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
1.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所流露的复杂感情,籍此培养学生的分
2.学习本文雅俗相间、内涵丰富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5分钟,在教室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
同学们:课前大家听到了一首流行歌曲,你能说出这首歌反映的是哪个地域的生活?(北京)
人们把这种带有北京味又间有京剧腔调的歌叫做什么?(京歌)
歌坛有"京味歌曲",文坛也有"京味文学"。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京味文学家"是谁呢?(老舍)
我们曾读过他的哪些作品?(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散文《小麻雀》、话剧《茶馆》等)
老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写"京味文学"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一个并不是在北京出生的人而被人冠之以"京味作家"那就令人称奇了,有没有这个人呢?有。那就是生于我们江苏高邮的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
[出示幻灯片之一]
"汪曾祺像"
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毕业后曾在昆明、上海等地做中学教师,1948年到北京工作一直到逝世。曾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北京京剧团工作,先后担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代表作有《受戒》、《大
[出示幻灯片之二]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知道,汪曾祺先生从1948年到1997年逝世,整整50年一直生活在北京,那么,在他的作品中带有京味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汪曾祺先生的一篇"京味散文"--《胡同文化》。
[板书或出示幻灯片之三]
胡同文化 汪曾祺
(二)检查自读预习
1、查生字读音
[出示幻灯片之四]
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胡同
A、tóng B、tòng C、tōng D、tong
2、约二斤鸡蛋
A、y uē B、yuè C、yāo D、yào
3、房
A、lǐn B、lìn C、lǐng D、lìng
4、低徊
A、 huái B、huāi C、huì D、huí
(题中黑体为正确选项)
2、查自读后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1)北京的胡同在建筑方位上有什么特点?
--正 [板书:方位 正]
(2)胡同方位的这种特点使北京城形成怎样的特点?
--方正
[出示幻灯片之五:北京胡同地图]
(3)这种"方正"给北京人以什么样的影响:
--"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总领"或"总括"
(5)有一个俗语是怎么说北京胡同之多的?
--"有名胡同三千六,没名胡同数不清"(另一版本后半句为"无名胡同赛牛毛")
(6)那些有名的胡同是依据什么而得名的呢?你能每一种用两个字
--[板书:得名 计数 存物 人名 行业 像形]
[出示幻灯片之六:一组北京胡同照片]
以上我们仅仅是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北京胡同作了一些
(三)
1、辨
(1)"文化"这个词现在在各种媒体上频频出现,但"文化"的内涵随语境的不同而不同。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有关《词典》和《辞海》上对"文化"的注释,然后看看"胡同文化"中的"文化"属于何解。
[出示幻灯片之七]
"文化四解"
①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政治文化中心
②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一种人文现象。如:酒文化、市井文化
③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④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文化知识、文化水平
(2)请将下面有"文化"的词句根据其含义归类。
[出示幻灯片之八]
①大百菜文化 ②政治文化中心
③仰韶文化 ④学习文化
⑤市井文化 ⑥文化水平
⑦人类的文化 ⑧龙山文化
⑨酒文化 ⑩校园文化
(答案:②⑦--解① ①⑤⑨⑩--解② ③⑧--解③ ④⑥--解④)
(3)"胡同文化"属于哪一类呢?
--同①⑤⑨⑩
(4)坦率地讲,"文化"解释的第②义也并不是"胡同文化"这类"文化"的最恰当的解释,这里的"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
[出示幻灯片之九]
"文化"别解
在某一地域或某一领域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如"胡同文化"、"酒文化"等。
--其实有关"文化"定义,至今没有定论,有人统计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164种之多,现在更是众说纷纭,这个问题有待人们进一步探讨。
2、确定具体写胡同文化的章节
--5-12节。(第5节总写胡同文化在北京文化中的地位,6-12节具体写胡同文化的各种表现形态。)
3、请五位同学分别朗读6、7、8、9、10-12,并要求用精要的词语
(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将教材中已注释的"国子监"及"五味"再强调一下,另补充解释"祭酒"和"策源地")
[出示幻灯片之十]
祭酒--①古代
②学官名。主管国子监,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校长。
策源地--战争、社会运动等策动、起源的地方。
4、讨论并
(在讨论
5、谁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对"胡同文化"作一个高度
--封闭 [板书:封闭]
--对!可以说,北京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种旧时代文化。作者是清醒的,他在本文中对"胡同文化"的批判多于欣赏。
6、北京的市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些文化心态呢?
