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关于史记中的优美句子 正文

关于史记中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4-05 12:17:59

1. 司马迁是一个不愿屈服于任何强权的压力、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人。

2.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3. 他为了史家的成就,文学的信念,忍辱负重;他为了给世人一个真实的历史,在《史记》中留下自己独到睿智的评价。

4. 是什么使司马迁忍辱负重,勇敢地与命运抗争?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才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豪言壮语,才成就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才铸就了流芳百世的辉煌。

5. 面对酷吏,司马迁始终不认罪;面对威逼,他丝毫不畏惧;面对厄运,永远不屈服。

6. 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

7. 司马迁就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放弃、发愤的精神,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著成了前无古人的辉煌巨著——《史记》!而且这不是书都流传到现在,可谓是名扬千古,名垂千史啊!

8. 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9.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就比鸿毛还轻。”

10. 班固在赞语中说:“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说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

11.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

12. 英雄的时代、独有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使得司马迁形成了奇伟的人格精神,形成了其潜在的性格特质,通过著史表现了他伟大的人格精神,司马迁也高扬了民族精神。

13. 《报任安书》隐含了极其丰富的人生意蕴,它以悲壮淋漓的行文意气,表述了司马迁“扬名显身”的.人生道路、“重于泰山”的生死决择、“发愤”作史的著书理论,集中体现了司马迁悲壮浓烈的人生构建,成为永世垂范的生命模式。

14. 司马迁遭受宫刑仍隐忍苟活,发愤著书,无疑也可从他伟大人格找到答案。

15. 司马迁和他笔下众多历来人物对待生死荣辱的态度,闪耀着太史公寻找生命尊严的光辉,凝聚着他的人生观感天动地的悲壮气概。

16. 司马迁的抗争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对隐忍就功名者的赞颂上,也不仅表现在他自己隐忍就功名的实践上,而且还表现在对一切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的赞颂上。

17. 司马迁是一个在困厄面前不愿低头,也不灰心丧气、甘受屈辱、承认失败,而是隐忍抗争、自强不息、发奋有为的伟丈夫。

18. 刚直不阿,留得正义冲霄汉。

古代优美诗句摘抄

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2、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词》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柳永》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5、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

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7、一行写入相思传。——《塞鸿秋》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9、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更漏子》

10、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求凰·琴歌》

11、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

1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

14、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15、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

1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17、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千秋岁》

18、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一剪梅》

1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

2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秋风词》

21、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室思·其三》

2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2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24、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留别妻》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27、山有日,还无期。结巾带,长相思。——《盘中诗》

2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3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木兰花》

32、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

3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3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3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秋风词》

36、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3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38、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玉楼春》

3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4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41、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西江月》

42、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台湾竹枝词》

4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

4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4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4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卷》

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4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4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其二》

50、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5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添声杨柳》

5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53、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长相思》

54、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5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5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57、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5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5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6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6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62、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6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6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65、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虞美人》

6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6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68、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6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7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7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72、长相思,在长安。——《长相思·其一》

7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7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75、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7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送张琥》

7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7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7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

8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8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8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83、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离思》

史记摘抄好词好句1

1、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史记商君列传》

2、安枕而卧: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史记黥英列传》

3、百步穿杨: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史记周本纪》

4、补敝起废: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史记太史公自序》

5、不避汤火: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史记货殖列传》

6、彬彬有礼: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史记太史公自序》

7、北鄙之音: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史记乐书》

8、兵挫地削: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卑谄足恭: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史记五宗世家》

10、暗度陈仓: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史记高祖本纪》

11、安堵如常: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2、案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3、安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4、案甲休兵: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史记淮阴侯列传》

15、按辔徐行: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6、安土息民:安土息民,以待其敝。《史记秦始皇本纪》

17、必操胜券: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世家》

18、不成三瓦: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史记龟策列传》

19、不得要领: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史记大宛列传》

20、百二河山: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史记高祖本纪》

21、百二山河: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史记高祖本纪》

22、变风易俗: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3、不甘后人:而广不甘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4、悲歌击筑: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史记刺客列传》

25、悲歌慷慨: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史记项羽本纪》

26、变古乱常:晁错为家令时,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论》

27、兵贵先声: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28、变故易常:好变故易常者亡,昔阳氏之君,自伐而好变,事无故业。《史记逸周书》

29、杯羹之让: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史记项羽本纪》

30、不寒而栗: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史记酷吏列传》

史记摘抄好词好句2

1、白虹贯日: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2、变化有时:去就有序,变化有时。《史记秦始皇本纪》

3、拔剑论功: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4、不绝如带: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5、败军之将:臣闻……败军之将,不敢语勇。《史记淮阴侯列传》

6、百金之士:百金之士十万。《史记冯唐列传》

7、不经之谈: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其语闳大不经。《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8、不可奈何: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9、不可胜计: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10、不可胜言: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史记大宛列传》

11、北面称臣:君主宜郊迎,北面称臣。《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12、鞭墓戮尸: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史记伍子胥列传》

13、白马素车: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史记秦始皇本纪》

14、本末相顺:本末相顺,终始相应。《史记礼书》

15、不名一钱: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史记佞幸列传》

16、变名易姓: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史记货殖列传》

17、避面尹邢:汉武帝同时宠幸尹夫人与邢夫人,诏二人不得相见。尹夫人向武帝请求见邢夫人。相见后,尹夫人“乃低头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见《史记外戚世家》。

1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19、卑论侪俗: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史记游侠列传》

20、补漏订讹:王板《史记》之外,并博考他书所引,为之补漏订讹,手钞成帖。清叶廷琯《吹网录钞辑史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