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陶罐和铁罐优美的句子 正文

陶罐和铁罐优美的句子

时间:2025-01-18 14:38:09

——“五段三线生活化

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 张淑荣

“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实践研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大语文观的实验课题。生活化作文实验理念的提出,就是提倡老师引领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的基础上记录生活,感悟生活真谛,从而使作文这一载体成为学生心灵感动过程和生活感悟的真实记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作文,树立习作的信心。

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中年级段将“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实践研究”课堂线、阅读线、生活线融会贯通,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的每一步,着眼于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每一个生活事件之中,静静地等待着花开时刻的到来:

一、课堂教学善引导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并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以此来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最终达到学会运用语言的能力——习作能力。因此,我们将作文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并不断深入研究作文规律,在语文课中渗透作文指导,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强化词句训练,引导积累素材

习作就如同一座“屋子”,而建造“屋子”的“砖石”就是词语。小学生习作,学会用词语来表情达意是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赏析品味精彩的语段,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词语,以提高习作水平。

围绕这一目的,我们除了指导学生注意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外,告诉学生一些积累素材的方法:一是要留心周围的事物。二是要多看、多听、多问。三是要勤动笔。有了见闻和感受,就及时记下来。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善于发现,仔细观察,注意积累,作文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

同时,我们以词句训练为主,进行了化词为文、句子仿写、片段仿写练习等。(学生课堂练习的片段展示)这样小步子,高频率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感受到:勤写多练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好方法;要写一篇好文章,必须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没有丰富的语言词汇,是不能写出好文章的。

(二)段落结构引领,学习表达方法

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优秀作品。这些文章在思想内容上,在表达方式上,都是很好的范文。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领悟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加强语言表达训练,从而达到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我们将同题材的课文加以归类,引导学生注意段落布局和作者的语言表达。

例如:《翠鸟》一文中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按照先整体再部分的顺序写出了翠鸟形态的美;《松鼠》一课,按照从上到下的写作顺序写出了松鼠的机灵可爱,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白鹅》又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其的动态描写的惟妙惟肖。这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疑都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模仿的范例。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学生例文展示)学生感受到:我们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这样,才能增强文章感染力。

再譬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九寨沟》等写景类文章,我们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富饶》要学习文章按照海面-海底-海岸-海岛的顺序描写西沙景物的;《美丽》一文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的;《九寨》一课作者移步换景写出这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之迷人。(学生例文展示)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感受到:写文章一定要注意材料的组织安排,这样才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在语文课中,我们巧妙地把课文当作学生写作的范文进行阅读、分析,把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把欣赏语言和内化学生语言统一起来,这样,既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指导学生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整体谋篇布局,培养创新意识

想象是以丰富的现实为基础。以细心的观察为前提的一种再显现和再创造,它往往提炼和勾画出理想的,奇特的人物、情景和事物。我们在指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的基础上。把现实的“真”和合理的想象结合起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还注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把现实与想象有机结合,指导学生把纯真的情感表达出来,把作文写得生动活泼,神采飞扬,增强感染力。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让他们循着已学知识的可逆关系,训练他们的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之贯穿于写作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因此,我们指导学生进行改编童话,续写故事,童诗创编改写,想像作文创作等多角度习作练习(学生习作《我想》《二十年后的我》,改写续写作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童话《新陶罐和铁罐》)…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作文题材,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改进评价方法,人人参与其中

对于学生作文,我们没有象平时老师做的那样收起来老师改后,然后发下去抄一遍就可以了,而是采取以下做法:(1)开展丰富多彩的习作交流活动,有时是老师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习作,有时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小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习作,其他组员评其长处与短处,在同学们的赞赏的掌声中,在充分的肯定评价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2)选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请同学们共同评议。学生用自己的思路,改进自己的文章,直到最后的定稿,都由学生自主决定,老师适时适当给以点评。(学生点评作文照片展示)在全班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改文章。(3)将自己的`文章读给家长听。和家长一同分享写作的快乐。

正如老舍所说的:“念一念,那些不恰当的字句,不顺口的地方,就显露出来了,才可以一一修改。”

在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实践研究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注重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习作的信心。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的指导中,重点强调的是要学生“相信自己的眼睛,忠实于自己的心灵,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手抒我情”。我们以这样的观点引导学生去作文,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作文回归自然,成为人际交往和生命感动过程的真实记录,学生真正感受到习作是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广泛阅读丰底蕴

阅读是孩子们终身发展的基础。让孩子学会阅读,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的发展打下了扎实而良好的基础。有位名人这样说过:“对基础教育来讲:尽早阅读就是一切!”而作文教学决不仅是课上的事,这是因为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是作者与读者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与沟通,是读者获取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是读者文学素养的储备和积淀,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

(一)、广泛有序阅读,提高文化素养;

1、激发兴趣:首先让学生产生内在的读书需求,让学生明白惟有读书才能得到智慧和知识,才能寻求心灵的愉悦,提高文学素养,改变人生的命运;其次对爱读书的学生的行为进行大力表扬,在班内树立读书的榜样,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再次,在班内实行量化考核,一月一评比,对表现优异的同学,发于图书奖励,鼓舞士气,带动全体。

