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昆明池景色优美句子 正文

昆明池景色优美句子

时间:2024-12-24 01:04:08

颐和园课件材料1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长廊、神清气爽、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隐隐约约、姿态不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交流:

交流“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走进北京的颐和园,到那里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颐和园。注意“颐”的写法,尤其是左边的笔顺,跟我边说边写。

二、听写字词,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大家都已经学过了,下面咱们先来听写几组词。咱们推荐三位上黑板前跟大家一起写。

长 廊 万寿山 昆明湖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姿态不一

1、训练说话“昆明湖、姿态不一”

刚刚前两组词,老师是把两个词说起来说了一句话。最后一组,谁能像老师那样把两个词连起来说一说?

2、 “金碧辉煌”

(1)点拨字形

辉,光也。——《说文》

煌,火状。——《广韵·唐韵》

(2)图片理解

瞧,在阳光的照射下,多么的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3、点拨“廊”、“ 态”的字形

4、堂堂正正中国人,方方正正中国字,请大家对照自己这两个字,试着挑出一个,把字写得更美观一些。

5、概括课文内容

一说主要内容,抓景点

(1)师引导说清楚

你看,这真是有山,有水,有建筑的一处皇家园林啊!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三处景点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内容?你比如说:先讲了——然后——最后——。

(2)抓景点,个别说(两生)

3、二说主要内容,抓游览顺序

(1)自由读文,勾画游览顺序的句子

请大家打开书到87面,快速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

(2)汇报交流

(3)刚才咱们汇报的句子都在每一段的开头,不仅可以承接上文,又可以引起——下文,这些句子都是——过渡句。

(4)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课文,提炼中心句

课文就写了这三处景点吗?不止这些,还有一处、两处、三处(副板书:……)所以说:“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浓缩成两个字——美、大(板书)

四、精读品悟,游赏长廊

好文不厌百回读,我们走进课文,去长廊看看吧!

1、个别读,其余同学思考: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师生交流。

3、品读句子,领悟长廊的美

预设一: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 273间。

(1)“绿漆”、“红漆”

颜色美吗?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能数得清吗?(一眼望不到头)

(2)“一眼望不到头”

再读点拨,“一眼(孩子,还没看到呢,再等会儿。)——望不到头”。

(3)“七百多米长”、“273间”

长也是一种美啊!

(4)点拨观察角度

孩子,你现在是站在什么地方看的啊?——站在长廊里,放眼一望。

预设二: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1)多少幅?几千幅!读出感受

(2)“。”改“!”

其实这里完全可以把“。”改“!”,谁来读一读?你在感叹什么啊!

(3)点拨观察角度

这时的我们又把目光投到了长廊上方的横槛上,这又是在——抬头看去。

预设三: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廊外的美景吸引了你啊。

师生合作读,体会鲜花常开。

4、“神清气爽”

(1)目之所及,手之所触,身之所感让人感觉到——“神清气爽”

(2)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闻闻这朵朵花香,记住这一幅幅图画。再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3)点拨观察角度:

作者这时带着我们继续——边走边赏,把目光转到了长廊的两旁。

5、渗透观察景物的写法

同学们看,作者依据游览的顺序带领我们参观长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的同时,不断转换着观察的视角:放眼望去、抬头一看、边走边赏。作者叙述得非常有条理,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长廊的美和大。

6、示范说导游词

读得美,背得好!但是说出来不一定比这差。(配合图画说长廊导游词)

7、明确导游词特点

同学们,刚才我变成了——导游,带领在座的各位游客游览了长廊,有意思吧!

五、迁移运用,改写导游词

1、自由读第三段

要求:多读几遍,想想如果你是导游,你会怎么向你的游客介绍?