--中国历史上曾有多个朝代在北京建都,北京市民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皇城根旁,封建社会的高压统治逼迫他们人人自危、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这就是形成"胡同文化"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
(四)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1、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三小节。
2、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写北京胡同衰败、没落的?
--"宅门"挺着、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栓马柱已失原形、井眼打不上水来(枯竭)、石头棋盘磨圆了棱角。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3、作者对北京胡同这些印象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一本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中得来的,当然也有他平时的观察。
4、这本摄影集的点睛之词是哪一个?
--没(mò)
[出示幻灯片之十一:一组衰败没落的胡同照片]
5、作者这篇文章与这本摄影艺术集有什么关系?文中何处点到这本摄影艺术集?
--本文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中点到这本摄影艺术集的仅有一句话,即"看了这些胡同的照片"。
6、作为"序",本应介绍作者及创作原由,并评价作品。本文对这本摄影艺术只字未评,是否是一篇不合格的序呢?
--作者补充了摄影画面的不足,摄影画面展示的是胡同之形,而本文则是挖掘了胡同之神,类似于中国画的题词,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更高层次的"序"。
7、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有怎样的一种感情呢?(此处可组织讨论,甚至争论,然后教者作结)
--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而微妙的,有些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他怜悯北京市民的封闭、忍耐,同时对他们的缺乏进取心和反抗精神也不满意。作者是尊重北京市民的,长期安土重迁的市民,一旦拆迁,自然不免怀以留恋,甚至有些伤感。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板书:怀旧、伤感、留恋]
(完成这个问题时,补充解释"怅望"和"低徊"。怅望--若有所失地
[出示幻灯片之十二]
虾蟆(xiā má)陵--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白居易《琵琶行》)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
(五)语言欣赏
讨论:读了这篇散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你觉得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讲"俗"时要着重强调其"口语化"和俗语的大量使用,这就使文章带有了浓郁的"胡同味",这是内容决定了形式。说"内蕴丰富"时可让学生补充"虾米皮熬的菜,嘿!"和"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等句省略的内容。前者可补"那简直可待皇上了"之类,后者可补"你可真能忍啊"之类,另外,还可让学生改成书面语比较。)
(至于教材中的"阅读提示"和"练习"都提到的语言的"雅致"问题,教学中点到即止。原因有三:一、文中称得上"雅致"的语言,仅"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十六个字,形成不了特色;二、用"雅致"的标准来衡量这十六个字,我们发现,它们除了都是四字句外,在内部结构上则显得很混乱,"西风残照"是并列结构;"衰草离披"又成了主谓结构;"满目荒凉"是省略了"所见"的主谓短语;"毫无生气"又成了承前省主语的动宾短语,且"毫无生气"的"毫"与前三个短语的语言风格也不一致,改"毫"为"了"恐怕会更好些。三、全篇均为朴实的口语,仅在一处突然插入一段带有文言味道的书面语,反显得不够协调。如果课堂有时间,教师也可就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六)电视散文《巷韵》欣赏