2、推荐书目:刚开学就向同学们推荐一些好书,经典文学类、科普幻想类、天文地理类、历史数学类……注意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3、制定计划:有序阅读,感受文化古韵。做好了班级大阅读的计划:绘本——儿童诗——国学启蒙(三字经)——二十四节气结合古诗诵读——国学经典——中外童话——唐诗宋词——《论语》——中外名著,如今我们的阅读已经进行到了《论语》诵读的阶段。

4、师生共读:每天下午课前十分钟,每周的阅读课,都是师生共读的天地,老师选择经典的名著和学生一起读,师生共读成为每一天最温馨的时刻,经典书籍成为师生的精神大宴。

5、亲子共读:让家长和孩子寻找到共同的语言密码,让学校生活向学生的家庭辐射和延伸,让家长以这样积极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之中,从而促进孩子的成长。

(二)写好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文章中的“写人、写景、抒情、议论”的绝妙之笔摘抄下来,并背诵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把别人的“布局谋篇、脉络层次、语法修辞”的独具匠心进行分析记录下来,并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样时间长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就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形式多样的写作方法就会应运而生,写起文章来才会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1、“摘抄式”抄上精彩句段:要

2、“背诵式”背会经典名篇:对一些十分经典的文章或段落,老师要布置背诵,并检查落实,让经典走进学生的记忆,并流淌到笔尖。(展示学生参加经典背诵活动的照片)

3、“心得式”写出

阅读的过程就是孩子们不断亲近经典,滋养心灵,了解民族文化历史的过程。这样深入广泛地进行阅读,一定会为孩子们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任务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的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体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灌的谦虚而不示弱;感悟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居于教材特点、编写意图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陶罐与铁罐》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如下选择:

1.让语文教学更“简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简约,本堂课确定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任务──情境对话。其次是教学环节的简约,本堂课围绕核心任务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熟悉角色、选择角色、进入角色(对话)。

2.让语文教学更“感性”。在这堂课里,我们不要求学生分析寓意,“讲”寓意,更不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记”寓意。不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辩,而是巧妙地在朗朗的书声中,在饶有情趣的情境对话中自然实现人文教育目标。读和说,缓说破。

3.让语文教学更“整体”。文本是一个全息元,是一个整体,能整篇教学就整篇教学,不肢解,不选取。本课的教学中,我将突破习惯于一段一段地教,尝试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例如在“选择角色”这个环节,我提了一个“你为什么选择陶罐”这样一个涵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中思考感悟。同时在朗读教学中,我也尝试让学生整段整段诵读。

4.让语文教学更“语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角色朗读”、“对补白”、“想像对话”等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在“对补白”的过程中,在“想像对话”的过程中,即在种种“听、说、读、写”等等言语实践活动中,领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

【学生分析】

1.有的教材将《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放在第7册,有的教材将《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放在第6册,而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将《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放在第5册。尽管内容是一样的,但针对不同学段孩子所设计的教学肯定要有所区别。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其认知水平、人生阅历,心理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尤其三上年级的孩子知识储备还不多,对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缺乏了解,各方面语文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我们教师不要刻意追求让三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理解得很深,否则可能演化成一次“精神侵略”,不要刻意追求让三年级的学生熟练掌握文本中的语言形式,例如将对四、五乃至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提早引进三年级课堂,让学生根据文本创编等,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总而言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要过于强调“超越文本”。

2.《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作者反映的主题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是没有必要的,别人也有比你强的地方”。这句话出现在原文的结尾,收录到教材中后省去了。也就是说,童话要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个道理。故事中的两个角色──陶罐与铁罐而言,陶罐有他的优点:朴素、美观、保存时间长;铁罐也有他的优点,结实、美观,易携带,用途广。然而,三上年级的孩子在自主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他们会认为陶罐是很“好”的,几乎是“完人”,没有什么缺点,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我们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巧妙地加以引导“修正”,我们绝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而放弃这种引导,因为这是学生对这篇课文所要达到的理解的底限。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认读“陶、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等生字。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陶罐与铁罐的对话部分。

3.感悟寓意,并将所感悟的寓意融入到“对的补白”以及各种特点的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中。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感悟角色

一、课前幽默谈话,让学生领会语文学习要多读书。

二、观看录像,通过猜想表情、模仿、赛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陶罐与铁罐的对话部分。

1.播放执教者有滋有味朗读课文的录像(没有声音)。

师:你都没听到他的声音,为什么就觉得他读得好呢?

师:既然你们讲到了表情,那你看到了课文当中描写的哪些表情?(随机巩

固字词)

师:下面,就请你们带着丰富的表情有滋有味地练读课文。

2.播放执教者有滋有味朗读课文的录像(有声音)。

师:他到底读得好不好呢?请你们听一听。你觉得他哪一句读得最好?为什

么?你能学一学吗?

师:既然他读得不错,那么你们就吸取他的优点,再练一练。

3.播放执教者骄傲地夸耀自己朗读水平高的录像。

(执教者在录像中说:“怎么样,我的朗读水平很高吧?你们根本没法跟我比。如果你们有足够的胆量,那就跟我比一比,只要有一句读得比我好,我就认输。怎么样?你敢吗?”)