2、改写导游词出示要求:

用添加符号,直接在书中改。

2、生改写交流

3、出示图片:

4、一生试说

六、作业。

修改第三段内容的导游词,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设计

颐和园

游览顺序 长 廊 万寿山 昆明湖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姿态不一

(大 美)

颐和园课件材料2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言;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方法:阅读、直观课件欣赏、想象、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颐和园的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

2、揭题:(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导入:颐和园建在哪里?看图画上各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

2、(幻灯片出示)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大意。重点指导:耸、堤、柱、栽、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í;“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3、交流自读情况:

①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②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说明理由。(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领学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学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板书:美、大)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

1、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①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②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学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说说教材中三幅图各对应的段落。

3、再读这些过渡句,抓住动词,领悟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分段。

齐读全文,提示学生:文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三大段。

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并给生字组三个词。

2、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图片感受景物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回顾全文顺序。

二、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来到长廊,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作者又是怎么观察长廊的呢?

(2)长廊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句子知道?(板书:长、美)

(3)出示图片和句子,体会描写方法。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从哪些词看出长廊的长?用上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提问:观看图片说说画上有哪些内容?“几千幅画没有哪两面三刀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各不相同。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辉煌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提问:这句写什么?从哪些词看出?(“栽满、谢、开”看出长廊两旁花木众多、鲜花常开、景色宜人的特点,从侧面看出长廊的美。)“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点明了长廊的位置在昆明湖的右边。

(4)有感情地齐读全段,按提示分层。

先写怎样来到长廊,从外部整体介绍长廊的长;从内部介绍长廊的美;讲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第一层第1、2句;第二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 句。)

(5)总结写法,提出自学要求:我们这段是按先读全段整体感知;再说说景物的特点;结合有关图景和语句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并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最后按顺序来分层来学习的。下面我们也按学习这段的方法来自学以下3段的内容。

2、再读课文,思考各景物的特点,说说它们美在哪里,用上了什么描写方法。

3、体验成功,自主学习。

(一)交流学习“万寿山”部分(第3、4自然段):

(1)说说景物特点,找出最能体现景物美的句子。

万寿山脚下:佛香阁 高 (耸立)

(抬头一看) 雄伟壮丽 (八角宝塔形 三层 闪闪发光)

排云殿 大 、多 (一排排)

金碧辉煌

(向下望)树丛 葱郁……

登上万寿山:(正前面) 昆明湖 静、绿 (像……像……)

(向东远眺)城楼白塔 古老

(2)重点交流: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可出示填空:找出比喻句,这句把昆明湖比作了 和 ,写出了昆明湖 和 特点。“几乎”的意思是 。“滑”字用得 ,因为    。这两句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 。

也可让学生讨论:把“滑”字换成“划”字好不好?

(3)利用课件带领大家去欣赏万寿山的美景。

(二)交流学习“昆明湖”的部分(第5自然段)。

(1) 在昆明湖畔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2) 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景物?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板书:桥洞多 石柱多小狮子多、姿态不一)

(3) 想象“姿态不一”的小狮子会是怎么样的?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昆明湖上的美景。

(5) 课件再次展示昆明湖上的美丽风光。

三、总结全文,学以致用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脉络清晰,首尾呼应,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记叙的。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描写方法,为我们再现了三处景点的美丽景色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的风景名胜,大家也去游一游,用上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上生动的句子写下来。

四、作业

1、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观察一处家乡的景物,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长廊 长、美

颐和园 万寿山 佛香阁 高、雄伟壮丽

(大、美) 排云殿 大、金碧辉煌

昆明湖 静、绿

十七孔桥 桥洞多、石柱多、小狮子多且姿态不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课前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转眼间寒假又要到了,每年的假期都是你们最快乐的日子。在假期里,爸爸妈妈曾经带你们到外地旅游的请举手!

2、要是能把旅游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游记了。-----[板书:游记]。 到底如何写游记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游记!出示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读音,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2)通过概括,引导归纳为:北京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 自读课文,学会字词。

(1)同学们对颐和园的景物都很有兴趣吧?那么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要求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我们来认识一下课文中的生字吧!