北京的"胡同"在我们这儿称之为"小巷",我们如皋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城内小巷密如珠网。有人为此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题为《巷韵》,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光明日报》,后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初中语文课外自读课本。这篇散文的作者就是我们学校退休老教师、省作协会员陈根生先生。他的这篇散文被如皋电视台拍成了电视散文,现在我们大家一齐来欣赏这部电视散文,共同来体味一下我们如皋的"胡同文化"。
(播放电视散文《巷韵》)
(七)布置作业
[出示幻灯片之十三]
课后作业:
1、比较"胡同文化"和《巷韵》的异同。
2、同为京味文学,试比较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和汪曾祺的《胡同文化》的异同。
3、介绍一种文化现象,如中国酒文化、中国茶文化、宿舍文化、教室文化、如皋风筝文化等等。
以上三题任选一题完成。
[板书设计]
正--方位 安土重迁 怀旧
独处闲逸
计数 胡 同 文 化 知足常乐 封闭 伤感
存物 汪曾祺 不管闲事
人物 得名 逆来顺受 留恋
行业 雅俗相间 内蕴丰富
像形
【案例评
本设计也是"激趣·启智·寻法"教学模式的典型范例。
先说激趣吧,课文的导入就是个"激趣点",这个开场有歌曲渲染,有问题引导,有幻灯展示,学生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自然就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文的结束部分也是个"激趣点",教者巧妙地运用本地资源,将本校老师所写的散文《巷韵》与课文进行比较,并配以生动的电视画面,学生怎不会兴趣盎然?教学中多次展示的北京胡同的照片也是个"激趣点",学生借助那些照片感受老北京的风味,进而体味文中所饱含的京味是再好不过了。
再说启智,本课的启智点可以说比比皆是。首先是讨论并
本课虽没有特别的教学环节来体现"寻法",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渗透了"寻法"精神的。譬如在开课不久教者在组织学生讨论"文化"的含义时就用了比较法和语境法,另外在谈"序"的问题时,教者问道,作为"序",本应介绍作者及创作原由,并评价作品。本文对这本摄影艺术只字未评,是否是一篇不合格的序呢?这个问题既告诉了学生"序"的一般写法,同时又研究了这篇序的特殊性。可以说,这是"寻法点"和"启智点"的交融。
骆驼祥子第十六章摘抄
闲到元宵节,祥子没法再忍下去了。
虎妞很高兴。她张罗着煮元宵,包饺子,白天逛庙,晚上逛灯。她不许祥子有任何主张,可是老不缺着他的嘴,变法儿给他买些作些新鲜的东西吃。大杂院里有七八户人家,多数的都住着一间房;一间房里有的住着老少七八户。这些人有的拉车,有的作小买卖,有的当巡警,有的当仆人。各人有各人的事,谁也没个空闲,连小孩子们也都提着小筐,早晨去打粥,下午去拾煤核。只有那顶小的孩子才把屁股冻得通红的在院里玩耍或打架。炉灰尘土脏水就都倒在院中,没人顾得去打扫,院子当中间儿冻满了冰,大孩子拾煤核回来拿这当作冰场,嚷闹着打冰出溜玩。顶苦的是那些老人与妇女。老人们无衣无食,躺在冰凉的炕上,干等着年轻的挣来一点钱,好喝碗粥,年轻卖力气的也许挣得来钱,也许空手回来,回来还要发脾气,找着缝儿吵嘴。老人们空着肚子得拿眼泪当作水,咽到肚中去。那些妇人们,既得顾着老的,又得顾着小的,还得敷衍年轻挣钱的男人。她们怀着孕也得照常操作,只吃着窝窝头与白薯粥;不,不但要照常工作,还得去打粥,兜揽些活计——幸而老少都吃饱了躺下,她们得抱着个小煤油灯给人家洗,作,缝缝补补。屋子是那么小,墙是那么破,冷风从这面的墙缝钻进来,一直的从那面出去,把所有的一点暖气都带了走。她们的身上只挂着些破布,肚子盛着一碗或半碗粥,或者还有个六七个月的胎。她们得工作,得先尽着老的少的吃饱。她们浑身都是病,不到三十岁已脱了头发,可是一时一刻不能闲着,从病中走到死亡;死了,棺材得去向“善人”们募化。那些姑娘们,十六七岁了,没有裤子,只能围着块什么破东西在屋中——天然的监狱——帮着母亲作事,赶活。要到茅房去,她们得看准了院中无人才敢贼也似的往外跑;一冬天,她们没有见过太阳与青天。那长得丑的,将来承袭她们妈妈的一切;那长得有个模样的,连自己也知道,早晚是被父母卖出,“享福去”!
