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半条被子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半条被子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4-09-26 03:27:06

《百合花》

可能是因为性格的原因,我喜欢充满浪漫气息的文字,总认为那种字里行间柔美,是情感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在读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感受到的却不仅仅是浪漫。

百合本是一种代表浪漫的花朵,花瓣舒展,枝叶通透,整一个有着饱满的精气神,我记得曾经给百合写过一首诗:

晶莹剔透洁无瑕,富贵清纯志可嘉。

更有爱情红似火,心心相印令人夸。

总以为百合象征的是圆满的爱情,可是当它被绣到被子上之后,却有着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新婚的嫁妆,是一个姑娘最珍视的物件,可是中途被借走了,音讯全无,是不是就是意味着自己的丈夫也是这样的结局,一个了无音讯的结局。可是最终,这床被子出现了,是不是也以为着这位妇人的丈夫最终会出现呢?这个我们不得而知,而这片文章的主题也不再于此,而是为了赞美这样一种奉献的精神,可是,我不喜欢用奉献来感受整篇文章,因为这样显得太为刻意,刻意去捕捉这种高大上的意境,而是喜欢从别的角度,去挖掘一些其他的情感。

花开,是一朵花最灿烂的时光,花期有长有短,就意味着一朵花的寿命有长短,花开就像一个青春期,最美丽绽放的时间,在阳光下摇曳,婀娜多姿,煞是好看。花似人,人比花,气息也相近,要不人怎么说:花一样的年龄呢。总喜欢用花来形容青春时期的少女,也喜欢赋予花各自的花语,仿佛是不同的人不同性格一样。

看过不少关于花的诗词歌赋,印象最深刻就是《红楼梦》中有一回宝玉生日时占花名的酒令,芙蓉是黛玉,莫怨东风当自嗟;牡丹是宝钗,饶是无情也动人;湘云是海棠,只恐深夜花睡去。一众女儿,都有自己的专业花卉,也暗示了自己的命运。

当然,文章中的百合花是开在被子上的,就算入土为安,它也依旧开在泥土之下,或许有一天,会冲开黑暗的土壤,开出一朵真正的百合花来。我把作者的意图理解为把花开在心里,心中有花,或许就能活出花一样的精彩绝伦。

大学校园,很多人梦想能够进这所象牙塔,圆梦,梦碎。这里演绎着各种绚烂的故事。遥想当初,我和他们一样满怀期待地来到了传说中的美丽天堂,幻想着等待着我的美好未来。所以心中的花一直是开着的,或许还没有完全绽放,但是,我愿意用尽一生,去呵护它一生的花开不败。

《百合花》读后感篇二:

一提到战争,我们想到更多的是杀戮,是血腥。看了茹志娟的《百合花》,我才发现那些被我们所忽视的战争中的的爱与温情。作者为什么将小说取名为“百合花”呢?百合花在文中只出现过两次,而且两次都是在新媳妇的被子上出现。经过再三阅读,我才发现了“百合花”其背后蕴藏的深意。绣有百合花图案的被子是一条联系着人物的线索,没有它,小说中的三个人就不会聚在一起,更不会发生后面的故事。而白色的百合花正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灵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暇。

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我”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一个见到女性就脸红的十九岁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后来,因为包扎所里被子短缺,我自告奋勇地拉上小通讯员去向百姓借棉絮和被子。然后新媳妇出现了,她起初不愿借被子,为此事通讯员蒙羞两次,且挂破上衣,新媳妇这位本性善良的女性便心存内疚,她执意寻找机会弥补。后来,通讯员在救人时牺牲了,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这位年轻的战士。