出示13个生字。

读音:diàn

结构:左右结构

字义:高大的房屋

组词:宫殿殿堂

造句:排云殿金碧辉煌。

廊读音:láng

结构:半包围结构

字义:走廊,有顶的`过

组词:长廊、走廊

造句:在长廊尽头坐着一位老画家。

漆读音:qī

结构:左右结构

字义:各种粘液状涂料的统称

组词:绿漆、漆黑、油漆

造句:金鱼牌油漆质量很好。

栏读音:lán

结构:左右结构

字义:①挡住的东西②家畜的圈③表格中区分项目的大格组词:栏杆专栏

造句:这处栏杆是起保护作用的。

昆读音:kūn

结构:上下结构

字义:①昆虫②哥哥

组词:昆明昆虫

造句:昆明湖景色优美。

爽读音:shuǎng

结构:独体字

字义:①明朗,清亮②轻松利落③痛快,率真

组词:凉爽,爽快

造句:妈妈很爽快地答应了要求。

阁读音:gé

结构:半包围结构

字义:①类似楼房的建筑物②指内阁

组词:楼阁,佛香阁

造句:颐和园里亭台楼阁很美丽。

辉读音:huī

结构:左右结构

字义:①闪耀的光彩②照耀

组词:辉煌,光辉

造句:一滴水珠可以折

射出太阳的光辉。煌读音:huáng

结构:左右结构

字义:光明

组词:辉煌金碧辉煌

造句:夜晚,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

葱读音:cōng

结构:上下结构

字义:①多年生植物②青色

组词:葱绿,葱茏

造句:前面是一片葱茏的竹林。

朱读音:zhū

字义:①大红色②朱砂,矿物名③始

组词:朱红,朱砂

造句:我家的大门是朱红色的。

痕读音:hén

结构:半包围结构

字义:事物留下的印迹

组词:伤痕,痕迹

造句:这件衣服上留下了墨水的痕迹。

堤读音:dī

结构:左右结构

字义:用土、石等材料

修筑的挡水的高岸组词:堤岸,大堤

造句:长江发洪水时,解放军战士保卫了长江大堤。

多音字:杆①gān(栏杆)②gǎn(枪杆)

我们再来看文中有哪些好词。

1. 解词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痕迹:事物留下的印迹。

2. 近、反义词

近义词:清爽——清新

耸立——挺立

姿态——姿势

反义词: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三、知识扩展

师:同学们一定会与老师有同样的感受,这么大这么美的大花园是怎么建造起来的。

师:颐和园构思巧妙,建筑之精,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颐和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只要一进颐和园,你准会着迷、陶醉、惊叹。

出示:颐和园前身清漪园,始建于公园1750年(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颐和园和优美的景色及组成,特别是它的建造过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细致游览。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抓脉络

1、: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在你眼里,颐和园是个什么样的公园?[板书:美丽、大] 同学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过度:颐和园优美的风光,不仅让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也让世界人民为之惊叹。今天世界各国的游客来到颐和园,让我们也一同去游览。

2、既然是游记,一定、必然会告诉你作者浏览参观的顺序,你看-----[出示句子: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二、学习“长廊”

1、大家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各位团友,我们来到颐和园的第一站啦——是什么地方?[板书:长廊]。

指导朗读

2、长廊被联合国文化组织评为世界“长廊之最”,还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猜猜看,长廊被称为“世界上最_______的游廊。”

3、学生读课文,汇报。

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说说长廊有什么特点?你都是从哪些词句中了解的? ①长廊的长:

老师:从一眼望不到头,可以想象到长廊的长,更以精确的数字700米长让我们有明确的长认识,这也叫具体数字说明法。

②长廊的奇:

老师:从“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句话中感受到创作者的丰富想象力和超凡的技艺。

老师问:看到这么多各具情态的画面,你会有什么感受?

③而且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真是太美了!

三、学习万寿山上的“佛香阁”

1、现在我们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啊!各位游客,快告诉我,你们看见了什么?佛香阁什么样?指名读课文。

2、章用“黄、绿、朱红”等颜色形容山上景物美,使人感到古色古香。 对昆明湖描写的两个比喻句以及“不留一点痕迹”,表现了昆明湖的静,从近到远勾勒出了大半个颐和园的美景。

3、对比读:

4、这两句读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

5、小结:你看, 这句式一变,顺序一变, 就写出了惊喜,写出了激动,写出了兴奋!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多有意思啊! 再来读一读。

四、学习“昆明湖”

1、同学们,有句话叫“无限风光在险峰”!想不想知道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又望见了怎样美丽的景色呢?