就是在个这样的杂院里,虎妞觉得很得意。她是唯一的有吃有穿,不用着急,而且可以走走逛逛的人。她高扬着脸,出来进去,既觉出自己的优越,并且怕别人沾惹她,她不理那群苦人。来到这里作小买卖的,几乎都是卖那顶贱的东西,什么刮骨肉,冻白菜,生豆汁,驴马肉,都来这里找照顾主。
自从虎妞搬来,什么卖羊头肉的,熏鱼的,硬面饽饽的,卤煮炸豆腐的,也在门前吆喊两声。她端着碗,扬着脸,往屋里端这些零食,小孩子们都把铁条似的手指伸在口里看着她,仿佛她是个什么公主似的。她是来享受,她不能,不肯,也不愿,看别人的苦处。
祥子第一看不上她的举动,他是穷小子出身,晓得什么叫困苦。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可惜那些钱。第二,更使他难堪的,是他琢磨出点意思来:她不许他去拉车,而每天好菜好饭的养着他,正好象养肥了牛好往外挤牛奶!他完全变成了她的玩艺儿。他看见过:街上的一条瘦老的母狗,当跑腿的时候,也选个肥壮的男狗。想起这个,他不但是厌恶这种生活,而且为自己担心。他晓得一个卖力气的`汉子应当怎样保护身体,身体是一切。假若这么活下去,他会有一天成为一个干骨头架子,还是这么大,而膛儿里全是空的。他哆嗦起来。打算要命,他得马上去拉车,出去跑,跑一天,回来倒头就睡,人事不知;不吃她的好东西,也就不伺候着她玩。他决定这么办,不能再让步;她愿出钱买车呢,好;她不愿意,他会去赁车拉。一声没出,他想好就去赁车了。
十七那天,他开始去拉车,赁的是“整天儿”。拉过两个较长的买卖,他觉出点以前未曾有过的毛病,腿肚子发紧,胯骨轴儿发酸。他晓得自己的病源在哪里,可是为安慰自己,他以为这大概也许因为二十多天没拉车,把腿撂生了;跑过几趟来,把腿开,或者也就没事了。
又拉上个买卖,这回是帮儿车,四辆一同走。抄起车把来,大家都让一个四十多岁的高个子在前头走。高个子笑了笑,依了实,他知道那三辆车都比他自己“棒”。他可是卖了力气,虽然明知跑不过后面的三个小伙子,可是不肯倚老卖老。跑出一里多地,后面夸了他句:“怎么着,要劲儿吗?还真不离!”他喘着答了句:“跟你们哥儿们走车,慢了还行?!”
他的确跑得不慢,连祥子也得掏七八成劲儿才跟得上他。他的跑法可不好看:高个子,他塌不下腰去,腰和背似乎是块整的木板,所以他的全身得整个的往前扑着;身子向前,手就显着靠后;不象跑,而象是拉着点东西往前钻。腰死板,他的胯骨便非活动不可;脚几乎是拉拉在地上,加紧的往前扭。
扭得真不慢,可是看着就知道他极费力。到拐弯抹角的地方,他整着身子硬拐,大家都替他攥着把汗;他老象是只管身子往前钻,而不管车过得去过不去。
拉到了,他的汗劈嗒啪嗒的从鼻尖上,耳朵唇上,一劲儿往下滴嗒。放下车,他赶紧直了直腰,咧了咧嘴。接钱的时候,手都哆嗦得要拿不住东西似的。
在一块儿走过一趟车便算朋友,他们四个人把车放在了一处。祥子们擦擦汗,就照旧说笑了。那个高个子独自了半天,干嗽了一大阵,吐出许多白沫子来,才似乎缓过点儿来,开始跟他们说话儿:
“完了!还有那个心哪;腰,腿,全不给劲喽!无论怎么提腰,腿抬不起来;干着急!”
“刚才那两步就不离,你当是慢哪!”一个二十多岁矮身量的小伙子接过来:“不屈心,我们三个都够棒的,谁没出汗?”
高个子有点得意,可又惭愧似的,叹了口气。
“就说你这个跑法,差不离的还真得教你给撅①了,你信不信?”另一个小伙子说。“岁数了,不是说着玩的。”
高个子微笑着,摇了摇头:“也还不都在乎岁数,哥儿们!
我告诉你一句真的,干咱们这行儿的,别成家,真的!”看大家都把耳朵递过来,他放小了点声儿:“一成家,黑天白日全不闲着,玩完!瞧瞧我的腰,整的,没有一点活软气!还是别跑紧了,一咬牙就咳嗽,心口窝辣蒿蒿的!甭说了,干咱们这行儿的就得***的打一辈子光棍儿!连***的小家雀儿都一对一对儿的,不许咱们成家!还有一说,成家以后,一年一个孩子,我现在有五个了!全张着嘴等着吃!车份大,粮食贵,买卖苦,有什么法儿呢!不如打一辈子光棍,犯了劲上白房子,长上杨梅大疮,认命!一个人,死了就死了!这玩艺一成家,连大带小,好几口儿,死了也不能闭眼!你说是不是?”他问祥子。
祥子点了点头,没说出话来。
这阵儿,来了个座儿,那个矮子先讲的价钱,可是他让了,叫着高个子:“老大哥,你拉去吧!这玩艺家里还有五个孩子呢!”
高个子笑了:“得,我再奔一趟!按说可没有这么办的!得了,回头好多带回几个饼子去!回头见了,哥儿们!”