我觉得,这部短篇小说打动我的不是它的情节,而是里面的人物,和作者细腻的细节描写。小说中“我”是作为一个叙述者的身份出现的,而故事的两个主人公就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小通讯员这个人物形象。小通讯员只有十九岁,确实还只是一个孩子,长着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在护送的途中一直不敢正眼看“我”,与 “我”说话时,就更表现得张皇不安,腼腆羞涩;谈到娶媳妇时,更是飞红了脸,越发扭捏。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十九岁的小通讯员却已经担当起了解放人民的重任,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传递战报。包扎所条件艰苦,缺少被子。在向新媳妇借被子时,他遇到了困难——新媳妇没把被子借给他。可“我”却很轻松地向她借到了。这让通讯员感到委屈和不服,怪新媳妇“死封建”。从他不多的话语和行动中可以看出他的耿直和爽快的性格,农家穷苦孩子的特征。可当“我”告诉他,这条新被子或许是新媳妇做姑娘时起早熬夜为自己新婚缝的,小通讯员觉得误会了人家,愧疚地想把被子还回去。这种感情态度的变化表现了他的淳朴、善良和单纯。当通讯员回团部时,他不忘关心“我”,给“我”留了两个干硬的馒头,这份对战友真挚的友情和关爱,平凡而亲切珍贵。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通讯员小小的身躯在战友危难之际竟然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和无穷的勇气。为了保护同志,舍身扑在快要爆炸的手榴弹上,牺牲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而新媳妇的形象也是让人印象深刻,新媳妇是一个美丽娴静、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对于让通讯员受气这件事,她一直感到很愧疚,希望有机会向通讯员道歉。可是唯一的机会却是通讯员重伤被抬到包扎所,新媳妇全然不顾先前的羞涩和扭捏,“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似乎想弥补以前的过错。我想此时她的心情是悲痛、激动的。通讯员牺牲了,但新媳妇并没有停下自己的工作,仍然认真地缝着通讯员衣肩上的那个破洞,用自己那条绣着百合花的崭新的被子给小通讯员殓尸,“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我想,新媳妇做这一系利动作时一定是激动而又心痛的,一定是饱含着泪水的。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质朴与善良,看到了人与人之间那份真挚的情感。

我一直在想,起初新媳妇不愿意把新被子借给“我们”,可能就是因为不愿意让硝烟污染了她的那床被子,可是后来她却愿意让被子随着小通讯员的尸体一起进入棺材,这不仅仅是她对当初使小通讯员蒙羞的弥补,更是对小通讯员死前行为由衷的敬佩。那是那会是永远的拥抱,或许在小通讯员的棺材里会一直留着百合的馨香,而那床被子也会让他在黄土之下不感寒冷。

《半条棉被》观后感1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一则“半床棉被”的故事。这则故事,让人感动,也给人启迪。

1934年11月,红军正行进在长征途中。部队驻扎休整时,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她们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老人,并对老人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

三位女红军走后,徐解秀老人一直珍藏着这半床棉被,直到去世前还念叨着她们。此后,尽管三位女红军没有再回到汝城县沙洲村,但“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的承诺,共产党人兑现了——不仅送来了新被子,还送来了一天比一天更美好的生活。

85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但“半床棉被”的故事依然述说着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风雨同舟的殷殷深情;“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的承诺,依然昭示着共产党人“长征”的目的和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一个被窝度寒夜,一床被子对半分”,过去,我们党正是靠无数个这样的行动赢得了民心,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让世人惊叹的成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日趋多样,只有不忘“半床棉被”里的为民情怀,把初心和使命体现在不断给人民群众送去“新棉被”上,我们党才能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拥护。

不忘“半床棉被”里的为民情怀,需要切实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不断掌握他们的新追求、新需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当有代表讲到“农民的八个梦想”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经常到一些贫困地区去,到农村去,我总有一句话,想知道你们还需要些什么?”一句“想知道你们还需要些什么”,是赤诚为民的生动体现,也深刻昭示我们:为民没有终点,服务永无止境;人民群众有什么样的新期盼、新需求,我们就应该送去什么样的“新棉被”。

“我要是连这个问题也解决不了,还当什么农业技术员!”张铁兵在学校本来学的是苹果种植技术,当看到种植葡萄的农户因寒灾损失惨重而欲哭无泪的场景后,他就在自家地里搞起了葡萄种植实验,从一个外行“修炼”成了资深“土专家”,带动全县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葡萄富农之路。李保国说:“农民群众脱贫致富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前南峪需要植树造林,他就研究土壤、径流、气候;富岗群众需要种果树致富,他就研究昆虫、肥料和标准化生产;当规模和品牌效应成为农副产品赢得竞争、提升效益的必然选择,他又成了核桃技术创新联盟和苹果技术创新联盟两大产业联盟的`理事长……像张铁兵和李保国那样,永远面向群众的新需要,一刻不停地学习、掌握新本领,才能在更好服务人民中坚守初心、担负使命。