2、(教师配乐朗读)

3、印象最深的,最美的要数------昆明湖了。

4、谁愿意读(三、四位学生读)[打出课件: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上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5、都说这儿有一面镜子,一块碧玉, 你们看, [课件: 昆明湖图片] 看到了-----的镜子,-----------的碧玉。

6、游船、画舫在这样的镜子上,碧玉上滑过,怎么滑过?

7、假如此时你就坐在画舫上、游船里,你又有什么特别感觉?

8、师生合作读。

10、小结。

七、读写结合

1、课件出现图片

2、生练习写片段

3、展示学生片段。

五、结束语

这篇课文按照游览顺序,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赞美,抒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先总结,再按浏览顺序分别叙述,最后总结,层次清晰,过度自然,语言优美。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是李白集中最长的一首诗。此诗作于李白从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免后滞留江夏时,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其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句流传甚广,可看成李白诗风的写照。

【作者】李白

【体裁】五言古诗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

帝子许专征,秉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顾惭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

注释:

《一》

1.题下原注:“江夏,岳阳。”韦太守良宰:即江夏郡太守(

2.天上二句:道教认为天上有白玉京,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

3.结发句:指年轻时接受道教长生不老之术。

4.穷理乱:研究治乱。因避唐高宗李治讳,改“治”为“理”。

5.九十六圣君:指自秦始皇至唐玄宗共九十六代皇帝。

6.天地二句:谓这些帝王像赌博投掷一样,通过战争来争夺天下。

7.霸王略:称霸成王的策略。

8.轩冕:华美的车乘和高级官员所戴礼帽,代指高官显宦。

9.时命句:谓自己命运不好。

10.学剑四句:《史记·项羽本纪》:“项籍(项籍字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又教项藉兵法。自哂:自我微笑。此为李白感叹自己学武不成,转而以诗文扬名四海。

《二》

11.五噫句:《后汉书·梁鸿传》:“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

12.倜傥才:卓异的才能。

13.标举:高超。

14.祖帐:在郊外设帐摆宴饯别。

15.骠骑亭:地址不详。王琦谓玩诗意当在长安。

16.昆明:池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丰水和

17.幽州:在今北京市及河北北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为范阳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复改幽州。李白于公元751年(天宝十载)北上,752年(天宝十一载)十月抵达范阳郡治所(今北京市)。时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

18.戈

19.君王二句:谓唐玄宗将北方大片土地交给安禄山。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玄宗任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744年(天宝三载),代裴宽为范阳节度使,仍领平卢军。经略威武、清夷等十一军,及

20.呼吸二句:形容安禄山气焰

《三》

21.蓬

22.天狼:星名。《史记·天官书》:“其东有大星曰狼。”张守节正义:“狼为野将,主侵略。”此指安禄山。

23.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因曾置千金延请天下之士,故名。今北京市和徐水、满城、定县等县皆有黄金台,多系后世慕名赴会。

24.骏骨:千里马之骨。典出《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预招天下贤士,报齐破燕之仇。郭隗对燕昭王云:古代一君主用千金求千里马,三年不能得。有侍臣用五百金买一千里马尸骨,君王怒曰死马何用。侍臣说,买死马尚肯用五百金,天下人必信君王诚心求马。千里马将不求自至。不久,果然来了三匹千里马。今君王诚心招贤,先从我郭隗开始,必有贤于郭隗者为大王用。

25.

26.乐毅二句:《史记·乐毅列传》载:乐毅至燕,为燕昭王重用,攻下齐国七十余城,立下大功。但昭王死后,齐国用离间计使燕惠王疑忌乐毅,燕惠王就派骑劫代乐毅为将,乐毅被迫奔赵。

27.贵乡:唐县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

28.弦歌:用孔子弟子子游弦歌而治武城之典,喻指韦良宰当时为贵乡县令。

29.百里二句:《三国志·蜀志·庞统传》:“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后因以百里才指治理一县的人才。太古,远古。陶然,和乐安闲的样子。

30.昌乐:县名,今河南南乐县。

《四》

31.贤豪:贤能勇壮之士。

32.