看着高个子走远了,矮子自言自语的说:“混***的一辈子,连个媳妇都摸不着!人家***的宅门里,一人搂着四五个娘们!”
“先甭提人家,”另个小伙子把话接过去。“你瞧干这个营生的,还真得留神,高个子没说错。你就这么说吧,成家为干吗?能摆着当玩艺儿看?不能!好,这就是楼子②!成天啃窝窝头,两气夹攻,多么棒的小伙子也得爬下!”
听到这儿,祥子把车拉了起来,搭讪着说了句:“往南放放,这儿没买卖。”
“回见!”那两个年轻的一齐说。
祥子仿佛没有听见。一边走一边踢腿,胯骨轴的确还有点发酸!本想收车不拉了,可是简直没有回家的勇气。家里的不是个老婆,而是个吸人血的妖精!
天已慢慢长起来,他又转晃了两三趟,才刚到五点来钟。
他交了车,在茶馆里又耗了会儿。喝了两壶茶,他觉出饿来,决定在外面吃饱再回家。吃了十二两肉饼,一碗红豆小米粥,一边打着响嗝一边慢慢往家走。准知道家里有个雷等着他呢,可是他很镇定;他下了决心:不跟她吵,不跟她闹,倒头就睡,明天照旧出来拉车,她爱怎样怎样!
一进屋门,虎妞在外间屋里坐着呢,看了他一眼,脸沉得要滴下水来。祥子打算合合稀泥,把长脸一拉,招呼她一声。可是他不惯作这种事,他低着头走进里屋去。她一声没响,小屋里静得象个深山古洞似的。院中街坊的咳嗽,说话,小孩子哭,都听得极真,又象是极远,正似在山上听到远处的声音。
俩人谁也不肯先说话,闭着嘴先后躺下了,象一对永不出声的大龟似的。睡醒一觉,虎妞说了话,语音带出半恼半笑的意思:“你干什么去了?整走了一天!”
“拉车去了!”他似睡似醒的说,嗓子里仿佛堵着点什么。
“呕!不出臭汗去,心里痒痒,你个贱骨头!我给你炒下的菜,你不回来吃,绕世界胡塞去舒服?你别把我招翻了,我爸爸是光棍出身,我什么事都作得出来!明天你敢再出去,我就上吊给你看看,我说得出来,就行得出来!”
“我不能闲着!”
“你不会找老头子去?”
“不去!”
“真豪横!”
祥子真挂了火,他不能还不说出心中的话,不能再忍:
“拉车,买上自己的车,谁拦着我,我就走,永不回来了!”
“嗯——”她鼻中旋转着这个声儿,很长而曲折。在这个声音里,她表示出自傲与轻视祥子的意思来,可是心中也在那儿绕了个弯儿。她知道祥子是个——虽然很老实——硬汉。
硬汉的话是向不说着玩的。好容易捉到他,不能随便的放手。
他是理想的人:老实,勤俭,壮实;以她的模样年纪说,实在不易再得个这样的宝贝。能刚能柔才是本事,她得版霜③他一把儿:“我也知道你是要强啊,可是你也得知道我是真疼你。
你要是不肯找老头子去呢,这么办:我去找。反正就是他的女儿,丢个脸也没什么的。”
“老头要咱们,我也还得去拉车!”祥子愿把话说到了家。
虎妞半天没言语。她没想到祥子会这么聪明。他的话虽然是这么简单,可是显然的说出来他不再上她的套儿,他并不是个蠢驴。因此,她才越觉得有点意思,她颇得用点心思才能拢得住这个急了也会尥蹶④的大人,或是大东西。她不能太逼紧了,找这么个大东西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她得松一把,紧一把,教他老逃不出她的手心儿去。“好吧,你爱拉车,我也无法。你得起誓,不能去拉包车,天天得回来;你瞧,我要是一天看不见你,我心里就发慌!答应我,你天天晚上准早早的回来!”