今天,我们正奋斗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半床棉被”里的为民情怀,不断了解、掌握群众还需要些什么,不断掌握为民造福的新本领,不断为人民群众送去“新棉被”,就一定能从人民群众中获取前进的强大力量。

《半条棉被》观后感2

近日,电影《半条棉被》热映,好评如潮。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半条棉被》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路过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的故事。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棉被》弘扬的是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进入新时代,如何把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把他们为之奋斗而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摆在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力量源泉的根本原因。《半条棉被》的故事彰显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生死与共的情怀,是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

电影《半条棉被》绽放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截至9月17日,电影《半条棉被》湖南省内票房已突破212万,成为光影铸魂电影党课重点推荐影片,覆盖14个市州,在三湘大地全面绽放光彩。

这部制作精良、思想深邃、艺术精湛的红色电影让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也让初心使命在党员干部的内心绽放出新的光彩。

这部电影深深感动了黄埔军校抗战老兵后裔李成功,使他回忆起了父辈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他说:这个电影一直让我含着热泪,非常非常感动,红军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产,我们觉得今天发扬共产党半条棉被精神给全国人民,给老百姓,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我们一定要发扬红军、继承红军的革命精神,把爱护老百姓的优良品德继承下去,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我们都要献出我们的一切!

来自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金鹰报刊社党支部书记刘正勇说:我们全体党员今天到这里来重温历史,观看《半条棉被》的影片。这个片子我们觉得拍的非常的好,故事很感人,也还原了那段历史,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面,生死攸关,缺衣少食,但是我们的共产党员,我们的红军战士,在这个撤离的时候,把这个一条棉被都剪一半给我们的老人,给我们当地的群众也展示了,展现了我们共产党员,红军的风格,品格现在再回想,董秀云,这位红军的做法,应该说也是表现了一位红军战士的,他们的品格,我们通过观看这个影片,深受教育,红色故事我们也应该把他讲好,红色基因我们也应该把他传承好。

湘雅附二普外科第一党支部的党员们很多刚下了手术,就走进影院观看《半条棉被》。湘雅附二普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文宇说: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一个初心、两种身份,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观影教育,激励我们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够更好的践行。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感动我们所有的年轻人。

在短视频平台上,电影《半条棉被》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广大网友也被这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谊打动,在一段徐解秀后人的采访视频下面,网友纷纷留言发人肺腑,让人泪奔!泪流满面!向英雄致敬!。

一位感同身受的.网友回复到我都哭了,那种分开和等待还历历在目,恐怕到死那天都不会忘记。

也有网友痛心的回复到他们也可能遭不在人世,那半条被连他们也不知道在哪了,要是人在他们部可能不回来看你的、多么心痛!最后一句话听了心痛。

在猫眼电影平台上,网友们也留下了诸多好评,写下了观后感触。有网友写道:太好看了,感动得我热泪盈眶!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平安的生活,真的太感谢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的英勇无私的保家卫国的革命先烈们!向你们深深地致敬!、在这面临巨大挑战的时代,需要重温最困难的时候那些为了别人而无私奉献自己的人和事,让我们从中学习到那种精神,那种力量,以指引我们未来前进的方向。

津市扶贫办的党员干部观影后,写下了名为《半条棉被看初心》的观后感,其中写道,共产党和老百姓是什么关系?半床棉被的故事说得最形象我们的党员同志们要通过此次的红色教育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歇的力量源泉。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湖南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曹健华说:为了进一步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和离退休党员集中观看了电影党课《半条棉被》。通过专场放映、主创讲述幕后故事、开展影评等多种形式,全体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半条棉被》的红色经典故事生动诠释了即便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为民情怀,感动了全场、砥砺了初心、淬炼了灵魂,让我们更加深切感悟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人民至上的丰富内涵,让我们更加深刻领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蕴。

来自湖南广电快乐先锋的伍艺说:看完《半条棉被》感觉到温暖,女人亲历战争,女性视角里的长征苦不苦,不苦,为了让孩子们有和平的日子,让每一个家庭都幸福,为了这样美好的理想信念,女红军战士勇敢的面对残酷无情的战争,半条棉被温暖了老百姓,也深深感动我。

目前,电影《半条棉被》已成为湖南省电影党课热门影片,热忱欢迎各级党组织走进影院开展电影党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