33.清歌句:用《列子·汤问》故事。战国时代,韩娥到齐国去,途中缺粮,在雍门唱歌乞食,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比喻歌舞音乐美妙。

34.未终朝:极言时间之短。

35.秩满:指韦良宰为贵乡县令的任期已满,回长安等候调遣。

36.祖道:践行。

37.供帐:践行所用之帐幕。

38.荣枯句:谓季节变换,草木开花衰萎,暑寒更迭,相别多年。

39.九土句:指安禄山叛乱。九土,犹九州,全国。横溃,以水喻乱。

40.汉甲句:指唐军与叛军接战。

《五》

41.函关句:谓函谷关形势险要,使长安显得雄壮。函谷关,古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时秦置。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名。其东自

42.哥舒:指哥舒翰。《旧唐书·哥舒翰传》:“及安禄山反,上以封常清、高仙芝丧败,召翰入,拜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据贼于潼关。”

43.长戟二句:长戟,兵器名,此代指士卒。凶渠,指叛军将领。《旧唐书·哥舒翰传》:“引师出关,……军既败,翰与数百骑驰而西归,未火拔归仁执降于贼。”二句即指哥舒翰投降安禄山之事。

44.奴犬羊:为犬羊(指安史叛军)所奴役。

45.忠谠句:谓忠诚敢言之士惨遭杀害。

46.二圣句:指唐玄宗与肃宗逃亡在外。游豫,游乐,逃亡的讳辞。

47.二京:指长安与洛阳。

48.帝子句:帝子,指永王李

49.秉

50.节制二句:《荀子·议兵》:“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此处反用其意,谓永王军队非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约束有方之师。熊虎,喻勇猛的士兵。《书·牧誓》:“尚桓桓,如虎如

《六》

51.固房陵:坚守房陵。房陵,即房州,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为房陵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复为房州。郡治在今湖北房县。

52.诚节句:谓韦良宰忠诚的节操超过古人,坚守岗位,不为永王所迫。

53.香炉顶:香炉峰。庐山北部的著名山峰。因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

54.九江:古代传说,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道,故浔阳亦名九江,即今江西九江市,此处指长江。

55.五湖:此处指庐山下的湖泊。其时李白隐居庐山屏风叠,故云。

56.满旌

57.

58.六合:古人以天地、四方为六合。

59.良牧:贤明的地方长官。指韦良宰。

60.恤交道:顾念好友

《七》

61.一

62.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黄河矶上。相传始建于公元223年(三国吴黄武二年),历代屡毁屡建。传说费

63.

64.樊山:在今湖北

65.横穿:一作“川横”。

66.舸:大船。

67.吴娃二句:吴娃、越艳,指吴越美女。窈窕,娇美的样子。铅红,铅粉和胭脂。

68.帘

69.小垂手:古代舞蹈中的一种垂手身段。有大垂手、小垂手之分。《乐府诗集》卷七六引《乐府解题》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70.览君二句:荆山,在今湖北武当山东南、汉水西岸,漳水发源于此。江、鲍,指六朝诗人江淹和鲍照。二句谓江淹、鲍照如看到韦太守荆山之作,亦必能为之动情于色

《八》

71.清水二句:钟

72.逸兴句:谓韦良宰平素胸襟豁达,具有超逸豪放的意兴。

73.朱门二句:形容郡守

74.剪凿二句:写水阁景色优美,剪竹凿石,清流萦绕。

75.英音:英明卓越的见解。

76.片辞二句:谓韦良宰重义尚信,片言只语比白璧、黄金还要贵重。诺,允诺。《史记·季布列传》载,汉初季布最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办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77.青鸟四句:阮籍《咏怀诗》:“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此处即用其意。

78.五色四句:唐张

79.暖气二句:以寒谷变暖、死灰复燃喻己流放遇赦

80.凤池:凤凰池。《通典·职官志三》:“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以其地在枢近,多成宠任,是以人固其位,谓之凤凰池焉。”此处泛指朝廷要职

《九》

81.贾生;即汉代文人贾谊,此处为诗人自比。

82.