祥子想起白天高个子的话!睁着眼看着黑暗,看见了一群拉车的,作小买卖的,卖苦力气的,腰背塌不下去,拉拉着腿。他将来也是那个样。可是他不便于再别扭她,只要能拉车去,他已经算得到一次胜利。“我老拉散座!”他答应下来。
虽然她那么说,她可是并不很热心找刘四爷去。父女们在平日自然也常拌嘴,但是现在的情形不同了,不能那么三说两说就一天云雾散,因为她已经不算刘家的人。出了嫁的女人跟娘家父母总多少疏远一些。她不敢直入公堂的回去。万一老头子真翻脸不认人呢,她自管会闹,他要是死不放手财产,她一点法儿也没有。就是有人在一旁调解着,到了无可如何的时候,也只能劝她回来,她有了自己的家。
祥子照常去拉车,她独自在屋中走来走去,几次三番的要穿好衣服找爸爸去,心想到而手懒得动。她为了难。为自己的舒服快乐,非回去不可;为自己的体面,以不去为是。假若老头子消了气呢,她只要把祥子拉到人和厂去,自然会教他有事作,不必再拉车,而且稳稳当当的能把爸爸的事业拿过来。她心中一亮。假若老头子硬到底呢?她丢了脸,不,不但丢了脸,而且就得认头作个车夫的老婆了;她,哼!和杂院里那群妇女没有任何分别了。她心中忽然漆黑。她几乎后悔嫁了祥子,不管他多么要强,爸爸不点头,他一辈子是个拉车的。想到这里,她甚至想独自回娘家,跟祥子一刀两断,不能为他而失去自己的一切。继而一想,跟着祥子的快活,又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她坐在炕头上,呆呆的,渺茫的,追想婚后的快乐;全身象一朵大的红花似的,香暖的在阳光下开开。不,舍不得祥子。任凭他去拉车,他去要饭,也得永远跟着他。看,看院里那些妇女,她们要是能受,她也就能受。散了,她不想到刘家去了。
祥子,自从离开人和厂,不肯再走西安门大街。这两天拉车,他总是出门就奔东城,省得西城到处是人和厂的车,遇见怪不好意思的。这一天,可是,收车以后,他故意的由厂子门口过,不为别的,只想看一眼。虎妞的话还在他心中,仿佛他要试验试验有没有勇气回到厂中来,假若虎妞能跟老头子说好了的话;在回到厂子以前,先试试敢走这条街不敢。把帽子往下拉了拉,他老远的就溜着厂子那边,唯恐被熟人看见。远远的看见了车门的灯光,他心中不知怎的觉得非常的难过。想起自己初到这里来的光景,想起虎妞的诱惑,想起寿日晚间那一场。这些,都非常的清楚,象一些图画浮在眼前。在这些图画之间,还另外有一些,清楚而简短的夹在这几张中间:西山,骆驼,曹宅,侦探……都分明的,可怕的,联成一片。这些图画是那么清楚,他心中反倒觉得有些茫然,几乎象真是看着几张画儿,而忘了自己也在里边。及至想到自己与它们的关系,他的心乱起来,它们忽然上下左右的旋转,零乱而迷糊,他无从想起到底为什么自己应当受这些折磨委屈。这些场面所占的时间似乎是很长,又似乎是很短,他闹不清自己是该多大岁数了。他只觉得自己,比起初到人和厂的时候来,老了许多许多。那时候,他满心都是希望;现在,一肚子都是忧虑。不明白是为什么,可是这些图画决不会欺骗他。
眼前就是人和厂了,他在街的那边立住,呆呆的看着那盏极明亮的电灯。看着看着,猛然心里一动。那灯下的四个金字——人和车厂——变了样儿!他不识字,他可是记得头一个字是什么样子:象两根棍儿联在一处,既不是个叉子,又没作成个三角,那么个简单而奇怪的字。由声音找字,那大概就是“人”。这个“人”改了样儿,变成了“仁”——比“人”更奇怪的一个字。他想不出什么道理来。再看东西间——他永远不能忘了的两间屋子——都没有灯亮。
立得他自己都不耐烦了,他才低着头往家走。一边走着一边寻思,莫非人和厂倒出去了?他得慢慢的去打听,先不便对老婆说什么。回到家中,虎妞正在屋里嗑瓜子儿解闷呢。
“又这么晚!”她的脸上没有一点好气儿。“告诉你吧,这么着下去我受不了!你一出去就是一天,我连窝儿不敢动,一院子穷鬼,怕丢了东西。一天到晚连句话都没地方说去,不行,我不是木头人。你想主意得了,这么着不行!”
祥子一声没出。
“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她的话越说越快,越脆,象一挂小炮似的连连的响。
祥子还是没有话说。
“这么着得了,”她真急了,可是又有点无可如何他的样子,脸上既非哭,又非笑,那么十分焦躁而无法尽量的发作。
“咱们买两辆车赁出去,你在家里吃车份儿行不行?行不行?”
