、每一层次之间相隔万里,从山下仰望,五色云雾缭绕其间,映出巍峨神圣的城阙之象。
33、天地间笼罩在白色的雾中,近处的花草、树木,远处的山峦、房子,都在浓雾中时隐时现。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有时只能听见他们杂乱的、时断时续的脚步声,只能在靠近的一瞬间,才能看清楚他们的面孔,待转身再看时,他们的背影仿佛进入了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
34、雾,似有形而又无形,朦朦胧胧的飘渺于文人的诗篇之间。
35、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缓缓地上腾,缓缓地消隐。
3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云雾漫山中。
37、一抹尘烟,烟雾缭绕,千里烟波,憔悴凋落。一生一梦,梦里梦外皆如烟,有着虚无的漂亮,有着诗般的朦胧,有着诗般的惆怅,有一种期盼,有着荷花般的清莹。
38、雨一停,雾就从藏匿的山谷汹涌而来,开始雾像是薄纱,又像是炊烟,它轻轻的抚摸着我们,瞬间雨一停,雾就从藏匿的山谷汹涌而来,开始雾像是薄纱,又像是炊烟,它轻轻的抚摸着我们,瞬间淹没了眼前的一切。此刻向下看是白茫茫的云海,向上看耸立的山峰,好像滔滔江水中的一叶扁舟,山在云中飘,人在画中游。
39、我站在云雾缭绕的山顶看日出。
40、仰望天台,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
41、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42、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好象从天上降下了一个极厚而又极宽大的窗帘。我的视线全被雾挡住了,好象在空间里就只有眼前这么大。我们坐在汽车上,雾钻进车窗,在人们的身边、脚下缭绕。路边的树木只能看出个黑影子。
43、镶嵌在天边的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的金光,云雾缭绕,显得分外壮丽,好像一幅漂亮的图画。
44、烟波缥缈隐险峰,上下左右各不同。
45、看着云雾缭绕的天子山,多少有点遗憾看不到远处的景色。
46、起风了,那相对平静的雾海滚动起来,雾浪一个又一个地慢速翻滚着,好像慢镜头中大海的汹涛。那雄狮、骆驼、孔雀、老虎……被风打散,卷着漩儿,打着传儿,依依恋恋地飘起来,飘……
47、走在宽阔的路上,啊!像一位漂亮的姑娘给大地急匆匆的织了一条薄薄的纱毯,还没来得及绣花,就迫不及待的给大地铺上,让人们欣赏。远处的山朦朦胧胧的,隐约只看见一点影子,雾衬着山,恐怕画家都不能描绘出这一画面呢,真是美不胜收。
48、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49、这烟幻化成千奇百怪的形状和颜色,一会儿,它如一幅轻盈的帷幕,飘悬空中,一会儿好似从香炉里选出,笔直升起,一会儿,它又仿佛变成一面大旗在烟囱的上空随风飘荡。
50、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斩不断,挡住了我的视线,使人有种飘飘然乘云欲归的感觉。
51、巍峨的云峰上,霎时峭壁生辉;转眼间,脚下山林云消雾散,满山苍翠,掩映着雕檐玲珑的古代建筑群。
52、不一会儿,大雾把我们团团裹住,我们大雾中摸下山来。回头望去:那雾还没有散尽,山峦迭翠,莽莽苍苍,雾霭好像给它们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又如那皑皑白雪。真是:无山不飞云,无云不绕山。这次,我们虽没有见到日出,但却欣赏到了白云山雾海的壮丽多变,让我感叹于这大自然的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