83.匈奴句:《汉书·车千秋传》:“千秋无他材能学术,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悟主,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单于曰:‘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用一男子上书记得之矣。’”此处喻指当时宰相苗晋卿、王

84.旌

85.连鸡:缚在一起的鸡,喻互相牵制,行动不能一致。《战国策·秦策一》:“诸侯不可一,尤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亦明矣。”

86.夷犹:犹豫不进。

87.羿:又称后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领袖,原为有穷氏部落首领,善于射箭。

88.

译文:

天上宫阙,白玉京城,有十二楼阁,五座城池。

仙人为我抚顶,结受长生命符。

突然想来人间一游,误逐世间的环乐,以尽前缘。

人间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六圣君,空名挂于浮云端。

以天地为赌注,一掷决定命运,一直战争不停。

我曾经学习霸王战略,希望能功成名就,锦衣返乡。

可是时运不佳,长期漂泊五湖四海。

曾经去山东学剑,没有什么结果,会写点文章,可那有什么用呢?

剑术并非万人之敌,防防身的技术,文章倒是四海闻名,罕有人匹敌。

这些都是些儿戏,微不足道,所以我象梁鸿一样看破了世界,唱着五噫歌离开西京长安。

不过在临去之时,我还是流下了慷慨激扬的泪水,打湿了我的帽上红缨。

叹君也是个倜傥之才,气质品格冠群英。

道旁设帐为我饯行,慰籍我此次远征的艰辛。

鞍马生涯如浮云,送我送在骠骑亭。

歌声钟鼓声表达不尽你的情意,白日马上就要落在昆明池中。

我曾经在某年十月到达幽州,看见安禄山的军阵兵甲灿烂如群星。

君王唐玄宗放弃东北河北,整个地区都由安禄山横行无忌,犹如长鲸在海洋横行。

呼吸之间就走遍百川,燕然山也仿佛可被他摧毁。

我心知我在皇上那里不得意,说也无用,只好躲入桃花源,独善一身。

想弯弧射天狼,挟着弓却不敢张开,怕祸及自己。

我曾经在北京黄金台揽涕痛哭,呼天喊地:燕昭王啊你在那里啊,怎么没有人识用人才?