“两辆车一天进上三毛钱,不够吃的!赁出一辆,我自己拉一辆,凑合了!”祥子说得很慢,可是很自然;听说买车,他把什么都忘了。
“那还不是一样?你还是不着家儿!”
“这么着也行,”祥子的主意似乎都跟着车的问题而来,“把一辆赁出去,进个整天的份儿。那一辆,我自己拉半天,再赁出半天去。我要是拉白天,一早儿出去,三点钟就回来;要拉晚儿呢,三点才出去,夜里回来。挺好!”
她点了点头。“等我想想吧,要是没有再好的主意,就这么办啦。”
祥子心中很高兴。假若这个主意能实现,他算是又拉上了自己的车。虽然是老婆给买的,可是慢慢的攒钱,自己还能再买车。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而笑着换了个新的世界,象换一件衣服那么容易,痛快!
①撅,比输了。挫败了。
②楼子,即乱子,毛病。
③版霜,念ワソムソ,用手轻微的抚摩,借用作敷衍人。
④尥蹶子,不老实的骡马乱踢后腿的动作。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忧郁被抚慰成快乐,在愁苦的藤上也盛开出一串串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朵。
你的快乐一直不缺观众,也愿你的无邪有人懂
容忍的人其实并不笨只是宁可对自己残忍。
退回到来世的路才能紧跟着脚步。
那一刻,我很想对已有往事和陈旧经年说声、对不起。
一路走来看着在乎的不在乎的变成陌路从惶恐到淡漠。
小小的世界,小小的坚持,在缤纷的年华里,婉转成一句纯美的诗。
听有人提起我是你的初衷 你曾几度眼眶泛红
在我最美好的时间,我最喜欢的人却不在我身边
想把你抓紧三年五年七年直到你离不开我
下雨了、我站在窗前看雨,好伤好伤。
愿意一辈子陪你搞怪与深爱^
再次遇见你,却多了心酸少了喜欢。
我稀罕你我喜欢你我依赖你只是你不在我身边而已。
你丢下的习惯还勉强活在我身上。
红尘轮回恋恋几回,爱恨纠葛绵绵几世。
我给你。最后旳疼爱是手放开。
若情话说尽 就请给她一袭婚纱。
说星星很漂亮的人一定没见过你的眼睛 说太阳很温暖的人一定没见过你笑
一直以来都是我自导自演的`一场笑话
世间种种巧合、命运、缘分,显得整个世界是如此的渺小。
一目了然的痛 让我无法说流泪 是因为吹风
我在去你心里的路上努力着 坚持着 遥望着
我坚信,一个人想念另一个人的时候,应该是安静的念想...爱,这一力量,往往可以瞬间抵达白发苍苍的彼岸。
我想伸手抚摸昏黄的季节 老旧脱漆的宅门干燥乏味的空气 以及记忆中的你
若你的世界一直都是白昼那我要怎么样去当你的灯塔照亮你的黑夜?
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好。
路,在不通时,选择拐弯,心,在不快时,选择看淡;情,在渐远时,就选择随意。
除了年轻我一无所有
最长的电影莫过于我伴你度过余生
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几许花落,几许回眸,天长地久有时绝,一地相思无尽处。
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情有多伟大。
我要让你的手机信箱,满满都被我爱的讯息塞爆,就像你的心一样!
被你抱着的感觉很幸福,所以我想一直幸福下去,一直不离开你的身躯。
离开个性网年了,没想到还是那么热闹
心甘情愿爱上一个人,是世间再美好的事。
“我能喝下最烈的酒 也能熬过没有你的深秋”
我会带着笑脸挥手寒喧
在那人烟稀薄的大街上,触摸秋天淡淡的伤。
我我们撑了好久,输给天长地久。
沦陷在你的怀抱里,逃脱不了命运的魔爪。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透过岁月眼里仍只有我!
你是我究极一生做不完的一场梦。
未来,多么诱人的词,回忆,多么怀念的词。
思念被猜散与你有关。
最好的地方,是没去过的地方。最好的时光,是回不来的时光。
某一天你我暮年,静坐庭前,赏花落,笑谈浮生流年。
手机里依然留着喜欢你那句未曾送出的信息。
我讨厌别人骗我因为我不想报复着去骗他
后来我们都挺好的,只不过是住在自己心里的那个人早已不在身旁
只能拥抱着空气,假装那是你,不曾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