师:同学们,他刚才是因为看不起我们而在奚落我们啊!你们能形容他刚才

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吗?(随机巩固字词)

师:你能读整段话和他来比一比吗?大家做裁判来评价。

(点评:曲调未成先有情,感悟角色三步曲,步步以情为链,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观老师的“哑读”中感受情;在听老师范读中体会情;在师生挑战朗读中表达情。同时,将字词教学,读正确、读通顺课文贯穿其中。实现了一举三得。)

第二部分选择角色

三、进入具体语境,在探究性阅读中体会陶罐优点,初步感悟寓意。

师:读了课文之后,你们对陶罐和铁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可以变化,

你愿意变化成陶罐,还是愿意变化成铁罐?

师:(对选择陶罐的学生)我也喜欢变化成陶罐,我从这篇中看到了陶

罐的两个优点,你喜欢变化成陶罐,是否也是因为看到了陶罐的这两个优点呢?

理由1.陶罐可以长生不老。

原因: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尘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理由2.陶罐有文物价值。

原因:“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损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师:那你是因为什么选择陶罐?你看到了陶罐身上的哪些优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由1.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2.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3.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答案: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谦虚)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能同时看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友好)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善良)

(点评:引导探究,目标明确;探究的展开,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个性要求和本质特点。老师把重点引向了陶罐的'优点探究,既把握住了文本的客观价值趋向,又导向了对文本的深入阅读。言语实践是语文教学的个性要求,也是其本质内涵,展开探究做到了以言语实践为载体,通过“理由”和“原因”的言语实践,使学生的理解和表达相得益彰,同时在实践中实现了人文熏陶。)

第三部分角色对话

四、师生、生生角色对话,随机补白,在言语实践深入领会课文寓意。

1、师生角色对话:(谦虚的陶罐──骄傲的铁罐)

师:“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生:“不敢,铁罐兄弟。”

师:“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撞碰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师:再说什么?你说啊,难道你身上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难道你还敢跟我比吗?你说啊……

生:再说()。

师:“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师:“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把你碰成碎片!”

2、生生角色对话:(谦虚的陶罐和谦虚的铁罐)(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架)

(点评:角色对话目的是什么?该设计给了我们一个直观的诠释,那就是为了感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为了领悟语言特点和规律,促进学生言语的生成和思维的发展。)

【教学检测意见】

1.你上好课后感觉怎么样?

A 很累,很没意思,早就想着下课

B 有点累,有时候忍不住要想另外事情

C 不累,有点意思,不太想下课

2.你觉得你上完这堂课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你觉得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

B陶罐不但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所以他为人很谦虚。

C铁罐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他身上没什么优点。

4.你能正确、流利地读出下列词语吗?你能正确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中陶罐与铁罐的对话吗?

陶罐懦弱争辩恼怒羞耻流逝宫殿掘朴素

(设计综评:有人说,现在的语文教改是在爬坡,是行进在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拐点上,我想,这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比喻了。所谓拐点,就是说可能向左走,也可能向右走;可能向上升,也可能向下坠,拐点上的人和事,面临着无数选择……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正确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正确的选择”本身就是一次有价值的突破。

该设计从学生的年段特点出发,紧扣《课标》的学段目标,抓住课文特点和难点。精选阅读切入口,优化学习方式,加强语言实践,在“我的发现”中发现在课文阅读中发现,注重阅读感悟,提升人文精神。

以读为本,学生在多读中认字解词,体验感悟,凸现语文的可感性和整体性。做到多感受,少分析,入情入境,进行角色体验,用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超越文本的心灵对话和“补白”实践中,使学生得到“智”开发和“理”的感悟,使阅读成为学生一段难忘的经历。)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陶罐和铁罐》。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

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来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板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检查字词,巩固新知

(三)提取主线,整体感知。

(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五) 理解结果,感悟道理

(六)学以致用,故事新编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检查字词,巩固新知

这个版块主要检查孩子们字词预习的情况,能认识并正确读出“骄傲、 傲慢、谦虚、争辩、恼怒、奚落、荒凉、轻蔑、朴素、价值、懦弱、陶罐、闭嘴、羞耻、相提并论、流逝、御厨、和睦相处”等词语,并说出哪一组是描写铁罐,哪一组是描写陶罐的,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三)提取主线,整体感知。

让学生根据提示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故事讲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 ,铁罐仗着自己 常常 。若干年后,陶罐 ,铁罐 。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奚落”一词,“奚”是一个生词,让学生说说如何去记住这个字。询问“奚落”的意思,并说说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是怎样奚落的',由此引导进入第四板块。

(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思。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五) 理解结果,感悟道理

教师直接引入结尾,并引导学生:

1.把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想说出来:

陶罐,我想对你说……

铁罐,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3.送给学生几句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等道理。

(六)学以致用,故事新编

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经过这件事情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写一篇童话故事吧!

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用语言体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适当加上神态、动作的描写,续写这个故事。

四、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五、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