无人珍贵骏马之骨,天马空自腾

即使乐毅再生,到如今这样的形势,也只有逃命的份儿。

岁月蹉跎,不得人意,驱骑马儿来到贵乡。

正逢你在悠闲地欣赏弦歌,肃穆地坐在华美的厅堂。

你如远古的百里之王候,陶然而卧如

行乐在昌乐馆,大开酒筵,罗列壶觞。

青娥美女夹坐在贤豪之间,对着烛光

醉舞纷纷散满绮席,清歌袅袅绕飞尘梁。

欢娱完毕,你秩满(丧礼守孝期满)以后就要回归咸阳。

饮宴送行的有万人之多,帐蓬遥遥相望。

这一别,我俩各隔千里,荣枯不用,炎凉各自。

炎凉几度变化,九州几乎崩溃。

唐军抗战叛军,沙尘使云海昏暗无光。

连草木都摇着杀气,星辰更是无光。

白骨堆成丘山,苍生竟有何罪,遭此劫难。

潼关函谷关捍卫皇帝宫殿,国命悬于哥舒翰一身。

不料长戟三十万的大军,竟然开关门投降元凶。

公卿官僚犹如犬羊,忠诚正直的人变为肉酱。

二圣逃离京城,两座京城变为废

帝子永王受皇上诏命,军事管制楚地。

永王节制并非是想做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永王的军师却拥有勇猛的将士。

人心失去体统,贼势腾起风雨。

唯有你固守房陵郡,忠诚高节勇冠终古。

我那时云卧庐山香炉峰顶,学仙人餐

草堂门开九江流转,枕头下面五湖相连。

半夜永王的水军来浔阳,城里城外遍插旌

我被空名自误,永王派兵迫胁我上了他的楼船。

他曾经赐与我五百两黄金,我把黄金视为浮烟。

我辞去永王的官却不受赏,反而远谪到夜郎那样的穷山恶水的地方。

夜郎离这里万里之遥道,西去令人衰老。

海内六合,扫荡清静,我却像负霜之草。

日月普照,并无私心,有什么办法可以诉冤给苍天听听。

你是神明的太守,深知仁心爱民。

惭愧作你的'青云客,三次登上黄鹤楼。

惭愧不是

樊山霸气已尽,天地一派寥落秋色。

长江漂流着峨眉山的雪水和三峡的急流。

万舸千舟江上往来,连帆一片过扬州。

登高极目,万里悠悠,旷然散我忧愁。

纱窗倚天而开,水树翠绿如少女青发。

看太阳,怕它马上落山,举起酒杯喜得明月。

吴越美女艳如花,窈窕婀娜,浓装艳抹。

呼来款款轻上云梯,含笑羞羞步出帘

对着客人清唱小垂手,罗衣飘摇舞春风。

跪请宾客休息,主人情还未了。

浏览你在荆山的大作,堪与江淹鲍照的文笔

宛如出清水的芙蓉,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

逸兴满溢平素的襟怀,无时不想到你的招寻约请。

朱门拥立虎士,兵戟罗列森森。

剪竹凿石,溪流清深宛然而去。

登高楼坐水阁,吐论滔滔不绝,声音清朗。

言辞贵于白璧,一诺重于黄金。

称我不愧于你,宛如青鸟有丹心。

云间五色的喜鹊,飞鸣着从天上飞来。

传闻是大赦的文书到了,却被流放夜郎去。

顿时就如没有暖气的寒谷,没有炎烟的死灰,没有希望了。

贤君你马上要登朝廷的凤凰池去了,别忘记了我这个被遗弃的贾谊,有机会推荐一下。

我常常在中夜失眠,唉声叹气,为这大国忧愁啊。

群雄相互牵掣,不能一致行动,面对战场犹豫不决。

如何才有善射的后羿那样的良将,一箭射落敌军的元凶。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反对雕琢尖巧——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明媚天然,毫无雕琢装饰。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

背景: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公元756年春李白受聘请进入永王李

这首诗是李白在江夏临别时赠写太守韦良宰的,通过写古述今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和对乱世的忧愤。此诗云:“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又云“寥落天地秋”,当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在江夏作。诗云:“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仍希冀朝廷任用自己。

鉴赏:

此诗是李白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时所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按此诗作年,王谱、詹谱、王增谱、安谱、郁本、安本作公元759年,黄谱、裴谱作公元760年)。诗人因受永王之败的牵连,被流放至夜郎,中途获上赦宥。此诗是在他被赦免后所作。在这个时候与韦良宰这样一个老朋友相见,李白的感慨当然是很深的。其中最强烈的莫过于他已由旧日的御前歌手沦为一个流犯,而对方已由一介平凡的知县成为名镇一方的主座了。其中一个首要缘由就是韦良宰在骚动变乱中作出了与李白不同的选择。面对老友,李白除了叙及他们的交往始末,着意向他诉说了本身的不幸与委屈,还告诉老朋友骚动变乱前自己北上幽州就是为了探察安禄山的虚实。这如同下面诠释入永王幕的缘故一样,也是为了消除老朋友的误会,表明自身在政治态度上的清白。

这是诗人写的最长一首抒情诗,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同韦良宰的交往为中心,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其中如“十月到幽州”之句所产生的岐义,作为一个大诗人,他不可能感觉不到这一点。对于此只能作一种解释,这是诗人在事后有意造出的一种恍惚语境。他知道这首诗不只是写给这一个老朋友看的,他是有意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世人明示自己在乱世中的态度与先见之明。

此诗流传最广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句。其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雕饰:指文章雕琢。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李白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